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课题方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就业岗位;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转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52-02

1 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但由于对“到底为什么转”“转什么”“转到哪”“怎么转”“谁来转”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如何回答和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政府、高校和学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校已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转型试点院校,各项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方案设计如何改,没有好的方案与方法,仍在不断的探索中。

2 我校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现状

我校虽已启动转型发展的改革之车,各种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及制度也相继出台,也于2015年部署实施了转型发展新形势下的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也已初步成型。对于我校来说,转型不光要有宏观的理论指导,更要有具体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配套支持。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虽已初步完成,但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相应配套措施还未实施。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如何转,如何改,仍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3 现有课程体系及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校以前定位的问题,致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还以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为依据,对本科学生的培养仍然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几乎照搬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就业“两张皮”。致使学生毕业后面临与一本、二本的学生同样的竞争形式,造成简单工作不愿干,复杂工作干不了,动手能力差,缺乏职业资格证,就业困难等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教的内容与社会需要的脱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需要急需改进。正值我校改革之际,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

4 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论述课程体系建设

4.1电信专业就业岗位群

2014年国家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曾经在信息技术与微电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未来10年是我国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微电子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优先扶植发展。信息技术已是经济发展的牵动力量,而在关系到一国生死存亡的军事领域,电子工业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于以上背景,近年来相对适合本专业及就业较好的岗位有:

1)信息处理技术;2)专业硬件设计;3)PCB设计与应用;4)嵌入式硬件开发;5)FPGA设计与应用;6)通信设计与应用;7)电子信息专业从教;8)工业生产及自动化;9)创新创业。

4.2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1)信息处理技术员资格证书

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举办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全国通认,含金量高。

2)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证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Electronic Desig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简称edp)是中国电子学会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子设计工程师的需求而推出的一项专业认证。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的性质属于同行认可,社会承认。认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标准、注重能力,追求最大的社会认可度和最终的国际互认。

①目前进行的认证考试主要有两项: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板级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

② 目前进行的初级认证考试主要有: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含初级、助理);板级设计初级工程师(含初级、助理)。

③2012年开始试行的电子设计中级、高级认证电子设计中级工程师;电子设计高级工程师。

3)网络工程师资格证

网络工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网络方面共有三个等级:初级为网络管理员;中级为网络工程师;高级为网络规划设计师

4)ARM工程师资格证书

ARM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通过后,获得由ARM公司统一发放的AAE认证证书,行内认可,含金量高

5)通信工程师资格证书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是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范围及对象:各通信运营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所有从事通信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分为:助理通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高级通信工程师。

6)电子信息工程师资格证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权威证书,全国通用。政府认可,企业欢迎。网上查询,就业首选。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电子信息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师。

7)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教师资格证考试从2015年开始,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8)自动化工程师

自动化工程师资格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由于自动化工程师的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因此该职位的就业形势非常好。此外,其还可以从事教学或是研究工作。

9)创业咨询师

此证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和网上查询,全国通用。其可作为招聘录用、考核晋升、岗位续聘、职称评定、加薪的重要参考依据。 创业咨询师目前等级分二级,依据《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两级,分别为:二级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三级创业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4.3“三位一体”课程设置体系

为了突出我校非外语专业的“专业+外语+创新创业技能”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外语类课程坚持了几乎是4年不断线。为了适应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专门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在课时的安排上,本着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但又不能等同于高职教育,认为此专业实践类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比例在35%左右比较合适,本专业实践类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34.72%。

5 小结

我国部分高校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已拉开序幕,各个高校都在摸索着前进,试图找到符合各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学校也已基本完成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尤其是课程体系的建设,经由校内外专家的审定,都觉得较符合我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以此建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一定会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杜希宙,韩伏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J]. 衡水学院学报,2016(4).

[2] 李平,张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13(11).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范文第2篇

判断题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类型。对

42.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错

43.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包括教材、专著、学位论文、期刊文章、说明书等。对

44.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对

45.学术惩罚既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最重目的。错

46.理论性科研论文的镇南关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错

47.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对

48.学术期刊在出版论文前,一般都要作者填写论文版权转让书,以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对

49.实验性论文的特点是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错

50.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错

41.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错

42.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

提出假说设计是课题研究的基础。

44.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包括教材、专著、学位论文、期刊文章、说明书等。

45.进行任何理论思维活动,都必须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都要使用思维规定和逻辑范畴,而各种思维方式都是一定的方法论的体现,同事也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发展。对

46.学术惩罚既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最重目的。

47.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内在规律的科学,数学则是研究自然科学最有力的工具。对

48.哲学方法是加工科学研究材料、论证科学问题等普遍适用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思维工具。对

49.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50.科研论文起着传播科研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课题研究的作用。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

42.物化的科技成果,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进行社会评价。

43.学术报告是学术会议交往的重要形式,是研究者公开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44.成果创新查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研究,确定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 对

45.期刊是指一些记录的知识比较系统、成熟的文献。

46.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错

47.根据实验结果性质的不同,科学实验可分为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实验等。

48.论文撰写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对

49.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统计可分为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种基本类型,他们均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

50.张贴报告与口头报告具有同等的地位,二者相应的论文均被收录到会议论文集中。

41.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的结论。

42.实验型课题设计书的题目和摘要要求必须只能只用中文填写。

4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74年12月正式成为联合国组织系统的一个专门机构。 对

44.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45.哲学方法是加工科学研究材料、论证科学问题等普遍适用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思维工具。

46.科研方法与科学方法意义相同,所以科研方法等同于科学方法。

47.科研论文起着传播科研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课题研究的作用。 对

48.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49.目前,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成熟期。体系比较完善。

50.期刊是指一些记录的知识比较系统、成熟的文献。

41.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错

42.哲学方法是加工科学研究材料、论证科学问题等普遍适用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思维工具。

4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哲学并不等于科学。

44.实验性论文的特点是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45.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46.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是尽快将科研成果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承认的一个有效途径。

47.科研论文中阐述的内容,通常是某个专业领域中在理论或实验方面具有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知识。因此,科研论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48.研究型课题设计书要求必须使用中文,还应注明本课题的项目来源和编号。 错

49.研究工作无新意,科研成果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成为学术期刊退稿的原因。 错

50.成果创新查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研究,确定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 对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进行任何理论思维活动,都必须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都要使用思维规定和逻辑范畴,而各种思维方式都是一定的方法论的体现,同事也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发展。

42.学习并实践创新思维方式,是训练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43.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是尽快将科研成果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承认的一个有效途径。

44.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相同的科研方法。

45.论文一旦定稿投出,投稿期刊一般不允许变更作者人数和顺序。

46.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47.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错

48.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49.科研活动能够提供认识社会和改变社会的“物质手段”和“思想方法”。 对

50.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

41.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错

42.课题方案设计中,应用性研究多属于研究型方案设计。

43.科学认识工具可分为科研仪器和科研方法两种类型。

44.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错

45.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类型。对

46.研究型课题设计书要求必须使用中文,还应注明本课题的项目来源和编号。错

47.学术会议对学术成果具有承认作用。

48.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对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学研;生物工程;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71-02

“产学研”是学习、科研、生产、实践过程有机统一运用的系统合作工程,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可将理论所学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工程技术方案的“工程人才”[1,2]。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是大学生在校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将其理论所学进一步内化、升华、实践的阶段,也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3]。生物工程专业以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4]。产学研背景下,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顺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是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毕业设计工作现状及问题

产学研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徐州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得到学校的广泛重视,其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特定的问题。

(一)教师及学生的工作态度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教师的师资相对紧缺出现了一名教师指导近十名甚至更多学生的现象。另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致教师难以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此外,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指导教师仅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流于形式,指导态度不端正。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态度会产生特定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没有不过的,存在“混”的心理,对毕业设计马虎了事。再加上最后一学期大多数学生都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工作,所以对毕业设计只求过、不求好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二)选题问题

毕业设计选题大多是由指导教师事先拟定,再由学生在拟定的范围内选择,这种约束性的选题方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选题较为陈旧,偏离学科发展进展,脱离生产实践环节,使得研究工作缺乏实用性。有些选题范围较窄,工作量难以满足;有些选题较大,学生研究时间有限导致课题难以深入的现象。选题中出现的重复率高、创新性不足的现状难以在特定的学习阶段激发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兴趣与热情,难以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方法及研究条件的束缚

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疏于向学生介绍课题的最新研究动态、最新的研究方法等,仅是让学生自己查找现有相关资料进行课题研究,失去了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另外,现在许多高校实验资源相对紧张,毕业设计配套经费相对短缺,难以满足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需求。

二、产学研背景下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方案

产学研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毕业设计工作要与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实际相互融合、有机结合。所以毕业设计工作可与教师科研项目、生产企业、相关专业单位紧密联系以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合理选题

1.选题原则。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有先进性、创新性,还要尽量联系生产实际保障其实用性。笔者在多年的毕业指导过程中发现,进行创新性、实用性课题研究工作的同学其研究热情和研究积极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同学。

2.以学生为本的盲选机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毕业设计工作中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所以在选题时可以先由教师只课题名称和相关研究内容,学生在仅了解课题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兴趣选择课题。这种双盲选题机制避免了教师在学生选题中的干扰,充分保护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毕业设计积极性。

3.课题难度应适中。学生的基础及工作能力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选题后还应该在符合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研究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课题设计不同的难度层次,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二)严格毕业设计管理、规范要求

徐州工程学院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细则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答辩等的考核办法,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了解管理细则及相关政策,能真正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重视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在特定的时间节点课题、下达任务书,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工作并将相关毕业设计材料上传至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供教师审核。

(三)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保护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下达任务书后,不能任由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这个过程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可能会削弱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大多学生没有研究经验,接到研究任务后大多会感觉无从下手,找不到方向;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帮助学生将文献资料、实验方案等全交到学生手上,这样学生就只要根据教师的“指示”简单完成“命令”即可,没有自己的思想融入,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以上两种极端现象,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层指导。基础差的学生可从文献资料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过程及论文撰写过程进行全方位指导;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定期下达任务的方式进行适时指导;优秀的学生仅要在实验方案设计或实验方法选择中适当点拨即可。分层指导的方式不仅给教师减少了因面面俱到带来的大量繁琐工作,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同学在毕业设计中收益最大化。

(四)多样化的开展方式

产学研背景下的毕业设计工作应鼓励教师科研课题、生产企业及相关专业单位的参与,开展方式多样。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课题可以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及方向,学生的参与工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较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工作实习单位或自主创业课题,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五)规范毕业论文写作

由于本科生首次接触大论文的写作,会出现层次不清楚、结构不合理、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教师在学生论文撰写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把握论文写作的框架和结构,另外鼓励学生多看参考文献提高写作能力。格式不规范也是在毕业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在论文审阅过程中严格要求,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提高论文的质量。

三、结语

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也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5]。产学研背景下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工作将教学、科研、生产过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实现了生物工程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合,使得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可以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9-11.

[2]张长森,吴其盛,侯贵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15,09(12):118-121.

[3]姚兴田,周一丹.产学研合作创新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1,(9):79-81,92.

[4]周念波,黄芳一,涂绍勇,等.毕业设计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4,41(8):174.

[5]孙月娥.基于“卓越计划”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食品工业,2014,35(12):211-214.

Teaching Reform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Biotechnology in Industry-University-Cooperation Mode

CHEN An-hui,SHAO Ying,CHEN Hong-wei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u zhou,Jiangsu 221008,China)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创新实验 教育体系 运行机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科研创新素质和增强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重点推行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新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同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课堂学生人数多,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意识薄弱,学生发言存在压力,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实验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笔者从开展创新(设计)实验的实际工作出发,综合阐述了独立学院在创新(设计)实验中所做的工作以及获得的经验。

1 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特点与任务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遵循应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的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除对经典的实验进行验证教学外,更加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设计)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独立学院的创新(设计)实验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任务。

1.1 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的特点

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教学具有“三结合”的特点。

(1)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引导性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创新(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创新(设计)实验工作组会根据不同学科涉及的领域,制定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2~3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独立选题、设计、开题、论证、实验、总结、书写学术报告、答辩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和督导的作用,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书写学术论文等,并按实验阶段进行总结,定期组织学生研讨。学生主动性与教师引导性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创新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课堂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创新(设计)实验是逐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创新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具备了一定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课堂和实验室走近生产实践,走进科研院所,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性实验,使实验教学与生产、科研等有机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开放性与合作设计相结合。创新(设计)实验的教学过程,是利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开展更深层次实践教学的过程,因此,既接近实际又能激发思维兴趣。学生通过自制或自选器材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验,根据不同的条件、思路、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开放环境中自主完成创新设计实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1.2 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的基本任务

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的基本任务包括:(1)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基本知识、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2)在完成整个创新设计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联想意识、合作能力。(3)规范学生的实验习惯,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挥团队协作意识。(4)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实验的兴趣,激发质疑、探究的欲望,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

2 创新(设计)实验教育的实践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通过构建课内外结合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建立了创新实践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形式,搭建了创新实践教育的保障平台,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2.1 建立递进式创新(设计)实验内容体系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知识层次水平和认知规律,建立不同年级的创新实践教学程序。一、二年级每门实验课设置固定题目的课程综合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设计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三年级设置创新实验题目,学生自主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撰写研究小论文等,参加省市及国家组织的创新(设计)大赛。四年级结合毕业设计在教师课题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进行产学研结合强化训练,加强学生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技术改造等训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一个课内外结合“递进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攻坚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建立创新(设计)实验有效的组织形式

(1)指导学生选题和查阅资料。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题目的选择应贴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题目选择形式:①给出固定题目。学生通过设计选择不同材料、不同方法、不同技术路线,达到同一实验目的。②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公布教师科研课题,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③学生自主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自主选题。选题过程是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教师要适时指导,也可以组织选题讲座,以提高学生选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查阅国内外文献和相关资料,积累创新(设计)实验素材。围绕教师给出的创新设计思路以及积累的素材进行深入构思,确立自己的设计思路。根本目的在于以系统的实验技术理论为主线,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与科学世界观。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综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写出创新(设计)实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方案。通过交流、沟通达到对所学理论加深理解的目的。创新(设计)实验课的类型由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而定,有培养兴趣实验、分析现象实验、验证规律实验、培养技能实验等,最重要的还是要突出“创新”。

(3)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学有所长的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加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让学生在课外实践和科研课题的实践中磨练自己,感知实验的创新点和设计切入点,让新的发现融入自己的创新(设计)实验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这种让学生去筛选方法、寻找方案、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的做法对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设计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激发,多次在省市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3 搭建创新实践教育的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成立创新(设计)实验办公室,由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评审专家组,负责对学生的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方法、论文等级进行评审,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竞赛及等。

(2)条件保障。专设8间实验室和相关仪器室供创新(设计)实验使用,满足学生自主实验和开展研究创新实践活动所需场所和设施。

(3)管理保障。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创新实践活动、实验室开放等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教师和学生均签订创新实验室使用安全责任协议书,进行统筹和规范化管理。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和网络工作系统,保证实验室安全有序开放。建立创新设计实验实施流程和工作流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清楚地了解研究创新实验的整个过程,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实验和研究工作。

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先后有102名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实验项目,开出创新(设计)实验项目33项,3篇,获创新竞赛奖12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8项)。学生一次平均就业率98%以上,有55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

3 结束语

开展创新(设计)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制订计划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论述和写作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提高无疑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实验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中心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红岩,刘萍,马建峰,曹吉超.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实现实验室规范化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版,2004,10:521-522.

[2] 胡娟,陈卫林.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09-110.

[3] 杨国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4):478-479,497.

[4] 吕亚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和方法[J].实验室研究,2001(6):23-25.

[5] 付植桐,王秀时.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7(5):23-25.

[6] 邰雪梅.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华章,2010(18):116.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范文第5篇

由于教师对研究性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可以让学生承担研究性课题中的应用性部分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面向企业的科研课题可以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丰富的选题来源,将与企业签订的横向项目进行分解,遴选相应的子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加以指导。本科生作为助手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科研课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承担的子课题调研和文献检索,以及方案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在利用现有科研资源的基础上,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项目总量,为学生找到更多的结合企业实际的有价值的选题。创造增量——以教师深入企业为载体催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或企业经验不足的教师到企业锻炼,体验应用性人才的内涵,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去对口企业集中实践的时间可以安排二、三个月或半年,充分利用假期。在这期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践,与设计部门和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充分交流,缩短产学研之间的距离,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对大多数无法有集中完整的一段时间到企业学习的教师,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走访企业,在生产现场“采风”,“捕捉”合适的工程案例,积累毕业设计素材。将素材进行整理与提炼,提出工程化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激发能量——以学生的创新活动为动力孕育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从学生心理出发,按照引导学生“想创新”、“能创新”和“乐创新”的步骤开展工作。(1)舆论宣传引导。一是将参观创新实验平台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课;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及时宣传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消息;三是利用学生科技节充分展示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组织学生以身边先进典型作为学习样板。(2)技术学业引导。首先,经常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做讲座,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欲望;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实践的阶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分认可通道。(3)学生自我管理。实验平台开放运行,鼓励学生在实验平台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科研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4)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外向牵引作用。一方面在校内组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另一方面投入资金鼓励和支持广大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5)建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的有效联系。如学生开展的实验设备利用开发项目、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进一步提炼升华为毕业设计课题。

利用余量——以校企多方合作为平台产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企业和社会中蕴含的丰富实践资源有待挖掘,通过校友、教师的社会关系以及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工程化的毕业设计课题。(1)聘请往届毕业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聘请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担任毕业设计的企业导师。结合他们现有的工程资源,设计出相应的毕业设计课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训练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的初步能力。此外,在帮带的过程中,往届毕业生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并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发动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例如成教学生、短训班学员、教师同学等,他们有的具有企业工程项目研发经验,通过他们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获取有利的工程资源,设计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组织学生在就业签约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可使学生提前上岗,学以致用,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这能有效地缓解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实习的矛盾。(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引入企业技术资源和创新文化。企业对工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非常敏感,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把握准确。因此需要千方百计使合作形式走向深入,及时跟踪科技发展,向学生提供动态信息。通常选择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教育伙伴,如果学校所处区域缺乏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联系多家科技含量高、对人才培养有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教育联盟。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有: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共建实验平台,开展技术讲座,以及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开展“3+1”培养模式,学生累计一年在企业开展课程学习、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二是按“双导师”形式直接安排学生在合作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进入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协商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在完成企业实际课题的过程中,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和审核学生撰写的技术文件,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现场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

应用技术型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客观上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题内容应来自于生产实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有真情实感,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本文立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力求以系统化的方法,建立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实现体系。因此从教师和学生、学校和企业等多个视角全面集成资源,包括教师科研、青年教师至企业锻炼、学生创新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新设想,如教师像作家深入生活一样深入企业“采风”,寻找毕业设计素材,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只要准确把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不懈地多方探索和勇于实践,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一定能够化解资源不足的困扰,找到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实现工程化的途径,使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这一起点上首先创造良好的开端。

作者:李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