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项目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he curr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real estate project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lack of innovation problems. So,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matter-element extension theory with rhombus thinking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basic indexes of evaluation for the 22 real estate projects from 6 aspect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waste discharge, economic benefit, economic structur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qualities of a real estate project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project quality. Finall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for applying the system evaluation and puts forward its suggestion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project quality and level, promoting st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关键词: 房地产业项目;菱形思维模式;物元可拓理论;评估指标体系
Key words: real estate projects;diamond thinking mode;matter element extension theory;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 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003-03
9 结论
本文运用可拓学中事物的可拓性原理,结合陕西省房地产业项目现状进行分析,更加全面、科学地为房地产业项目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衡量目的总体质量,作为项目引进、选址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家投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但应注意由于项目实际调研中,个别数据存在偏差,对结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下一步需要数据样本,优化质量评估体系,使得质量评估过程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张柳波,王先甲,焦健.基于证据理论的房地产项目居住环境质量评价[J].技术经济, 2010,29(4):41-45.
[2]尹鹏,杨仁树,丁日佳,等.基于熵权法的房地产项目建筑质量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3-7.
[3]贾仁甫,张炯,杨泽明.房地产项目后评价──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建筑经济,2006(S1).
[4]刘笑萍,谢家平,任思新.房地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问题,2010(3):67-71.
[5]邓群钊,林永钦,丁荣华.评级指标体系菱形生成方法[J].科技通报,2006,22(5):719-724.
[6]蔡文,杨春燕.可拓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J].科学通报,2013,58(13):1190-1199.
[7]杨春燕.基于可拓论的不相容问题求解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7,9(10):36-39.
【关键词】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关系
1.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一种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是一种的综合经济分析技术,其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果为最终目的,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建设投资前期全面系统的论证该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项目做出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市场研究;第二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这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基础,它要解决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第三是效益研究,主要解决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问题。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共同构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三大支柱。
项目可行性研究不仅可以为投资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为银行贷款、合作者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它是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步骤与手段。
2.建设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由决策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贷款银行(或单位)、有关专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对拟建项目进行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和投资是否可行(包括最佳投资方案的确定是否合理)所做的全面审核和再评价。项目评估作为一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审查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强调从长远和客观的角度对可行性研究进行论证并作出最后的决策。
项目评估的内容,因项目类型、规模的不同,各有差异,一般包括: 项目与企业概况的评估;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评估;项目市场需求分析;项目生产规模的确定;项目建设生产条件评估;项目工程与技术评估。
建设项目评估有一定的依据,主要包括:(1)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及投资政策。(2)项目所在地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3)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经济性资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及基础设施等基础资料。(4)有关部门颁布的工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5)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项目评估规范及参数。(6)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方案。(8)各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9)投资协议、合同和章程等。(10)其他有关信息资料。
建设项目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项目评估不仅可以提高投资项目决策水平;更能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
3.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关系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咨询的两项重要内容,两者既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3.1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共同点
(1)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均处于项目投资的前期。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在投资决策前为项目实施所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工作,都是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准备工作阶段,是关系到项目的生命力及其在未来市场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重要环节。
(2)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投资项目决策前的技术经济分析,其目的均是为实现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减少投资风险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促使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
(3)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考察的内容和方法是相通的。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都是运用规范化的评价方法和国家统一颁布的经济参数、技术标准和定额资料,采用统一衡量尺度和判别基准,通过产品的市场调查预测、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以及项目未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科学预测,判断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形成决策性意见。
3.2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的区别
(1)二者的承担主体不同。为了保证项目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和审查评价活动相对独立,应由不同的机构分别承担这两项工作。在我国,可行性研究通常由项目的投资者或项目的主管部门来主持,投资者既可以独自承担该项工作,也可委托给专业设计或咨询机构进行,受托单位只对项目的投资者负责;项目评估一般由项目投资决策机构或项目贷款决策机构(如贷款银行)主持和负责。主持评估的机构既可自行组织评估,也可委托专门咨询机构进行。
(2)评价的角度不同。可行性研究一般要从企业(微观)角度去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决定项目的取舍,因此它着重于讲求投资项目的微观效益;而国家投资决策部门主持的项目评估,主要从宏观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去评价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侧重于项目的宏观评价。贷款银行对项目进行的评估,则主要从项目还贷能力的角度,评价项目的融资主体(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及还贷能力。
(3)二者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可行性研究除了对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外,还必须为建设项目规划多种方案,并从工程、技术经济方面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从中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投资决策方案。因此,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咨询工作,需要较多人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论证;而项目评估一般则可以借助于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并且不必为项目设计多个实施方案,其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全部内容,包括所选择的各种方案,进行系统的审查、核实,并提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4)二者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所处的时序和作用不同。在项目建设程序中,可行性研究在先,评估在后,其作用也不相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是项目评估的重要前提,但它不能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最终依据。项目评估则是投资决策的必备条件,是可行性研究的延续、深化和再研究,通过更为客观地对项目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估,独立地为决策者提供直接的、最终的依据,比可行性研究更具有权威性。
总之,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评估的对象和基础;项目评估是使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得以实现的前提;项目评估是可行性研究的延伸和在评价。作为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两大基本步骤,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之间虽然存在不同点,但他们在整个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一前一后、彼此照应、不可或缺的。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研项目;信用管理;评审制度;监管制度;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37-02
我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基础不断改善,科技投入逐步加大,人们的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此条件下,科技信用缺失,对创新能力提高的影响日益凸显出来。科技信用缺失产生的种种不端行为,腐蚀了科学实验报告和技术文件记录的可靠性,降低了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败坏了科学道德风尚,影响了科学的纯洁形象和科技界的社会信誉,特别是腐蚀了科学共同体的肌体,从根本上危及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增强。[1]
一、规范科研项目审批和成果鉴定制度
1.界定科研项目信用涉及的对象。科研项目信用涉及的对象,由信用主体和信用客体两类组成,现以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信用涉及的对象为例:⑴信用主体。主要包括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的执行者、评价者和管理者。执行者主要是指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以及科研项目申请者、投标者、主持人或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研制者、开发者和成果转让者等。评价者主要是指参与科研项目立项、招投标、检查、鉴定、验收等活动的评估机构、评估人员和评审专家。管理者主要是指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接受委托履行管理职能的机构与管理人员[2]。⑵信用客体。主要包括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三大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主管的各类产业化科技计划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重大高新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重点科研和一般科研等科技计划项目,省级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新产品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产业化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应列入信用管理的创新科研项目。
2.实行科研项目全过程契约化管理。吸收西方国家运用制度强化信用观念的做法,增强契约条款和规章制度对科研项目信用主体行为的约束。
3.制定科研项目执行者的信用规范。要使科研项目执行者能够遵守诺言和实践成约,必须明确告诉他们,什么是守信行为,可以做的;什么是失信行为,不可以做。为此,需制定确保科研项目执行者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
1)制定科研项目负责人资格信用规范。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科研项目负责人,须是在岗科技人员。一般应是科研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或整个研究方案的设计者,并实际主持研究工作,防止出现挂名而不干事的现象。
2)制定科研项目评估评审资料信用规范。科研项目执行者在项目立项、招投标、检查、鉴定、验收等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规定的要求提供项目的全部资料和信息,并确保其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禁止下列行为:⑴剽窃、抄袭他人成果;⑵伪造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推广效益;⑶虚报已发表论著数量,以及论文被引用频次;⑷谎报工作经历;⑸伪造证明文件;⑹伪造学术成果奖励证书、荣誉证书;⑺夸大自有技术、自主研制设备,以及其他研究基础;⑻编造并不存在的课题组成员;⑼同一科研项目(包括研究内容相同或者相近的项目)重复申请;⑽虚列合作单位及其提供的配套经费。
3)制定科研项目任务合同信用规范。科研项目任务合同,由项目管理者作为委托方,与作为责任人的执行者共同签订。合同所列内容应实事求是,表述清楚缜密,它将与项目申请书一起构成立项的原始资料。执行者承担项目任务,管理者检查项目进展状况和验收最终成果,均以合同内容为依据。执行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合同所列的项目创新指标、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4)制定科研项目接受评估评审行为的信用规范。科研项目在立项、检查、鉴定、验收等过程中,需由评价者进行评估,或由管理者组织评审。科研项目执行者有义务接受评估评审,并应积极做好配合工作,不得妨碍评价者和管理者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不得出现下列行为:⑴故意提供虚假资料和失效信息;⑵与评价者和管理者串通获取评估评审情报;⑶用钱财买通评估人员和评审专家;⑷侮辱、威胁、诽谤、陷害评价者和管理者;⑸设置障碍干扰阻挠评估评审活动。
4.制定科研项目评价者的信用规范。在科研项目评估评审过程中,评价者的意见,对项目能否立项,成果验收能否通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要建立健全评价专家资格审查制度和专家库。专家库应有一定比例的第一线中青年专家和国外同行专家。在评估评审工作中,应遵循随机原则从专家库遴选专家组成员,并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与专家组定期轮换制度。评价者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真实、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科研项目评价者不得出现下列行为:⑴与其他评价专家结成关系网,串成“小圈圈”,操纵投票结果;⑵与被评对象串通,为其获得项目立项或通过检查、验收提供便利;⑶压制不同学术观点和其他评价专家意见;⑷隐瞒或编造事实,致使评价信息扭曲,出现判断失真;⑸为得出主观期望的结论,断章取义,形成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片面评价;⑹泄漏或侵占被评对象的关键技术资料等商业秘密;⑺未经组织许可,泄露评估评审的保密信息;⑻索取或接受被评对象的钱物或其他好处。
5.制定科研项目管理者的信用规范。这里的管理者,是指科研项目申请立项、检查、验收中评估评审活动的组织者。制定科研项目管理者信用规范,建立健全管理者信用机制,有利于加强科研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管理者的信用行为,须以现有相关科技文件为依据,严格执行科研项目立项、检查、验收中规定的规则、程序和办法,对科研项目实行严格管理,正确指导和有效监督。反对不正之风与弄虚作假行为,倡导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科研项目管理者不得出现下列行为:⑴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项目评估评审活动,对评价者施加压力或倾向性影响;⑵故意扣压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使其失去立项机会;⑶聘请应当回避或有不良记录的人员参与项目评价活动,或委托不具备规定条件的评价者承担项目评价任务;⑷对评价者提出的明确意见置之不理,或不如实反映,甚至加以歪曲;⑸与项目执行者串通弄虚作假,帮助其蒙混过关;⑹为某一项目申请者拉关系而排斥其他申请者;⑺泄露评估评审专家名单、专家意见、内部资料或其他需保密的信息;⑻评估评审中索取或接受项目执行者的钱物或其他好处。
二、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监管制度
1.建立以信用安全保障号码为基础的个人基本账户。建议有关部门规定,凡希望在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中承担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成果研制、开发、交易和评估评审的人员,必须先申请获得个人信用安全保障号码。
2.逐步扩大基本账户的覆盖范围。随着科技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发挥基本账户的作用。使它除了容纳科研项目经费外,还将逐步纳入其他所有科研经费、纳入工资、奖金、津贴等个人劳动收入,纳入出租私有房产,购买债券、股票,提供贷款而获得的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个人资产收入,纳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个人福利收入,纳入租赁、承包企业或自办公司所得等个人其他合法收入。
3.采用复式记账法制作科研项目财务报表。科研项目经费收支的记账方法一般有两种:⑴单式记账,即通常所说的流水账。它只需记载每笔科研项目经费的出入,对出入账目的内容不作分类,也不要求货币与财物之间保持平衡。⑵复式记账,它以账目分类为基础,要求每笔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在对应会计科目上的记账必须全部保持平衡。
三、完善科研项目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1.制定科研项目信用数据库统一标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征信系统,各地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的征信机构,有的是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有的是社团法人性质的,有的采取区域性会员制形式,信用数据库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为了避免不同征信机构之间出现科研项目信用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困难,建议有关部门按照科研项目信用信息收集、记录、整理、使用的要求,研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总体方案,构建总体框架,设计出科研项目信用数据库全国统一标准。
2.加强科研项目信用信息收集工作。由科技管理部门或科技工作者协会出面,组织科技人员信用信息征集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属于一个非盈利性单位,给予它征集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信用信息的专门权利,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使其逐步成为科技领域权威的征信机构。
3.促使科研项目信用信息采集、传递系统现代化。加速科研单位和其他企业的电子化工程,提高网络化水平,完善电话、电报、光缆、卫星通信和网络等通讯设备,扩大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传真存储转发系统、电子信箱系统等数据通信网覆盖面,形成四通八达的科研项目信用信息传递和反馈网络,不断提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运行效率。
4.重视科研项目信用信息的使用。科技计划项目和科学基金项目的管理部门,应把信用信息作为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信用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立项、招投标、预算、检查、鉴定、验收等环节中,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作用,仔细查询相关机构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准确评定其信用等级,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范绪锋.政协委员谈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治理学术腐败[N].中国教育报,2002-03-05.
[2]科技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Z].2004-09-02.
[3]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Z].2002-05-13.
[4]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Z].国发[2006]7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Z].[2007]7号.
名称: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行业:科研行业
人才培养特色:在分析科研工作要求、创新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南网科研院设计并实施了“远航者”训练营这一基于工作场景的新员工培训品牌项目,改变了过往培训知识技能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
为实现“成为服务好、创新强、人才优的国际先进科研和技术咨询机构”的战略目标,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网科研院”)精心筹划了“远航者”训练营,从队伍建制、项目评估和项目制度三个维度,创新培训管理方式。经历训练营的洗礼后,新员工得以快速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找准定位,融入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最终突破自我认知,用创新成就未来。
队伍建制创新:模拟工作场景
队伍建制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基础,而“远航者”训练营也首先在队伍建制方面进行了基于工作场景的创新。
训练营的设计以模拟工作场景为基本出发点,使新员工培训与员工未来岗位工作无缝衔接,弥合了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的断层。一方面,可以帮助新员工熟悉日常工作环境和流程;另一方面,新员工会在模拟的科研工作中演练、固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以便到岗后能快速展开工作。
新员工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训练营当中,每个小组内部都会模拟科研院部门职能设置,以角色模拟及工作模拟的方式,实施自我管理,分工完成本组的纪律、人事、财务、科研等工作(见图表1)。通过完成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新员工可体验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并不断提高职业能力。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管理,通过模拟职能部门建制帮助新员工快速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找准定位。
项目评估创新:量化培训管理
“远航者”训练营构建了一套系统化、模块化的新员工培训课程体系,从身心优化、信念养成、技能强化和知识储备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助新人从思想上、行为上和工作能力上胜任公司要求,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为有效衡量新员工的能力提升效果,训练营同时在项目评估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积分量化管理(见图表2)。通过设定的量化积分评估模型,可以跟踪每个学员的态度转变、技能提升、知识水平和健康指标情况,从而实时反映四个培训维度的效果。这种以点带面的统计方法既可以掌握学员的个体表现,也有助于了解小组和全班整体状况,促进大家进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兴趣。
身心优化
首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以“身心优化”为核心,主要帮助学员从生理和心理上适应职场。
进入科研院之后,大学生将从相对松散的校园生活过度到严格规律的职场生活,大多数人会感到难以适应。训练营安排了体能晨练和拓展活动,跟踪记录学员身心健康的变化情况,引导新员工建立起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磨练其刻苦耐劳的意志,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培训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去。
每天早晨,由小组自行组织晨练活动,给每个学员配备运动手环,记录每日的运动量及体能情况。小组每天上报数据,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见副栏1)。
在项目前期的拓展活动中,学员需要按照教练要求,完成各项游戏和任务,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塑造良好的身心素质。这一过程中,按照小组表现计算小组积分,列入全部排名。
信念养成
信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亦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先导。结合当前形势和科研院的企业文化内涵,训练营设计了一系列学习参观活动和文体活动,帮助学员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树立企业信念。
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户外参观,小组内部每天点名,并上报考勤情况,以提升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由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审核监督。
课堂学习包括通用课程学习、工作工具或兴趣爱好的分享,以及“榜样的力量”优秀员工座谈会和“薪火相传”专家座谈会等。学员积极参与课堂研讨、互动、回答问题的行为,都会得到积分量化考核,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因此有所提升(见副栏2)。
训练营还安排了趣味运动会、科研院好声音、撕名牌等文体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这些活动都会根据小组表现进行积分量化考核,并每天公布小组积分情况和排名情况。
技能强化
在“技术强化”维度中,新员工根据相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术和能力,来学习和完善自身所需技能,以胜任工作。
一方面,训练营组织学员开展在财务、人事、科研等方面的制度学习。每个小组先自行安排制度学习及研讨,并在每一类制度授课之前,提交本组的有关问题,将来由职能部门的领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该过程中,会对小组提问的质量进行积分量化考核。
另一方面,由于南网科研院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工作,因此训练营安排了小组的科研项目模拟任务,旨在增强新员工对科研项目实施流程的了解,并提升其在项目管理、财务预算和人事安排等方面的能力。该模拟任务以科研项目研究为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需要学员在培训期间完成项目课题研究(见图表3、副栏3)。
知识储备
新员工在学校期间构建的知识结构大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知识储备维度的培训课程会帮助他们适应工作角色,掌握职场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如时间管理、沟通合作、公文写作、职场礼仪,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等。这将加快学员的知识更新,优化其知识结构。
训练营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安排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并按照测试结果进行个人排名和小组排名(见副栏4)。
项目制度创新:积分兑换金币
基于积分量化开展项目评估,可以有效掌握学员的整体表现和项目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训练营创新性地设计了“积分兑换金币”制度――活动中所需物品及服务,例如食品、饮料,以及材料复印和打印等服务均需使用金币,而金币主要通过团队积分来获取,以此鼓励大家积极表现获得积分。该制度的实施使学员在项目过程中获得更加生动、丰富的体验。
训练营设置了一家“学员商店”,专门负责学员日常学习生活,配备有零食、饮料、点心、药品等物品,并提供各种打印复印服务。学员获得的金币可以在“学员商店”中使用,也可以在班级内部流通――学习期间各个小组如需物品或者部分服务,可向其他小组出价,如果有小组同意,即可直接用金币兑换所需物品或商品,记账即可。
“积分兑换金币”制度也是对工作情景中的财务报销流程的模拟。金币需要通过贴发票的形式进行支付,启用报销流程,比如购买五桶方便面(每桶方便面1金币)时,需在报销单中贴五张代金币。
20天的封闭式培训为科研院新员工培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远航者”训练营经过三个维度的创新,引导学员广泛思考和探讨,为南网科研事业的薪火相传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同时,该项目的圆满落幕代表着南网科研院探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新员工培训机制,为科研院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一线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副栏1 体能晨练量化考核方式及指标
全勤:每天统计。早上七点准时集合开展晨练活动。小组全勤1分;否则,不计分。
小组总步数:每天统计。小组成员每天上报个人步数(数据截至每晚十点),之后算出小组总步数,项目管理人员统一收集,于第二天公布小组总步数及排名。积分方法:从高到低排名,第一名得4分, 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
小组体质指数(BMI指数):每周统计。每人记录BMI指数,每周日下午班级总结时,汇总公布小组成员平均BMI下降率。每周根据BMI下降率从高到低排名,积分方法同上。
副栏2 课堂参与积极度量化考核方式及指标
小组课堂参与次数: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需积极参与课堂分享。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统计小组成员发言次数。每天晚上十点,将当天小组发言次数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进行统计汇总。每个小组发言次数每天从高到低排名,按名次获取积分。
副栏3 科研项目模拟任务量化考核方式及指标
项目中期汇报分数:组织小组开展科研项目中期汇报,从项目的实用性、发展前景、经济性和实施难易程度四个维度考核,统计小组总分。将总分从高到低排名,按名次获取积分。
项目成果评审分数:邀请科研院领导开展科研项目成果的评审。对成果汇报打分,评审总分从高到低排名,小组按名次获取积分。
关键词:科技项目;评估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3.00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shift of government work, the government's funding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However,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has not yet been fully established, and the current systems needs further innov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cases to establish legislation and provide the system and legal guarantee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restraint system for project evaluation expert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evaluation. Moreover, it is an urgent matter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process of third party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 tracking assessment in terms of its independence and accuracy.
Key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Evaluation System;Innovation
1 我国科技项目评估的发展
所谓科技项目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一定的标准对科技项目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价活动。一般认为,科技项目具有整体性、一次性、生命周期、约束性和冲突性的特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政府对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用于科技研发的资助经费也在逐年增加,科技项目在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中占较大的份额,因而,对由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质量把关均逐步走向正规。但对科技项目评价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有的各级各类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见表1)。
2014年,我国科研经费占世界比例提升至14.4%。2015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研发人员总量达395万人,居世界第一。
科技项目评估活动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后日本、法国、德国以及瑞士等国家也开始进行科技项目评估工作。我国的科技评估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最初由原国家科委开始将科技评估手段引入科技宏观管理环节,1995年开始评估试点。1996年,我国广东、辽宁、山东、云南、天津、武汉等省市相继成立了科技评估机构。1997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成立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并开展了科技评估试点工作。1998年以后,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引领,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科技评估机构并开展了科技评估工作。之后几年,又相继出台一系列科技项目评估的主文件和配套文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科技项目评估工作的规范化。2005年11月22日,科技部下发《关于评估中心内设机构、编制、中层管理人员职数等有关事项的通知》,2007年~2008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配套政策制定与落实情况年度跟踪调研与评价;2010年,公益科研财政专项经费管理政策评估;2010年-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年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2010年~2011年,《科技进步法》有关制度立法后评估;2012年~2013年,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评估;2013年始,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年度监测与评价;2014年,农村领域科技管理改革情况评估;2016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在原有7个业务部基础上,筹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价值、战略与规划研究3个新部门,标志着科技评估范围进一步拓宽与升华。
截止到2015年,我国已有7个中央部委、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科技评估机构,组建的省级科技评估机构已近80余家,专职评估人员近3000人,已形成以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为主体,由地方、行业科技评估机构组成的国家评估体系。科技评估的内容已从开始阶段的项目评估,发展到群体项目评估、科技政策评估、科技计划评估、科技发展领域评估、验收评估、科研成果及专有技术评估、科技机构及科技人员评估等。评估内容越碓椒岣唬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明显表现出评估机构多层次、评估范围多角度、评估标准多维度、评估方法多种类、评估指标多样化、专家选择多渠道、评估程序多元化等特点。
2 我国科技项目评估体系的缺陷
一般认为,科技项目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总则、评估内容、评估分类(包括不同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织、质量监控、评估结果与运用、能力建设和行为准则等等。体系可以理解为总体系和子(类)体系,总体系和子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的框架相同,具体内容和侧重面不同,尤其是评估指标体系,会有较大的区别。也有学者认为,科技评估应当具备几大基本要素:即评估方与被评估方、评估内容(科技评估活动的客体,具有多元化的特质,其包括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机构评估、科技政策评估、科技成果评估等)、评估类别(包括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评估的原则依据及评估程序及方法等等。
我国现有的科技评估管理系统是由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组成,以国家为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科学技术部是我国科技评估活动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的科技评估活动进行总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评估机构主要是在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实际运行方面,存在以下缺陷。
2.1 我国科技评估主体仍以政府为主导,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评估机构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评估活动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体现在,科技项目大多来源于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项目评估系统主体也是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地方科技评估中心。科技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由政府制订,评估专家的征集和评估委员会的建立由政府来组织,所有的科技项目评估活动均由政府来推动,服务对象也主要是政府,经费也主要来源于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项目评价活动往往会受到一定的行政干扰,有时候甚至与政府部门的利益相冲突。相关政府部门是否愿意执行科技项目评价制度,是否可以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采纳,都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
2.2 科技目评估活动缺乏相关制度安排和法律意义上的监管
我国开展科技项目评估几十年,至今尚没有一部明确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科技管理部门,科技评估主体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缺乏对信用的经济制裁、法律约束等强制性的外在约束。具体体现在:①科技评估的规划和明确的任务导向缺失,尤其是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技项目评估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立项、轻过程、不问结果”的倾向;②评估经费来源没有适当和稳定的渠道,常规的做法就是从计划管理费、项目费中安排,这样很容易造成“谁给钱,为谁服务”的评估思维;③评估程序变动随意,评估程序缺乏规范;④评估活动透明度低,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等有关评估信息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不能受到来自评估对象、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很容易导致“人情风”盛行,使评估工作的信度和效度都大打折扣;⑤评估报告制度不完备,评估报告水分大,严重与实际不相符合。
2016年12月11日,虽然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三部委联合颁布了新的《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该《规定》分总则、评估内容及分类、组织实施、质量控制、评估结果及运用、能力建设和行为准则、附则7章35条,但在操作层面上一时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2.3 科技项目评估活动参与者单一
科技项目评估工作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还很短,参加的单位和人员数量还不够多,目前的科技评价活动多以政府或单位行政部门为主导,多元化评价主体尚未形成,评价活动还不能全面反映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及利益群体的诉求,难以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府组织的科技评价中,专家大都以个人身份出现,不能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优势。少数大企业开展的科技评价活动,只限于为本企业内部服务。行业组织在科技评价中还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职能和作用。社会公众参与科技评价的范围小、机会少,对公共研发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作用还十分有限。
2.4 科技项目评估行业管理组织缺乏
由于我国在科技项目评估中没有行业协会的统一管理,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的资质认定问题悬而未决。各评估机构在评估的技术规程上缺乏相应的指导和规范,难免在科技项目评估中出现科技评估概念上的异化、评估行为规范失准的现象。早在2000年,国家科技部就在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了建立评估行业协会的问题,相隔三年后,科技部又在的《科技部落实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工作要点》中再次提出要积极筹建“中国科技评估协会”。十几年过去了,至今中国科技评估协会仍未筹建。2016年04月27日,全国科技评估机构协作网成立再次将筹建中国科技评估协会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3 国外科技项目评估体系的特点及借鉴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科技体制普遍开始变革,一些先进国家为保持和推进综合国力的增长,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高科技人才,而且还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对科技评估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包括科技评估机构的建设、评估结果的认定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科技评估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特点。
3.1 美国:典型的多元分散型
美国的科技研究开发工作通常分散在联邦政府实验室、私人工业公司、高等院校和其他非赢利机构四大类研究机构中独立进行的。联邦政府对政府以外的科研机构的管理是通过研究合同影响的。美国政府重视计划管理和自由研究的协调,使全国科技工作成为一个整体。美国是使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最早的一个国家,美国的科技评估机构一般都采用有限公司形式,分为3大类:① 综合性公司,为所有的科技评估业务提供服务;② 专业性公司,有的只为某一科技评估提供服务; ③ 兼营性公司,对科技评估信息进行保护的同时,又确保了评估的透明度。[3]
3.2 新西兰:市场机制型
新西兰建立起由政府科技决策机构、科研经费拨款机构和公司化运作的科研执行机构组成的科研体系,其中的三个机构职责分明、绩效可测。既体现了政府对科技组织进行间接管理的职能转变,又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4]
3.3 韩国:集中型研发体制
总统亲自担任国家科委委员长,集中管辖由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研究院所,如基础研究会、产业技术研究会和公共技术研究会等。并且建立了“韩国科学技术企划评价院”,对重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和管理,对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调查、分析、评估和评价,充分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与完成质量。
3.4 日本:民间主导型
日本的科技评价机构较多,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由国家直接管理的综合性科技评价机构,如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二是专业性评价机构,如文部省的学术审议会(主要评价大学类的研究机构负责的课题),经济产业省的科技评价处(主要评价省厅负责的国立经费资助的项目);三是企业性评价机构,这些机构由公司主办或单独设立为评价公司;四是各个研究机构内部设立的评价机构,如日本理化研究所设立的“顾问委员会”等,主要目的是对本所的科研课题进行评价。事实上,早在1986年,日本的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就编制了“研究评价指南”,为国立研究机构的科技评价规定了具体的标准,日本对科技项目的评价把重点放在事前评价和事中评价方面,评价机构以第三方为主,对评价结果通过网络或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
3.5 德国:集中协调型
其特征是以联邦和州政府的财政支持为手段,既考虑保护自由竞争,又利用国家重点干预优势,实现国家重点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德国对重大的国家科技项目评估,一般也由政府部门做决定,但德国政府和科学界达成科学研究的评估只能由科学界通过同行评议来承担的共识。
此外,法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科技项目评估工作,规定,无论任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没有经过评估之前,都不予以启动,并且科技评估采用的标准、评价程序和评估办法均要透明。英国的科技评估活动的社会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评估活动具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政府负责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评估,而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则负责涉及具体科学研究项目、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估。
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定位是由各个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我国的科技管理机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政府科技管理机构,因此,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上。与此同时,由于各国的科技体制不同,对科技评估的要求也不同,在进行项目评估的时间段方面,其侧重点和采用的模式也不尽相同。美国、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瑞士等国都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连续评估;澳大利亚、加拿大侧重计划的中期评估、项目的后评估;瑞典比较重视计划的事中评估;马来西亚侧重项目执行中的跟踪评估,项目的后评估则有选择地进行。[5]我国在科技评估方面发展较快,虽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科技评估体系、评估立法,评估机构及评估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还是在评估程序、评估各个环节的管理以及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中国科技项目评估体系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我国科技项目评估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大评估过程和结论的透明和公开。同时,加大科技项目评估能力建设,制定评估规范,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管理和科技项目评估的理论研究。在评估规范方面,主要涉及规范评估人员的资格和能力,评估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评估方法的选取以及对结果数据的使用等方面。
4 推进我国科技项目评估体系创新改革的建议
4.1 对科技评估制度给以立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要做到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科技项目评估的立法工作,包括规范与相关规章制度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通过法律解决评估权的缺位问题,在相关法律中要明确科技项目评估的作用与地位,为科技评估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二是要建立科技项目评估信息反馈机制,将评估数据反馈给被评估对象和相应范围的政府部门及公众,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4.2 严格项目评估专家审查约束制度,确保评估质量
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评估专家的资格审查制度,健全评价专家库,完善专家选择机制,必要时,可以邀请一定比例的境外专家和外省市专家参与,随机遴选专家。抽选专家坚持回避和更换原则,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评估专家的信誉制度建设和问责制度,对于信誉度差的专家,在适当范围内公布,以起警示作用。对于在评估过程中舞弊造假,造成不良后果的,⒂谰萌∠该其专家资格,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从而确保评估质量。
4.3 加速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保证评估过程的独立性
扩大第三方机构参与科技项目评估,并且确保第三方独立机构评价的独立性、专业性,是实现科技项目客观评估发展的需要。按照承担评估领域的不同,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科技评估的模式。经验表明,评估的独立程度越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也越大。在评估时让评估负责者有充分的权力,让评估执行者独立于接受评估的研究单位和独立于实施评估的机构,以避免干扰,达到最佳评估效果。
4.4 健全科技项目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从项目的性质、研究目的及项目等级对科技项目进行分类评估意义重大。在科技项目分类方面,国外及国内各省市均有不同的划分,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科技活动的性质特征出发,将项目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种类型;按照我国科技部颁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我国将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形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无论何种类型的项目,从时间上都存在从立项到过程再到项目验收三个阶段,项目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应采取不同的评估目的和检验标准,建立不同的评估体系和模式,更有助于体现科技项目评估的客观、公正、科学和公平的原则。以应用研究项目评价为例,立项评价的重点是考察研究目的、技术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技术实力与研究基础、预期应用前景等;中期评估主要侧重于项目的进展和后续工作建议;后期评估是对应用研究的绩效评价,评价标准主要考虑知识产权、专利及技术应用等方而以及潜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6]此外,还应注重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端正评估目标价值取向,提升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根据评估对象开发特定的评估方法,综合使用多种评估方法,不断改进评估方法等都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4.5 加强科技项目跟踪评估
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有关科技项目评价信息公示、公开制度。二是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将评估标准、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对外公布,既能使评估主体及时获取外界的建议和意见,接受社会的监督,又能使被评对象及公众更多地了解评估的目的和导向。同时,如果被评对象认为评估反馈数据有误,可按照相关制度程序进行申诉,既通过对评估数据的二次核查提高了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又可以防止评估者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疏漏。
注释:
1 本表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6年7月国家统计局实施了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对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口径作了调整,并修订了1952年以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相应修订了1995-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菲菲.关于改进我国科技项目评估工作的措施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3):26-27.
[2] 马志强,朱永跃. 美、日等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的实践对我国科技评估管理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6):122-125.
[3] 肖利. 科技项目评估的必要前提[J].科学学研究,2004, 22(3):290-293.
[4] 王再进. 国外科技评估的历史、现状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