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第1篇

技术转移平台和其他平台有着很重要的区别,据了解,交易中心的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更注重成果转化,关注企业的技术需求。

已需求近80项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在北京市科委领导下,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优势资源,发挥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长,以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以搭建供需渠道为手段,为建设科技北京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服务内容为:挖掘技术需求、技术评估与筛选、成果推介与对接、投融资、研发实验服务等。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由牵头管理单位和成员单位共同组成。

交易中心担任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的牵头工作,负责平台的组织建设和运行。交易中心直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北京地区促进技术转移环境建设和行业发展的专设机构,科技部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交易中心内部设立1个专职部门和8名专职人员负责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工作,同时以中心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资源为支撑。

目前,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组织架构和运营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已发展了包括区县科委、企业集团、孵化器、协会和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在内的成员单位25家;初步建立了领域平台管理制度、联络员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内部和外部工作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业务推进机制。收集需求近80项,并向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领域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举办了需求会1次;汇集、梳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2010年度新增仪器设备和第一批开放科研成果。

2010年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将发展成员单位共计30家,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组织架构和运营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市场营销,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科研成果在京实现产业化。

促科研成果产业化

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国最大的技术市场,建立了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功能的服务机构,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将北京市科研成果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增加和丰富平台开放科技资源的种类,将为建设科技北京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是国家和北京市重要战略部署的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中指出,要建设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郭金龙市长也作出指示:发挥好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尽快建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科技基础条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条件、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条件和科技人才条件。

通过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促进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等科研成果在北京的转化,用有限的资金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与氛围,实现政府科技经费的杠杆放大效应,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支撑。

需求拉动技术转移

成果推动与需求拉动这两种技术转移方式相比,后者更有针对性,但难点在于如何找到需求。通过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成果推动为导向的服务方式,建立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体系,由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形成需求供应网,从需求入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

建立工作机制。

为让技术转移业务链转动起来,建立工作机制,一方面要通过与各基地、领域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合作中各方的权责,搭建供给渠道,另一方面要通过与本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签署加盟协议,明确合作中各方的权责,搭建需求渠道,建立起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机制。

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采用市场运作机制,遵循双赢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同时,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使技术转移业务链条健康有序运转。

建立成果与需求对接的渠道。

通过开展广泛的合作,吸纳领域平台成员建立业务渠道,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形成平台运行体系。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重点吸纳能带来企业需求的服务机构为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建立业务渠道,整合强大的买方市场,打造需求导向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团队,发展区县科委、企业集团负责技术引进的部门、孵化器、协会为成员单位,整合其丰富的需求资源。

形成领域平台运行体系和业务推进机制,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建立领域平台组织体系;建立沟通机制,设立联系制度、业务推进制度和奖励制度及领域平台绩效考评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让技术转移业务链转动起来。

挖掘企业需求。通过领域平台内部信息交流,获得企业需求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手段:

1.按领域不定期组织基地和企业的交流活动,为供需搭建渠道和桥梁。

2.联络员随时报送信息。各成员单位有义务定期采集需求,并及时报送领域平台牵头管理单位。

3.领域平台牵头中心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根据企业意愿,深入企业调研,同时借助专家的帮助分析挖掘企业需求。

开展对接服务,抓住企业需求,依托领域平台成员单位针对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1.依托服务团队推动项目实施――以成员单位为抓手开展个性化服务。

2.建立个性化项目运行模式――针对具体项目组建实施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明确信息提供方、项目实施方和促进对接的服务方。

3.领域平台加强督促和协调――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资源,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协调。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人机航拍 产学研 发展模式 协同

一、航拍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现状

四川产学研联盟自建立以来致力于形成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市场趋势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进行技术创新攻关体系。目前已建立四川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川省航空航天技术创新联盟、四川省核技术产学研创新联盟等49个产学研创新联盟试点,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研发人才力量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组建十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有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于外部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目前四川省尚未形成影响力广泛、专业化协作、网络化运行的产学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而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方式缺乏新颖独到之处,产学研合作信息内容更新速度缓慢而导致产学研协同各个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三方缺乏信息交流,使得市场信息、科研信息、供需信息仍主要存在于各自的主体系统。

(2)高校参与产学研协同积极性不高。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之后,虽然承担着科技项目的技术研发,却很少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信息,而且并没有参与到企业内部成果的转化、保护和商业运作,导致对项目科研成果的转化没有进一步跟进,与此同时没有贯彻激励政策来鼓励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研产出,因此教师及研究人员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

(3)产学研协同运行机制缺乏系统性。目前四川省产学研协同运行机制出现政府牵头、资源偏向于政府的政策目标的现象,没有形成在政策引导下由市场资源配置并进行风险控制和激励一系列系统性的运行机制。结果往往会导致产学研项目的效率不高、产学研协同运行机制绩效偏低、合作的实际成效不显著。

二、航拍领域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模式

从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所各协同主体来看,产学研协同是产、学、研三方在某种特定的协作模式下,通过某一主体作为主导进行选择以及对科研力量、人才和资金等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发展在不同的主体牵头下形成许多不同的模式,而在不同模式下,合作的领导组织特征、协同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协同产出方式的选择都会形成不同的效果。

(1)企业牵头模式。由企业牵头而形成的产学研协同模式一般是在企业自身科研力量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遭遇瓶颈,而以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目标的情况下,通过科技中介机构等渠道主动联系高校及科研机构商议合作,形成以企业成为确定新产品或技术研发方向及科研成果产出推向市场的核心,高校及科研所针对创新研发、技术支持和后续咨询提供服务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在这种协同模式下,企业能更及时瞄准市场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相对于高校和科研所更具有市场前瞻性,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导向下,有效的整合企业资金、高校和科研所研发力量和高新技术人才等资源,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大效用的产品或服务,促进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2)科研所及高校科技园模式。科研所及高校拥有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强大的研发团队、先进的科研技术等先天优越条件,在科研方面有很多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但可能由于科研所及高校自身资金条件不允许或不具备产业化的基础,并且产出激励和社会投资政策体制不健全,很难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此时,科研所及高校选择与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促成了产学研协同的科研所及高校科技园模式,依靠自身高含金量的科研技术加上企业市场嗅觉比较灵敏、资金雄厚的条件,能够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使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惠及社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对策与建议

(1)构建产学研组织管理机构。为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构建专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或部门是非常必要的措施。政府要创新公共服务职能,优化整合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金融行业等组织管理部门的资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科技部的职能和作用,建立专门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部门,形成对企业、高校及科研所统一联合的推进发展机制。搭建组织各方主体信息交流、项目合作、科研人员互动、成果转化,统筹协调组织产学研合作。

(2)加大产学研资金扶持力度。企业作为科研成果转化产出的主体,特别是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研发主体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政府要设立产学研专项扶持基金针对资金需求量大、社会贡献大、经济效益高的合作项目予以大力支持。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可以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专项产学研扶持资金,对这些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3)调动发挥人才在产学研协同发展中的作用。高校应积极发展科教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加强与企业合作,创新实践方式,使高校学生深入实践,通过理论教育和科研实践,培育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具备科研实力的人才。科研所研究人员应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科研创新点,加强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应出台相关的科研人员激励政策,对研究出成果的人员给予科研补助,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发挥科研人才的资源优势,吸引各类技术型创新人才参与到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来,促进科研力量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知识产权管理 问题 对策

当今时代的发展已演变为以知识产权为轴心的竞争,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预言,本世纪将会使知识经济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现阶段,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已初具雏形,但在管理体系与责任划分上仍尚待完善,与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加大对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探究力度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发展现状

1.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增长

据《2012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国内企业和高校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增长势头强劲,国内高校发明专利拥有量再创新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亦得到增强。2012年国内高校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7万件,占总量的两成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前五。2013年报告显示,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占比超三成,随着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专利结构与质量正在不断优化与提升。如吉林大学2013年专利申请达到11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43件,此外,该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今年达到102件;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申请113项发明创造成果专利,其中,申请发明专利77项、新型专利36项,已获受理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以上案例均证实,我国高校已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中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2.专利成果转化效果已得到显现

近年来,各大高校相继推行产-学-研的模式,高校与企业直接简历合作关系,建立校企联合研究基地、实训基地、科技园等途径促进专利的转化,均收获了喜人的成绩,如柳铁职院将本校的百余项发明创造成果与企业进行紧密结合,部分专利还应用到教学工作及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生产中,目前除了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外,还可以委托企业开发、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实现专利技术的转化。

二、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仍会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困难,由此提示我们,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尚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进行总结发现,管理工作还存有如下问题:

1.管理体制缺陷

我国现行的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关的规章体制并不在少数,尽管各校均建立了自身的管理体系,但在知识产权的转化与转让等方面仍有不足,集中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管理人才匮乏,导致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工作缺乏力度与实效性,部分高校甚至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而将其工作纳入于科管部门,亦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某些高校虽设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但工作重点仍局限于专利的申请。

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高效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体系尚未完善,高效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尚未得以显现。由于配套体制的不健全,高效对于自身知识产权与成果缺乏严密的保密制度,缺乏完善的专利转让与合作项目签约制度,高效与合作对象间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与责权。

尚未形成长效的知识产权运作机制,由于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能力,无明确的政策指导,缺乏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储备制度、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与奖励制度,导致高校专利技术与成果缺乏对于商标、版权、专利等全面的保护,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较差,而教师群体则注重职位晋升、职称评定与成果评估,而对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则相对较低。

2.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于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升。由于高校未意识到自身科研成果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的价值,对本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考虑不周,无法准确衡量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

结果为学校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是法律纠纷。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不仅反衬出相关个人意识的淡薄,同时也折射出高校对于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缺位,绝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知识产权教育的课程体系,相关科研人员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意义较为模糊,另外,高校亦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相关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知识产权收益的分配问题

一般而言,高校内一项科研项目的参与人数较多,但主要功臣却屈指可数,但在涉及知识产权的收益分配问题时,往往推行均衡主义,结果导致发明人的权益与地位受损,笔者认为,应按照付出比例突出发明人与其他参与人的收益分配差异,如此才可极大地激发人员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另外,高校在科研人才与科研设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企业则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前校企合作愈发紧密,但二者的成立性质、经济地位、市场地位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校企在知识产权的收益分配问题上也易发生分歧,企业大多认为自身出资后就有权享有知识产权专利的独立申请权,而专利成果对高校与企业而言均是不可或缺的,企业需依赖于高校的技术成果,而高校则需要的资金支持,因而二者分配宜均等,而不宜实行差异分配。国家还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以利于校企合作模式得以长效发展。

三、完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对策

1.构建完善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制度

笔者认为可适当借鉴OTL管理模式,具体为主要科研人员向OTL提交了技术成果后,由OTL管理人员实施筛选,对科研成果进行初步评估,再制定相应的许可方案,包括知识产权的形式选择与专利申请方案,科研成果营销方案,许可谈判与产权收益的分配。在生成许可协议后,OTL管理人员还与企业继续保持联系与沟通,如可要求企业根据协议内容递交财务报表,推荐新发明与新技术等。各大院校应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上对校长负责,下至各个院系相关的负责人员与教职工,未明确职责范围,可划分若干职能部门,分别进行知识产权的咨询服务;知识产权的信息收集与资料管理;科研成果的后期筛查、评价、转让、收益分配等工作。此外,笔者经查阅资料发现,东南大学的科研管理系统亦为有效的尝试,该系统为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贯穿于科研立项、计划、合同、成果、专利、成果转化、人员、经费、学科建设等全过程。具备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考核、经费与成果管理等种功能,不但可作为评估教师科研水平的参考依据而且还可为学校科研管理提供依据。

2.多手段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意识

经过30余年的发展,高校的科研工作已发展成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力量。无论是从学术论文的发表、高校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还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等因素看来,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整体而言,高校对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经济或法律常识的认识均有待提高。要想提高高校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首先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计划,开展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与经济常识,列举知识产权管理实例进行剖析,确实提高受训人员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举办研讨会、开办学习班等形式向全体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教,培养相关人员对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3.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激励机制

建立长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之余,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并为科研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调动研发人员通过技术创新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积极性,该类激励机制需对高校与科研人员间的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示,高校可设立知识产权专项扶持基金,并根据本校实际,对科研人员的业绩考核体系与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在进行课题报项与成果评估时,适当增加对知识产权的考量。

4.合理分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收益

高校在顺利完成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后后,需谨慎对待成果转化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制定明确而公正的分配原则,适当增加主要研发人的分配比重,突出收益分配中的技术要素原则,可按同一科研项目中,参与人员所做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比例的划分。至于收益分配方式的选择,高校既可根据自身情况给予一次性奖励,也可分期奖励,或以技术入股的形式,确立成果转化后发明人应有的技术股份份额的激励政,实行股份制奖励。正确处理好专利收益与奖励的关系,否则将大小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发展中略显不足,加大对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分析,可对今后的管理工作发挥导向作用,高校应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适当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等积极措施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葛莉、王先锋.陕西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浅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0):32-33

[2]徐鹏杰.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23):55-56

[3]冯爱玲.论创新型国家战略下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3):64-66

[4]陈梦.基于耦合机理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经营战略系统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9,06(12):63-64

[5]张丹.知识产权保护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流程再造[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8(16):65-66

[6]潘丽,张义平.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缺失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0):56-57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第4篇

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针对国内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的现状,国内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如杨甜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陕西省高校服务于陕西省区域经济的现状;韩晓琴研究了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邵维维研究了辽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唐敏研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等等。在研究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少高校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时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未能充分服务区域经济。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各层次比例还没有达到较为合理的比例,研究生的规模较小,人数远远低于本、专科的人数,这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协调;本、专科生的比例不合理,本科生的规模大大超于专科生的规模。此外,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根据麦可思对2008届本科生生源地与工作所在地的调查研究中陕西流失的人才逐年上升,2008年也有60%以上的人才流失率。[4]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和人才大量流失,说明高校培养的人才未能充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科技成果显著,但是科技转化率相对较低。根据有关报道“,我国每年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是稳定增长的,大概是以20%的比例增长,每年投入达4600多亿元,取得的科技成果也非常显著,达3万多项。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容乐观。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就指出,当前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5%左右,能够进入产业化的才不到5%,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80%,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5]陕西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要偏低。科技转化率低,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说明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科技支持乏力。同时,在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国内有部分在开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较早的高校,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学取得明显的成效,如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等。浙江大学立足浙江省,已建立了一套校地“一体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山东大学与地方正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全面服务的协议,在政府各部门、大型企业高校的推动下,各向工作正在稳步的推进。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辽宁等18个省份,发展失调的有陕西、黑龙江、吉林、山东等13个省份。[6]总而言之,我国目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特色,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论在程度、水平和效果方面,普遍相对中西部地区要做得好,形成明显的“版块”差异。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优势显然没有充分发挥。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调发展,高校不能很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这里以失调发展的陕西省为例,一方面在陕西省地高等教育结构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最小,其次是专科生,本科生所占的比例最大。但是按照有关专家的预测,我国本专科合理比率应该是1∶1或1∶1.5。[7]而一个比较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宝塔形或者梯形,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人才培养结构容易造成与社会发展失调。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合理。许多地方高校是伴随上世纪90年高校合并风潮时由地方专科院校甚至是中专院校合并升格而成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低,为了抢占生源而盲目开设一些热门学科、热门专业,而这些新开的这些学科、专业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了高校原本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发展。而这些热门学科与专业的大量开设,致使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大超过区域经济发展对这种人才的需要,而一些实际需要的人才却存在很大的缺口,以至于高校学生毕业立马就面临失业。一句话,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脱节。其次,是缺乏比较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环境。在科研选题方面,很多科研项目立项方面都是围绕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而较少的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造成高校科研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相脱节;在结果评价方面,往往以论文、专著的数量为指标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忽略了其科研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转化应用及其效益;在科学研究成果转移时,缺乏专门负责成果转移的机构,缺乏科研成果进行进一步实验的科研资金,致使很多科研成果停留在数据库中,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少发挥出来。这样的科研及科研成果转换环境下,科研成果对区域经济的技术支撑、产业升级、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将是微弱的。最后,是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区域内经济水平发展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科研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区域内企业对科研的投入往往都是以利益相挂钩,由于科研及其成果转化都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企业对科研投入时也往往更加慎重。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研究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移过程中关键的中试环节,造成许多可能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因缺乏科研经费而在中试环节终止,科研成果也难以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在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应该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建立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使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以及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呈现梯形结构,确保高等教育在各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层次保持协调。具体到我国地方区域,就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地依据区域经济在每一个阶段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引导区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同时,要严格控制地方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引导地方专科院校基于自己的优势学科、专业大力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服务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调整和改革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不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增设新的学科、专业,实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结构的相互适应性。

2.在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方面,一方面高校要拓宽科研资金筹集渠道,不能单纯地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可以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比如企业以专项资助的方式补充学校的财力资源、优秀企业家和校友通过回赠的方式补充学校的财力资源等来充实学校的科研资源,保证高校的科学研究不因科研资金缺乏而无力或者中断一些可能产能巨大效益的研究;另一方面,高校要健全现有的科研机制及科研成果转移机制。在科研选题方面,要密切联系区域内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现实需要,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管理难题、融资难题、市场开发、商业模式创新等作为科研选题,进行科研攻关,促使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大企业顺利转型。在此,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协商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定期召开会议,其目的在于让高校及时了解到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便高校组织科研力量展开攻关研究。同时,让企业了解到高校目前的科研进展状况、已取得的若干科研成果,以便企业迅速地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在科研成果转移方面,双方应协商建立起专门负责科研成果商业价值评估、成果转移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科研成果应用、产权归属、利益分享等问题。

3.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在在人才交流上,高校可以与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人才交流机制,一方面高校可以聘用一些企业的技术骨干、优秀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环节,把产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入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对现实产业、技术发展、管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升学生对现实经济、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的感悟能力;高校可以遴选一批优秀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

4.对于一些研究型大学,应当创造条件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创建一批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主要通过拓展传统的教学与科研功能,承担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扮演区域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注重提升研究与发展的质量,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动力;以跨学科研究中心、衍生企业、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创业型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是融创业文化与学术文化为一体的新型大学。[8]在具体的转型方式上,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新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战略构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收并进行创新。

科研成果转化协议范文第5篇

>> 10年,一座城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认为,就重庆而言,1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人的心态。(潘复生博客・2007年3月14日)

那几天,重庆市科委副主任潘复生的这篇博文让众多市民产生了共鸣。

心态的变化,其实是每一位市民,在面对社会、经济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对潘复生而言,10年来,身兼市科委领导和大学教授两个角色的他,以积极的心态,调整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契合着直辖市前进的步伐。

>> 把科研成果锁在柜子里,与没有这项成果有什么区别?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把科研成果“嫁”出去,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潘复生日记・1998年11月11日)

写这则日记的时候,潘复生刚就任重庆市科委副主任。1962年出生的这位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德、日等国家。

“市政府对‘海归’青睐有加,对自己委以重任,我不能辜负党和政府的一片厚爱,应该及时搞出一批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带着这些朴素的想法,潘复生组织有关人员,很快策划遴选了一大批重大研究项目。这时,一些同志在背后的议论,却给他泼了一瓢冷水:“科委每年组织的科研项目还少吗?光搞出来又起什么作用?现在我们都还有几百上千项科研成果锁在柜子里……”

科研成果为什么会被锁在柜子里?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但西部的情况更严重。当时,重庆GDP仅1350.1亿元,人均GDP偏低;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居高不下;改制企业比重低、三资企业比重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低……“在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的经济形势下,科研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很不容易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平台和科技中介的作用就特别重要。”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时导师说过的那句话闪现在脑海里,他想到了症结所在――重庆的GDP达不到一定标准,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重庆“消化”科研成果缺乏有效的平台。

潘复生在琢磨:要使科技从天上落到地上,就必须把科研成果“嫁”出去,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是第一步。

思路逐渐清晰。这时,一个机会伴随着重庆直辖后地位的变化而产生。为让本地科研成果走向更宽广的舞台,重庆决定筹办“高交会”。政府这一开放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给潘复生打了一剂兴奋剂。市科委挑起了筹备重担,潘复生则被委任为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确定了“高交会”定位及层次,探索出了重庆“高交会”的操作模式。

1999年11月14日,第一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展示交易会在重庆落幕。187项科研成果在“高交会”上找到了“婆家”,其中,外地(含外资)投资重庆成果项目77项,成交金额19.17亿元。

“这些锁在柜子里的科研成果,终于见到‘阳光’了!”“高交会”空前的成功,使潘复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99年以后,重庆每年都举办“高交会”。潘复生的思考也不断升级:随着直辖市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已逐步成熟,新形势下更需要资本与技术的有效融合。潘复生认为资本与技术融合,将是重庆今后几年最“精彩”的亮点之一。

>> 调研了一些发展步伐不快的企业,形势很不容乐观……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已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要想“破局”,亟待整合资源,打造一条集“产、销、研”于一体的产业链。(潘复生日记・2000年5月20日)

潘复生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重庆摩托车在国际市场正遭遇强劲对手。一批以镁合金作为零部件的摩托车以其油耗低、减震性能好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镁合金,成为重庆摩托车制造业的“短板”。

摩托车制造业一直是重庆的支柱产业,现在却遭遇出口失利,通过调研,潘复生找到了原因:市内各摩托车企业一直没有建立相关的科技研究室,未能及时对产品升级换代,面对国际市场陡然出现的新产品时才显得措手不及。

潘复生想,必须建立一个镁合金研究院,把摩托车以及其他轻型车制造企业都拉进来,整合资源,形成“产、销、研”一体的产业链模式。

2000年底,潘复生开始筹划重庆镁业公司。当他到相关企业进行民意调查时,他所倡导的模式受到隆鑫、长安、西南铝业等公司青睐。隆鑫集团的负责人当即拿出3000万元作为前期投资,西南铝业则提供一条生产线。次年初,重庆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潘复生在重庆大学组建了重庆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潘复生的得意之作:科委、重庆大学、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和重庆工学院的学术研究出项目;重庆镁业、西南铝业是产品生产线;隆鑫集团、长安汽车则是产品的购买方――这完全就是一条镁合金“产、销、研”一体的“流水线”。

“流水线”很快“结”出包括镁合金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镁合金压铸与变形工艺等硕果,这些成果累计获专利30余项。重庆镁业公司开发的20余种车用压铸镁合金零部件在5万辆汽车和140辆摩托车上实现成功利用。10余种镁合金挤压型材、5种镁合金装备也投放市场,实现镁合金相关产值近2亿元,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产值70亿元。如今,重庆镁研究中心已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镁研究中心之一。

用同样的思路,潘复生组织成立了重庆MEMS股份有限公司和研究中心,开发成功“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等一批世界水平的产业化成果。

>> 当一个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当一个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成为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校地(市)联合”必然成为一种结合教育与科研、生产的成功路子。(潘复生日记・2004年3月28日)

1999年,在第一届“高交会”上,天津大学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全面合作。这个小小的“插曲”,令潘复生耳目一新。他的心路也随之变化――将大学教育融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在教育教学上开展广泛合作,教学效果肯定比将学生成天关在“象牙塔”里强。

2001年,重庆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时,潘复生要求将地址设在重庆大学,为学生接触经济社会大舞台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光凭一个学校的学术研究成果搞科研还不够,潘复生想到了整合资源。在研究中心的盛情邀请下,重庆工学院加盟了。于是,两所高校的学术力量,都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见仁见智,助推了镁合金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