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行政管理

财务行政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行政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行政管理

财务行政管理范文第1篇

(一)隐瞒收入

以河北省为例,有的部门编制部门预算时少报上年结余资金和事业收入,有的部门编报部门决算时隐瞒年末结余资金;有些部门收取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款等非税收入未及时足额上缴财政,有些部门超出批准的预算安排支出或自行调剂预算支出。在其他省市中,如广西省某市工商局1994年至1999年共隐瞒行政性收费收入468.96万元,其他收入6950.99万元[1]。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隐瞒收入408.33万元;漏缴税费141.55万元[2]。

(二)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挤占挪用

以河北省为例,工商系统被查出“小金库”的主要是将收取的企业登记费、门面出租收入交易费等未入账,而是用于职工福利、购车等开支;将收取综合管理费、市场管理费、服务费、摊位费、治安费、水电费等分别存入存折;有些工商局的出纳员将规费收入和经费结余以个人名义存入存折,直接在账外列收列支。如广西省某地区工商系统被查出“小金库”157.34万元,主要是1999年以前将收取的企业登记费、门面出租收入交易费等未入账反映,用于职工福利、购车等开支[3]。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挤占挪用资金1156.86万元,私设“小金库”420.81万元,国有资产流失102.99万元[4]。

(三)拖欠、截留应缴预算收入和财政专户资金

以河北省为例,主要表现在:截留、拖欠应缴财政预算的企业注册登记费、商标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收入;截留、拖欠应缴财政专户的集贸市场管理费资金等。在其他省市中,如广西省某市工商局历年应缴未缴罚没款541万元;某地区工商局欠缴财政专户931.25万元[5]。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拖欠、截留应缴预算收入968.08万元,拖欠应缴财政专户款172.03万元[6]。

(四)违反规定超范围乱收费乱罚款

以河北省为例,有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内容、范围、及标准收费,擅自立项收费,超范围收费,超标准收费。其中一些工商部门超范围收费,主要是继续执行1997年财政部、国家计委取消了汽车、钢材交易市场管理费。据统计,1999年全国共清理掉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32项,清理关闭银行账户1578个[7]。在其他省市中,江西省审计厅在2000年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中查出乱收费乱罚款金额389.92万元;其他违规金额940.65万元[8]。

(五)没有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以河北省为例,在预算管理、收费“收支两条线”方面主要有经费超支严重,没有依法办理经费追拨手续、一些地方没有严格贯彻执行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部分地方票据管理中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规费代征管理普遍松懈等问题。

二、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总体上看,上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历史原因

(1)业务经费不足:以河北省为例,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减费因素不断增加,决定收入呈现停滞或下滑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监管任务的不断加重,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工资因素和办公消费指数上升,决定支出呈现递增趋势。在目前工商财务体制不变情况下,收入和支出矛盾较大,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费都出现紧张局面。

(2)经费保障能力较弱:以河北省为例,由于工商行政部门业务经费不足,经费保障还不能完全到位,部分地区仍然使用行政性收费来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经费需要。

2.工作性质原因

工商管理局除管理正常经费外,还要按规定要求进行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收、管、用、缴”工作。这就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内部财务管理的难度,也为财务管理的违法违纪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趁之机。

(二)主观原因:

1.缺乏科学的理财思想

以河北省为例,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内部没有充分认识到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重要性,守法意识差;没有树立预算观念;没有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公的思想。

2.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以河北省为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内审制度、财务检查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罚没物资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体制上没有落实新的财务管理关系等,给违法违纪行为提供了漏洞。

3.财会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对财务工作的要求

以河北省为例,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公款私存;职业道德缺乏,工作散漫,不负责任;会计核算和会计基础工作等业务技能不合格。

4.无法满足规范化统一管理需求,且财务监控滞后

以河北省为例,一些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单机和局域网处理账务,财务监控不仅受到时间、空间、及人力方面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它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事前或事中的财务监控。

三、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

(一)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财思想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法制观念、预算观念,还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公思想和提高效益的思想。

(二)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体制建设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要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落实到部门,有专人负责,统一登记、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推行政府采购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大宗办公用品、仪器设备、装修装潢等消费品集中由政府采购,提高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和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基建工程管理

加强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前论证工作,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规模和标准;实行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加强竣工财务决算工作。

4.加强罚没物资管理,严禁任何人私自动用涉案物资

(三)建立高效严格的财务管理体制

1.适应上下级关系的变化,迅速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

下级机关要坚决地贯彻执行系统财务管理办法,经常向上级局汇报财务工作的情况。上级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局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

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工商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工字[1999]4号),以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关于下达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5]27号)的规定。

3.建立顺畅快捷的上缴下拨渠道

在系统内部,抓好票据的使用和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在外部,要解决好与省财政的关系,加快经费的核拨速度;加强与银行的联系,解决划款的时间问题、代收代缴款的上划问题和代收网点问题。

4.理顺资产、债务关系

做好垂管后资产上划工作,各地在市场管办脱钩的基础上,积极与当地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协调,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做到产权清楚、债务清楚、收支清楚、家底清楚,保证经费上划和资产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1.加强财务人员政治业务培训

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加强财务会计知识,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

财务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财务会计知识,精通业务,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对于那些业务不精且不努力学习的人员进行淘汰。要有效的发挥全系统对工商财务软件操作作用,不断提高全系统财务人员电算化水平和账务规范处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雷月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有待强化[J].广西会计,2001,(6):14-15.

[2]黄雪梅.搞好工商行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五个观念[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48-49.

[3]黄瑞珍.加强财务管理实现科学理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7,(2):36-38.

[4]李林.试论工商行政管理的理财思想[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11):30-31.

[5]加强工商系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促进工商部门依法行政[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9):15.

注释:

[1][3][5]雷月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有待强化[J].广西会计,2001,(6):14-15.

[2][4][6]加强工商系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促进工商部门依法行政[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9):15.

[7]权燕子.1999年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情况[J].工商行政管理,2000,(13):21-23.

[8]加强工商系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促进工商部门依法行政[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0,(9):15.

财务行政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监督执法;行政管理;新形势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各方面的变化也开始了不断地深化改革,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在国家及地方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是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从多个角度而言,行政事业单位都是独特的存在,其主要的不同之处存在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成立的方式以及经营体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其主要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一系列服务,诸如教师行业服务,对政府的工作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单位有必要采取节约性发展方式,即使用较少的资源,需要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有利于行政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的行政单位还具有较多的问题,诸如办事效率低下,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在办事过程中经常拖拉。为此有必要注重以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去改进,才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最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新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也都建立起来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然而由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意识较为淡薄,其财务管理工作大多是表面工作,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方式以及方法陈旧。诸如,在进行管理行政单位专项资金时,就容易出现管理不严,导致资金使用失去控制等问题,而导致一部分专项资金在进行划拨的时候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论证,这不仅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也难以严格地审计收支,在收支管理制度上难以做到严格,而这样的问题,往往出现专项资金使用不明等问题。除此之外,存在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责任制度完善方面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导致财务问题难以追溯责任人,一旦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人人都在推脱责任,同时不利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财务管理执行力度低下,不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普遍存在素质问题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国家扶持,其存在的作用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并不收取报酬。导致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任亲而用,这些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专业能力基本全无,也难以控制所用人才的素质水平。此外,一部分员工处于自身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并不重视,没有定期地参加培训或者一些领导不定期对员工实施强化培训,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工作积极的人进行奖励或者对于工作消极的人没有进行处理,导致工作人员之间的待遇出现不公平问题,如此一来,严重打击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的积极性。即便上面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改革,也难以落实到实处。这使得企业中的资金以及资金的管理方面通常情况下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加强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方面,具有一部分的人是文盲上岗,自身严重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以及职业素养,这势必会引起在工作中的错误。

(三)行政管理事业单位不够重视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时,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行政事业单位在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如此一来,预算管理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并没有对单位各部门的情况加以深入了解,导致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不一致,与此同时,大多数预算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并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编制方式,只是沿用以前的预算编制经验,使得预算结果与实际严重不符。最为严重的是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财务管理人员难以把握控制度,同时在预算执行时,缺乏相对应的监督管理,严重的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实际性,使得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在进行编制之后又会缺乏必要的分析,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相关的问题,使财务的预算工作不能有效落实。

二、新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体系

新时期中,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了财务管理能够更好的按章办事,有必要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体系。如此一来,行政事业单位首先有必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制度中有必要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权责加以明确,有利于管理人员执行管理制度时,能够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其次,完善单位岗位责任制度,主要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以及需要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需要成立财务管理机构,同时需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制度。再有,不断完善的当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单位的固定资产出现挪用情况或者滥用情况。最后,在上述制度完善的基础上,需要对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体系的完善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需要有效落实相关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支出一项管理中,有必要制定相关标准,使得支出有据可查。

(二)加强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

对于财务管理而言,要使得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为此,有必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优化财务管理人员配置,同时为了保障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采取轮岗制,如此一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人才数量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需要注重年轻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增强会计队伍的活力和能力。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求管理人员的能力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为此,单位有必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再教育以及培训,使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预算管理重新认识其作用,注重管理观念的转变,认识到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分的工作,而是全部门、全体员工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需求加以分析,结合单位内外受到的影响因素,对以上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加以合理的预测,从而实施合理的预算编制,在此之后,需要对预算进行可行性评估。此外,加强对于预算的使用和管理,杜绝浪费和公饱私囊情况的出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注重财务创新管理,针对创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提升我国行政单位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我国行政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新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现状和创新措施,希望能够为新时代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提出新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本淑.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经济,2016,09:109-110

[2]张琰.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全国商情,2016,07:45-46

[3]赵宇飞.大数据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244

[4]侯志刚.浅谈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244

财务行政管理范文第3篇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的本质可以称之为内部控制结构,也就是构成单位内部运行规律要求的各种具有控制特性的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其在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为:

1.监督、检查、揭示和纠正内部任何部门、任何环节管理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保证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在本单位得到贯彻执行。

2.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实地反映单位履行行政职能经费运作情况,便于科学合理地划分职责范围,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应。

3.有效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杜绝损失浪费,有利于保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

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形式,它融入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服从和服务于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的变化为内部控制带来新的要求。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和个人在经营活动中都会考虑成本与效率,努力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收益。而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活动的行政绩效要综合考虑有形和无形的、直接和间接的、眼前和长远的因素,行政绩效不易测量,绩效评估操作困难,易放松人们对行政成本的讲求,淡化对行政成本的约束。由于目前我国政府的成本效益理念尚未完全形成,成本控制机制还不完善,管理松懈、控制不严的问题时有体现,导致行政成本逐年攀升。目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不力,缺乏有效、规范的控制机制,重支出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因为单位部门内设机构还未形成统一管理预算的部门,编制部门预算协调管理相当困难。二是虽然每年编制预算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数法仍普遍被采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编制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不够,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四是项目支出预算不够严谨细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资金安排和应办的项目脱节,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时有发生。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

2.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与否。有的单位在资金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不专款专用,用项目支出弥补基本支出经费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重拨款轻管理,重预算轻实绩;支出审批和报销程序不规范,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各类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等。这些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给腐败有可乘之机,而且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3.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监督急需完善。目前大部分行政单位财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止单位乱收乱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财政支出改革的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和各行政单位财务活动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会计集中核算不完善地方日益凸现。重点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的缺陷:一是单位会计责任主体观念淡化,部门财务管理职能减弱;二是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一人管多个单位的账,难以对统管单位实施全过程的会计监督,造成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分离;三是一些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混淆不清,专项经费核算失真,使会计核算数据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用性降低,也给项目的绩效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

4.对国有资产重使用轻管理、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家底不清,资产闲置流失严重。由于行政单位资产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单位无需付出代价,因此一些单位一方面不断申请新建或购置资产,追求高标准高品质,使资产提前更新、低效使用;另一方面,对已购入的资产管理不严,长期不清查盘点,处置随意,账外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账实不符。

三、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行政成本

行政单位行政成本运作中存在的缺陷造成了财政支出不合理,加重了财政负担,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本人认为,降低行政成本应从单位自身内部管理改革作为重要切入点,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找出“关键控制点”,以利于实现管理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应负主要责任。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对行政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2.以预算为前提,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力。预算化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实行以预算为前提的管理模式,关键是建立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制。具体包括:严格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运用绩效预算来优化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完善预算支出标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建立专项支出项目库,做到专款使用,专项核算,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从源头上为预算执行提供有效保证。

3.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行政单位要做到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必需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而建章立制关键是要理解经费开支标准、开支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使内控制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运行。所谓费用开支标准,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工作、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制定的主要费用开支方面的统一规定,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开展财务工作所必需的重要依据。它分政策性标准、统一性标准和指令性标准。行政单位必须掌握好政策,将费用开支标准运用得合理,执行得认真,才能兼顾好国家、单位、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具体操作中可建立分项管理制度:一是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经费支出审批制度、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根据各部门职责加强经费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等;二是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办公费、电话费、邮资费、资产使用等管理制度;三是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如公务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在确保制度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应落实部门责任制。只有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堵塞漏洞,防止经费支出中的“跑、冒、漏”。

4.改进和完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性,适应公共财政改革和管理的需要。一是财政部门要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建立规范统一的预算会计体系,为各单位加强管理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加强对行政单位《会计法》的宣传学习,强化部门财务管理职能。三是进一步理顺核算会计与报账会计的责任关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使其不仅懂得会计核算,更要懂得财务管理知识,善于理财。四是转变会计核算职能,强化会计监督。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对经费支出内容及时进行分析,实地实时监督,杜绝不规范行为发生,有效发挥财务监管作用。五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及可利用性。使单位全面了解经费运作的真实情况,及时掌握实施内部控制所需信息,实行即时控制,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财务行政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主体市场性弱

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绩效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其支出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活动和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因此其不必像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在市场经济中自负盈亏、优胜劣汰,影响了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2、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穿到企事业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中。但受传统市场经济的影响,单位领导无法正确认识理解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因此对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将起作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来管理,使其主要的预测和监督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另外,个别单位的领导满足现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水平。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一般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从其他岗位借调过来的,其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另外,就职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失业风险小,他们一般不会自主的提供自己的专业素质,因此,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无法有效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容,更无法有效的预测、监督经济活动。

4、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1)财务预测制度不完善。财务预测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利于单位合理安排收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测大多是依据上年度预测数据做一下调整,不能依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活动做出切实准确的财务预测,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控制是对单位资金的收入及支出过程的衡量与校正。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金的支出控制尤为重要,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范围不明确、实际使用时比较随意,常出现将用于维持日常活动的资金用于专项项目建设而用于专项项目建设的资金用于维持日常活动,这样增加了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可能性。特别关于专项资金,事前不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做充分的论证,对于项目需用资金的金额不能具体化精确化,事中的实际使用中不能按照预算控制支出导致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事后不能对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项目中尽量避免。

(3)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目前财务上会计弄虚作假、的方式方法在不断提高而财务监督制度相对滞后,造成了国家财产任意挥霍浪费情况;贪污、挪用、多吃多占、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擅自增加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及滥发实物等情况;向其它单位、所属单位或个人非法摊派,非法集资及乱收费现象;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非法骗取国家财产的情况;不能依法代收代扣的国家税收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等现象。

5、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存在下列问题:①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不合理,不能依据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和单位核算要求的提高和变化来改革核算科目而只是使沿用原有的科目,导致了核算结果不能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使会计核算与经济业务脱节,而在年终决算时必须合并或拆分会计科目才能得出预算科目进行编制决算。②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不明确,导致了在日常核算时同一性质的经济可能记录在不同的会计科目下使会计科目的核算不具有一致性。③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上的问题导致了会计报表的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强化的对策

1、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深切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可以使单位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到最低限度,使财务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和经济条件保持一致,并对财务计划的实施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对将要进行的经济活动找到效果好并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对预算和计划的执行进行追踪、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正,保证预算结果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应强化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财务管理的制度和方法,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单位的绩效最大化。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单位应当使用具有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员担任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并接受新的财务管理及其相关知识;应该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业绩考核和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的考试。使财务管理工作者适应财务管理的要求,切实有效的做好本职工作。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1)完善财务预测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企单位的经济状况、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前期会计基础数据对未来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果做出科学的预测,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服务,以便对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完善财务控制制度①完善基本经费控制制度。在日常的经费支出应有细化的预算,实际支出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支出,对于预算外的日常支出应当审核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并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浪费公款、私通公款等现象。②完善专项资金控制制度。通过对项目的必要性论证的方法对专项资金进行严格审批、明确专用资金的使用范围,使资金预算具体化、可操作化,更好的知道实际工作,做到专款专用,避免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③完善资产使用控制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设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构和管理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职权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明确涉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审批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在审批范围内办理业;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风险和漏洞。④完善往来款项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财经学习,实行规范管理。制定方案建立责任制,对往来账项及时清理、催收、核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往来单位的范围和权限;增设辅助账目,建立往来明细账,定期对账,做到账账、账证、账实相符。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应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对往来账项实行规范管理。

(3)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对该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鉴证,揭发贪污舞弊、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严重损失浪费及无效率、不经济的行为,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提请给予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从而纠错揭弊,保证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计划及预算的贯彻执行,维护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公共组织的财务报告及其它核算资料的正确可靠,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巩固社会主义法制,促使各公共组织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建立廉价政府,维护党、政府及公职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

4、规范会计核算制度

依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特点,制定符合《会计法》有关规定的工作流程,统一财务经办程序,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应当做到:①单位内部应当建立严格的内部财物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账簿记录,做好会计基础数据的建档立制工作。②严格依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于日常核算中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合法有效的原始单据对经济业务予以准确、真实、完整的记录、核算和报告。③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年终结账前,对各种预收、预付、借入、借出的往来款项应于对应单位、企业或个人进行年终对账和清算,依据清算结果进行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财务行政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解决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以依靠财政拨款和其他非营利性收入为主要资金来源,经营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且一般不直接创造财富,只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资金的调拨和使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业务支出成本最小化、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改革制度滞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为更好地服务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关部门颁布一系列财务政策法规和改革措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完善工作迟慢,不能很好地指导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主观需求和客观现实条件不吻合的矛盾,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不理想。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往来业务活动的款项管理有失合理性,账面余额在流动性资产中所占比例过高,并且存在呆坏帐的现象;年终账目的结算容易被忽略,有些单位对于年终账目结算时,只是结转收支对冲后的“结余”项目,不能如实准确地核算单位的实际结余状况;专项资金未严格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专项资金的审批缺乏有效的项目论证,使各级财政预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不确定性也打破了预算“度”的把握。

(二)财务预算管理不严谨,经费使用难以规划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源头,单位内部所有活动过程的收支均要贯彻预算编制的安排,但是实践中财务管理工作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容易造成预算编制只是用来做给领导看的,丧失其原本应该具有的调控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只想从财政“要钱、花钱”,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管理上产生了的“松、散、乱”现象。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欠缺科学性依据,内容有失全面性、准确性,编制流程不是很规范容易造成草率办事,也是预算后期约束力不足的缘由,这样财务管理部门很难掌握资金的流向,也难以做出有效地控制。有些部门领导利用公款进行私人消费、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现象也时有发生,使一些资金支出的控制环节出现松动,造成公众利益的受损。除此之外,在经费的支出使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能严格执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用途经常被篡改,工作人员的奖金津贴发放混乱,节约意识淡薄容易带来开支范围的扩大。这样一来,即使单位进行预算编制,但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能进行跟踪审计,评价分析制度贯彻不到位,也会影响财务管理分析总结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三)财务管理能力弱,国有资产管理混乱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淡薄,财政资金的使用流程控制体系不健全,资金的审计审批流程控制环节不明确,对事前审计和事中控制重视程度不足。财务审计常处于事后静态化状态,不能很好地把控资金的实际使用能力评价和动向,一些账目的设置随意性比较大,账务处理不严谨,财务手续不健全。而目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容乐观,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国有资产的管理相互脱节,使用效率低,国有资产的处置伴有随意性。一些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职能发挥不全面,关注点只是经费的收支而对固定资产的家底缺乏了解,会计科目设置上也缺少固定资产的明细账,而后勤部门对发放出去的资产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分布使用情况了解甚少。这样容易造成财务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之间的脱节,形成资产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账上资产存量状况,财务人员对资产使用情况也不清楚,使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

(四)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加强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养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现实中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学历资历并不是很符合要求,况且有存在一些无证人员兼职上岗。管理人员岗位的稳定性不理想,综合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成为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包括各种财务资料信息的审核校对不严密,原始凭证上面的重要信息填写不明确,账目和资产的核对工作进展的不彻底。例如,有些单位的采购发票或者采购商品价格不清晰,内容宽泛笼统,时有发生对方单位签章未盖;原始凭证单位领导的签章和经办人的签字不能同时具备;有些账目摘要的填写不真实,不能反映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如将单位外出吃喝玩乐的费用划转到相关工作人员资料的搜集、外出差旅或者考察费用上面等等。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

综合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如经营业务的主要特点、行政管理体制、管理基本要求、资金的挑拨调动与使用、工作人员岗位的安置等,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基本情况出发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首先,要保证单位部门的会计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需要逐渐完善内部会计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权实行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规范化程序化,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全面贯彻财产的审核清查,财务收支的审批严格化等。其次,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尤其是一些大型项目的资金收支要进行严格的事前项目论证、事中进展监督和事后结果审计,以保证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大大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利于单位财经法规的全面贯彻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财务工作人员的严于律己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反映经纪业务活动的真实状况。最后,财务部门要按照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原则编制预算,使预算编制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注重财务分析,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通过真实、科学、系统地归集会计资料与数据,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借助于一定的方法,运用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对单位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及未来前景进行的评价。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有利于反映经济活动中隐含的问题和矛盾,检测出外界财务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是决策者做出正确判断的主要数据信息来源,有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辅助决策职能,降低风险。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进行分析,纵向比较考察,可以发现资金使用的是否得当以及检验财务收支效果,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预算工作的顺利进展。积极开展经费收支及效益财务分析,对单位的本年度经常项目收支、经费安排比例和结构以及经费运转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事业单位制定合理的财务收支结构分配表,保证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有效合理。最后,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要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制定一系列财务考核指标进行实时的跟踪评估,以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转变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管理理念,树立全新的资产观念。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审核考核,并将其结果作为其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二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制度。按照相关财务会计规定每年进行资产的审核,建立切实可行的单位盘点、处置机制,严格执行、落实到人,处理好闲置固定资产,严格履行报废审批程序,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三是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对各种借款必须定期清理,及时回收,坚决制止公款私借,暂付款不得长期挂账。严禁利用暂存款隐藏收入,躲避财政监督。

(四)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财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了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现代的“管理型”和“经营型”转变的步伐。首先,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恪守财务法律法规,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单位内部有针对性的进行财务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财会知识体系,以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最后,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已督促他们保持时刻学习精神,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刘全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