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管理学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管理;构建;工程管理体系
伴随着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的工程管理实践,相关的工程管理理论在研究工作中也渐渐深入,体现并提升了工程管理的价值,在同时与自身独立学科的地位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所以,必须要将工程管理的内涵进行解析并建立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来作为当前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一、工程和工程管理
(一)界定与分类
从科学的角度能够将“工程”定义成:人类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将特定的目的实现,运用有关技术和科学,有效地利用起资源,来对事物性状的改变或者将其进行集成的活动。
同时产业相关性和技术的集成性是工程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我们分析“工程”是从其行业领域和工程的性质上来进行的。土木建筑、化工、运输、石油、矿业、通信等等都是属于行业领域的分类。建筑类工程、制造类工程、采掘类工程、探索类工程等则都是根据工程的性质分类而产生的。
(二)工程管理虽具有的内涵
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将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对于工程进行中的决策、组织、指挥、计划等起到了控制作用,并且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这便是工程管理所指。
工程的产业和发展中的产品科学管理技术,科学管理基础综合性,科学管理等体系就将工程管理体系进行了囊括。工程管理科学定义便是工程、管理两大科学所融合后的产物,这种科学主要面向工程。简而言之,工程管理科学便是将工程、管理两大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因为工程、技术、产业三大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工程意义具体表现就应该联系特定情况下的产业活动与技术开发,从而工程管理必然具有和技术以及产业有关联的特殊内涵。工程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是大不相同的,工程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技术人员对特定形式定集成体进行管理,面向的是特定目标和特定形式中的决策和控制工作。也可以说,工程管理科学是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群体,是工程、管理两大科学融合之后所形成的具有明显综合性的学科。
(三)工程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进入了21世纪以后,工程管理便被广泛地认同了,现实时代也要求工程管理质量更加坚实。
工程管理对经济在发展中的主要影响有:能够快速促进经济的增长速度,提高在投资中的收益;为科技的进步搭建起了新的平台;工程项目的理性也在增长的同时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大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工程管理理论应用能够有效促地进经济的增长,从而提高了投资的收益。工程质量的保障来源于工程中的规范、细致和相应的标准,来对民生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工期的合理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增加也是基于工程管理在技术上进行不断地创新,也使得工程投资的收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降低工程的成本就源于工程是否拥有科学的决策、科学的价值工程和科学的目标来进行管理,使得资源利用的效率能够大大地高并促进经济快速地增长。
(2)为推动科技的进步,应该搭建好创新平台。能够推动行业在科技上有明显的进步也是基于重大工程的实施和建设上都拥有自主创新的平台;让不同类型人才能够拥有更大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要建立起各阶段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为培养具有创新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在工程领域中的创新实践能力。
(3)实现社会能更加和谐地发展前提要首保持工程能够理性开展。倡导将科学的发展观来作为指导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工程目标新统领的工程理念,来保证人与社会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与互动;转变工程的发展方式,在工程理念中灌输好循环、绿色的思想,来使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平衡;利用外部效应,尽可能使得社会公平,将工程外部环境造成的负效应尽可能地减少,使外部效应能够内部化,从而将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少,能让社会、工程、自然实现和谐共存。
二、工程管理理论
(一)工程管理学特点
工程管理学具有一般管理学所不具备的特征,其具体表现为:
(1)工程管理学中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工程管理技术中的管理法则。研究的对象是在工程活动中所出现的管理问题,需要对工程技术活动设计的管理法则进行有效解决。因研究对象行业的差异,导致研究对象也就不同。工程管理的共性知识和所处的行业的特征结合,体现出了工程管理的技术背景,也作为了工程管理学的主要特征。
(2)工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具体过程便是工程管理的发展。人们为了能够对工程进度优化,工程质量保障,和对成本能够降低,便开始研究如何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项目管理方法来实现。通过总结建设和运营中的经验与教训,在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形成工程管理方法和理论,从而在具体的运用中推动管理理论高效发展。同时,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完善,对工程管理实践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而,更切实地说明对工程管理理论和应用互动工程的研究就是工程管理学的发展。
(3)工程管理所涉猎的领域很广泛。工程管理领域包括如,工程规划了论证、工程勘察、工程施工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实施中的管理,也包括复杂和比较重要的新型产品的研发,还包括了技术创新或者技术改造一类的管理等都属于工程管理的领域。
(4)工程和项目的管理除了在本质上有区别的同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工程管理实践,项目管理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衍生。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是管理的对象不相同。工程管理是在特定环境里对特定技术下的技术集成体管理,项目管理便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对具有临时性质活动的管理。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会有特定的环境来限制,也不是非得关系到工程技术,例如可以将银行里的一次贷款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组织一次活动也可以当做项目来管理,而他们全都不属于工程管理的领域之内。
三、工程管理理论的框架体系
工程管理理论的框架其功能在于能够将理论覆盖的内容进行界定,将其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结构逻辑和层次关系进行揭示,让工程管理理论的基本研究脉络得到梳理,从而能够对工程管理在实践上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指导作用。
工程管理活动与工程哲学理论模块和应用模块构成了工程管理的理论和体系。
(1)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起点便是工程管理活动,要产生工程管理理论就必须要先具备工程管理实践,而后才能谈工程管理的理论体系。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工程管理活动包括决策、规划、生产、施工管理和设计管理等。为工程管理理论而创新是这些工作最基本的价值,其中还包括为工程资源与产业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以及将工程在经济上的效率进行提高。
(2)工程哲学便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工程本质进行认识的,从而引导人们去探讨工程管理理念,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工程管理发展观、系统观、和价值观,进而去指导工程管理进行实践活动。
(3)在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应用到工程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便是工程管理。因此,其余学科的管理理论为工程管理理论在发展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基础理论在科学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工程管理学的发展,工程管理学科在发展中也体现出了其余科目基础理论的重要价值。
(4)工程技术理论和一般理论的交叉地带便是是工程管理活动的结果产生的地方,产生了工程管理上全新的方法与思想,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其中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这些理论为工程管理在实践中的总结与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应用到新工程实践活动中。
四、我国项目工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我国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
(1)将各专业和工种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抓好重点工作的源头,其中包括设计图纸、会审图纸和技术交底;(2)控制好工程的投资,合同管理的力度也应该加强;(3)对项目决策的把握度要加强,同时还要加强项目各个阶段中的前期工程管理计划工作。工程变更涉及到了建筑功能性的时候就必须要经过相关的决策才能够做出变更;(4)把握好施工的工期,避免不能够按时完工而引起管理上混乱的现象出现。
(二)我国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难点
(1)往往出现各个工种和各个专业不能够协调配合的局面,给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这也是项目工程管理中的最难点之一(2)施工单位经常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在施工过程中找出各种借口,来获得另外的收入,从而造成难以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3)由于不完善的监理制度和监理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原因,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迅速的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我国我国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难点,只有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后,我国项目工程管理实践才能翻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 工程管理理论解析与体系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1-4.
[2]刘慧哲.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6:50.
关键词:项目融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刘樱(1980-),女,湖南攸县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谢婷(1982-),女,湖北洪湖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上海电力学院校级课程建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12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85-02
工程项目融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发展于60-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再次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项目融资被介绍到我国,并且在一些大的国内和国外投资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特别是近十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拨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建设资金的需要,大量发行建设国债又会增加政府风险和偿债压力,与此同时国内银行存款、民间资产和国外资金相对比较充裕,这些都为工程项目融资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我国奥运场馆的建设、多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相继采用了项目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困难,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支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如2004年5月建设部的关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6年9月开始施行的《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等。新的一轮项目融资应用开始呈现,这对从事工程建设的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快地对接工作,满足用人单位用人需要,提高“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笔者针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项目融资作为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近30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为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发筹集资金的卓有成效并日趋成熟的手段,[2]其原理和方法都与传统融资方式完全不同。“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正是讲授这种新兴的现代管理原理和方法的课程。
工程项目融资主要运用在石油、钢铁、森林、发电以及一些中大型项目建设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高校的引进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比较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如何把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3]本文试着就该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笔者的实践和思考,结合有关资料,认为“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应从项目融资基本理论入手,着重介绍项目的投资结构、项目融资的资金结构和资金成本、主要的项目融资模式、项目担保和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等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如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工程经济学、金融学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基于此特点,加上课程授课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环节,使得该课在相关专业课程里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
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多问题,笔者结合有关调研,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项目融资是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它是金融和经济类专业课程,同其他课程相比,与自己毕业所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甚至认为,这种新兴的筹资方式是面向大型工程项目的,而自己身边所接触到的工程更多的是一些中小型工程项目,项目融资在日常工作中的实用性、普遍性较小,且由于该课程对知识储备的要求较高,一般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开设,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3]
2.教材适用性不强
一方面“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课程,需要具有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的支撑。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是一门新兴课程,与我国工程项目融资的实际发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材内容既要完整描述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与其他有关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又要对我国目前的项目融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和研究,同时辅以案例分析和讨论。目前,我国关于项目融资的教材虽然较多,但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程编著的教材几乎没有,拥有完整案例的教材就更少了。同时,由于项目融资发展的速度较快,教材出版的滞后性使得有些内容并不一定和现实相符。所以,学生较难理解和把握有关课程内容。
3.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和渗透不够,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如何合理设置实验或实践环节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有待研究和探索。
三、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针对前述几种问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选择合适的教材,合理选择和设置教学内容
如前所述,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不太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专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程编著的教材几乎没有,同时拥有完整案例的教材也很少。也就是说现有教材不是针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作出恰当内容安排。教材案例的不完整使得学生难以全面了解项目的背景、进展和实际操作等详细情况,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把握课程知识要点的局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补充课程讲授内容,依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与整合,达到精简和优化的目的。课程结构、课时设置及对应的实践环节设置如下表1所示。
2.强化案例教学
课程涉及的专业较多,同时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实践性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融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融资过程,增强对融资结构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穿插案例讲解,突出工程项目融资的实务性。如在讲到工程项目投资结构的非公司型合资结构时,可以插入波特兰铝厂项目以说明非公司型合资结构的特点。讲到“提货与付款”和“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两种协议时,引入加拿大塞尔加纸浆厂项目采用的有条件的“提货与付款”协议,即一个介于“提货与付款”类型和“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类型之间的长期产品销售协议来予以阐明。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图像、声音等非常直观和感性的方式呈现工程项目融资课程中涉及的工程项目概况、项目组织结构图和银行保函等内容,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直观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印象,同时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到项目融资的组织时,以来宾B电厂的合同结构图可以很直观地说明各参与者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此外,利用适当的网络资源,如建立公共邮箱把教师授课的讲义、多媒体课件和思考题上传上去,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思考提问。教师通过公共邮箱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提问做出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难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及时解决问题。[3]可见,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应用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
工程项目融资课程涉及的专业很多,知识内容体系庞杂,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非常重要。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授课前的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同时引入当天要讲述的知识重点。如通过回忆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引入项目资金成本的概念,进而讲解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从而导入当天新内容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合理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也可是让某个学生提问其他同学回答,教师再加以补充和进一步追问,这种课堂问题讨论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理清学习思路,加深学习效果。授课结束时要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思考题,以对当次课程要点作强化记忆。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5.加强教师素养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就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3]首先,教师应该积极投身到工程项目实践中,加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素养,以期在教学中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再者,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地把业界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动向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继续深造和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四、结语
“工程项目融资与保险”课作为电力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专业性、时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课程专业知识掌握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和相关工作的开展与熟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做好功课,同时根据需要将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有机结合,合理采用问题导向型等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考虑到课程的实践性需要,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极井.项目融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工程管理专业《项目融资》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经济师,2009,(2):163.
【关键词】:建筑工程 提高人员素质 团结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在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因管理问题造成的返工和浪费材料的现象,现在建筑市场利润的透明和建筑法律法规的健全及社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等综合因素导致工程利润越来越薄,公司都想在微利的情况下采取某些措施相应将利润再提高一些。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其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公司管理人员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尤其缺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公司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损失、提高工程效益,就成为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目前公司管理人员的现状
公司当前高层次的建筑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基层中上来的,尤其是身边很多年龄较大的同事,他们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都靠自己的经验摸索,而且平时不学习新规范、新技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现状导致了公司管理人员在管理素质方面存在能力较低,不善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没有全局观和整体把握能力;同事之间协作能力较差,责任感不强;对于分包队伍的驾驭能力不高,并缺乏与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沟通能力,最大的缺陷有时是坐井观天或者是固步自封,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虽然当前国家已实行了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考试中理论性内容较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学习力所以很难通过考试,而年轻人则比较容易通过,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而出现较严重的资格证名不副实现象,正因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直接加剧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尤其是很多标志性建筑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给世人敲响了警钟,像北京电视台大楼和前年奥体中心的着火事件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当然公司还没有出现类似安全事故,但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所以造成成本的提高。
二、建筑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否则会成为工程建设的那一块短板。
1.专业知识素质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在工程中承担工程管理任务,实现工程的目标,要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则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首先,具备较强的技术素质,必须掌握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对新规范及新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要,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和规程规范;乐于接受新事物,管理用新材料、新工艺、取得新成果。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济素质,公司很多管理人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认为有经验就行,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各种经济关系,纵横交织,错综复杂,这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造诣和管理学修养。
2.综合能力素质
仅仅只有知识却不会运用于实践的管理者也不是合格的管理人员,作为一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决策、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应变和创新能力。消除系统内机构运行产生的矛盾、问题和障碍,确保系统内各个组织机构能够正常运行。譬如说利用会议进行协调,工程例会是进行协调的重要方法,参加会议的各方对工作的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当然这些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总结,相互学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个管理人员不断修炼的过程,毕竟干工程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总之,现在干工程需要的是综合型或者说复合型的管理人员,这就对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有这种意识,并付之行动。3.职业道德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时时处处按政策、原则办事,自觉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廉能生威,理直气壮,以理服人,有据有节,管到点子上。当前某些工程管理人员存在着工程道德缺失问题,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所以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经营管理道德品质。因此应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乐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素质的措施
1.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国家相继在建设工程领域建立了多种执业资格制度,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还设立了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虽然当前已经有这一整套的执业资格制度,但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挂靠”现象,很多年轻人考执业资格证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挂靠”获得相应的收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执业人员和实际的在岗管理人员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所以要想真正提高素质首先必须禁止“挂靠”切实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审查持证人和管理人资料,并在执业过程中不定期抽查,确保持有资格证者和在岗者是同一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执业资格制度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2.执业资格名实相副。
目前各种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大部分考试内容都在教材上,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对实践经验要求并不严格,虽然对工作年限有要求,但没有要求具体是在什么岗位上的工作年限,这样很多年轻人的记忆力很好可以一个人考很多个证,但一些年纪大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由于记忆力较差或缺乏学习力导致很难通过考试,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既有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使得取得执业资格的大部分人最终并不能达到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因此,建筑类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应严格专业要求,所报执业资格考试应与所从事岗位相一致,考试内容中应加大实际管理问题分析内容的比例,既要满足知识面的要求也要满足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具备执业能力,或者说名实相副。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资格证,最重要的是能具备与本身资格证相符的管理素质,做到表里一致,否则只能是华而不实,对于自身的工作是干不好的。
3.终生学习,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经常性更新的社会,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提高。要认清自身素质与形势要求的差距,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坚持不懈的精神,进行知识更新,增强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4.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
【关键词】沙盘模拟工程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55-02
工程管理专业作为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主要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技术和法学等基本知识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由此可见,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特色鲜明、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专业。
1.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他们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从在校期间对学生培养要求还是从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的期望来看,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对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根据对本校近三年249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调查获悉,近百分之八十二的学生在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或是咨询公司从事现场施工技术、监理工作以及概预算或是招投标工作。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正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的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学校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提高教学的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为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更具有紧迫性。
2.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是训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及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一个实体工程从签订合同开始到最后完工的全过程,使学生把专业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有效实践教学环节。在沙盘模拟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扮演角色的岗位职责编制各种工程计划并操作实施,最后通过教师应用配套软件来考核每个小组以及其成员的项目管理成果。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环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策划阶段、执行阶段以及最后的收尾阶段。
2.1 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是沙盘模拟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项目经理、财务经理、采购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各司其职做好整个工程项目的策划。
策划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沙盘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质量直接会影响工程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学生通过对工程资料的了解,运用所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知识合理选择依次施工、流水施工或平行施工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生产经理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根据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求计划;经营经理根据进度计划计算每月报量收入、班组以及施工机械进出场时间;采购经理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经营经理的安排的班组进出场时间选择库房容量以及其他临时设施容量;财务经理根据报量收入和原材料采购计划以及经营经理提交的成本计划选择融资方式和金额,并进行盈亏分析;而项目经理负责总体指挥、控制和协调工作。
2.2 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是项目管理沙盘的具体操作阶段。根据策划阶段的策划表格,按照沙盘操作表逐一执行。在执行阶段各个成员一定要在清楚全局策划的基础上,以策划阶段的策划数据为指导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按沙盘操作表流程逐一进行。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和时序性,不准跳步操作,不准多步操作,更不要盲目追求操作速度。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接到工程变更通知时不要慌乱,首先小组各成员一起分析变更对下一步工作的影响,然后制定应对方案并进行成本测算,核查按变更后方案对现金流的影响。当变更对施工进度计划产生影响时就要考虑对应调整劳务班组、机械进出场、材料采购等计划。
2.3 收尾阶段
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个小组的策划和执行成果进行点评以及对小组整个沙盘模拟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每个小组递交的策划和执行表格,运用沙盘模拟配套软件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并对每个小组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进度情况、盈利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个项目的策划和执行积累经验。
3.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效果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要求学生具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组织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前提,同时又必须熟练运用合同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进度管理、信息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造价管理等多门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能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主要职能不再是讲授而是是引导和服务;而学生则变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以讨论的形式学习新知识,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学生把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想法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并体会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一切后果,进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通过近三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沙盘模拟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把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有效的结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能给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校企合作,建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更直接的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增加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利用学校的专业理论优势指导企业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虽然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随着沙盘模拟的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其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黎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陕西教育[J],2009,4
[2]马立强.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74-02
一、工程管理专业与其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覆盖范围。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的划分
实践实习体系分为四大块,即认识实习、教学实习、校外实习、毕业实习( 顶岗实习)。
1.认识实习。包括建筑施工图识图、参观施工现场等,了解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标准,建筑施工图的运用以及建筑施工的过程和质量控制,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有助于学好专业课,同时对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点有所了解。
2.教学实习。按照实践大纲和实习指导书的要求,通过图纸抄绘、建筑构造节点设计、建筑测量现场实习、施工技术现场操作以及工程预决算模拟实习,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在考核上尽可能与企业接轨,聘请企业专业学者,以企业用人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或者选用国家技能试题库的形式加以考核。
3.校外实习。是与已签订实习协议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专业技能。要注意实习单位要有相对稳定的指导老师,学校要进行实习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掌握情况。带队教师要善于总结,找出与企业标准的差距,以便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可行。
4.毕业实习。是学生综合提高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的学生按照其发展方向安排毕业实习的岗位,要学生带着任务出去,带着成果返校。并且要有专人负责、指导,为学生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没有从政策导向上和考核机制上对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进行鼓励和引导,影响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缺乏科研水平高或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缺乏对实践教学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的设计,缺乏对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教学的重视与指导。
2.课时分配过少。中国现行的土建类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必修课主要包括政治与德育课、公共基础课和自然科学基础课,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基础课;限选课为主辅修课群组课程;任选课为专业方向性课程或兴趣课程。在课程总体结构上,必修课程占据核心位置,实践教学所占比重明显少于理论教学。
3.培养目标弱化,缺乏专业特色。由于多数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大都参照土木工程进行,实践大纲的制定偏向专业技术训练,实践的安排缺少工程管理专业应有的特色,如计价管理、成本管理、招投标与合同谈判、采购管理等。另外,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通常在一年以上,而学生生产实践安排仅几周,只能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部分专业技术内容,缺乏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认识。
4.校外实习实践难度大、成本高,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由于施工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较重、风险过高,加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需要支付一定的培训、管理成本,学生在实习期间只带来麻烦不能带来效益,而学校实践教学经费又严重不足,不能给予企业一定的责任风险补偿,导致大多数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即使部分项目接收了学生实践,但实际上也没有给学生分配任务,不能为学生做好现场专业指导,不能使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
5.对学生实践效果的考核评价缺乏柔性。多数院校对学生生产实践效果主要通过实践日记、实践报告、专题作业、实践单位评价意见、实践单位考勤记录、实践答辩几个方面评价,这其中能够真正反映学生实践效果的主要是实践答辩,其他几方面指标缺乏柔性,从而不易体现“软管理”的实践效果,特别是分散组织实践时,由于缺乏教师与学生实践场所的有效沟通,缺乏对学生实践全程的持续监督,容易出现学生抄袭或造假的情况,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效果。
6.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交流和总结。多数院校在生产实践结束后,没有适时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或组织答疑会。生产实践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实习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或答疑会,认真听取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这些问题更新、调整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7.实践教学师资薄弱。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实践教学的师资一直不受重视,实践教学普遍存在水平不高、待遇较差的现象,甚至部分课程的实验教学由理论课教师兼任,而理论课教师兼任实验教学的一个最大弊端是实验项目及要求往往由他们自己确定,一些难度较大、费时、费力的实验项目得不到落实,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考虑不多,实验室开放的要求更是难以实现。同时,实践教学人员中缺乏具备“双师型”素质的专、兼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部分专职实践教学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锻炼。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加之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生产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
四、对策
1.明确学科定位。学科定位对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只有根据定位准确的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确定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国工程管理学科定位应为:研究工程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指挥与控制等管理问题的学科。中国工程管理教育应走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实用性的道路。培养单位应“突出工程领域特色”不动摇,在充分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管工结合、工为基础、管为主干”的办学特色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2.调整教学内容结构,适当增加实践课时。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知识体系完整、协调与平衡,要协调工程技术与管理课程的比例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一方面,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应把工程技术内容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的融合;另一方面,工程技术是工程管理的基础,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所以强化工程技术与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总之在课程结构上,要注意充实有关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课程与实践性环节,压缩与工程管理无关的泛泛而谈的一般管理课程。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满足实践要求的实验室、实训室。对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另外,根据行业特点,不断更新试验设备,在设备配置方面体现高标准、高起点的特色。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当地建筑企业经过协商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互派相关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学研合作,使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科研上从项目论证、市场调研到技术攻关不断进行交流,使校企双方的产学研工作真正达到一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4.建立客观科学的生产实践考核方式。考核是衡量实践效果好坏的手段,以往的考核方式是实践结束后,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日记、实践报告或总结以及实践单位给学生的评语和实践答辩情况,按各项内容的所占比例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但在教学中发现这种以提交实习观摩资料为主的考核方式,易出现抄袭或造假现象。建立灵活机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如在任务书中设计若干单项与综合训练任务,对实习结束后需提交的书面资料设计统一模板,细化需提交内容,保证深度及完整性要求,从而降低对书面资料的考核计分权重,加大现场机构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和对应的答辩考核权重,计分权重可达60%以上,并实行否决制,即通过答辩及相关材料印证,若发现提交资料存在造假情况,判定其实习成绩不及格。从而改变生产实习=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专题作业这种考核模式,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5.组织必要的生产实践交流与总结。实习结束后,工程人员与教师联合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答疑会。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通过实习反映的意见和工程人员对课堂教学或实习提出的意见,甚至可以邀请工程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制定的优化,使其贴近工程实践,以实习促进教学。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为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建立典型案例素材库,加强对实践教学经验的储备与共享。
6.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可以积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改善师资结构;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鼓励教师从事与其教学有关的社会兼职;加强师资的实践认识提高实践经验;完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建立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师准入制度,对教师采取考核机制;促进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要建立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