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流程自动化

财务流程自动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流程自动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流程自动化

财务流程自动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业务财务一体化计费自动化对账自动化核销自动化支付便捷化发票智能化内部结算自动清收清付

【中图分类号】F275/F426.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时代,公司要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必然要打造利器,即信息技术。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放和共享,公司与外部环境之间、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广泛和快捷,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融合加快,为公司运用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可能。A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业务辐射范围广、业务类型丰富、分子公司众多,实施技术驱动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十分必要。

一、A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现状分析

A公司通过上市以来的现代企业运作,上线了oracle网络财务系统,实现了账务处理数字化、远程化管理,同时公司结合各业务特点上线了相应的业务系统,但在系统前端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尚待加强,主要体现在:

1.业务类型及业务系统众多;

2.现阶段各单位一线计费结算人员工作强度较高,所需人力投入较大;

3.计费结算自动化水平尚需提高,手工操作在各单位仍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4.结算中心的上线,系统实现自动分税,较好降低了营改增带来的结算强度,但整体自动开票比重仍不高;

5.内部关联交易清付不及时,内耗大。

结合上述现状分析以及调研A单位业务、财务流程,核心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计费、对账、开票、支付、核销及内部清收清付,要提高计费结算自动化、标准化水平,必须创建与之相应的管理会计信息机制,抓住如下图1核心环节开展。

二、创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愿景

在现今信息社会,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不单纯是会计工具的运用,更需要与业务领域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改造。为此,A公司以客户供应更加方便快捷、公司内部更加自动智能来确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愿景目标。(如图2)

从上述愿景图可知,在客户下单前,便从签订合同环节入手,规范标准合同、建立业务量*单价的自动计费标准;运用互联网技术、方便客户自动网上下载对账单或系统自动发送账单;税务发票的提供上,实现客户预约开票、自动取票;支付方式上,实现收付款渠道的多样下,提升客户体验度,加快资金回收;会计核销上,实现系统自动匹配和内部控制;在内部往来清收清付上实现自动清付、自动账务处理、减少拖欠及差错环节,从而建立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全流程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三、创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六大创新路径

要创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机制,需要以信息化为支撑、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抓住核心要点创新实施路径。(如图3)

(一)计费自动化

计费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客户下单后,企业进行数量×单价的确认与计量。计费自动化目标是通过对计费规则的梳理规范,提升业务系统的计费自动化水平,主要实施路径包括:规范合同和计费规则;建立业务内部编码机制并推广维护;费目梳理及标准化;提高业务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完整,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新增业务系统的计费自动化。

(二)对账自动化

对账是指与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往来对账。对账自动化目标是为减少计费结算过程中跨部门的重复、返工环节,手工操作动作、易错易漏动作(含内外部客户对账),主要实施路径包括:前端录入及时完整,下单时日清月结,减少重复和后端对账的返工;信息流通到对账岗位能更自动、更全面,减少手工和错漏;内部对账(一端发送对账单、另一端自动匹配);输出对账单的自动化(对账单格式、自动输出、自动发送)。

(三)核销自动化

核销是指财务上对应收、应付款的核销。目标是通过对核销规则的梳理,实现部分收付款自动核销,主要实施路径包括对外与客户、供应商的收付款自动核销;对内实现内部交易往来核销自动化(一方核销,另一方自动核销)。

(四)发票生成智能化

发票是指向客户开具的收款凭据,也是国税认可的作为收支入账的核心单证。发票生成智能化目标是通过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发票生成的自动化水平,主要路径包括:客户自助预录入、预约开票;发票的移动或智能化打印;开票信息自动化,提高调用业务系统和金税系统的速度。

(五)收付便捷化

收付是指客户支付款项到公司的资金往来活动。收付便捷化目标是通过借用移动支付、银联、预存款/卡、POS机等支付方式,减少客户在计费结算过程中到生产现场往返、排队、等候的时间,使客户感到更便利、更高效,同时提升收款的及时性及效率(如图4)。

(六)内部自动清收清付

内部清收清付是指公司内部公司间、不同业务间往来结算及清付。内部自动清收清付的目标是通过出台《内部清付规则》,统一内部结算规则和最长付款期,开发配套IT系统,实现“自动付款、自动核销、自动出账”。主要实施路径包括:事前签订合同、统一业务编号、统一费目、确定关联映射方法;确定关联交易定价机制,如政府价―>市场价―>原则定价;确定结算规则,如月结+15天,即本月15日前收付双方需主动结清上月费用,如款项不足可申请透支/营运资金贷款。

四、创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需纳入公司信息化规划

自《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系列文件出台以来,在继续做好财会信息化的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日益提升高度和重要性水平。由于管理会计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将管理会计信息化构建纳入公司整体信息化规划,才能较好避免信息系统与公司业务、财务经营活动需要脱节。

(二)建立相应专业队伍做好系统整合、改造和创新

很多单位在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上有较多系统的开发运用,如不同业务类型有不同的业务系统,财务相关联的系统也较多。如A公司业务系统有海运系统、仓码系统、驳运系统、WMS系统、TMS系统等,财务系统相关联的也包括前端计费系统、结算中心系统、oracle核算系统、久其报表系统、BI分析系统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懂业务、熟财务的专业人才与IT专业人才,共同打通数据间的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重复录入及管理会计无法及时获得和整合信息的情况。

(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信息安全机制建立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整合发挥有效作用,不但可以分析过去,还与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紧密结合,大量信息的使用对象及作用主要是“对内”,涉及企业核心商业秘密,一旦发生泄漏,将对企业经济利益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支持作用,需要信息质量的有效保证。因此信息安全机制的建立不容忽视,需要做到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合作及日常机制建立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涉及业务、财务方方面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建立便可一劳永逸的,需要业务财务一体化实时联动,紧密合作,形成常态化的日常沟通管理机制。

五、A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成效

(一)内部计费结算自动化程度提升

A公司结合内部计费结算工作需要迫切提高效率的流程节点及影响计费结算效率的因素,通过对内部员工、外部客户供应商的结算需求调研,项目首年实现了仓码、驳运系统跨系统计费数据的一方录入数据,另一方自动生成的功能,解决了应付方的计费自动化、内部对账自动化的需求,完成内部驳运与五码头计费数据对接和自动生成,自动化程度超过98%。

(二)开发自动账单系统、提升对账效率

结算对账工作是财务结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确保系统功能更加贴近业务单位的需求,A公司通过对18家业务单位的客户、供应商账单需求进行调研,结合不同业务特点及对账流程,完成自动账单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试点单位顺利上线,满足60%~70%的客户由系统自动发送对账单。自动对账系统上线后,一方面将原有手工制作、发送及打印账单的繁杂步骤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另一方面,自动对账系统可提供客户网上自动对账的功能,随着线上对账功能的推广,将逐步形成线上对账、线上收款、线上收款自动核销的一体化功能,全面提升结算自动化程度。

(三)实现自动核销、提高工作效率

在日常的财务结算工作中,收款核销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手工重复操作步骤,尤其是对于现结量较大的单位,需逐笔核销的现金收款更是令财务结算人员颇为头疼。通过对现结收款核销及月结收款核销自动化开发,现金收款的全部自动核销、部分月结客户自动核销,为计费结算工作提升效率12.5%。同时,结合POS机收款的推广应用,开发POS机收款自动核销功能,实现POS机收款100%自动核销。

(四)发票生成更加自动智能

为提高结算中心系统开票功能效能,提升开票人员工作效率,开发了6%和11%增值税开票接口,减少了开票环节的录入工作,提高了开票质量和效率。研究的自助缴费开票终端,可以实现客户自助办理,突破客户作业现场排队办理的现状;也可以24小时不间断提供发票打印服务,突破时间限制。此外,自助开票终端可以通过将开票数据实时上传到所属税务机关,满足税务机关核查管理要求,更便于税务管控。

(五)出台内部结算清付规则、开发上线自动清付系统、内部往来收付清算更加高效

财务流程自动化范文第2篇

商业企业物流的流转比较密集,以物流为纽带的业务环节管理是日常业务管理,也是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商品数量巨大,交易信息量很大。流转管理包括流转计划、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和储运管理,是商业企业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

商品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也是价值管理的重要一环,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进销存核算分析是经营分析的手段。

 (一) 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和现状

信息化有利于企业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多层次的现代化管理,树立企业新形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并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商业自动化系统是一套对商业企业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等进行一体化整合和集成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它包括对企业供应链、商品内部流转(进、销、存、调、配、退、盘等诸多环节)、促销、财务、人力资源、商品种类、顾客等全方位的管理、决策和监控。其应用覆盖企业的总部、职能部门、卖场(连锁店)、物流中心或配货中心等。

我国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历程。但发展至今,仍然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计算机系统的投入运行使得总经理能够掌握全面具体的数字,部门经理的权利受到威胁,阻力自然而生。普通员工担心电脑化导致精简、裁员,往往消极应对。

分析起来,表层原因好象是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商的问题。其实,最深层的原因是现在很多的商业自动化系统与客户现时的经营管理严重脱节,起不到系统提供商谈合同时吹嘘的那种作用和远大意义。

对商业企业来说,系统提供商设计的管理模式并不一定先进,其业务处理流程可能也存在很多冗长或无用的环节,其业务处理方式可能也不一定符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要求。所以其在商业自动化实施的过程中,商业企业需要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重组,需要考虑计算机化管理的特点。同时,首先要在全公司普及现代商业的管理思想,然后才有可能实施商业自动化项目。

商业自动化的实施过程本身是一个从信息私有化到全面公有化的过程,它强调系统运行的整体性和信息共享,可以帮助商业企业进行卖场商品的合理陈列,制定有效的促销措施,减员增效,降低经营成本,缩短供应链,增强价值链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线,同时可帮助商业企业加强监控,阻塞经营上的黑洞,减少企业的额外开支。

面临着商业从单体店到连锁销售的转变,只有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竞争的焦点在哪里?表面上看是比物流、资金流的流转速度,但在其背后是在比信息流的速度。

北京的西单商场,投资2000万元,实现了单品管理,可以随时了解几十万种商品的进销存调情况,可以实时了解每种商品的供货数据、销售数据,了解哪种商品畅销,哪种花色、款式受到偏爱,为进货、选择品牌、货品摆放提供了依据,支持了细分管理。10万种商品,如果分花色就有几十万种,数据量巨大,没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无法办到的。

(二) 商业企业的信息系统与商业自动化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快速、准确收付钱款,支持电子货币支付,准确及时掌握进、销、存、价格、资金的实时信息,实现商品进销存流转的数据处理,财务电算化,售货方式多样化,进而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支持经营分析、决策管理。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各类商贸企业可以简单地看作零售业与批发业、专业贸易企业三大类,他们最重要的管理要素是商品流、资金流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商业企业信息化经历了从收款机应用到系统应用的两个阶段,信息部门从附属于财务部、配货中心升格到了独立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的岗位也从统计员升迁到了信息中心经理。

商业自动化系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软件系统,同时蕴涵着先进的管理思想。商业自动化,首先是商业,然后才是自动化。一套先进的商业自动化系统,其实就是商业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写照。商业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导向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全面解决方案。

商业自动化需要商品分类编码、条形码应用、物流配送技术、商机装备、报表、销售凭证,还需要组织机构进行标准化管理。商业零售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商品分类编码、条形码、物流配送技术、商机装备、凭证报表等方面面都需要标准化。

商品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可以组合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以适合于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经营理念、不同核算体制的业务处理模式上的变化。

国际上的先进商业企业普遍在资金流、信息流有效运作的基础上建立大型的物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统一配送、统一调度。商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是连锁化、配送化经营和仓储会员店经营。完整的商业企业管理系统包括物流配送支持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订购管理系统、电子货架、货架管理、电子导购系统、网上购物系统。

我国商业企业的做法,是最初比较习惯只购买硬件,后来开始重视购买正版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系统软件。一旦准备应用商业自动化管理时,总是由电脑部经理先找若干系统提供商来投标。企业何以能在短时间里就能弄清一个复杂的商业自动化系统功能并确定某一个开发商的系统就能适用于本企业的管理要求呢?结果是,哪一个厂商口才好,许诺得多,公关工作做的好,便有可能被选中。在实施商业自动化系统过程中,企业提什么要求系统提供商都尽量满足,而不考虑要求与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其结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国外的商业企业在准备实施商业自动化系统时,一般都是首先去找管理顾问公司,如麦肯锡、贝恩等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咨询,选择合适的商业自动化软件,组织系统实施应用。

如果商业企业能将客户、系统提供商、管理顾问公司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来组织商业自动化系统的实施,一起来帮助商业企业从商业自动化项目中获得价值。商业企业愿意花钱购买一个全面的商业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仅包括商业自动化的应用软件,软件里面深藏的内涵,如管理架构、商业理念、业务流程、核算体系、供应链重组、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等。

(三)WTO环境下企业应用ERP现状分析

面对WTO环境,企业开始真正重视ERP,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抓管理,都在谈论ERP。进入2001年,企业对管理软件,尤其是ERP软件的需求猛涨起来。

ERP不是一个纯技术的系统,其灵魂是管理思想,主体是体现管理思想的管理应用模式,对于企业应用ERP,最重要的是中国管理模式。

    “ERP”即“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源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在欧美风行,90 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被广泛接受。其实质是指对在企业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上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使用。

从2001年开始,ERP在中国开始真正地进入加速跑阶段,企业开始真正重视ERP,并把ERP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市场的成熟度使然。二是随着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引进,国内企业逐步接受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三是中国加入WTO,企业预感到未来的冲击,尤其是较早就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企业更感受到压力,促使他们迫切希望引入先进管理软件。四是国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对行业、企业的政策进一步调整。五是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使企业真正理性地认识到上ERP是企业信息化的正确途径。六是国家开始大力支持企业信息化。有了政府的支持,内外环境的促进,企业的自身需求,因此,今天ERP在中国的升温很正常,也很理性的。

 

二、实施ERP的基本条件

(一)          业务分析与业务流程重新设计

由于现有流程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与手工处理相适应的,所以这些流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无效的活动,流程的运作成本高,效率低下。现以某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为例,进行分析。

由于紧急采购量大,为满足商品销售要求,降低了对采购管理的控制。比如:许多采购没有采购订单。即使采购基本上按使用部门的采购申请执行的,但在库存商品中,仍有不少呆滞库存。原因是销售部门提出了采购申请,但等到采购入库后,由于各种原因不来领取。

由于商品销售任务紧急,采购的商品还没有办理入库手续,就直接发到商品销售现场。仓库商品与财务对账工作量大。

根据上述业务现状,项目小组首先要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一方面要通过流程加强对采购环节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要简化采购流程,提高效率。根据ERP的管理思想,标准的采购流程

(二)          让企业决策层先接受ERP软件的管理思想

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企业决策层是否真正明白和接受企业管理软件提供的管理思想。

一个ERP企业管理软件通常都有着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企业在准备购买和应用企业管理软件之前,就应清楚地意识到即将应用的企业管理软件将会对自己原有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产生冲击。

财务流程自动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财务会计 挑战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逐渐取代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在这种新型的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与主宰。经济时代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逐渐走入的人们的生活并日渐成为生活、工作的主角。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当人们物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在金融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并同时衔生了一些全新的业务。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而言,由于业务的变化、理念的变化,造成了环境的变化,这就给财务会计带来了挑战。那么,这些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去迎接挑战呢?

一、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所面对的业务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以往的工作模式而言,挑战自然就产生了。

(一)会计要素受到的挑战

财务状况与财务经营是财务会计要素的两个方面。知识经济环境下,对财务状况与财务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知道,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心,那些无形的、隐含的资产在资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无形的、隐含的资产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人才是创新的前提条件,知识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一种生产力,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会计权益理论必须更新,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起来。对于金融会计而言,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主动权。知识资本的加重使得无形资产的比重逐渐增高,会计要素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会计职能受到的挑战

核算、监督、决策是传统的会计职能。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得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拓展了传统会计的职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工作、电子商务等,这些都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挑战。知识在会计业务中成为重要部分,很多计算都要考虑知识因素,例如,计算一些价值中的技术含量,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把信息活动等列入会计成本计算中。

(三)会计组织受到的挑战

会计信息处理是会计组织必须涉及到的要素。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凭证和数据将借助会计处理系统以在线系统的形式自动采集,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按照设定的核算方法与流程进行自动化处理,同时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随时生成诸如会计报表等信息,更可以进行会计信息分析。而且,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在线沟通,与外界实时联系,交换业务信息。这样的自动化处理系统具有了便利性、实时性、自动化等优点,有力的冲击了传统会计组织。

(四)会计流程受到的挑战

在现阶段,会计的处理流程软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所用的会计的处理流程软件是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的仿照,处理流程是根据原始凭务内容,把这些内容归纳整理,然后编成记账凭证,再输入系统,形成记账、结账、会计报表等自动程序,但这仍然是模拟的手工核算流程。这种流程只是把手工的流程“计算机化”了,没有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性精神,也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流程高度科学化、自动化的需求,因而这是目前迫切需要改进的。

二、对策与建议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必须对财务会计工作重新审视,看到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的落伍之处,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财务会计工作能够与时俱进。

(一)更新观念是前提

目前,造成财务会计工作落伍于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观念问题,很多人对先进的东西仍然不愿相信、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有的人在计算机已经计算出结果的情况下还要去打算盘。因此,更新观念是前提。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明白:与传统经济截然不同,知识经济主要是要对经济要素的正确理解。看重实物和设备,重视实实在在的有形东西,对知识的作用的忽视,这是传统的经济观念。财务会计的计量、管理都是用笔、纸来进行的,其所根据得也是写在纸上的账目、资金等。但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却是无形的资产存在的,知识及人才是重要的资源,是财务工作的主导因素。会计作为反映经济信息的工具,必须要树立知识优先的观念,同时在会计信息处理中重视对知识要素的纳入。

(二)强化素质是关键

作为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必须有紧迫感,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强化知识经济时代所学要的知识基础,提高素质。为此,首先要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能熟练应用会计常用软件。其次,就要了解信息时代的会计工作的程序与流程,要懂得电子商务时代会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新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

(三)革新手段是根本

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知识只有发挥了改进会计工作的作用才会显示其价值。因此,利用知识革新会计手段是根本所在。例如,可以从会计计量的关注点入手,关注实体资源专项知识资源,会计系统要增设多重计量的手段,不同的会计事项可以利用不同的计量手段,这样,就会使会计计量手段实现多样化,同时会计事项都与相应的计量手段相匹配。

(四)完善报告是重点

完善报告即完善财务报告,这是重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要使财务会计通过互联网、光盘存储技术、数据库和超级文本等的模式自动生成财务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会计数据中心,这样,借助互联网,每个财会人员,甚至管理人员都可以进入会计数据中心,收集、分析其中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财务会计:特点·挑战·改革[J].财会通讯,1998(03).

财务流程自动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条码技术、信息化、制造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95-01

自动化、信息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计算机来监视、管理制造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观念在20世纪计算机技术发展时期就诞生了,随着电子信息、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条件实现制造全过程计算机监控有多种解决方案。产品制造流程,是基于产品特性、技术基础等条件确定的,在一段时期内具有固定性,是在多件产品上的重复。管理制度及流程也具有一段时期的稳定性。而凡是有规则的、重复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从MRP升级成MRPⅡ再演变成ERP,从DRP到SCM最后整合到MES。对于分散性制造现场的信息化建设,则还需要加入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公司现有的ERP系统基础上从技术、质量、进程、成本、资源等管理领域提出系统升级的总体方案。

一、系统架构模型

本系统采用交互式界面,分为分析决策层、执行管理层、智能过程层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将当前ERP的计划系统与生产过程密切配合,使企业和车间管理人员时刻掌握生产现场信息,准确的判断与响应。? 智能过程层主要为现场信息收集与传递,面向一线操作者、生产装备、产品及物料、技术方案、产品信息等,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动化、智能化工具,实现班组工作任务自动、作业人员资质自动识别、产品数据自动报表、技术方案自动选择、进程状态自动更新等。执行管理层主要面向部门管理层,将作业流程软件化、技术方案处方化、产品物料信息化实现作业过程自动运转,各种信息自动发送至移动终端,各部门管理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判断与决策,快速提升工作效率。分析决策层主要进行各种信息的分析,展现各种问题,发现规律,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服务。

二、系统网络架构

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利用公司现有数据库服务器,在本部现场、异地现场均以客户端的方式通过系统软件连接至本部的服务器上完成数据处理以及信息。本部与异地生产现场通过Intnet网络连接。执行管理部门均在本部即可实现流程监视、数据维护、信息处理、过程管控。系统网络图如图2。

三、系统功能体系

1 人员管理

所有人员建立编号、条码,系统通过条码或编号识别权限,传达当前工作任务。系统内设置人员的权限库。系统根据工作量、任务完成情况自动进行完成工时、绩效评估,自动核算薪酬。

2 装备管理

系统建立装备库,设立装备维护保养系统,自动向对应职责权限人员提醒装备维保工作任务。建立装备故障码库,对各故障码自动显示处理方案。对于未录入故障码库的故障,作为特殊情况处理,处理后立即建立故障码及解决方案。对于消耗类装备,建立安全储备数量,在低于安全储备数量时,提醒新购配置。装备实现使用者实名制管理,对于未达到使用时限而发生丢失、损坏等,提出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

3 物料管理

所有物料的领用、配属均实现条码管理。每一件物料配件均有全寿命信息。在物料各个转交环节均通过条码识别工作确认状态。

4 技术管理

按产品特性对标准工艺建立数据库,通过产品特性编码和工序编码对工艺数据建立识别码。对于故障处理工艺,按产品型号建立故障码,通过故障码提取对应的工艺数据。每项操作开始时,人员权限、产品编码识别后,自动给出工艺、物料清单、装备清单、进程要求。

5 进程管理

根据产品交付需求自动制定工序总体计划,并根据前工序开工完工情况自动编排后工序作业计划,并自动发送至相关作业人员。

6 质量管理

现场质检作为质量管理、进程追踪的关键环节。实物质检完成后,通过带条码信息的工序合格证的打印输出触动系统自动化管理,产品数据报表自动建立,自动报工、下工序自动派活通知。对于质量异常的,通过带故障信息码的工序不合格品证的打印输出触动系统自动化管理,产品数据报表自动建立,根据故障码自动出技术方案、自动安排返工/报废/评审等通知,自动完成不合格信息登录。对于常规故障,可自动提出物料需求、自动传递故障处理信息。

7、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模块配置各种自动化程序实现财务报账、统计等工作。如自动化差旅费系统可以实现考勤与报差的统一管理,自动化费用管理可以实现各单元费用使用状态报表,根据设定的指标自动提醒、自动核查等操作。

四、过程实现方案

管理层处理的作用是数据、信息处理和执行命令的,而数据、信息的来源均在一线过程层。对于一线过程层的信息和获取方式如下:

1 利用条码技术结合数据库实现人员、装备、产品、物料、配件、技术、质量、进程等信息管理。对人员、装备、产品、物料、配件等实体,均建立条码,并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数字信息。软件系统负责对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处理结果存放在数据库中。条码的编制、打印、输出等作为程序自动化处理工作的触发器。对于技术、质量、进程等数据也建立特性条码作为索引及操作键,通过现场有关条码的事件,触发系统对数据库的读取、处理、命令输出等操作,自动制定下一步的作业指令。

2 利用无线实现信息的闭环传递。

生产现场各个工位配置无线终端,实现条码输出、打印、读取操作以及系统信息的。生产现场配置大显示屏,显示当前系统的进程状态、物料状态、装备状态、考勤信息等。

五、结束语

随着条码技术、网络技术、移动办公技术的发展,制造企业信息化建具备了良好的机遇。本文提出了三层结构的多现场制造信息化建设方案。利用本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现场每一工件、每一工位状态;并实现所有产品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庞东平,张邵芳,曲杰.条码扫描系统在汽车纵梁折弯全自动生产线的应用[B].装备,2010,12(4):53-54.

财务流程自动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信息技术 网络报销 模式优化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财务成本领域,称为“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使企业逐渐告别手工账时代。90年代,受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冲击,会计电算化不断向集成化发展。会计电算化也改名为会计信息化,由计算机模拟传统会计流程,逐渐发展为通过信息技术使会计流程重组。21世纪,数字网络高度发达,数据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直接推动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普及,财务软件向智能化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流程再造的思想引入会计领域,再造网络报销流程,方便数据采集,利用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重新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改善目前网络报销系统开发应用状况,发挥管理会计在智能化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会计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的职能。此外,通过SOA架构,企业集团各管理系统间基于科学智能的平台,实现系统间无缝衔接,使信息资源整合,达到互联互通,为企业信息化集成发展提供可行途径,因此,对于集团企业网络报销流程的优化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于网络报销的理论研究始于2003年,由申亚楠和李洪涛提出。他们认为,网络报销应该基于因特网的财务报销流程,在这一流程下,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财务报销申请,领导则可用数字签名的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业务审批,财务部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可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付款。同时认为,信息技术使报销流程重组优化,将报销与网上银行、账务处理系统对接,实现流程自动化是财务工作的一次革命。

张瑞君在《会计流程再造》一文中提出,会计应从实时控制观出发,以流程再造理论为指导,分析传统流程的缺陷,利用信息技术重构会计流程,为报销流程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张拥军在《行政事业单位网上报销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出,优化网络报销,需要统一核算指标,加强预算编制,推进报销原始单据的数字化影像,设定预算额度、审批流程、审批权限、预警控制等内控关键点,并通过软件系统,固化预算数据的归属单位、使用额度、使用时间、使用范围,规范单据的流转程序及领导审批权限。

三、企业集团财务报销的发展现状

1.传统财务报销模式

传统的财务报销模式下,公司与银行的财务交割,公司与员工的财务报销,分公司与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申请与转账,都是以书面单据和手工签字完成的,即报销人员填写纸质单据,提交部门领导审批签字,领导审批后再到财务部门审核后报账付款。这种报销模式看起来流程清晰,但本身存在着资金管理分散、信息滞后、对账困难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报销业务量大大增加。同时,在跨地域多主体发展的企业集团内,这种亲力亲为的报销模式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财务管理在空间上限于一地,财务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和信息共享的要求,使企业集团信息化规模效益、协同效益无法发挥。

2.网络报销模式

鉴于传统报销模式对企业集团发展的种种障碍,许多具有创新思维和远见的企业集团基于集团管控和财务信息共享目的出发,积极引进或开发网络报销系统,有助于企业报销业务的高效进行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在现有的应用网络报销模式的企业中,大部分网络报销系统主要分为员工提单、领导审批、财务审核、财务付款、查询等功能模块。在网络报销模式下,流程处理电子化,母子公司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及银行与公司之间的资金交割业务,只需要报销人员在系统中下载或选择报销模板,填写好金额等具体内容后,上传或发送审批,网络报销系统会根据具体的报销内容和审批权限将其分派给不同的审批人员,审批人员按照预算业务开支计划和自己的权限审核会签,如果报销业务符合预算和业务需要,审批人员确认核准,就将审批过的单据发送给财务审核人员。如果报销业务不符合预算或与业务具体发生情况不一致,就将单据返回申请报销人,修改后继续进入报销程序。财务审核人员查询收到审批后的电子单据后,复核无误后,直接交由网银支付,实时掌控支付情况。报销系统也能自动根据报销业务进行的阶段自动转入下一步骤,无需人工提醒或等待。

3.网络报销的优势和作用

网络报销快捷、远程、严格的预算管理、高效协同的特征,符合集团企业对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集团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要求,因此,采用了网络报销系统的企业集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极大改变了财务管理方式,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4.企业集团采用网络报销存在的问题

鉴于传统报销流程的弊端和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许多国内外的企业集团都开始应用网上报销模式,国内相关报销软件也发展迅速。“网络报销”很可能在扮演类似当年“会计电算化”的这个角色,这个看似基于互联网的小小应用,正在引导企业进入管理会计应用新时代,包括安财、诺亚舟元年在内的一批眼光独到的新兴软件企业已经在此领域耕耘多年,和传统的财务软件企业用友、金蝶等公司一起构成了“网络报销”系统领域的兴起。中兴通讯、烟台万华、中国石油等知名企业集团中对于网络报销的实际应用也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然而,对于本土企业,国外网络报销软件通用性不强,如IBM、微软等公司均自行开发了内部使用的网络报销系统,但这些系统和开发公司的具体情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而不是通用的系统。国内大部分报销软件的设计还是对传统财务流程的模仿和电算化,并未真正从整个流程上进行科学整合。仅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未能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发生,没有从企业整个系统出发,软件只能实现简单的业务报销功能,而数据查询分析及预算控制等功能相对薄弱,算不上是真正的网络报销。

四、基于SOA的集团企业网络报销流程再造

1.SOA架构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为系统集成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SOA的基本结构,主要包含3个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服务请求者。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并进行注册以使服务可用,它提供处理一系列特定的服务接口。服务注册中心起中介作用,它是服务的注册场所,汇集了大量的在线Web服务。服务提供者在服务注册中心他们的服务描述或帮助查找Web服务。服务请求者通过服务注册中心查询服务地址然后调用服务。以上3个角色是根据逻辑关系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角色之间可能有交叉,一个Web服务既可以是Web服务提供者,又可以是Web服务请求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2.基于SOA架构的网络报销

由于SOA更强调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能够更加精确地表示业务模型,更好地支持业务流程,企业可通过灵活的基础设施和业务流程自动化扩大自己的战略优势。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和业务整合技术,实现了这种灵活性和流程自动化。网络报销系统如果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通过各应用之间的整合,则可解决不同操作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类型、不同网络结构之间信息的共享问题,综合统筹设计成为低成本、高效率、性能匀称、可扩充和可维护的系统,可以满足不同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业务不同而导致的报销系统模块差异,极大地提高网络报销软件的商品化程度,促进报销系统的发展成熟。

网上报销系统作为面向业务流程的前端系统,起着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收集数据,规范数据,完成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利用SOA架构,结合业务流程管理,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表现为一系列协调统一的服务创新,各业务流程可互相连接,并可通过服务器监视业务流程,动态地做出响应进行调整,各管理系统间接口灵活,帮助异构系统的整合集成,将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的穿透、核算与管会的信息联动、集中式财务核算管理、集中统一的办公管理平台,从而达到运营管理信息一体化的目标,提高所有流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企业可通过构建高速网络传输平台来实现报销系统数据传递的高效协同。采用企业服务总线(ESB),提供企业内每个功能孤岛的可访问性和一致的策略执行,包括安全、更高的可用性和更严格的服务水平。配备好ESB后,组织可以轻松快速地连接这些孤岛并填补空缺以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各系统间的畅通无阻的数据传输,方便集中管控,实现共享协同。

除了担当运输工具之外,ESB还可用做职能路由器、翻译器、策略执行器、聚合器与监控器。管理报销业务的消息流,应用管理和安全策略,以支持整个SOA管理。

3.网络报销的流程再造

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但是,流程再造在实践来看,追求“根本性”思考、“彻底性”再设计的“流程重组”的成功率不高,困难很多,阻力很大,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以“流程重组”的思想指导流程优化的工作,充分考虑大型企业集团的特点,分步实施,逐渐优化。

(1)再造后的报销业务功能模块

信息化的基础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信息化才是有发展前途的,只有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才是有效的。因此,内部控制建设的信息化,首先是要解决内部控制及其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的问题,否则就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信息化同大多数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样会形成“拍脑袋”工程,造成信息化建设的被动或巨大浪费。通过网络报销,企业想实现即时报销、高效的资金管理、数据及时全面采集和分析,刚柔结合的预算控制,最终达到企业集中核算,协同运作的目的。但是最核心的还是高效的报销流程,因此,在网络报销流程优化的过程中,主要以完善简化报销流程,辅之以预算和资金管理功能,网络报销系统就能够达到高效智能的目标。当然,基于SOA架构,整个业务是一条动态的流程,业务模块也随着企业外部业务和环境的需求变化,因此,落实到某个具体企业,究竟使用哪些模块,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增减,系统是开放动态的。

(2)再造后的网络报销业务流程

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以再造计划—重新设计流程—流程规范化—再造流程的步骤实施报销业务流程再造。按照严格预算管理和高效审批的要求,对整个费用报销审批流程重新梳理,精简重复和不必要的流程,加强审批和报销支付,提高系统间的协调性。设计流程如下:从经办人填写单据、部门领导审批、财务初审,到归口部门审批、财务审批,再到出纳付款、会计记账,费用报销程序更加科学严格。

再造后的网络报销业务流程图(图2):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网络报销模式优化的本质是业务集成与系统间的并行协同,优化再造的网络报销系统是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报销流程不仅体现了业务增值,实现全面快速采集数据和处理报销事项,而且实施了严格内控管理基础上的柔性预算,充分考虑到了集团企业业务突况,使报销真正由事后变为事前控制,加强了集团管控,促进了企业集团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五、结语

高效的管理模式需要内部管理流程和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企业集团将强化管控落到实处,财务管理变革通过财务业务化实现业务深度的变革,集中核算实现规范及控制层次的提升。

网络报销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将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业务处理流程以标准化和高效智能化的模式进行,集团管控也嵌入日常的业务流程处理中,实现了对传统的费用报销与财务管理方法的变革。随着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转型升级和财务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日益趋同,管理会计的影响将持续上升,基于事件驱动的网上报销系统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基于SOA架构,网络报销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实现无缝结合,各系统间交互协同,信息高速共享传递,方便使用者数据挖掘,为管理决策服务。通过流程再造,企业报销业务的核算、统计、分析、考核和控制,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值流、工作流的统一管理,在预算监控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柔性,同时严格权限管理和资金的分级管理,使报销、预算、资金管理、数据分析与账务处理在一个系统流程中都得到体现。网络报销的流程再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一个不断优化、持续改进的过程,要不断地推动报销系统与企业集团的环境变革、业务拓展等多方新需求融合,循环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