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第1篇

世纪谨勤公司是由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他整合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资源和专业化的市场管理团队,以其丰富的数据采集经验、超强的数据分析与市场解读能力致力于数据采集、市场调研与企业咨询及相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等业务。世纪谨勤公司的设立是对非科技类产学研结合途径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

公司股权社会化,实现高校多种力量的凝结

世纪勤谨公司的股权是相当独特的。设立之初,股权的构成按照“4+2+4”的原则,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凝结了学校、专家和管理团队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和市场咨询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保持着学科发展的领先地位。作为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人大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世纪谨勤公司,有效发挥了人大品牌优势。学校社会调查、市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有着丰富的市场研究理论知识.其拥有丰富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成果。经营班子是学校毕业校友组成的创业团队,由于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对市场研究发展的认同,他们一起在市场上进行了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小团队缺乏品牌和平台的支持,这使他们有回归高校,与学科专家合作研究开发的愿望,而他们丰富的管理经验、营销能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使他们成为了一支优秀的经营班子。

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成果交流转化平台,连贯学科研究人员与经营管理团队,控股市场研究公司,通过现代法人治理机制,构建公司战略方向,部署企业发展重大步骤。这种多方优势的结合,使得世纪谨勤公司具备了以下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科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推动了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实践经验又反过来丰富了教师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高校发挥着公正、中立的第三者角色,既不同于政府的行政部门,也不同于纯粹性的私人公司。学术专家顾问专业化的操作功底,赋予了世纪谨勤公司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社会评价体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威信效应。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通过资源挖掘、资源互换、品牌捆绑、战略联盟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手段巧妙地运作了品牌资源,发挥了教授专家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

“专家顾问+管理团队”运作模式,搭建产学研的推广平台

高校科研成果众多,这些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就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人文社科类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利用仍然是一个难题,至今,还没有任何高校形成清晰的运作模式。作为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希望探索出一条有效人文社会成果转化的模式。

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是从学校走出来,面向社会发展起来的,其运作模式深深地烙上了高校的痕迹。市场研究公司立足于高校,面向市场,发挥连接高校与社会的纽带作用。以利润获取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应用为目标,公司通过专家顾问加经营管理团队的模式,把人文类研究成果与经营推广团队以公司运作为平台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实现学科成果的社会推广及双方的互利共赢。

西方国家的著名管理学院一般有学院派和咨询派。学院派专注于纯学术型研究,通过写研究paper来发展,而咨询派则通过从事公司的实践操作来探索管理学的发展规律。以经济管理著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在市场研究领域与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学科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走出去”,到社会中寻找重大的社会问题,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寻求其解决之道;另一方面,市场研究科研成果必须要转化为社会所用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单纯的依靠高校专家学者的个人力量也是行不通的。学校控股的市场研究公司依托高校背景,以公司化运作为机制,建立学术顾问+专业化执行团队的运作模式,搭建起学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世纪勤谨公司旨在加强社会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与高校教师的密切联系,在对外发展过程中,视他们为公司的“脑力库”或“智力库”。一方面公司密切关注教师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加快社会推广力度,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在对外业务拓展中,以专家学者为顾问,以管理团队为执行班底,加强对外市场的开拓,实施高校、教师、公司管理人员的紧密结合,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科研创名,企业求利,打造市场研究的“芯片”

高校拥有人才、技术,居于产业链的上游;公司掌握资金、市场、管理和服务,是产业链的下游。从体制和运作模式上看,两者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世纪谨勤公司从市场调查这一着眼点入手,为两个系统提供交换舞台,使两个不同的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世纪谨勤公司成立伊始,目标客户就定位在科研院所、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各公司、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咨询诊断等相关服务。对内为高校教师科研服务,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合作建立联系;对外以高校智力库为后盾占据行业制高点,迅速树立品牌、扩张知名度,做到有予有取、有所为有所不为。当今社会,市场调查、市场研究公司日益增多,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新成立的公司如果定位不准,势必造成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况。世纪勤谨公司应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出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科研成果转化,走一条科研创名、企业求利的特色道路。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规范深入,概念时代已经为数据时代所替代。过去学术界,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就可能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而现在过渡到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社会调查、数据整理、研究分析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单单依靠学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科研调查外包成为趋势。世纪勤谨公司抓住这一需求,作为专业的调查公司,为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学者专家提供支撑,做科研数据的挖掘开发。在数据的积累基础上,世纪勤谨公司进行数据库的营销和高校教师人文社会科研成果的推广;在研究合作的基础上,世纪勤谨公司与高校专家教授共同申请社会横向课题研究并自行调查相关权威数据。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第2篇

人类的思维是遵循着神学思维、玄学思维、科学思维的规律向前推进的。周有光老先生说:玄学思维是推理性的,譬如我们看到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推出地球围绕太阳转;科学思维要靠实证,所以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还认为:我们至少在社会科学方面还停留在玄学时代。”他这里批评的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有所不同,但人文学科也应来自实践,也应由实践检验,也应是符合现实并经得起现实的检验。试想,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人文学,一种与现实生活不沾边、对现实没有多少作用的人文学,会有谁理睬呢?不错,人文学本质是批判性的,并具有思辨性的特征。但无论是批判性也好,思辨性也好,都应言之有据,因为有据才能有理,只有有理才能评论、思辨。比如,我们批评当今我国的一些大医院丧失了公益性,而公益性是公立医院的根本。但这一结论必须有事实作依据,这不是单靠思辨就能解决的。本次会议上,一些学者提供了一批人文医学实证研究的成果,为我国的人文医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春风,实在催人奋进。

以人作为主体对象的人文科学,其实“并不存在人文这种实体。只有把各学科视为主体性的不同领域,即人的存在的不同形式或载体,视为人的本质的多项规定,才能获得人文学科概念。”[2]5人文学科是评价性而非描述性的,人文学科的内涵是它的价值指向,其终极旨归是作为人文本体意义的人,“人文学科提供超越实用主义之上而又与宗教虚幻彼岸迥然有别的目的观与价值观,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生活之源。”[2]5“就社会职能而言,与其说人文学科是认识或实践的工具,毋宁说是借以锻炼发挥人性的场所或器具。”“人文学科与其说是教人知识,不如说是予人自我认识;与其说它是技术,不如说是人的素质修养。人文没有直接的功利用途,与攸关国计民生的以经济学为主干的社会科学明显区别开来。”[2]6因此,人文主义并不排斥科学,也不能排斥科学,相反它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必须依托科学,医学人文学科的对象和基础是科学。因此,作为医学人文学科,只有与医学科学结合,将医学科学精神渗入其中,才能获得实在的意义,才能发挥引领医学发展方向和为医学提供社会伦理支撑的作用。

这就要求医学人文学要走进医学,特别是要走进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实践,走进卫生保健工作的各种实践,和医学专家共同研究这些学科和工作领域中的人文社会问题,找出人文与医学科学的交接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容充实的、与医学科学紧密结合的各医学人文学科。医学人文学不能空洞地、抽象地呼唤人文精神,不能抽象地呼唤对人、对生命的关爱,而是通过医学科学的各种实践体现对人和生命的关爱,而这正是当前我国医学人文学发展的软肋。这里还有必要指出,像人文医学这样的人文学科,是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人文学科,和其上属于的母体人文学科有所不同,它更贴近实践,更依赖实践,一刻也不能脱离其立身的科学土壤。

医学人文学科能够从哪些方面吸取医学科学精神的营养呢?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但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密切关注医学发展中的新观念、新成果,及时探讨种种新观念、新成果在应用中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研究这些医学成就所需的社会支持,并将之纳入人文学的研究范围。

其次,是在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中,引进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一些人文课题,不仅要做定性研究,而且也要做定量研究。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别关注自然科学和历史学领域内的每一个新现象和新成就。他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当前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面临一些争论不休的课题,如果能提供数量的分析,医学人文学的信服力与吸引力将大大提高。

再次,是大力提倡描述性的研究。尽管人文学是分析和批判性的,但如果我们在一些课题的研究中,引用自然科学描述性的方法,例如,对一位患者诉说病史的描述,对某一医患对话进行描述,对医生诊疗活动进行描述,并以此种描述为基础进行分析,我们的医学人文的状况是大不相同的。

关于人文主义的科学实验研究,也可视为人文学科引入科学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作为人文学科重要学科之—的心理学,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的研究。德国心理学家费希奈(Gustav1801年~1887年)创用实验方法,以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历程;20世纪初,H.艾宾浩斯(1850年~1903年)就将实验方法应用于记忆的研究,从那时起联想主义的心理学开始进入实验研究的阶段;近几年来,神经伦理学出现的一种有趣的研究动向,即伦理学的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提出了大脑是如何决策的?在大脑中价值观是如何体现的?最近的研究表明:情感在伦理道德认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引发探讨伦理学道德认知的神经科学基础。他们甚至认为,存在一种神经本质论,即大脑比基因更多的决定我们是什么。大脑能否作为个人身份的标志?这种个人身份对个人其它特征有何后果?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影响对伦理法律的理解?已经成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关注的课题。类似这种研究是否也可以成为人文科学化的一种努力呢?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研究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19-03

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边界,在不同学科之间整合力量进行的综合性研究。跨学科研究在整合学术研究力量,挖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应对重大现实问题方面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已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各项资助都设立了鼓励交叉学科的条款,重大项目更是要以跨学科研究为手段,否则难以解决社会提出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全国高校业已出现了众多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承担了很多研究项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在传统学科研究根深蒂固的习惯下,跨学科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举步维艰。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国家整理和整体规划的形势下,如何总结跨学科研究的既有经验,同时规划好未来的发展路径,优化组织管理,成为目前的科研组织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从观念上辨清基础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自觉拓宽研究领域

1.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要研究人的多样性和社会存在的总体复杂性。对社会属性和人性的理解,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古代人做出的回答都是总体性的,那时根本没有近代意义的学科分化。学科分化是自然科学高度发达之后才出现的现象。自然科学要对既定事物做形式化的把握,它的研究对象是既定事物的存在。各个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问题域、研究范式以及方法系统。单科知识只能对社会某一领域的某一对象、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某一过程等进行研究,彼此之间很难做到互相沟通。胡塞尔在20世纪初就焦虑地判断“欧洲的科学与哲学陷入了危机”,从而导致了人的生活也处于危机之中。而人自身,也就成了“物”化的人。跨学科研究指的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研究”。人文基础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正可以弥补学科之间的人为裂痕,让人的问题和社会现象回复复杂性和完整性的本来面目。

2.人文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理基础。目前从事人文基础研究的学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从根本上抵制排斥跨学科的研究,他们认为基础学科就是应该扎实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耕耘自己的园地,对那些探出自己的学科领域的人,他们就会认为是不务正业,基础不扎实。这批人对当前面临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就相应地缺少思考和应对的能力。还有些学者知道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但囿于自己的学科教育背景,对跨学科研究感到力不从心。这些想法其实都是对跨学科研究产生的误解。诚然,人文学科内部的研究训练是基础,没有扎实的学科研究基础,跨学科研究就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现在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很强的文科研究基础。以笔者工作的浙江大学为例,教师个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项目无论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研究成果的质量方面也是不错的。浙江大学的古汉语文献学学科实力雄厚,就是靠一部部扎实厚重的学术成果支撑的。学校也不断创造各种机会鼓励资助教师们的自主科研计划,努力打造思想智库。目前制约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都是在学科内部进行。如果说,现在本科阶段的宽口径通识教育已经得到扎实推进的话,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壁垒还一时难以打破,这多少限制了研究生和学者的学术视野。

3.人文学科内部已有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如果按照学科边界的远近,可将跨学科研究分为“内源性”和“远源性”两类。在人文学科内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形成“内源性”跨学科研究。而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等知识板块之间进行的交叉研究,就是“远缘性”跨学科研究。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如果说“内源性”跨学科研究早已成为人文学者自觉不自觉在使用的研究方法的话,“远源性”跨学科研究也早已成为一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比如,“科学技术史”专业,是附设在“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拥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学生来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不同门类。在历史学学科中的“考古学”、“博物馆学”分支,也与科技考古、博物馆设计等远源性跨学科研究,最近,“考古学”在国标法中已经单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CSLC)是985重点建设基金,自2004年开始启动以来,就是一个融科学、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经济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目前,该中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项。目前,文史哲基础学科的青年团队和学术沙龙,都会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不同学科,带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学者们在相互交流中扩大了学科视野,改变了传统的方法论结构。但是,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开放度还不够,大量的学术活动还仅限于学院内部的交流,如果能逐步向校内、校际开放,应该能形成更好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氛围。

4.引导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注综合性的迫切现实问题。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也就为人文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仅仅是在自己学科内部按着旧有范式在象牙塔里做文章,还应该在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复兴、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方面贡献力量。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利用与保护、国际关系问题、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都需要人文学者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在“大科学”时代,这些问题都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协作攻关。

二、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

在学科内部进行的学术研究,专注于某个研究对象的某个层次,可能会在事物的局部取得精深的研究成果。若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仅仅依靠一个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去揭示社会现实,则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不能统观全局,难以获取现象的整体面目和未来走向。学科内部的研究无法应对社会提出的系统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古典学院科学已发展到“后学院科学”时代——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化,学科越来越专业化,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要想重新贯通所有的学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或者说,在后学院科学时代,也很难培养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因此,后学院时代的“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集群化的道路,科学领域集体狂欢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巨型大学的兴起与国家大型研究基地的出现则为集群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框架。集群创新也就是一个大规模科学家群体围绕某个重大科学课题展开工作,且这一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在专业的领域内向着纵深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水平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沟通与融合。个人的力量无法研究和解决一些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而只能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来实现——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联手,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一个研究团队就是一群具有互补技能,愿意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现在国内综合性大学的研究所建制中,会有几人到十数人不等的研究人员,因为处于相同的二级学科而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在研究所这个团队中,研究人员拥有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彼此之间的合作相对松散,研究人员保有个体的独立性。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特点必须是打破研究所界限,实现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重组。团队组建的纽带就是研究项目。要组建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必须要有一个高度负责、能统领全局的团队负责人。他能在项目进展、人员调配、分工合作等方面进行协调部署,将团队的合作理念贯彻到研究行为中,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中相互沟通相互支持。这样的研究团队,才能够做到超越个体知识局限、超越专业界限,达到对复杂现象的整体透视。研究团队的粘合剂一定的研究项目。研究项目规定了团队的研究理念、研究任务和合作方式。人文学科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是个人兴趣主导的,这就需要团队负责人能够将每个个体的研究兴趣引导到项目上来,通过项目组成员之间不断的交流沟通,达到完成一个重大攻关项目的目的。在这个学术团队中,可以吸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有学术潜力的博士生加入,在项目的分工合作中为年轻学者的成长提供指导和规范。跨学科研究团队切忌“形合实分”的研究模式。将一个大的研究项目按照学科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大家分头研究,最后将研究成果组合起来。这不是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这样研究得到的成果只能是一盘散沙,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预期的研究目标难以实现。必须在团队成员中培养“问题意识”,只有“问题意识”才能超越学科的界限,只有“问题”才能在学科之间游走。“科学进步是由问题推动的,是在问题导向下实现的。问题是贯穿科学研究的主线,是真正的核心和灵魂。”研究者跟着问题走,解决好了问题,也就真正能够做跨学科的研究了。

三、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对项目进行规划和引导

目前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教学、科研、人事、研究生教育等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呈现碎片化。而高校的科研人员,他往往同时在教学工作、研究生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科研团队与研究平台等地方均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因此,要使一位研究人员在跨学科研究领域有所作为,必须同时调动其他工作的能动性。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更好地规划和引导人文学科的长远发展。

1.在课程设置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在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已经达成了通才教育的共识。即:为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理工农医的课程。但这还远远不够,在这些课程之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跨学科研究概论”等课程,为学生们建构起具有交叉性特点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树立跨学科研究的意识。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以后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能熟练依据实际需要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组合,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学生也能开辟交叉性的学术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2.青年教师跨学科研究的培训管理。浙江大学人事处对新进教师都要进行学科交叉培训学习。一个人文学科的青年教师必须修习医、工、理、农等学科的三到五门课程。这种培训对于开阔研究人员的视野非常有效。但是为了能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授课偏重于浅层次的基础知识,很多课程进入不了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层面。学员们在完成了规定任务之后也很少再去听课,对个体来讲,这个培训也缺少持续性。这也需要管理部门总结经验,更好地让交叉培训课发挥更好的性能。

3.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国内高校的基层组织结构(系、研究所)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门类建立起来的,高校的教学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遵循这样的组织模式。学科之间的源流、衍生关系很明确,但是学科之间的互动交流未能得到反映。目前浙江大学已建成的人文跨学科研究平台有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研究院等。这些研究平台在团队组建、项目研发、成果等层面均显示出了活力。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学校拨付一定的资金,以项目的形式对跨学科研究项目和团队进行资助,营造一个新颖的学术环境吸引学者们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学校可以直接聘任跨学科项目的研究人员,项目负责人可以不经过院系,直接向校长汇报工作。

在人文基础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开辟出了许多新兴学科,研究成果在与国际对话与交流中拥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可以预见,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能够与传统优势学科比肩共舞,呈现出人文学科的新特色。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组.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36.

[2]李尚群.创新团队论——大学科研主题问题的当代阐释[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33.

[3]黄华新.跨学科研究中的问题意识[N].光明日报,2011-3-29.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基地;特色课程;人文学科;建设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73-01

【作者简介】杨亦鸣,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0)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文教育所传递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因此,人文学科的建设应站在高处,发挥其深层次文化传递的功能。徐州三中的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有以下特点值得研究。

一、课程设置凸显人文学科价值

徐州三中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文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校本学科课程、校本德育课程,并注重将活动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从课程内容来看,围绕“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体现学科价值中的导向价值。从课程形式来看,将活动性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三者相结合,体现学科价值中的发展价值。

学校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上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校本课程更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除了学科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可以有:为学生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学科所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发现、欣赏和表现学科美的能力。

二、实施路径体现学校特色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徐州三中在注重人文学科建设的同时,并没有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社会科学学科上,而是在自然科学学科中也渗透了人文教育,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透过对科技的掌握,引发学生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徐州三中走在了前列。

2.构建“共享・成长”育人体系。徐州三中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校园硬件设施的改善,通过开发网络资源、建立人文课程体系,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共享与和谐成长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在人文校园的建设中,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归宿,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紧紧围绕价值观建设这一核心内容,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价值追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最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 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素质的提高,以确保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范文第5篇

(一)通识教育及其课程内容

通识教育即“generaleducation”,从古希腊贵族的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和自由教育发展而来,在民主的社会里,随着教育权的扩大,教育的下移,通识教育代替博雅教育逐渐崭露头角。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并指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1]为通识教育作了最初的定义,并使它首次进入课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历经两个世纪的传承,从备受忽视到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也日趋深入。通识教育之于形成健全人格的重大作用,关键在于通识课程的设置。《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阐述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做适切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因此将通识课程分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2]。

(二)人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1、人文课程是实现社会、学校、学生对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社会角度看,倡导构建良好的社会用人标准,尤其是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和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从学校角度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院校意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才是当今人才培养的核心,提高人文素养是关键;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能力,而创新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艺术有助于开拓创新思维,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正是理工科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展人文教育,实现突破创新的有效途径[4]。

2、人文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纵观现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哲学素养、历史素养、社会素养。除科学素养外,其他三个基本素养都与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相关。都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注重人的社会性因素,以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文化底蕴修身养性,提升自己。通过人文课程的设置可以发展人的基本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3、人文课程是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在理工科院校中,普遍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教育是重点,特别强调“术业有专攻”,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视野狭窄,思维方式僵硬。因此,人文素养的缺失是理工科院校由来已久的问题。人文课程的教育功能在于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视角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思索问题的基准点;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历史和自然规律,了解学科特色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专业的学有裨益。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往往偏重于传授自然科学的概念、规律、学说以及教学教法,忽视自然、社会与人三者的互动关系,也不热衷于研究探讨社会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只知技术、原理,而无法真正的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冷静的分析判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更不能与社会和他人很好的实现互动。人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特别是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以及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达到和谐平衡和稳定的良性状态。

二、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存在的现状

1、与国外高校相比,人文课程内容少、不深入、不综合、层次不高

欧美高校一直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典范,尤其在人文课程方面成绩显著。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按学科领域进行划分,在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伦理思辨、科学、社会分析、定量推理等七个学科领域开设了一百多门基础课程(限选),有四千余种自选课,而人文课程占到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的50%。哈佛两所本科生院共开设课程2500门左右,其中人文课程(美术、音乐、英文、古典作品、语言和文学、哲学、宗教等)总数为996门,约占总数的40%。在发达国家,纯粹只有工科的大学已为少之又少了,它们都至少增加了人文课程,并且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数。可见,国外高校的人文课程已经日臻完善,设置课程领域广、门类多,研究领域深入且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人文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重大,课程丰富。而我国自90年代提倡开展通识教育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理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也卓有成效。特别是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由于理工科院校本身的理工专业基础雄厚,较多的覆盖了自然社科类课程,而这正是通识教育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和社会科学具有很好的贯通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好规划和把握。再者,理工科院校的教授学者多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经验丰富,课程教授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掌握。这就造成了某些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模式,人文课程受到冷落和忽视,通识教育中的三大课程体系严重失衡,人文课程体系不完善,发展薄弱。以西南大学为例,将通识课程分为哲学类、教育技术类、经济管理类、文学艺术类、实用技术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历史科学类等领域,从课程设置来看,过多的把应用性课程和教育技能性课程列入社会学科当中,人文课程比重明显偏低。而在人文课程内容设置上,代表不同时代特征的中外、古今经典名著甚少涉及,文学的选择仅局限于古代文学作品,而忽略了最能反映现实的现当代经典作品内容和外国优秀文化内容的选录。而西南大学的问题也正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存在的现状,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科目少,涉及范围窄,并没有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质量不高,与国外高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国内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开设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理工科院校中,人文课程普遍开设,但水平千差万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在通识教育特别是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水平较高,开设课程多,涉及学科领域广,师资配备雄厚;而一些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针对性研究,盲目的跟风开设了一批人文课程。有的理工科院校草草开设几门,应付上级的政策和检查或是跟随其他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大趋势;有的院校根据本校教师已有的专业资源,临时开设人文课程,没有层次,没有系统;有的院校看重实用,开设心理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对于文学、哲学、历史方面的根本没涉及。整个理工科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文课程体系,也无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文课程的学习氛围。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薄弱的原因

1、历史局限性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按照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重建教育,特别是把高等教育直接纳入了实现工业化建设的经济目标上来。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片面追求科技知识、基本技能,把学习看作是获得高额报酬的谋生手段,形成了强烈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极其狭隘的功利主义眼光,直接导致了理工科院校在一段时期内重理轻文,人文课程建设薄弱。

2、学校、老师、学生对人文课程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更多的把教育作为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一段时期功利主义倾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过度推崇,造成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学校对人文课程设置不规划、不管理、不扶持;教师在教授课程中不重视,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部分学生把人文课程当做专业课之外的休闲课,也不能认真对待。三者对人文课程不重视的态度也是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薄弱的重要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

人文课程实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忽视人文课程教学并且我国实施通识教育时间尚短,人文课程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实现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则,理工科院校偏重理工类,不注重人文学科师资的引进,因此能够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理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匹敌其他理工类院系教师。

三、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

(一)人文课程设置的原则

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人文课程,课程设置也秉承了通识教育的教育原则,通识教育旨在提供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人文课程设置时必须兼顾同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的统合性和一致性,根据学科特点和通识教育的宗旨设置教授的内容。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课程设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坚持准确的设置理念才能有助于课程的正确实施,并发挥积极的作用。科学性即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要充分契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又要遵循人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科规律。人文学科是回答应然性问题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究是什么的客观陈述不同,人文学科要求体验性(要求知、情、意一体的全身心的投入)、教化性(教养)、评价性等价值导向,它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教化”,理工科院校设置人文课程时必须坚持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无论是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学科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通识教育体系,三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统一的,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而人文课程本身就是层面宽泛、触类旁通的学科,对理工科学生开展专且精深的人文课程不实际也不必要,因此,坚持综合性的原则设置人文课程,既解决了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薄弱的弊病,又能够促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二)人文课程的内容

从人文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大致分为文学、哲学、美术、音乐四部分。

1、文学———文学性的课程

文学即“伟大的文学文本”,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例如,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柏拉图的著作、但丁、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6]。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最充分的了解。概论性课程、专题性课程是文学课程的主要教授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跨系性质的课程和按照某种方式超越文学领域平常所说的超越国家界限的课程。文学性的课程利用文字来传达课程的内涵,以阅读的形式来认识并感知现实世界,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最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以文字为媒介来感知事物。文学的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通过文学性的课程以阅读的形式认识和了解事物,更多的引发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

2、哲学———哲学性的课程

哲学即分析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的著作,哲学源自希腊语,意为“爱智慧”,被称为“最高智慧之学”。在人文课程中,形成了以希腊文化、宗教文化、科学和民主为基础的哲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式都是通过阅读和研究名著来提升哲学素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在通识课程中开设的国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都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提升学生哲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美术和音乐———艺术性的课程

艺术被人们认为是对“美”的洞察和交流,同时也是热心于发现和表达事物内在各种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性课程对品质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社交交往能力的培养。艺术即关于具体事物的各种思想与情感的综合体。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大致包含了三个阶段的内容,首先是对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艺术传统的接受;其次是个人对这个传统的反应,并对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扩充;最后打开学生的心智和眼界,使学生真正进入普遍的价值领域,所以人文课程中艺术性课程的目的在于将美感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艺术教育是人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之下,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几近空白的理工类学生来说,加强审美教育就成为理工类院校实施人文课程的重点。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必要从艺术欣赏课入手。

(三)引进师资是理工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1、引进优秀教师———壮大人文课程的教师队伍

理工科院校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教授人文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由于理工科院校专业特色突出,人文学科的教师比重小,教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为引进优秀师资,理工科院校应提高对人文学科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聘用人数,壮大人文学科的师资队伍。

2、教师培训———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除了引进师资,理工科院校还需要通过教师培训呢,提高人文学科师资的质量。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鼓励教师科研,完善教师培训体制,聘请知名教授、专家或宣传团多渠道、多层次培训教师,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素养。人文课程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各个方面,这就为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文课程教师同时具备文学功底、历史知识、艺术素养,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丰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应着重抓好人文学科教师的进修工作,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外出交流活动的机会。理工科学校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人文学科的科研小组,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人文课程的整体质量。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