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环境的特征

市场环境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环境的特征

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第1篇

一、对监管者缺乏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分析

证券监管博弈模型的博弈双方是证券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证券监管者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证券业协会或者证券交易商协会,还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或者别的什么机构。不过几乎各国的证券监管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共同完成。我国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进行强制性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自主监管。至于被监管者,笼统的说就是整个证券市场,即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和行为。不过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证券监管的直接对象定位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具体包括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者(政府、企业)、投资各种证券的投资者(政府、企业、个人)、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托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以及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和个人。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监管者是有成本的,即监管者的行政成本。为了实施监管,监管者需要设立监管部门来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条例和细则(如证券发行审核、证券稽查等),这一过程中自然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监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监管越严格行政成本越高,为了分析方便,假设监管者只有两种纯策略选择,分别为低成本(low cost)的普通监管(监管成本为cl)和高成本(high cost)的严格监管(监管成本为ch.chcl) 。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被监管者也是有成本的,即被监管者的奉行成本。被监管者为了遵守或者符合有关监管规定不得不承担额外成本,如为按照规定保留记录而雇佣专人的费用、提供办公设施和材料的费用、聘请专门中介机构的费用等,只不过这种奉行成本以抵减收益的形式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被监管者有可能为了增加收益(包括一非法收人)、降低成本(包括奉行成本)而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假设被监管者的纯策略选择是遵纪守法或违规操作。若遵纪守法则可稳定获得收益凡(已扣除了证券监管的奉行成本);若违规操作且未被查处,则可获得超额收益(违法所得或降低的奉行成本)r ( reward ),但若被查处则不但要没收非法所得,而且还会被处以罚款,此时的罚没总成本为p( punishment )。进一步假定,在被监管者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普通监管是查不出来的,而一旦监管部门采用高成本的严格监管,就一定能予以查处并处以罚款。

基于前述假设,考虑到证券市场上博弈双方得益信息的可获得性,建立证券市场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并用矩阵形式示如表1。

利用划线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被监管者进行违规操作。最终结果是:监管者虽然付出了一定的监管成本却毫无作用;一部分被监管者违规操作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却使其它的证券参与者遭受损失。显然,这是一个低效率的组合,只会加重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违背了实施证券监管的初衷。

二、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

若我们对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监管,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里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监管者通过严格监管查处了被监管者的违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鼓励b(bonus),这种鼓励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奖励(比如来自违规者的罚款,用以增加办公经费),也可以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其褒扬带来的精神鼓励,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如果监管者为了节省成本(或偷懒)只进行了普通监管而导致被监管者的违规操作得以成功,则要对其施以一定的惩罚f(fine),这种惩罚可以是行政上的、法律上的或是经济上的。如此一来,上述博弈模型就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博弈模型的得益矩阵如表2。

仍然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较大、使得对其的鼓励与惩罚的量化绝对值之和大于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和严格监管的成本差时(即f+b>c-c}),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从而避免了(普通监管,违规操作)这种低效率策略组合的出现。这种情形下,博弈双方都将在博弈中采取混合策略,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各自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严格监管或是违规操作。让我们定义: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遨纤二几登三寻多笼罐熟:弓多雀诺态咬乏导铸泉录名室圣聆多石杀涟返络题透汉蛋定召砖罗亨恶璧三兮概率为r,进行普通监管的概率为(1-r);被监管者选择违规操作的概率为e,遵纪守法的概率为(1-e)。

给定e,监管者选择普通监管r=0和严格监管二1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c,)/(f+b),监管者会选择普通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c洲(f+b),则监管者选择严格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等于(c‑-c,)/(f+b),监管者就随机地选择普通监管或者是严格监管。

给定r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e=o和违规操作e=i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违规;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大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遵纪守法;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等于r/(r十p),被监管者则可能违规也可能遵纪守法。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r=r/ (r+p).e=(c,}c,)/(f+b)即,监管者以r/(r+p)的概率进行严格监管,被监管者以(c‑c,)/(f+b)的概率选择违规也可以解释为,市场上大量的被监管者中(c,}-c}/(f十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违规,(f+b-c‑+c,)/(f+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监管者随机地对r/(r+p)比例的被监管者进行高成本的严格监管,而对剩余的被监管者则仅采取普通监管。

三、结论

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市场环境; 估值层面; 输入值

一、引言

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分析是公允价值相关研究中很少涉及的领域,金融危机的到来带来了公允价值研究新视角。但是目前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允价值计量联合项目最新成果——IFRS13《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特定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应如何计量的问题,并未着手对计量所处的市场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从我国国情来看,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共有和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准则运用的市场环境上的差异便是首要问题。不论市场处于何种状态,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市场环境的判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从市场环境方面入手展开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有利于完善以我国市场环境为背景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并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进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澄清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两点误解

(一)公允价值并非单一的市价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通过对价格的估计来实现对价值的动态趋近的过程,它以脱手价格为直接目标、以经济学价值为最终目标。William R. Scott将获取价值的方法划分为两种: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估计价值(直接法)、用市场价值来估计价值(间接法)。在理想环境下,这两种方法是通用的且会得出一致的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出于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往往使用容易获得的价格信息来估计价值,即使用间接法。在无法获得可靠的市场价格信息时,才使用其他估值方法,如收益法。IFRS13明确了收益法下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对未来金额的当前市场预期价值基础上的,这是现值思想的直接体现,直接法和间接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市场环境状况。所以说,公允价值并不是单一的市价计量。从公允价值估值层面来看,其输入值囊括了活跃市场报价、非活跃市场报价乃至主体自身的数据,估值方法涵盖了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可采用矩阵定价、现值技术、期权定价模型、多期间超额盈余法等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计量结果可表现为单一的点或者是区间值。准确地说,公允价值应被理解为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价值计量的不变追求。

(二)市场活跃程度并非公允价值计量的决定因素

公允价值估值主要是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选择、调整和使用的过程。从估值技术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是现行市场条件下,运用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以脱手价格为直接目标,以价值计量为最终目标的计量属性。市场法所包含估值技术,只是公允价值若干估值技术中的一类,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反而更多地被运用于市场的非活跃时期。

从输入值方面来看,首先,公允价值层级中给予完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第一层级输入值)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未调整的)最高优先权,而给予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级输入值)最低优先权。一般来说,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但是若出现其他情况,例如交易发生在闭市后计量日之前,其价格则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对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还应考虑其是否可被报告主体获得、相对的主观性以及判断其是否应当反映资产或负债特征的问题,因此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并不能保持一贯的优越性,它们也可能沦为第二、三层级的计量。其次,判断输入值是否可观察时,不能仅以市场是否活跃为标准,还应考虑市场性质、交易形式、交易对象、交易性质等因素。以外汇市场、经销商市场、经纪商市场、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市场(principal-to-principal markets)为例,这些类型的市场并不是一贯活跃的,有些甚至缺乏可公开获得的信息(如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市场),但它们通常被包括在输入值可观察的市场类型中。最后,活跃市场数据绝非输入值的唯一来源。一方面,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活跃市场数据才被用于第一层级的计量,非活跃市场数据横跨了公允价值第二、三层级的计量,其运用的机会相对更多。另一方面,即便在输入值不可观察的情况下,报告主体仍然可以根据可获得的最佳信息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包括自身数据),因而仅根据市场活跃程度来判断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不科学的。

综上可知,无论从估值技术角度还是输入值角度分析,市场活跃程度都不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决定因素,不能单以市场是否活跃为标准判断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二者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公允价值计量捆绑在市场是否活跃的束缚之中,容易陷入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误区。

三、公允价值与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市场导向

公允价值不是基于特定个体的计量,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计量。在计量公允价值时,主体应使用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为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使用的假设(包括关于风险的假设),此时,主体持有一项资产与处置或者履行一项负债的意图是不相关的。市场导向强调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解决公允价值估值中的若干问题,对资产或负债脱手价格的估计不可能脱离市场参与者群体所处的市场环境,缺乏对现行市场环境的考虑也意味着公允价值估值不可能实现程序上的理性,进而会失去结果上的理性,更谈不上反映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经济真实。

(二)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影响(见图1)

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影响可从输入值和估值技术两方面来分析。在输入值方面,市场环境状况会影响市场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而影响市场参与者在资产或负债定价时将使用到的假设(输入值)。根据市场数据的可获得性,可将输入值归类为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级。其中,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输入值被视为是可观察的,用于公允价值第一、二层级的计量;而以主体所能获得的最佳信息为基础建立的输入值则用于第三层级的计量。此外,市场条件的改变还会导致公允价值层级的转换。在估值技术方面,市场环境状况总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估值技术的选择和改变。间接影响的典型状况是市场环境影响了输入值的可获取程度,输入值的可获取程度及其相对的主观性又进一步成为影响估值技术选择和改变的重要因素。例如,判断选用单一的估值技术还是多种估值技术离不开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新市场的形成和市场条件的改变是促使估值技术调整和改变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无论是从输入值角度还是从估值技术角度出发,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都具有重要影响,公允价值估值程序离不开对市场环境的判断。

四、从估值层面协调公允价值与市场环境的关系

(一)公允价值估值对市场环境的要求

特定市场的不同时期(如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繁荣时期)或者同一时期的各个市场环境(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环境)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市场环境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公允价值计量则是以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为背景,追求价值计量公允并力求反映经济真实。

从估值层面来看,首先,公允价值以假定交易为基础,把市场参与者从计量日必须执行的资产转让或负债偿还义务中释放出来。主体必须能够进入市场,却无须进行实际交易,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于广泛的市场空间成为可能。其次,公允价值估值程序并不排斥特定的市场类型,只要该类市场具备足够的信息(交易不一定要实际发生)使得主体或第三方能够基于市场参与者角度、结合自身数据、利用专业判断进行合理估计,公允价值计量就可以发生。最后,市场环境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其最终落脚点都在估值技术上。以现值技术为代表的估值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计量的间接法更加可行,从而有效减轻对市场报价的依赖。所以,公允价值其实具有良好的市场兼容性,它对市场环境要求不高。在估值过程中不能拘泥于对市场活跃程度的判断,能否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应在于判断所获得的信息是否能代表公允价值。只有以此为标准,才不会在市场不活跃或市场报价无法直接获得的情况下止步不前,也不至于产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误解。

(二)协调公允价值计量与市场环境关系的方法

公允价值估值理论是公允价值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从公允价值估值的角度来协调公允价值计量与市场环境的关系,是解决不同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必要措施。

第一,公允价值计量主体应提高自身专业判断能力,制定政策并对其进行一贯应用以识别和应对可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事件。在具体操作中,报告主体首先要做的是对环境进行评估以在考虑可获得证据的基础上确定交易是否有序,如果资产或负债的活动数量或水平存在显著降低的情况,则对现行市场条件下脱手价格的估计取决于计量日的因素和情况,并且需要职业判断。从输入值方面来看,在市场环境不活跃时,公允价值计量主体应利用环境中能获得的最好信息来形成不可观察输入值,并识别所获得的信息能否代表公允价值。如果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有买价和卖价(即来自经销商市场的输入值),则不管该输入值被归于公允价值层级中的哪一个层级,买卖价差中最能代表该环境下公允价值的价格应被用来计量公允价值。从估值技术方面来看,主体不论采用何种估值技术都应该包含适当的风险调整,包含反映市场参与者将要求的作为一项资产或负债现金流量中固有不确定性的补偿数额的风险溢价,以拟合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下,主体都应确保获取计量公允价值的充分数据,保证所使用的估值技术与特定环境相匹配(必要时应对估值技术进行校准),力求使其提供的估值结果更加接近经济真实。

第二,在分析一项交易价格能否代表公允价值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于关联交易,要确定其是否满足市场条件;如果某一项交易是强迫的,则其交易价格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对于交易价格中的计价单位应予以关注,并判断其是否与资产或负债的计价单位相同;对交易所发生的市场要作出判断,确定其是否为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若主体确定一项交易价格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则必须在使用前对其进行调整。从交易价格拓展到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判断其是否代表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在于其能否体现有序交易的精髓。习以为常的交易状态被打破、市场参与者一方是单一的、强制交易的出现、交易价格异常都有可能预示着该交易是非有序的,在此情况下获得的信息一般不应被用于公允价值计量。

五、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的启示

(一)正确定位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有效性

公允价值相关数据不可获得可以说是我国企业公允价值计量中面临的重大难题。诚然,这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问题,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发达国家在公允价值运用环境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借鉴相对成熟的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经验,同时客观地分析我国市场环境中存在的特有问题及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并给予其正确的定位是我国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必经之路。

鉴于市场环境对市场数据可获得性的影响,提高我国各要素市场的有效性可使市场数据更能代表公允价值,并有利于最大化公允价值第一层级计量的范围。斯科特认为,当大量的理性投资者在一个有序运作的证券市场上作出相互影响的决策时,这一市场就会变得有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市场必须具备至少以下三个条件:大量的交易、投资者理性、市场运作有序。各要素市场的交易量与一个国家或区域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政治策略有关,经济的发展是根本,理性的投资观念、消费观念则需要政府的引导。市场能否健康有序运作,需要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手段。

(二)在准则趋同过程中处理好公允价值与市场环境的适应性问题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与其自身的环境相适应,一方面要争取从公允价值准则方面实现国际等效,另一方面要对准则的应用环境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国际准则趋同并实现等效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项重大改革,追求与发达国家准则等效,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普遍认可,完善外贸环境,同时有利于降低国内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公允价值理论的完善是主要问题,由会计环境差异而造成的不同执行后果问题是各个经济体的特有问题。特有问题并不是与国际准则趋同或实现等效就能解决的,需要政府部门因地制宜、认清本国会计环境现状,处理好公允价值与其运用环境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手段应是双向的,不能单方面地强调准则去适应环境,更要注重对应用环境的完善和建立对未来市场环境作出合理预期的机制。在坚定公允价值计量之路的基础上,吸取发达国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演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各要素市场的特殊情况,制定与国际等效的、不乏中国特色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

【参考文献】

[1] 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30.

[2] 胡庭清,谢诗芬.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11(7):110-120.

[3] 谢诗芬.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环境辨析[J].财经论丛,2001(1):59-62.

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资本市场 环境因素 战略目标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体育产业证券市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市场、体育产业基金市场、体育保险市场、体育信贷市场、体育产业赞助市场,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综观世界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就没有现代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体育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环境条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与环境的活跃程度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从2003年北方五环退市的原因看,一方面是由于北方五环创业能力不强、创业技能缺乏,同时也与北方五环创业环境的制约紧密联系。对创业体育企业而言,培育一个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是保障其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核心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的需求和环境资源的供给所具有的有机联系。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看成一个组织,它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外部环境可以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自身资源不足时获取其所需要的资金资源,而这就要求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外部环境能提供这些资源的主体建立密切的关系,才能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顺利创建和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方,外部环境是这些资源的供给方。对某种环境资源来讲,如果环境资源的需求大于环境资源的供给或者环境资源的供给大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如果外部环境对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这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实际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好的理想状态。另外,从环境资源的整体来看,如果各种环境资源都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外部环境对各种环境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对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就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外部环境资源供给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的资源供给来满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环境资源需求,同时在既定的环境资源供给状态下,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地调整资源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依据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框架主要包含四层涵义,即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体育企业资源需求;依据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分析,并比较现有环境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环境中寻找弥补资源缺口的途径;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功能是分析研究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环境对战略目标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所处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二、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与资源需求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是一种集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与体育市场一体的资金运作模式,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在世界上已经盛行了几十年,她催生了无数的体育产业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体育产业企业奇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联合体,具有实体企业的完整功能,因而无论其生命周期长短,都与实体企业一样存在战略管理问题。技术、资金、人才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备的三种初始资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必然对这三类初始资源有需求。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的来源渠道实际上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考虑自身资本结构的融资战略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需求往往影响到资金需求和人才需求,比如说创业体育企业在早期要通过自主研发来获得技术,它必然会对资金和研发人才有大的需求。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从资源的自身属性特征和资源的获得途径两个角度来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需求。通过对体育产业资本市资源需求分析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现有的资源,就可以确定体育产业资本市场需要从外部环境获取的资源。三类资源的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看出,三类资源需求分析的共同点在于都可从获取途径的角度来考虑,同时资金和人才需求分析还须从需求量来反映,而技术类型和人才类型分别是分析技术和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资源需求与环境要素资源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要想从环境中顺利获取必要的资源,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外部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能供给这些资源;第二,能够保障资源的获取。依此,我们把提供资源的环境称为直接匹配环境要素;把保障资源获取的环境称为间接匹配环境要素,这两类环境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之中(如图3所示)。在图3中,技术、资金及人才环境要素是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直接提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的资源;政策法规、中介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信息化等环境要素是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它们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我们认为技术环境要素包括技术研发环境和作为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技术市场环境,一方面,研究开发主体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生产能力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转移与扩散,它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融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金的供给。人才环境要素对风险体育企业人才需求的供给主要体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的人才储备。文化环境要素主要指社会对风险体育企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认同和倡导的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鼓励、推崇创业,容忍失败的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风险体育企业的灵魂,保障创业体育企业资源的获取。政策法规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出台的与创业体育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创业体育企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和有效执行保障了创业体育企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获取,有效地促进了创业体育企业的创建和成长。政府颁布的政策法规分为三类:人才政策法规、技术政策法规和融资政策法规。

图3 直接匹配环境要素和间接匹配环境要素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用图

四、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是融资过程外部影响因素的集合,而环境主体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承载者,环境要素所体现出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影响是环境主体所提供功能的外在表现。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的构成要素对环境要素与环境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即:(1)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之间的映射机理;(2)环境主体的构成体系;(3)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等。我们认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承载主体主要包括大学及科研机构、关联企业、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它们都发挥各自的功能,其中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及科研机构可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二是大学及科研机构能够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关联企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创造和扩散技术机会上。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是为体育资本市场提供所需的初始资金。中介机构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人才交易中心、技术交易中心、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它们主要的功能在于便利创业体育企业对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获取。

五、结论

1.良好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的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保障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所需资源的获取需要培育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外部环境中,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及时调整自身战略目标,主动地去适应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要素归为11个方面,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密集的社会网络、开放的人才市场。也就是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应依据现有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调整战略目标,并创造适合自身需要的环境。

2.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与环境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本研究找到了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理论突破口,构建了以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资源需求和供给为基本关系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分析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战略目标和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和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以环境主体为创新点提出了研究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实质问题的新思路,同时把环境要素和环境主体结合起来研究,使环境问题具体化、环境研究系统化,也为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政策扶持找到立足点并保障其可操作性。环境主体的研究,尤其是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的映射机理、环境主体提供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未来对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钟霖付强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21-25,32

[2]李建臣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70-1472

[3]任保国赵文胜李建臣: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1):52-56

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导向 业务流程重组 特征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20世纪90年代源于美国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重点在于大规模削减组织内部的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然而,重组所引发的冲击仅仅是内在的,最终会中止于企业的大门口,显然,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流程重组的触角必须进一步伸向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开始十分重视客户这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建立和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市场导向的概念(Market orientation)应运而生。市场导向型企业的竞争实力明显强于非市场导向型的同类企业。企业要将市场导向这一经营理念推广实施,需要突破原有业务流程重组的限制,实施市场导向型的业务流程重组。

市场导向的概念和内涵

市场导向的提出者Kohli和Jaworski对市场导向做了如下的定义:市场导向是在组织范围内产生与客户现在和未来需求相关的市场信息,通过各个部门传播这些信息,并在组织范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响应。Narver和Slater则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组织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创造必须的行为以便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的更高的业绩。并且认为市场导向包含了三个行为部分构成要素: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魏圣忠通过文献综述,对市场导向提供了一个整合性的定义:市场导向是一种组织文化,在该文化价值规范的引导下,组织的行为准则着重在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跨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透过全组织性地产生关于影响组织营销活动成效的客户需求力量、竞争者竞食力量以及其他市场环境变动力量等三种市场力量的信息、跨部门间地扩散该信息,并且全组织性地对该信息做出反应,因而能够最有效果以及最有效率地为客户创造出优越价值,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持续的优越绩效。

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

企业在将市场导向战略融入业务流程重组时,为了应对不确定性日益加强的外部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以及跨部门协调等这些市场导向的组织行为准则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变原来的内部导向为外部导向,努力从顾客的需求及其外界环境的变化中发现价值并实现这些价值,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必然会改进业务流程重组的原有模式,使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一下几点:

流程重组的驱动力:满足顾客需求

流程重组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流程重组的直接驱动力是为了更快更好的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赢得顾客,实现企业利润。这里的顾客是个广义的范畴,包括企业供应链上所有的个人和组织,如最终用户、目标客户、公众和中间商等。因此,市场导向型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应该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重组。

流程重组的切入点:竞争环境

企业为了快速有效的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制定流程重组的策略时,把企业作为外部环境的一个子集,充分了解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趋势,结合企业的现状分析,吸收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因素,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业务流程重组策略,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产出。外部竞争环境的范围是广泛的,包括直接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顾客需求、社会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及资源等。

流程重组的关键成功因素:跨部门、跨企业的协调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只是局限在企业之间,范围会波及到整个供应链。为了建立良好的、快速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需要企业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合作伙伴间的紧密协作。跨部门协调作为市场导向的构成因素,在流程重组中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对流程重组中涉及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播,提高知识的使用价值。

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企业和顾客的双赢

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业绩的巨大提升,但仅仅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不够的,同时要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流程重组的实施难度:比原来明显加大

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要求企业转变视角,由内部导向向外部导向过渡,因此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和环节明显增多,实施的难度相应加大。从流程的五大负面过程评价指标(中介度、协调度、负荷度、重复度和迟滞度)来看,市场导向环境会加大这些评价指标,业务流程重组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成功实施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条件

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市场导向型的业务流程重组,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以满足上述特征。首先,企业必须对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对组织产生重要影响的有竞争力的因素,把握公司在由竞争对手、潜在替代者、供应商、客户等组成的整个产业中所处的地位;其次,需要根据内外部的环境制定清晰的企业战略,认真审视并预测外部竞争环境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市场导向中的其它因素对战略制定的影响,其中包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有者、供应商及其它业务伙伴等)、顾客需求、社会趋势、政策法规、技术、外部资源等;再次,在市场导向环境下,企业为了赢得顾客,在制定自身的业务流程时,应该同时考虑到顾客的购买流程,充分了解和分析顾客的购买标准,识别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路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流程改进策略,形成真正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最后,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流程知识管理体系。只有在组织范围内跨部门的快速传播和有效共享市场环境信息,并运用到企业流程管理中来,才能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流程的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在良好的IT基础设施、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等基础之上。在企业内部,BPR的实施技巧和工具也是流程知识管理中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从市场导向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呈现的新的特征和实施的条件。关于市场导向型业务流程重组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钱皮.企业X再造[M].中信出版社,2002

2.魏圣忠.当代营销观念新思维:市场导向理论的回顾与评价[J].管理评论,2002

市场环境的特征范文第5篇

1.1公允价值的定义。从定义为衡量方法的国际会计准则研究中的术语定义,出现在交易的资产和负债中,交易的资产和负债的形式是公平的,甚至是讨价还价的相应金额。从这个定义来看,这是不难看出的,这涉及自愿,甚至讨价还价的原则。最终目的是确保双方都能用公允价值进行衡量,以避免双方当事人之间出现权利不平衡现象。1.2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首先,公允价值本质上是对市场信息的评估,也是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市场的一种识别。其次,从定义可以看出,在公平价值的前提下,交易主体必须是自愿方了解情况,而对于具体交易或特征的两种物业都可以理解,双方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贸易的角度。最后,公允价值是确认价格,而不是实际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往往出现在实际交易不足的前提下,估值以活跃市场的报价为依据。

2在财务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的意义

2.1标志会计理论的转变。在财务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表明,中国的会计理论从原来的原收益表观转变为资产负责表观。在会计理论中,通常有两种资产,管理和收入。过去人们往往更注重企业的收入,大多数人支持收入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会计应正确衡量各企业的价值,每个企业的价值需要考虑企业的未来收支,公允价值基于此基础。这个概念就是表达对历史成本限制的批判,本质上是会计理论的变化。2.2标志中国会计国际化。在我们的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可以用于公允价值计量和核算,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表明,标志着中国的会计国际化。在我国使用公允价值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从传统历史成本变化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衡量和会计模式,多元化的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会计和国际会计准则。以往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唯一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和会计核算的财务事项,不使用其他模式进行经济计量和会计核算。2.3侧面反映市场环境日益改善。在财务会计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计量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积极的市场环境。如果市场交易部门活跃,则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无法计量和计量。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做了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交易环境活跃,所以才可以对部分事宜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核算。

3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正确运用

3.1正确的评估公允价值。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双方根据市场价格完成交易的价格。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评估步骤如下:首先,如果活跃的资产市场或负债价值,可以直接用于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可以直接从活跃的市场;第二,如果没有活跃的资产市场或负责人直接使用活跃价值和类似资产或负责市场的价值,在相应的调整中,因此公允价值可以直接从活跃市场调整中获得;第三,如果没有活跃的市场,可以使用成本法和收入法估算公允价值,成本法是指根据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估计或当期成本或重置成本考虑资产或负债,负债,收益是指使用资产估算未来收益的资产公允价值。3.2正确理解和在财务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在确保公允价值的正确金额时,公允价值可以在财务会计中进行计量和计量。在财务会计中,在衡量和计算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公允价值不能用于操纵企业的利润。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中国在使用公允价值时更加谨慎。在会计准则中,明确了公允价值使用范围。在房地产投资方面,房地产只在市场环境中活跃,企业可以轻松从房地产市场交易环境投资房地产市场价值,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处理房地产投资。

虽然我国公允价值的计量和使用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个问题应该一直在解决。这意味着公平价值应该合理科学地应用,为决策者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而改善这一领域,不仅需要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还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更多的人逐渐接受和应用公允价值。

作者:刘彤 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