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第1篇

    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简称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献综述;科学研究;联系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也称研究综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如学科和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一般步骤

(一)文献的搜集

文献的搜集包括检索和初步筛选两个紧密结合的方面。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完成,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光盘、网络或期刊数据库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而文献的筛选则从文献的真实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鉴别。

(二)文献的阅读和分类

阅读是全面掌握文献观点、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也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系统地记录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同时,要批判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以便发现尚未研究的问题。其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研究中使用。

(三)文献的加工、比较和评论

撰写文献综述的关键在于对文献观点的加工整理和评论。首先,对文献的观点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整理、陈述并注重对观点的提炼,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其次,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和评论,要客观公正并注意选择合适的视角,保持思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预测研究趋势,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结尾应在考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学科领域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应用价值、实际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或前景,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研究内容等。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所在,也是文献综述的点睛之笔。

三、文献综述与科学研究的联系

文献综述是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地位。对学术研究而言,文献综述就像是路标,意义是特殊而深远。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乃至学术创新的基石,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而科学研究具有历史继承性,整体上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若能踏着前人的足迹向前挺进,不仅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帮助我探索的层次更深更远。

(一)文献综述之于科学研究

从上述文献综述的含义与步骤,可以看出,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首要而必要的步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一个资料全面、研究深入的综述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确立研究课题方向,还可以为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下面就文献综述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分几点阐述:

1、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一方面,文献综述为科学研究论文的选题寻求了切入点和突破点。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而创新就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通过撰写综述,可以在掌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寻找论文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明确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这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工作。

另一方面,为研究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论证依据。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最新成就,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已有的研究中得到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论文深入研究的新方法、新线索,使相关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为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丰富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同时证明研究题目和方法的选择是必要和适时的。可以说,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2、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工作者应把人类历史上尚未提出的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的选题,从事这种研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文献综述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占有已有的研究材料,避免重提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这对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有重要的的作用。

3、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作用在于介绍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这样,既能反映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又可以使评审专家充分了解论文研究的价值,判断学生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

4、不应忽视的双面效应

文献综述具有正负双面效应:它既可以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学术养料,同时也可能框定甚至窄化或限制后人尤其是那些墨守成规者的视野和思想。所以,我们应警醒:不能只看到文献综述的“工具意义”,毫不理会前人研究成果本身的“宝藏价值”,更不能将文献综述仅仅视为“学术规范”的一种标志。

(二)科学研究之于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科学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文献综述是一种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文献进行的“再研究”。可以说,科学研究对于文献综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为综提供资料的支持和思路的启发,一片优秀的文献综述应为读者或研究者本身提供一个相关研究的总体状貌。科学研究成果中的各种理论或观点都有自己的内核,而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的分类、分层和关联论证等“研究之研究”的环节,便可以产生“学术增值”,所以,相当大的科学研究相关文献和知识的占有量应是可以对文献综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四、结语

文献综述是为了明了过去研究的状貌,把握或占领当下研究的制高点,最终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面对各种不同的理论或观点,坚持综合性和批判性,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同时,寻找自己不同于前人之处,阐明其研究的进展和特点,让其研究发现尽可能具有原创性,觅出实现突破和超越的路径,探索未来研究的可能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No.21611:49-52.

[2]高丽丽.关于文献综述的认识和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S1:210-211.

[3]路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No.5002:69-75+112.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第3篇

从我国教育目的、方针来看,教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就是说,科学研究是否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影响、发生积极作用和收到积极的效果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即它具有教育性。下面我们依次予以考察。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苦求索的过程,充满着苦涩,忍受着各种磨难,牺牲人生的许多乐趣甚至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失去生命(如天文学家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而被教会活活烧死)……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格、没有顽强的拼搏以及为科学的献身精神,那么,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旦遭受挫折或责难就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一般而言,科学研究是在充分的浓厚学术情境下和缜密的氛围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境中,研究者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等不仅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显露,而且他们的这些积极品质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生长、提升和放大。马风歧教授认为:“教育是人们精心设计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人们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有积极价值的品质。”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像自然科学科学研究者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所规范的图景或思维框架或实验场域中描述自然现象、观察实验和分析试验数据,并将自然观的思辨形式转化或升华为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由于有先贤的榜样导引和导师的孜孜以求的示范,这些榜样和示范对学生在德的方面必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因为有这种影响,马教授的希望———“有积极价值的品质”显然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得以达成。在杜普伊斯博士和高尔顿博士评析杜威问题解决法时也坚持认为:“这种探求方式既能产生真理也能带来善。”其实,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本质上就类似于杜威方法,因此,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也能带来善。从历史上看,科学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体制下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当时政治家一般是在演讲和辩论中成长起来的,他需要用当时所有知识(当然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来论证施政纲领,辩驳各种观点。犹如西塞罗所言,作为一个雄辩者必须要掌握当时所要的知识,以便用发现的知识为各种政治主张来辩护。

在海德格尔那里,政治与逻各斯之间是有密切的相互关系的。政治的技能主要就是驾驭语言的技能,而逻各斯最初也是通过它的政治功能认识了自己,认识了它的规则和有效性。例如,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和形成了一批用语言交流和表达的知识或学科如修辞、逻辑、语法、雄辩术、演说术等,这些学科就是探寻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原理和规则即规律。洪堡曾说:“但无疑科学是培养道德智慧的最合适的材料。”赫胥黎在《科学与道德》一文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有高度德性教育的学科。可见,科学研究所发现的知识或规律即科学可以大大地丰富和增强人们的道德智慧和政治智慧———既能够掌控着自己的灵魂又能够驾驭他人的智慧。从西方的“哲学王”到中国的“圣人”,人们所诉求的:他们既是政治的,又是道德的,还是智慧的。即中国语境下就是“德育的”。苏格拉底有言,美德即知识。而且,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论证“美德是否可教”时,他认为,“美德”是一种“智慧”。在柏氏看来,“智慧”即“知识”,既然“美德是知识”,那么“美德可教”也就成了一种逻辑必然。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过程。

赫钦斯说“:教育意味着教,教意味着知识,知识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教育应该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一种正确知识,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即使在研究过程中未能取得重大成就,但也会因此增长知识,增加才干,即丰富阅历,添加经验,改善认知结构,从而不断地提升智力水平和研究能力。作为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研究者在其中不仅能感受、体验和享受追求真理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发现、创造、表达和展示其研究结果———真理或知识。赫胥黎认为,科学知识可以发展人的观察力、推理力和概括力,并认为这是其他知识不可比拟的。还有斯宾塞的经典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它不仅指认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而且还明确指出其价值之一在于智力的训练。这种“过程+成果”———就是发现知识、追求真理、发展潜能和提升智力。这恐怕是科学研究教育性的主要诉求与表征。

科学研究既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种体力活动,如动植物方面的研究,经常要走出实验室,到野外去采集标本;还如社会学的实地考察,也是要走出书斋和实验室的;还有心理学的问卷调查;地质学和地震学都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等等。这种室内外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一方面,它对研究者提出了身体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于研究者的身体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体育”的意义也会在研究中时常表现出来。既然体育是一种教育,那么,内含“体育”成分的科学研究其教育性也就自不待言了,更何况在大学里的体育学院还有大量的人从事专门的体育科学研究,显然,这种体育的精神能够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加的彰显。但在柏拉图看来,只有体育上升到一种体育精神,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否则,根据他的二元论,体育就是一种培训。不过,在斯宾塞和杜威那里,培训也是一种教育。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职业,它是近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劳动,只是这种劳动是以深厚知识作基础的探索性的智力劳动即所谓“第四产业”知识产业中科技与开发产业劳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复杂劳动。“科学实质上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在更抽象的意义上,自然科学是一般劳动、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精神生产。”因此,在这种精神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更特别、更特殊和更别具一格,即一种特别的劳动产生一种特殊的劳动影响,形成一种特别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古希腊美学思想认为,美是可以通过客观规律来反映和描述的。而且斯宾塞还说,美学一般必须以科学原理为根基。可见,科学研究中美是随处可见的,关键在于发现和体悟。一旦你感受到了科学研究之美,科学之美,你就会在渐变中形成一种科学审美情趣和建立科学的美感。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因为有了美或发现了美而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或有所发明即有所创见。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圆球形为立体几何之完美形状并断定天地一定是球形的,在数学和音乐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比例”之美,天籁之音的音乐之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诞生于美妙的音乐的启示中;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发现完全缘于一种美感;法国数学家柯西、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所展现的潜无限之美以及康托挖掘的实无限之美;等等。这些“美”都转换成了一种科学之美、科学研究之美和科学成果之美。李明德教授在解读德国新人文主义运动时期流行的德语“buildung”(教育)一词时指出,这里的所谓教育,就是指人类在智力、道德和美感等方面的培养。而且弗洛姆也认为,教育不仅应该包括理性,而且应该包括术。可见,科学研究之美也就是教育之美。

我们从教育方针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解读,既发现了科学研究中德智体美劳等有关教育因子的存在,又看到了德智体美劳等有关教育因子在科学研究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即教育性。

二、科学研究的教育性:人文意蕴的显现

所谓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从教育———一种文化角度,即指通过完满和理想人性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以期达到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而人性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也指人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人性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毕达哥拉斯说:“而比这一切都宝贵的是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并可能改变你的天性。”哈钦斯认为,要使一个人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这种学习既包括接受性学习,又包括自我学习,还包括研究探索性的学习———科学研究。当然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因此,人性的改变必是教育的结果。在追求普遍真理的科学探索中,对丰富和完满人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显耀的,因为他们是以“求是”、“求知”为旨趣的,如古希腊文化就深刻地揭示了认知活动对人的本性的满足。其实,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正如方朝晖教授所言:“正因为它所追求的普遍真理对人性来说有着超验和永恒的价值。”

这种价值就体现了一种教育意涵。休谟说:“一切科学对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他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科学研究一般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或不存在无学科基础的科学研究,即使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科学研究都有其学科归宿。按照休谟所有学科与人性的关联性,我们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必然关联着人性。而人性的开启本身就是一种观照,就是一种教育。人性因为人的本性或理性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和提升,这种发展和提升就是科学研究教育功能的展现与延伸。同时,研究者在科学研究方向的确定、课题的选择和方法的确立上,都是依自己兴趣所为,兴趣是科学研究之始,它可以在人性深处唤起探索宇宙真理的欲望,这种人望的满足对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人格塑造都是有益的。科学研究既因为理性的勃发而创造,又因为理性的发达而使人性得到丰腴和完满,犹如孟建伟教授所言:“离开理性和科学,就不可能有这种完整而丰满的‘人性’。”这恐怕就是马斯洛所说的,一切教育都应是为了“人性的健康、成长及其较丰满和最丰满的发展”,使人达到其所能及的完美人性的培养。

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与自由是人的本性。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合乎“人性”的称之为理性。所谓理性,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而在康德和黑格尔那里,理性则是指通过辩证思维将各种抽象规定综合起来把握事物整体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皮特斯认为:“教育就是鼓励并促进人们通过最大限度地使用理性,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

但丁也说:“只有遵从理性的指导,人才能达到至善,……”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理性。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是一个需要理性和使用理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只使用理性,而且还会发展理性。一般来说,人们通过科学研究活动来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和解释自然现象,自然规律通过理性而被人认识和发现。从这一点来看,科学研究教你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掌握自然的学问。也就是说,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就是用理性探索新知,这也正吻合了巴门尼德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的观点。由此,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就成了增长知识的过程,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也是一个不断增加美德的过程。按照皮特斯对教育的认识和解读,科学研究既增长知识,又增加美德,还发展理性。

也就是丰满人性,修养人性,完善人性。显然,科学研究对于实现“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的目标是极为有益的,正如赫钦斯说的,所谓完善人意味着他们的理性、道德和精神诸力量的最充分的发展。科学研究实质上就是:“无止境的否定和怀疑,天穷无尽的诘难和追问,无拘无束的探索和发现,这本身就是一种可以不断满足自身的精神体验,一种痛快淋漓的生命享受,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

斯宾诺莎公开宣称:“我志在使一切科学都集中于一个目的或一个理想,就是达到……最高的人生圆满境界。”这种体验、享受和境界就是一种内省自悟的过程,也是在真理求索的过程中一种循环往复且不断地升华的过程。这恐怕就是儒家所倡导和强调的极其严苛的“自省”和“慎独”的过程吧。《中庸》中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一种科学“修道”的过程,即修的是科学之“道”,研究之“道”,科学研究之“道”。修道之谓教也!然而“,个人不是一个自足的精神存在物,精神不是个人自然构成的产物,个人只有在与历史、文化以及他人的交往与交流中,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理解达成个人与历史文化、他人真正的精神交流,还可以不断地扩展个人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

现在科学研究一般是一种团队作战并非单打独斗,他们共同探索,互帮共进,在这种团队文化中达至一种人生境界即精神境界———攀登科学高峰的境界。爱尔维修认为,人的神、美德和天才都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显然,这种境界就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修得的,这种修得正好反映了其教育意蕴。此外,科学研究既然是一个团队,就彼此而言,必定存在一种相互的影响。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既然有“老师”在,那当然也就有了教育。如果一项活动或事件或成果引发人们在认知心理、心知模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熏陶所产生的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在《几何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学术讲座中讲到几何学的地位时指出:“还有一个熏陶的问题,因为几何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可见,文化是能起熏陶作用的,熏陶作用又是什么作用?那当然就是教育作用。方朝晖教授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学术研究没有自己的精神价值基础或境界,……否则它就不可能吸引千千万万人为之献身、为之忘我、为之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终生。”

从方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物理学研究有物理学的精神价值世界,生物学研究有生物学的精神价值世界……每一种精神价值都有其独特催人奋进的作用、导向引领作用和激励促进作用。正是这种作用才感召那样多的人“为之奋斗终生”;正是这种文化才产生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是科学研究———学术研究深刻教育意蕴的一种表征。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科学革命对人们的认知心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科学家的影响———他(她)必将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王荣江教授概述到:“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创造,并不局限于研究对象本身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更为根本的是带来思想、价值观以致整个文化观念的重大变化,使人重新确立对世界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正是科学研究中所形成的科学思想和精神,激发和培养了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力量,按龚育之先生所说就是‘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

这是就人类而言的。但就科学研究中的个体———研究者来说,他(她)们的每一次新发现或新发明———哪怕是一个词的词义新释、一个知识节点的破解等,都会让其兴奋不已,“想入非非”。尤其一项重大成果的突破,这对研究者来说,将会有更深的感悟、更多的想象和更强的心灵震撼。人们试想一个在生意场上突然大赚一笔,一夜之间变成富翁,他(她)是否会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是否会展开想象力对未来进行思考、规划和憧憬?是否会改变他(她)对世界、社会的看法?他(她)是否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样导致人们如此众多之变,难道还不够“文化”、“培养”、“育人”和“教育”吗?美国课程之父泰勒说过“: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的历程。”斯宾诺莎也认为,人的生活方式是依据他的知识而变化的,是善与真携手并进的。纽曼也说:“知识是心灵扩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及实现它的工具。”马斯洛还强调人是文化的产物,费希特也认为,实现人的使命的途径依赖于文化。由此观之,这足见其科学研究的所谓以“文”化之的教育性。

赫胥黎认为,因为科学基于实验之上,并以归纳法为致知方法,而归纳法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心智训练价值,即科学及其研究具有训练和教育价值。因此,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培养科学思维的心智习惯的过程,所谓科学的心智习惯,王荣江教授认为:“是一种尽可能摆脱个人情感、偏好和利益等个人心智而基于对事实的清楚认识、对事实的关联和相对意义的正确估价的判断,是一种合理性的思维方式。”他还说:“这种科学的、不受个人利益和情感支配的心智习惯是健全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正如卡尔·皮尔逊在《科学的规范》所言:“通过大量灌输科学的心智习惯而鼓励科学和传布科学知识,将导致效率更高的公民,从而将导致已经增进的社会稳定性。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心智,很少有可能被仅仅诉诸激情,被盲目的情绪激动引向受法律制裁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也许最终会导致社会灾难。”可见,通过科学研究过程———心智习惯训练,无论是科学家、教授,还是社会上科技工作者或者是学生,都有利于促进合格公民的形成。这正是科学研究所具有的文化熏陶价值的体现。

三、科学研究的教育性:思想启迪的意涵

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而“物质”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正确与否关涉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与否。不过,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而深化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重大科学发现,了元素不变性、原子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旧观念。由于物质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只要科学研究在进行着和发展着,就必然会产生对物质概念的新见解,就会导致唯物主义发展形式的改变。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在我国,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一种官方哲学,一种指导思想,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当然是每一个国公民都要学习、思考、体会、感悟和践行的。作为科学工作者更应如此,因为他还要起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感召作用。可见,科学研究的教育意涵,不仅是指科学知识的教育和获取上,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般感知和认识上,而且还表现在政治信念、公民意识乃至哲学智慧———思想、观念和精神上。

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哲学的指导。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创立就是在休谟与马赫的怀疑的经验论以及斯宾诺莎的唯理论两种哲学思想影响下展开的。前者为其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后者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的理念为其大尺度或者说更宏观地把握问题提供了启迪。总之,它们都对爱因斯坦的思维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这种以追求科学真理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研究活动,显然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哲学的指导和影响,如以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这本身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还如自然观———一种关于自然界的哲学观,它在科学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中就显然地具有指导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能否按照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塞涅卡所言:哲学的目的在于把人引向德性,而德性就是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范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说“观察渗透理论”,即科学人员总是在一定的哲学观或理论指导下观察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简言之,理论赋予科学研究者关于事物本质的观念,形成对科学的追求,推动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如哥白尼“日心说”、爱因斯坦及薛定谔与海森堡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胜利即科学革命的胜利,就是以自然观的胜利为前提的。一旦我们缺乏正确的自然观作指导,其研究也易步入歧途,如华莱士曾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理论,但最后却走向了降术的“惟灵论”。自然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胜利也必然导致世界观的变化和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本质上就是教育或教育因子在起作用。因此,科学研究因为哲学或理论的指导而流光溢彩,因为科学真理的发现而金光闪耀。

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普遍采用实验的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科学假说以及科学猜想的。因此,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理论兴趣选择与使用必要和恰当的设备、仪器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干预实验,以求问题的解答。郝苑博士曾指出:“这种对于实验方法不可或缺的态度普遍存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和技师之中,近代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重视实验和技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他们与技师、工匠的直接或间接交中培养出来的。例如,伽利略的一生就是在由技师做助手的工场中度过的。……并由此意识到了实践和干预对认识自然的重要性。”

可见,对实验和干预的“意识”“、态度”和“重视”是在实验中培养和形成的。关于态度、意识和重视的问题,表面来看,是对实验而言的,其实质则是关于科学及科学研究的态度问题;而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它又是关于科学人生的问题,因为科学研究的实验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他们生命的象征。由此,上述问题通过辩证转换和逻辑推理,它便转换成了一种科学的人生观问题。正如我国学者任鸿隽指出的那样:“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不但是因物质科学的进步,间接地把人生观改变,直接的科学自己还可以造出一种人生观来。”人生观“有一大部分或全部分,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变更或解决”,“科学自身可以发生各种伟大高尚的人生观”。这也是参与我国20世纪20年代“科玄论战”不少学者的观点。也就是说,通过实验研究,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提升改造自然的欲求,培养一种实验精神、实验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另一方面,积累操作经验和实践技巧,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

在海德格尔看来,做一个实验就是规定一个条件,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在某个运动整体进程的必然性中把握这个运动的整体,并在事先用我们的计算来把握。换言之,在“实验”一词的近代意义上,实验是由“规律”指点和支配的,它反过来将证实或证伪这些规律的“事实”。规律……它们是从科学家通过他们最初的谋划形成的自然的基本概念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他们越是能够精确地谋划自然的基本的概念,他们将越能精确地做他们的实验。简单地说,实验是一种谋划,怎样谋划?如何谋划?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把握怎样的规律?等等。这既包括方法论问题,也包括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研究者在亲自实验的过程中去感知、体悟、理解和掌握的。现代科研已进入“大科学”和团队攻关时代,在这一过程中,这种谋划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集体谋划,一种集团谋划。在这种集体或集团的谋划中,除了获得方法论的训练外,还需要和学会伦理建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获取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和途径,以及追求真理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自身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等即伦理建构,而积极的伦理建构也就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黑格尔将教育学视为使人们合乎伦理的艺术,凡是一项活动只要对人的伦理建构有益有用,那么这一活动就具有教育性。显然科学研究的实验,不仅可以建构伦理,而且还可以实施伦理教化。特别是进入现代科技社会后,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研究等,这些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涉伦理价值问题。这正是应验了伊壁鸠鲁所说的物理学对自然的研究是为伦理学服务的观点。此外,辩证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指导我们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科研工作,这于研究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建立和形成显然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四、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大学的本然诉求

大学既传授知识,又要发现知识,这是大学两项核心职能,离开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成其为大学。传授知识是培养人才,发现知识就是要进行科学研究,也是培养人才。在古典大学或中世纪大学即近代大学产生之前,可以说,大学主要就是教学,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人才。但近代大学产生以后,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并随即引领着大学的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职能活跃在大学里。科学研究在大学里从它一出生,人们便给了它一个“规定”的框架,即近代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洪堡所规定的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威廉·冯·洪堡传》的作者彼得·贝格拉对洪堡原则简洁解释为:“除了自由以外,研究和教学的统一,亦即研究者和教师的统一,可视为德国大学的支柱。

只有教师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作为知识加以传播,只有这种教学才真正称得上大学教学或大学学习。”也就是说,大学不像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总是特立独行,而它始终却有教学相伴。而且科学研究一般都是学术前沿问题或社会生产实际的疑难问题的探讨,在这一探求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形成新概念、新理论,若及时地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斗志,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显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其教育性就是研究成果通过教学的转化而表达和实现的。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说:“科研本身能够是一个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也就是说,研究亦具有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觉悟、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功能即教育性。关于这一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特别是在19世纪后半叶,西方围绕大学教学与研究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不少学者都投入其中。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态度明确,他指出,大学既是教学机构又是研究机构。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以充满想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对生活的冒险精神。他要求教师既教学又要科研,把二者结起来,即把思想的冒险和行动的冒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要求大学开展科研,发展学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施莱尔马赫也认为,大学的务就是:“唤起科学的观念,并循此观念进入其既定的知识领域,使其能够本能地用科学的目光看待一切知识,不是孤立地,而是在相互的联系中探索具体的现象,不使之须臾脱离与知识整体和全体的关联;学会在思维中应用科学的基本法则,并进而养成独立研究、发现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洪堡亦曾说过“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名言,即大学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实现其修养的目标。

学术自由是大学孜孜以求的大学理想,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就是自由选题和自由探究。密尔认为,自由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批判性、独创性、不妥协等品质。也就是说,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按密尔的观点,师生也可能养成或形成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科学品格———批判性、独创性、不妥协性等,而这些品格的形成就是靠教育而养成的。萨顿说:“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借用萨顿的话说,作为科学主义者更应该要理解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的生命———一种人性化的生命,这种人性化的生命是人们在对必然性的认识过程中展开的。而黑格尔则认为,自由不仅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而且还是必然性的实现。因此,生命的自由也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必然性的自由,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所以,大学教师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必定要受到一定人生观的影响,即科学研究的真理性始终伴随着相应的人生观。

这样,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科研过程中,学生既要受到老师人生观的影响,也会受到自己所选择的人生观的左右。这种“影响”和“左右”明显地就具有教育的意涵。大学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学者,一身多职,一人多角色,他们是学者化教师,也是教师化学者。因此,作为一个人,一个教师,一个学者,你不能把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一个教师的教书与育人和一个学者的研究与教学进行肢解,让一个被肢解的人(教师或学者)出现在学生或教师面前,这显然是不能的!马斯洛认为:“在他们那里,意识、认知、情感和运动彼此较少分离,更多的是互相协作,即为了同一目的没有冲突地协同工作。”概而言之,就是以完整的人对事物的整体作出反应。既然不可被肢解,他们必须完整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完整意味着教学、研究与培养(育人)的结合与统一。既然教学是有教育性的,这是人们的共识,那么,与教学相统一的科学研究的教育性也应不证自明。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显性的还是潜隐的,他们都会得到导师的言传身教,并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启发、自我感悟和自我教育。言传身教是一种教育,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当然二者统整起来更是一种教育。显然,这种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育意蕴和育人价值更难以估量。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第4篇

一、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是指各种会计研究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对于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最一般规律的应用和具体的一般科学方法的概括。在科学的认识过程所需采用的方法中,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和特殊科学研究方法,构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也应包括这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构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但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也应当为我

所用,它可以看作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对哲学作出了合理的拓展,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新视角。自#$世纪%$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会计学者把科学哲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引入到会计研究之中,尝试从哲学方法论的层次来解答会计研究的某些理论问题。其中,尤以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会计学界影响最大。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潜在的错误,并且总有一天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他提出了知识发展理论的段式:首先提出问题,接着提出试探性理论(即假设),然后通过批判讨论或实验检验,清除错误,最后又重新提出问题。后来,波普尔的学生拉卡多斯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修正为“精致证伪主义”,即对于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而言,尽管它们都可以被证伪,但是只要其中一个理论获得更多的经验事实的支持,就比另一个理论好。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来源就是批判理性主义。实证会计研究的动机就在于对某一理论、尚未形成理论的猜测以及常识表示怀疑,进而希望通过实际资料来对它们加以检验。整个实证会计研究过程,呈现出与“问题—假设—批判—问题”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段式大致相同的轨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结构或模式的,但他认为波普尔的“猜测与反驳”模式过于简单,而且“他的科学概念甚至掩盖了常态科学的存在。”库恩认为,科学总是通过常规科学时期的量的积累而进入科学革命时期非连续的质的飞跃。科学的发展是按照“常规科学阶段—不满现有范式—革命科学时期—新范式”的顺序往复进行的。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可以阐述会计理论的演变过程。会计理论的发展是阶段性的,由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会计理论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用于指导会计实务。但是,任何会计理论总有其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一旦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会计学者就会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理论,此时,会计理论就处于显著变动状态,即处于科学革命时期。哲学方法是哲学思维潜移默化地在会计研究者意识或维方式中的体现,并构成研究者观察、分析、思考会计现实会计理论的出发点,会计研究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接受哲学方法的指导。

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为各个学科领

域提供了普遍应用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1.经济学方法。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会计研究中必须用到经济学方法,否则会计研究的视野就不能开阔,就会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以经济学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应当反映经济现实;"会计方法的选择还应当考虑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研究就是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委托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关会计管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的研究必须利用经济学方法。

2.历史的方法。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会计在其产生、发展中体现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用历史的方法再现会计的发展进程,才能够正确认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预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3.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就是思维的方法。会计研究是一种艰巨和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一开始就需要研究者积极思维。逻辑的方法一般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系统论方法。“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可以利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构建会计理论。例如,每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标,它决定了该系统应包括哪些要素,它们应如何相互作用以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在会计系统内也要确定其目标,而且应当把目标作为首要概念来考虑;会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环境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因此各国会计有其本国特色,但它是动态的,必须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会计的本国特色问题。

4.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特殊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各个学科领域所专门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由于数学、电子计算机应用、行为科学等方面的方法大量导入会计学,使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具体内容迅速扩大,会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也将是复合性的,即广泛吸收各种适用于会计科学研究的方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其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二、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基点

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研究?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如何取得实效?这些问题是每个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感受到教育职业与教育生命的幸福,寻找到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但是,若达到此目标,必须回归到基础教育研究的本质,理清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一线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以下四个方面为基点。

一、基于儿童:教师对儿童发展基本规律的熟知与把握

我们常说,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的基本规律。那么,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两个规律呢?不同年段的教师应如何把握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呢?一般人们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把握,二是从儿童发展的多样性来把握,三是从教育方面的启示与教育策略来把握。下面,分别论述幼儿园教师、小学与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如何熟知与把握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

1.了解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

这里的“发展”是指人与年龄有关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系统性变化。发展理论主要集中于生理、认知、社会性及各种环境(家庭、周边环境、文化等)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至关重要,如在童年早期(2-6岁),主要表现为假想游戏、语言的运用能力等均有巨大发展,社交技能也开始显现。在童年中期(6-10岁),儿童开始认真对待任务和活动,他们需要掌握这些任务和活动并积极地参与成人社会。他们也发展了同伴的长期关系,内化了许多社会规则和禁令。在青少年早期(10-14岁),他们开始经历青春期的变化,对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常常表现得很敏感。与此同时,他们开始了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他们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来批判地看待社会并讨论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在青少年晚期(14-18岁),大多数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其独立性也增加了。不同阶段的教师了解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教育开展的基本前提。

2.客观承认儿童发展的多样性

教师掌握了儿童发展的一般趋势后,就要留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承认儿童发展的多样性。例如,幼儿园教师要知道儿童不同年龄水平生理发展的转折点、个体问存在的差异等;初中教师需要明确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出相当大的不稳定性,因此他们需要获得认同感和社会地位;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对成熟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理想,因此高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个体发展的不同方向。

3.教育方面的启示与策略

在前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教育方面有所启示并提供支持儿童发展的具体策略。例如,幼儿园教师需要经常引导儿童朗读,以提高孩子的词汇和语感技能,经常给儿童提供游戏、与同伴交往及决策的机会;坚持对某些行为充满希望,以便儿童学会遵守规则;定期与父母交流有关儿童学业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小学教师针对具有不同天赋的儿童应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如给合作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活动;在造成严重发展迟缓之前,确认基本技能方面的缺陷,如在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给予中等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以此来鼓励儿童学习新技能、表现优秀、寻求其他的挑战等。初中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给其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提出合理的建议。高中教师在教育方面需要关心尊重所有学生,允许学生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但需要提出让他们取得好成绩的要求,对于需要进步的后进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探求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设计各种职业生涯,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二、基于教师:注重自己亲历的真实教育生活实践的反思

一线教师一直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教学的,包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与其他教师互动过程中学习,在校内参与不同类型的专家课程学习等。但是,不管哪种学习首先是教师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获得对学生、学校、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解,这成为他们专业实践的一部分。对教师来说,最直接的研究来源主要是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身真实的教育体验,没有对这些充分体现自我元素的关注,教师就会为了研究而研究,乃至在教育中失去自我,越来越没有自信,觉得研究是专家的事,与自己无关。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一线教师是不会通过研究真正地去关注学校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更不会关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冲突,关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困境等更加复杂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研究是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发现的过程,通过关注儿童、关注自己、关注自己运用的教育媒介进行整体反思与追问的过程。因此,一线教师的研究必须注重对自己亲历的真实教育生活实践进行反思。

1.真实地描绘自己的教育与生活经历

那么,教师如何基于自己亲历的真实教育生活进行教育科研呢?需要借助什么载体呢?我认为,人文科学普遍关注的是各种日记、札记和笔记,目的在于寻求教育研究、个人成长、信仰及改变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通过专注于这些,有助于自我发现或解决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争论;教师会发现和孩子们在一起要对其多多鼓励和鞭策,要教会孩子去思考和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从而获得知识与感悟,建立情感性师生关系,进行反思研究性学习与活动。

教师需要学会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要描述自己正在经历的(经历过的)东西,尽可能地避免因果解释、概括总结和抽象说明;第二,按其本来面目对内部体验进行描述,如对感觉、情绪、情感等的描述;第三,将焦点放在经验对象的特定案例与事件上,描述具体事件,如一次冒险、一个意外、一次惊喜的经历等;第四,以场景呈现的方式,尽力着重描述尤为生动鲜明的经验,或第一次经历的事件。

2.紧紧抓住关键事件进行专业判断

我们强调让教师学会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最重要的意图是让教师学会抓住真实教育生活中的关键事件,从实践分析中获得专业判断。专业判断是一种与反思、解释、观点、智慧紧密相关的“专业猜测”,而不单单是实施和规定的“正确答案”,比如实践性判断、诊断性判断、反思性判断、批判性判断都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特别是对孩子们的终身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确实在思考他们的实践,但一般不做什么分析,特别是诊断,只是倾向于实践性和反思性判断。这导致教师经常凭主观经验做决定与总结。其实,每种判断都是在前一种判断的基础上展开的,特别是对实践的反思,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对实践的阐释。这就需要教师连续运用这些判断形式,特别是诊断性判断与批判性判断。这两种判断是教师能够充分体现自己对教育情境、对学生、对教育教学策略的理解,充分展现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充分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最关键表达。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关键事件,并运用对关键事件的分析,提升自己现有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挖掘自己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尽力发挥自身最大的能量,形成符合自己、属于自己的专业判断。

三、基于课程:教师对学校课程的本质以及文化的理解

什么是学校课程文化?通俗地讲,学校课程文化是指支持着学校课程编制、实施以及课堂规则的观点和信念系统。这个信念系统是集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于一体的立体结构。要了解学校课程文化,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把“学校公众”(教师、校长、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共同意识到的统一观点融合在一起,产生合力;二是课程文化有助于“学校公众”系统探究和改变有关课程领域的观念及课堂上呈现出来的课程途径;三是学校课程文化可鼓励教师把各种课程观作为多种相互重叠的系统来思考。

学校课程很复杂,需要把它作为一个由自由、信念和实践密切结合的整体来思考。教师要思考清楚,学校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学校课程文化是什么?结合学校的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概括学校的课程文化信念,从根本上去追问学生的课程是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与信念,然后去追忆自己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如何体现与呈现课程文化的重要主题。其实,这里存在两个相互对应的集合:一个集合是学校课程与课程文化的焦点,一个集合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围绕这两个集合,我们对第一个集合进行分解,即它们是学校课程的基本观点、学校课程的历史、课程支持学习的对象、课程实施者,以及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的实施情境、课程的规划、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实践中的困难。第二个结合对应的问题是:对个人来说,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所有的人都在这种课程文化中接受教育,对社会来说最终有什么好处?迄今为止,这种课程文化是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呈现的?有哪些力量、事件和观念影响了这种课程文化?关于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的信念有哪些?这些信念是如何影响实践的?等等。

教师只有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解读学校课程文化的本质,方能从广泛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抽离出一些基础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才能寻找到恰当的视角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避免对教育教学问题零敲碎打式的主观经验总结。

四、基于方法:通过“记录”有意识地炼就反思性实践思维

一线教师在做教育科学研究时,要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反思性实践思维,通过反思性实践,可以让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理解力、灵活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得到提高。那么,什么是反思性实践呢?

我认为,反思性实践通俗地讲就是“回想”,回想教育情境、回想自己对教育的参与和反思、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回想自己的话语表达方式、回想自己的实践理性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教师通过“记录”来建构与解构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与判断。因此,记录便成为一线教师进行创造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工具,是一个过去和现在都被运用的工具。从解释学视角看,记录并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关于所发生事情的陈述,人们所记的并不是儿童所说所做的直接呈现。教学者通过选择,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才去记录。教师采用的范畴,所做的描述,对发生的事情所做的解释,都是在记录时进行了选择。因此,记录必然带有主观性与知识的建构性,必然注重情境性。我们把它概括为以下六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