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等级划分

科研等级划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等级划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等级划分

科研等级划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城 产学研 地理信息系统(GIS) 空间整合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对大学城在促进“产学研”结合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升级成为大学城面临的迫切需求。由于大部分大学城的土地已经基本出让完毕,因此大学城整体升级所需的空间载体已经不足,需要在现有高校用地内进行整合挖潜。

现有高校由于分期实施的原因,用地情况呈现已建和未建两种形态。对于未建区能不能转化成高校升级承载空间,限制条件较多,需要进行多要素综合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对大学城整体升级所需的空间载体限制要素综合评估,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南京市江宁大学城在整体升级中,根据各高校未建设用地具有多因素制约和不确定的特点,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因子模型来确定升级的可能度。建立挖掘潜力评价模型,通过这些因子的定量分析,为用地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升级背景与升级内容界定

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南京市提出建设长江三角洲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新目标。江宁大学城作为智力资源最密集、信息交流最活跃的高校聚集区,面临着全面升级的压力。具体升级内容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升级的实质是高校资源的深度开发

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升级的职能只承担与教学和促进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

地块筛选与单因子确定

根据现场调研和地形图(航拍)分析,对各大高校现状未建设用地进行初步筛选,明确地块用地范围界限。初步筛选的地块,仅表示地块的瞬时建设状态,不代表地块的长期利用情况。

高校未建设地块升级涉及很多因素,本次规划根据可操作性原则,选取对评价目标起主导作用的5大类因子,分别从校园规划、用地权属、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和产学研结合潜力进行定量分析。

影响因子判读

根据相关分析,将每个评价因子划分为不同等级。各等级中,以对地块升级负面抑制影响力最小或正面促进影响力最大的等级分值为1,其他等级分值根据各自影响力大小减少,各等级分值分布在0—1之间,得出研究地块在单项评价因子中的分值。

单因子分值的确定采用多专家打分求平均值的方式,尽量规避人为的主观判断因素,确保分值的合理性。

校园规划功能因子

根据各大高校的规划情况确定地块规划功能用途。判读标准:根据校园规划功能,划分五个等级进行赋值。其中A为研发、教育培训功能,与升级目标最为吻合;B为绿地,为高校的弹性发展空间;C为高校辅助教学设施,发展模式和选址具有一定的弹性;D为运动场,属于高校重要的配套设施,在教学设施评估范围;E为教学核心功能,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校园规划功能因子 A 科研楼、交流中心、实训基地等附属教学和生产用房 0.9

B 绿地 0.8

C 室外附属教学设施(主要为影视基地和药用植物园) 0.7

D 运动场 0.4

E 教学楼、宿舍、实验室、行政楼 0.2

用地权属因子

根据高校用地权属情况,分为已出让和未出让。判读标准:根据高校用地权属情况,划分A、B两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升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A为未出让地块,B为已出让地块。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用地权属因子 A 未出让地块 0.9

B 已出让地块 0.5

交通因子

交通影响因素分为临近主干道、次干道、地铁站500米影响范围和高铁站1500米影响范围。判读标准:根据高校用地交通情况,划分四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挖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交通因子 A 紧邻主干道;且距离地铁口500米范围内,距离上坊站1500米范围内。 1.0

B 紧邻次干道和支路;且距离地铁口500米范围内,距离上坊站1500米范围内。 0.8

C 紧邻主干道 0.7

D 紧邻次干道 0.6

区位因子

区位因素主要分析紫金(方山)的影响。影响层次以500米和1500米范围界定。判读标准:根据高校区位情况,划分三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升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区位因子 A 距离紫金方山0-500米范围内 1.0

B 距离紫金方山500-1500米范围内 0.8

C 距离紫金方山大于1500米范围 0.6

产学研潜力因子

影响产学研潜力的要素主要为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方向。判读标准:根据高校用地权属情况,划分三个等级进行赋值,每个等级对用地升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因子类型 等级划分 赋值等级

产学研潜力因子 A 科研实力强,且学科发展方向符合园区主导产业方向 1.0

B 科研实力一般 0.8

C 科研实力较弱 0.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运算功能,综合多种因素。计算公式如下:N=n(校园规划功能因子)×{n(用地权属因子)×40%+n(交通因子)×15%+n(区位因子)×15%+n(产学研潜力因子)×30%}

(注:N为最终评价数据,n1-n5为一般单项因子分值,a%-e%为单项因子权重系数。)

评价数据分值越大的地块,可升级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数值大小只反映客观对象在研究内容上的定性比较,不表示定量差额关系。

由于南广学院发展备用地,权属尚不属于南广学院,学校近期建设的可能性比较小,长期闲置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规划建议对其调整校对,提高该地块的可升级度。神学院未建设用地虽为绿地,但神学院产学研结合度过低,并且神学院校园面积有限,需要一定的集中公共绿地。规划建议对其调整校对,降低该地块的可升级度。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升级度高的区域,最有可能成为高校升级的空间载体,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空间资源,涉及10所高校的11个地块;升级度中等的区域,作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空间资源有一定的阻力,可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涉及5所高校的6个地块;升级度低的区域,应保证满足高校基本的教学功能,涉及11所高校的12个地块。

在GIS分析基础上,江宁大学城建立药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交通学院、江苏海事学院六大“产学研”基地,作为大学城整体升级的载体。

结语

基于GIS的大学城升级空间载体整合研究,通过对大学城高校学科特点和科研情况的梳理,对空间资源载体的挖潜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及规划,指导大学城整体升级建设,特别是对用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昌新等;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初探[m].科技广场,2007年ll期

[2]龙瀛;规划支持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科研等级划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光伏;创新实验室;培养模式

Abstract: Photovoltaic Innovation Laboratory was launch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on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is aimed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both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acquire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build up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heck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by practice and after tha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Innovation Laboratory through two aspects, the hardware required and students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Photovoltaic;innovation laboratory;training mode

1引言

创新实验室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主要面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自己提出方案,自己设计研究,自行独立的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比较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1]。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已学的知识,演示实验现象,由理性到感性飞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更多新的问题,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去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学生实际上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久而久之,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提高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光伏创新实验室建设

在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验室的宣传和推广,学院每学期应安排相关讲座。通过讲座介绍光伏创新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工作。可以开展光伏专题讲座,介绍光伏发电基本理论,光伏发展的历程,光伏的应用,光伏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光伏发电的前景等等。多开展此类讲座可以对想参加创新实验室的同学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学院创新实验室可以采用“基础实验室+拓展实验室”的建设模式。

基础实验室作为学生实验动手的一个基础性平台, 承担学科专业的基础实验, 面向学科的各个方面,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示基础实验的平台,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实验基本功,基础实验室同时也提供部分深层次的研究型实验。基础实验室作为实验中心的核心部分,承担起实验中心运行,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验中心每年的工作情况都要汇总到基础实验室进行评估。拓展实验室是创新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设模式主要以课题, 科研型实验为主, 将参与拓展实验室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来管理。

2.1 入门级

发挥大学生的素质优势, 重点建设“光伏创新论坛”,充分发挥学生技术社团在宣传推广光伏创新实验室方面的作用。此阶段的基本指导方针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导,老师辅导为辅,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光伏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二级学院应该重点建设网上“光伏创新论坛”, 论坛应收集入门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疑难问题,再根据反映的问题提供相应详细全面的解答资料,学院应该适当安排教师答疑辅导等环节,通过以上措施加速学生入门的进程;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光伏爱好者协会”相关的讲座,宣传活动,校内的创意竞赛等,以期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光伏创意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投身到光伏创新设计当中来。

2.2 提高级

光伏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成为本科生光伏设计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学生如果要进入实验室,需要递交详细的申请书,并且经过实验室管理部门的筛选程序才可以进入。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划分学生的能力等级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较高等级者享用更多实验室资源,同时等级较高者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要协助低等级、基础薄弱的同学进行实验和学习,承担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方面工作等。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学院内大力资助,按照学生等级的不同,提供小额度的经费以支持学生完成光伏创新相关的实践课题或者科研项目。创新实验室内部会按照学生能力等级来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域,但是不会将位置固定给哪个人,资源有限的情下况,按照先到先用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可以营造竞争的氛围。学生等级的提升除了参考创新实践成绩之外, 还需参考是否承担指导低等级同学的任务, 最终由高等级学生投票决定。

2.3专业级

创新实验室应该突出电气学科与教师的科研优势, 吸收优秀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飞跃。经过以上两个级别的培养,本科生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一线的教师也比较欢迎这些学生参加他们的科研项目。让专业级的学生参与进科研项目中并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学院应该提供专业级学生创新实践档案,推动教师吸收本科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专业级的培养模式可以吸收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实质上可以实现本科生导师负责制,这样可以保证比较高的成材率。可以将进入专业级的本科生划分为两个研究团队:基础研究团队和应用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固定指导教师( 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进行项目的方式) ,每个小组设组长1 名,组长负责项目的进程并负责与导师的沟通。

基础研究团队的课题可以进行如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及制作工艺研究或者进行太阳能电池性能测量等工作,以此让本科同学能够比较感性认识光伏材料,打好专业知识基本功。

应用研究团队主要是提出光伏技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出想法创意,并且最终以实物的形式实现出来。比如太阳能电池综合利用,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完成各种实用的制作或演示装置。如: 太阳能充电器(可安装在背包,旅行箱外,或者可以将光伏材料折叠起来,在有阳光的地方展开为移动设备充电), 太阳能作为动力的赛车模型,太阳能+风能的风光互补模型装置等等。

能够进入创新实验室,一般是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本科生,他们有参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热情,而相关指导老师的科研团队也有一些适合本科生做的工作,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良性互动。由于实验室是由科研一线的老师负责,在宣传创新实验室的实验仪器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的科研课题,这样方便学生的光伏创新方向和指导老师的课题衔接起来,实际上学生已经通过创新实验室进入到了科学研究当中去了。

创新实验室的人员变动很大,新成员刚加入实验室的时候,由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有限,可能会觉得老成员所做的东西比较复杂,由此可能会出现畏惧,不自信的心理,为了帮助入门级的同学克服这种心理,应该采取高等级成员带低等级成员的方式。老成员在做实验设计,调试的时候鼓励新成员在旁观察,学习,让新成员身临其境参加整个过程。要让新成员意识到实验过程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而学习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老成员把做好的作品,论文向新成员展示介绍,进行经验交流,让他们对要做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可以激发新成员参与创新实验的热情和动力。等级高的成员在进入专业级之前,应该为低等级的小组成员留下相关的文档和资料,使得小组的工作保持连续性,低等级的同学可以在高等级的同学基础之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

创新实验室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往往需要指导老师自己对创新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指导老师自身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创新设计。

3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不是常规开放性的,进入的学生要经过相关程序的筛选审核。其管理方式采用以老成员带新成员,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专职管理的老师主要负责实验室的具体运作, 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 主体培养方案的掌控。具体人员的培养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将从参与创新实验室的学生中选拔出管理小组,具体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维护,仪器的保养等。

参考文献:

科研等级划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期刊 分类分级 系统考察 实证 文献综述

1 期刊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11月19日在巴黎举行的大会上通过的决议[1]中对期刊所下定义是:凡用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与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期刊所下的定义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2]。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88年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对期刊的界定是: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从这些对期刊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构成期刊的要素有以下4个方面:①连续出版;②有一个稳定的名称;③每年至少出版一期,有卷、期或年、月等表示连续出版下去的序号;④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即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2 关于期刊分级

国家主管部门1988年11月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91年6年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2005年10月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均没有对期刊进行分级,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对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有如下答复: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 [3]。

但由于众多部门和单位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工作的客观需要,我国期刊实际上又流行着形形的分级或准分级现象。这就造成很大矛盾,一方面是主管部门一再强调, 所有期刊没有级别之分;另一方面是各部门和单位几乎都在试图或已经给期刊分级,至今相当混乱。

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我们利用关键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159条相关结果;以题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93条相关结果。表明世界对该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本文对上述文章关于“期刊分级”的阐述进行总结,并对大量的政府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研究。

2.1 期刊分级是现实的需要

戴立春等认为期刊分等级是一种客观需求:从部门和单位来说,它们要对成果和作者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价,就必须有个量化标准[4]。因此,总希望有现成的“尺子”,以便于评价操作。对办刊者和作者来说,质量较好的期刊办刊者和水平较高的文献作者也希望刊物分级,否则,他们的劳动成果就难于得到应有的评价。科学地评价期刊,进行分等分级,有利于鼓励先进,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傅旭东进一步阐述了学术期刊分级的深层原因:①学术评价中存在信息不完全,面临“工具困境”。比如,对具体学术管理机构而言,评价论文存在信息不完全,主要表现为学术管理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的水平做出比较准确的认定。且学术管理机构在履行学术评价职能时,主要是通过其行政人员来操作。这些行政人员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家,如果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或者缺乏其他信息来源作为补充,他们很难单独完成评价工作,学术管理机构进行学术评价时没有多少工具,而将学术期刊分级与论文的学术水平挂钩,就成为学术管理机构比较理想的选择。②追求学术评价效率。比如,要合理地评价学术论文的水平,学术管理机构必须借助更多的信息来源。但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必然要付出代价,很多时候这种代价是学术管理机构不愿意或是无力承担的。因而,他们会选择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少,所需时间短的方法,以提高评价效率[5]。

正确地对期刊进行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尹玉吉归纳出如下6点:①能为学术期刊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起到积极而科学的导向作用。②有利于期刊评估工作的进行。③能为学术成果的评定提供重要的依据。④为学术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提供科学的依据。⑤能进一步调动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⑥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6]。张琳认为:学术期刊划分级别促进了编辑部之间的优秀稿源竞争;促进了审稿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编辑校对质量的提高[7]。邱均平等指出期刊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对项目、成果、人员、机构等评价的基础和前提[8]。刘贵富进一步阐述了对期刊进行分级的意义在于:首先,对期刊的合理分级有利于促进我国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及高校科研部门确定的权威期刊、重要期刊等都是我国期刊的精华,是国内名刊。它们对期刊界无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其次,对期刊的合理分级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①可以为图书情报界进行期刊采访提供参考;②可以节省读者阅读资料的时间,也有利于读者结合自身科研能力有选择地进行投稿;③可以为新闻出版部门对期刊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④可以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学术论文评价提供参考[9]。蔡丽珠、汪若洁在《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的文章中阐述了期刊分级的5个作用[10]。

此外,还有很多的研究对此进行了阐述,但内容基本可用上述观点归纳之。

2.2 主管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际作为

2.2.1 国家新闻出版等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阐述和组织的活动 早在199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就“划分期刊级别问题”进行了如下解释和答复: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主要原因是,并非所有的行政级别高的期刊,其所刊登的文章总体质量就高,也并非所有行政级别低的期刊,其刊登的所有文章质量都低。据此,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此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多次强调: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期刊划分过级别。

但基于加强管理、提高期刊质量、促进期刊事业发展的目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曾做过一些规定,举办过一些全国优秀期刊评比评奖工作。而这些规定和评比、评奖工作又在一定意义上被“民间”解读成了对期刊的准分级。

 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根据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两类。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办)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办厅局主管(办)的期刊。

 期刊评比。①1992年,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进行过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 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②1997年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了“首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也称“百刊工程”)的评比工作,并于1998年1月公布;1999年12月又进行了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的评比工作,规定此后“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每两年一届。③在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的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科技部又共同评出了首届“国家期刊奖”,其中“社科类”期刊49种,“科技类”期刊64种,还分别评出“提名奖”若干,这被认定为国家级政府奖励 [11];2003年1月又进行了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比,规定此后“国家期刊奖”每两年一届。

 “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署实施的一项名刊建设工程。“中国期刊方阵”分为4个层面:①为“双效”期刊,共1 154种。这一层面的期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是方阵的基础。②为“双百”期刊,共192种。这些期刊是从两年一届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产生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是中国期刊方阵的中坚。③为“双奖”期刊,共107种。这些期刊是获“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基本上是大刊名刊,具有较强的自我扩张能力,它们已经是国内的名牌期刊。④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共65种。这一层面是方阵的最高层面和核心,也是我国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建世界名牌期刊的基础。这一层面的期刊是在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由新闻出版总署会同科技部共同负责,重点进行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一部分的调控力度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中国期刊方阵”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金字塔型的期刊分级结构。

2.2.2 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践 一些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把本地所属期刊分为省一级、省二级、省三级。这种提法来源于山西、吉林、河南、江苏等省进行期刊评审的实践。具体方法按照政治、业务、编辑、出版、效益、管理6个方面将期刊的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期刊要求必须为各类期刊中办得好、可以起到表率作用的期刊;二级期刊则为中间部分,期刊的各方面质量尚可,但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三级期刊则在某一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明显需要改进的问题[12]。

2.3 其他行政部门及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阐述、组织的相关活动和研究

2.3.1 其他行政部门对期刊的评比和分级规定

 1994年国家科委制订和颁布了《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

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 教育部于2004年3月2日,委托“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开展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简称“三优”)评比活动,评委会对全国800多家高校科技期刊申报参评的近500种各类期刊进行评审。评委们按“国家期刊奖”评比标准,对申报参评材料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打分,并以总得分排序,评出A类期刊(教育部重点院校),B类期刊(一般院校),C类期刊(高职高专院校)和D类期刊(技术类、少数民族文类、英文类)共60种为“一等奖” [13]。

 教育部科技司分别于2006年、2008年组织开展 “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和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参加精品和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的期刊共344种,评出中文精品科技期刊47种、英文精品科技期刊5种;评出优秀科技期刊98种;评出特色科技期刊奖100种 [14]。“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对453种期刊在学术、评价数据、编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共评出精品科技期刊76种,优秀科技期刊118种,特色期刊53种 [15]。

2.3.2 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研究与阐述

 兰州大学1988年仿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以中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 [5]。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课题组通过对大规模的文献计量统计和定量评价后,请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定性评审。核心期刊的确定虽然不是政府行为,但却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图书情报界、科研管理部门和作者、读者的广泛认可 [16] 。

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该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是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不仅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前沿的动态信息,还为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者制定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技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17]。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又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库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它收录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适用于期刊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图书资讯部门的选刊工作以及为读者、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推荐各学科使用率和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 [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天文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国出版的中、英文优秀期刊996种,其中核心库收录期刊645种。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个人的情况、个人论著被引用情况、机构及被引用情况、专利和其他非正式出版物被引用情况、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和被引用情况 [19]。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模式创建,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10余种期刊评价指标,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 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 [20]。

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2008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定期连续研发和出版“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和“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这三者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有40多人参加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完成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在分一级学科和学报类型的学术期刊评价中,按照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对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并依次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A+、A、B+、B、C,其中: A+等为权威期刊,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期刊;A等为核心期刊,占各学科或各类期刊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期刊;B+等为准核心期刊,占期刊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期刊;B等为一般期刊,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期刊;C等为较差期刊,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期刊[21]。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综合了影响因子、他引率、被引率、被摘率、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外文引文率、主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率等几项主要依据。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种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

 2001年底,陈图文等撰文把期刊等级划分为8个等级:①被美国SCI收录的期刊是1级期刊;②被EI、ISTP、SSCI、A&HCI收录的是2级期刊;③被CA、SA、前苏联《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快报》等收录的是3级期刊;④在国内以英文出版的期刊是4级期刊;⑤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是5级期刊;⑥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期刊是6级期刊;⑦省级期刊是7级期刊;⑧市级期刊、论文集以及增刊是8级期刊 [22]。

以上是关于我国期刊分级最重要的一些实践。

2.3.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认定 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期刊分为综合权威期刊、学科权威期刊、学科重要期刊、学科核心期刊、省级期刊5级。一般做法是:对于理工科类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权威期刊,被以上三种中任意二种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重要期刊,被以上三种中任意一种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核心期刊;对于人文社科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权威期刊,被其中任意二种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重要期刊,被任意一种收录的期刊认定为核心期刊。这种认定方法简明实用,操作方便,既考虑了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研究成果,又考虑了期刊主办部门的学术声誉、学术地位,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用较广[7]。

2.4 期刊分级的方法和依据以及对期刊分级的若干意见

2.4.1 期刊分级的方法和依据 对我们搜集的近200份文献的归纳表明,绝大部分认为期刊质量客观上有高有低,等级是实际存在的,应该分级。讨论和分歧较多的是如何进行分级?如何正确评价学术性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及期刊的级别划分依据是什么?

 1996年于鸣镝撰文提出:①依据期刊主管单位划分期刊等级;②依据期刊出版形式划分期刊等级;③依据期刊在学术上的重要程度划分期刊等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④依据期刊质量的综合指标划分期刊等级(即6项标准: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和管理标准) [23]。但如何才能实现“划分期刊等级”的可操作,作者并没有展开。

 汪继南、张丽霞在《论期刊等级划分》中归纳了几种期刊划分的方法:①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②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③以期刊质量分级,并认为,按“以质量分级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级方法,是最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24]。但“期刊质量”又如何界定呢?作者并没有给出。

 尹玉吉、李金梅提出: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掌握和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主办的学术期刊水平和档次;②学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是确立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级别的客观依据;③培养人才的情况;④学术期刊发行量的大小;⑤学术期刊装帧、编排、校对、印刷质量问题;⑥学术期刊创办历史的长短;⑦学术期刊的转载率;⑧就目前来看,应该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以及他们联合组织的学术期刊评比是比较全面、客观的,更具有权威性[25]。可以说尹玉吉和李金梅的观点有较大进步。

 崔国平认为,决定期刊级别的因素取决于以下11个方面:①学术技术水平;②转载收录率;③权威评价分值;④印刷效果分值;⑤裁切装订质量分值;⑥技术加工水平;⑦错字率;⑧编排规范程度;⑨办刊基本条件完善程度;⑩规章制度健全程度;11出版秩序合格率。并提出一级(或者称“优秀”)占25%,二级(良好)占50%,三级(合格)占25%,评比结果应该是 “橄榄型”的,即两头小,中间大[26]。应该说直到崔国平,在期刊级别划分依据问题上,才有了定量的倾向。

 尹玉吉在《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中说:在分析、解剖了国内论者们的观点后,我们认为,对中国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级管理,在标准和依据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应当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因素:①各级科研基金课题在学术期刊中的数量和比重;②影响因子的高低;③二次文献转载率;④获得各级政府科学研究成果奖励的情况;⑤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⑦人才培养情况;⑧发行量;⑨编排、校对、装帧与印刷质量;⑩学术期刊历史的长短。他还建议:与西方比,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学术期刊起步晚,目前还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更没有“走出去”的,为此,政府的适度干预、权威机构的介入,对学术期刊进行优劣界定,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尽如人意[5]。可以说尹玉吉在综合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之后,对期刊划分等级依据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 邱均平、李爱群和舒明全[21]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评价期刊的标准主要是看期刊的质量和作用。他们选用的6个指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期刊学术影响力有关,这些指标是:基金论文比、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二次文献转载量。笔者认为,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将web即年下载率考虑为期刊分级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 2009年3月,何俊、蔡蓉华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如何评出的》一文中提到,《总览》2008版共采用了9个评价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27]。除了这些定量评价方式以外,《总览》2008年版还结合了分学科评价和定性评价。而且其中核心区评价数据量占全部数据量之比平均为0.3335,其大小基本符合布拉德福三分区,说明各学科核心期刊数量是基本合适的。

确定学术期刊分级的依据是做好学术期刊分级工作的基础。可以看出,在期刊级别划分依据问题上,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可行和定量化。

2.4.2 对期刊分级的若干意见

 尹玉吉、李金梅在《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两个问题》中提出:并非在确定了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之后就能确定出学术期刊的级别来,这里还有个如何掌握的问题,即方法问题[25]。例如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注重学术创新程度的前提下,还应该特别注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以及政治路线问题;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则更应将注意力放在学术创新上,放在生产、技术、基础科学等问题的解决与阐释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按照宏观与微观、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分门别类,然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加权平均的办法算出每一种学术期刊的得分来。另外,以往国家各部门、各系统、各地区开展的多次期刊评估,取得了不少经验,期刊分级工作中可以借鉴和参考。我们认为在学术期刊级别评比中,各地、各系统均发现了不少学术期刊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即独具特色的栏目,这方面的学术水平也往往代表了国内甚至国际的最高水平,如地方文化研究,分布在各系统、各地区的某一方面的专家的学术成果就是这种“拳头产品”。这种情况在评比中应加以保护和考虑。

 戴立春等在《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中也给出了他们的观点:对所有科技期刊以某几项指标如引用率、数据库收录率等来统一划定等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术性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3]。例如: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的期刊,范围和特点各异。不同学科、专业期刊基数差别很大。有些学科、专业的期刊数量很少,引用量相对较大;反之,期刊多的学科、专业,引用量则较小。有些专业读者群较小,论文水平再高,引用的总量还是较少的。专业性较强的期刊,读者面相对集中,同专业的读者、作者首选本专业期刊,引用率自然较高,而综合性学术期刊,读者则比较分散。应用性学术期刊,引用率相对较高,而理论性较强、水平较高的期刊,往往因为曲高和寡,引用率反而不高。发行范围的不同,对期刊的引用率和数据库收录率也有直接的影响。有些学术期刊因保密需要,不能对国外发行,水平再高的论文,也不会为国外数据库收录。对以上这些因素不加以综合考虑,评判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就很难说是公平合理的。其次,一个课题组和有限范围内少数专业人员的研究与鉴定,远远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这种评判定级,离开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部署和领导,离开各系统、部门、领域和有关方面有代表性的专家的支持和参与,是无法形成权威的。第三,从数量上说,在尚未制订出科学、合理、严密的客观评判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以前,高等级的学术期刊(如核心期刊)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不公平,从而产生较大的偏差。

 钱荣贵认为,核心期刊研究似乎是一个怪圈和陷阱,我国的学术期刊,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还是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其评价体系都需要重新构建,我国的论文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也需要变革,核心期刊的功能应该回归本原[28]。

 李力民、翁贞林也曾指出,核心期刊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期刊的有效利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作者的论文成果和期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29]。但由于各种核心期刊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不尽相同,各家期刊就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自己上榜的核心期刊研究课题予以肯定,竭力宣扬,并在期刊封面上显著标示;未上榜者对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出质疑,愤愤不平。作者感到迷茫,科技管理者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学术期刊分级的复杂性,仅以某几项指标,如引用率、数据库收录率等统一划定等级,往往以偏概全,不够科学。研究工作虽有意义,但其结果仍需要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2.5 归纳总结――为何期刊分级在普遍的质疑和反对中得到推广

2.5.1 应用的客观需要 实际上,推动学术期刊分级的最主要力量是众多学术管理机构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的实际应用,因此,期刊分级是一种工作上的客观需要,学术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学术期刊分级有着强烈的要求。

2.5.2 期刊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 戴立春等在《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就期刊本身来说,由于各种期刊办刊宗旨、办刊条件、作者群和读者群的不同,也由于编辑出版者的情况各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影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4]。不管你分不分,它们实际上是存在着等级差异的。人们心目中存在级别的概念是自然的。这就像任何产品都有一级品、二级品之分一样,只不过后者相对易于量化定级罢了。可见,期刊分级的基础是期刊的水平在客观上确实存在差异。

2.5.3 学术期刊分级有一定的可信度 学术管理机构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期刊进行认定,有一定的可信度。比如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期刊分为学科权威期刊、学科重要期刊、学科核心期刊、省级期刊来进行论文水平的界定,大家的意见不是太大。

但笔者认为,“意见不是太大”并不意味着合理。关于期刊的分级,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摸索,应该综合考虑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提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模式。

戴立春等也认为:对学术期刊划分等级,实际上是对科技人员智力成果的评价。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评价恰当,引导公平竞争,不仅会大大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期刊事业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评价学术性期刊的学术水平,对学术性期刊划分等级的复杂性也就在这里。他认为关于科技期刊分级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4点:①期刊质量有高有低,等级是实际存在的;②给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分等定级比较困难,国家从未给刊物划分过等级;③各部门、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对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进行科学评价;④社会上流传和实行的期刊分级不尽合理,缺乏权威性,但实际上却在不小的范围内被当作政策来执行。这是影响较大的、带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相应对策[4]。

3 对期刊分类分级问题的审视

期刊分类分级特别是学术期刊的分级别问题,历来是学术成果鉴定、职称评聘、期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所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期刊分级有很大的需求,大家一直在使用一些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又无正式可靠的依据和官方权威规定。于是,有人认可,有人反对,沸沸扬扬,无所适从,这一现象是由于客观需要与管理滞后的矛盾造成的。

梁绪敏、尹玉吉在《论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中提到:因为决定期刊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规律性的东西又有偶然性的人为因素,由此导致那些被认为是著名的期刊也免不了刊登了平庸的论文,而那些所谓无名的期刊却常发表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质量论文[30]。所以,对期刊进行准确的分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1994年国家科委指出:学术期刊分级工作“很有必要做,但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常设机构,目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国家科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准备”[31]。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科委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2年曾指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一角度制定过标准,因为衡量学科众多的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是一件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简单地作出评价的” [32]。

然而,客观现实不允许目前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因为这牵涉到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大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都在考核管理等工作中自行确定了期刊的级别。可见,期刊分级,尤其是学术类期刊分级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目前大家对期刊级别的划分五花八门,正如张琳所指出:目前期刊划分的特点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刊物,轻论文本身;人为分级多,互相认可少;评价短期行为多,注重长远效应的少[7]。

以无根据的或不准确的分级标准划定刊物等级,并进而以此判定其所刊载的论文水平的高低,作为科技人员评定职称的依据,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我们认为:虽然期刊分级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有很多困难,一些质疑期刊分级的学者的某些观点也不缺乏真知灼见,但是,当他们面对广大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时就显得十分苍白,以至于根本没有说服力。毕竟,客观需要才是硬道理。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真正能产生广泛影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成果,大都是旨在满足现实需求、最能捕捉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的。因此,探究旨在改变当前混沌状况、妥善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卓有成效地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不仅必要而且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此问题在近十年间的探讨并无多大进展,反映了管理严重滞后社会实践的现实。目前,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原则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学术期刊的级别划分。由于期刊的分级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热研中的题目,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人员、机构多,又各自为政,而不同的评价目的、评价体系产生了众多的评价结果,况且,从评定组织程序上来说,对于如此重大和复杂问题的解决,一个课题组和有限范围内专业人员的研究和鉴定,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政府适度干预、权威机构介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为确保其权威性和科学性,很有必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目前期刊分级的总结和评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研究角度不同给政策制定部门带来的困扰和误导,为今后的政策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同时,也为科研学术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解决当前面对的、现实的成果认定问题提供思路,对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起到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军.试论期刊刊名的虚与实.出版科学,2001(4):32-34.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34.

[3] 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2010-07-21].

.

[4] 戴立春,吴瑞芳.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编辑学,2000,12(3):143-145.

[5] 傅旭东.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分级.科技与出版,2005(6):26-27.

[6] 尹玉吉.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75-85.

[7] 张琳. 当前学术评价机制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122-125.

[8] 邱均平,李爱群,周明华,等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4-69.

[9] 刘贵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中文期刊的分级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5):60-62.

[10] 蔡丽珠,汪若洁.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 :137-140.

[11] 国家期刊奖评奖委员会公告.新闻出版报,1999-12-03.

[12] 宋梅.关于期刊分级的理论与实践.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94-95.

[13] 关于公布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10-07-21].dost.moe.省略/.

[14] 关于公布“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10-07-21].dost.moe.省略/.

[15] 关于公布“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08-11-28].dost.moe.省略/

[16] 李力民,翁贞林.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编辑之友,2002(6):44-45.

[17]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07-21].省略.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0-07-21].sdb.csdl.省略/cscd.jsp.

[20]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1] 陈图文,余顺得,王淑华.论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与论文质量的考核.情报杂志,2001(11):73-74.

[22] 邱均平,李爱群,舒明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 中国出版,2009(4):38-42.

[23] 于鸣镝.试论期刊等级.晋图学刊,1996(2):36-39.

[24] 汪继南,张丽霞.论期刊等级划分.情报资料工作,2001(4):54-57.

[25] 尹玉吉,李金梅.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两个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5-86.

[26] 崔国平.也谈学术期刊的分级问题.编辑学报,2000(1):41-42.

[27] 何俊,蔡蓉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如何评出的.中国出版,2009(7):19-24.

[28] 钱荣贵.“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9] 李力民,翁贞林. 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 编辑之友,2002(6):44-45.

[30] 梁绪敏,尹玉吉.论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科技与出版,2008(11):59-61.

[31]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期刊管理处.科技期刊无级别之分.健康报,1994-02-01.

[32]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10-01.

[作者简介] 吴红光,男,1961年生,副教授,馆长,16篇。

王林霞,女,1982年生,馆员。

左秀林,女,1987年生,助理馆员。

科研等级划分范文第4篇

一、消防安全评估的作用和现状

消防安全评估传统称为火灾风险评估,在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利于加强完善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通过消防安全评估不仅可以较为客观和准确地判断出火灾的危险程度,而且人们在此基础可以有效提出预防火灾、扑灭火灾的有效措施。消防安全评估通常的步骤如下: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估算出火灾风险,并评价准备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最后通过估算的数据与收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准确地转化,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定论了。近几年,我国的科研单位对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估处于刚刚起步,但是由于地下公共建筑的消防开发持续增长,导致广大科研人员也要随之重视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一特殊类型建筑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在我国建立起更加规范的性能化的防火设计。

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常是根据AHP理论来限制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采取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评定,从而可以有效地建立完善好地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需要结合以往的消防安全评估实例,进行验证计算出该方法对指导地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是否是切实可行的。针对近几年安全事故的致因理论,一般情况下,事故发生主要是由管理失误引起的,管理失误有主要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中的又以人为因素为主。因此,在分析地下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建筑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状况以及建筑物本身安全防火状况。建筑物本身的状况需要结合地下公共建筑物发生火灾的实际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自身是否具备防火的功能;相关设施自身所具备的扑灭火的能力;建筑在发生火灾后具备的在进行安全疏散时的能力。

三、消防安全等级划分方法

1.扣分制扣分制是衡量消防安全特征重要的程度,地下建筑物如果将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作为实例,并且某些地区消防方面的供水能力远远多于消防队原有供水水平。相反,如果某些地区消防供水能力少于消防队原有供水,仅仅根据供水特征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实例的准确性,其本身的作用也就失去了。2.以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一种在运筹学原理的基础上的逻辑分析的演绎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事故树分析法,它是从发生事故开始一层一层的深入演绎,合理的利用布尔逻辑门将出现概率较大的事件组成一个逻辑系统和整体,在整个系统中事故之间是存在这联系,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基本事故之间的相互逻辑联系,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系统中失效的部分。

四、地下公共建筑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具体步骤

如果在每个指标层处于B到F的等级的情况下,此时地下公共建筑物可以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来确定总目标层和准则层的具体权重;如果指标层处于不同等级,确定各层次下权重改变之后的系数:确定在对该系统进行等级划分后的指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来模拟建筑物,然后确定其构造和安全疏散系统。采用计算机模拟确定建筑及其构造B和安全疏散系统。同时要确定两个准则层(包括建筑物本身以及它的构造、具体的电气设备、有关灭火的系统以及发生是事故后安全的疏散系统六个方面)各指标层的权重,另外如果指标层是处于不同等级的情况,此时权重系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确定。

五、结语

科研等级划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航天科研院所 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发展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承担航天电源领域电源系统和单机的研制、设计、制造和试验等任务,随着科研生产任务量的不断上升,科研生产模式由定制化生产制造向专业化设计、批量生产制造转型。研究所的组织架构,逐步从直线职能制向事业部制过渡。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效率和效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科技队伍分类建设探索和尝试,并在队伍分类的基础上对岗位设置进行了优化,逐步规范了研究所的岗位体系建设和岗位化管理工作。

一、岗位体系建设

根据航天院所承担的科研生产模式和人才特点,基于岗位类别、工作对象、岗位职责等因素,按照岗位要求的能力类型相似、工作行为类似、工作产出类似、人员成长路劲类似等原则,研究所采用职族、职群、序列、子序列、岗位的递进模式对岗位体系进行分类管理。

职族是人才队伍架构中的最高层次,根据业务活动的特点及工作对象的不同,职族分为经营决策族、管理族、科技族、技能族。

职群是职族的子类,根据内部产出链上不同的增值环节,对职族做进一步细分。经营决策族分为经营决策和出资人代表两个职群。管理族分为经营管理和专业管理两个职群。科技族分为专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型号项目管理、产品研制、产品保证、工艺设计、技术基础与保障等七个职群。技能族分为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等三个职群。

序列是在职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程技术方向进行细分,并与职能定位和职位进行关联。

岗位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设立的工作职位。部门中岗位的设置应以覆盖部门主要职责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任职要求,开展后续的定编和定员工作。

在梳理各部门岗位设置情况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原则:一是岗位职责的集合必须能够覆盖部门所有的职责,不能遗漏。二是岗位的设置以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为依据,做到职责清晰,业务接口明确。三是对于岗位职责模块少于4个的岗位进行和合并设岗,对于职责模块多于10个的岗位进行了拆分设岗。同时对于关键岗位和不相容岗位按照廉洁从业的要求进行独立设置或分别设置。四是对岗位和团队角色进行区别对待。职责清晰,要求明确的职能设置成为岗位,如薪酬管理岗、会计、出纳等等。对于开拓创新、尝试性的职能组建团队,如预研项目团队,型号攻关团队等。

二、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在职业发展通道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各支队伍不同的特点,按照岗位责任的大小、工作的难易、所需配置人员的教育程度和技术高低等要素,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层级和等级。

(一)管理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管理族分为经营管理和专业管理两大类职群,包含职能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科研生产部门的领导干部。对于管理族人员,传统的职业发展通道是侧重于行政管理级别的“官道”。由于受干部职数的限制,只能解决小部分人的职业发展问题,大多数管理人员晋升无望,短期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问题,长期来看容易导致管理岗位吸引力不够,骨干员工流失严重,制约着管理职能的发展。

因此,我们对于管理族人员设置了双通道,即干部通道和专业通道,并且在通道等级上有对应的关系,可以享受相同等级的工资待遇,解决了管理人员的晋升问题。干部通道设置了部门助理级、部门副职级、部门正职级。专业通道设置为普通职工、主管、高级主管、资深主管。

(二)科技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科技族是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主体,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性质分为专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发、型号项目、产品研制、产品保证、工艺设计和技术基础等七个职群。科技族员工的职业发展分为技术职务发展通道和专家级别发展通道。其中技术职务发展通道设置员级、主管级、副主任级、主任级、副总师级等五个等级。专家级别通道设置未来之星、科技英才、技术带头人、院级专家、省部级专家等

(三)技能族人员职业发展通道

技能族职业发展通道按照技能等级设置普通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

三、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建设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在进行职族、职群、序列、子序列、岗位同时划分层级的基础上,对应建立不同层级的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是完成某一范围内工作所必需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技能等。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由基本条件、参考条件、评审条件组成。

基本条件是任职所必须的条件,包括学历、职称、任职年限等。

参考条件是当基本条件不满足要求时,需破格申请任职的条件,包含年度考核情况,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情况和业界评价情况等。

评审条件是竞争任职的评价体系,包含工作业绩、研发能力、主要工作成果等。

四、各类人员任职资格等级评定

研究所建立起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技能人员任职资格等级定期评定机制,每年开展一次评审,对申请人员的任职资格等级进行评定。人事部门根据基本条件和参考条件开展申请人员的资格审核工作,并组织评委会对评审条件进行评审评定。

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评审机制,有效解决型号研制和技术研发之间,以及“弹、箭、星、船、器”等不同科研领域之间的队伍晋升通道设置和晋升标准不均衡、不统一的问题。

任职资格等级评定工奠定了科技人员跨职群流动的基础。有利于创新研发人员、专业研究人员、产品研制人员之间的流动,以促进新技术从预研领域到产品领域,再到型号领域的转移,不断提高空间电源技术的创新发展。

当然,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通过动态管理和优化闭环管理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需要得到员工的接触知悉和参与接受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了全面构建职业发展通道体系,我们会进一步探索岗位评价、人员评价、员工激励、员工培养等配套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工具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为航天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