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红经济的特点

网红经济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红经济的特点

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红经济;粉丝;消费者;购买动机;CtoC

1什么是网红及其发展

1.1认识什么是网红

网红,就名字而言,是网络红人的简称。

网红与传统的明星艺人虽然靠的都是粉丝效应,但其与传统艺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艺人是当今社会多种职业中的一种,即“文化艺术工作者”,大多需要基本的职业学习与培训。而网红完全是由千万网友捧起来的,他们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网络与网友直接的互动,获得网民的喜爱和追捧,吸引到大批的粉丝。

所以说网红的产生,是依赖者互联网的,其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红的发展也随之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快速发展。

1.2网红的发展历史

(一)文字网红时代(1997-2002)

由于在我国早期互联网并没有得到普及,电脑也没有如今这般普及到每家每户,只有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等学府使用。数据表明:1997年,我国网民规模仅有62万,到了2002年,这一数据增长到了5910万,增长率在数字上看来虽然很高,但是网民总体基数不大。受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网络的使用者大都是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这一时代的活跃平台以BBS为主,主要传播的内容受到宽带流量等的局限,大多数为文字形式。

所以总的来说,这一代网红的特点主要以文字安身立命并走红,与资本的结合度十分微弱。

(二)图片网红时代(2003-2009)

这一时期,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网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图文时代。电脑价格不再高不可攀,电脑以及互联网开始走入平民百姓家庭,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网民数量的剧增。网民总数增加的同时,网民的个人素质也开始参差不齐。网民的主要活跃平台变成了微博以及腾讯QQ等社交软件为主的社区。由于网络受众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读图趋势越来越明显。图片网红时代,网红大多数是来自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人们,这些普通人希望得到关注度,得到关注度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的,所以成名的方式也集中在通过恶搞引起围观来吸引粉丝。

然而2003年到2009年正处在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资本多集中在房地产、建筑业等实体经济上,所以从总体上看网红与资本运作暂时还是没有出现大规模且系统的结合。

(三)宽屏网红时代(2010至今)

随着互联网带宽不断增加以及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尤其是,移动互联电子数码产品普及率大大提升以及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依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经成了当下最重要、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31亿人,环比上半年7.1亿人增长2.96%,同比2015年底6.88亿人增长了6.25%。这一时期,网民的活跃平台从社交、社区平台到视频、直播平台,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互联网+”概念的传播等众多因素,资本越来越多地投向互联网行业,而网红与资本的结合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这一时代也可以称作网红的“吸金时代”。

2什么是网红经济及为什么会产生网红经济

上段中谈到网红与资本的结合,这种网红与资本的结合就是网红经济。简而言之,就是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经济形式。其产生是资本向互联网行业靠拢的自然结果。

从需求角度出发,网红有大量的粉丝拥护者,善于利用自身制造话题,具有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网红从各种各样的网络社交平台中,凭借才艺特长、颜值身材、强大的社交能力等自身优势,形成其独特魅力,吸引网民成为其追随者。网红的消费选择取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网民的消费选择取向。

从供给角度出发,一方面,由于中国土地资源逐渐稀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另一方面,在服装、鞋帽等制造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形象,产品个性化定位和研发设计能力,劳动力等成本又不断上升,中国厂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产品个性化推广上亟需一个突破口。

综合供求因素,网红手里握着消费者需求,资本供给足够,且厂家拥有商品的完整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网红与资本各取所需,产生了网红济。

3网红经济的营销手段

3.1利用粉丝效应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消费行为认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人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一定动机所引起的。而引起动机的条件有内外两类――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需要经唤醒会产生驱动力,驱动有机体去追求需要的满足。这是网红对其粉丝群体消费动机的一种外部刺激,唤醒粉丝的潜意识需求,产生驱动力从而驱使个体采取购买行动。在网红经济下消费者产生的具体动机属于模仿动机。

模仿动机在消费行为学中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购买行为而形成的购买动机。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分为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网红们正是利用了粉丝们对其的喜爱和拥护,先自己使用产品,这就在无形中展示出了自己的产品,增加了产品的知名度。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网红的粉丝们在无意识地模仿网红时,无意识地去使用他们的产品,从而淡化了广告的概念,让流行变得可控与科学,以这种粉丝效应达到刺激粉丝的购买动机从而成为自己产品的消费者。

3.2利用互联网普遍性快速地提升知名度

网红经济的基本模式和互联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是互联网造就了现在网红经济的产生,可以说没有发达的互联网就没有如今的网红经济。网红经济的基本模式是:由资本对网红进行团队建设和管理,网红利用自身对于网民追随者的独特吸引力,将网民的消费需求导流到电子商务平台中去,由厂家对商品进行个性化定制的生产、供应、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网红从中抽取广告费和一定比例的利润等。

3.3利用网红便捷的信息告知能力达到广告形式

信息的直接告知能力这是很多明星都不具备的价值。而网红的粉丝跟网红之间是直接互动的关系,所以网红可以向自己的粉丝做直接快捷的信息告知。换句话说,网红有个天然的信息传播渠道,而部分的明星可能并没有这样方便的渠道。所以说网红自身具备的粉丝和其受众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渠道。

网红与自身的粉丝,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关系之下的。由于他们在大众心目中的专业形象,当他们推荐某个产品时,可以迅速降低信任成本,这对于销售转化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网红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的渠道,将产品信息植入进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卖点。在做这种广告的时候,粉丝们会结合自身的需要自主地选择想要关注的网红,此时网红们也达到了低成本且快捷的投放广告的行为。

3.4利用淘宝CtoC平台实现网红的变现能力

在淘宝总监靳科看来,网红经济的兴起是必然的。其兴起得益于淘宝平台的开放性,网红们有了开设淘宝店、将人气变现的机会。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其实我认为网红是知识经济的工作者,新一代的网红、达人、淘宝品牌,是我们这个淘宝的土壤应该去追求的东西。”从淘宝首席执行官说出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淘宝现在的发展和网红的店铺是分不开的,将网红和经济结合起来的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淘宝店铺了,所以如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红人,单单在社交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是不够的,还要有一间商品热销的淘宝店铺。由于变现能力强大,淘宝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网红推广生活方式的平台。

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红经济;直播带货;大数据;现实意义

一、背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形势持续良好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不仅仅是单纯的购物需要,而是更多的体验性和娱乐性。网络购物从最开始的图片文字的展现到后面的视频展示,再到今天的真人实时互动的网红直播式商品展示,得益于技术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消费体验升级的诉求和社会资本力量的引领。技术是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出现和发展的根本支柱。在通信技术不断提高,移动端设备的大范围普及的大背景下,使得直播带货这一商业模式的出现有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也越来越认可网络沟通、网络消费模式,网红经济由此发展起来。移动互联网为直播带货提供了可能性,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其蓬勃发展的势头不可小觑。

二、发展历程

(一)网红直播带货的兴起阶段(2015-2016年)

2015年,直播开始在中国兴起,发展速度较为快速,在一定程度上为直播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很好地促进了直播电商行业的良性发展;2016年3月淘宝直播开始试运行。

(二)网红直播带货的发展阶段(2017-2018年)

2017年快手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同年7月,苏宁App上线直播功能。2018年3月,亚马逊开启网络直播服务;抖音在短视频以及直播中进行大规模的电商带货,同年12月,抖音购物车功能正式开放申请。两年中,更多以动态媒体为主的平台在完成了初期用户流量积累之后,纷纷扩充业务开发基于直播的电子商务平台。

(三)网红直播带货的爆发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11月拼多多初次尝试直播带货;2019年12月,腾讯看点直播宣布“引力波”计划;2019年12月,小红书宣布即将正式上线电商直播;微信公众号首次尝试直播带货。2020年5月,由央视主持人组成的“央视boys”与国美零售合作直播带货。到2019年直播电商已经成为电商发展的主流,商品信息展示的动态化趋势已经逐渐显示出来,直播电商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红利阶段。

三、现状分析

本文针对网红直播带货的问题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2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有效回收率为95.36%。下面在进行分析预测前,我们对问卷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

(一)信效度检验

1.信度分析

信度即可靠性,是衡量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指标。本文主要对网红直播带货对经济发展、助农精准扶贫的效果量表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下:由表1可知,克朗巴哈系数为0.962,可见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此问卷结果可靠性较强。针对问卷总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KMO值为0.727,大于0.7,并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证明各变量之间并非相互独立。以上结果表明,问卷数据通过效度检验,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问卷样本的基本结构分析如下,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居住地四个部分。本次调查对象包含4个年龄段,样本分布情况显示,18-30岁占比最大,为70.41%,该年龄段群体对直播带货的关注更高,更有说服力。问卷整理统计后分析,受访者的学历为大学本科的,达样本总数的一半以上。义务教育、高中、硕士及以上所占比例依此递减,说明学历本科以上群体对直播带货看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主体中,现居城市占样本总量的52.81%,农村占比47.19%,综合来看,在所有受访者中两者占比相近,便于客观看待和正确把握网红直播经济的发展。比相近,便于客观看待和正确把握网红直播经济的发展。

(二)未来趋势走向

通过以上数据模型研究,我们总结了网红直播带货的未来发展前景:助农政策的扶持将助力直播带货的正确发展走向、平台发展将带动直播带货的营销总额增加、知名主播将提升直播带货的受众信任程度。在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之下,能够为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活动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契机,使之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直播带货模式将迎来黄金时期的全面发展。直播带货的进展,在其实践发展过程中,有必要积极探索,大胆地创新,通过多主体参与和推进,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落实和转换,让直播带货模式向着更加规范化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双重作用下,直播带货活动的特点将不断突出,内容不断优化,技术不断创新,它必然会迎来新的契机。

四、现实意义

从以上数据和分析中不难看出,在大数据时代,网红直播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但也可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网红经济与传统电子商务的融合。网红直播带货模式是对传统购物模式的一种创新,是一种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变革。居民利用互联网拓宽视野,解决自己的需求和娱乐等。网红直播带货也极大地促进了一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的地理环境适合种植特色的水果蔬菜,但运输手段并不优越。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下,网红直播在线销售模式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大量的水果和蔬菜销售,农产品、副产品和本地特色产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广告宣传和销售,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反,目前的网红直播带货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从表面上看,网红直播带货模式是三者共赢局面。商家提供商品、网红销售和消费者需求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但从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到过度依赖网红销售和严重的商品质量问题,导致纠纷争议越来越多。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需求,应当充分利用网红群体的巨大影响力,推动“直播销售”模式均衡健康发展。针对网红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网红带货直播系统,提高网红主播的质量,改善直播产品的质量和专业性以及加强平台的内部和外部监管,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共同建立多方监控体系,制定和完善规范性法律法规,未来的发展可期。

参考文献

[1]杨文滢.直播网红的带货江湖[J].记者观察,2019(19):32-35.

[2]程安生.发展直播经济未来可期[N].大连日报,2020-05-11(007).

[3]马宣,杨月.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带货现象分析——以李佳琦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11):72-74.

[4]贾静杰.网红直播带货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20(21):31-32.

[5]崔帅,张艺露.“网红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J].北方经贸,2021(03):80-81.

[6]单佳宜.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直播行业影响研究与价值延伸[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4):54-55.

[7]崔茂辉.网红经济——直播带货[J].商场现代化,2020(12):5-7.

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第3篇

低门槛、低成本、高附加值,竞争市场带来产业繁荣。网红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两低一高”。其中“两低”——低门槛、低维护成本——得益于Web2.0技术和自媒体的盛行;“一高”——高附加值——受惠于经济发展,尤其是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拉动型经济的转变。“两低一高”既来源于竞争的市场,又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因此,网红时代就是一个内容为

王的时代,网红的竞争有利于催生优质的文案、视频等互联网产品。这使得网红市场正好符合投资者追求的标的:既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即优质的创新产品),又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即竞争的市场格局)。

产业趋势逐渐明朗,投资策略逐渐清晰。从网红的发展历史来看,网红产业的内容逐渐脱离“网红”个人生活;变现模式逐渐明确,产业链愈发成熟;平台越来越丰富,视频平台越来越重要。因此,未来网红产业的投资的标的应当具有三个特点:坚持以内容为王;在多个渠道共同发展,能够全方位覆盖渗透目标人群;同时保持谨慎经营,维持粉丝黏性。

发挥引擎作用,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网红产业的势头锐不可当,同时这一产业并不是排他的,而是连接了其他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一同发展。与之直接相关的医疗美容、电子竞技、电子商务、传播媒体、媒体内容制作等都会配合网红产业迎来新机会;另一方面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如医疗器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制造业、运输等)也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红直播;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57-01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1]有人认为亚文化是少数人群所拥有的、与主流文化相区别的生活方式的总和。[2]对于网络直播来说,直播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因为差异性而产生吸引力,是伴随着社交媒体直播平台出现的,其诉说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一、网红直播现象盛行的原因

(一)博出位的自我需求与满足。网络社会是一个狂欢的平台,网红群体进行直播除了巩固自己既有的存在地位,再者很大程度是需求的膨胀。需求来自于寻求社会的身份认同,直播是这类群体争夺话语权的方式。行为出挑的一类社会人群性格中表演欲望膨胀,眼球效应带来的眼球经济驱使这种表演欲望向着更加出位甚至出格的方向发展。网红自身带来的争议性属性,符合亚文化人群中常常具备独特的、高度风格化的生活方式,通过与主流文化中“挪用、同构与拼贴”各种可用的符号资源,创造并坚守某种共同的风格,“他们冒犯了‘沉默的大多数’,挑战了团结一致原则,驳斥了共识的神话”[3],正是因为社会中对于对抗性、异类消费的需求才成为网红群体建构自我的凭证,并且了社会中对异类的围观心态。

(二)平台的技术支撑。新媒体尤其是社会化的社交媒体为亚文化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平台。从互利性方面讲,由于各社会化社交媒体掌握着大量亚文化群体的身份信息,为了实现多种利益关系,亚文化网红群体与平台之间存在着互相利用的关系,其目的都是赚取关注度获得影响力的需要。社会化社交媒体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关于建构自身文化身份的要素,通过多种意义符号包括各种“文化符号、话语、形象和解释框架”[4] 赋予了亚文化群体共同的符号与意义,凭此提供给他们建构文化身份的基础。

(三)窥探欲望的利用。人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大环境中的刺激将会维持人正常的心理活动并满足正常的心理需求,渴望了解他人生活的心理行为基于来获得慰藉与安全感的心理。对于直播这种主动性暴露展现的行为,观众的追捧不但源于“看热闹”,或许还会有一种自我做不到的而后产生的需求满足。另外受到追捧的自我展现者,源于流量带来的名声与金钱更加认可这种愈加畸形的表达方式,也变本加厉地制造著更加博人眼球的内容,于是直播“造小人”这种内容就成为话题中心再次刷新直播的行为与网红的下限。

二、网红直播的文化内涵

(一)消费社会下商业气息的侵蚀。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开放,我们已经步入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形态愈发的明显。“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富裕而多样化的商品生产,旺盛的消费需求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准,新的消费观念和模式的兴起,空闲和假日经济的出现等,这些都标志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那就是消费社会”[5]。消费对于消费者是举足轻重的存在,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建构集体认同感的形式,更成为一种消费文化。赋予隐含着一定的虚拟现实性,直播中的打赏更是虚拟地位的表现,将虚拟与现实混淆后同时为自己赋予了一种消费“名人”的标签。

(二)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渗透。自媒体时代的人们兼具传者与受者的双重属性,直播行为表现自我,并在反馈互动后接受来自大众社会的信息,这使得自己的社会空间与私人空间发生交融。个人空间公开化,公开信息处理后的个人化,后台行为前台化等改变完成了身份的认同,在自我肯定中认可自我。“正是自媒体时代互动、交流、参与的特点,使个人空间与公共领域的界限日益模糊。”[6]即便其中不可避免地携带着些许社会问题,但其中的文化内涵仍不可忽视。

三、总结

亚文化群体的网红群体进行的网络直播行为属于亚文化范畴,这种方式是亚文化群体进行自我挣扎的一种方式,在崇尚多元化、包容性的现实社会土壤中产生,但由于监管等外在因素与观众以及直播者的某些消费心理的作祟,这种文化正渐渐被遗弃误解,在这种状况下究其现象的原因跟文化内涵,加以良性引导就显得更加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魏科召.自拍现象的亚文化传播解读[M].新闻学子.

[2]王彦林.新媒体环境下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浅析[J].新闻传播,2012(3).

[3]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1.

[4]石义彬,吴世文.大众传媒在文化身份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1):119.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马千里.解读网络自拍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2(12).

网红经济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路经济 发展方式 措施

一、前言

交通业对我国而言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能够将社会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路运输的特点有:方便快捷、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以及操作方式简单等,在交通运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公路线路的总长度是交通运输线路的三分之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着交通业的发展,尤其在内陆地区,公路能够很好地将城市和周边地区联系在一起,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公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该形势下,转变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是加快其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一)转变意识缺乏,观念相对落后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改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转变观念落后和转变意识缺乏这两个方面:(1)公路的管理者没有了解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及必要性;(2)管理者没有细致的分析公路经营中产生的问题,观念守旧,一味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愿进行创新,对公路经济和建筑工程的发展形式缺乏深入的了解。

(二)转变措施不完善

在我国公路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忽视了群众的利益;转型过程没有遵循相关步骤进行,导致转型过程混乱。另外,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合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需要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如何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模式。

(三)缺乏转变机制

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转变机制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转型管理机制的缺失;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中,无法找到适应我国公路经济转型的机制;没有设立专门监管公路经济发展的机构,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问题。

三、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主要是通过公路带动其建设的,公路是促进城市及周边发展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网点,充分显示了城镇对货物流转和相关的辐射效益,不断强化其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商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各县区因建设公路,加快了其发展步伐,同时也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二)提高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公路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同时还带动了周围园区的开发、建设。许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以公路来建设基地和园区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大部分城镇都是依靠公路带动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各城镇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分析其交通情况,对整个城镇的工业布局进行优化,使产业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增加产业的科技力量并扩充其发展规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公路经济的发展将城镇与外界的距离缩短了,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城镇商贸的流通,公路沿线的批发市场应运而生;公路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带动了特色旅游的发展,公路网将特色的景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优质的旅游线路,促进了公路沿线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加快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

要使公路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首先需要增强管理者的转变意识,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不断扩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对转变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产生更多的问题,不仅要加强其转变意识,同时还需要转变其传统的观念,管理者的思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优秀的发展模式,勇于创新,学会借鉴国外优秀的发展模式。

(二)完善经济转变方式

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措施进行完善,(1)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人们的既得利益受到重视;(2)转型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复杂的现象;(3)协调好管理和建设二者的关系,用宏观的眼光看待公路经济的发展问题。

(三)建立有效的经济转变机制

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要想得到有效的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立完善的发展管理机制,并严格其实施过程;(2)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模式中找到适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3)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保证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有效地转变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公路朝着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转变意识,完善转变措施、加大经济发展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促进公路体制的创新,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公路经济发展体制的障碍,推动公路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建.公路运输市场经济规制的全新视角[J].物流技术,2009(04).

[2]张袜红.浅谈道路运输经济的现状和发展[J].经济研究,2009(01).

相关期刊更多

肿瘤影像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复旦大学

眼科新进展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乡医学院

红广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