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阅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要欣赏古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二)、理解诗歌的形象内涵及其包涵的文化意义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四)、品位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对古诗的欣赏需要培养一种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好,乐是欣赏艺术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知,其次是好,在这两者基础上才是乐。
如何具体去做,才能把欣赏古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我认为作到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我们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
一、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汉代的《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就是这就是说诗歌要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古人写诗往往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特定的时间中的有感而发,抒发的是一种情感和志向,而这种情感和志向是情感和志向人写诗的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清诗人感情的脉搏,从这一点上说,诗歌是极富个性化的,所以古诗欣赏要尽可能地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等,就能设身处地的去领会诗人所经历的生活情景,领会诗人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感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例如,刘禹锡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便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里的巴山楚水是诗人被贬官地区的代称,二十三年则是被贬官的时间。那么诗人为何被贬官呢?为何回来后已是物是人非,作者却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如果查阅以下诗人的身世经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刘禹锡是因在贞元二十一年(805)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参与王叔文变法失败后被贬官,这期间宦海沉浮二十多年,虽历经坎坷,但诗人那种达观向上,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却没有改变。
这还可以从他的另外两首诗中看出。一首是815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廷有人想起了他,结果他回长安写了这首诗,刺痛了当权者,再度被贬为连州刺史。另一首是十四年后在回长安,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可以明显的表露出来,所以在这首诗中,他能从前四句沉郁中奋起,振作。了解诗人的经历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还可以从诗人的人生境界中受到启发。
(二)解读文化信息
诗歌是自身文化信息的外化,中国古代诗歌的作者大多为饱学之士,他们身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自诗歌中信手拈来,表达一种情怀。
20世纪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我们民族的诗人受传统文化熏陶日久,他们继承了许多民族性的文化信息,在诗歌中广泛应用,从而增添了诗歌的意蕴,但同时也给今人解读古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类的文化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归纳、掌握,从而成为一种解读诗歌的手段。
例如,古诗中登高,望月与思乡的关系,可以说包含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人曾从“原型”批判的角度对诗歌中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民族心理作了非常精当的分析,如傅道彬的《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一书中对月亮及其艺术象征作了分类研究,他认为中国文化中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和女性。《礼记、祭器》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说文》中释月“阙也,太阴之精”。中国第一位女神女蜗,又是月神,这些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从而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如月亮是孤独失意的象征,月亮是美的象征,月亮同时象征着和谐静谧的中国智慧和超群脱俗的士大夫风范。因而在诗歌的审美意象中,月亮被赋予多层含义。(一)月亮意象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因而和思乡主题和旧梦重温有着必然联系。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月亮还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如古诗十九首“明月向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解,揽衣起徘徊”。(三)月亮还代表着一种士大夫脱离现实苦难、超群脱俗、吟风弄月、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解类似的月亮这些意象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象征意义,对我们解读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诗歌中也包含着许多典故和传说等信息,需要我们去解读。
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传说、小说和诗文掌故等。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炼,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诗人藏克家说:“典故往往给今日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两句诗引用了典故,不把他们的意思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时,关键是弄清楚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举个例子来说,如庾信的《拟咏怀》,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秋,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寒风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此诗是诗人入北周后拟阮籍的《咏怀》之作,诗中用了三个历史故事。“秋风”句用《汉书?苏武传》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牧羊,历时几十年,至昭帝时始得归汉。友人李陵兵败降匈奴,前来相送,与苏武诀别,起舞悲歌。“寒冰”句用《战国策?燕策》中荆轲易水诀别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徽之声,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谁言”一联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兵败,被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与帐中与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诗中的前两个典故,暗喻诗人自己入北周而难返梁之悲,后一个典故则是暗喻梁朝的腐败,都不是直接表达情志,但令人感而可知,确实达到了言少意多,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三)赏析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精华,是欣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意境的有无高下,关系到诗歌的成败高下。赏析诗歌的意境,最关键处要注意作品是否表现了真景物,真感情,情景关系处理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它绝非单纯的情景交融,而“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各自领略到赏析带来的艺术美感。
下面试从情景关系的艺术表现,来赏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意境的创设,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个场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表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景交融,情景一致,如黄巢的《题》:
琐琐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的作者,因为见到在秋天生长的情况下,而想到改变的处境,让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概括在四句诗中,有着完美的意境,触景而生情,说出来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内在有更深的内涵,那就是自己的雄心壮志--—替劳苦大众改变现状,从这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意境是完美的,高超的。
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的感彩。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冯廷巳《鹊踏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泪眼问花”写妇人的悲哀孤独,无人可问,只好问花,用“飞过秋千”,秋千正是她丈夫亲爱时打秋千之处,现在丈夫出外游冶,看到秋千,情从悲来。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住春,花亦然。
3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白描描绘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艰难独行。作品中前三句全是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股悲凉。这首小诗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将悲秋与乡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给人以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心情相一致,这就是这首诗的意境。
可见,诗歌的意境要是没有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把别人写过的意思在写一遍,人云亦云,既没有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看不到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那诗就没有意境了。
4移情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与濠梁之上。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故事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庄子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想必他把自己的情感提体验验证在鱼身上,鱼在水中无拘无束的游,假若是人一定会感到自由自在,产生一种愉悦之感,于是有了这样一桩公案。
在许多时候我们知道旁人旁物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产生某种感情,往外就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人与人,物与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有一种情感的共通,假如没有了这一点,人与人就无法进行心灵的沟通了。
诗歌的欣赏中也可以去了解诗歌创作总的这种移情方式的应用。如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欣赏诗歌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某种情景下的某种情感体验推及到诗人的抒情主人公身上,从而对诗歌有更好的了解。
当崔灏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晴空下的辽阔平原,看到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他会想到什么呢?假如你是崔灏,仕途坎坷,孤身一人登黄鹤楼,会有什么感受呢?这时你也许会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身世之感,为什么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苦。
五、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理解诗歌
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色彩、线条、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①
诗歌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香菱跟林黛玉学诗,她读了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句诗后,说这‘余’和‘上’字,难为他怎样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读了这两句,倒像是又回到那个地方去了。”实际上香菱在这里谈的就是一个和有趣的诗歌鉴赏问题——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诗歌,这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都有一种思念家乡的情怀,特别是当某一个又一个特定的时刻,例如佳节、月圆之夜。此时,窗外月光如水,窗内月光泄在地上如覆了一层清霜,这时李白的《静夜思》便会涌上心头。这时候心灵便可能会突然开悟,仿佛这首诗是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特意为我们写下的。或者说这首诗在那个夜晚,那个地方,已经拥有了两个作者:李白和自己。这时,对诗的理解就不再只是那种理性的认识,而是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这诗成为自己的。这时再设想李白写这首诗的情景,想想写这首诗时的李白,就有了一种从来未有过的亲切感,自然更为透彻地理解了诗,也理解了诗人。
六、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型,也是它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②很多人喜爱诗歌,有的便直接来源于诗歌在形式上产生的一种韵律美。
有规律的运动可造成节奏,诗歌形式的构成就符合一定规律,从而形成节奏。例如,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上用“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停顿方式。这些音节组合方式,诗人刘大白在《中诗外形详说》中认为比较接近形式美的“黄金分割律”,从而产生一种欣赏的愉悦感。同时诗歌的押韵,平仄和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也达到了音调的和谐,从而产生一种美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说:“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在语言的精炼与和谐程度上,有别于散文的语言。”③诗歌的语言富有一种美感。它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的语言更含蓄,更富艺术性。它通过比喻、双关、通感、象征等多种方式,给读者创造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地。
诗歌语言的美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的精炼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炼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必须要求语言精确简练,言约意丰,从而“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
语言的精炼常体现在“炼字”与“炼句”上。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
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始用“到”字,后来该为“过”字,又该成“入”字、“满”字等,最后始定为“绿”字。这就体现了古人炼字的精炼性。“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二、语言的含蓄美
含蓄就是语言深藏不露而不直接说出,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启发读者通过联想去领会“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北宋柳永《雨霖玲》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描绘的是恋人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微妙、隐秘、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直接刻画,难免不尽人意。但诗人完全抛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的文字,也没有运用典型的修辞手法,而选取了“杨柳岸”这个惹人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一清新,凄婉形象剪接进去,从而形成一个朦胧、深远、而又有点神秘感
诗歌语言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间。
李煜的《浪淘沙》诗句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可有四种解释:一是说春归何处,表示疑问语气,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二是表感叹,春天去了天上人间,又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三是对比,从前是天上,现在是人间。还有的认为,“流水落花”指别时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见时的难。
金圣叹说:“最恨人家子弟,凡是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好书。”我们欣赏诗歌时可以从品味优美的语言入手。诗歌的欣赏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它需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理解,用心去体会。
参考文献:
①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47页
一是让学生懂得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想挖掘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什么抓题目,抓注解,抓作者背景等等,结果常常抓不住诗词的中心思想,症结何在?因为我们很少关注诗词语言特点,尤其是近体诗的语言特点,不能按照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去阅读理解诗歌,而常常是带着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律去阅读诗歌,也就当然读不懂诗句。
诗歌语言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凝练性,二是跳跃性,三是无序性。凝练性是指诗歌语言高度简洁,仿佛是几个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排列而成,如“枯藤老树昏鸦”;跳跃性是指诗句之间在字面上不是紧密衔接的,而是省略了一些信息,要知晓诗句的具体而丰富内容,还需要补充出它们之间省去的信息,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无序性是指诗句中的词的顺序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组织,它是根据诗人的需要随机决定一句诗的词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此,要读懂古诗词,有时要重新调整词序。
把握了古诗词的这些语言特点,我们才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作好调整与想象,准确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去把整首诗词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否则,错误的阅读心态和方法难以与作者共鸣,也就无以知道诗词思想情感及其它。
二是要大量地精读古诗词。游泳的知识技巧知道再多,但不下水尝试体验,一下水人就会沉入水下。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产生作用和效能。因此大量深入阅读古诗词是提升诗歌理解能力的保证。只有在诗词阅读中去领会培养情感,寻找阅读的真经,方能形成自己阅读古诗词的经验和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只满足于教师讲讲,自己听听,这种简单的表层的学习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读懂我国古文学的瑰宝――诗词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大量诗词阅读经验,就难以领会古人寄寓诗词的心声。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分别是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诗歌与散文”这一系列中,有五项具体的课程目标。下面笔者就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进行比较分析。
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这一目标提出了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的总体要求。从中可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被放在目标核心的位置。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肩负着“德育”“美育”的目标,而对审美能力的锻炼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都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与熏陶。审美情趣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偏爱。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出少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审美情趣也从儿童趣味向成人趣味发展,因此,此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资源如偶像剧、网络小说、娱乐节目往往带有通俗、浅薄、娱乐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对选修课本中优秀诗歌与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在比较中自觉选择更有营养和美感的资源,在阅读中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教学建议。这项建议将“诵读”作为核心概念,通过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体味蕴含在诗文中的深刻意蕴。
二、开阔阅读视野,理解作品内涵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一目标表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量,重点体会诗歌和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必修课本中,由于课时的要求,收录的课文是很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范围较小;而选修课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选取古今中外大量名家名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特色。在这一小段话中,两次提到了“思想”。可见,课标对理解诗文的思想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散文较小说、戏剧更为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具有教化的功能。因此,重视对诗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是对学生的道德陶冶与教化。
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道:“应在一定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这一建议突出了“点面结合”的策略。“一定的阅读量”对应了该课程目标的“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就是要有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富的阅读内容。
三、精选重点诗文,研习传统文化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一目标提出了对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它对古诗文阅读有两个层级的要求,一是读懂,二是背诵。要“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课标将古代诗文单独提出来阐述,体现出课标对古代诗文学习的重视。“读懂”就是要在翻译时做到“文从字顺”;而“背诵”则是倡导“熟读成诵”。古代诗文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理解其中的精髓,在西方文化符号泛滥的今天,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身份的认同。
教学建议中的“精选重点,鉴赏研读”主要对应了该课程目标中的“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就是指对于不同难易程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阅读上要有一定的区分,挑选出一部分富有价值、难度适中的作品进行重点学习,精读细读,而对其他作品可以进行泛读。
四、学习鉴赏方法,发现多维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一目标主要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出发,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诗歌与散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还需要借助理论和方法对诗歌散文进行理性的认识。由于诗歌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因此,鉴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诗歌来说,可从格律和意境两方面赏析,而散文则可从语言、意境、艺术构思、表现技巧等方面赏析。
本课程目标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这一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作品的多维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侧重于鉴赏实践,边阅读边鉴赏,而不是一味讲授理论知识。
五、尝试诗文创作,鼓励学生实践
“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这一目标是对创作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对诗歌、散文学习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将所学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值得注意的是课标要求的只是“尝试”,因此,更强调的是学写诗歌、散文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外报刊投稿。”这两项建议主要对应上述课程目标,表明了教师应有的态度——鼓励与提倡。刚开始创作的学生,文笔难免会生涩稚嫩,要多鼓励多支持,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不断创作的动力。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里形成热爱文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大力提倡。
六、利用媒体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这项建议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通过ppt展示、朗诵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项建议要求教师提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而资料的搜集也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利用媒体资源,提高自学能力。
七、小结
“少教多学”理念要求教师“不能激发兴趣的内容不教,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得到的不教,不能举一反三、启发深思的不教,未经慎思的不教”,在高中三年教学活动中,针对诗歌鉴赏这一教学专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从而真正地做到“少教多学”呢?
一、高一重在积累
高一的学生,对诗歌鉴赏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说到鉴赏,大多数人的积累还只局限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课本知识上,所以,面对高一学生,教师应主要从量的积累上对他们进行引导。
从必修一诗歌单元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依次在每节课前三分钟每人向大家介绍一首诗歌,无论古典还是现代,只要能说明一点介绍理由即可,比如说: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上口;有一个词用得好;有一句诗让我联想到了什么,等等。说读着上口的,大家就一起读读感受一下;说词用得好的,就说说好在哪;说联想到什么的,就描述一下联想的内容……即使是迫于课前要当众展示,学生也会认真去了解一首诗歌,在别人介绍的时候也会认真听,和自己的展示做做比较,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全班就掀起了读诗热潮。
有时候,课内的几句点拨,学生就会立即联想到他们课前三分钟里碰到的诗歌,比如在讲《再别康桥》的时候,讲到“三美”,就有不少学生想起之前有同学介绍的闻一多的《死水》,当时的推荐理由是,读起来上口。提起了“三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上口,这样课内外互为印证,学生觉得自己学有所用,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虽然课内只有几节诗歌讲读课,但是在兴趣的感召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一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但诗歌阅读量大大增加,对诗歌的感受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高二在体悟
阅读诗歌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鉴赏,最基本的是要读懂诗歌的含义,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短小精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鉴赏诗歌离不开“感同身受”的体悟,阅读者要借助联想、想象、涵咏意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再现诗歌中描绘的情境,以便把握主题。
高二伊始,我引导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写点眉批、夹批、总评之类,内容注重读诗歌时体会到作者的心情,诗歌表现的情感,诗歌展示的画面、人物、故事,等等。学生开始只是简单地批注,比如《登高》课前预习时学生能在批注中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标明诗人因何而愁。
在课堂朗诵的时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推选出朗诵好的同学,展示后,在小组自评、组与组之间互评的过程中,使学生基本做到还原诗境,体悟到作者的情感,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
后来我又引导学生把阅读诗歌和写作结合起来,把不同题材的诗歌改写成散文、故事,在改写的过程中注重还原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对诗歌意境的体悟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娴熟。
读懂了诗歌.鉴赏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三、高三重在方法
到了高三,时间紧,任务重,留给诗歌鉴赏的课堂时间就更少了。这一阶段,要坚决执行“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课堂上,主要是针对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在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方面进行引导。
由于在高一、高二的积累和训练,学生在大量的诗歌阅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鉴赏认识,所以高三课堂对诗歌类型的识别就变得简单了,什么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等,只要给学生一个概念,他们很快就能把碰到的诗歌归到某一种类型里去,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能准确表述在答题卡上,所以,建立在读懂诗歌基础上的答题方法与技巧指导是关键。
如果一首一首地讲方法,时间不允许,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把诗歌鉴赏高考类型问题做了一个归类,比如分析意象意境类、表达技巧类、炼字析句类等,每一种类型以一两个问题为例,总结出一套答题的基本模式,然后让学生在大量的诗歌鉴赏习题中找同类题目去做,利用早读、自习、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训练进度做展示,有疑问的地方全班合力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反复应用于课外,既对答题的思路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熟练,又增强了信心,不再担心“看得懂,答不出”的情况发生了。
在“少教多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三年的不断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以兴趣为动力,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取得了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诗情的熏陶中,他们获得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文学素养、文学气质,并受益终生。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8―0102―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教师对古诗词内容的细化分析,硬性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背诵翻译等,致使很多学生害怕学习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无法领略到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所在,影响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创新诗词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为更好地传播中华灿烂文化作出贡献。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教师对古诗词内容的详细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识记的是零零碎碎的知识,无法欣赏到古诗词的整体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作为教师,必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欣赏,使学生在诗歌的阅读体验中获得灵感,发展认识。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欣赏,在学生欣赏之后,对诗歌的题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者回忆的方式,选出几首相同题材的诗歌进行对比欣赏。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不断感悟诗歌、不断丰富体验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的方式感悟诗歌的风格,当学生明白这是一首咏物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水平较低,在诗歌学习中,很多学生反映自己读不懂诗词,不理解诗词的含义。可见,单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理解水平的。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鼓励学生读。引导学生读古诗词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加以引导,即使学生读了大量的古诗词,理解和感悟能力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教学《池上》这首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明白这首诗是围绕童趣展开的,然后引导学生把表现童趣的诗歌搜集起来进行阅读,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这类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如,在教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教师可列出诗人不同风格的诗句,包括《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欢快激扬,《春望》对国仇家恨的“感时”“伤别”,《石壕吏》对时局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春夜喜雨》久经挫折、仍不消沉的积极态度等等,让学生思考:作者的创作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作者曾经经历过哪些事情。学生在理解了作者的诗风后,结合安史之乱,便能了解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经历:由诗反映出当时人民的劳苦、时局的动荡、国家的兴亡。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又能对学生进行历史方面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爱国主义思想。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