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第1篇

一、和谐社会和市场规制法的内涵 

(1)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人们所渴望追求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人们在某一个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结构等社会构成要件相适宜的一种预期的目标设计或追求。[1]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 

(2)市场规制法的内涵。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在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市场,调节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市场规制法逐渐被认为是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市场规制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经济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3]因此,要实现社会活动顺利发展,就要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因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要发展经济。目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机制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这就是和谐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与和谐机制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竞争经济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一样的,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和谐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和谐经济的基础与前提,若离开了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那么和谐社会的建立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以法律为保障,然而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是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因为和谐经济以及和谐社会最终的目标都与法紧密相连。市场经济以竞争为基础,更与市场规制法对竞争的规范密不可分。我们纵观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最后得出一条结论就是:如果经济离开了竞争,那么就是缺乏效率的经济,然而市场竞争没有了规范的约束,就是破坏经济的竞争;不正当竞争与垄断的不可避免以及对市场竞争的破坏要求对于合法的市场竞争行为必须要通过法律进行保护。因此,在构建和谐经济中,市场规制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确立市场规制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和现实需求 

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要从制度入手。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即市场规制法而言,一方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总体要求。 

(1)市场规制法反市场垄断的规范,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内涵——实现科学统筹发展。垄断行为给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危害很大,主要是垄断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除此之外,垄断行为也带来了恶性竞争。市场垄断的规范就是通过市场规制法保护市场运行的活力,实现自由竞争,去创造一种建立在机会公平、社会整体效益的和谐竞争机制,最后使市场经济在和谐的竞争机制下更加科学地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会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稳步发展。[4] 

(2)市场规制法的反不正当竞争规则,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正当竞争与垄断有所区别,不正当竞争不仅威胁市场的发展,而且扰乱了和谐、正常的市场秩序,污染了市场运行环境与气氛,更严重的是给消费者的权益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对发展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不正当竞争不仅处处体现着不和谐,而且还制造了许多不和谐。这种竞争是一种扭曲了的竞争,停滞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的倒退,因此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就成为和谐社会即将解决和面临的首要问题,除此,经济的不和谐还将导致一系列以经济为基础的其他社会因素的不和谐。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市场规制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是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本质上使市场竞争行为中那些极不和谐的不正当竞争因素消失,最终成为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它的目的同和谐经济机制的构建是相一致统一的。 

(3)市场规制法对市场经济的规制,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市场竞争的规范而言,市场规制法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实现市场的良性竞争;另一方面是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市场竞争追求的是优胜劣,这样就会迫使市场主体在产品以及服务的内容、价格和质量上必须不断地符合广大的消费者,这样既从全局上看,对市场主体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又使广大的消费者在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務上取得了实实在在好益处,最后达到追求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全社会经济的目标,从而从根本上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护。 

既然如此,那么市场规制法在规制市场行为中,关键是要抓住市场运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达到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对发展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保林.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机制建设探析[J].湖湘论坛,2005,(11). 

[2]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3]赵科天.试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J].甘肃社会科学,2006,(5). 

[4]张雷声.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市场经济 犯罪 刑事处罚

现代社会的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运行具有极强的共生性。“在宏观上,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公平竞争的经济;在微观上,竞争主体均以获取超出平均利润为目的,以便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最大发展,这种生产经营目的成为经济主体采取非法手段突破竞争的公平界域的内在动力……不能否认“有市场经济就有经济犯罪” 这种客观现象”。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它的推行给多年施行计划经济的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缺乏市场经济发展经验和欠缺可模仿的成功模式,经济运作过程的失范为经济犯罪提供了温床。

经济犯罪已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及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也不断出现,严重的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思考探索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前经济犯罪类型增多,如金融犯罪、网络犯罪、生物犯罪、环境和卫生等。因此,对经济犯罪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什么是经济犯罪”?

一、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在市场经济运行或者经济管理活动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严重侵害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目前,我国关于经济犯罪的概念:一是“大经济犯罪”概念,把侵犯财产罪以及其他一切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都包括在经济犯罪之中。第二种界定是“ 中经济犯罪”概念 ,认为“经济犯罪是一切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第三种观点是“小经济犯罪”概念,认为,“经济犯罪就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滥用商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上所允许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权限,违反所有直接与间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规,危害正常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秩序的行为。”本文赞同此观点。

国外关于经济犯罪的界定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经济犯罪概念产生萌芽解释,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从此经济犯罪学术研究非常活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美国著名犯罪学家埃德・H・萨瑟兰教授认为经济犯罪是一种白领犯罪。

德国学者林德曼主张把国家的整体经济当作刑法保护的法益,认为经济犯罪是一种“侵害国家的整体经济极其重要部门与制度的可罚”。

荷兰学者莫勒提出,经济犯罪是所有直接或间接的违反经济法规,干扰经济秩序、破坏整个经济结构的犯罪,故称为“财产犯罪”或“图利犯罪”。

俄罗斯学者阿.伊.道尔戈娃认为,“经济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在于给社会制度带来消极影响还破坏了所规定的作为国家物质基础――经济的秩序”。

上述学者虽然理解各不相同,但其思考的脉络上可分为:以侵犯刑法保护的经济秩序为思考对象、以犯罪主体为特征、以犯罪行为方式为特征的经济犯罪概念。研究的对象不同,标准也各异,很难说谁对概念的内涵把握准确。但“白领犯罪”的提出,对美国经济的研究乃至欧洲的影响很大。

二、我国目前经济犯罪现状

目前我国行政部门查处的案件截至2006年6月,海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9733件,对13316人提起公诉。2001年至2006年6月,外汇管理部门联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近千名。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嫌犯罪案件持续增加。今年前9个月,全国公安机关受理移送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0356件,同比增长129%。今年1月~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捕、的相关案件数量分别同比上升了10%和10.4%。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57件,同比上升了68%。

2007年一年来仅全国县级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案件就达2347件。

北京市公安机关1996年~1999年度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 (1)1996年立案(经济犯罪)906起,侦破874起,查获961人;1997年立案(经济犯罪)2020起,侦破1698起,查获1695人;1998年立案(经济犯罪)3017起,侦破1773起,查获1248人;1999年立案(经济犯罪)2270起,侦破1419起,查获944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表明对经济犯罪分子必须严打才能有效。(2)1996年~1999年经济犯罪活动中北京市工业系统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1996年1291.5万元,1997年1226.2万元,1998年1499.57万元,1999年2326.74万元。这一组数据表明,1996年以来,北京工业系统的经济犯罪在逐年增加。(3)1996年~1999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共审结经济犯罪3181起,判处死刑3583人,涉案金额高达87亿。其中涉案金额达50万元的有285件,高于70万元的有171件。

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

我国市场经济形成和确立的时间不长,无论从体制上还是模式运作上都属于起始阶段。在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应该从市场经济和经济犯罪的关系上来考察。

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促使经济管理权力失控、经济主体权利滥用

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既是产权明晰的主体,又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和责任主体,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能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样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企业拥有经营权、决策权,企业效益好坏也都是自己承担,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主体独立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在经济上也没有上下级关系,政府监督和领导权力也都被弱化了,政府对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再也不能指手画脚,这样,很容易为经济犯罪留出难逢的契机。

2.市场经济的盈利性是经济主体膨胀了逐利欲望

市场经济是盈利性经济,生产经营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如此的经济运作模式中,资源配置首先考虑了盈利问题,投资决策也被盈利左右,追求最大化利润成为经营者的目标。这样就诱发一些人用非法手段获取利润进行如走私、、证券、保险、信用证、信用卡等犯罪。

3.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使经济犯罪跨越地域界限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扩张力,它可以突破部门和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使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门的打开,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产品,但也带来了经济犯罪手段。境外的经济犯罪行为人打着投资、开发的名义,或以提供紧缺原料、热门商品为诱饵,或以兴办企业为幌子,进行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其形式名目繁多,手段狡猾;国内也有一些犯罪分子与国际犯罪接轨,进行跨国界犯罪。

4.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刺激了犯罪人的违法犯罪意识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它要求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进行自由交换,任何单一的市场都难以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有买卖的竞争、还有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等。市场的竞争对企业形成经常性的动力和无情的压力,优胜劣汰是其必然结果。由于竞争的残酷性,会使金融、技术、信息、劳务、房地产等领域的经济犯罪不断增多,失业率比计划经济多了,经济犯罪以非规模的形式取得竞争的“胜利”。

5.经济犯罪的契机在于市场经济成熟规则的缺乏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它存在着竞争带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需要有适宜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为规范。这种规则就是法律规范,只有规范才能把市场经济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这样才能堵住经济犯罪的漏洞,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严格执法;二是完善刑事立法;三是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减少经济犯罪。

参考文献:

[1]储槐植:《市场经济与刑法》,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3期

[2]陈兴良主编:《经济犯罪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4页

[3]周密主编:《美国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4]赵长青:《经济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转型问题;投资消费

一、引言

对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30多年的时间过去,我国的经济转型的问题还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与出路究竟在哪里,本文对各理论观点加以综述分析,并对转型出路提出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问题

1.转型经济的内涵的研究

当前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内涵的界定主要有:第一种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经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模式,这也是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内涵的主流理解。早在1994年石磊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1991年以后投资需求的回升、加速扩张、膨胀和收缩,就集中暴露了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要维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型态由需求拉动型数量扩张向常规增长转换[1]。第二种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胡晓鹏和马蕾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比较,认为改革首先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从至核心,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2]。第三种是指经济体制与社会形态转型的结合,即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性质以及上层建筑性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经济转型的特征研究

李桂花认为,经济结构特征可以反映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又时刻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并随之向前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应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目标模式,运行条件和过程方式,最终形成“大陆性经济”的模式。[3]洪银兴则认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战略是渐进式的。其特征一是先推进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或者说是在经济改革中相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二是先进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后推进所有制改革,即使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是先进行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双轨制后并轨;三是对所有制改革,也是先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后推进公有制内部的改革。

三、经济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出口贸易,推动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并且是依附于国外技术的生产,没有独立性,缺乏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2.经济基础薄弱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我国却遭受了深重的侵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往往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而后经过资本的不断积累,生产技术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金的自由流动,逐步波及重工业。因此,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是非常困难的。胡晓鹏和马蕾在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比较中指出转轨前,俄罗斯已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落后于苏联,俄罗斯的改革进程主要是改造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而中国的改革主要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

3.体制因素

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之前,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至今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特别是信贷、土地等重要资源,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张毓峰和胡雯认为,制度因素中的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行政区空间组织基础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体制改革的逻辑结果,已经难再满足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组织基础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换, 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建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制度支持系统。

四、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应扎实打好工业化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促进信息化发展,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徐雪认为,中国在内外经济失衡与国际压力显著增大条件下,必须转变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建立国家竞争优势。其中培育创新体制,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走向大国经济的基础,因此一方面需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国际关系克服能源约束和外部冲击。

2.转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终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一个顶峰,继续靠投资拉动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要靠需求拉动,就要增加人民收入,促进收入平衡,人们敢于消费,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6]谢琦认为,持久性收入过低抑制了当前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居民消费需求,因此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

3.改革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我国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对于经济的干涉影响了市场的配置,因此,需要改革我国政府的职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一种合作效率的秩序,并具有一定规则约束,从而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8]钟清流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发展效率问题,而市场主导的经济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主张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主导或政府指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研究[J].1994(4)

[2]胡晓鹏,马 蕾. 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J]. 2002(8)

[3]李桂花. 大陆型经济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问题探索[J].2011(8)

[4]洪银兴. 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 经济学动态[J].2006(9)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诚信缺失 诚信机制

一、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生,商品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活动为依据来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是主体增强竞争优势的社会资本,是防止市场扭曲的基本手段,是谋取正当利益最大化的必要前提。诚实信用是市场契约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是市场竞争的必备要素,是合理获利的有力保障。它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德治条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经济形式,它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其固有缺陷,即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诚信问题日益凸显。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症结。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的表现可以归结如下:

1.个人信用失常。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最小单元,也是社会诚信的直接表现。个人信用失常表现为个人在经济与社会交往中利用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恶意破坏契约和逆向选择的行为。欠债不还、恶意透支、学历造假、伪造票证、学术不端等都是个人信用失常的常见表现。

2.企业信用恶化。企业是参与市场的主体,企业信用若出现缺失,则会严重影响市场的稳定运行。制假售假、恶意竞争、招标围标、失信赖账、恶意欠薪、账务虚假、偷税漏税等企业失信行为,使商业信用日趋萎缩,也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3.中介组织失信。中介组织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经纪、培训、法律等各种服务,在各类市场之间从事评估、协调、检验、仲裁等活动。中介组织的中介活动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发挥着调节与监督的职能。然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各类市场中介组织为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信息,与企业合谋、欺骗公众等行为成为诚信缺失的重要表现,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

4.政府信用降损。政府信用是社会诚信的基石与保障。政府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为社会风气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政府政策存在不稳定和不连续性,个别地方政府还存在贪污受贿,伪造政绩,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使得公众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承诺的信任度下降。

个人、企业、中介组织乃至政府的诚信缺失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使得市场竞争难以有效开展,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受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目标的实现,社会诚信的重建已经迫在眉睫。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面对日趋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市场主体表现为极度的困惑。然而,诚信缺失现状的背后实则存在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1.社会诚信气氛不浓厚。诚实信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在诚信的力量主要是靠道德和宗法的倡导与推动的大环境下,社会诚信仍缺乏社会强制力的推动与保障。市场经济运行初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依靠的是关系,而非合同契约,这就使得信用机制退居后位,诚信氛围逐渐弱化。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商品交易行为大幅增加,交易范围既深且广,旧规范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和商品交换的需要,而新的信用规范仍处于萌芽状态,各种失信现象屡见不鲜。在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由于道德评价的多元性和社会监督环节的薄弱,也为营造社会诚信气氛带来了不利影响,助长了诚信缺失的不良风气。

2.社会诚信体制不健全。市场经济依靠客观经济规律来自发调节经济运行。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驱动力。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主体为在竞争中取胜,当正常竞争不力时,就会采用非常手段,以丧失信用为代价换取竞争的优势地位。市场经济造就的信用,在对市场主体缺乏必要约束时,依然会因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缺陷而遭到破坏。

诚信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共享困难也是造成社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个人、企业的信用资料并未实现全开放,难以形成约束机制。政府部门难以对企业信用进行有效监管,诚信信息来源实行垄断式保护,使得信用信息公开难以实现,信用行业无法快速发展。

3.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滞后。诚信社会的建立不能单纯依托在道德规范之上,更要依靠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对法规的执行存在着消极性和部门利益的倾向性,是失信屡禁不止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并未在制度上权衡和区分守信者与失信者的利益,守信者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励,失信者不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在这样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下,诚实信用的缺失也是必然。

4.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国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刚刚起步,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等)和信用产品(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所占市场规模有限,行业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地评估。市场监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所等)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有力监管也是市场主体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蒯瑜.现代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究[J].文史博览(理论).2008(01)

[2]雷丹,邵秀娟.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现状、原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04)

市场经济的首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宏观经

一、我国当前劳动经济的现状

(一)宏观经济形式分析

由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的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导致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特殊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实行暂时符合我国国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经济稳定,GDP年增幅在相对良好的轨道上高速稳步运行。但在1998年之后,我国的经济环境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通货紧缩”等问题接踵而来,并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代名词。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的背景下下,造成我国这种宏观经济形势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劳动力过剩

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过剩成为首要因素,一线城市劳动力源源不断涌进,二三线城市的劳动力也相继围绕农业方面发展。

2、有效需求不足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我国生产力过剩,国民失业率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以及国民经济大幅度下滑等现象出现。

3、当劳动力过剩时有效需求的不足伴随着通货紧缩

我国自2002年起,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GDP增长率高达8%。但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鲜有的下滑态势。①GDP增长7.9%,与2001年同期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②劳动力投资增长19.6%、比上年同期上升将近7.2个百分点,体现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同比回落将近1.9个百分点。③工业企业在2002年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3%。这些情况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④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中央财政收入在2002年以后比上年同期减少将近163.6亿元,下降值为7.3%,而支出增长23.9%。⑤高速度与高失业并存。由于我国现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左右,并且出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而消耗越大的原因继续呈现下滑波动之势,从而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就业率的预期效应并未出现。

4、潜在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政府货币政策以及超量发行货币刺激国内经济。我国货币政策自从放开灵活的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增高,这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海外发展,造成很多外贸型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不得不转型国内,而国内的经济有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升温,以及CPI年年创造新高,这足以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甚至由此会出现通货滞涨,而这种经济形式更难以解决,正是这些问题还引发了比如物价持续上涨,社会问题矛盾突出尖锐,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增加等问题。

二、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央人民政府就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至今,劳动关系类型从多元化走向复杂化。

我国的劳动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体现了明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征,在生产关系构成中,劳动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在对劳动关系发展的认识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其时空性和动态化的特点。相对于欧美等比较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作为一个正在建立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国家和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劳动关系状况必然是不断变化的,我国的劳动关系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带动我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经济秩序的变化又会引起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变动。

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发展主要表现为多样的类型、灵活的形式;相异的内容、复杂的格局;明晰的主体、分化的利益;法律体系等基本形成。以古观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促使劳动关系发生改变,但劳动关系又牵涉到其他领域,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劳动关系处于多样化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经济运行态势影响劳动关系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我国内部经济形势及策略的调整,使劳动关系主体结构变化增加劳动关系波动风险;我国正逐步朝着法制社会的方向前进,劳动关系运行与法制相互依存,且程度会逐步提高;新兴媒体业对劳动关系有更进一步的影响力,且力度会逐步加大。

在我国,为了更好的应对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劳动关系更合理,更完善,我国应切实把握劳动关系工作中的总体思想和目标要求,在转型与改革中注重方法科学和过程稳妥有序;加快建设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劳动关系问题的多方治理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使劳动关系主体更切实地体会到劳动关系的完善和改进,有效地使劳动关系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劳动关系问题的多方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