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经济和金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协调;货币金融合作
[中图分类号]F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4-0062-07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唤醒了东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意识,也促成了东亚货币金融的初步合作,东亚“10+3”机制不断得以完善和拓展,近年来在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中,受制于各国的合作意识分歧、东亚美元“本位”的固化等因素,东亚货币金融深入合作止步不前、陷入困境,严重阻碍了东亚贸易和投资合作的长远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融入全球贸易、金融、投资活动更为广泛和深入,人民币国际化已尤为迫切。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成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以及政府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从国际主体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从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对外政治经济活动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从萌芽开始逐步成长,但要实现最终的国际化目标,还将面临一个漫长的过程,将面临经济国际化稳定发展、政府积极规划引导及与国际经济强国综合博弈的挑战。从经济因素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实施大致面临三个阶段,首先是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其次是成为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一员,从而实现从周边化、区域化到国际化的演进。
欧洲经济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欧元的竞争力大为削弱,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有所动摇。长期以来东亚各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过度依赖美元,而实现货币独立、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区域内货币金融合作,这已成为东亚各国的共识。近年来人民币在东亚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和吸引力不断提升,东亚各国对人民国际化的进展广泛关注,促使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通过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推动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的突破性进展。
本文回顾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进展,指出现阶段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困境,阐述人民币国际化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影响,最后,就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建议。
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展及现阶段的困境
(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初步成就
自哑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各国加快了货币金融合作的步伐,主要在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
第一,推动了共同监督和信息协调机制的建立。1999年11月,在“马尼拉框架(MFG)”防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东盟监督机制(ASEAN Surveillance Process),东亚各国就金融、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逐步进行了广泛的协调和合作。
第二,建立了货币互换与融资渠道便利机制。2000年5月清迈协议(CMI)签订后,货币互换的广度(参与的国家范围)与深度(互换规模)取得了飞跃性发展。2012年5月3日,东盟与巾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决定将清迈协议多边化机制(CMIM)下设立的区域外汇储备基金规模扩大到2400亿美元,使货币互换与融资渠道便利机制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第三,东亚债券市场的建立取得了初步发展。基于东亚节俭的民族文化,东亚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长期保持较好发展(东亚金融危机年份外),外汇储备充足,尤其是经常账户平衡状况优良(见表1),这为东亚债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2003年6月2日,东亚正式推出第一期亚洲债券基金(ABFI),2005年5月2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推出第二期亚洲债券基金(ABF2)――香港债券指数基金(ABF香港创富基金),成为东亚债券市场不断深化的里程碑,推动了各成员国的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的接轨。2008年5月,“10+3”财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新路线图。2012年“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进一步审议并修订了亚洲债券市场新路线图,推动了东业债券市场的初步建立。债券市场的初步发展为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东亚各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提高应埘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现阶段的困境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对美元过度依赖形成的惯性效应,导致对新兴主体货币存在较大的排斥心理,加之美日等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极力阻挠东亚进行实质性的货币金融合作,尽管在低层次的货币金融合作方便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汇率协调和合作方面仍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东业货币金融深度合作陷入困境。
1.区域性汇率协调和联动机制缺乏
随着东亚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加快,东亚各经济体相互依赖增强,市场与汇率政策的溢出效应日益显现,各经济体都极为密切关注其他各国的货币政策。由于金融危机的传染效益,区域性汇率协调和联动机制的建立已经十分必要与紧迫。虽然东亚各国早已意识到汇率协调与合作对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但是鉴于汇率协调与合作牵涉到各国的货币让渡等敏感因素,因此汇率协调和联动机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以来东亚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得东亚地区的汇率和金融市场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种机制容易受到投机行为的冲击,区域性汇率协调机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2.东亚经济体难以摆脱对“美元体制”的依赖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使得东亚各经济体意识到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性,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但是由于东亚区域内汇率协调和合作机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实际上金融危机过后,依旧对美元存在较大的依赖。现阶段,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金融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无法匹敌,再加之美国是国际上终端产品市场的重要提供者,尽管近年来美国在终端产品市场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上来说,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最终产品的提供上其市场发达程度与美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东亚各经济体依旧将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经贸货币的结算也使用美元,因此短时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元体制”的依赖,
3.东亚主要国家在货币金融合作意识和战略上分歧大
东亚主要国家在货币金融合作意识和战略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中日两国。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和国内经济的不景气状况,日本无法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起引领作用,相反,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外汇储备保持稳中有升,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市场渐进开放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同时会进一步削弱日元的国际地位。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调整其日元国际化战略,提出“亚洲日元”,显然不希望亚洲出现另一国际货币,中日对东亚货币合作态度存在着较大分歧,尤其是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货币主导权的争夺几乎无法妥协,再加之近年中日在问题和中菲、中越在的争端,使部分国家间合作的信任度降低,这对现阶段东亚货币金融合作造成较大困惑。
4.欧美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遏制
在与东亚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时,美国通过美元国际货币的优势地位,利用经常项目的逆差将美元输出,同时进口大量居民生活用品,既刺激国内消费增长,又稳定了物价,同时还享有铸币税所带来的巨额收益。东亚许多国家都是将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必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这较大程度上挑战了美元在亚洲的影响力。为了维护美元在东亚的主导地位,美国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打压人民币,遏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从而导致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困难重重。中国与已经实现货币国际化的西方大国,既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又存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美国不会轻易放弃美元的霸权地位,与英国、日本等结成的政治经济同盟及欧元区国家都会维护既得利益和既定经济格局,他们可能采取各种措施抵制和阻碍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会分享由原来发达国家独享的国际铸币税、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国际实物资源占用等优势,发达国家不愿这种利益被新兴国家分享,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日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强烈的排斥。除了美日外,其他国家出于国家战略的考虑,也对人民币国际化持消极态度,这严重影响到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入推进。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更多的是维护自身利益,并没有履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义务,另外日元、欧元汇率的频繁波动,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而协调金融市场的IMF和世界银行也被美国等大国掌控,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环境下,东亚只有进行区域货币合作,才能改变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国在两次全球重大金融危机中负责任的态度与美日等大国表现出不负责任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履行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帮助东亚其他国家一起复苏经济,使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和形象,也让东亚各国认识到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东亚主导货币的缺失和货币协调合作机制的不完善。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和深入,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行不仅是中国重构金融战略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产生重大影响,人民币东亚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过渡期,将凸显人民币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地位,实现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主导性货币作用,将有利于推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取得更实质性的进展,有力促进东亚区域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促使东亚必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区域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快速提升,中国对东亚的贸易增速远高于同其他区域国家的增幅,东亚各国近年来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提高。以2012年为例,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达到329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52%: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达256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6.63%;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达400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10.340%(见表2)。简单核算,2012年中国与东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占中国与世界贸易的比重高达34.32%。中国与东亚国家日益增长的贸易关系和迅速增长的其他经济活动无疑对人民币结算、汇兑等金融活动产生迫切需求,使得人民币逐渐成为东亚地区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增多的国际货币。同时东盟各国为推动本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维持该国的金融安全,也迫切需要中国的加入。建立在中国与东亚各国紧密的经济联系上的人民币货币职能,将推动货币金融合作,并能营建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同时也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
(二)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东亚各国抵御金融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对东亚地区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东亚各国深刻认识到不能依靠单一美元储备货币,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体,中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对稳定东亚乃至全球金融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前述数据,人民币有望填补东亚地区主导货币缺失的空白,促进东亚货币合作使人民币成为东亚区域的主导货币。人民币一旦成为主导货币,东亚各国可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范畴,稳定持有人民币并将其作为国际硬通货,不必担心美元贬值带来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不但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减少,还能利川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符合中国发展需要。这都能健全东亚各国的金融环境,增强中国和东哑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东亚区域内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东亚各国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坚持的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减少日元等出现大幅波动对东亚经济造成的外部冲击因素。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政策会对东亚乃至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并且作为东亚区域内货币合作的关键锚货币之一,人民币正发挥着特殊的领导和推动作用。要实现汇率稳定,必须提高东亚各国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和信息的协调性,建立汇率联动机制,比较理想的是以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为核心的加权汇率联动机制。长期以来东亚处于仅以美元为锚的浮动汇率体制之下,但近年来美元持续疲软,欧洲因欧债危机深受创伤,日本经济长期不振,使得这种理想的联动机制实现起来缺乏现实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如中日能真诚合作,可以建立一个以中日两国货币为核心的“亚元”联动机制,对抗美元贬值的风险。从中国自身角度出发,在推进资本项目有效开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汇率联动机制,长远来说,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一种现实选择。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东亚各国调整汇率政策的意识加强,建立了有效互惠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稳定东亚地区的双边汇率,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
(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提高东亚的国际支付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际上更多的贸易和投资都可选择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不但可减少兑换货币时间,还可减少兑换货币成本费用,使双方在贸易往来上实现双赢。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了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流通范围,缩短人民币流通周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东亚,与我国有着贸易顺差的周边国家基本上是发展中国家,外汇短缺,国际结算手段明显不足,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增加了这些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频率,解决其外汇和国内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人民币渠道可拓宽投融资方式,提升东亚各区域的国际支付能力,加强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进一步深化和金融市场稳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五)人民币国际化从长远看有利于东亚共同货币的建立
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了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不断扩大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同时,还继续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范围,并且积极加入东盟地区的汇率机制、危机防范机制等促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稳定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本国货币政策。中国应在适当时机弱化钉住美元机制,建立共同货币,并与东盟各国建立类似共同货币的核心次区域,循序渐进地提高人民币在共同货币篮子中的加权比重。Ogawa认为人民币、日元、韩元和新加坡元是亚洲的核心货币,而人民币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经测算,人民币加权比重约为34.79%,远高于日、韩、新货币的27.8%、9%、6.36%。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人民币在东亚地位有了质的提升,相反日本经济不景气让日元在东亚地位有所下降,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明显。无论将来东亚货币是一篮子共同货币还是单一货币,毫无疑问人民币都是最重要的权重或单一货币。单独或多元篮子人民币参照权重的变化能带动东亚区域体货币体系的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在东亚共同篮子货币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民币有望逐步取代日元、美元等国际货币,成为东亚主要流通货币,最终成为东亚的主导货币。
四、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有利的推动条件和外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现阶段的目标任务来看,主要是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其他贸易紧密国家的逐步流通,使人民币成为东亚国家和其他贸易紧密国家普遍采用的结算货币。
(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适应国际规则的金融市场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机制受制于浓厚的行政干预,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金融凋控部门依据市场机制保持调控手段的独立性,国有金融机构应当去行政化,适应市场机制,符合国际竞争要求。发展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培育资本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规则。这不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汇率自由兑换稳步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完善和推广自由贸易试点,形成本土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回流机制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H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有关金融制度和机制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业对外开放和离岸金融中心尝试。这一机制设定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和核心所在。白贸区内具体的金融机制内容主要有:一是推行金融市场以及产品创新,将国内的人民币债券延伸到上海自贸区,为离岸人民币提供丰富的投资标的:二是允许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促进投资和贸易资金的自由兑换:三是充分发挥自贸区作为中资金融机构海外总部的优势。这一机制可在自贸区发挥离岸市场的功能,形成本土的人民币金融中心,也使得境外人民币具有回流机制,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循环能力。
上海自贸区金融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同时,广州、天津、福建等自贸区已获批准成立,全国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探索,推进全国自贸区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挥自贸区的金融机制和功能,壮大区内人民币相关业务的规模。全国白贸区金融机制的成功实施并有序推进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推动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改革,协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资本市场的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完全浮动是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要素和基础。当前我国利率确定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汇率变动则主要取决于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条件。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主要包括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习惯、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供求状况、企业盈利能力、物价水平以及货币当局的利率调控能力等 贸易条件则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以及货币当局调控汇率的能力等
正确把握资本项目开放的速度、顺序和进程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放资本市场的原则应是“先流人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先机构投者后个人投资者”。现阶段我国资本账户有序开放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国企业“走出去”已较为频繁,而且也具备相当规模,富裕的外汇储备和国内过剩的产能向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现实需求和客观要求,加快推进资本项目的渐进开放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虽然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但人民币已经在周边国家跨境使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越大,使得人民币在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后风险相对减小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汇率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齐头并进,资本项目的开放离不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有管理浮动,需要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协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化改革,首先要提高金融政策国内和国际协调,其次要营建优良的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再次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转变低端价值链和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出口中间产品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和进口具有延伸产品链价值产品的贸易。
(四)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形成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性互动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是对外货币金融合作的过程,如前文所述,自2001年起中国与周边国家及经济贸易密切的国家签署大量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尤其是与东亚国家的货币合作具有天然优势条件,中国2002年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议,2010年已开始正式启动,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正处于攻坚阶段,中韩自由贸易区已在2015年签署协议。在此有利的基础上,中国应积极促进与东亚国家区域内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规模,充分巩固在原有的CMI(清迈协议)框架和近年外汇储备库建设已取得的货币互换成果基础,继续提升外汇储备库的规模及实际运作效用,增强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互信基础,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不断提升人民币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地位。由中国主导2015年年内即将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不仅有助于东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良性互动的重要见证。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脉冲响应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3-0074-03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新一轮金融危机由此爆发,当日道琼斯指数(Dow&Jones)、标准普尔(S&P 500)、纳斯达克(Nasdaq)收盘比前一个交易日分别下跌4.4%,4.7%,3.6%。此后美股一路下行,投资者对市场的迷茫和恐慌使得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截至10月10日,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纳斯达克分别比危机前一个交易日下跌21%、28.1%、27.1%。并且道琼斯指数在10月6日至10月10日这一周还创下了道指历史上最大周跌幅。此次美国股市短期内大幅下挫是继1929年经济大萧条,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1997年8月15日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为严重的一次。
道琼斯工业指数变化率(%)
美国股市下挫令美国陷入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熊市之一,也使得这场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此次金融危机不断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流动性的危机更导致冰岛银行体系的崩溃和整个冰岛国家陷入破产边缘。
一、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就越快。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首先通过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
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Masson分析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时认为金融危机的传导途径通常有三种:季风效应,溢出效应和净传染效应。所谓“季风效应”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也有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共同危机”(Common Shocks)(Rudiger,Yung,Stijn 2000)。在这种共同危机的作用下,Corsetti, Pesenti, and Roubini(1998),Radelet and Sachs(1998)分别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美国利率政策的变化是导致拉丁美洲大规模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同样的,此次金融危机在次贷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了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二)溢出效应(Spillovers)
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溢出,另一种是贸易溢出。由于一国与他国经济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两个重要途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入都会大幅减少。比如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方面就备受金融和贸易的双重打击。泰国货币受到重挫后,与其有着贸易往来的各国也就相继卷入这场危机中。Geriach和Smets (1994)研究了金融危机贸易联系途径的传导机制,他们证明如果一国的贸易伙伴或者竞争对手货币贬值,则投资者预期改变,一国的货币也要发生相应的货币贬值,否则本国经济将遭受投机性攻击。Glick和Rose(1998)用实证研究表明贸易溢出是解释危机传导的重要途径。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国内需求急剧下降,与美国贸易较多的国家出口大幅度减少,使得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比如,玩具巨头合俊集团的破产,在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双重作用下金融危机加快了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速度。
(三)净传染效应(Pure Contagion)
所谓净传染传导是指金融危机是由宏观基本面数据不能解释的原因所引起的。其主要涉及的是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和多重均衡理论(multiple equilibriums)。在这一框架下,一国陷入危机后会引致另一国经济走向“坏的均衡”,然而这种新均衡的特征却是货币贬值,资产价格下降,资本外流和坏账增加。Diamond 和 Dybvig’s (1983)建模对银行挤兑事件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存款人是持有还是提取存款取决于其他存款人所采取的行动。因此在经济危机发生时,这种均衡只有一种坏的结果,存款人由于恐慌心理而发生银行挤兑。此次当金融危机使得冰岛银行体系陷入全面崩溃时,其主要存款人所在国英国立即查封了该国在英国的资产,以此避免冰岛金融危机通过净传染效应使得英国金融业受到冲击。
(四)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投资者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其他国家也会发生类似的危机。Calvo 和 Mendoza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高额费用是导致羊群效应的原因。Agenor 和 Aizenman(1998)证明了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是没有能力负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费用的。因此小投资者更愿意根据其他投资者的决策来作出自己相应的决策。小投资者往往跟随大的投资者作出决策。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大投资人减持或卖出资产或投资组合时,小投资人会跟进减持和卖出,这就导致所谓的羊群效应。
二、华尔街金融危机背后的原因探讨――道德,诚信,监管缺失
美国对于金融监管的态度有两种经济学观点。一种是加强金融监管,第二种是放松金融监管。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持第二种观点。1929年的大萧条后到20世纪80年代将近5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金融监管实行的是加强监管“Regulation”为主。在这50年里美国建立了一整套对银行的监管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上是以放松监管“Deregulation”为主。在这期间美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不断涌出,然而却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
8年前Ghosh就撰文指出了华尔街的这一弊端,D.N.Ghosh(2000)指出华尔街的繁华不是在有秩序地设计下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不断追求利润的创新中发展和壮大的。Fred Hirsch 在他的“Limits to Growth”一书中指出华尔街“自我利益的实现为整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提供了动力,然而道德、诚实和自我约束也是这个系统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强大的华尔街繁华下,没有人去认真地研究这一问题。不幸的是这一次金融危机光顾了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证研究
数据的选取:我们选取了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法国CAC 4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道琼斯指数和上海上证综合指数。以周平均指数计量,共145个观察值。我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股票指数作为分析的对象。我们用股票市场指数来判断一国经济和另一国经济的关联程度,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两国股指变化有因果关系说明两国经济关联程度较大,反之,说明两国经济关联程度较小。
(一)单位根检验平稳性
由Granger 因果关系的定义知,所检验的时间序列必须保证严格平稳的前提,否则容易出现“伪回归”,所以在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之前先对单位根进行检验。这里采用的是LLC的ADF单位根检验。
yit=?琢yit-1+■?茁ijyit-j+x′it?啄+?着it
假设检验: H0??琢=0,H1??琢
H0假设存在单位根。如果接受原假设H0,而拒绝H1,说明序列yt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否则说明序列yt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
Null Hypothesis: Unit root (common unit root process)
Date: 10/20/08 Time: 15:54
Sample: 1 145
Series: DOWJONES, CAC40, DAX, FTSE100, SSE
Exogenous variables: Individual effects
Automatic selection of maximum lags
Automatic selection of lags based on SIC: 0
Newey-West bandwidth selection using Bartlett kernel
Total (balanced) observations: 720
Cross-sections included: 5
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H0说明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是1.645。
(二)Granger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yt=?琢0+?琢1yt-1+...?琢iyt-i+?茁1xt-1+...+?茁ix-i+?着t
xt=?琢0+?琢1xt-1+...?琢ixt-i+?茁1yt-1+...+?茁iy-i+?滋t
使用联合假设:
?茁1=?茁2=...=?茁i=0
虚拟假设H0?X不是引起Y的葛兰杰原因
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Date: 10/20/08 Time: 15?48
Sample: 1 145
Lags: 4
从上面的Granger 因果检验可以看出在10组数据中,涉及上海上证综合指数的4组数据中全部为单向因果关系,没有双向因果关系,而剩余的6组不含上证综指的数据中有2组数据具有双向因果关系,2组数据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由此可见中国的经济与美国和欧盟关联性较弱。
(三)脉冲响应分析
**F检验10%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1.99,表示具有双向因果关系。*表示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结论:由以上分析可见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股指变化更具有因果关系的特征,而中国股指变化与上述四国因果关系较弱,说明中国经济与其他几国经济的关联程度较低。从脉冲分析图可以看出危机发生后,中国受到美国市场的冲击最小而其他几国市场受到冲击后脉冲图下滑趋势明显。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关联程度高的国家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且冲击的程度越大;相反,经济关联程度低的国家受危机冲击的程度要小。
参考文献:
[1] Kodres, L., M. Pritsker. A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of Financial Contagion. mimeo,IMF and Federal Reserve Board[J],1998.
主要国家金融综合经营历史
美国
美国清晰明确且渐进的法律演进历史,显示了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革过程。1933年出台的《银行法》明确了美国金融业施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至1999年颁布的《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则明确了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如果联邦银行投资的子公司资产超过500亿美元,或者其资产超过母公司资产的45%(取二者中较低者),则子公司必须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经营;其次,银行控股公司可以直接从事投资银行和保险承销业务,银行控股公司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之间可以相互收购,并可从事任何金融业务及其附属业务。同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可以共享董事长、管理人员和员工;第三,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可以从事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1999年以后,美国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行为进一步发展。最著名的是2001年的大通曼哈顿公司兼并J.P.摩根公司。大通曼哈顿公司擅长银行抵押贷款和保险承销,而J.P.摩根公司则专注于金融咨询、债券发行和商贸融资等业务。由于J.P.摩根公司主要经营高端客户,业务范围比较受限,因而制约了其承销业务的发展;大通曼哈顿公司的保险、债券经营和承销业务则可以为投行业务的开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由此可见,大通曼哈顿公司兼并J.P.摩根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资本回报率,追逐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银行的管理层和股东为了追求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在收购投行业务时,大力收缩了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同时,这起兼并案例的发生也是投资者的选择,因为当时的美国市场,投行的市场估值高于商业银行,因此,此次兼并也具有向投资银行业务靠拢的意味。
美国金融危机前后,也是银行间并购案例较为频繁的发生期。2007年美国国内发生了七个银行间的并购案例。分别为:西班牙对外银行并购Compass Bancshares,并购金额为98亿美元;市民银行并购共和银行,并购金额为10.48亿美元;美国银行并购拉萨尔银行,并购金额为210亿美元;纽约银行并购梅隆金融公司,并购后更名为纽约梅隆银行,并购金额为183亿美元;美联银行并购世界储蓄银行,并购金额为250亿美元;美国道富银行并购投资者金融服务公司,并购金额为42亿美元;美国银行并购美国信托,并购后更名为美国银行私人财富管理公司。而2008年两宗银行并购案,也成为金融业并购案例的经典,它们分别是:J.P.摩根大通并购贝尔斯登,并购金额为11亿美元;美国银行并购美林,并购金额为500亿美元;
我们审视美国金融市场法律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兼并行为,可以发现,金融市场是由广大的投资者组成,而投资者同时具有金融消费者的身份。这样的群体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新型的、综合化经营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因此,投资与金融服务的市场需求使得美国的金融综合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英国
较长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使得英国企业集聚了相对较多的利润和资本。而英国企业最初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未分配的利润,而非金融资本(发行股票和债券)。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历史性分离使得英国的金融业表现为业务的高度专业化。因此,最初的英国金融市场中,银行业与证券业是相互分离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1986年金融服务法》通过以后,英国的金融业才走上综合化发展的道路。《1986年金融服务法》规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证券交易所会员公司的股份;证券交易所成员公司可以兼任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对国债市场实施改革,废除原有交易商与经纪商分离的制度,扩大市场广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和竞争力;从法律角度确立了证券投资局在监管金融市场的权威性,并确立了监管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和框架。以上措施巩固了伦敦证券市场作为欧洲最大资本市场的地位,也被人们称作“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
在“大爆炸”式金融改革的背景下,英国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开始逐渐相互渗透,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渐模糊,金融综合经营趋势日渐明显。英国国内的零售银行快速发展。甚至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工商集团也开始提供低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一些大型超市零售集团也在其集团框架下建立零售银行部门,利用其连锁零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定位明确的零售金融服务。同时,一些英国国内的保险公司也开始经营银行业务。例如普天寿险、标准寿险等大型保险公司开设了存款和个人抵押贷款业务等。
在金融综合经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本身则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并购或自行设立等方式涉足非银行金融业务,逐渐向综合性、全能型银行方向发展。例如,巴克莱银行通过收购业务,建立了商人银行。这种银行业务综合化的趋势,不仅壮大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也能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德国
德国一直实行全能型银行的金融综合经营模式,银行既可以从事存贷款、支付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也可以从事股票发行、交易、托管等证券业务,还可以开展保险业务,参与企业的并购重组等。除此之外,德国银行还可以参与实业投资,通过参股、控股企业,进而形成以银行为核心的资本雄厚的集团。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作为一个集团中的两个部门并列存在,保险等其他业务则通过设立子公司进行业务经营。全能型银行在德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全能型银行是在一个集团内部分别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并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权。集团内部资源贡献,信息的流动性大大增强,通过信息优势的发挥,可以有效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但是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经济权利的集中会导致权利寻租;银行集团的过分集中和扩张会导致金融体系缺乏竞争机制;金融风险会在集团内、部分之间累计传递,进而导致系统性风险。同时,全能型银行模式不利于协调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全能型银行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意志银行,它曾经是一个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了从一个德国本土化的商业银行向全球性、全能型、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集团的转变。德意志银行不仅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还拥有大量的实业部门的投资,它是德国许多大型制造型和商业企业的股东。德意志银行拥有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从其业务性质看,主要包含四种管理部门:其一是私人银行(零售银行)业务部,主要经营个人资产管理、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等;其二是机构业务部,主要经营中小企业、跨国公司、商业地产、金融机构等的融资业务;其三是投资银行业务部,主要经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业务;其四是集团后期服务部。
从德意志银行的经营状况可以看出,全能型银行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充分分散经营风险,集团的总收入不会因为单一业务的变动而产生剧烈波动,它比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更能抵御经济和金融波动。但是,由于投资业务过于分散,或者集团过多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尤其是一些实体投资领域,也会给集团带来一些业务困扰和风险。因此,2002年,德意志银行就将其业务重心转向银行类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实施剥离和调整。2002~2003年之间,其剥离了证券托管、保险、部分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持有的实业公司股份,也合并了抵押贷款业务。从资本资产回报率角度看,真个集团的经营绩效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日本
对企业实行主要往来银行制(简称主银行制),曾经是日本银行制度和企业制度的一大特色。一般认为,主银行制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主银行制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的资金和人事关系的总和。日本的主银行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一直运行良好。那时,日本经济正处于高度成长时期,企业投资于任何事业几乎都可以赚钱,当然需要同银行保持密切关系。
这种状况自70年代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从1973年开始,以两次石油危机为标志,初级产品价格迅速上升,同时,日元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开始逐步升值,6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经济实力下降,美国也开始对日本经济施加各种压力。这些,使得以外向为主的日本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在银行方面,追求稳定是其天然倾向,它们并不情愿对企业的高风险事业投入资金。这样,主银行制度便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与此同时,日本的股票市场有了长足发展,股票价格在一段较长的时期中不断升值。这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而且能得到低成本的利益。新的有利可图的筹资渠道的开通,为企业脱离银行的控制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从70年代开始,以欧洲美元的产生和离岸金融业的发展为标志,国际金融市场空前活跃。资本的国际化,使得日本企业从海外引入资金的可能性增大了。总之,企业的创新驱动和银行稳健风格的矛盾,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迅速国际化,从主客观两方面弱化了主银行制度。
金融危机以后,日本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日本议会、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希望通过以“增强日本金融市场竞争力”和“改进金融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实现金融市场的开放、透明、公平、高效的运行。其中,“增强日本金融市场竞争力”主要内容包括创建一个可以信赖和具有吸引力的市场,满足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改善经营环境,鼓励金融竞争,振兴日本金融业的创业条件;改进监管环境,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对话,提高监管政策透明度;改善金融市场的外部环境,完善金融机构设施建设。“改进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监管与市场的最佳结合、密切关注重大风险隐患、实施激励性监管导向、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等。
金融综合经营经验总结
金融监管与金融业相生相伴。一方面,国际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历史表明,金融监管理论、监管方式、监管手段和工具,以及监管政策效应通常都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监管的滞后,其原因在于金融监管本身是在追求金融市场效率与稳定之间的相机抉择,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方式产生不确定性。但是,这也是金融监管跟随市场演进的内生逻辑。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成本和收益的变化是金融综合经营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较大,社会补偿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分业经营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减少监管成本。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监管水平的日趋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有效性也会相应提高。
金融创新和经济自由化是推动金融综合经营的内生动力。各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金融创新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对金融管理逐渐放松,也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产品、服务和机构组织的创新,这也成为当代金融综合经营改革的有力推动力量。
金融综合经营的模式决定了金融市场中主流机构的组织形式。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市场推动型或政府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过渡。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过渡型机构组织形式。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具有独立经营法人地位的不同的子公司之间可以建立“金融防火墙”,虽然金融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金融综合化经营,但是针对每一个独立经营的子公司,从业务性质角度看,仍属于分业经营模式,这样不仅能有效减轻混业经营的风险传递效应,也为金融监管提供了便利。
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的目标选择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金融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制度。当时多数商业银行均在不同程度上参股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投资和证券业务。伴随当时国内经济高涨,商业银行参与投资和证券业务也导致了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股票、期货、外汇甚至房地产市场,金融混业经营的局面一时兴起。但是,当时的混业经营引发了一定程度上金融秩序的混乱,也间接助推了当时过热的经济。这样的情形,不仅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助长了金融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也使得过热的经济出现泡沫,增加了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 国际金融 合作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形式,也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在对金融全球化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其争议有很多,对其定义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更深层的含义。同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发展开放政策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将其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因此,我国在金融行业的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是建立在世界金融全球化发发展的格局之上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的优势,和国际金融建立良好的和合作关系,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就从我国发展的角度,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合作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和研究。
一、金融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创新和掌控因素。金融技术创新是世界金融全球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各个国家对金融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对其管理也加大了力度。因为金融行业也是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在各个国家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过程中,为了紧跟这个时展的脚步,便对金融行业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个创新,自然我国也是不例外的。因此,在金融行业的表面上看,对金融行业的控制和创新,两者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矛盾。但是,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其实对其形式掌控的越严,其创新的形式和力度也就会也大。换句话说,对金融行业的掌控,也构成金融全球化格局重要因素。
另外,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整个行业的改变,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并成为每一个国家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例如: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金融的种类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严格的掌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提高了更多的投资范围,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鼓励债券公司加大投资的力度,这样可以为资金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除此之外,在金融行业不断的过程中,也相应的加大了管理的形式,降低了危险的发生系数。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也促进了其市场的发展。
(二)制度因素。目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依旧有很多,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那么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控制程度过多,这样金融行业的利率和汇率的发展,对其发展的现状,并且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企业多以国营企业为准,民营企业少之又少。这样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大部分的企业都掌控在政府的手中,对金融企业的发展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国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相应的制度较为落后,其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这样就造成我国往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金融行业的进行压制。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市场得不到快速发展,发展的形式较为单一化,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选择性,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金融行业的时候,经常会,面临着一些资金短缺等问题发生。
二、中国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合作的措施
国际合作是指:不同范围内国际行为,在利益和目标等是相同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的扶持,建立一种相互工作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其利益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其政策也是随着发展的形式随时的变化。因此,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中,要和其它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下面就对我国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合作关系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
(一)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式进行不断的加强。我国的金融行业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了,所面临的危险和压力是非常巨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良好的危机意识,对其发展的形式进行不断改革,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现代化金融企业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改革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其利率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调整,这样可以将我们人民币推向国际市场。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我国人民币的价值进行全面的控制,将其保持在一个平衡范围,逐渐形成我国完善的汇率机制。因此,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是离不开金融的,两者相辅相成,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建立合作区域。由于东南亚地区一般都是的处于发展的阶段,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发展体制上和经济发展形态上,也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我国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底层开始建立,逐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心思进行提高。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对东亚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国际合作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地重要支持力量,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各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象征。我国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要想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的速度,就要和其它一些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彭浩岚.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合作研究[J].现代商业,2012,10:84-85.
[2]许多奇.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国际调节的三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2-57.
[3]吴书琪.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金融发展状况及风险规避措施[J].中国市场,2015,16:47+55.
关键词: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经济发展;路径
前,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和民间合作金融组织构成。农信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联系密切,随着国家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着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并在这种变迁中发生改变。
一、建国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实践特征
从1980年至2006年底,农信社改革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突破。
(一)农信社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农信社每次制度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而农村经济的制度变迁是自下而上、中央总结各地经验模式,纳入试点范围,监管其效果,再制定政策实施的诱发性政府行为,是农村经济主体的自主。这两种度变革路径的相悖,造成了不同的变革结果。
(二)先天不足、依赖性强。农信社、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历程表明其产权结构存在着先天不足,表现在明晰的个人产权还没有形成。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需要发展合作金融。按照政府设计,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为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这三类金融机构存在着服务的差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农村合作金融与当前农村经济组织相匹配。合作金融通过互助互利、灵活多样的资金融通形式,实现对社会货币资金的再分配,改变货币资金在货币与资本之间的分布结构,促进资本的形成和消费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小规模农户生产经营存在的外部经济。从资金渠道看,农村对合作金融有广阔的需求市场。资金运行是农村经济运行的传送带,通过向农村经济体主体提供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使农村经济主体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获得取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促进农村经济货币化进程。
二、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
1862年雷发巽(Friedrch Raiffeisen)在普鲁士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农民信用合作社,标志着农村合作金融运动正式开始。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已遍及全世界。
(一)合作金融中的农民问题。在成长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尽管对合作社运动的理解大不相同,但农业合作社的共同特性是农民性质。欧洲国家从农民的利益出发,重视发展农民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强调资本报酬有限、一人一票、成员资格开放、盈余按交易额返还、进行合作教育等。北美通过农业合作社金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价格谈判地位,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政府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从政府职能和行为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发达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因此,政府不直接行政干预微观经济发展进程,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以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准绳,旨在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宏观上协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演化路径
由于在理论上对合作金融问题缺乏完整的研究,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选择限制了合作原则的实现,限制了农村合作金融支持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功能,致使建国后农村合作金融虽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但在大多数时间里,因脱离其本来属性,未能完成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农信社全部门业绩未见好转。自2003年起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尽管取得很大成效,但仍然是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文件全国统一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设计,在这种统一模式下,一旦出现试点的错误,就是系统性风险。我国30年经济改革的一般经验是增量改革与局部创新。
金融业属于服务性产业,它的生命力体现在能否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以农村金融市场中自发生成,由农户和农村企业主组成的信用合作金融,奉行“根在农村、本在金融、质在合作”,已成为并将成为我国农村领域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金融组织。农村合作金融今后的演化路径,既要以合作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又要立足本国实际。按照自下而上――总结经验――试点推广――理论指导――政策实施的改革步骤,进行突出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使之发展更有可持续性。
四、结语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不可避免地要给合法追逐个人利益应有的地位。以农村金融市场中自发生成,适应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的放贷个体发展而成的,由农户和农村企业主组成的信用合作金融,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从纯粹的内部成员合作的合作组织,转向具有(非赢利)公共性和(赢利)市场性相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应该根据内生于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相互抑制、相互促进的效果,据此设计、修正今后的金融改革方案,其中,政府不应将合作金融组织纳入自己的行政体系之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