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经费分配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实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218号),规定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承担单位为项目(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承担单位用于科研人员激励的相关支出等,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统筹使用和管理。

在广泛倾听我国科技人员的呼声后,在研究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科研项目支出政策,以及总结我国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科研活动特点和实际需要,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调整了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建立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明确课题专项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增加了绩效支出。

近两年来,地方财政、科技部门根据财政部、科技部精神,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根据国家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和地方科研经费管理规定,陆续出台了地方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对科研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明确,增列绩效支出。

一、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现状

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间接费用比例

以上经费除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和基本建设费后的5%,其他科研经费的绩效支出均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5%。

高校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间接费用管理办法,下面列举几所有具体规定的高校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案

由以上可以看出,各高校对间接费用一般都包括了管理费用补偿、资产占用、水电费消耗、绩效支出等内容,基本贯彻了文件规定,但由于间接费用补偿机制实施时间不长,一般都是以比例提取的形式规定支出内容,能否真正达到科学合理的成本补偿,有待实践考核。

二、高校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间接费用预算管理

间接费用一般采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一般规定比例上限,有的课题在编制预算时,不按照上限填列,甚至有些课题承担单位不填列间接费用。笔者就曾看高校作为参与单位的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预算由承担单位,一家海外上市的公司编制的,总课题间接费用预算为0,高校作为参与单位,没有一分钱的间接费用补偿。如此的预算缺失了间接费用的补偿。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规定:“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科研项目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直接费用的各项支出由项目申请人根据科研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间接费用按照归口管理部门和学校相关规定,由学校统一编制。”高校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的,科研管理、财务部门由高校授权,在各课题编制预算时,按照规定比例上限内据实编制间接费用预算,打消课题负责人对预算编制比例的顾虑,同时明确间接费用由高校统筹的概念。高校作为参与单位的,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和经费额度分解间接费用时,与课题承担单位在核定的间接费用总额基础上,向课题承担单位积极争取间接费用足额到位,为学校争取最大的经济补偿。

(二)间接费用核算管理

目前间接费用基本有两种提取方式:一种是经费入账时由学校直接提取,一种是在专项中列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规定“按照有关科研项目费用管理办法规定提取间接费用的,学校要合理确定项目间接费用标准,以直接提取方式将间接费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并结合实际制定间接费用分配及使用方法。”这已明确高校需制定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文件,采用直接提取方式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

间接费用的提取时间:高校若根据预算将间接费用一次性计足,对高校内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来说减轻了工作量,便于管理,但对于课题组而言,造成前期可以使用的直接费用缩减,延误科研经费的使用进度。笔者认为宜采取根据到款比例提取间接费用的方法。间接费用中支出首先要保证学校管理费补偿的硬性指标,然后再列支资源占有费等,若不足以弥补这些方面的开支,应核减绩效支出数额,以体现高校统筹安排的观念。

(三)绩效支出的管理

间接费用中,在对科研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科研人员实绩,设立了绩效支出,由所在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这一政策,改变了以往科研项目科研人员不能领取报酬的做法,体现科研人员投入科研项目工作的智力劳动的价值,彰显了“以结果为导向”和“注重绩效”的改革思路。高校的绩效支出,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对科研、人事、财务部门建立科研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后由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统筹安排。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由财政、人事部门核定绩效工资总额,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中,直接用于高校内课题组成员的激励支出部分,是否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目前国家财政、科技、教育部门尚未明确。

《江苏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规定“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国家将另行制定。”

河南省《省直驻郑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规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经费、对高层次人才发放的特殊薪酬(如年薪、重大项目奖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报酬等),按规定由政府投入的人才基金、创业基金,以及临时性科研课题、科研项目经费按规定可列支劳务费的部分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直接用于本单位课题组成员的激励支出可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

笔者认为,若将科研绩效支出纳入绩效工资总额,违背了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的初衷,将挫伤高校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河南、浙江两省已明文确认相关科研经费中绩效支出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建议财政、科技部门应出台相关细则,确定间接费用中的绩效支出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以利于更好的绩效激励。

笔者认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关于科研项目间接经费使用的实施细则(暂行)》中,参与项目(课题)的科研人员绩效支出,不超过核定基数的5%,同时不超过预算批复的绩效支出数,另外规定管理绩效用于项目(课题)前期申请、组织论证及与项目有关的内部专家、科研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的劳务费。相当于在科研人员绩效外再计提了管理绩效,超过了绩效支出预算总额,应予纠正。

在绩效支出的发放时间上,若在结题后一次性发放绩效支出,因项目周期长,难以达到激励的效果,而且填列支出决算时,间接费用由高校全额提取,支出全额,但是绩效支出尚未发放,绩效支出为零,所报课题决算不均衡。对跨度时间长的项目,建议在中期检查合格后,发放50%绩效支出,待课题验收通过后,发放剩余部分。若种种原因不能通过结题验收的,需将已发放的绩效激励退回。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水、电、气、暖消耗分摊机制,科学合理补偿教育成本支出

直接费用中的燃料动力费,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间接费用包括高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的日常水、电、气、暖消耗。首先保证应由间接费用分摊的水、电、气、暖消耗不在燃料动力费中重复列支,这需要资产、后勤管理部门增强学校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加强水电暖的计量手段的改造,准确计量燃料动力费和间接费用中分摊的水、电、气、暖消耗。但是因高校在计量手段的改造上确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作用成本法的观点,按照作业进行成本的归集,例如按照面积归集水电费,进行合理的测算,在间接费用中合理的反映其耗用的日常教育成本,补偿一直以来的教育经费投入。

(五)间接费用的监督管理

高校需根据科技部相关文件制定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文件,作为提取依据。在财务审计阶段,将该文件提供给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对提取额度审计、绩效支出发放方案进行审计后,将不对间接费用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中规定“学校要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纳入内部审计部门的重点审计范围”。间接费用的使用亦属高校内审部门范围,重点审查是否按照各高校的间接费用管理规定使用经费,有无扩大绩效支出比例,绩效支出分配是否合理的基础上,对间接费用的使用绩效进行评审。健全高校的科研管理、财务、监察、审计部门等部门在内的高校科研经费监督体系。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等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依然实行的是管理费模式,建议改革相关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实行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模式,做到经费核算模式的统一,扩大高校经费自,有效补偿教育成本。

参考文献:

[1]郑岚.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3中.

[2]曲大成.高校科研经费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改革问题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管理;问题;完善建议

随着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投入渠道的不断完善,横向项目在现代科研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地勘单位面向社会实际需求,横向科研项目增多,在促进本单位科研实力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影响了横向项目经费的正规化与制度化管理。鉴于此,分析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来看,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费管理照搬纵向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过紧”或“过松”、项目风险管理不到位、忽视项目成果收益分配等。

(一)照搬纵向项目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的纵向项目是我国科研的主要资金来源。该类资金投入模式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当时的国家实际,有利于集中力量在短时期内攻克难关、重点,事实上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烙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横向项目在科研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地勘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横向项目增多。但是在横向项目经费具体管理中,却盲目照搬纵向项目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不能很好的适应地勘单位横向项目发展需要。甚至在个别单位,依然秉持纵向项目的科研考核评价标准,不重视横向项目的争取。

(二)横向项目经费管理“过紧”或“过松”

在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经费管理中,“过紧”或“过松”的情况较为突出。不重视横向项目的单位,在科研人员按规定缴纳管理费等费用后,经费往往由科研人员自由支配,项目经费支出混乱,甚至科研人员将项目经费用于个人日常生活开支,出现了横向项目经费管理“过松”的情况。在另外一些地勘单位,则存在管理“过紧”现象。与纵向项目可以在实验室完成不同,横向项目需要科研人员大量的走访、实地调研,在很多环节难以提供正规发票。但是管理过紧的地勘单位,则要求必须提供正规发票,并不符合横向项目的实际。

(三)项目风险管理不到位

任何科研项目都有一定的风险。风险管理是现代科研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部分地勘单位以及科研人员,将横向项目看成“摇钱树”,只看到了横向项目带来的科研投入,并没有认真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风险性。在实际研发中,可能会出现项目结果难以达到投资人(出资人)要求的情况,容易引起地勘单位与合作方的纠纷,并损害地勘单位的社会声誉。

(四)忽视项目成果收益分配管理

项目成果收益分配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横向项目实施中,项目人员贡献了智力资源,地勘单位则贡献了相应的物质设备(比如实验设备、实验场地等)。因此,地勘单位有权利要求参与项目成果收益分配。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地勘单位对项目成果收益分配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横向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在形成成果后不能有效的参与收益分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管理的完善建议

针对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管理中的不足,为了更好的推动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管理,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探索符合横向项目特点的管理模式

横向项目与纵向项目有不一样的特点。因此,地勘单位在横向项目管理中,不能盲目的照搬纵向项目管理模式,而是应该结合横向项目的特点,确定符合横向项目的管理模式。就地勘单位而言,横向项目管理应考虑如下内容:一是要反映科研人员的智力投入,适当增加科研人员的人头经费支出,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考虑横向项目实地走访、调查的情况较多,在各类票据的要求方面,要适当灵活,满足科研人员走访、调研的需要。

(二)坚持横向项目管理的“松紧结合”

横向项目管理“过紧”或“过松”都不符合现代科研经费管理正规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在横向项目管理中,必须要坚持“松紧结合”。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横向科研项目的实际特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以满足科研需要;另一方面,则要坚持从严管理、制度管理,制定的各项制度必须执行,各类账目指出必须要有台账、有发票,无发票的支出则要有证明人等佐证材料。

(三)强化横向项目的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要始终贯穿于横向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之中。在承接横向项目时,要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做好风险评估和可行性报告,并与合作方就风险承担达成一致协议,防止以后出现纠纷。在项目实施中,则、地勘单位则要充分发挥本企业乃至本行业的技术优势和智力优势,通过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满足横向项目研发需要,并降低研发风险。

(四)合理分配各方收益

合理分配各方收益是横向项目管理的题中之义。在横向项目落实前,地勘单位要与合作方就成果收益达成相关协议,维护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在项目落实好后,单位、科研人员(团队)则要进一步明确内部的收益分配关系,既要保障单位的集体利益,同时也要考虑科研人员(团队)的智力劳动。同时合理分配各方利益,调动整个单位横向项目参与积极性,并提升横向项目研发实力。总之,随着地勘单位横向项目的增多,必须要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不断创新横向项目管理模式和体制,以更好的适应横向项目管理需要。

作者:胡思远 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

参考文献:

[1]刘军民.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创新驱动战略[J].地方财政研究,2014,01:44-52

[2]金俊华.课题制下科研项目核算相关问题探讨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4,25:70-73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9-03

研究生既是国家现实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创新体系的主要力量,关系到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在国家发展建设中显示出重要作用,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较存在明显不足。

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creativity)源于拉丁文“creare”,意思为创造、创建、生产和造就。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但就其概念而言没有统一和精确的,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现代创新能力研究的倡导者吉尔福特(Guilford)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其核心是发散思维,即“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输出”。费斯特(Feist)则指出创新能力的观念是“新颖而且适于作为问题解决的方法”。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也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林崇德认为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黄希庭认为“创造活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产物的活动。”多数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创造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是既新颖又适宜。随着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的深入,对创新能力的认识有两个“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共同要素,斯腾伯格(Sternberg)对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一种创造既新颖又适用的产品的能力”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同。这一定义是根据结果来判定创新能力,判定标准就是具有新颖性和适用性。

二、创新能力的结构

国内学者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进行了不少研究,创新能力就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果断的判断力和准确的表达力;其次是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有移植与隐喻、对比与类比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的科学预测力;第三是综合评价能力,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必须要详细具体地叙述出来,并加以运用和验证,这就需要对已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期顺利解决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格层面的自学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二是认知层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理论构思能力;三是社会层面的人际表达能力、灵活适应社会的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等。创新能力要素是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核心,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对于创新能力的结构也是仁智互见。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1)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的主体能力、基础能力、通用能力和相关能力。(2)研究生创新能力由学习能力、研究组织能力、人际表达能力、理论构思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构成。(3)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由此可见,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创新能力结构是多因素的,创新能力不单纯是智力化特征的能力体现,也包括思维、性格和精神状态等人格化特征,是一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集成的综合素质;在创新能力的结构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创新智力化能力是基础,创新人格化能力是动力。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等能力,还包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逐渐培养完善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创造性人格和认知风格等潜在的创新能力。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组成结构,培养其创新能力需要从培养的各环节做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首先是一种思维创新活动,没有创新思维的参与,无法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是科研创新的主要后备人才,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促进思维方式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自己的载体,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加入思维方式培养的内容,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不断注入开放性、自由性、社会性、价值性、精确性、敏捷性、求实性和创造性等创新思维的元素,从而实现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2.积极发展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活动,因此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生实践基地不仅给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提供场所,还能进一步促进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所以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积极发展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机会。

3.加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机制改革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和目标,核心内容包括明确导师责权、改革招生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和构建奖助体系四个部分。培养机制改革以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为改革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提出相对有效的分配方案,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将招生指标与导师的科研等情况相结合,通过选拔优秀生源和完善奖助体系,实现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培养机制改革的措施能否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标,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保障。

4.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建立由政府宏观指导、高校主动自律和社会团体监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尤其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制度可以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把对研究生的奖助与其实际表现结合起来,设立专门学术奖项对研究生科研项目及成果给予奖励;在研究生招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等多环节全程建立淘汰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各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加快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导师遴选和质量评价等配套制度的建设。通过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的完善,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5.建设高层次研究生培养学科平台。研究生培养过程所需要的导师水平、生源质量,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基本是围绕着学科平台来配套的。高层次的学科平台能分配到更多的经费、招生指标和各类项目等稀缺的教育资源,这对创建高水平导师队伍,吸引优质生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只有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才能吸引高水平导师和高质量生源,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Feist G J.A structural mode of scientific eminence[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3,4(2):366-371.

[2]Sternberg,Robert J.Handbook of Creativit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范文第4篇

作业基础预算(Activity - Based Budgeting,简称ABB)是企业根据运营单位和责任中心所提供的“作业”量来决定应向这些单位提供的资源数量。这种预算方法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作业流程联系在一起,是以作业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形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论是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作业成本核算(Activity - Based Costing,简称ABC)和作业基础预算都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ABC已成为众多企业成本核算改革的新起点。要真正发挥ABC的优势,实现ABC系统的最终目标,必须从作业管理的源头抓起,而作业基础预算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除了企业,美国部分高等院校亦已逐步引入作业基础预算管理模式。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简称UW)研究报告,近年来,美国一些世界级大学因应外部管理环境变化及内在发展需求,进行了预算管理改革,采取了ABB模式(个别大学也称作责任中心预算模式,Responsibility Center Budget,简称RCB),其中私立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10所,公立大学包括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等10所。笔者以华盛顿大学为例,对作业基础预算在美国公立大学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对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水平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二、作业基础预算在华盛顿大学(UW)的应用

(一)UW采用作业基础预算模式的改革背景 长期以来,UW采用的是增量预算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上年预算方案为基础进行一定的修正调整,来决定当年的预算分配方案。随着时间推移,UW管理层及各利益相关群体取得共识,这种预算模式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具体包括:收入无法与创收活动(作业)直接匹配;无法计算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类项目的全部成本,削弱了大学对某个项目效益、价值和成本进行有效评价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决策能力;预算模式及分配方案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纳税人、学生及家长、议会及政府)不够透明,这将限制对当前资金使用情况的透彻解释能力,也使得大学在争取一些新的投入时说服力不够;因应工作量的变动或战略发展优先次序的变化,大学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重新分配,而增量预算缺乏满足此管理需求的灵活性。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联邦和州政府均大幅削减财政预算支出,UW的资金投入环境发生了快速的转变,来源于州政府教育类拨款的投入比例大幅下降,学费收入比重逐步提升,大学资金来源和额度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加剧。在此经济环境下,UW管理层认为,为了满足大学的战略发展需求,学校必须进行预算管理改革,新的预算模式应使得资源分配更具战略性,并且更加透明、问责、灵活和高效。基于以上认识,UW从2008年开始酝酿调研,组成了专门的领导和实施委员会,逐步探索推行一种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作业基础预算(ABB)。历时3年多的准备和试点,UW于2013财年(2012年7月开始)正式全面启动ABB,这一新的资源分配模型将彻底取代原来的增量预算管理模式。

(二)UW作业基础预算(ABB)介绍 ABB是一种基于作业成本核算的预算方法。具体到大学管理中,可以表述为在大学每一个职能区域中将产生成本的作业都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大学的任务和战略目标连接到一起来进行资源分配,制定预算计划。UW在ABB实施手册别强调了以下原则:ABB只是一种预算管理程序,而不是大学的战略规划,ABB是为实现大学愿景和战略目标服务的,能够激励积极创新和提高运营效率的各种活动;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一个单位作业创造的收入将直接全额返回给该单位;透明公开、简单清晰,易于理解、管理和执行;ABB重点关注校院两级(校长与院长)之间和大学层面不同事务(各主管副校长)之间的资源分配,部门内部层面的预算管理无需应用此法。

1、ABB的基本业务流程。

首先,划分两大类单位。根据是否存在直接创造收入的作业将大学内部单位划分为两种:一是作业单位,即能通过自身开展的业务给大学创造收入的部门,包括学院、研究机构等;二是非作业单位,即不能通过自身活动给大学直接带来收入的部门,包括大学层级的教辅部门(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中央行政和服务部门。

其次,定义不同的资金分配类别。ABB主要是对大学所有非限制性资金进行预算分配(科研经费、捐赠收入绝大部分属于限制性资金,不纳入ABB进行分配),其涉及的外部收入主要包括本科生学费,研究生学费,科研、培训等项目经费间接成本补偿(ICR)和教育财政拨款;UW的后勤企业(如体育产业、车场、公寓等)作为自我维持单位,其收入不纳入ABB进行分配。根据ABB的设计思路,还定义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资金概念:一是中央分配资金(CAF),即通过多种渠道取得的集中在校一级管理层进行计划分配的所有资金;二是税金(Taxes),是指由直接取得收入的作业单位(院系等)根据本部门的各类收入,依照一定的比例上缴给大学,由学校纳入中央分配资金统筹安排的资金。通过税收能够保障大学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等非作业单位部门的正常运行,平衡大学学院(科)发展以及满足大学重大发展项目资金需要。

再次,制定资金分配规则。根据ABB中“一个单位作业创造的收入将直接全额返回给该单位”这一基本原则,学费、ICR等由院系创造的收入将直接返回给各院系,同时院系需要向学校上缴一定的税金。学校管理层能够统筹的资金(CAF)包括州教育拨款,院系上缴的税金,非纳入ABB的部门(如后勤企业)上缴的管理费以及所有其他直接由大学层面获得的收入来源。CAF主要用于满足校级教辅、行政等职能部门的日常运转,偿还债务等学校公共事务以及大学重大发展项目的资金需求。其中,对校级职能部门的预算安排,仍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大学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增量预算。与此同时,学校也将根据学科发展等事业需要,统筹使用CAF,给予院系适当的资金补助和绩效拨款(实际上,UW的部门绩效考评制度也在同步推行)。在上述分配过程中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一是某项收入(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费收入)如涉及到多个作业单位,如何能够既科学合理又简单清晰的划分各单位创造的收入比例;二是作业单位上缴学校的各种税率如何确定。UW的ABB实施小组根据大学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测算分析,设计了多个分配模型,在广泛征求学校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择如下实施方案:本科生学费根据各单位前两学年学位授予数(计算因子40%)和上一学年由本单位组织授课的学生学分时数(SCH)(计算因子60%)来分配;研究生学费根据不同学费系列按各单位上一学年注册学生人数(计算因子80%)和由本单位组织授课的学生学分时数(SCH)(计算因子20%)来分配;所有学费均按30%征收上缴学校的税金;各类项目间接成本补偿金(ICR)将100%返回给项目承担单位,返回金额将在每年4月(下一年度校内预算分配工作开始时)进行计算,计算基础为近12个月各单位实际获得的ICR。所有ICR均按65%征税。

最后,调整与持续改进。UW在ABB实施方案中提出,将根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梳理对教学、科研及管理各方面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及时做出检讨和总结,并适时对预算模型进行修正调整,同时借助ABB这一新型预算模式,对学校内部管理进行流程重组,以持续改进大学的资源分配绩效,最终实现支持和推动大学战略规划实施的目的。

2、传统增量预算管理模式与 ABB的比较。

UW传统的增量预算模式与ABB模式的比较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ABB解决了传统的增量预算模式存在的收入与作业不匹配、透明度不足、灵活性不够等各种缺陷。采用ABB,从大学层面来看,大学所有运作项目和服务的全部成本都变得更加透明和准确,由此可以分析出学校哪些项目能够自我维持,哪些项目需要进行补贴,从而更有助于大学资源投入的计划、预算和决策;对学校管理层来说,理清资源分配关系后,能够给校长(教务长)提供充足的可统筹支配的资源,以满足优先发展项目和跨部门(学科)协作项目的资金支持。从院系层面来看,ABB模式下,院系等作业单位将具有更大的资金规划能力(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激励各单位更加有效的管理自身掌控的资源和支出。此外,因为可以直接控制由本单位作业创造的资源(收入),也激励了院系能够根据大学的总体任务和战略目标去确定自身优先发展事项并不断拓展新的作业(收入来源)。

3、ABB在UW的应用过程

(1)UW下设有文理学院、商学院和飞行研究中心三个学术单位,文理学院和商学院同时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飞行研究中心仅开展科研活动。校级管理部门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计划预算办公室。根据ABB,可将三个学术单位归类为作业单位,将三个行政管理部门归类为非作业单位。

(2)UW在2011财年(2010.7-2011.6)本科学费预算总收入500万美元,研究生学费预算总收入300万美元。文理学院、商学院和飞行研究中心三个部门在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ICR收入分别为200万、100万和400万美元。UW在2011财年州教育财政预算拨款500万美元。

(3)UW文理学院和商学院2009和2010学年的相关教学事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4)运用ABB模型,根据UW设定的比例,计算出各作业单位的预算收入分配数及上缴学校税金数如表2所示。运用实例主要目的在于演示计算和分配过程。为简化计算公式表述,本处假设所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各只有一个学费标准。简化处理对计算和分配过程演示分析不造成影响。

(5)UW 2011财年校级分配资金(CAF)总额=州财政拨款(500万美元)+上缴税金(695万美元)=1195万美元。UW教务长(管理层)对CAF进行分配如表3所示。

(6)UW 2011财年校内预算分配结果如表4所示。

(7)UW采用ABB拟订的上述2011财年校内预算草案,经教务长签署后上报学校董事会审批同意后执行。

(三)预期带来的好处和面临的挑战 UW预期,采用ABB能给大学管理带来很多好处。如使得收入、成本跟教学科研等具体业务直接挂钩。在资源分配上授予学术单位更多的自,教务长的角色(相对学院院长来说)从家长向伙伴转变,“经营”的企业思想得以在教学科研活动运用,在大学中树立起一种财政责任(讲究成本和效率)的管理文化。对行政管理和服务部门而言,制度、流程的简洁性和透明度得到广泛重视,将能够限制和消除重复、低效及不必要的业务环节。同时,UW的分析报告也指出,采用ABB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包括:大学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强财务管理意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中央管理层及部门领导;大学财务人员配备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基础支撑条件必须成熟到位;一个全新的预算模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一些动态调整,这需要一个“软着陆”的平稳过渡期。UW在清楚分析研究自身情况后,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对推行ABB改革并取得预期的成果充满了信心。

三、作业基础预算对我国研究型大学预算管理的启示

由UW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大学推行ABB的基本前提至少包括两个,一是学费等大学自筹收入比重日趋增长,逐步超越来自于政府拨款的比重,大学增强院系等作业单位创收能力,提高资源分配透明度和效率的现实迫切性更加凸显;二是校院两级预算管理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财务人员和信息技术等基础性支撑条件完备,大学和院系均有动力也有能力去推动实施。从目前我国公立大学的收入构成以及自身管理水平现状来看,在大学中推行ABB预算改革似乎为时尚早。尽管如此,公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仍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建立以全成本预算为基础的校院两级预算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研究型大学依然采取高度集权的学校一级预算模式,资源分配上大多采用由校级预算切块到职能部门,再由职能部门切块到学院的方式。大学承担了绝大部分的人员经费和基础公用经费,对校内单位的资产占用成本也不进行核算。由此带来的弊端就是权责不清、财权与事权脱离,作为大学办学主体的学院缺乏资源支配和统筹规划的自,导致学院缺乏内在动力去考虑如何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办学水平,拓展创收渠道,争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同时也使得学院缺乏对资金使用效益的关注,成本意识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的预算管理作为学校资源分配的最重要手段,是支持大学发展战略的一个先决条件和保障基础。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大学能否健康良性运转,能否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和工作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大学应“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作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都处于国内同行前列的研究型大学,建议及早树立全成本管理的预算理念,建立健全涵盖人员经费、基础公用经费、资产占(使)用费等成本项目的全成本预算分配模式。在此基础上,条件成熟的大学应结合自身情况,在统一财务规章制度、统一日常核算管理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权责明晰、充分自主、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校院两级预算管理模式。引入“作业”等管理概念,将大学各层级单位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通过财力财权下放,管理重心下移,明确目标任务,明晰权责分工,实现校院各层级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学院负责统筹规划使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基本运行经费,在财务上真正实现自主运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学校财力重点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重要建设项目的投入。通过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为学院创造按教学科研规律发展的内部环境,最大限度地增强学院地办学自和办学活力,使学院真正成为办学主体。与此同时,逐步完善对校院各层级单位的绩效考核和综合评价体系,避免财权滥用、减少资源浪费。

(二)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大学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UW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公立大学,具备了非常完善的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大学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益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效益低下或造成损失的大学管理者将被问责。因此,UW的管理层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引入一些先进的并具有可行性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在预算管理上引入ABB和RCB,在财务与设施管理中引入LEAN,即一种在企业广泛运用的管理方法,通过致力于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业务环节,持续改进业务流程,关注并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些积极有益的探索,都已初见成效。我国研究型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对大学管理必然将提出更多更具挑战性的要求。因此,建议在人才、资金和管理环境等方面均具有较为理想实施环境的研究型大学,及早研究借鉴优秀企业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引入一些先进的并适应自身情况的管理技术,以期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的目标。在引入先进管理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取得大学各级管理层和各利益群体的认同和支持,明确树立和贯彻正确的管理理念,做好战略部署和工作计划,在条件成熟的部门先行先试,再逐步全面推开。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在进行管理革新时,需要考虑改革的成本,如果能够确认某项改革带来的长期收益将会大于其产生的额外成本,那么就应该考虑加以实施。

(三)加强财会队伍和信息系统建设,为提高大学预算管理水平提供基础保障 尽管UW拥有非常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和信息技术团队,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相当先进,但他们仍然认为推行ABB改革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就是财会队伍和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两项基础性工作,加强财会队伍和信息系统建设,无疑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我国研究型大学应高度重视财会队伍建设。一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财会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按照财务工作的职业性、专业性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优化财会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统筹推进各类别、各层级财务人员梯队建设。二是将财务管理岗位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维护岗位作为重要的专业技术岗位,建立健全大学财会人员聘用、考核、晋升等人事管理制度,给予经济政策支持,逐步提高财会人员待遇,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重视财会队伍培训,制定科学精细可行的财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方案,并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严格执行,利用大学自身优势,为财会人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种优质资源。

另一方面,我国研究型大学还应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流程通畅、业务协同、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学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延伸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服务功能。二是做好人员、资产、经费等各类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强财务数据规划建设,细化业务数据,统一数据口径和编码,完善数据字典,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学校财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通过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加强对各类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为学校预算分配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信息系统硬件建设,设立财务信息系统维护部门,确保网络及信息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四、结论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 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研究型大学任重而道远。大学的预算管理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是大学资源分配和经济活动的“指挥棒”,对实现大学战略发展目标起到调控和引导的关键作用。在国家及社会各界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大学收入结构不断变化以及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型大学通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适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与管理绩效,将为建设“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潘飞、郭秀娟:《作业预算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11期。

[2]王平心、田光华:《作业基础预算体系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科研经费分配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预算管理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096-02

高校预算管理是依据学校预算,通过财务活动对学校的教学、科研、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是高校有效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院校间合并趋势的加大,办学层次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张,高校的财务活动也随着改革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改进预算管理方法,改变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与产出不相符,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迫在眉睫。现就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思路。

一、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观念落后,思想没有转变。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校的工作重点,现大多数高校都只注重教学管理工作,而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认为只要把教学办好就行了,没有意识到加强预算管理,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物力和财力保证;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简单地认为预算就是向上级部门要钱,按照上级批准的拔款计划编制预算,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没有和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没有区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教育事业支出和基建支出,哪里急着用钱就花在哪里,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处于被动的位置;而且不管是上报的预算还是内部的预算都全权由财务处完成,学校领导没有高度的重视,预算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2.预算编制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大多数高校的预算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很多职工甚至领导并不了解怎样编制预算,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对于自己部门的经费,只是简单地按上年度的收支情况估算下一年度,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过程,项目经费的申报方法也是如此,没有根据当年的事业计划综合考虑来编制,这给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编制方法上,仍然采用简单的增量预算法,即“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基本上没有真正落实“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简单地以上年度的收支为基数,结合历年收支影响因素来确定当年的收支计划,这种做法会出现基数大的部门多得,基数少的部门少得,这样,等于间接承认了上年的收支情况是合理的,使上年度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不利于调动各部门之间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预算方法不规范、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预算没有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教育经费支出标准体系不健全,许多经费项目支出未建立限额标准,支出标准弹性大。如办公经费,只简单按职工人数分配,没有结合学院学生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学生实习经费,没有考虑学科的不同性质;实验维持费,文科和理科相差甚微,如此等等……,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相同的项目不同的部门所需经费相差较大,或项目的效益与其投入极不相等;有些部门还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巧立名目,争夺经费,导致学校内部“贫富不均”,大量的资源长期滞留在效益低下的项目,使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4.缺乏对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及评价机制。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和监督制度,有的虽然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形同虚设。现很多高校基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经费一经下达,财权和事权就落在各部门和院系负责人的手里,审批权限过于分散,财务在预算管理上难以控制。在预算执行中有的随意调整项目,有的部门不按使用范围开支,有的不到半年就把全年的经费用光,不按进度使用资金,没有计划性,随意性大,使预算管理失去其严肃性,缺乏刚性。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也没有与他们的工作任务和取得的工作业绩相挂钩,没有发挥考核评价功能,预算管理工作的绩效与高校内部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互相脱节。

5.预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工作一般由财务人员根据上一年度的决算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而编制,他们对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工作重点、教学的运作、基本建设等缺乏了解和研究,认识相当局限;缺乏对影响预算因素作经常的、广泛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无法确定哪些目标可以实现,哪些目标无法实现;缺乏良好的部门沟通能力,难以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对学校的预算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方案,缺乏缜密的科学论证。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改革的必然性

1.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院校合并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张,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无论是校区的建设、教学设施的改善还是师资水平、专业设置、教学质量都产生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资金来源状况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日趋多元化。由过去的定额加专项拔款转变为现在的由财政拔款、学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助学基金、科研经费、商业贷款等多种筹资渠道。高校在扩容扩招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征用土地、扩建校舍、扩大办学空间、增添仪器设备等方面,由于资金数额较大,往往要向银行贷款,用来补充财政拨款的不足。这样,就增大了学校财务风险。高额的贷款和利息,给学校背上沉重的负担,学校财务风险逐年加大,这就更加提高了对学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因此,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直接影响高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关系到高校的发展。科学的财务预算,能保障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开展,优化高校资源配置,防范高校财务风险。高校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2.国库集中支付的需要。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政府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先后推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等政策制度。收取的学费、考试费等全额上缴财政,财政拔款直接划入国库,高校按预算使用计划直接从国库支付,逐步将资金管理权上移至上级财政部门,高校资金的自主调动权日渐困难,使用受到限制。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支出预算控制由预算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改变了高校经费长期以来自主支付制度,财政资金不再直接拨到高校的银行账户,而是由高校根据部门预算编制用款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分别以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的方式使用资金,这种拨款方式的改革,必然要求高校预算更具计划性、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严肃性,资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监控和审核,进一步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更具刚性。因此,预算编制时必须考虑这些改革内容,使各项改革的内容与预算的编制互相衔接、互相融合。

三、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的新思路

1.转变观念确立长远发展战略目标。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经费由原来财政全额拔款转变为生均综合定额加专项拨款为主的拨款方式。预算管理也由原来分配型向决策型转变。高校应树立“以学校发展战略为基础”的理念,从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长期的发展目标和短期的发展目标,教育事业发展和基本建设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财力的可能性,按轻重缓急,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稳健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编制原则,合理安排好各项预算经费、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2.建立健全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要使预算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校必须成立预算管理机构(小组或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本年的发展规划,确立各项预算指标。管理机构应制定完备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规定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方法。对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和决算实行审议、批复、监督、检查,使预算管理工作进入程序化、制度化,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增加透明度。编制预算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使预算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证其规范性和延续性。

3.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确立科学的支出标准。高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决定预算编制工作必须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按照多元化筹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财务预算管理,而加强预算管理的关键是编制科学的预算方案。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履行《预算法》规定的“两上两下”的法定程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收集各部门、院系上报的预算资料后,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学院和部门的特点,科学合理分配资金,综合运用基数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定额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等方法编制预算,增强预算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对经常性支出采用零基预算法核定预算定额。日常公用支出如水电费要落实到各部门包干管理;差旅费、出国人员费用、师资培训费、电话费、招待费等,应建立有效的支出控制标准,按支出的标准执行,实行定额管理;办公费除按各部门、院系人头标准分配外,可结合教师人数和学生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实习经费和实验维持费根据学生人数和专业性质不同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经费;部门经费可根据学生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分配;人事薪酬分配可结合学生人数的多少或一定的师生比,切块分配到各学院、部系,按劳取酬;专项支出按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排序,并通过严格的绩效评价和审核,改过去的项目优先为绩效优先,引入项目可行性评估和绩效评估机制。根据前期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近期预算,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编制方式,可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克服预算分配的短期化行为。

4.强化高校预算的监督、考核和评价体系。高校应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强化预算控制。预算编制后,关键在于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就失去其意义。高校通过预算管理软件,管理各部门经费,通过设置密码,划分控制权限,在财务信息查询系统中可以随时查询到各自的经费来源、使用和结余情况,做到实时监控。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对财务预算审计的监督作用,为保障年度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必须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及调整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分析有关指标,合理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管理状况,促进学校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在加大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要发挥社会中介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有时碍于情面不敢指出某些不足之处和存在问题,而外部审计比较专业,因此,高校应每年一次聘请社会中介进行独立审计,以第三方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学校是一个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也要讲求效益,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因此,高校要坚持绩效原则,建立一个有效的预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对预算执行好的,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浪费资金、超支的、预算执行差的、资金使用效益低或拼命上项目的,争了预算又不用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可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避免虚报项目,盲目争资金,不办实事的现象。

5.加强年终决算与预算对比分析工作。年终决算分析是对全年财务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单位内部预算分配方案合理性的验证。通过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看哪些项目节约了,哪些项目超支了,然后运用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找出预决算差异的原因,对差异较大的应通过财务分析形成书面报告,说明哪些属于合理超预算支出,哪些属于非合理超预算支出,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安排提供有力的佐证材料。

6.提高预算人员素质,增强预算管理质量。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授权支付,绩效评价等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严格,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人员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转变理财观念,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广开思路,集思广益,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对重大决策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供积极的建议,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由核算报账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树立效益理才观念,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加强高校办学成本控制,制定出符合国家预算管理政策,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预算管理模式,更好地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为高校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邦荣.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几点看法[J].会计师,2011(3)

2.段世芳,葛伟勇.关于构建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5)

3.杨丽俐.浅析如何构建高校预算管理新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11(5)

4.骆新新.新时期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刍议[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