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的基础形式

工程的基础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的基础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的基础形式

工程的基础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重要性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重要的生态和资源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具有情况复杂、人员和资金流动性大、材料与结构技术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技术应用、细节处理和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承受着复杂的荷载,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水利水电基础的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方面的要求,就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最终导致险情的发生。和一般的工程项目比较,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繁琐很多,设计也较多,为了有效地减少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一定要将基础处理工作做到位,并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另外,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往往都是在枯水期施工的,相对说,施工的工期比较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在机械设备的选择方面还需要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

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行业之一,对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所以,在实际建设施工中,为了满足更高的质量要求,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加以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及提高施工操作水平,依据实际施工环境需要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其质量,尤其是保障基础施工作业的合理性,必须完全按照要求进行建设施工。

3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3.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

地基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地基受地质环境的制约,有着极其不稳定的特点,所以针对地基施工要掌握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质的特性,采取不同技术加以处理,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降低其破坏力,更能整体上保障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地基渗透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主要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因空隙过大而出现的一种问题。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为了有效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就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预防。渗漏及管涌现象的出现不仅仅会影响施工进度,更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

基础沉降受其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地质性质以及工程结构的变化。防止沉降现象的发生,从某种角度来讲,沉降现象一旦发生不仅仅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更加会因基础沉降而导致地震现象的发生,给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重要损失。

4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4.1 锚固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免会遇到施工难度相对比较大的施工环境,尤其是针对山区作业施工更好选择好相应地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其施工质量。锚固技术就是针对相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施工作业技术,它能有效的依据山区地形、地质状况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施工设计,且能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对抗稳定性以及抗滑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4.2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预应力管桩主要由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两部分组成,这两种预应力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都起到了不同地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预应力管桩施工作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沉降等现象均采用震动法、射水法或是静压法、锤击法等进行处理,这几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可以依据施工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下面就常用的静压法及锤击法进行详细的分析,静压法主要是通过桩机来加大其预应力管桩的压力,将管桩压到地面以下,达到作业要求。锤击法主要是针对水利水电建设质量要求选择使用,一般情况下,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相对较高,所以这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3 水泥土的应用

水泥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材料,对其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其进行合理配比,达到施工作业的规定要求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水泥土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加固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地基因施工作业而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对水泥土灌浆深度均在50厘米左右,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地基的稳定性,更能提升整个地基的承受力。同时,水泥土与土壤质量、密度及掺和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水泥土搅拌前要认真分析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比,从而保证其质量。

4.4 软土处理技术

针对软土施工而言,它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作业施工,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置换法对其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且节约成本,如灰土等材料的使用就是不错的选择。其次,可以采用重锤夯实法对其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履带机起重机进行吊锤,压实其软土。最后,也可以采取排水法进行加固处理。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形式对其进行表层土的排水作业,将积水排出,达到压实的效果。

5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展望

虽然基础处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基础处理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所以在实际工程作业施工中也必须加强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的质量监督检查。如水泥浆凝固、成槽工艺、防水施工作业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与审查。此外,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从长远来讲,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必须注重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保证其质量,更要满足长久利益发展的战略目标。

6 结束语

从上文分析得知,基础处理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础处理技术影响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正所谓“根基不稳,地动山摇”。所以,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加强基础处理技术的质量管理,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施工工艺水平,以及控制好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核心作业,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其质量,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缩短周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达到经济、高效、安全的目的提供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占涛,叶盛茂.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探析[J].门窗,2013,9.

[2]徐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2.

工程的基础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础、承载力、富余量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我县城市高层和次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高层建筑和次高层建筑以及深软地基的多层建筑,桩基础是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近年来人工挖孔灌注桩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当桩承受的外力(轴压、弯矩),较大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只要施工条件许可,采用人工挖孔桩往往是既经济又安全的。

如我县威坪镇特丽雅中学教学楼:原设计采用Ф900~1000的人工挖孔桩,桩长11.5m单桩承载力计值为1180 KN,经笔者提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桩长由11.5m改为桩长5.5m,并在原位将3根工程桩作为试桩。试桩时桩的极限承载力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要求确定,即1.6×1180=1880(KN)。3根试桩加到2000KN,沉降量分别为3.4、2.07、3.37(mm),与规范的试验终止值40mm相比有很大的富余。

上述实例表明,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试验值与按规范公式计算值相比有很大的富余量。但现行桩基规范对人工挖孔桩的承载力有所低估。因此建议制定更加合理人工挖孔桩的技术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挖孔桩在灌注混凝土前须认真清除孔底虚土及地下水等问题,才能成功。

2、关于桩长与桩端持力层的选择:

威坪镇特丽雅中学教学楼工程,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将桩端放在粉砂岩上不仅桩端承载力较高,见桩的长度变短,当桩长在5.5m左右,成孔的施工不会很复杂,因而节省桩孔的造价。

3、关于岩石层桩端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目前的规范对岩层的桩端极限承载力是按工程地质勘探取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确定的。姑且不论再精心的取样也会使试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试样强度一定会低于它在原始状态下的强度,而且该方法在理论上也是不妥的,原因如下:

对于各土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往往可提出两类不同的地基耐力指标:浅基础设计时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和桩基础设计时的桩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后者往往比前者大很多。其原因是受力机制不同,若将浅基础视为一般受压,桩基础桩端下的地基则是局部受压,是正确的,但相对于岩层而言,作为桩端下的岩体当采用单轴抗压强度来确定qp时,不仅没有受到局部受压的有利因素的调整,反而采用无侧限的圆柱体试件来代表其强度,差别可想而知,因此对岩层的桩端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是值得各位探讨的。

余贤高(1962),男,浙江省淳安,高级工程师,大学。淳安华远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总工,主要从事地质灾害治理、爆破以及爆破对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的影响、地质滑坡体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等的施工及研究。

参考文献

工程的基础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础类型

1前言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不少国外建筑设计施工的新技术、新方法,各类新型的建筑物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加上建筑设计施工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给建筑工程基础类型选择带来多样化。

由于各类新型建筑的出现及建筑工程基础类型选择的多样化。目前,在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了在同一场地中的不同建筑物可采用相同的基础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同一场地中有不同的基础持力层可选择时而可采用不同的基础类型;同类型的建筑物在不同场地的岩土条件下可采用不同的基础类型;相同类型的建筑物在同一场地有多个基础持力层可选择时亦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基础类型等新情况。

但是,不论选择哪种基础类型都涉及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合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等关键性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成果文件,是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地质依据。成功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地质评价应该是正确的;推荐的基础类型应该是工程上安全的、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质参数和水文参数是较准确的。同时会被设计和业主采用的。工程地质评价及基础类型的选择是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核心和重点,是解决拟建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等中心问题的答案。如果工程地质评价或地质参数不准确,基础选型不合理,轻则造成浪费和重大经济损失,重则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因此,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岩土层特征,不良地质现象,地基稳定性和适宜性,基础类型及岩土参数的选择等问题必须根据地质调查,钻探及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等勘察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等,按现行的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和社会上现有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多种适用的基础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基础型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一种最优方案供业主及设计部门选择。建筑基础选型既是场地勘察的重点核心,也是勘察报告的精华。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中,往往一个建筑群中有多种不同建筑物,如一个住宅小区,既有别墅和多层建筑,又有小高层,甚至高层建筑。因此,场地勘察报告中的基础形式就面临针对各类不相同的建筑物进行多种的选择;有时甚至连基础持力层也有多种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基础类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侧重点和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有所区别的。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浅谈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几种建筑工程基础类型的特点及评价方法和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2常用的几种建筑工程基础类型

2.1 天然地基浅基础

天然地基浅基础是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基础类型,是最经济、施工技术方法最简单的基础类型;是工程质量最容易控制和最容易得到保证的基础类型;也是建筑工程首选的基础类型。其一般适用于9 层以下、荷载较小且单体占地面积较小的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中的侧重点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a.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b.不良地质;c.岩土层的均匀性和有无软弱下卧层;d.基础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拟建工程的荷载要求;e.地基沉降是否均匀及地基沉降量、变形能否满足要求;f.基础持力层顶板埋深差异程度及地下水位埋深对施工的影响。

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尤为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在花岗岩地区的挖山填沟平整形成的地基勘察中,严格分清原生花岗岩残积土和搬挖新填的花岗岩残积土尤其重要。由于原生花岗岩残积土和挖搬新填的花岗岩残积土十分类似,有时不全面比较分析就很难分辨。如果辨别错误时会出现严重后果。

2.2 预制桩基础

预制桩基础是在上部地基岩土层无法满足拟建工程荷载和变形要求的条件下,不能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基础时,且基础持力层埋深较深的条件下常用的基础形式。此类基础适用于中等荷载(20 层以下)的建筑。由于预制桩具有易施工、适应地层广、工期短等优点。近年来在广东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山、珠海、顺德等。选用此类基础类型时,在勘察中除了做好常规的地基勘察评价内容工作外,应特别注意分析评价如下两个问题:a.沉桩的可行性评价,即桩要穿过的上部的地层特性评价。当桩要穿过的上部地层有较厚的砂层或有硬壳层时,就要根据砂层的厚度和密实度或硬壳层的厚度和硬度进行具体分析论证评价,在考虑到砂层厚度时还要考虑打(压)桩产生的挤土效应,确定沉桩的可能性。

b.当选择硬质中风化岩面作持力层时,应特别注意桩尖持力层的岩面产状。大多数平原的灰岩地区,在其岩面上往往有一层1~5m 厚的流塑状的风化残积软土,往下直接就是中风岩。当中风化岩面产状较陡且选用作桩尖持力层时,岩面上覆流塑状的风化软土对桩周无侧压力和摩阻力,容易使桩尖产生位移。同时桩尖在岩面处易产生弯曲并折断。上述地层条件不宜采用预制基础。

2.3 伐板基础和箱型基础

伐板基础和箱型基础是高层、超高层建筑常用的深基础类型。基础埋深较深,地基开挖深度大。地下室一般为2-4层,埋深一般为9-16米的居多。有些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可20多米。此类深基础具有造价高、风险大、施工难的特点。勘察报告必须对其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可行性进行透彻的、正确的、全面的论证和评价。使选择的基础类被业主和设计采用。勘察的过程中除查明和评价拟建工程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结构、分布、深度、厚度、坡度、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等,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等常规内容外。勘察的侧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是:a.查明和评价地下水的埋藏状态及地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强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对基坑开挖的涌水量进行试验并预测;为基坑设计和开挖提供水文地质参数。b.岩土层的特征、状态分析评价要准确,报告提供的岩土层的内磨擦角(ф)和凝聚力(C)值要准确,为基坑的设计、开挖和边坡支护提供准确岩土参数。c.对坑底的基础特力层、下卧层及其以上岩土层压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为地基沉降提供准确的地质参数。d.勘察报告应对提供的基坑开挖和边坡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论述,确保工程安全。e.分析研究和论述基础施工对周边地区的现有建筑物的影响。如基坑降水对周边地区地面沉降的影响,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等。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f.查明和评价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供整治的方案及岩土技术参数的建议。g. 确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拟建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2.4沉井基础

沉井基础主要用于软土地基的一种地下构筑物的基础类型及桥梁工程在河海中的基础类型。此类深基础在基础施工中采用特殊方法――在井内挖土靠其自重下沉或对井壁四周冲水靠其自重下沉。根据沉井施工的特殊方法,勘察评价的侧重点是:a.查明和评价井下沉范围内土层的特点及其均匀性,特别是有无硬夹层。b.查明和评价沉井施工对周边地基__和建筑物的影响。C.查明和评价沉井井底的基础特力层的产状及其平整度。当井底持力层采用岩层时,必须查明和评价岩面的产状及其平整度,防止岩面倾角大而造沉井倾斜而难于纠偏。

2.5钻冲孔灌注桩基础

钻冲孔灌注桩基础具有适用于各类复杂地层,单桩承重荷载大等优点,近年来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公路铁路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桩的受力不同又把钻冲孔灌注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勘察过程中除做好常规勘察内容的工作外,侧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如下:a.对成孔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地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孔,桩穿越的地层中有无太厚且易塌的软土或砂砾层,对成孔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评价,指出可能产生塌孔的层位并提出处理的方法。b.查明地下水的分布和状态,对成桩的可行性进行预测。对桩穿越的强透水且厚度大的强富水层及地下迳流的状态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地下水对注浆产生的影响,提供可采用的处理方案。C.做好室内外的测试工作,提供准确的桩周岩土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参数。当端承桩选用岩石作持力层时,必须查明桩端以下10 米范围内有无软弱夹层。

工程的基础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既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形成建筑实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最基本内容。因此,想要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要从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入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程实体的质量,也就是要满足业主所要求的如主体结构安全、建筑地基基础的牢固以及合理的通风采光等使用功能;二是施工的管理质量,也就是指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程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由此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相关部门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过程时,要立足于对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从而真正实现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基础性工程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在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若是出现裂缝问题或者是其他的房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也主要是由两种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是由于堆放的混凝土构件的时候没有将枕木便放在同一混凝土的垂直直线上,由此而产生的拉应力构件也会产生裂缝现象;二是在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表面因收缩变形而产生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2.结构漏水。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部位一般是在檐口、山墙和变形缝处。产生渗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温度变化过快使防水层产生破坏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人员在细部处理上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等人为原因。

3.施工材料质量低劣。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一是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没有对所需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明确的标注;二是在选材的时候,因片面追求低造价而偷工减料。

4.通风孔道堵塞。通风孔道堵塞的原因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导致建筑质量不过关,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杂物落到通风孔道内,最终堆积造成通风孔道堵塞。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问题的产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看主要还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保障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二、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若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还必须要建立有效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素控制,并将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还要将这些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位,并使其真正的发挥其基础性监督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质量责任制。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人是最基本的要素。它既是操作者,又是组织者;既是被控制的对象,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事故和不合格产品的源头。因此,整个质量控制工作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人员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2)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在基础性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材料、半成品、构件不合格或因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工程事故的情况,需要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

2.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是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进行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从工程施工的基本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

3.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人员的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施工质量的优劣,而现在不少的施工企业以及施工技术人员普遍的职业素养不是很高,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常识还未认清就仓促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想要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严格按照施工准入资金进行有效的提高与调整,并从职业素质抓起,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4.确保施工所使用材料的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建筑构件和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严把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和使用关,以此确保基础性工程的质量:(1)严把材料采购关。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各种违规销售的手段层出不穷,回扣、提成等对材料采购人员的诱惑力极大。因此,在采购员的委任上,应选择那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材料鉴定水平,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2)严把材料检测关。现阶段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即使是对于那些具有正规质量保证书的材料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测,以便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对于那些质量保证书不齐的产品,则应追查到底,确保“三无产品”和不合格材料不进入施工现场;(3)严把材料使用关。对于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就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仓库、场地、道路等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进行材料的使用,降低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要注意对施工使用到的试验仪器、机械设备等进行管理和检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5.优化施工方式。所谓优化施工方式,就是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想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一般来说,虽然采取先进的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会提高项目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施工工艺的合理优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是息息相关的,施工质量不仅决定着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是否成功,还决定着现阶段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否到位、监管能力是否成功,投资理念是否正确等。但是在现阶段的项目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监督监管力道不足等情况,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基础性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成钧,任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07).

[2]金立革,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工程的基础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字】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措施

一、桩基础施工打桩环节的技术问题

(一)桩基础的承载力与完整性难题

1、预制桩常见问题及分析。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桩身断裂或者桩顶断裂的问题。在岩土工程建设中,运用锤击打入法将预制桩沉入地底的过程中,桩身容易出现斜错位。地表上的桩尖部位土质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在灌入桩身时,由于强度增大,偏离轴线,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锤击,桩身便会逐渐弯曲,继而发生回单现象。桩身表面承受难了双重压力,并伴随着持续地锤击,最终会导致桩身的断裂。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建设前,特别是在地底岩土工作中,要运用钎探对地下障碍物进行大扫除式的清理,并且将预制桩的长宽比设置在30以内。另外,地质环境的质量水平也会影响预制桩的倾斜或断裂状况。

2、成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措施。根据直形和扩底的方法进行人工挖孔,通常要在地下水分少和土质好的环境下,但问题是在挖空过程中常会遇到虚土环境,在用混凝土浇灌桩身后,会出现萎缩,这时采用低压变动测量法测量桩身时,超声波状态下的桩身时不完整的。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寻找到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人工挖孔后,没有立即注入混凝土,孔壁长时间接触到空气中的水汽,蒸发过后导致被碰入孔内和四壁的松土没能得到及时地清理。另外混凝土的均匀度是影响桩身离析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混凝土的操作,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并记得及时清除周围泥土杂质。

3、套管护壁的常见难题及解决办法。套管护壁成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桩身直径过小或者低于地下水位,容易发生桩身缩颈现象。在地下土层中,套管经常会发生振荡的情况,这是由于土质过于松软,周围泥土中的颗粒和水汽不能及时扩散出去,而形成对桩身的压力。要避免这种缩颈现象,必须提前把握周围土质环境的状况,作出精确无误的测量,有效控制拔管的时间和速度。

(二)施线和桩基的检测问题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图上预先设置好的桩位和设计要求,精确地移动到正在施工的目的地,给施工者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在桩基础施工建设开工前的测量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后期施工的质量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些单位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擅自修改施工的结构和流程,还没有等到桩基检测结果出来就已经开始施工了。在施工中的所遇到的一些机械设备却往往没有可行的方案与之配套使用,没有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前期检测地理环境和水质状况对桩基的施工有着重大影响,比如可以根据考察过后的结果探讨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计划,规定每一步要做什么,采用哪种方法,这些都是施工打桩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二、桩基础施工打桩注重土地震效应

根据相关《关于我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抗震设防烈度的通知》文献,在进行房屋建筑时,应该注重防震措施。其中已经详细的描述我国建筑的相关要求,对抗震设防烈度以及设计地震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场地抗震它的基数为7(Ⅶ)度,进行基桩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该问题。打桩时最重要的是材料的使用,在这主要选择了几个钻孔为主要代表,根据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进行设置。通过实践发现,该打桩的方法比较有效,能够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ZK7孔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

覆盖层名称 厚度(m) 状态 剪切波速经验值vs(m/s) 传播时间t(s) 等效剪切波速vse(m/s)

素填土类型 2.0 比较松散 131 0.015

123.45

淤泥类型 9.5 流塑性强 99 0.095

贝壳混淤泥类型 5.2 比较松散 124 0.043

粉质粘土类型 1.8 非常硬塑 269 0.008

(1)素填土类型,该土质比较松散,可以断定它的力学强度低。这些土质如果得不到处理,不能将其当成建筑材料使用,这样打出的地桩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

(2)有的泥土它的属于淤泥类型,流塑性比较强,这里土质承载力比较低,压缩性也比较差,这样的土层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尤其是打桩使用,该土质如果当成了基桩材料,安全隐患被埋线,它的抗震性不言而喻。

(3)贝壳混淤泥类型,它的力学性质比较强,压缩性优,属于同等强度。可以考虑作为基层土,但是如果地桩深度比较深,那么它就不适合使用。

(4)粉质粘土类型:强度比较强,其工程地质性能好,是良好的预应力管桩基础持力层。选择这样的基层土,作为地桩基土,它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选择材料也是常见的技术难题,如果没有认清地基打桩工作重要性。在进行材料浇筑时,出现问题这将给工程带来未来。

三、桩基础施工中水问题的处理

(一)地下水处理问题

工作人员在利用人工挖孔钻开挖的时候,如果遇到粉砂,细砂层地质时,由于地下水的压力作用很容易形成流沙,严重时导致井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而我们在使用这项新技术时,要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办法,当水流不大时,可以采取单桩抽水,当水位较高时必须采取多桩同时抽水来降低水位。为了寻找到一种施工精确,操作简便的有效施工方法,人们经过了多次实践和研究之.后,终于发现了一项现代化的可行途径,那就是井点降水。倘若桩身设计地不够大时,还可以就地排水来阻止水位过高。

(三)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施工问题

在寒冷的冬季,如何保障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强度和质量是很多施工过程的一大技术难题。在遇到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搅拌混合物无法满足要求,往往需要对原材料中的其它物质进行预热,例如水和骨料就需要靠加热来进行实际试拌,一般优先采用的方法是加热水,如果热水也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必须同时加入热骨料,水的加热温度在60度最为适宜,最高不能超过80度,骨料的加热温度则不能高于60度。另外,水泥等一些外加剂不能直接加热,但可以前期进行预热。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在运输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散热,当周围的气温过低时,在混凝土的浇筑部位进行预热,避免持续受冻。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保护措施,防潮和防冻。

结束语

在桩基础施工建设中,只有不断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中的难题,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在管理有序的前提下,对桩基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安全可行的办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跃川.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