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政工程工法

市政工程工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政工程工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政工程工法

市政工程工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质量保障

1 市政工程的特点

1.1 市政工程较为复杂。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热力、电力、通信、燃气等,整体来说工程较为庞大和复杂,投入资金较多,涉及部门较多,利益相关人较多,管理上较为困难。

1.2 市政工程质量要求高。市政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的就是是政府的项目,直接关系着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具有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管理要求更为严格。

1.3 工期较短。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会对百姓的日常造成干扰,容易对城市的生活造成影响,并且对拆迁和政治因素都有影响,施工周期不能太长,所以工期较紧,对于质量的要求更难控制,管理上更为复杂和紧张。

1.4 项目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市政工程项目具有自己的特点,市政工程项目复杂,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例如外界社会关系,项目内部部门关系,材料价格,政府监管机构、天气气候因素等,这些因素影响较大,对于项目的建设有所影响,具有不确定因素。

1.5 地下管线复杂 。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对于城市道路工程中的热力、给排水、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的问题要相当注重,一旦产生问题可能会造成大型事故,影响社会发展,造成经济损失,从而增加了额外的成本,造成施工的延误和成本增加。

1.6 施工环境要求较严格。市政工程往往处在人群密集的地区,对于百姓的生活和出行有所影响,这就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文明施工要求较高,工地场地的整洁扬尘污水都需要更高的要求,夜间不能施工,避免影响日常生活,这就对施工进度造成了影响。

1.7 交通控制较难。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与其他类型的施工不同的就是施工不能做到全封闭的效果,只能分阶段进行施工,避免对市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对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8 市政工程处于转型时期。市政工程在不断的发展,目前来说市政工程的施工任务主要还是由项目劳务队和机械设备组织完成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人队伍流动性较大,项目花费人力物力较大,对于工程队的管理较为困难,项目管理水平较低,整体来说市政工程仍处在粗放型管理方式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施工环境。

2 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对策

根据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特殊的施工特点分析,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要提高警惕,避免造成事故,基本原则就是实行“一个坚持,两个转变”,也就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注重开工验评转变为专项治理与过程监控,由告知式转变为随机抽查的原则方针。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市政工程的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大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如何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条例进行施工,各个场地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详细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对于安全生产的人员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有效地纳入相应的监管体系,从而完善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内容。

2.2 设备设施管理方面。市政工程的设备实施涉及较多,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应用,首先是要保证安全的意识,另外资金的投入十分重要,保证安全就需要足够的资金保证施工人员的正规防护措施,对于一些配备品需要进行科学正规的检测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对于一些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设备,要坚决抵制使用,更要做到相关设备的及时更新,保证施工安全。其次就是要保证施工设备定期的完成检测工作,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加以保养,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3 重视人员管理。现场质量管理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人员的管理,首先管理领导者一定要确定科学的目标和方向,创造和谐安全的企业环境,各级人员积极参与,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效益和安全。对于人员的管理,尤其是专业的施工人员的管理,有必要加强对它们的培训管理,尤其是专业的建筑技术,更是要给予相应的重视。对于培训和考核这两项工作,都要给予相应的重视,但是对于安全知识和施工法律方面的培训在我国现阶段还是比较缺乏的。应该通过专业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能够真正参与到工程培训中来,保证各个部门和岗位都能够各司其职,保证持证上岗。

2.4 开展市政工程质量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由于市政工程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日常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需要把抽查和通病监管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问题的发现和整改的监督结合起来。针对接受整改的工程,应该加强其相应的监管力度,保证监管整体过程能够处于监管部门的视线之中。同时,还要加强对市政建设行业的行业自律整改活动的支持,进一步保证检查工作能够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从而使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能够形成并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

2.5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应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为责任第一人,项目负责人、安全员为安全管理直接人。安全管理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对组织机构内的每个成员职责权限应明确,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对结构复杂、实施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应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区别不同的安全隐患类型,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价。对检查出的隐患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纠正违章指挥和作业行为。跟踪检查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保存验证记录。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市政工程的内容也随之完善,但是在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改进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应该重点关注相关的理论建设,从而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和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所立新.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1995-1996.

[2]李金瓯.市政工程质量现状和管理对策浅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188.

市政工程工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力度推进了利国利民的市政工程施工。市政工程代表着市政府的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最显著标志之一,所以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耗资巨大、工序复杂、劳民伤财。因此,在大力建造市政工程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到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就目前来说,备受瞩目的市政工程是由施工项目企业来承担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由政府直接指派。施工企业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赢得巨额利润,但是就如何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难题尚待解决。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讨论。

1施工项目成本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其中包含有物质费用、人工费用和各种管理费用,甚至还会涉及到特殊费用等。施工企业主要是逐个对单个工程进行核算,其总和就是整体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

1.1物质费用

物质费用主要是由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各种设施设备配件的费用等构成。其中影响材料费用的因素在于材料的价格和使用数量,材料价格因素还包含着原材料的购买价格和运输价格;还有机械费用主要是由台班单价和台班数量决定,这一费用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固定成本。

1.2人工费用

在工程施工中,从建筑设计到工程施工,再到工程竣工后的建筑维护,都离不开人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人工费用也就是给施工建筑工人的支付的工资、奖金及福利津贴等。这些人工费用会在与工人签订的合同中标明显示。

1.3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在施工工程中任何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费用,比如政府公关费、存储材料的仓库管理费、工程设施设备的管理费用和招投标资费用等。

1.4特殊费用

就一般而言,工程预算中会留有一部分费用用来支付特殊费用;例如土地购买、土地拆迁引起的额外费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的其他损失费用等等。

2施工项目成本的划分

在企业进入工程项目施工时,项目成本主要可划分为直接工程费用和间接工程费用这两部分。直接工程费用是在企业施工建设中直接产生的产品费用,主要是由原材料和现场施工的费用组成;而间接工程费用就是指在施工时产生的其他费用,具体表现在财务费用、各种管理费用及客户服务费用这几个方面。

3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今天,经济市场的调控制度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各个施工企业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素质,发展企业的核心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拥有调控全局的能力。其中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加强控制管理工程施工的项目成本。

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会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方面主要是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投入额和各个指标的达标率。工程项目包括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四要素,这四要素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彼此制约。

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在现代“狼多肉少”的大竞争环境下,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可以实现施工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建筑市场中的社会效益。

加强成本控制还可以发展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引进招标制度后,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也得到开放,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可以扩大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4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方法

4.1加强管理意识

在面对日渐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时,施工企业单位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还面临着空前的业内压力,所以施工企业就要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意识,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这不仅仅是施工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原则,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监督这三个方面的严格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步着手:

加强企业施工中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也就是依照产品设计―物资采购―安全生产的各个分环节进行项目成本管理,达到环环相扣、环环清算的目的。

加强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在施工企业施工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树立起控制管理成本的观念意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确保控制成本这一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从而加强施工个人的成本控制意识和管理实践。

加强成本控制的责任分配。也就是落实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制,将施工责任分配到工作人员个人,把控制成本与员工审核相结合,达到项目责任和施工个人一一对应、一一落实的目的。

4.2完善施工方案

在企业单位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项目施工中的整体建设指导书,所以完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的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根据施工企业单位所签订的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考虑工程性质、规模、地质环境等来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施工时间、地理条件和费用预算等;要认真择取施工中的设施设备配件,确保达到施工需要的规范标准;还要合理安排项目施工环节,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最后依照实际情况来适当安排施工流水工序,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控制管理。

4.3加大监督力度

要在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要加大成本控制的监督力度,遵循动态成本控制考核的原则。通过现场调研核算,施工考核人员可以做出施工预算;依照这一数据,企业可以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完成目标额审核及费用支出考核。这样企业可以根据施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少投入多产出的最终目的,还能缩短施工周期,用以减少项目成本。监督小组还要切实掌握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和完善,依据相关成本控制问题召开会议,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4.4改进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施工企业的建造技术也日益现代化、信息化、高速化。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大产业投入,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体制,全面掌握工程实施信息,减少投入成本,做到对施工进度、工程材料、工程人员和建筑质量的合理控制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做到成本控制管理办法的改进。

5结语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改进项目成本的管理办法,就能够确保施工企业单位的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保证公司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我们通过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成本的改进方法策略,从而使施工项目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不但要完善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而且要调动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积极性,这样就可以规范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明艳.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对策初探.《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6期

[2]赵一冰,谭强.浅析市政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2期

市政工程工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过路管 沟槽 夯实 管道安装 浇筑 砌筑 回填 水泥稳定砂 养生

一、掘路

首先根据过路管管径及埋深确定沟槽宽度,从而确定掘路宽度及恢复期限。然后据此到市政及交警部门办理占掘路手续,手续审批后进行半幅围挡封闭掘路施工。一般情况下,为保证道路恢复的完整性,在掘路范围外各50cm宽度的沥青路面需机切直边并剔除,重新铺设新沥青。

二、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前先根据土质条件及管径确定放坡系数及沟槽底宽。一般城市主干道经过多年的密实均能达到四类土以上的强度,故沟槽放坡均可陡于1:0.33。沟槽底宽可根据管径大小向管外壁两侧各预留30—40cm的工作面。

2.沟槽开挖一般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挖出的土方随时装车外运,保证不落地。开槽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确保槽底土结构不被扰动,挖至槽底标高以上20—30厘米时停止作业,人工清理整平。若地基土壤受至扰动,深度在15厘米以内的采用原土回填夯实,超出15厘米的可夯填石灰土、大卵石、碎石或毛石并用小粒砾石填充空隙,表面找平。

三、管道安装

1.沟槽开挖以后,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进入管道基础及管道安装阶段。为缩短过路管施工工期,混凝土基础与管座均采用垫块法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先从一侧灌注混凝土,对侧的混凝土高过管底并与灌注侧混凝土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对于砂石基础则必须保证管道下部两侧腋角部分的砂石回填密实。

2.管道安装根据管径及现场情况采用人工或人机配合安装,对于大于Ф400管径的管道均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进行,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挖掘机吊装。管道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测,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应先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有专人指挥,所有工作人员集中精力,听从指挥,并注意吊车起吊上方电线等高架物,确保施工安全,安管时通过设置的坡度板控制台高程及中心线,管子稳好后,应用木楔子从两边卡牢,防止管子滚动。在管道安装时,其管道的接口按设计要求进行密封。

四、检查井砌筑

检查井井盖位于车行道下,均采用重型球墨防盗井盖。检查井在管道就位后即可准备施工,所用砂浆、砖必须符合规定:砂浆使用中砂并过筛,砂子内含泥量不超过5%,砂浆用搅拌机拌合,抹面采用1:2水泥砂浆,已拌合好的砂浆要在初凝前用完,并按规定制作砂浆试块;砖在使用前应浇水,以保持充分湿润,不得有干心现象。砌筑前,与基层相接的砌筑面应先清扫,并用水冲刷干净,座浆后开始砌。施工时严格控制井径及墙身垂直度。

砖砌体应上下错缝,砂浆应满铺满挤,不得有竖向通缝,管道上方应发砖拱,检查井内面随砌随将挤出的砂浆刮平,检查井井壁要互相垂直,收口应圆顺,井踏步牢固位置准确,井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两遍,砌筑时用砂浆埋固,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之前不得踩踏。

砌筑完毕的检查井要及时抹面处理,并做好流水槽和工作台,要求井壁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保证灰浆饱满,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现象。井内流槽应平顺。

位于道路结构层范围内的井室部分不得使用砖砌,应采用现浇C25混凝土,施工时需控制好标高,将井盖直接座于混凝土之上,并预留沥青面层的厚度。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井室混凝土可与路面混凝土同标号、同时浇筑。

五、沟槽回填

1.当管道覆土小于70cm时,沟槽均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道路结构层。

2.当管道覆土大于70cm时,均采用提前拌合好的3-5%水泥稳定砂回填。回填时将槽内草袋等有机杂物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带水回填。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质、冻土以及砖石等杂物。

3.回填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每层虚铺厚度为20cm。当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台阶形。

(2)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3)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胸腔的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由管道两侧同时分步进行夯实,夯实时应夯夯相连,不得漏夯。

(4)管顶50cm以上部位采用轻型压路机和震动压路机压实,压路机碾压时,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cm。

(5)对于压实度的要求: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控制在85±2%,其余部位需达到95%以上。

(6)检查井周围回填时,应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密实度达到95%以上。

六、路面恢复与养生

沟槽回填完成后,进入路面恢复阶段,路面恢复前必须进行路基压实度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

市政工程工法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城市公共危机 管理体制 政府责任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城市公共危机是属于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对公共存在的危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通俗点说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对城市所面对的危机事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所以说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二)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国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经历了种种危机事件之时,为了使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稳定,从而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设立危机管理机构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公共危机时能够自然有条不紊地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根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且在这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模式是以总统直接领导、由专门政府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并且美国形成了联邦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建设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并实行单位一体化指挥,一旦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2.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之时,需要最迅速的获得事故发生的确切信息,从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采取应急措施,争取救济的宝贵时间,为此建立一套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至关重要。日本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之时还建立了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危机认识、处理体制,并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传播最新事故状况,从而使中央到危机发生地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相关信息。

    3.完备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法律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很多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来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在德国宪法中,就直接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做出了规定,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此外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如何应对城市公共危机。例如美国就制定了新的《国家应急反应计划》,并依据此计划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4.重视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都特别重视防灾工作,并开展了对预防公共危机发生的各种培训和演练项目,并且施行相关政策和举行各种活动来调动社会对防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除了在国内重视社会参与,很多国家还积极与国际合作,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活动之时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破坏,绝大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危机发生国在面对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二、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对不足部分的建议

    (一)我国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模式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各政府部门井然有序地利用自身职能应对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一般的危机事故管理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是,在面临大的危机事故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部门间联系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相互之间的职能分配,所以我国可以对每种危机管理分门别类的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政府再将社会团体、媒体、民众的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在总体上不缺乏秩序但是在事故发生之时又能很好地形成活动机制,增强灵活性。

    (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指导思想之解剖我国各个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指导思想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只着重于直接救灾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发现公共危机时,还是较多以采用行政应急手段为主,依法行政的危机管理理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国际上一些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高新技术还没有具体应用到城市的危机管理之中。对此,我国应当在注重应急救灾的同时,积极创新,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以及公众所能接受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三)对公民的危机意识的教育问题我国政府在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管理过程中,虽然也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有所涉及,或者说也给予了重视,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并没有付诸多少力道,因此政府在加强本身防范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同时,也应该多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到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艰难以及个人对整个社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

    (四)城市公共危机处理过程政府责任首先,政府在公共灾难、危机发生后,现今处理模式是升级发放救灾物资,下级去执行,这其中的监管问题有待加强。很明显,经过一层层的剥削消耗,到了人民手中救助物资可想而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宏观方面,制定相关监督处理办法,实际执行方面,可以与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强强联合,以便灾民能得到最好的救助。

    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有一层,重补救,轻防范,这倒是跟我国违宪审查模式有的一拼,虽然这种事后补救模式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为何不预防着呢?很多公共危机都是可以从国家体制到下面执法人员执行的过程中予以避免的,当真只能任其发生吗?对于如何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首先靠国家政策的辅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政府肩负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了,要想执行强监督有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或者规章来约束,现今纪律检查委员会倒是不错的选择,但一般为了能不混淆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职能,最好能建立单独的监督委员会或者机关。另外可以参照日本的危机管理和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灾情,即能通过媒体报道或者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向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出预警。另外还缺乏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我国政府有必要予以加强。

市政工程工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方法

一、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的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要求同时满足生活、生产、消防等的正常给水,同时保持生活、生产等污水排放处理的顺畅,为减少施工中的技术瓶颈,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基本要求:

1、克服静水压力

市政工程中,不同用途的给水系统,其静水压力要求往往也有差异点。生活给水系统相对辐射区域的居住人群密集度而言,在人群居住较为密集的地方,对供水量要求比较高,假若静水压力分摊不合理,在用水高峰期时,短时间内静水压力剧增,如果市政给水管道和配件无法承受给水压力,则可能出现给水配件受损,甚至给水管道爆裂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很多城市中经常出现。消防给水系统同样要求克服异常的静水压力,尤其是消防隐患问题较为集中的生活区和工业区,该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2、保证管道通畅

在管道通畅的条件下,市政工程才能实现正常的给水和排水,这是给排水系统施工的主要前提。随着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每天用水和排水需求量不断提升,如果管道不通畅,必然会出现局部断水和排水缓慢的问题。假设这种情况不得到有效改善,则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很多城市在暴雨时,道路排水速度缓慢,甚至一下雨就有洪涝灾情,其主因正是市政管道不够通畅。这些问题正面要求我们在市政给排水施工时,要增强管道的通畅度。

3、避免交叉影响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时,可能需要同步布置其它的地下管道,而不同管道的功能性要求不同,在出现交叉施工时,都必须遵循市政工程的管道铺设规划标准,消除不同类型管道之间的交叉施工影响。考虑到建筑给排水管道铺设比较长,而且功能性要求高,在铺设管道时,要结合其它管道的布置情况,协调好不同类型管道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及考虑后期维修管理的便利性。

二、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的方法

根据以上的施工基本要求,市政给排水施工,要在依次阐述给水施工和排水布置的基础上,重点研讨管道施工的具体方法。基于相关的施工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建议:

1、给水施工建议

在正式施工之前,全面调查给水系统计划辐射区域生活、生产的用水需求,以及用水的分布情况,进而做好给水施工的综合布局,包括施工位置、管道数量、管道类型等。笔者认为管道类型的选用,应视为给水施工的重点内容,为避免各方面给水的冲突,而出现上文所遇到的静水压力问题,我们应将给水管道分为生活、工业、农业和其它四种类型,然后针对性调查各类型管道的用水需求量, 以平衡兼顾的原则,保证各方用水的正常。某些地区强调工业的发展,则给水施工的重心,应放置于工业区域;某些地区强调农业的发展,则给水施工,除了要保证无污染地下水的引灌,还需要通过雨水收集施工,满足各种条件的农业灌溉需求。总而言之,市政工程的给水施工,重点考虑给水的均衡,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水资源,杜绝一切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2、排水施工建议

排水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两个方面的需求,一个方面是暴雨时,市政道路具备充分的排水能力,另一方面在排水期间,要具备强有力的污染自动处置能力。近几年来,很多城市在暴雨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排水施工布置时,忽略了当地的气候、水文、潮汐特征,在没有确定精准最大排水需求量的情况下,采用统一的排水布局方案。笔者认为,任何城市市政排水施工,都要讲究“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排水辐射区域的生活、生产排水量,以及当地的气候、水文、潮汐特征,准确计算出最大排水需求量,同时检验所排放污水、废水中的污染情况,譬如污染特征、污染程度等,并联合环保单位,共同提出兼具防治污染的排水方案,一切违背环保性原则的排水方案,都不可取。

3、管道施工建议

做好市政给水和排水施工布置工作之后,开始进行管道施工,在此仅针对管道防腐、附属设备布置和水泵安装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施工建议:

(1)管道防腐

选用不易腐蚀的给排水管道,然后喷涂1:1.5:0.4配比的水泥砂浆,形成管道内的防腐衬里,而顶管的内壁和管道外的防腐,需分别采用环氧涂料和环氧玻璃钢,处理厚度根据管道的类型和利用需求而定。如果管道穿越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需利用无溶剂聚氨酯涂料,对管道内外进行防腐处理,管道内外的防腐层厚度,分别控制在0.6mm和1 mm。

(2)附属设备布置

市政给排水系统,除了管道,阀门、流量计、转角支墩等主要设备,其余设备都是给排水管道施工时需要重点布置的附属设备。首先是阀门的布置,用于排除故障时切断管道,阀门适合布置在地势较高,而且没有障碍物的位置,要求便于阀门的操作、拆装和维护管理, 以泄压安全阀为例,某城市的给水管道,采用软密封单偏心法兰式闸阀,由于排气阀管道内的气体没有排除干净,给水管道在输水过程中,在起伏最高点位置,出现全阻压缩过水断面,笔者认为应在起伏最高点位置,布置泄压安全阀,才能避免给水过程中,管道受到水锤压力的破坏;其次流量计布置,其安装位置在泵站管道,用于计算给水和排水量;最后是转角支墩的布置,在布置施工时,要检验各个部位的受拉情况,然后灵活调节接口的松紧。

(3)水泵安装

水泵安装最大的技术问题,是漏水和噪音两个方面。应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技术层面上的对策用三点进行概括:首先是水泵的选择,严格遵循国家的标准规范,必须有国家的质量认证;其次是安装水泵之前,认真检查水泵各个零部件,不允许存在锈蚀、脱落等质量问题,在使用之前,应通过调试,在确保没有异常情况时,才能够进行使用;最后是水泵的定位,要结合其型号和机组长度等,确定安装的位置、坡度和标高等,在反复校核之后,选择管线布置距离最短的机组, 以及尽可能减少弯头的数量,同时将减震装置布设在适当的位置,方可确保水泵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要求满足生活、生产、消防等的正常给水,同时保持生活、生产等污水排放处理的顺畅,为减少施工中的技术瓶颈,笔者认为应该满足克服静水压力、保证管道通畅、避免交叉影响的要求。具体的施工,需要在做好给水施工布局和排水施工布局的基础上,做好管道防腐、附属设备布置、水泵安装等管道施工工作。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的方法,但考虑到不同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条件和要求的差异性,笔者认为任何给排水工程在实际施工时,都要紧扣具体工程情况,灵活参考借鉴以上施工方法,方可保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