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校园监管

智慧校园监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校园监管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1篇

>> 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探究 数字化港口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风险管理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运用的关键问题研究 浅究公路施工建设中工程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 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 高职院校MOOC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智慧校园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11.

[2]程艳旗.浙江大学智慧型校园探索[DB/OL]. ,2010.12.

[3]周凯.上海交大首创“智慧泛在课堂”[N].中国青年报,2011-11-10.

[4]鲁东明.信息化VS高等教育创新-融合-发展[D].2011.4.

[5]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山西师大数字校园建设方案[D].2011.11.

[6,8,9]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一代网络建设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院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素质教育水平

党的十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这对提升高职生整体素质、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不仅有利于引领多种社会思潮,团结和凝聚社会大众,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追求,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国际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普惠。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特别要响应党的号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帮助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引领地位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多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不少大学生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庸俗消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通过虚拟网络大肆渲染,虚拟文化对高职生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同时,西方一些国家通过虚拟网络等载体不断宣传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观,严重冲击和影响高职生价值观的形成,甚至部分高职生由于认知所限,对一些复杂形势难以正确地加以分析和理解、把握,从而产生从众行为、消极情绪。从上述行为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地位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

2.引领内容不够全面

从一定程度上看,目前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出现了失衡现象:第一,继承与创新失衡。打造具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必须找准继承和创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仅仅追求表面效果,忽视传统文化,这既影响学院定位与发展,也影响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凝聚力。第二,管理与建设失衡。学院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两条平行线,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直接导致文化建设成为“装饰品”。第三,软硬件的失衡。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得到了校方的足够重视,但软件建设即文化建设则显得不足。

3.引领力度不够大

高职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认知、分析能力,但从思想意识方面看,这个群体还过于年轻化,对各种事物和问题的认知、分析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文化价值观整体上存在一些偏差。经过前期教育,这个群体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存在不全面、不系统的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也缺乏深入理解和掌握。加之繁重的专业学习以及一些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学生不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4.引领实效性欠佳

“90后”高职生更多追求的是新和异,当前种类繁多的网络语言等流行文化正迎合其口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终端广泛覆盖,为这些流行元素提供了便捷渠道,高职生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掌握社会上出现的新奇事物,并广泛流传。从目前高职生整体素质发展来看,他们中大部分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能排除部分学生受外在环境影响,而出现思想意识“西化倾向”,通常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还有一部分学生文化价值取向趋于实用性,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性又不易理解,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接受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且单一,使部分学生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这种文化盲从状态,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效果欠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共同传承精神文化

高职院校的精神就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追求的综合,是对学院发展过程中所呈现根本问题的看法,是学院意识和文化观念的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不仅包括思想观念,还包括提炼后所形成的文字表述,在这一观念指导下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形成的风气,所有这些围绕学校理念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学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学风建设方面,通过校园内各种文化渠道及其行为主体表现出来,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它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自然而然地净化人的心灵。目前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促进大学生形成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其中,结合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等因素,对其予以提炼和升华,最终达成师生的一致认同和共识。采取“在宏观上引领、微观上渗透、文化上熏陶、实践上积淀”的总原则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第一,“学理论用理论”,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第二,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竞赛,展开讨论和交流,提高思想境界;第三,激励教师进行价值观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提高学院管理水平;第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奠定诚信基石,培育包容品质,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

2.共同铸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是凝聚精神文化的物质存在形式,是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物化形式存在的总称。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既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的建设状况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整体文化的质量和水平。丰富的物质文化内涵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发挥物质文化育人功能,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融入到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和学院办学理念固化于物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之凸显师生的集体智慧、力量、精神等内涵,同时还要体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通过物质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3.共同建设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院各种规章制度中,使之成为各项政策和制度精神的内核和强有力的支撑,将价值观转化为具有刚性的规章制度,用制度体系权威性来规范师生思想、行为,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做到强化制度管理,淡化人为管理,最终树立制度权威性,就要制订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健全协调统一机制、责任与奖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使这些制度成为校园文化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变成具体可操作的现实因素。制度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之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言行的关键环节,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让文化育人的理念融入职业院校管理、服务、教育各个环节,让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日常管理制度的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4.共同打造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落脚点,是一项长期系统且复杂的工程。但是,一些不文明、不和谐行为在职业院校中仍旧时有发生。比如课堂吃零食、随意践踏花草、上课玩手机、食堂浪费等现象。让校园行为文化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习惯,其关键还是要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完善。职业院校在今后的办学中,应更加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创设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形式。比如以一些重大纪念日为契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演讲等,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同时,要把德育工作总目标具体化、生活化、层次化,使之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方式,向学生宣传先进思想,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内容贯穿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增强其震撼作用,提升文化活动的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巧芝,陈 明,曹雪亚.传承 创新 提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10,(2).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3篇

文章摘要: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 12月22日,在美丽的云龙湖畔,来自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家齐聚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状况调研总结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司长赵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杜学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

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学校和企业、政府各自的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4篇

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衍生并积累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进越发活跃,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随之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已将社交化、个性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数字校园为智慧校园所替代也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1智慧校园及其特征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产生晚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校园,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与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校园的产生创造了较多的实现手段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支撑”,能够完成科学决策、管路逻辑、信息交换、资源组织、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校园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智慧校园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更受到校园管理部门的青睐,就目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有效建设智慧校园不应只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而应该对更多的新技术加以应用与融合,从而对应用与服务进行有效的突出。从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在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智慧校园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现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现实环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依据建立好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服务对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高速多业务的网络体系加以应用,来实现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与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时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与集约化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存储与良好组织。

(4)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推荐与挖掘,并由此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

(5)真正意义上建设起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与科研空间,并将进一步建立具备有利于多模式的学习环境与科研环境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2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2.1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2.2 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2.3 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4 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3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3.1 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3.2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4 结束语

智慧校园监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高职;大学生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分别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现阶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特别重大。它不仅有利于引领整合多种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而且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同时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普及。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最新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学习领会十精神,特别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教育高职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党。

二、我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我校开展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以社会事业学院为例,我们开展了“魅力之舟”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学礼用礼,修身立业”工程(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塑造“职业人”提升“就业力” 的大学生职业道德体系建设活动(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等。通过“我是文明大学生”情景活动的开展;“魅力之舟”班级文化建设;“学礼用礼,修身立业”工程等系列活动,让每一名大一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的文明意识,践行了校园文明行为,促进了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教师加强对教学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搭建科研平台,扶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研究,为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提供保障。以教师引领大学生,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提高大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科学整合我校校园文化教育内容。实现校园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和行业专业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使教育的内容社会化、生活化、实践化,真正为广大学生所感知、认同和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准则,外化为自觉的行动,促进学生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我校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我校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引入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从而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开放的我校校园文化教育平台。党的十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广阔的校园为活动空间,以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和校园精神为特征,是我校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形成的独特的办学理念、道德规范、组织制度,是体现我校全校师生价值取向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所共同整合而成的人文生态环境。

通过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从注重“理论与规范”的单向灌输转向坚持主体间的开放对话,实现以人为本的交往互动,使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衔接,使我校校园文化教育主阵地由学校向家庭、企业和社会拓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彰显。

三、结语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主旋律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真正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可以促进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切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陶冶我校大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活动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我校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我校大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健全我校大学生的人格,全面促进我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发仁.高职院校“企业化”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泉良,赵宗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