首页 > 文章中心 >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超声;刮宫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052-02

药物流产、引产、计划生育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计划生育手术主要包括人工流产、放置节育环等,人工流产术主要是采取负压吸刮方式,药物流产常会发生不全流产的现象,需再行刮宫术。大月份妊娠需行引产,由于较多女性往往在引产前有人工流产病史,子宫内膜炎症等流产后会出现胎盘残留,需刮宫。以上刮宫都较困难。稽留流产的患者在口服传统操作为非直视下,单纯依靠医师的经验与手感进行,因此很容易导致子宫穿孔、刮宫不全以及漏吸、内膜损伤等不良后果。近年来超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曾有学者指出,在超声引导下行刮宫术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一次刮宫成功率[1]。本次研究主要对超声在刮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对本院收治的行刮宫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展开了分组手术,并对比分析了手术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刮宫术育龄女性,抽取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1~42岁,平均(27.8±13.5)岁,停经42~98 d,平均(68.6±21.4) d,引产后胎盘残留24例,稽留流产19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2~43岁,平均(28.7±12.6)岁,停经43~97 d,平均(69.7±20.4) d,引产后胎盘残留23例,稽留流产20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年龄、停经时间以及清宫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刮宫术,观察组患者则是在超声指导下行刮宫术,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1.2.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非超声引导刮宫术。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行刮宫术。在术前对患者的膀胱进行适度充盈,并嘱咐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进行常规消毒,并铺无菌巾。在超声引导下术者将探针缓慢送至宫颈管直到宫腔[2]。在子宫位置发生极度前屈或者是后屈时,将探针弯曲,保证其插入时能够与子宫方向保持一致。如果为双子宫则引导探针需到达妊娠一侧子宫。并且在探针触及到妊娠囊或到达所需刮宫的位置后,则视为超声引导成功。而后在超声监视的条件下,将吸刮匙、引器吸头、卵圆钳等刮宫器具送至宫颈管直至宫腔,依据患者妊娠囊或残留物部位,展开重点吸刮,切忌用力过猛,避免发生穿孔现象。清宫时,探头应始终保持在下腹部,并能够对清宫过程进行清晰的显示,避免漏吸现象的发生。术后对清宫术是否彻底进行评估。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妇产科中清宫术为一种应用率较高的诊疗方法,在处理不完全流产、终止计划外妊娠、处理病理性妊娠包括胚胎停育以及葡萄胎等过程中均会采取清宫术[3]。对于传统的人工流产或清宫术而言,大多数情况下仅依靠医师的经验与手感,在非直视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盲目性较大,在吸刮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出血、漏吸、空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手术效果,同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4]。并因手术时存在广泛盲吸现象,会对子宫内膜造成广泛的损伤,并且会产生反复刺激,最终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尤其是对子宫位置不清或者是存在子宫畸形者,很容易出现一次或者是数次刮宫清除不净现象,需再次行刮宫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5]。近年来超声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能够对子宫形态以及大小、残留组织多少以及位置、孕囊位置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超声医师与医师均能够对子宫以及整个器械操作过程进行直观动态观察,并及时对吸刮物干净与否以及术后子宫收缩展开仔细检查,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清除胚胎组织得到了保证,并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并降低出血的风险,有效的避免了漏吸、空吸、子宫穿孔等并发症[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超声指导下行清宫术,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一次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对以上结论予以了充分证实。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行清宫术过程中,利用腹部超声引导,可以对子宫位置、形态、孕囊大小、宫腔深度、着床部位、残留物大小以及位置等相关信息予以确定[7-8],为术者操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因此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对诸多不良损伤予以了避免,大大降低了感染机会,增加了一次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为一种简便、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对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慧芳,毕崇萍,陈悦,等. 超声引导在药流不全清宫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上海医学影像,2008,13(3):414-415.

[2] 马国香,司启萍. 彩色多普勒和多普勒能量图检查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26):325-327.

[3] 黄少英,李保坚. 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清宫时机的选择与结果比较[J]. 医学信息,2008,25(7):436-437.

[4] 李艳华,周娅丽,李美珍. 剖宫产术后6月内意外妊娠的临床处理(附17例报告)[J]. 淮海医药,2010,24(4):473-475.

[5] 田爱红.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研究[J]. 吉林医学,2011,32(13):665-666.

[6] 白新华,熊华花,杨雪冰,等. 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及清宫术的应用体会及推广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09,24(22):372-374.

[7] 朱桃花,王芬,康莉. 全程超声可视仪在1831例宫腔操作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6(30):116-118.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腹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55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5例急诊患者中的130例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符合者122例,占93%,不符合者8例,占6%。结论 超声在临床急诊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超声 急腹症

急腹症是临床常见病,因其起病急,病因复杂,病情严重,需要尽快做出明确诊断及正确治疗。超声作为急腹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对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彩色多普勒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并大大降低了临床剖腹探查的机率。现将我院2005年11月-2007年4月255例急诊患者中的13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超声诊断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55例均为我院急诊患者,男性87例,女性168例,年龄50天~8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等急腹症症状;使用仪器为惠普Agilent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迈瑞9900诊断仪,探头频率2.5~7.5MHz。因是急诊患者,检查时未做特殊准备,随到随查,盆腔脏器检查者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

2 结果

130例超声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符合者122例,占93%,不符合者8例,占6%。(见表1)

3 讨论

急腹症是指腹内消化、泌尿及生殖系统出现的急性炎症、梗阻、绞杂、或出血等病理变化。导致急腹症的病因很多,本组病例中以泌尿系及胆系结石多见,结石所致的梗阻是导致腹痛的重要原因,继发的炎症同时加重了腹痛,在超声检查时除了其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外,并要注意有无合并症。当胃肠气体干扰时,要适当的变换,并视情况适当加压探头,或适当饮水,以扩大声窗,辅助检查,尽量减少漏诊误诊。

腹部闭合性损伤:首先要确定有无脏器破裂,并重点扫查腹、盆腔有无游离暗区。一般情况下,游离液体常聚集在最低位置,如肝、脾肾隐窝,髂窝及损伤脏器周围。本组病例中实质性脏器损伤中以脾破裂多见,多数在损伤内部可见不规则稍强回声或低回声区,超声检查时要观察包膜连续性是否完整,包膜下有无积液,并判断破裂部位,为临床即时救治减少盲目性,必要时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明确诊断。笔者体会在脾破裂伴腹腔积血时,破裂位置以脾实质中下份边缘多见;本组病例中的一例心脏破裂患者,男性,53岁,因高处坠落半小时后入院,超声可见心包腔内环状暗区,隔面深度约3.4cm,心尖4.5cm,于心尖左室壁可见1.0cm裂口,该患者于3小时后因心包填塞死亡(见图1)。在空腔脏器损伤中如胃肠穿孔诊断方面超声有其独特的优点,超声检查对腹膜腔游离气体的诊断方面可达到与x线透视相同的效果。而对检查出腹腔内积液则比x线准确得多[1]。虽然因气体干扰,不易显示损伤部位,但可通过间接表现做出诊断,如隔下游离气体、腹腔混合积液、肠蠕动减弱等。

图1

流产型及破裂型宫外孕是导致妇科急腹症的主要原因,其声像图因其病程、病史不同表现不同,除了掌握其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外,还应仔细询问病史,对于不典型的声像图,要密切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如宫外孕多有停经史伴阵发性腹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而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前,常有及外力作用史,HCG(-),无阴道流血;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临床有类似妊娠症状外,患者一般都有发热甚至高热病史,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包块一般可缩小,必要时可行后穹窿穿刺协助诊断。近年来随着阴道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宫外孕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超声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涉及临床各个领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超声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应掌握相应的临床知识,特别是在急腹症的诊断中,要根据病史先整体快速扫查并迅速判断出病灶的大致位置,然后针对细节细致扫查分析,以免遗漏,并可缩短检查时间,这不但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还缩短救治时间。由此可见超声在急腹症中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且检查无损伤,操作简便,可反复动态检查。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超声诊断   隐睾症

        1  资料与方法

        1.1本文96例101个隐睾,单侧隐睾91例;双侧隐睾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天。

        1.2仪器采用GE公司Lo9型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2MHz,凸阵探头,频率3.5MHz。

        1.3探查方法  检查前嘱患者饮水,待膀胱适度充盈后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或站立位扫查。先探查阴囊,确定阴囊内有无回声。如未发现,则于空虚的阴囊处上部至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区、膀胱周围,从内下至外上或外上向内下做一系列纵横切探查,若未能在此区域探查到回声,则向上延伸,用3.5MHz腹部探头扫查患侧腹腔,当探测到时记录部位、大小、形态。

        2  结果

        96例101个隐睾,超声检出94个,检出率为93%,漏检7个,漏检率为6.9%。在腹股沟部探及者84例,占88%,耻骨上区探及者5例,占5.2%,膀胱左上方3个,占3.1%,2个位于腹膜后,占2.1%。隐睾最大41×19×18mm,最小11×8mm。

        3  讨论

        隐睾为先天性阴囊内没有,它包括下降不全,异位和缺如。由于胚胎期前移过程障碍,可终止于从肾下级到腹股沟管的任何位置。隐睾因其发育环境较差,往往比健侧小,并常伴有发育不全,甚至萎缩。隐睾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晰,内部为均质中低回声;发育差的隐睾形态呈扁圆形或片状,内部回声甚低。隐睾的恶变率比正常人群高出45~48倍,它与的扭转及发育不良有关。[1]

        检查隐睾时,应先注意从腹股沟区探查,重点扫查腹股沟管及其内、外环口附近。若腹股沟区未探及隐睾时,可在阴囊上方或耻骨上区、膀胱周围、腹膜后扫查。由于腹膜后间隙大,位置深,且有肠道气体干扰,此处隐睾常不易探及。[2]

        对腹膜后隐睾要注意探查肾下极处。探查这些部位的隐睾时,可适当加压,以推开肠管尽量排除肠气的干扰,有利于发现隐睾。肾下极处的隐睾可嘱患者右侧卧位,于左腰部及左季肋部探查,以避开肠气干扰,有利于发现隐睾。儿童隐睾甚小,位于腹膜后者常不容易查到。特别是位于腹腔内的隐睾容易漏诊,还要考虑异位的可能。[3]隐睾会影响生殖细胞繁殖,隐睾位置越高生殖细胞越少。为避免日后影响生育、恶性变以及扭转的可能及精神因素,都应早期诊断、治疗。 未探测到者,仍不能下“缺如”的诊断,仍需手术探查。[4] 

超声诊断隐睾方法简单、安全、经济、重复性好,对术前定位很有价值。应作为探查的首选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李敏,杨金瑞.230例隐睾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348-350.

[2] 欧阳健雄.隐睾11例的B超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9(10):60.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超声; 胎头位置异常; 难产

中图分类号 R714.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01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ultrasonic monitoring in head dystocia monitoring.Method:1917 primiparas who were pushed into the delivery room production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which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 be observed and compared,950 primipara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ested with the positive line of ultrasonic to understand the fetal position,and were given early position changed or ultrasound guided by unarmed correct;967 primipara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delivery mode.Result:Two groups of labor time,positive natural labor rate,and cesarean section rat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Ultrasound; Abnormal fetal head position; Childbirth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Hospital of Sanming City,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Affiliated NO.5 Clinical Hospital in Fujian Province,Sanming 366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0.005

胎头位置异常的手术产率极高,即便最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如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其手术产率分别高达90.4%及93.6%[1]。因胎头位置异常常因难于早发现而被忽略,以致造成滞产、难产。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高剖宫产率使产科年青医师逐渐丧失处理头位难产的技能,同时剖宫产率也因此继续上升。如何提高产科年青医师阴道检查能力,准确辨别胎头位置异常,提高头位难产处理能力,是降低剖宫产的关键[2]。从去年始笔者所在医院开始借助超声监测,及早发现胎头位置异常,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头位难产剖宫产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分娩室生产的初产妇191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50例,年龄19~31岁,平均(25.6±1.7)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0.7)周。对照组967例,年龄18~28岁,平均(24.3±1.6)岁;孕周37~41周,平均(38.9±0.9)周。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头位,骨盆测量无异常,临床预测显示均非巨大儿,无头盆不称,无妊娠合并症,经评估可以经阴道分娩。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初次生产者;骨盆测量、B超检测、血压、血、尿、生化指标均正常产妇。诊断标准:诊断头位难产的相关标准,发生难产时头先露出即为头位难产,包括阴道助产结束分娩和因难产而做剖宫产手术者。其中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徒手施转胎头是阴道助产的几种方式。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产妇宫口开3 cm入分娩室,医生、护士按传统分娩模式,进行产程观察,发现异常或产程停滞再进行处理[3]。

1.3.2 观察组 产妇宫口开3 cm入分娩室,积极行超声检测了解胎方位,若有异常,及早给予改变或超声引导下徒手转胎纠正[4]。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手术产比较

观察组转正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胎头位置异常发生率高,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大。故在难产中占很重要地位。按正常的分娩机制,胎头衔接时,矢状缝位于骨盆入口的横径或斜径上,因此,胎头可以有6种方位衔接,传统概念是认为枕前位或枕横位入盆才是正常的。然而,胎头以枕横位衔接为大多数,为50.63%,枕后位次之,占33.03%,枕前位最少,仅占12.67%。因此,胎儿能否以枕前位娩出,胎头的内旋转机制十分重要[5]。凡以枕横位或枕后位入盆,如果内旋转发生障碍,则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而形成难产,剖宫产增加。早期发现胎头位置异常,及时处理,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首要任务。但阴道检查,多是在产程出现异常才进行,确定胎方位,而且对检查者要求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否则难以确定胎位。故对产科年青医师是个挑战[6]。

笔者所在医院对于宫口开3 cm入分娩室的产妇,借助超声确定胎方位,若发现枕横位或枕后位者,及时调整分娩,如支撑式前倾跪位(产妇双膝跪在地板或床上,前倾趴在床背、椅座、分娩床或其他支撑物上)或平膝位(产妇双膝着地,身体向前屈,双手掌或双拳着地支撑自己)。用超声动态监测胎方位,若改变不能纠正胎位,也可在超声监测下行两指法纠正胎位,此法易于操作、便于掌握、准确率高[7]。尤其对产科年青医师更有意义,便于推广。总结笔者所在医院一年来应用超声监测胎位,对枕横位、枕后位积极干预,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即便由于骨盆、产力因素增加了产钳助娩,但笔者仍认为阴道助产益处远远大于剖宫产[8]。

是否能顺利分娩的决定因素包括产道、产力、胎儿及孕妇精神状态等因素,其中胎儿和产道是固定性因素,产力、精神因素以及胎位是变化因素[3]。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对胎头俯屈不良,枕下前囟不能入盆而以枕额径入盆,胎儿产道径线延长,阻力加大,产程延长,由于活跃期后产程进展缓慢胎头下降困难,由此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避免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引起产妇衰竭、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后果发生,临床应用超声早诊断、早处理,尽早找出胎位不正的原因,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方法,甚至可在超声监测下手法旋转胎位,使检查的准确率、转胎位成功率明显升高。为保证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分娩方式与超声监测下进行分娩,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转正顺产率、剖宫产率可知,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优于对照组,证明了超声监测在头位难产监测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对于减少剖宫产率,帮助产妇顺产具有重要意义,适合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凌萝达,顾美礼.头位难产[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240.

[2]吴红霞.两指法纠正胎儿持续性枕后位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15):58-59.

[3]李文艳.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52例产时实施手法旋转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081-1082.

[4]喻姗.头位难产10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8):2074-2075.

[5]刘文莲.头位难产原因与处理对策[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11(3):30-32.

[6]陈殿红,陈秀俊.709例头位难产病例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妇幼保健,2011,9(16):2534-2538.

[7]国海红,陆春莲.头位难产早期诊断和处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20(15):164-165.

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文第5篇

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CT、颈动脉超声、冠脉造影等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获颇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临床资料不全者、心肌梗死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冠脉支架者、恶性肿瘤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在外。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62.79.5)q;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Ⅱ级15例,Ⅲ级19例,Ⅳ级3例;单支病变23例,多支病变27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2.39.7)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收集全部患者与体检人员冠脉造影报告单,查看粥样斑块是否存在,同时核对斑块数量。颈动脉超声诊断方法如下:采用飞利浦EIPQ彩超对患者与体检人员作颈动脉超声诊断;检查时在诊断床中取仰卧位,将头部扭向检查区对侧从而充分显露受检部位[1];医生站于患者右侧,在患者锁骨内侧应用10~12mHz探头对劲动脉进行探查,确定后沿总动脉朝上逐节观测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数量;在颈动脉近端到分叉位置40mm或颈动脉窦下10mm处动脉后壁进行定位,同时测量劲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即颈动脉内膜前缘到中膜-外膜面前缘的垂直距离),该处如存在粥样斑块则测量其边缘平整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①粥样斑块诊断结果:对比颈动脉超声与冠脉造影的硬化级别、斑块数量;②颈总动脉诊断结果:将冠脉造影视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超声的斑块阳性率、IMT阳性率;③诊断价值:指IMT与粥样斑块的特异性、敏感度、诊断符合率。

1.4 评定标准

按照IMT厚度评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程度:IMT≥1.0mm视为异常,评分时1.0mm≤IMT≤1.2,局部在颈动脉管腔中突出但血液流动不受影响评为1分;IMT≥1.3mm,斑块局部突出于颈动脉管腔且不影响血液流动评为2分;IMT≥1.3mm,颈动脉狭窄50%评为4分;完全闭塞评为5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粥样斑块诊断结果比较

两组硬化级别、斑块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均以多支病变硬化级别最高,斑块数量最多。详情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颈总动脉诊断结果比较

将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证实颈动脉超声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差异显著(P

2.3 颈动脉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50例冠心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诊断,IMT特异性、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46%、86.23%、80.27%;粥样斑块特异性为58.63%,敏感度为89.42%,诊断符合率为83.44%。

3.讨论

粥样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标志物)出现时,大部分患者伴全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包括颈总动脉。因为颈总动脉容易检测(此动脉为人体最浅表的动脉),所以临床称其为冠心病检查“窗口”[2]。超声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应用其诊断早期冠心病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好等特点,很多基层医院可通过其辨别疾病的单一解剖关系,也能够用其进行结构检测、层次检测,可发挥实时成像、直观成像的效果[3]。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费用很高,存在一定的创伤性,不被临床患者广泛接受。颈动脉超声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不仅弥补了冠脉造影诊断的不足,而且能够被患者接受,诊断效果较好。

此外,血管壁中膜的明显增厚是早期冠心病诊断标志,其与腹部主动脉、冠状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研究显示,颈动脉超声对IMT与斑块具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诊断,诊断效果好,诊断费用低且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启伟,彭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05(26):87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