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计量监测

电力计量监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计量监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计量监测

电力计量监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计量装置;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TM9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供给显得非常的紧张,从而导致用户窃电现象的出现,这给电力企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影响。作为防窃电的一项有效手段,电力计量装置的出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主要包括电流互感器、电能表以及互感器和测量柜等构件。实践中可以看到,电力计量装置也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异常,而且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是因为电能表受到了损害,或者互感器受到了损坏,亦或是计量柜损坏引起的,但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异常都会对电能供给造成严重的影响。

1、电力计量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创造与维护上,因此对电能计量装置出现了各种异常问题也给予了非常大的重视。由于电能计量装置经常互出现异常问题,因此传统的电能计量监测方式和方法已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从实践来看,当前这一作业活动仍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其主要包括抄表与稽查两个方面的内容。抄表是电力企业营销部门的日常工作,专门的抄表人员会定时对电表计量状况、计量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尤其会卡盘、自走、卡字、倒转以及私启封印和窃电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与记录;稽查主要是根据规程标准与要求进行的,稽查人员、农村电工对电能计量情况进行专门的稽查、用电监察以及电量追补,他们的工作是对电能计量监测活动的一种有效补充。

2、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

据调查显示,造成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的原因很多,总结之,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量装置出现了严重的故障问题。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部分地方主要采用的是无表估算方法对电量进行估算,该方法是根据用户的时间、电容进行估算。但由于管理不善与执行不严,加之用电无规律,因此经常会产生一定的误差。目前来看多数地方存在着因CT变比较大而导致计量偏差,这与CT变比的选择不当以及配变负荷率相对较低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适当降低CT变比,逐渐降低电能计量的误差。实践中有很多计量点因导线电阻过大,并且长时间低负荷率运行,造成CT精度达难以满足规定之需求。目前国内相关部门对电力计量装置没有严格的管理,更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标准规范,导致计量装置安装作业相对比较随意,因此高分子不规范现象不断出现,也对计量准确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外,计量装置所处的作业环境温度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即电压、电流工作磁通,电度表制动磁通等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当作业温度发生改变以后,以上参数及性能都会随之而改变,从而造成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现象。

第二,系统干扰。实践中可以看到,系统干扰可能会对计量装置产生影响,造成误差增大,并对电能的准确计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系统干扰,实际上就是指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所产生的谐波干扰,其主要来自网内电力电子装置与非线性荷载,这以干扰的存在给电力系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进而造成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误差。一般而言,感应式电能表是按照基波情况进行设计的,其只能在工频附近相对较窄的频带工作,当其在谐波条件下进行作业时,因谐波影响会产生非常的误差。

第三,窃电行为。窃电是一些不法分子人为的对电能计量装置造成一定的侵害,而导致其出现异常,进而造成电量少计、不计问题,给电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费也在不断的攀升,窃电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并逐渐成为当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现象的主要危害因素。从实践来看,窃电行为具有多样化特点,不仅手段和方式多样,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常见的窃电现象有欠压窃电、欠流窃电、扩差法窃电、移相法窃电以及机械法与无表法窃电等。

3、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研究

(1)技术特征分析

从实践来看,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异常时,其工作环境和状态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关参数和性能状态量也表现出一定的异样。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计量装置的误差不断的增大,计量的电压回路也因此而出现了异常现象,进而导致计量电压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计量电压徒然发生变化、电压长期处于不正常的低水平状态、三相电压紊乱以及电压没有指示。计量电流也出现异常现象,即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计量装置的误差逐渐增大,计量电流回路出现了异常现象,加之电能表异常,造成计量电流发生的一定的变化,其变形形式与计量电压相似,如计量电流发生突变、长期低于正常的水平、三相电流紊乱以及计量电流没有指示等。功率因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计量装置出现了误差增大现象,计量电压与计量电流回路都出现了异常现象,导致电能计量装置负荷功率参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功率因数发生了突变、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出现了异常。当异常现象发生时,装置中的监视装置会报警或发出一定的指示信号,比如自检作业出现错误时,电能表将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当量柜异常打开时,其监视作业的继电器同样会发出一定的报警信号。但需要注意的是监视装置与与开关量并非全部的计量装置都有,只是稍许相对先进的电能表、计量柜才具有这些功能。电力计量装置因此长期处在异常的条件下,所以很可能会造成其所测得的荷载累积电量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当电力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维持在一个范围时,谐波与窃电行为造成的异常都可能导致电能计量数值比实际数值要小一些,此时累积电量会随之降低。

(2)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监测方法

通常情况下,电能计量装置异常问题很难直接被发现或者辨识,一般要先进行技术特征分析方可确认之。

第一种检测方法是计量电压异常监测。从实践来看,电力计量装置的电压监测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相电压电流、电压的突变量以及三相不平衡电压与断路器的位置。相电压突的变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三相不平衡电压也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经延时没有恢复正常的状态。相电压比正常状态下的额定电压要低70%左右,而且相电流要比额定电流高出15%以上,经过长时间的延时等待,一直没有恢复原来的状态。当以上所述的问题和条件成立时,则可以明确地确定电力计量装置的电压出现了异常。

第二种监测方法是计量电流的异常监测。计量电流监测的主要指标有相电流及其突变量、三相不平衡电流以及断路器的位置等待。基于计量电流的异常特征,可进行如下监测,即相电流突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三相不平衡电流也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也没有恢复正常的状态;电能表电流回路中的相关检测元件发生了动作,且没有断路器分闸与检修信息。当上述条件成立时,可以断定已经发生了电力计量装置电流异常现象。

第三监测方法是功率因数的异常监测。功率因数监测的主要指标有荷载功率因数以及断路器的位置等,基于功率因数的异常特征,可进行如下监测,即功率因数的突变量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其数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延时也没有恢复正常的状态,并且没有断路器分闸与检修信息,此时可断定功率因数出现了异常。

第四种监测方法是信号异常监测。电力计量装置中的监测设备发出信号或出现变位时,异常就发生了,这些信号主要是指电能表的自检误差信号、内部电流回路中的相关检测信号以及计量柜内部的监视继电器信号。

第五中监测方法是宏观状态量的异常监测。实践中不仅要考虑状态量的变化,而且还要对负荷的性质、变动及其运行方式进行宏观上的分析。负荷累积电量的变化值超过了一定的界限,负荷曲线也出现了异常现象,没有断路器分闸与检修信息,经过一段时间也没有恢复正常,此时可断定为日累积电量出现了异常;若线损率与变损率越限,则说明状态量也出现了异常现象。

结语

实践中因部分地区的电力资源供需关系紧张,电费持续上涨,不法分子开始窃电,加之电力系统所产生的谐波源不断增加对电能表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可这样那样的异常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重视,创新异常监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军.潘晓君.对电能计量装置改造的技术措施[J].电测与仪表,2007(1).

[2]苟代勇.浅谈电力企业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的原因分析及监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电力计量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能工程;预测施工风险;动态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1-0121-03

我国近几年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但在实际过程中基本没有健全详细的建筑能耗数据,使建筑节能工作往往处于有些“情况不明、任务不清”的状态。这几年在我国部分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虽然每年都会公布当地部分既有建筑能耗数据,但其中很多数据主要依靠现有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和某些行业的统计年报得到,这对于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意义不大。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有效、准确的给出我国既有建筑物终端能源消耗的具体数据,实时定量的描述我国建筑能耗的具体情况就势在必行,为了鼓励节能工作的开展及提高社会对能耗数据重要性的认识,目前以公共建筑为数据收集的典型和代表。

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及其组成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是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加装分类能耗计量装置进行建筑能耗收集(图1),再采用公共以太网等传输手段及时将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上传监测并进行分析评估(图2);它也是实现重点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这里提出的能耗分类检测指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分类采集共分6类,包括电量、水量、燃气量(天然气或煤气量)、集中供热耗热量、集中供冷耗冷量、其它能源应用量,如集中热水供应量、煤、油、可再生能源等。

而电能量因为它的使用环境和功能不同又分为4分项,形成分项能耗计量。这里指的分项能耗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导则将常规建筑电气能耗系统分项为: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特殊用电。

照明插座用电:建筑功能区域内照明和插座用电、走廊照明用电、建筑主体照明及亮化照明用电。

空调用电:建筑内提供空调采暖服务的设备用电统称,包括使用的冷、热站用电、空调末端用电。

动力用电:建筑内集中提供各种动力服务的用电统称,包括电梯用电、水泵用电、通风机系统用电。

特殊用电:非建筑内常规功能用电设备的耗电量,特殊用电的特点是能耗密度高、占总电耗比重大,包括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等其它特殊类型用电。

正因为电能量需要分项能耗的数据,所以有别与其它5类能耗的收集。在我国现既有建筑电气系统中目前不加装任何设备想准确提取出分项数据其实比较难,更谈不上要实时的数据。我们现有建筑中电量数据大多由供电公司在每座建筑配电系统供应侧装设用于收费的动力总计量电表和照明总计量电表复月差值得出,也可以从建筑配电系统的负控装置读取总用电量数据。但这都是总的电量能耗,因此难以分清各个分项能耗用电系统实际耗电量情况,不能准确获取单位时间内的实际用电量,对电能耗的分析及节能评估的参考价值不高,所以只能在既有建筑配电系统中加装具有开放通讯协议的电能表进行分项计量(图2)来实现电能分项收集。

但这种分项计量系统项目从工程角度来说实为对既有建筑电气的接入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怎样确保不破坏既有建筑原有电气系统与BA系统,又能确保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做到无缝搭接尤为关键。这就对该项目在施工管理和技术手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就此对公共既有建筑的分项计量系统施工中几个环节的管理要点进行如下浅谈。

2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施工管理要

在常规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基本都是从原始状态下进行顺序过程安装,在安全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管理要素上都便于可控可管。但在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施工管理中,因为是对既有建筑的强、弱电进行接入改造施工,而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是不可能强行停电接入系统,只能在非工作时间段进行施工,如晚上或休息日,这也是该种工程项目的一个特殊性。所以该种项目工程不可能像常规工程那样从原始状态一步步搭建完成,这就意味着施工工序安排、程序控制、施工管理等施工措施要有预见性,动态性。针对该种工程项目以下几个环节尤为重要。

2.1 施工图纸设计

从建筑学角度来说建筑施工图就是建筑工程上所用的,一种能够十分准确地表达出建筑施工时所看到的外形轮廓、大小尺寸、结构构造和材料做法的图样。它是建筑施工的依据。在这里施工图的设计也是施工管理人员对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施工要素的重要依据。

①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不仅要符合相关国家、行业等规范,而且还要尽可能的绘制详细、准确,便于施工阅读。其中系统图一定要参照既有公共建筑原有配电系统图进行设计,系统接入点须表示清楚;原理图要详细表明清楚各个设备电气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并一定要具有可行性;电气平面图要对电线电缆的走向、位置,电气柜的位置标示清楚,关键性节点位置须表示出安装节点图,空间重叠或与原有桥架、管道交错的地方一定要有详细剖面图,标示清楚。

②在设计前一定要进行现场勘查,图纸会审时多与既有建筑管理方进行沟通,及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不能闭门造车、盲目施工。将不清楚的地方消灭在工程开工前,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完善设计。便于后续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给进度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2.2 施工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内容指定的实施性方案。针对分项计量系统的特殊性制订施工方案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实现的可能性。特别是该种特殊类型的工程,方案制定在资源、技术上提出的要求应该与当时已有的条件和在一定时间能争取到的条件相吻合,否则无法实施成功,因此只有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量求其使用先进技术和快速实施。

①同样在编制施工方案前也一定要到现场仔细勘查、确认施工作业面及所涉及到的施工区域,积极与既有建筑管理方的管理、技术人员沟通确认每个电源点的辐射范围及可停电时间段,确保施工作业时的无电状态。特别是在建筑物配电房内进行施工时,需确认高、低电力系统的分界点,不得将低压设备、线路混进高压区域。在确认配电系统中每条电气回路时,必须确认好分断点的唯一性,包括楼层终端配电系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先考虑好在停电状态下的施工照明、施工动力用电等相关技术细节。

②工程建设百年大计,安全与质量都是一个工程成败的首要因素。所以事先现场勘查时就要对实施既有建筑的电气系统、BA系统结构等技术性环节摸清、吃透,进行技术论证及系统切入模拟实验,确保系统切入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编制施工方案前要预先考虑到现场施工的技术环节、质量控制节点和安全防范要点,如对于接入工作在停电作业下无法一次完成的状况,需事先考虑电源点再次送电所带来的影响及安全措施。要合理、符合实际的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应急方案及停电计划,使方案在完全符合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前提下,还要能指导解决既有建筑接入工程实施时的难点。这对项目技术员的要求较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底蕴,丰富的现场电气施工经验、技术指导能力和应急判断能力。

③在与建有建筑管理方事前沟通时要积极听取管理方的建议与要求,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及该种项目工程的特殊性,要合理制定施工工期计划表来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预留出足够的自由时差,便于调试时对施工遗留问题的整改。在工期安排时要考虑合理利用时间,能在白天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白天完成,如电气柜的安装、电线电缆的预先敷设等不涉及与电源接触的工作。尽可能的压缩晚上施工的时间,减小工作难度及人员的疲劳度,要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不能使工作人员疲劳施工,每次晚上施工时间点要尽量安排在夜间12时前收工,第二天如有白天工作时间段,开工时间可以向后延迟,这样也可以从主观上控制工程质量。

2.3 施工前准备及人员安排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对一个工程实施阶段资源的全面性提供和计划,这主要体现了施工管理者对该种项目工程的熟悉程度和事前预见性。在施工前应像常规建筑电气施工前准备工作一样检查工器具的完善、防护设备的到位情况、材料设备的检验、试验设备的准备、人员的安排等工作。但每个准备、检查工作都必须落实到位,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时间进行反复施工或更换工器具设备,所以事前检查预控尤其重要。

①开工前准备的工器具一定要确保其使用性能;施工照明用具、临时电源设备、防护设备一定要检查是否能正常使用,准备好备品备件;电气设备、材料进场后,检查货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提前做好做通电试验,不得让质量有问题或有质疑的设备进入施工区域,并做好开箱记录。

②因为项目性质所决定,时间及施工条件都比较紧凑,在施工现场各个区域的安排就要因地制宜,所以预先要与既有建筑管理方进行施工场地的沟通,尽可能的将所施工作业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掉,预留出宽敞适宜的空间。材料场的位置尽可能的与施工作业区域靠近,便于材料设备的方便拿取,这在晚间作业时十分重要。

③在人员安排方面,通常会出现施工管理人员无资质证书,作业人员无上岗证,大多数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水平达不到规范要求等问题,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发生安全事故。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针对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项目的突发性较大、一次性较强等特点更是要求较高,所以对于挑选人员一定要是精兵强将,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都必须是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从而组建一支懂管理,技术水平好,能应变各种突发状况施工队伍。

④在施工前项目技术人员还要对自己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确保每一名技术施工人员对所要做、所能做的工作和工作环境了解熟知。特别是晚间施工的安全性,一定要贯彻到每一个涉及施工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者。

2.4 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是一个充满千变万化的过程,特别是对既有建筑的接入改造过程,在这期间除了要有敏捷的头脑应对随时发生的问题,还要很好地运用动态管理方法,将突发事件的概率降至最低。

①对于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来说首先一定要有很好地心里素质,处事不惊尤其重要,因为是对既有建筑进行接入改造过程,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事前没有考虑到或突发的状况。这就要求施工管理者或项目技术员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如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纠偏,一定要以先保证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为前提,将问题分离或屏蔽处理,待到下个工作时间段将其处理完毕。当然事前对施工过程考虑的越具体、技术措施越详细及与既有建筑管理方的沟通越深入,就会使这种问题越少发生。这里重点考验工程管理、技术负责人员的扎实基础、实践经验及协调沟通能力。

②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方法(TQC),时刻要以现场为中心,对施工的每一个节点和层面都要贯彻执行PDCA循环。务必要确保安装质量一次性合格,否则在后续调试过程中会带来很多无法及时调整的问题,甚至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会影响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工程管理人员也要全过程执行质量管控,与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保持沟通顺畅,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及时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双方技术性沟通,如在与既有建筑原系统搭接时出现的双方技术人员沟通、交接问题上,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协调好双方人员沟通的时间及交接点,做好记录并记入工程日志内。

③既有建筑进行停电施工期间,因为所受时间的限制及为保证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一般既有建筑管理方不会在同一时间将建筑的所有电源切断。会根据施工方所报的停电计划及既有建筑的运行管理策略对施工时间段所涉及到的作业面电源进行停电处理,待施工检查完毕后再恢复送电。施工方不可自行断电、送电,因为施工方对既有建筑的运行管理策略不可能了如指掌,所以施工前的停电操作一定要等既有建筑管理方到现场由其进行停电操作;在施工期间及施工完毕后不能随意合闸送电,防止该条回路上管理方同时安排有其它项目的检修工作或开放式电路存在,务必要通知管理方到现场对其工作区域及线路检查完毕后由管理方恢复送电。

3 工程竣工调试及交接

对既有建筑的接入改造施工,保证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①虽然在前面的施工方案中提出要在施工前对既有建筑的系统结构摸清、吃透,对自身系统的切入进行预先研究、模拟,但实际投入时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新老系统设备兼容、同步问题,这在工程竣工调试时就要从实际角度彻底解决。切入老系统前一定要保证在自身系统运行稳定、运转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切入既有建筑原有系统内。出现与老系统或设备不兼容的情况时要积极与管理方相互沟通,或邀请原建筑电气系统的施工、设计单位一同解决处理,万万不能自行其是。

②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从工程模式角度来讲属于交钥匙工程,也就是BT模式。所以和常规建筑电气项目一样竣工验收合格、能耗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中心后就要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交接给既有建筑管理方,这里不仅要按正常建筑电气交接程序执行,施工方而且还要编写系统使用手册,对管理方的维护人员进行系统使用培训,防止在日后系统使用过程中因维护人员对系统不清楚或误操作导致影响其它原有建筑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工程与常规建筑电气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也有它的统一性,而怎样才能使这种特殊工程顺利的完成达到预期目标,就要看怎样合理的运用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灵魂和动力,在应用时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标,不同的管理目标分别选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并且要对管理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判断管理方法应用的可行性,可能产生的干扰和效果。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依据变化了的内部和外部情况,灵活运用管理方法,防止盲目、教条和僵化。以上5个环节中的要点是在常规施工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项目提出的几点强调,他们之间彼此都会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并且在实际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需要考虑及管控的内容,所以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应根据需要在实际过程中将此几点综合考虑,不可孤立地对待,做到有效、可行的项目管理动态控制。

4 结 语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项计量系统搭建是一项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节能基础性工作。它可以给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和节能管理提供实际意义性的依据,对动态的掌握公共建筑能耗状况,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广各类建筑节能先进技术,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而做好这项节能基础工程使之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效果,除了要有实事可行的可研报告及理论方案外,关键是靠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技术,同时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组织,从而科学系统的实施施工项目全方位动态管理模式,强而有效的规划和实现项目目标,使建筑节能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电力计量监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 质量管理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11-02

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不仅会直接关系到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将直接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的信誉、效益。加强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是保证国家电力能源稳定健康的头等大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探讨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特性,做出质量管理措施改进是提高我国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1 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总体思路

以全面深入落实“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要求,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质量管理各项工作部署,以全面深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贯彻执行为主要抓手,促进基建质量制度标准在项目落实,推行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和竣工后永久性工程质量责任牌;加强管理和作业队伍建设,推动管理队伍和分包队伍两个队伍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整治分包人员管控不到位和“同进同出”不落实等难题;形成质量管理“月度分析点评”机制,持续优化和完善过程质量管理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统筹和规范数码照片、常态巡查、交叉互查等管理手段;持续深化标准工艺应用,加强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和应用交流,实现标准工艺在新建项目的全面应用;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与优质工程阶段评价核定相结合,坚决在施工过程中杜绝国网优质工程“否决项”和“质量通病”,强化对未达标相关责任人问责追究“说清楚”制度,全面提高各电压等级、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工艺水平;全面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零缺陷”投运目标,实现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 影响基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常见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施工单位对劳务分包队伍过度依靠,不易实现对分包队伍行为和现场质量的完全掌控;设计单位不能按期一次性全部交付施工图纸,工程施工合理工期o法得到相应保证;监理单位人员数量配置不足和自身业务素质较低,对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把关不到位;业主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设备材料的审查验收等工作不严格,使得工程质量风险进一步加大。

2.2 过程质量控制欠缺不到位

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管理重视力度不足,监理单位对现场履职能力较弱,加之承担电网建设基建资质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装备状况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动态流动性过强,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人员业务素质差异明显、持证率低,个别建设项目存在隐蔽工程签证、原材料试验记录等不规范、缺项等现象,导致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不到位,无法完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艺满足要求。

2.3 质量通病防治薄弱

由于分包施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各专业工种技术人员技能水平参差次不齐导致自身施工质量控制性差,且个别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通病存在侥幸和抵触心理,存在工程管理人员清楚、明白但现场实际施工作业人员不晓得的作业实际,对质量通病的彻底解决存在执行上的困难。

2.4 标准工艺深化应用不足

设计单位在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时,未严格执行国网公司“三通一标”、“两型一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线路设计导则要求,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未率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引入和标注标准工艺新要求、新规定、新方法,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认识度不够,未从思想上根本扭转老旧习惯模式,未树立标准化工艺意识,对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缺乏主动性和抵触心理。

3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及标准贯彻培训力度

进一步加强制度标准学习和落实执行工作,不断强化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思想责任认识,深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摆在第一位,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将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全力以赴,抓实抓好,提升基建工程全过程管理水平,全方位强化质量管理措施。

3.2 狠抓现场施工分包质量管理不动摇

严格落实分包单位资质准入和审查力度,特别是分包单位及其特种作业和特种工种人员的资格审核,做实分包管理“同进同出”和“分包动态监管”工作。在每天班前站班会中,除重点交待安全风险外,将质量管控措施和标准工艺施工要点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签订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时明确落实分包质量管理责任,制定分包队伍质量惩罚措施并严格实施,从而做到分包管理合规合法,质量管理优质达标,以此提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把控水平。

3.3 充分发挥监理的现场管理、控制、协调作用

电力计量监测范文第4篇

1.1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

②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接地装置》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1.2预防措施①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②增强管理人员和焊工的责任心,及时补焊不合格的焊缝,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③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2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2.1原因分析

①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

②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

③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

④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2.2预防措施①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米。③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④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⑤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3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3.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

②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3.2预防措施①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②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建议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紧饰方式,这样电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③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④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子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⑤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⑥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⑦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4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4.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

②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4.2预防措施①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②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

"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③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④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⑤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⑥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5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①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权校水平。

②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

③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

④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⑤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16mm2;当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

⑥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新晨

6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6.1原因分析

①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

②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电力计量监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时间序列法 电力系统 用电量Matlab

1 引言

随着社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用电量预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本文依据时间序列法对其进行预测,时间序列法主要包括移动平均法、季节趋势预测法、指数平滑法、差分平滑法等具体方法,由于移动平均法只适合于近期且变化较小的情况、季节趋势预测法预测的是季节性变化趋势,但对2001到2013用电量数据研究,我们发现,数据并不符合以上两种情况,故这两种方法均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用电量的预测,因而本文重点分析后两种方法。

本文以西北五省(区)用电量的预测为例,以2001-2012年用电量数据为基准推算2013年用电量,并与2013年实际用电量相互比较,从而判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可得西北五省(区)的用电量如表1:(单位:亿千瓦小时)。

2 指数平滑法预测电力系统用电量

根据电力系统用电量变化趋势的大体预测,本文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分别为一次指数、二次指数、三次指数的平滑值。

在实际计算中,α的取值与函数走向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了取得较小的误差,经过验证,本文中除新疆因用电量增长速度较快取α=0.6外,其余省份均取α=0.195,可以获得比较好的预测结果。

运用Matlab软件对西北五省(区)2001-2012年用电量进行编程预测2013年用电量可得以下数据: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2013年预测值分别为1130、1056、646、800、1470(单位:亿千瓦小时),与实际值比较得到误差分别为1.91%、1.58%、4.44%、1.36%、4.48%。

3 差分平滑法预测电力系统用电量

由于用电量增长并非稳定的直线增加,因此本文采用二阶差分指数平滑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及推导结果如下:、、、,其中,为差分记号,为二阶差分记号。

上式表示把经过二阶差分后的新序列的指数平滑预测值与变量当前一阶向后差分与变量当前实际值叠加,作为变量的下一预测值。对于这个公式的数学意义可作如下解释:

,所以用的估计值代替得到计算式。

在运算中,α的值是人为给定的。通过运算检验,若α取值较小时,误差相对较大,会对预测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多次验证,得到α=0.4时,误差较小,对该预测而言相对较为合适。

运用Matlab编程对2001-2012年用电量进行编程预测2013年用电量可得以下数据: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2013年预测值分别为1140、1052、629、724、1552(单位:亿千瓦小时),与实际值相比较可得误差分别为1.04%、1.96%、6.95%、10.73%、0.84%。

4 分析结论

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两种方法的误差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误差平均值以及标准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数据,见表2。

由表2可以得出,指数平滑法误差平均值较小,而且标准差较小,预测相对稳定,因此从此角度上来说,指数平滑法在电力系统用电量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时间序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预测方法,将其运用到电力系统用电量的预测中来,将大大增加电力系统用电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时间序列法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却对外界影响考虑得相对较少,因此,时间序列法在外界情况发生较大改变时并不能准确地进行预测,这也是运用时间序列法进行电力系统用电量预测时值得注意的。其次,三次指数平滑法和二阶差分平滑法都存在加权系数的选择问题,以及只能逐期预测问题。总之,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下运用时间序列法进行预测,结果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参考性的。

参考文献

[1]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李继成.数学实验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