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常识

家庭教育常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教育常识

家庭教育常识范文第1篇

1.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

父母的亲切关怀和教育引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离开这一条件,孩子就会程度不同地呈现出心理、情感、性格等问题。家庭教育的特点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上,家庭生活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融入了父母的温情和关爱,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智健全、品德培养、劳动习惯养成等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初级教育,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规范孩子的行为,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力量代替不了的。

2.家庭教育缺失及其影响

曾说:“抚育作用不能由一女或一男单独负担,有了母亲还得有父亲”[2],即儿童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共同抚育。因为处于6~16岁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正处于塑造期,认知能力处于初始化阶段,易产生焦虑、孤独、自责、冲动等情绪,若缺乏父母的亲情和心理疏导,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且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严重且持久的。有心理学家分析,残缺教育的表现之一就是没有亲情[3]。因情感缺失,易产生敏感多疑、自闭冷漠等行为;也易滋生怨念,进而衍生为冲动暴躁、言行过激、暴力叛逆;还会在外界寻求慰藉,被引诱到偷盗、斗殴、抢劫、吸毒等犯罪道路上。也有学者反对夸大留守的消极作用和留守学生身上的问题,认为这样容易导致留守学生被“污名化”,从而给留守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压力[4]。现实中确实不乏自强自立的留守学生,但不可否认,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初始化阶段,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很容易导致认知上的偏差。

3.学校代偿教育的提出

前ILF全美教育委员会主席马振翼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认为,家庭教育缺失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5]。其实,这一问题早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出台了针对家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2016年)等,对家庭教育作了明确部署和要求[6]。对此,有学者提出家庭教育的“缺位”,可采取学校“补位”的办法,即家庭把固有的教育和监护未成年子女的职责移交给学校[7],学界称这种现象为“学校教育代偿制度”。

二、学校代偿教育对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

1.学校具备代偿教育的条件和优势

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所起的作用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重要补充。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因其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既注重文化传承和安全教育,还注重性格养成和品格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元素都能在学校打造,所以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外,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学校能够履行代偿教育。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要在人的身上塑造新的人格”[8],这涉及两个命题:教育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其实是学校教育最为关心的命题,也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根本内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主阵地,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在学校能够得到较大补偿。

2.学校代偿教育的功能发挥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系统性特征和优势,可以针对家庭教育的缺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目前盛行的“第二课堂”,通过开设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健康情感,让农村留守学生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9],尽可能弥补留守学生亲情关怀的缺失。还可通过提升教师心理学素养,或配备心理咨询师,便于发现、及时矫正留守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等等。正因如此,《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强调,“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三、代偿教育赋予学校教育新内容和新要求

1.代偿教育带来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学校代偿教育是教师代替父母给予留守学生的教育补偿,补偿的是本应由家庭提供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学校教育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给学校教育自身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教育者角色的变化,如何由教师转变为教师和家长(履行家长之职);二是教育内容的变化,如何由学校的正常教育转化为“学校的正常教育+家庭教育”。即学校除了在既定的学制内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尽可能地补偿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由于教育功能差异、教学时间限定、教育关系转换、受教育者家庭情况和身心发展各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2.代偿教育赋予学校教育的新内容

对农村留守学生来说,情感安抚和心理慰藉的需求最强烈,学校在这方面的供给又是最为困难的。我国中小学普遍没有开设心理系列课程,面对情感缺失的留守学生,必须增开心理咨询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指导学生善于寻求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且有耐心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创造留守学生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平台,将积压已久的心结打开,以便恢复心理平衡,预防极端性格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帮助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3.代偿教育提出学校教育的新要求

学校代偿教育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校教育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代偿教育将教师的单一身份变为双重身份,双重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逐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10],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育能力。代偿教育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校对留守学生定制培养。如留守学生的建档登记制度,准确掌握其个人信息(包括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针对“寄宿制”留守学生,能及时解决其心理、生活、学习、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各种现实问题[11]。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络机制,创造条件让外出务工父母经常和子女、学校保持联系,积极配合社会群团组织的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共同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四、学校代偿教育的局限性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1.学校代偿教育的局限性

学校教育虽具有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等优势,但学校代偿教育是有限的。因为完善的教育应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学校教育的效果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得到巩固与深化,还会导致家庭教育对学校的依赖。实际上,无论学校如何努力,对幼小的留守学生而言,父母的陪护和亲情关怀是任何其他主体都代替不了的,还会导致学校教育主体功能弱化,教师的大部分精力耗费在教导留守学生的日常生活上,往往身心疲惫,逐渐丧失职业幸福感。

家庭教育常识范文第2篇

一、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家庭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发挥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毋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可厚非的。学校应制定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案,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与教师的考核、奖惩挂钩,以调动教师对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指导好家庭教育工作,学校应建立“两 个制度”。

1.建立家访工作制度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要家访一次,并做好家访记录。在家访工作中,应做到“一忌”,坚持“二原则”“三家访”:“一忌”是忌向学生家长告状,以致使学生受家长训斥打骂,产生逆反心理和错误行为。坚持“二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坚持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的原则。“三家访”包括了解性家访――在接新班时,为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而进行的家访;探望性家访――当学生家庭发生变故或因病在家休养时及时登门看望,以沟通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预防性家访――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偏异的苗头或有越轨的动机时,及时家访,和家长恳切谈心、交流看法,委婉说明,晓以利害,取得教育上的一致,防微杜渐,把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学生家长座谈会制度

学生家长座谈会,能增进家长和学校的感情,能使家长加深对孩子在校的了解,能使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此,每一个班每一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召开家长会应做到“三忌”“四结合”。“三忌”:一忌指名道姓批评某学生,伤害家长自尊心;二忌批评学生家长,把家长座谈会变成“家长批判会”;三忌教师“一言堂”,不给学生家长发言的机会。“四结合”:汇报工作与表扬学生成绩和发现学生闪光点相结合,教师发言与家长发言相结合,典型学生专题发言与典型家长专题发言相结合,提建议与提要求相结合。

二、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

学校要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教原则、科学育人方法传授给家长,使他们更好地和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使学生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育人的方法。

1.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四条原则

一是目标性原则。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应与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同向、同步与整体优化。二是表率性原则。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谨言慎行,正直诚实,既庄重稳健又和蔼可亲,做到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家长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做表率。三是诱导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进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启发疏导工作。四是养成性原则――从孩子的童年时期开始,对孩子的行为提出适当的要求,通过长期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使家长懂得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其家庭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直接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家长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修养,在家庭中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使家长处理好“爱”和“溺爱”的关系

要求家长对孩子不能盲目地爱,当孩子犯错时,不能纵容、迁就、偏袒孩子,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危害,给社会带来不安,甚至会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孩子要理智地爱,做到感情与科学育人的统一。

4.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遵循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各自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教育要宽严适度,合情合理;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因势利导,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要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指导好孩子择朋交友,千万不能让孩子“跟着巫婆跳假神”;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注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将其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孩子前进的起点。

5.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中应着重注意四点

家庭教育常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家庭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时教育投资的风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险是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要加强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一、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状况

从1994年实行高校收费双轨制,至1997年并轨以来,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不断增长,意味着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加。从动态来看,高校学费由90年代中期的500元增加到目前的5000元左右,长了10倍。近两年的学费增幅虽然减小,但始终处于递增趋势,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增长是在远超过居民收入增幅的情况下的急剧攀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995一2002年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人增长不到1倍川。从静态来看,家庭对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占居民家庭或人均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4万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l=l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为5854元,而占人口更大部分的农民收入人均为221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1538元),2000年高等学校的学费投资(按4600元计算),占城镇居民家庭(按三口人计算)收入的26%左右,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69. 38%,基本上是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人的全部。以2001年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标准,现在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已经占到了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 46%,更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 5倍以上。而国际普遍认可的高校学费投资占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约为60 % 因此,我国居民高等教育学费投资远远超出了居民的支付能力。

从学费占生均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大学生平均学费以4500元计,占生均全口径经费支出1万元的比例达到45 %。据世界银行对33个国家的统计,学费在公立教育机构经常费中的比例最高的是韩国,占40%,10个国家在20%左右,20个国家在10%左右。一般认为,在高等教育经费构成中,学费占20%是比较合适的比例。显然我国高等教育个人学费投资大大超出了合适的比例。

最近几年,大部分学校学费都定在5000元左右,再加上住宿费、餐饮费、交通通讯费、文化娱乐费等其它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左右,培养一个大学生家庭总投资约4万元。这一数目是城镇中等收入家庭4 -- 6年的积蓄,是农村中等收人家庭15一20年的积蓄,是贫困地区居民和下岗职工一辈子的积蓄,许多贫困家庭不惜举债为子女进行高等教育投资。

高等教育投资也像其它投资方式一样,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上和非经济上的回报,是受未来导向的投资行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投入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总产出的规模,也使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即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总比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获得更高的收人。因此,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认为是能在未来获得较大收益的有效投资形式。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所谓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个体的高等教育阶段投人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家庭把资金投入到孩子的高等教育中,会想到这笔投资什么时候能得到收益,能否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会不会出现投资不能及时收回或投资损失的现象。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担心就是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估量。人们在追求高学历、高回报的同时,必须要面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能力差异较大;二是大学之间的质量差异个体教育的影响不同,形成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三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难以预期的变化,毕业生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职业,往往使他们承担零收人或低于预期目标的收人结果。我们把前两个方面因素造成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永久性冲击或永久性风险,由于该风险是个体所特有的,又可称为非系统性风险。永久性风险对个人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甚至伴随着一个人全部职业生涯,这也是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追求高学历、名学府的原因。而把第三个方面因素引起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暂时性冲击或暂时性风险,由于该风险是市场风险,又可称为系统性风险。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大学生就业市场暂时性风险的集中体现,这对个体受教育者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明显的。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存在选择性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我们知道,孩子的智商是不能选择的,受教育院校的层次也只能由高考的分数来确定,而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余地相对大一些。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人力资本供求的变化与市场风险。比如,投资学习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很快过时的知识和技术,投资回收期短,往往无法收回全部投资;或者是投资于市场适应面窄、收益率低的人力资本开发,投资回收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或者市场上某一方面人才的供给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可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晴雨表”。

三、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市场风险与理性选择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大环境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给企事业单位埋下了失业的隐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3 % , 2002年为4 % , 2003年上升到4. 3 %,登记失业人数800万,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而我国登记失业制度尚不健全,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占相当大的比重川。另外,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到600多万人,1998年至2003年中国国有企业累计下岗人数达到2818万。如果把未登记的失业和下岗列人统计指标中,我国的失业率远超出失业警戒线,这还不包括1. 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的相关性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GDP增长1 %,约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90年代则下降为80多万个,在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弹性系数还会继续降低。

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凸显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比较缓慢,这几年基本维持在70%左右。2003年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期的到来,这一比例更低,因此,毕业生失业人数剧增。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2001年超过34. 5万人,2003年达到64万人,2005年预计为75万人。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状况来看,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其结果,一方面促使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要求,避免“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不久前,连云港市一家企业招聘工人,出现了下岗职工与高校毕业生同场竞聘的局面,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人“平民化”的时代,也表明毕业生就业已面对现实。实际上,大学毕业生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还是农村,选择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完全是市场行为,只要就业体制顺畅,在就业岗位充足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的毕业生失业问题。另一方面,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进入尴尬的境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迫切希望,家庭省吃俭用,用尽一辈子的积蓄,乃至举债都要供子女求学,希望子女学有所成,将来有一定的地位,有满意的工作,较高的收人,也不枉费这些年的教育投资。但是,在孩子和家长经年累月的辛劳之后,他们必须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甚至不得不接受失业的结果。对毕业生而言,失业意味着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人生旅程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几十年苦读“壮志未酬”,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尚无回报。毕业生后推前浪,一浪高一浪,就业的压力有增无减,何时能在职场有一席之地?何时能收回投资成本?很难预期。对家庭而言,几年、几十年的积蓄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就是无情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暂时性风险。

为了规避高等教育投资的暂时性风险,学生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总是慎之又慎,精心挑选。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分层的,有主、次之分,且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是分割的,很难流动。一般情况下,失业后多数只能在次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如果不经过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途径很难再进人主劳动力市场。因此,为了规避教育投资风险,人学前总是选择将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比如近些年来,普遍热衷于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经济与管理等热门专业;择业时,总是把就业地区和收人高低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权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就业选择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对毕业生这种顺应市场的择业观念是无可厚非的。尽管教育投资对人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方面,但实际上在毕业生进人劳动力市场期间,会把教育投资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作为择业的重要指导因素,希望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比较高的收人、稳定的职业。在就业市场出现低潮时,一些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愿去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为滞留在次劳动力市场后很难再进人主劳动力市场,从而出现了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状况。选择性失业给毕业生一个再选择、再深造、再就业的机会。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不是毕业生挑剔的结果,而是在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如果盲目就业,被限制在一个不能流动或流动成本很高的低收人环境中,不仅约束了自身的发展,而且教育投资很难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形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低效用和收益损失。

四、国家要加强对个体高等教育投资与就业的宏观调控

大学毕业生失业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调控。毕业生失业,家庭教育投资收效甚微,本来就拮据的人们会逐渐失去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本来教育投资就很脆弱,在长期得不到投资收益的情形下,往往会一撅不振,不利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刚刚步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大学生依然是人力资源中的“稀缺”人才,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数额巨大,如果这些“稀缺”资源处于失业状态,而大量的低素质员工充斥岗位,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个人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政府应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和毕业生就业进行宏观指导。

家庭教育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优势互补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二者都不可或缺。幼儿园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也不能忽视,要想使幼儿获得最好的教育,就需要把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互补。

一、家庭教育为幼儿园教育打好基础

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幼儿在入学之前,家庭可以先对幼儿进行一些引导,比如在进入幼儿园时,首先幼儿要学会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人,很多幼儿都无法克服这一点,这时家庭教育就可以帮助幼儿去接触陌生人,带领幼儿去陌生的环境进行体验,从实践中进行教育。家庭教育也要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常识,帮助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中能够更加顺畅,为其接受幼儿园的教育打好基础。

二、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补充

很多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太少,对幼儿的要求只是一味满足,同时害怕幼儿受到伤害,对幼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极大限制。但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引导幼儿进行自主、独立的活动,对家庭教育中的不足进行弥补。这样就容易导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上的差别,对于幼儿来说,这种差异性是不容易接受的。因此,要把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进行综合,使幼儿接受最好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家庭教育中没有碰触到的地方,幼儿园会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进行指导,从而实现双方优势上的互补。

三、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

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接受教育的两个主要场所,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幼儿园教育虽然已经很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每个幼儿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自身情况,对幼儿园的课程理解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把幼儿情况传递给家长,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使幼儿能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比如,幼儿园教育中,经常会教幼儿文明用语和礼貌规范,在家庭教育中就可以让幼儿进行实际应用,加深幼儿的印象。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园的教育也成为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两者优势进行互补,不但能够巩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而且能够对幼儿园教育中的缺失进行及时补充,对幼儿的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常识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的再认识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探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不足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家庭教育的再认识

作为全社会进步动力的家庭教育,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家庭教育是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而展开的全民自我做主的终身学习和相互影响。这样的理念包括了六个要点:(1)基于家庭活动与家庭成长;(2)全民性;(3)自我做主;(4)终生性;(5)以学习为中心;(6)互动性,教育是通过相互影响和激发来实现的。事实上,每个成功的父母都来自学习,在为人父母这个问题上,每个父母都是“学生”,都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转变角色、调整地位,从而获得共同的进步与成长。

二、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1.同一性

就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拥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素质、独特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成为自食其力、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就教育的方法而言,父母和家长都希望营造温馨和谐、自由宽松、舒适友善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

2.矛盾性

就教育的长期性而言,家庭教育是持续终身的,带有明显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所谓的“家教门风”即是具体表现,而学校教育带有一定的阶段性;就教育理念而言,家庭教育更强调自主、自立、自觉,即“私德”教育,学校教育则强调整体规范,即“公德”教育;就教育观念的侧重点而言,家庭教育更倾向于个人生活方面的自主发展,评价标准的主观性比较强,很难通过量化考核达成统一,学校教育则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如果家长与学校在这些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很容易让孩子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前无所适从。

3.协同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一方面,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老师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为师者也要借鉴为父母者的优秀经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1.以爱育爱,以身作则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会让孩子感到安全、舒适、放松。家庭中的身教远远大于言传,不学习、不读书、不勤勉、不敬业的父母反而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在内心是很排斥甚至藐视的。

2.父爱如山,无可替代

很多时候,父亲的爱与陪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父亲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多他人无法取代的优势:一是善于倾听,而不会急于指责或抱怨,能够比较宽容地对待他人;二是会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很多孩子其实都喜欢和父亲一起玩耍,“散养”的效果比“圈养”或“放养”要好很多;三是善于解决问题,男性所特有的思维敏锐度、条理性和前瞻性,会给予孩子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四是善于设置适当的规矩,帮助孩子树立原则意识和规则意识;五是善于控制情绪和情感,经常与父亲交流的孩子情绪更稳定、更自信;六是乐于接受新知识、开拓新视野,有利于帮助孩子完善思维模式、培养兴趣爱好、拓宽认知渠道。

3.因材施教,及时肯定

不同孩子的天性、气质、兴趣、特长都不同,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手段,给孩子留下成长的空间。学业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成绩不是考量一个孩子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孩子在各方面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应当给予及时的肯定,作为父母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4.学会示弱,适当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