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环境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地貌:盆地边缘山麓有块状绿洲,从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依次出现戈壁、砾漠、沙漠。
3、水文:地表水贫乏,河流稀少,为内流河、内流湖。
4、土壤:地表为戈壁砾漠、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1.1生态建筑的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狭义来说,它专指符合生态学原理,并与自然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建筑;广义来说,它不仅是生态学思想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第一,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构造适合人类健康、舒适生活的生存环境;第三,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其目标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寻求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地解决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其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的层面,即实现建筑、城市与环境相协调,并融合社会、文化、历史和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生态观。
1.2生态建筑的特征
1.2.1人与环境并重生态建筑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认识而产生的,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相关技术,针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创造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健康舒适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而又同时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它坚持“以人为中心”与“以自然为本”,寻求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3]。
1.2.2地域性特征生态建筑与环境是休戚相关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建筑的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地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环境中的实体性要素,包括气候、地理等特征;二是具体环境中的非实体性要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建筑作为存在的实体,必须要与特定地区的气候、地理特征等物质环境相协调,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当地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气候特征的尊重、对于当地建造方式和材料的使用无疑都是地域主义建筑所追求的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一种地域的独特文化特质。因此,生态建筑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建筑地域特征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为生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2生态建筑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生态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来源于自然、取决于自然和回归于自然,自然因素对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更是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同样,自然环境中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和周围景观等要素也制约着生态建筑,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这些因素,实现建筑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2.2技术因素生态建筑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科学技术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生态建筑材料的获取和加工,以及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和处理都关系到生态建筑实现的品质。只有因地制宜地把这些科学技术运用好,才能做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3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时刻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同样,生态建筑的发展也与经济因素不可分割。经济的发展与滞后,地区的发达与落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施,并进一步影响到生态建筑的发展。
2.4人文因素生态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建筑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可置否地涉及到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地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相结合,使生态建筑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5社会因素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的理念也渐渐地深入人心。对于建筑业来说,由于其本身就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载体,所以生态建筑也自然而然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生态建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生态学以及技术观等许多领域,只有在这些领域内都贯彻了生态学的思想,全人类的生态意识真正提高之后,生态建筑的实现才有可能。同时,生态建筑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决策、执法以及对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管理。
3生态建筑因地制宜原则的发展策略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灵活的建筑方式,就其所具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原则[4]。因此,我国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建筑得到有效的发展。
3.1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我国各地区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宜推行单一的生态建筑模式,应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与自然环境融合、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二是运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将自然引入建筑,达到建筑的生态化。利用自然环境建造生态建筑的成功例子很多,如广西黑衣壮传统民居(图1)。它在村落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和建筑技术等不同层面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敏锐的应对。因为日照率低且地形复杂,村落总体布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变化,依山就势地沿等高线或垂直或平行或嵌入山腰坡地布置建筑。在建筑单体上,黑衣壮传统民居结合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以当地的泥土、木材和石头为主要原料,通过简单实用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建造,达到了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此外,黑衣壮传统民居用柱子将建筑物架高,把人们的生活层提升于最大风场中,以适应当地潮湿的生活环境。黑衣壮传统民居充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向我们展示了因地制宜利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生态设计的策略[5]。
3.2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是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仅从设计方法分析,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方法;二是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较新技术的折衷主义设计方法;三是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6]。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一味地追求或限定某种技术形式,应综合考虑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并且追求实际运行效益的最大化,提倡采用多种技术混合的适宜技术。如深圳建科大楼(图2),基于深圳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以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目标,从设计到建设采用40多项生态建筑技术,包括自然采光、人工湿地、风光互补节能、发电幕墙、种植屋面等。尤其是大楼的护结构,根据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量体裁衣地采用了较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大楼运用这一列适宜性技术,使整个建筑成为一座有生命、能够呼吸的生态大楼,为员工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获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7]。
3.3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建筑物应用什么建筑材料,具有怎样的使用功能,是否能满足人居舒适性的要求,既表现了建筑物本身的特点,也是评价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师来说,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选用生态建材,来增加建筑的节能等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采用烧结工艺生产的墙体材料,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改善建筑功能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2)使用地方建筑材料,减少经济消耗,提高建筑的地域性。如福建客家土楼(图3),就地取材,由高黏性的红壤土和当地盛产的糯米及红糖建造,有着冬暖夏凉的良好特性,是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典范。现在,人们依然可以用传统的生态建筑材料,建造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建筑,如在南京中德两国政府举办文化科技展览活动时使用的生态竹子展馆(图4)。生态竹子展馆用竹子建造,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概念、结构形式及制造加工工艺,满足现代展览功能和现代人审美需求。通过实践,我们对竹子这一建筑材料有了进一步了解。可见,竹子作为一种经济且取材便利的生态建筑材料将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更多生态建筑的首选材料[8]。
3.4因地制宜地利用优势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越来越大,能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在建筑中推广应用优势能源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作为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强化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要积极把当地优势能源因地制宜地运用于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青岛天人生态大厦(图5)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生态研究所设计的山东省首座生态建筑。由于其所在地青岛,面临黄海,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资源,为其降低能耗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了这两种资源,大厦屋顶设置了三座风车,前方排列了太阳能电池板矩阵,颇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特别的是,这栋大厦还设计了智能电网,当太阳能电池和风车产生了电,便进入电网内储存起来,透过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风与光可互补发电,让太阳能、风能与建筑融为一体。大厦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每天约可减少整栋大楼1/3的用电量。
3.5因地制宜地利用人文因素在“人—建筑—环境”关系中,建筑起到中间纽带作用:一端联系着“环境”,另一端联系着“人”。过去我们过于注重人本身而忽视环境,最终受到环境的惩罚;现在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多地考虑环境而忽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生态建筑也要关注人类文化上的需求。我们应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摄取精髓,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采用地方材料、传统技术,延续地方文化,将各地区朴素的生态观与生态设计理念结合,打造地域性生态建筑。伦佐•皮亚诺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图6),位于澳大利亚东侧的南太平洋热带岛国新喀里多尼亚,它充分利用那里的气候特征,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继承了当地蓬屋的特色,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的组合,表达了一种与夏威夷文化氛围之间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新疆;民居特点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该地区的民居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于田县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特征,如少数民族民居服饰特征的表现上,不仅保留原文化的装饰特点,又适合结合了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制作出特征显著的石膏雕花、刻花砖还有拼花等民族特色的装饰,既美观大气,又形式多样;而具体样式则以生活常见物品为主,如植物、民族书法或者结合图形等,充分展现出新疆地区不同的物质生产文化和民族审美特点,由此看来,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区民居或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新疆于田县地理位置特征
新疆深居我国内陆地区,与海洋距离较远,所以日照时间长,光源资源丰富,常年少雨;位于天山山脉的横断中部,所以在南部和北部形成了两大著名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天山的南面称为南疆地区,天山北面称为北疆地区,而余下的地区则为东疆地区。
于田县属于南疆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部边缘,昆仑山北部,地形特征为牛腿状,民族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南部地区以昆仑山山脉为主,拥有常年冰雪不化的积雪,还有诸多古代冰川遗址,水资源相对丰富,给该县大部分地区的绿洲和耕地提供了足够的水灌溉,还拥有几十座活火山,但是该地区位于高山之上,交通比较落后,很难开展实际考察工作。中部地区则以平原为主,河流、水草和绿林遍布,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也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民居特色以于田老城为主,如土坯平顶房、阿依旺民居,还有诸多明丽的民族装饰。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毗邻,拥有面积广阔的沙漠地带,气候以干旱为主,自然环境恶劣,且位置偏远,居住在此地的以克里雅人为主,民居建筑以胡杨木和红柳木为建设材料,生活古朴简约,民居简陋无明显民族特色。
二、新疆于田县的气候环境特征
这里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地势特点为南高北低,地貌特征以山脉、戈壁还有沙漠等类型,同时还有冰川、火山等。南部地区的气候以寒冷为主,但是在充足的水资源环境中,表现为湿润气候;北部地区则为暖温干旱沙漠气候;而中部地区为暖温干旱气候。全区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白天与夜晚的温差大,降雨量相对较少,但是日照时间达到276天以上,热量充足,气候灾害主要有风沙等。由于长时间受到日晒、风沙的侵袭,所以民居建筑上,多以封闭式平面布局为主,不仅能够遮挡炎热的太阳,而且还能抵制风沙;但是三大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民居形态上也有所不同,均具备地区特征。
三、新疆于田县的气候自然资源特征
南部的昆仑山给该地区留下的大量的冰川,为西域丝路上孕育了淳朴而又简约的民风建筑,拥有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美誉的胡杨树林则构成了荒漠的天然林,多数当地居民会选择红柳、胡杨树作为房屋建造的材料,或者院墙的装饰物。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进步,绿洲逐渐获得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于田县的经济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大多数仍延续传统农耕、经济发展方式;农耕生产中,主要由小麦、玉米还有水稻等农作物,水果有红枣和葡萄等;农副产品有皮毛还有小茴香等中药材;大部分的经济贸易、生产经营集中在中部,由于人口数量较大,在民居装饰上也表现为多样化,装饰形式也较为新颖,但是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民居则显得单一和简陋。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新疆于田县民居的影响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于田县民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关键因素,如南部的昆仑山河流,为于田县的中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滋养了该地区的绿洲与耕地,促进农业生产文明的长期发展和进步;在民居特色表现中,主要通过木构架简单支起密梁平屋顶,而这一建筑文化体系获得了良好的传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相对比之下,两地居民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相对落后,阻碍了民居的创新与发展;南部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从丝绸之路的开发受到多方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形成了多样化的民居特色。
《梁书・高昌国传》提到过西域传统建筑的特征为“架木为屋,土覆其上”,且大部分建筑多为因地制宜,不会过分追求严格的丈量和比例,并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如高台民居中,民居内部构造以外封内敞式为主,楼层为1层或2层,土墙的夯筑厚度约为70厘米左右,部分地区会受到土崖地形的影响,所以内部的建筑密度比较高,呈现出犬牙交错,和鳞次栉比等特征;“阿以旺”是南疆地区形成历史最久,且应用范围最广的民居形式,以庭院式和密集庭院式为主,集中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地区,但是由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变成院落民居形式,当前主要以“米玛哈那”为主。
结语
新疆于田县的民居特点中,当地居民均以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为基础,建设出适宜居住、生产活动的民居,同时也是充满多元化、科学化和创新性的民居建筑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保护于田县传统民居建筑是延续文明的重要举措,所以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帮助当地居民创建更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冯燕,朱晓玲,杨洁明.基于“点―轴”理论的新疆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07):876-880.
[2]咏林.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地域差异的影响[J].时代农机,2015(11):170-171.
1、城市与自然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化的大发展。在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湿地急剧减少、沙漠化问题严重、土地流失与侵占严重。据统计,1900年世界可用耕地为3亿多hm2,到2000年下降到了2.7亿多hm2。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的耕地为600万~700万hm2,流失速度为过去300年来的2倍多。而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据推算,每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占地,美国约为600多万亩,意大利为70万亩,相当于罗马失去的面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选择建造了城市,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确定无疑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
1.1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对稳定的自然演化进程的改变来影响自然环境的。虽然单一的城市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改变是局部范围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不断向乡村蔓延,正有无数个城市在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叠加起来的效应却足以在我们所能预见的范围内引起地球环境的剧变。这也是当前环境危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遭受了自然的困扰之后开始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墨西哥由于没有认识到水体与地表的关系,在地面沉降了25ft(约7.62m)之后,重新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洛杉矶和香港在山体大面积滑坡之后,再次考虑城市与山脉的关系,休斯顿和哈里斯堡在饱受了上游城市化所造成的洪水危害之后,对本城市和上游城市进行改造,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在垃圾污染和人为破坏之后得到恢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同西方城市化发展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污染﹑自然衰退……那么,同样处于自然衰退和城市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应当怎样认真思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1.2城市和自然应和谐发展。“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环境的美好追求。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市设计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到沙立宁的有机疏散城市﹑从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体系到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无不体现出人类这一美好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城市也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土。相反,城市的自然环境却不断退化了,“逃离城市”“城市空心化”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城市发达与否的代名词。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了只能任选其一的矛盾体。于是,回过头来人们又试图重新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铺上草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控制污染,使空气和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城市的这些环境建设并不能等同于自然,已经被城市所填埋了的河道﹑改变了的地貌以及缺失了的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很难得到恢复,城市与自然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从自然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自然界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更次一级的系统所组成,直至单一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而稳定的自然环境。而当前环境的恶化正是整体被割裂的结果。这是机械主义还原论的代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回复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切断的自然动力过程,或者按照自然的动力过程建设城市,按照《老子》所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同地球自然界的环境改善是统一的。它们统一在自然演化的规律——“道”之上。那么,什么是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呢?我们知道,自然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它的发展、演化与稳定与否的客观规律都发生在土地之上,而城市发展的根本也在于土地。土地是城市与自然共同的基础。在土地之上,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必然要改变一部分自然环境,并且创造出新的人工自然——城市的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等。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城市的运转过程符合自然的运作规律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2、土地自然
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的整体,它有着自己演化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有它内在的土地自然功能,其中,有对自然平衡起关键作用的土地,而且土地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稳定的动力过程,而以往以经济利益、GDP的发展指标为准绳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不能正确反映土地的自然要求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并且往往人为切断土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自然系统的衰退。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土地内在功能的正确认识,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城市的发展中按照自然演化规律来建设城市,在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是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见图)。因此,不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面去着手,不去考虑自然演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单纯的强调城市本身的环境建设,或者单纯的强调地球环境的改善都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从西方那种“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向乡村蔓延——再恶化——再蔓延”的发展模式中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既会得到充满自然生气的城市,也会得到完美的地球自然环境。反之,文明古城衰亡的历史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重演。城市的发展是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纯的以自然主义的热情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急剧衰退已经刻不容缓,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主义、环保主义……已经呼吁我们对“唯一的地球”的重视,城市建设在这场“地球保卫战”中更是责任重大。
3、生态、城市与自然平衡
3.1城市建设所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破坏了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如松在《城市生态调控方法》中把它总结为:
(1)“流”或“过程”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没有“垃圾的”系统,自然本身以及它的排泄物通过系统的循环得以充分的利用。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城市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排放不能像自然系统那样得到循环利用,过多的物质、能量滞留在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缓冲和保养生息,从而造成“流”和“过程”的失调;
(2)“网”或结构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系统元素间形成稳定的关系,而城市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已有的自然网络结构,而且由城市构成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生态网络极不均衡,土地配置、资源利用、城乡关系、供需关系、代际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而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尖锐矛盾;
(3)“序”或功能失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的功能体,它的环境容纳能力、自然缓冲能力、持续供给能力、自主组织能力等大欧式功能协调有序的结果。城市发展在注重生产、生活的同时,忽略了能源、环境、自然以及人的供需、接纳、缓冲和调控功能,从而造成“序”的失调。
3.2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城市的合理发展应当顺应自然生态的过程,协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
(1)循环再生原则:自然界是不断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循环来得到发展的,这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和再生的根本。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也必须加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并且保持自然循环的稳定与畅通;
(2)协调共生原则:单一的生物是不能生存的,它们必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就如同沙丘中的单一植物终究会趋于灭亡,而复杂的森林系统则会保持稳定和持续的繁衍。在城市中也必须要保持各种自然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3)持续自生原则:只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畅通,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那么该系统就会通过负熵流的不断输入来保持持续自生。在一定的生态门槛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维持其自生能力。然而同自然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有人来控制的,如果认为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双重破坏。要想维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使城市的运作顺应自然生态的运作过程。生态的运作过程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和自然演化的基本原则,城市的生态化运作过程也就是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化过程。
4、土地自然系统
1、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2、自然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某种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铺垫。社会环境的作用是交代社会时代大背景,通过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书写其无法改变的命运。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