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艺术设计软件;CG产业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169-02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范围

谈到艺术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例如人们会联想到艺术表演类专业,近些年来十分火爆,成为明星后可以很快实现人生的梦想。但是这些专业需要天生的素质和身体条件为保障,是属于少数人的专业。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艺术设计类专业。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特别是广告行业,环境艺术行业,服装行业、动画、游戏行业、影视行业等,均发展势头迅猛,人才需求旺盛。

以动画专业为例,上世纪末,经济增长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动画行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也大量出现,包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与动画专业类似,游戏、新媒体、数字艺术、建筑表现、室内设计、互动艺术等专业,都表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以上所述专业均可归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是社会需求最多、应用最广的专业之一。所含的专业大致有: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家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专项美术设计。

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中的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下设专业有电脑艺术设计、钢琴调律、广告设计与制作、人物形象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很多专业及子专业。其中有些专业社会需求大,报考人数较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有代表性的专业有: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等,均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

二、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一)社会需求调研

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更为广阔,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供不应求,特别是影视动画、游戏美术和建筑表现等专业,目前人才市场上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却供不应求,特别是影视动画、游戏美术和建筑表现等专业,目前人才市场上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2011年动画行业超越了IT教育,成为最热门的新兴专业, 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例如:2013年春季北京地区人力资源招聘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其中文化传媒类单位占10.22%,比例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目前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还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这给我们提出了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艺术设计类人才的水平,使之与社会需求接轨。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某公司艺术类人才招聘广告中得到些启示:

“……

精通Photoshop平面软件,至少精通3Dmax、MAYA中的一款软件;

熟练掌握AE和Premiere或者同类剪辑软件;

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及较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品行端正,工作勤奋;

能吃苦耐劳,适应高强度的加班熬夜工作。”

近期,我们从各类招聘网站中检索到几百篇艺术设计类人才招聘广告,发现了一些共性,同时也是艺术类院校在今后教学中应着重提高的地方。总的来说有艺术素养、艺术软件运用能力、从业素质等几个方面。

(二)面向CG产业

1.CG产业特点

CG(Computer Graphics)是电脑图形的英文缩写,核心意思为数码图形。随着时展,CG的含义有所拓展。CG通常指的是数码化的作品,既有二维也有三维、既有静止也有动画,内容多以纯艺术电脑创作为主。CG产业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已经形成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可观的视觉艺术创意型经济产业。

2.CG产业发展前景

从人才市场需求分析,随着CG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形成一个可观的经济产业。可以预计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CG产业的人才需求会非常旺盛。如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缺口很大,目前至少有5亿动漫消费者,为我国的动画投资、动画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要成为一个熟练的CG制作人员,入门的门槛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艺术修养方面,没有长期的培养是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的。因为行业壁垒的存在,所以从业人数不多、人员素质较高,保证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保证。

瞄准CG产业,掌握高超的“CG”绘画技术,将能获得很好的就业前景。通过CG行业分析,我们得到了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向,这也是艺术人才培养要把握的主线。各类艺术院校如能认清方向并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三、艺术设计类软件的需求情况

(一)艺术设计类软件情况

1.平面的艺术设计类软件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一)当前艺术设计行业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市场艺术设计行业品牌竞争激烈:(1)优势品牌成为市场的亮点。一些具有优势的艺术设计企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日益成熟和壮大,逐渐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也成为艺术市场的亮点。如一些名牌家具公司、服装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动画公司等,但是大品牌不多。(2)产品日益丰富,品牌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市场艺术设计行业品牌众多,其中大多是小、微企业,虽然实力弱也极大的丰富了市场。(3)外资品牌在中国艺术设计市场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例如动画行业的美国华纳、梦工厂和福克斯,服装服饰行业的迪奥、夏奈尔、ZARA、LV,建筑装修设计行业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KAINDL必美、grzywinski+pons设计事务所、英国的百安居公司,平面设计行业的21TORRGmbH、25records、afterlab、AKADEMIKS、Anatomique-Edition,等等。(4)我国艺术产业资源迅速向大企业流动,大企业队伍壮大的同时,生产规模并未扩张,反而呈现收缩趋势,企业发展方向已经由追求规模效益的成本路线转向谋求高附加值的效益路线。(5)受到政策、成本、市场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生产、施工、加工型中小企业遭遇生存危机。相应的艺术中小企业队伍逐年扩大,但向纯设计类企业流动的趋势明显,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待遇不高,再有就是设计师的价值不易得到实现。可以说艺术设计行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日益增多,艺术、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

    (二)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素质现状分析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构建,为本专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生源整体素质比前些年明显偏低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突出的问题。由于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扩大而生源则明显减少,造成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呈现的普遍特点有: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学习热情不高,吃苦精神差,喜欢享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离现实。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假象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我们:每年的艺术设计专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时,无论是省考还是校考都是报名者众多,队伍排得很长,我们也许就此认为生源数量巨大。仔细分析,这种现象是有其现实原因的:中国考生的传统是理科成绩不好就考文科,文科也考不上就考艺术,因为艺术类专业的文化分数线要低很多;在升学的激烈竞争中,文理科成绩都不好的考生,就此找到一条捷径——学习美术,它不是特长而是专业,并且还是捷径专业。当然,考生中也有很多人属于真正爱好美术,并且有较高艺术天分的,但整体看,生源质量不高。

    (三)教学目标比较与分析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B?S?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情感、技能”[2]。其中知识、技能目标在评价时候比较容易把握,而情感领域的目标较难,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将布鲁姆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分成了单纯知识传授和技能教育,把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占一定的比例,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再则,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大差距,这与课程设置有着较大的关系。很多院校不是按照设计专业的逻辑、结构的需求,而是根据现有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来安排教学方案和课程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课、选修课、理工科等交叉学科的课程教育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艺术设计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分析经调查,我国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所开的教学设置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三大块:艺术类课程、技术类课程以及糅合了以上两种课程的实践类课程。通过对辽宁省十余所高校的调研后发现也有较大出入的地方,首先,开设课程的课时量不同,比如个专业方向的主题设计类课程,有的开设144课时,有的开设156课时,有的开设168课时,有的开设220课时,最多的开设了340课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社会岗位需要、学校环境、师资等条件后,多少课时量合理,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再者,对于每个学期要开设的课程,各个高校也不一样,根据知识技能结构和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规律来看,每门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安排在哪个学期上,上哪门课程,直接关系到最终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各个院校在课程顺序安排上是不一样的。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包括这些主要内容:专业基础课——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史论类课、专业方向效果图技法、专业方向结构课、专业方向技术课(制图、施工);专业方向课——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的主题设计、课题设计、实际或模拟制图及施工实践;专业选修课——艺术设计专业的边缘交叉类课程;实践环节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国各高校艺术专业对这四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各不相同,有的偏重理论知识,有的偏重动手实践操作,还有的对艺术类边缘交叉学科更为重视一些,从整体看,体现为实践类课程偏少而且执行力度不够,对理工科等交叉学科的课程更是设置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设置。

    (五)教学组织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按照大纲和课时数比重组织教学,组织工作主要围绕课的类型、结构、场地设备的布置等,按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标去设计一堂课,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训技能教学为辅。由于教学内容繁多,课时有限,各科目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仅仅是根据科目的个性特点拟定教学计划,过分强调各科目的独立性,忽略了各科目之间的相关性。受课时的制约,学生只能上统一的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重视,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组织练习方式等都被一一地禁锢在统一模式中,根本体现不出“因材施教”。还有就是高校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少,相互观摩少,信息交流少,人为的割断科目间原本存在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自身课程特点,不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形式仅限于课内教学,而忽略了课外技能实训、校企合作单位的联系。随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在教学中应重新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与校内外实训有机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新组合上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六)教学手段和方法分析教学手段是指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和学所用的工具或设备等;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教学手段上,绝大部分课程仍然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生学,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手段中逐渐得到了加强。在教学方法上,艺术类课程教学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学生成为配角,成为课堂上的听众,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使学生不得不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生的思考时间少,独立自主的机会少,学习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变成了教师成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违反了高职教学规律,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开发不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单向、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高。已经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可行性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2016SJD710140)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专业情况统计数据表明,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约有近80%的高校设置了相关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社会层面,对口就业岗位数量有限;高校层面,部分院校培育出的专业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这些都导致了艺术设计类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形势的严峻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高校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艺术设计行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此外,针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需加强创业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发和提高学生们的基本创业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来破解当前的就业困境。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培育现状

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教育区别于其他普通专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一是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取相应知识,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所需的综合应用能力也一并习得;二是使学生在习得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学会灵活变通,以适应未来专业岗位的变动;三是指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同时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四是指高校对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培养成果应当是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创意思维,用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第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涉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制定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根据该专业学生特点来培养其专业能力,培养方案还结合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培养过程是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配合,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旨在提升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条件。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表现在师资质量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任教师中,兼具普通高等教育能力与设计实践能力的教师仍在少数,该类教师流失率较高,需对该方面进行完善,促使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得到同步提升;硬件设施方面:高职院校在教学楼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应逐步完善,同时逐步增加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投入。

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能够助推我国打造成创新型国家。艺术设计行业能有效推动自主创新,驱使国家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支柱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市场化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实践创造的成果,可以帮助这类学生开启自主创业实践、拓展自己的事业,同时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困境。

三、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

艺术设计区别于其他普通学科,它的实践应用范围较广,在实践创新创业时它也具备相当大的优势。

(一)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优势。众所周知,文创行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紧密相关。创意产业的具体行业有许多,如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动画、影视等,均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范畴。而文创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各地为推动文创行业的发展也都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文创行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些都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艺术设计工作主要依靠工作者的创意智慧,创业形式多为设计工作室或设计类的中小型公司,不需投入过多的体力、大量的资产,只需要拥有普通的办公场所,再配以计算机、文印设备等,接入互联网络,企业便可以开始运转。如若是设计业务,则需要设计师进行创意创作,一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较为可观的效益。由此可见,在艺术设计专业范畴开展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表现为企业经营灵活、运营风险较小、投资低而见效快等特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应紧抓我国大力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的契机,利用其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这对于其自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自身优势。家庭环境方面,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成本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其所在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也相应更加重视,学生在这种家庭条件下受到良好的熏陶,从小见多识广,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都是艺术设计类学生开展自主创业的有利条件。

性格特质方面,艺术设计的专业学习过程比较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育。此外,该类学生在长年累月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出较为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行为方式上他们还表现出了标新立异与敢于冒险尝试等特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性格特质较为明显,他们不受约束、喜欢自由、注重个性、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特质都有助于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创业。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相比朝九晚五的生活而言,他们更适合选择创新创业。

(三)外在的政策优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政策,尤其鼓励创新创业,教育部在2010年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各地政府也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联合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推行创业培训,国家、省市、高校举办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支持创业孵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减免有关行政性费用等等,这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开展创业现状

综上所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是可行的。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与其成效并不十分理想。

(一)有意愿创业的人多,但具体落实行动的人少。近年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问题是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严重缺乏,很多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开始思考自主创业的可能性。文章前期通过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进行访谈与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根据就业数据统计,近两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在离校后将创业想法落到实处的仅仅占到应届毕业生人数的2%。而本校毕业生中成功开展创业的学生都是先就业,拥有了一定的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资本累积后,再开展创业,学校创业教育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二)部分同学创业所选行业与本专业无关,这也导致创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专科教育学制为三年,较之本科院校,年限较短,学生专业水平较低,这也是艺术设计类学生无法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专业内找寻不到合适的岗位,便开始在非设计领域寻求就业或创业机会,如加入或开办考学班、开店、摆小摊等等。这类行业缺乏技术含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终将难以经受市场的考验,而被淘汰。

(三)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40%。究其原因在于创业学生对创业实施的艰难和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缺乏认识,缺乏人脉资源,缺乏财务、经营等企业管理知识,最终部分学生在踏入创业行业不久后又选择了退出。

相对于普通专业的同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有他们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他们集体意识较弱、逻辑思维较差等特征都阻碍着他们发展成为综合能力较强的创业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发展成为综合型创业人才,还应当具备许多常人不具备的素质,如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全局意识、风险意识等。高校的教育需要注意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从而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成功创业。

五、结语

创业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创业教育在培养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创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创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不仅具有新时期大学生的许多共性,而且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大都拘泥于如何将创业中的基本常识和基本素养教授给学生,至多在虚拟的环境中加以竞争和校验,而此种教育模式很难切实帮助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实现创业目标。我们需要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养,以更加适合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培养和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利于他们成功创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淑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艺术类大学生创业[J].电影评价,2011.1.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材;高等院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相对于以往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用虚拟的技术来模拟和再现日常生活当中难以实现的艺术感觉和梦幻的场景,为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催生了一部分新兴的专业。例如,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以及动漫设计等等这些将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学科。这些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呈现出一种较强的发展势头。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基地的大学,也同样为了给社会输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针对目前现状纷纷开设了相关的专业。目前,我国综合类大学基本上都开设了艺术相关的专业并设立了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传媒学院等等。在专业学科建立之后,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并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以便能够顺利就业,这是每个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的教学重点。对于课堂教育来说,如何选定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辅助教师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艺术设计类教材重在教育价值,其宗旨是教授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所以,艺术设计类教材首先在选题策划上要紧紧围绕教学课题和培养目标来进行,必须做到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强调知识性与启发性的紧密结合、注重专业的多样性特点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下艺术设计类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已经出版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切合实际的精品却很少,都有大同小异且没有很强针对性的通病。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少原创性

教材作为引导学生的教科书,其中的内容应该是编写者在实际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第一手资料。而目前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教材却发现,很多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并没有特别大的出入。特别是对于一些注重操作和技术性的专业教材,一些编者较少或根本不直接参与行业的实践过程,没有所处行业的经验更没有制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例如,在一些教授软件技法方面的教材,有的编者竟是没有受过正统美术教育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在书中,他依据自己专业的经验将计算机图形图像的技法硬套加给艺术设计,这其中就缺乏了很多专业的艺术素养以及艺术美感在里面,造成了学生只懂得技术而忽略了艺术最本真的内容。另外,一部分人还通过获取他人资料转手之后无顾行业标准认定的专业术语和规范定义肆意变换新的名称或者制作案例,杂糅在一起形成一本集“百家之长”的教材,在教学中给专业教育设置了无形的障碍。还有一些编者在一些冠以“XXX设计教程”的教材中,里面的内容图片大多出自国内外名家案例集锦,缺少作为典型个案的田野资料,这就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著述的原创性。

二 技术含量不足,方法意识淡薄

目前受传统高校教材管理体制约束,主编担任者必须是高校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参编者不少是研究生导师所带的学生或者是高校的专业学科带头人。这些编写人员所著述的内容是在高校的环境下而不是在企业或者专门的公司里面去总结而最终形成的。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内容更多的是从学科专业建设的理论层面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实际的制作方面去进行著述。因为没有实地的制作体验,编写者普遍缺失行业的从业流程,不了解硬件技术量化指标,无成品意识,不能将设计方案付诸于实际的社会需求和制作中。最明显的体现在有些教材在技术关键环节上不是从实际制作案例入手去讲解和分析制作技巧和经验,而是将应用方法转化为教学课件、行业语言等。另外,还有像目前一些动画设计教材还在按照二维或三维平面设计课程编写,而大多数动画企业却是按照人物、配音、场景设计等维度进行分类设置,造成这些教材既存在着基础课训练与专业设计脱节,又面临着所学与所用不匹配的困境。这样就导致了新编教材产生副作用――教而不材,学而无用,毕业生面对行业紧缺岗位却表现为力不从心,普遍缺乏经验仅留的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

三 教师职业热情的缺失

大学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力军,因受传统高校教材管理体制约束,同样也是艺术类教材出版的主要参与者。高校教师的参与热情以及认真程度直接导致所编教材的质量。一部好的教材,是编写者对教学工作的长期关注的爱心体现,从学生的视角时刻关注社会需求,了解行业人才量化标准的可变因素。同时每部教材的编写还应有行业专业技术人士参与,并及时注视相关期刊杂志,对行业发展评论的热点问题,针对行业发展需求给出一套解决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对问题的有效方案。只有为学生量身订做的教材,才可能实现“能力”教育的行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走出就业困境。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为出版而编教材的各种目的完全违背了“教材”的真正意义。在为了评职称、为了本学科的升级评鉴、甚至为了出版牟取暴利的前提下,一部分不以学生为本,仅为出版而写的教材层出不穷。这种情况的不断恶化,直接造就了教师职业热情的缺失。

尽管艺术类教材目前出现了很多问题,但随着国家对艺术类教学的重视和对艺术设计类教材的编写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体例的不断修订和新的量化标准的制定,更多以学生为本,注重实用性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精品教材一定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上。

参考文献

[1] 文吉,就业困境与负责任的美术教育[J].美术观察,2009(7)

[2] 滕小松,美术院校专业教材的“贫面”与失范[J]美术观察,2009

艺术专业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1.行业现状

景观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其专业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有空间设计、城市规划、装饰艺术、建筑知识、园林景观、风格流派、中西文化、材料工艺、人体工程、工程管理等,无论在理论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在专业的技术和技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本地区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的提高,居住环境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应对这个需求,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单位相继设置了景观设计规划部门,各类景观设计(工程)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房地产商的转型升级,大量吸纳景观艺术设计人才,造成了对景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压力,专业人员需求量的急剧上升,该专业已成为十分热门的专业之一。

2.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兴起、旅游及休闲度假产业崛起、环境保护意识提高, 再加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建设对环境建设等配套项目的拉动, 中国景观设计产业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将进人起跑和起飞阶段。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促进了行业岗位细分,技能专精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样化、职业细分的方向发展。作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建设景观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迫切的需要。

3.岗位设置

景观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很多,层次不一,文化差异、技术差异、发展空间差异等都很大,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内逐步呈现出岗位细分、技能专精的趋势,因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样化、职业细分的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标准分类、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颁布的执业资格标准及装饰骨干企业岗位设置现状,景观设计专业方向对应的岗位:景观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景观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延伸的企业岗位为方案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设计师、绿化植物设计师、设计监理。

景观设计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主要从事与景观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内外空间环境创造相关的设计人才,基于技术职务之分,培养目标的类型有景观设计员、助理景观设计师、扩初设计员、绿化植物设计员、施工图设计员、效果图绘图员等,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为景观设计师、扩初设计师、绿化植物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设计师、项目负责人、设计总监等。

4.行业人才现状与需求

从业人员结构呈现两头缺现象,其一:一线各专业、各工种经专业教育培养或专业技能培养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许多企业面临用工荒难题,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和生存。

其二:从事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景观设计人才严重短缺,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基本集中在理论层面、方案设计层面,形成重理论、轻实践、轻技术的现状,进入行业企业大多需要短则一年,长则两到三年的培养周期。

因此整体行业的人才现状表现为:一方面从业人员队伍庞大,另一方面合格的职业人才一将难求。

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规格与需求调研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景观建筑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景观设计,三是受过景观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

1.企业急需岗位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景观设计员、助理景观设计师、扩初设计师、助理扩初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助理施工图设计师、绿化植栽设计师、景观工程施工员、技术员、资料员、预算员、安全员、景观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项目经理、材料销售专员/经理、前台服务等。

2.企业岗位需求规格

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工作协调、沟通能力,活动组织策划能力,有责任心、上进心、能吃苦耐劳;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服从管理;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能很好地协助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并能较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专业:建筑工程或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

3.企业所需人才知识构成

(1)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直接性知识:项目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项目设计的理论知识、工能、工艺,流程运作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和互联网知识,数字技术知识、行业法规与企业管理知识。(3)与本专业相关的整体素质与边缘性知识:基本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初步的文学、艺术、设计知识;现代社会、科技、生活艺术的前沿性知识。

4.企业所需人才能力构成

(1)与景观设计直接相关的能力:设计构思能力;功能分析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综合审美能力;文案写作能力;新媒体采编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法律常识与写作能力;制图与工艺表达能力;技术理解与认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读图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组织安排能力。(2)相关的整体素质与边缘性能力:现、当代艺术鉴赏、批评、借鉴、能力及艺术思潮解读能力;设计预想图和效果图制作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与简要的翻译能力;独立工作与协同工作能力;具有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在专业内继续深化研修及开拓层学习的能力。(3)创新的相关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创新的方法能力及创新的实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