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保标准

生态环保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保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环保标准

生态环保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56

前言

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生态农业的构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对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但是却发现在该制度中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对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工作人员的重点任务之一。

1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概述

生态补偿指的是在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或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以及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费用进行补偿[1]。简单的说就是对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奖励与扶持,从而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的,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农业的环保生态补偿是所有生态补偿中比重最大的,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与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的理论性较强,却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2]。而且由于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所涉及到的部门众多,在确立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难以形成一致性,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缺少协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顺利实施。

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规定的补偿方式过于简单,而且运用的经济手段相对单一。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大多是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或是进行转移支付,没有对市场经济加以利用,另外对于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所收取的税费又没有起到生态建设的作用。而且通过政府对农业环保生态进行补偿的费用往往要多于市场机制下的补偿所使用的费用。

政府在进行补偿时,只是将财政资金用于补偿金,但是国家的财政资金有限,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所需要的资金是无限的,因此政府只能将有限的资金分散的补偿给各个地区,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补偿的目的,还会造成补偿资金的浪费,不能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的正常运作做出保证。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缺少科学性[3]。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所涉及到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是农业的生态利益以及农村社会的社会利益,但是由于生态利益与社会利益属于无形的利益形式,因此计算来相对复杂,所以我国在制定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时候缺乏对二者利益的考量,导致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另外,补偿标准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当地具体的经济状况,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补偿,这就很难实现补偿制度的合理性。

3 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针对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利用该制度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减少交易成本的投入,监督人们合理的进行资源的配置,从而实现对环境的质量、资源的利用的有效控制;对农业环境资源的价格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改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态度,减少人们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有利于农业工作人员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从而促进农业环保生态制度的完善;对农业生态的税收进行严格的控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确规定农业环保生态的税收标准,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从而为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提供充足的补偿资金[4]。

运用多种形式的经济手段进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促进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形式的多元化。这就要求政府在使用宏观调控进行生态补偿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市场经济对农业生态补偿的作用。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实行政策补偿,通过政策对农业生态建设者进行扶持,帮助他们进行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农业生产活动。另外,政府也要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可以通过发放生态补偿资金、生态保证金等方式进行经济补偿。同时也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这里所说的补贴指的是实物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农业生产者所需的农业生产要素,满足他们的生产需求,这样做可以提高实物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促进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合理化、科学化。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者应该借鉴国内外有关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的相关理论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随机评估、效果评价、收益损益的方法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环保生态补偿标准,完善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

4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建立健全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形式的经济手段进行农业环保生态补偿等方面对农业环保生态补偿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参考文献

[1]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2]刘尊梅.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实现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4(03):99-104.

[3]李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建设可行性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06):58-61.

[4]张燕,庞标丹,马越.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67-72.

生态环保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保;污水处理技术;原则;具体实施

中图分类号:TE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71-01

无论是城市,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基本原则。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显然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相符[1]。以城市工业污水为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在未经过合理、科学的处理,未达到排放标准,便放入河流,这显然会造成河流环境污染,进而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鉴于此,从整体发展角度考虑,本课题针对“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的意义分析

从污水处理技术角度分析,可分为两大类处理技术:其一,传统处理技术;其二,生态处理技术。首先,对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来说,通常是对物理、化学等原理作用进行利用,然后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其中的物理处理方法来说,即对物理特性加以应用,达到吸收有害物质的作用;而化学物质则通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使有害物质向无害物质方向转化。对于这两种技术,在实现上较为不易,同时技术成本较高,不符合经济学的标准。其次,对于生态环保污水处理技术,即将生态环保作为基础,然后对生物原理加以利用,对污水有目的、有控制性地投入至相应的生态系统当中,对生态系统当中的各类资源,例如:土壤资源、动物资源以及微生物资源等,在资源发挥作用的条件下,使处于污水当中的有害物质以及超标物质能够有效吸收,进一步使污水当中的有害物质能够被降解,最终使经处理过的污水达到排放的标准[2]。对于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来说,在操作上更为简单,在技术成本上更低,且节能环保,和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优势突出。

从上述对比分析可知,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突出,符合经济学标准,能够控制技术成本,也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所以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的价值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二、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需遵循的原则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对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的优势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总结起来包括:

(一)循环再生原则

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充分利用了生物学知识,而其中的循环再生原则指的是,对生态系统当中的生物成分加以利用,把非生物成分合成新物质,然后进行降解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循环再生过程中,需注重生成与降解循环的实现,从而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得到有效维持[3]。并且,在应用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过程中,也需对循环再生原理加以利用,把污水排入特定的生态系统当中,确保污水当中的非生物组分能够参与至这个循环再生过程当中,使循环再生过程的进程以及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二)和谐共存原则

和谐共处指的是,基于整体生态系统当中,需确保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维持和谐共存的关系;倘若未能达到和谐共存的标准,那么便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基于污水处理期间,将污水引入特定的系统当中,需确保和谐共存,使系统当中的生物能够将污水中的非生物稀释或降解,从而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

(三)整体优化原则

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例如:污水源控制、生态系统修复的选择以及再生水的利用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便需对这些环节从整体上加以考虑,在充分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的基础上,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合理地使用污水处理技术,合理地应用资源,既实现污水的处理,又确保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三、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实施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对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实施的过程中,需充分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本人认为还有必要充分遵循“区域分异”原则,即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合理科学地选择污水处理技术。此外,需充分重视污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实施。总结起来,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

(一)土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

土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将土地污水处理系统作为基础,对土地―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加以利用,同时对生物之间的作用加以利用,进一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使污水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之物语土地能够对污水当中的富营养及水分进行吸收,使土地更加肥沃,并使植物生长环境更加良好。显然,此项技术的应用,可达到“双赢”的作用,既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又达到了生态环保的效果[4]。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类型较多,包括:慢速渗透处理系统、快速渗透处理系统、地表漫流处理系统以及地下渗透处理系统等。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上述各类系统技术的应用均具备很好的效果,其处理原理包括了沉淀、过滤、挥发、土壤吸附以及光解等,采取这些方法处理后的污水,可应用到灌溉作业中,也可作为景观水应用,实现了污水再利用,符合生态环保的标准。

(二)蚯蚓滤池处理系统技术

对于蚯蚓滤池处理系统来说,属于人工制造的一种生态系统,指的是把蚯蚓引入常规的滤池当中,然后对蚯蚓的消化分解作用加以利用,同时利用过滤作用,使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在蚯蚓滤池处理系统技术应用过程中,可分为三层,包括:(1)第一层,即蚯蚓分解层,对蚯蚓的消化分解加以应用,同时对蚯蚓的上下钻动特性加以利用,使污水当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分解;在此层,发挥了蚯蚓吃食污染物的作用,并和蚯蚓体内细菌产生发硬,当蚯蚓粪便融入环境之后,增加了有机物的数量,使微生物被杀死,最终使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增强[5]。(2)第二层与第三层,第二层为补充层,实质上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衬托层是协同发挥作用的,均具备过滤的作用,能够使蚯蚓处理过的污水进一步被过滤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污水从蚯蚓滤池上部进入,被处理后的水从下部排出。

从整体角度来看,蚯蚓滤池处理系统操作简单,且技术成本低,能够获得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三)生态塘处理系统技术

对于生态塘处理系统技术来说,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泛,其技术处理原理为:把污水引入人工制造的生态系统当中,该生态系统涵盖了水产生物及水禽类生物;生态池塘利用了太阳能的光合作用,同时对各类食物链原理加以利用,使污水当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及转化,进一步经食物链作用使物质被一层层转移,采取此类方法能够使污水得到有效净化。值得注意的是,采取此类方法,既达到了污水处理的目的,又为水生植物及水产生物提供了食物,符合生B环保的技术标准。

四、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和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优势突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充分遵循循环再生原则、和谐共存原则以及整体优化原则等。此外,土地污水处理系统技术、蚯蚓滤池处理系统技术以及生态塘处理系统技术是较为常用的生态环保污水处理技术,需合理科学地应用,从而使污水处理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静茹.关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环保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0-101.

[2] 徐以升.生物生态技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01:65-68.

[3] 何艳,钱蒋科.污水处理技术的环保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175.

生态环保标准范文第3篇

按事权划分,中央应当主要管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并督促地方达标,但目前却将很多精力用于规定地方做什么、如何做。生态环保属于综合性事务,中央应当鼓励地方建立大生态、大环保管理体制,但中央制定的法律法规往往细化到哪个事务由哪个部门管,客观上助长了地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化与分散的问题。排污费制度是促使排污者积极治污减排的有力手段,但每年全国收取的排污费仅200亿元左右,不仅达不到调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效果,而且现行的征费因子与费率只能由国务院决定,地方无权改变。排污权有偿、排污权商品化是提高治污效率的重要途径,但现行法律法规不允许地方突破。

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地方改革的鼓励力度不大。

十多年来,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方式,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大生态环保工程的生态补偿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现状导向”定补贴额度和地区的弊端,即污染和破坏问题越严重的地区往往所获补贴额度越大。一些中央支持的生态环保项目耗费大量资金,长期不见明显效果,也没有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一些“试点示范”项目实际上是向生态环境差的地区转移支付“专项资金”。

三、必要的顶层制度设计过于考虑对经济发展的暂时影响。

环境税政策至今没有出台。电价、土地和矿山资源价格、污水垃圾处理费价格政策过多考虑生产生活成本,较少考虑资源环境代价。环境损害赔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现行法律和国务院法规追究违法行为基本上是以违法行为的性质,而非以违法造成的环境后果来确定追责力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至今没有出台。因此,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框架,采取鼓励地方改革创新的必要措施,并给予地方必要的制度创制权。鉴于改革的力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必须协调,有必要选取经济比较发达、改革承受能力相对强的地区设立试点区进行先行先试。下面就生态环保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几点看法:

(一)试行“中央财政补贴与地方环保改革成本和污染物减排数量挂钩”的转移支付与生态补偿政策由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中央和省专家联合核算成本收益后,由中央或省财政对差额部分予以补贴。补贴可先发放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制定补贴办法,中央和省认可后向有关企业支付。对主动治理污染物、提前实现油品升级、超过规定目标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地区予以补贴。

(二试行经济的生态环保经济政策生态环保需要投入,其中环保基础设施、重大治理工程尤其需要大投入。建议通过各种特别的经济政策扩大生态环保资金来源,如:发放“生态环保彩票”、设立“绿色基金”、组建“绿色开发银行”、设立“环保产业自由贸易区”等措施。

生态环保标准范文第4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第四次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21世纪环境清洁化工程》,提高环保治理能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市人民政府决定筹建*环保产业园,集中优势力量研究开发环保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重点项目带动新兴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广、示范环保科学技术有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我市环保市场的繁荣和环保工作水平的提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环保产业园的选址

*环保产业园分三区(址)建设,包括环保技术设备开发研究生产区、工业废料综合处理及资源再生区、环境生态示范区。

环保技术设备开发研究生产区(简称生产区)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开发区永和经济区内控制1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开发,逐步建成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规模的环保产业科研开发生产基地,环境技术信息、对外技术交流及环保产品展销中心。

工业废料综合处理及资源再生区(简称再生区)在增城市中新镇金马山选址建设,占地暂定300亩。由于再生区需要较大面积才可分类处理各种废弃物,故在建设该项目时,附近应预留部分土地以备发展。该区建成后,将成为*地区工业废料及各种有毒废弃物的处理中心。

环境生态示范区(简称生态区)选择增城市派潭镇高滩区和正果镇实施。以生态农业带动环境生态示范区的建设,逐步将两镇建设成为"绿色城镇"。开发"绿色食品"及名特花卉种植集散中心,饲养珍稀和经济价值高的动物,结合环境生态科研、宣传教育、度假旅游进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明显的示范区域。

上述选址纳入*市总体规划,在控制区范围内所建设项目需经产业园领导小组筹建办审核同意,符合产业园总体布局。

二、实施步骤及预期目标

环保产业园的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分步实施,以三区并进、条件成熟优先发展的办法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期(*-*年)。对选点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完成项目的立项。成产环保产业园筹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对产业园的规划、招商、开发建设,制定加快环保产业园建设的政策和意见,组建环保产业企业集团。实现永和经济区生产区的"五通"和引进一批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再生区的建设和引进工作,完成生态区建点工作,并争取建立部分种养殖场。

第二阶段发展期(*-*年)。生产区基本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引进项目、全面招商为重点,初步具备华南环保产业中心的实力,并形成一定的出口能力;再生区建成投入运行;生态区完成示范工程的建设,种、养殖场大部分建成并获经济效益,生态科研、宣教、旅游区规划完毕,并部分进入实施。

第三阶段完善期(*-*年)。生产区、再生区完成全面开发工作,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国内外高科技环保产品精华的环保产业基地、环保产品的出口基地、华南地区环保科研开发中心、环保产品的展销中心,最终形成集科研、生产、宣教、旅游为一体的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中心。

通过环保产业园的示范、推广、应用,促进我市环保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到*年主要工业污染得到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基本得到控制。市区大气环境质量除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控制在*年的水平外,其余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或接近Ⅱ类要求,30%左右的国有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到*年,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取得全面协调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控制。居民住宅区、水源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各类大气环境功能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分别达到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Ⅰ、Ⅱ类标准,6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绿色产品"认证。到2010年,城市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全市60%以上的企业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

三、筹建环保产业园的主要办法和措施

(一)环保产业园的发展纳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管理,赋予相应的产业管理权限。考虑到环保产业的特殊性,由市计委、经委、科委、外经贸委、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环保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环保产业园筹建领导小组,市政府指派一名常务副市长任组长,负责产业园筹建的组织与协调。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作为管委会的一个专职部门,代表领导小组行使产业园筹建的组织与协调,负责产业园的规划、开发、招商、建设,以及政策的制定。具体是:确定产业园各区域功能,与有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功能规划分区图,对所上项目进行审查及检查监督;组织对开发地块的三通一平;负责牵头进行招商引进项目;制定产业园有关政策报市政府审批。该部门相对独立运作,实行独立核算,独立对外洽谈业务。环保产业国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

(二)组建环保产业企业集团,以产业园为核心,联结现有的环保企业组成紧密层、半紧密层、协作层等多层次的企业发展组织机构。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推进环保企业的技术进步,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实现规模经济,使环保产业走上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高效益、多种经营发展的道路,以促进我市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环保产业企业集团的组建由产业园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经委、科委、增城市等各有关职能部门研究确定。为有效地推进产业园的发展,先由市环保局组建产业园开发公司,负责产业园的前期开发建设,其职能包括:受筹建办委托负责产业园地块的开发及三通一平,具体对产业园地块进行招商引进项目,办理产业园内项目的立项、审批手续。产业园开发公司可与当地镇村合作开发,自负盈亏。

(三)实行招商合作开发建设环保产业园。可以市人民政府名义组织招商合作团,开展境内外招商,寻求合作开发伙伴,发展我市环保产业。招商开发建设由产业园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外经贸委、招商局组织实施。

生态环保标准范文第5篇

一、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内涵与特征

㈠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和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保护地球》等历史性文件已向我们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我国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正式接受了这一理论和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向全世界承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总战略。

现代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缔造的新经济学理论。它所追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空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的。

㈡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一个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发展和谐,持续、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念性的表达:

1、重建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使环境与各类自然资源保持其持续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基础;

3、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在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同样也要对资源和环境给予补偿,即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必须真正地防止经济发展“空心化”;

5、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新时代人类的生态文化。

㈢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依托,以当代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配置社会总资源为手段,以科学的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为经络,以结构优化的生态化产业为主体,以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直辖市发展为标志,以生产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名牌产品为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畅通有序、合理转换,良性循环,达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达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能量与物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高质量良性循环。

4、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稳态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克服和纠正那种为追求效益盲目扩大经济总量的错误做法,用一种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生产方式取而代之。

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第一,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环节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资源告急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照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__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下愈况,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从__市的情况看,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市区大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没有达到适合居民

居住的二级标准。城市垃圾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严重。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有关资料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20__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保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逐步使我们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第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主要措施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下面,将结合__市几年来的发展谈几点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必须要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要求,登高望远,精心谋划,结合地方实际,准确定位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情,__确定并实施了“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巨大成绩,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双赢”。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深化改革、全力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益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科学定位的“三大产业”,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夯实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在前面讲过,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循环经济。也可以说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重要组成。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在发展“三大产业”过程中,对推进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如: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资源生产水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刚水泥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__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

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