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1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management will continue to absorb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modern science, further integrate the humanities, philosophy thinking, and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theory system and management mode with multi-level, being close to true humanity and th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Key words: management science;research;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16-01

1管理科学研究及其发展历程

管理科学自1911年泰罗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标志兴起以来,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以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核心内容是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的古典组织理论;研究方法是以经济学为基础,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过程的管理。

第二阶段:20世纪30到50年代,以梅奥人际关系学说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是在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对人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阶段:20世纪60到80年代,以1961年孔茨发表的《论管理理论丛林》为标志的现代管理科学阶段。核心内容是综合利用和移植了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自然科学、统计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理论所形成的“管理理论丛林”。1980年孔茨再次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管理科学归纳为十一种管理理论学说,究其实质,或多或少吸收了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结果。

第四阶段:1981年后,进入了对企业文化研究的阶段。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研究。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及特点

2.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管理科学研究以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为基本方法,这三种方法相互补充,对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主要内容的“老三论”,和以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为主要内容的“新三论”,以及主要用来建立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的数学研究方法,也都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科中。此外,心理学、历史学、法学、统计学、哲学等其他多种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也可作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2.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显明的特点是有多学科移植性。即指管理科学除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之外,主要依靠和移植当代自然科学的主要观点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予以充实。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新的理论及方法不断诞生,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还会进一步丰富。

多学科移植性特征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管理活动本身的性质,为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及政治、法律、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管理问题,涉及多种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必须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才能解决。二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这为研究方法的移植提供了可能。研究者采用的方法,既与管理科学融合,又带有各自行业的不同特征。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

3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存在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对管理哲学的研究有待深入。

3.1 继续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管理活动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或进行动态模拟,这将大大促进管理科学向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可见,继续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是管理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3.2 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不断融合科学管理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的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人文管理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融合是21世纪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企业文化研究热潮,就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趋于融合的具体表现。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必将进一步融合。因此,调整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建立有中国特色、具备东方文化底蕴、具有足够话语权的管理科学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3.3 哲学思维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哲学的真谛,在于从一般范畴揭示事物本质,因此,哲学思维是深入分析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西方管理科学自20世纪初形成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对“人”的认识上,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管理人”;在管理理论上,从“科学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时期”,再到“管理科学丛林”。这些理论既有其科学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解决当今管理科学的“丛林纷争”就必须借助哲学的辨证思维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提出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和规律。

3.4 管理理论的跨文化性将更为突显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世纪。因此,21世纪管理科学理论的跨文化性将更为突显。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分析运用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也会缩减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思维的差异性。

3.5 管理科学与经济学方法进一步融合从总体上说,经济学主要研究“为什么”,而管理科学主要研究“怎么办”,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应用经济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随着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综合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兼有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两栖性,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此外,诸多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共同来承担,要想解决现实问题,就没必要将这两个学科划清界限。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管理科学家西蒙,所做的就是关于经济组织内部决策程序问题的研究,这充分说明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管理科学问题。今后的管理科学研究,将进一步吸收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使管理科学研究的结论能够直接用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从而缩短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科学——现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祝恩富等.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为审计 审计行为 行为科学

一、行为审计概述

(一)行为审计概念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特征的科学。随着审计行为和审计科学的不断发展,行为科学不断地被应用于实践活动,当行为科学应用于审计活动时,行为审计学就诞生了。行为审计学是行为科学在审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通过对审计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使其不断合理化、科学化,最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的一门审计学科(陶艳娟、靳炎,2003)。行为审计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审计过程中各种行为的一种研究范式。它与传统的审计研究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如在搜集审计证据时,传统审计常用查账法,而行为审计则多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分析异常经济现象原因时,传统审计认为主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行为审计则从心理学和社会因素进行解释,强调审计师的主观行为因素的影响,因而强调对人的激励和行为的管理。

(二)行为审计的研究范式

审计活动过程中,审计师的决策行为是影响审计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他许多因素通过影响审计师决策行为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如审计师可能因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产生独立性问题。独立性会影响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让审计师不能保持客观公正,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从独立性到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再到审计质量,这是一个决定审计质量的逻辑过程。然而审计师的行为特征是不容易被观察的,而且往往带有审计师个人的主观性,这些行为特征很多只能用行为科学去分析和解释。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去研究,审计师的决策行为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黑匣子”,只能关注审计师的决策行为的结果(即审计质量),而无法知道审计师究竟是怎么作决策的。因此,传统的审计研究往往略过审计师的决策行为,直接研究各种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没有运用行为科学对审计师行为的分析,这样的研究结果有如“盲人摸象”,只能总结出一些表面现象,却不能理解现象背后深厚的原因。行为审计需要解决的就是打开审计师决策行为这个曾经不可探索的“黑匣子”,探析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到底是怎么样做决策的,表现出怎样的行为特征。通过行为审计研究,就可以及更好地了解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又是怎样影响审计质量的,这样才能理解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行为审计相关研究

(一)行为审计与行为会计 在我国审计研究中,将行为审计直接纳入行为会计的范围,而较少对行为审计作单独的研究。这反映了行为审计与行为会计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行为审计研究是行为会计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行为审计与行为会计本身是着一定的界线的,它们也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人类行为对设计、构建和运用会计系统的影响;会计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预测人类行为的方法和优化人类行为的策略(吴春贤、苏鹏飞,2008)。而行为审计主要研究的是外部因素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审计师决策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相对于行为会计,行为审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会计行为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审计行为是一人信息评价过程。相对于会计,审计的过程中涉及到更多的经验判断,人的行为在其中有着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如审计师在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时,要涉及对管理层诚信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审计师对管理层人员的个人主观评价;在了解了审计风险后,要确定相应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到底为多少,也取决于审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在实质性测试中,往往需要进行抽样测试,样本量的大小,样本的选取也是要受审计师主观判断影响的。而实际研究中,行为审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根据Bamber(1993)的统计,在行为会计研究的构成中,行为审计研究所占比重由1987年的28%增加到1991年的58%(刘小年、岳阳,2005)。从行为会计发展历程回顾中可以发现,行为会计研究的重心在不断变迁,经历了行为管理会计领域的初兴、行为财务会计领域的淡化和行为审计领域的蓬勃(韩永斌,2005)。由于行为审计相对于行为会计的特殊性以及行为审计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有必要将行为审计应该从行为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专门化的研究,而不应该仅作为行为会计的一个部分,作抽象的研究。

(二)行为审计与审计行为 王开田(1996)从本质、研究客体、范围、目标、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约束机制和起源等方面,总结了行为会计与会计行为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样也适合于行为审计与审计行为。审计行为实际上是对审计本质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因为审计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行为过程,是审计行为主体有目的的一般活动。而行为审计是一种审计研究的范式,是从个体行为特征角度对审计行为过程进行分析的新方式(韩永斌,2005)。因此,行为审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审计行为研究。目前我国有很多关于审计行为的研究,但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审计研究。吴旭虹(2004)对审计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审计行为研究并多数没有运用行为科学研究解释问题,更多的是分析了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没有研究审计师内在的决策过程。如未支付的审计收费、准租金(源于对审计市场中低价揽客的行为)、事务所规模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审计人员会对客户产生依赖,从而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相关的研究主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间接得出这些因素对审计师行为独立性的影响,而没有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如场景模拟实验),分析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审计师的行为,审计师在面临这些因素的影响时,表现出怎么样的行为特征。只有当行为科学应用于审计活动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审计。在现有的研究中有一些关于“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如陶艳娟、靳炎(2003)的《从行为科学论审计》,杨慧君、杨伟国(2005)的《论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等。与行为审计的涵义是基本一致的,这些研究可以是行为审计的研究。本文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统一规范为行为审计学。行为会计学就是有关会计的行为科学。但现在很少有人提“会计行为科学”,而是直接使用“行为会计学”这个概念。因此,也应该将“审计行为科学”直接规范为“行为审计学”,以避免引起概念上的混乱,并可提高行为审计学的影响力度。

三、行为审计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

(一)行为审计的研究典范 行为会计主要研究审计师在审计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包括外部因素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审计师决策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透镜模型。“透镜模型”又叫政策捕捉,是利用模型的建立与统计方法来捕捉决策者的判断方式。行为审计研究的早期,研究

者多应用“透镜模型”理论来发现审计人员的行为特征和判断政策。在一般的研究中,往往会作出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假定参与经济活动的完全理性的,因而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一致的行为特征,从而无视人的个体行为因素。然而经济学的理解性经济人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人都是有限理性的。所以在分析和判断问题时,不能忽视了个体的人的因素。“透镜模型”强调人判断是一个经验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时,个人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尽管个人从外界收到的原始信息可能会有缺陷或不真实,但当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可能会达到对环境真实状态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因此,不同个人的行为特征可能是不同的,但每一个体的长期行为会表现出一个稳定的倾向性,而这些个人的行为特征是可以被观察的。“透镜模型”寻找和总结人们对许多各种信息的反应规律,研究这些信息的输入与决策者作出的判断、决策和预测的结论之间的稳定关系。决策者被认为是通过信息处理,从而形成对事项的认识。行为审计中的镜透模型主要探讨审计人员如何处理或整合其所搜集的数据,如果每位审计师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用统计方法加以描述和推论,则这位审计人员的行为特征就已经被捕捉。利用“透镜模型”来研究审计判断行为,一般采用实验研究方式。“透镜模型”是审计师对信息的处理结果的判断模型,它强调信息输入与信息处理结果表现为一种稳定关系。但并没有探索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处理内在过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和判断人们内心的真实的认知过程。即“透镜模型”仍然是站在黑匣子的外面观察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只能观察到其现象并加以归纳总结,并不能洞察到审计师决策行为的过程。对决策过程的更好认识需要详细地描述信息处理过程。

(2)判断认识过程。正是由于意识到透镜模型的局限性,行为审计开始研究人类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即判断的认知过程。“判断认识过程”主要研究决策人员评估所取得的信息并形成出现各种可能结果的主观概率的过程。它主要关注人类获得新的信息时,是否按照贝叶斯法则修正先前的判断,讨论环境中的多种信息是如何被赋予不同的权重、决策者的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决策者的决策是否存在经验法则等。Tversky&Kahneman(1974)发现,人类在进行判断时,并不是依据贝叶斯定理,而是根据一些较简单的经验法则进行的(刘小年、岳阳,2005)。经验法则是指根据日常生活逐渐积累形成的经验来做决策的方式。经验法则在理论上看来是不合理的,但根据经验法则来做判断是相当有效的方式,因为能够减少判断所需要的程序、时间和数量,而且其效果并不一定比理性地根据贝叶斯定理来做决策的效果差,这是人们几乎没有按照贝叶斯法则来调整先前概率,而是运用经验对决策任务进行简单化处理的原因。典型的经验法则有三种类型:代表性、易得性和锚定及调整。代表性是指当个人在做决策判断时,会根据经验将所获得的信息与自己经历过的具有代表性的类似事项进行比较和匹配,如果能够对应上,决策者便依据原有的事项的结果作出决策。但代表性经验判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判断偏差,包括对忽视先前概率、对样本规模大小不敏感以及有效度的错觉等。易得性是指人们在做决策判断时,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相信第一感觉),并认定这些最先想起的事件会经常出现,以此易得的经验信息作为判断的依据。锚定与调整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出定量判断时,趋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过去已有的估计相联系,并通过调整形成对事件的判断结果。即决策者现在的决策会受以前的决策的影响,从而形成思维定势。如审计师在前一年度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那么在本年度进行审计时,审计师往往会以被审计单位去年的情况为一个参考值,然后将本年度的情况与上年度作一个比较,然后根据比较得到的差异对上年度的审计意见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形成本年度的审计意见。但由于人的思维惯性,人们从最初的参照值出发进行调整,调整常常是不充分的。行为审计中对锚定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多。行为审计中的“判断认识过程”研究审计师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分析审计的判断过程中是按照理性的按照贝叶斯法则来进行决策,还是更多地信赖于上述经验法则。判断认知过程研究对审计判断过程研究的影响重大,研究审计人员处理所取得的信息内在过程,研究审计师的决策行为,为审计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3)决策前行为。在研究了审计师的决策结果和决策过程后,行为审计要以进一步研究审计师的“决策前行为”。“决策前行为”研究信息使用者在决策前的思考过程,研究决策在决策者大脑中是怎样形成的。“决策前行为”倡导四种客观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其中,口头报告成为分析审计人员决策前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方法,它要求被测试者在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要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过程。透镜模型利用模型的建立与统计方法来捕捉决策者的判断方式,被称为黑匣子,因为其没有探索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口头报告法弥补了“透镜模型”的不足,探讨决策者做成决策前如何获取信息、获取哪些信息、使用信息的时间长度以及如何评估、分析与运用信息等过程。运用口头报告方法做审计研究,实验者要求受试者根据一些资料进行决策,并且在接触到资料以至作出决策之间,将其思考过程全部说出来。口头报告方法对于审计学者研究审计人员的判断过程有极大的帮助,也为分析审计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4)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使用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判断能力)是行为审计的重要研究领域。心理学家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专家与专长、心理定势、功能锁定以及问题的性质等。其中,专家与专长因素的研究最为行为审计学者所关注。在行为审计中,“问题解决”研究审计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以分析有经验审计人员与无经验审计人员的能力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审计经验的时间长短的差异造成,还是取决于特定知识的差异。通过“问题解决”研究,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对审计师的能力影响更大。从近期行为审计研究发展来看,其研究重心逐步从研究判断审计人员的认知过程转移到研究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上来。

(二)行为审计的研究方法 利用不同研究方法探讨相同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测试研究发现的稳定性,能促进研究范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增强认识的全面性。相对于其他审计研究,行为审计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分析角度为审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行为审计主要研究人的行为特征,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向法等。在现阶段,行为审计研究大多通过实验方式进行,并未更多地尝试其他的直接客观方法,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等。行为审计的实验和实地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事前研究的途径,揭示了个体决策行为过程和规律。如在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时,会计数据的滞后性决定了其研究的滞后性,所以运用会计数据的研究都只能事后总结,而不能事前预测。而实验方法可以建立虚拟环境来检验会计方法的使用对个体决策的效果,从而对会计政策进行事前研究,有利于会计政策实施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个体实验研究能使我们深入观测到个体的决策过程的黑匣子中。

四、行为审计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是会计的一大分支。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拓宽了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也为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管理会计是应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创造的企业科学管理而产生的,当时管理会计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而只是成本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他通过“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会计技术方法配合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推行,为企业管理者当局进行内部控制服务。可以说,管理会计的萌芽是由企业管理的发展决定的。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 行为科学的原理是要求做好人的工作,通过上级对下级的信任,赋予下级在一定范围内的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上级也必须定期考核下属对其权利和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他们进行奖惩,以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根据这种新的理论依据,企业管理者为提高各级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借助某种手段对下属进行负责和考核。这种手段必须能提供较明确的、尤其是量化的信息,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履行其协调、激励等职能,这种需要导致了责任会计的发展。

从上述的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看,管理会计从无到有,从分散到形成体系并非是无根据的,而是由现代企业管理职能的扩展所决定。无疑,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也是由上述相关科学的“加盟”而奠定的。那么,具体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1.科学管理理论为管理会计基本分析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对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仍然以经营管理为主,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这时,以泰勒为代表的一批电气工程师开始对劳动者的作业时间和动作进行科学研究,并倡导以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经验判断,采用严格的计算方法来研究成本的发生和变化,确定标准和加强控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是,企业管理中开始有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有了计件工资制等等,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开始重视对于内部生产过程的计划和监控,重视对内部生产效率的衡量和激励,才产生了对于超出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管理和会计职能的需求。而科学管理在使企业管理产生对于管理会计职能需要的同时,其理论也为沿用至今的管理会计基本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组织行为学为管理会计系统控制方法和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应用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探索如何根据人类行为的规律来构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和激励人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组织行为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决定的,而动机由需要所引起,对人的激励要首先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从人是社会人的角度看,人的需要就不仅有生理需要、物质需要,而且还有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进而,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考虑这些行为规律,就要求企业管理必须重视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激励与机制的建立来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从组织行为科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3.权变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是管理会计系统个性特征的形成基础

3.1权变理论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

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由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相应地出现了很多针对特定问题的管理理论学派,如“决策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等等,以至于这些理论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但由于每一种管理理论或模式都有共同优点和局限性,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包医百病”的最佳方法,因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形成的权变理论强调管理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特定日期、特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权宜应变,灵活掌握。权变理论促进了对于特定企业内外环境及其变化的关注,减少了管理模式和方法选择中的模糊性,为管理会计系统应具有的个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管理会计模式的选择和具体管理方法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2信息经济学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从信息成本和信息效益角度促进了管理会计对其信息质量的研究,为管理会计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产生的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效益和成本。因此信息价值只有信息效益大于信息成本的信息系统才是经济可行的。信息经济学对于信息效益和信息成本的研究,使我们对信息系统的先进与否有了理性的认识。由于信息成本的限制,优秀的信息系统不是理论上最完善的,也不是技术上最先进的模式,而是信息效益与信息成本之差最大的模式。不同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效益和成本。这种认识缩短了管理会计研究和实践的距离,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健康发展。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4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

        (1)微生物絮凝剂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张蔚萍 刘燕 侯梦然

        (5)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 张新华 杨期勇 王慧娟

        (10)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模式思考 杨期勇 张新华 黄卫

        (15)九江市“山江湖”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熊晓蔚 阎朝兵 段宝斌

        社区医学教育

        (18)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梁光霞

        (2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学》课程改革构想 刘怀 荀春华 胡志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26)苯乙烯压缩机填料密封泄漏原因及其改进 林伟明 宋士华 刘良文

        (30)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线粒体电镜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林雯

        (35)时间序列等距离粗集预测模型研究 赖松兆

        (40)kks编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海滨

        (43)服务器虚拟化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陈滨

        (47)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李红丽

        (49)oracle rac 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网络中的应用 王志飞 李刚

        数理科学

        (52)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的两条定理及应用比较 闫瑞玲

        (55)三元切触有理插值新型构造方法 马锦锦

        (58)kmpn的全色数和邻强边色数 雷波

        (61)例析平面方程的形式和解法 冯园新

        (64)复变函数虚数的应用探讨 张双林

        基础医学

        (67)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何丁文 殷嫦嫦 殷明

        (71)藜蒿总黄酮对顺铂化疗增敏效应的研究 何观平 邱国胜 李玲苇 杨世伟 任红梁 曹俊

        临床医学

        (74)2009~2011年九江市某医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陈波

        (76)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6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王延玉 阮燕山 蔡业清

        (79)胸腔镜及其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的对比分析 郭颖

        (81)疑似丙肝患者丙肝抗体、hcv—rna及alt结果分析 陈越 王建国

        (83)无痛胃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36例疗效分析 李宏韬 蔡长春 梅万甜

        (85)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秦晓云 刘春华

        (87)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5例临床报道 韩再香 李萍 万冬强

        (88)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邱玲蜊 余静 何花

     &n

bsp;  (90)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梁光造

        (92)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桑卫东

        (95)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道武

        护理学

        (98)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比较研究 胡颖

        (103)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袁小荣

        (105)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对策 袁荣华

        心理行为科学

        (107)软式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行为抑制影响探析 甘正永 辛杰瑾

        (110)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趋向 刘映杰

        教育教学

        (114)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旅游开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代表性高校为例 叶仰蓬

        (117)教育仿真软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小斌

        (120)从电子设计大赛看大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陈朝峰 郭书超 查代奉

        (123)地方工科类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郭景娟 徐蓓 胡芳

        (126)“互惠合作”在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茆飞霞

        无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亲密关系科学;需求论;婚姻教育;婚姻咨询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59-03

一、亲密关系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辨

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特定内涵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般来说,亲密关系有这样一些特征:关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关系的内涵是多样的,关系对于双方有重要影响,双方有经常的身体接触。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理论界逐渐地把两性关系、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问题统摄为亲密关系问题,亲密关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人类的知识、观念和生活有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分,在亲密关系领域尤其如此。古今中外的亲密关系知识大都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习俗、家庭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形式,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地域性、族群性、个体性。就个体性而言,人们的亲密关系知识依赖个体的成长、体验和情感,相信主观、非理性和信仰,认可迷信和权威。这些知识有部分的道理,也有很多是偏见和谬误。在这些知识的支配和影响下,人们只能把各种好的和坏的亲密关系,都归结为缘分、运气、宿命。

数千年来,亲密关系知识和规则的产生、内容、传播、实践等等,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价值需求,其次才是满足人类的一般自然需求,这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宗教与宇宙论是阴阳学说,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君臣(君民)、父子、夫妇等,这些关系在根本上都是上下、尊卑贵、贱的政治关系。现在来看,传统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关系,父子、夫妇关系属于亲密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半是讲政治关系的,一半是讲亲密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亲密关系的性质、准则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为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的僵化教条,倡导男女平等,亲密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制度安排转变为一种私人事务和私人权利,强调性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尖锐的社会实践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传统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亲密关系研究在西方发展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或学科。亲密关系科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和行为,研究亲密关系形成、演变、调整的规律,对亲密关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控制的科学。学术界广泛采用自我报告、观察法、生理测量、档案材料分析、夫妇报告、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有关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布雷姆等人的《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科学的重要著作,“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1] 2002年,弗莱彻在《亲密关系新科学》一书中,把亲密关系视为很有前景的新科学,还详细论证了亲密关系科学具有的科学特征,即解释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2]。

当然,应当认为,亲密关系属于一门“软科学”,还不属于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那样的“硬科学”。强调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是指其可以像物理学、化学等科学那样,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实证研究,进行定量的或确定性的研究,可以进行证伪。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长期地看,科学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要退却,或者被批判、否定,或者被消解、重构;反之,科学不够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人文主义就会流行,就会有话语权。在亲密关系领域,人类的知识和生活,总是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并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当然,人文主义范式的亲密关系知识有着特定的传播机制和应用价值,并不会因为相应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知识的兴起而自动消退,科学主义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人文主义;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也并不是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正因为如此,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知识都很流行。

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习惯性地狭隘地从人文主义认识亲密关系现象,而没有同时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所以,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呢?方法不外如下:

其一,整个社会,尤其是科学界、学术理论界,应大力宣传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其二,应当重视和加强多学科的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

其三,应当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广亲密关系科学的教育。

其四,应当用亲密关系科学咨询和辅导人们的亲密关系问题。

二、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西方亲密关系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宽泛,主要是心理学,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吉登斯从政治学和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其《亲密关系的变革》[3]一书对中国学术理论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加强了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例如,张洪等人研究了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问题[4],叶映华等人研究了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问题[5]。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研究成果少,研究水平不高,研究视角有限,这也表明中国的亲密关系科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出和更新自己的范式或理论。不论从什么样的视角探讨研究亲密关系,都会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和社会实践,笔者认为,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针对这种特定关系的需求或利益,需求论或利益论可以成为亲密关系科学的一种范式。主要理由和依据有:

其一,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核心问题都是需求和利益问题,需求论范式有助于超越心理学,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和学科来认识亲密关系,把亲密关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离开需求和利益,是无法说清亲密关系问题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就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同理,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及观念一旦离开需求和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其二,需求是心理活动,也是外在行为,研究需求,意味着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能够高度结合。需求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与需求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问题,有利于整合尽可能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也大都与需求满足与否有关。

其三,需求也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问题,很大程度上,亲密关系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从需求的角度认识亲密关系现象,有利于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如需求、动机、激励、人性、态度、目标、期望、公平、强化、归因、惩罚、沟通,等等。

其四,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家庭咨询专家都提出了需求论。在于立东看来,利益和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质,并决定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通过利益分析,揭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重新构建利益均衡的心理机制[7]。倡导亲密关系科学的布雷姆等人认为,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是亲密关系科学的基础,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有需求、企图和“贪婪”的;相互依赖的伴侣在使彼此幸福上负有责任,对伴侣的慷慨大度往往对自己有益;人们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回报,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与贡献能够平衡[8]。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和需求。哈里认为,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个爱情银行,满足与不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存款和取款行为;婚姻幸福在于满足彼此重要的需求[9]。海灵格指出,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有所付出,就会产生受补偿的愿望,幸福婚姻是收益与付出的均衡,只有收益而没有付出,就会伤害关系[10]。在中外的各种婚姻状况测量工具中,实际上关注的都是性生活、财务、家务等需求的满意度以及满足行为问题[11]。

以往的亲密关系需求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重视研究如何满足需求,而忽视了研究人在亲密关系中究竟有哪些需求,忽视了对需求进行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定义,这样就造成了如何满足需求的研究,常常是片面的,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其结果是无法真正指导人们去满足需求。所以,亲密关系科学首先应当研究需求的类型及划分问题。

亲密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包含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并关联的五类需求:、情爱、子女、财务、服务(家务)。绝大部分亲密关系现象,都与这五类需求有关。这五类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价值和意义,每类需求都是可以进行符合生活实际及逻辑的逐层逐项划分的,每一类每一项具体的需求,也都有确定性的内涵、外在表现或心理特征。需求满足情况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状态,决定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情感。没有单一的因素能够决定亲密关系的危机或和谐;亲密关系的危机和破裂,大多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一些需求长期没有满足的结果;亲密关系的和谐,意味着每人的需求得到了一种综合性的均衡的满足。全部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是不存在的,是非理性的。均衡满足往往意味着满足了生理与心理均衡、物质与精神均衡、亲密关系与人生均衡,也满足了收益与付出均衡。均衡与否,取决于双方的构建行为,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态以及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由于我们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把亲密关系的复杂需求明晰为一种多元多层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够做到解释、预测、指导、控制人们的亲密关系及其行为。

总之,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就是把需求作为亲密关系本体论和方法论,实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亲密关系中包含哪些需求;需求满足与亲密关系满意的关系;如何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需求对亲密关系演变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需求满足;如何从需求满足和均衡的角度进行亲密关系的干预及咨询。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衔接、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认为只有需求满足和需求均衡,才能体现有关的各种人文主义观念和诉求,如爱、爱情、感情,等等,否则,这些观念或诉求都是空谈。因此,需求论范式有助于人们消除人们对亲密关系科学的抵触,反思、松动和扭转某些错误的人文主义观念,自觉地排除其不利的影响。

三、需求论亲密关系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会同时流行着很多杂乱的亲密关系观念,当今西方社会如此,当今中国社会更是如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婚姻、爱情等问题是纯粹的感性问题,是说不清的,是没道理可言的。在恋爱与婚姻问题的教育、讲座、咨询、辅导中,在各种影视节目、网络传播、图书出版活动中,充斥着大量的有问题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例如,倡导男女大不同的庸俗心理学;提出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关系技巧、宝典;宣扬一些信仰和教条,诉诸真爱、感恩;强调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潮流相违背的传统观念;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把个人体验和感悟当做普遍的道理;把内容含混的情商、沟通、爱的能力、爱的语言等作为核心话题;更有甚者,宣传一些荒谬或玄奥的东西。种种情形都有一定的市场,笼罩在浓重的非理性氛围中,其情形远比西方严重和混乱。

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选择和要求,亲密关系问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困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亲密关系科学,去反思、评价、取舍各种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观念和说教。可以说,倡导亲密关系科学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际意义。

需求论范式可以为亲密关系科学提供大量的学术理论上的课题,更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也是亲密关系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指导人们的亲密关系行为,增强人们爱的能力。

需求论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很强的爱的能力。一些人常说的爱的能力,其实就是认知、满足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构建彼此的需求均衡的能力。需求论范式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多层次、系统化地认知自己及伴侣的需求,有选择地有效地满足伴侣的一些重要需求和关注,彼此灵活而积极进行需求满换、回报、应答,互利互惠,认可自己某些满足能力的不足,认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断强化需求满足的互补和依赖,,构建合理的现实的亲密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实现需求满足的大体均衡,而无须苛求伴侣和自己,无须求助于难以做到和未必有效的奉献、忍让等等。

其二,指导亲密关系的教育及咨询活动。

需求论范式是以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理论探讨,这也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教育与咨询是一致的、一体化的。亲密关系教育,就是说清楚亲密关系中有哪些需求,有哪些均衡,如何通过经营构建行为实现需求均衡。亲密关系咨询,就是了解和解释哪些需求没有满足,有哪些需求失衡,并指导帮助人们改变需求认知,采取行动弥补失衡。也就是说,通过规范化操作,诊断需求满足情况,调整需求失衡。需求论范式与认知行为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因此,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亲密关系咨询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Garth J.O.Fletcher.The new 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Malden,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2:4-12.

[3]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张洪,王登峰,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 6):910-915.

[5] 叶映华,吴明证,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2009,15:84-8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 于立东.心理咨询中的利益均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1-238.

[7] 莎伦・布雷姆,罗兰・米勒,丹尼尔・珀尔曼,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M].郭辉,肖斌,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8.

[8] 威廉・哈里.他需她要[M].刘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