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成本管理引起了学术界和医院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上,而相对忽视对成本价值流程和医院所处外部环境的分析,使得医院成本管理呈现出片面性,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探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一、价值链概述

“价值链”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的,指出企业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条价值链来表示。 对于医院来说,各项医疗服务项目、采购、后勤以及医院与其供应商和患者之间的业务交往,都可以看成一系列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活动组成的链条,每一个活动都会导致资源和价值的消耗,这种资源的传递过程就是价值链。因此,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简单集合,而是一系列的价值活动有机结合构成的复杂系统。价值链分析作为一种战略分析工具,用来研究公立医院的各成本价值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战略角度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动态管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值链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价值链分析,即是将价值链分析与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相结合,寻求降低价值链成本和优化价值链流程的方法。二是外部价值链分析,即对医院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的分析。通过外部价值链分析,能够从宏观上掌握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自身在行业里的地位,找出成本优势和劣势,从而进一步探索上、下游成本管理的路径。

二、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元渠道逐步转变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二元结构,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1.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

医院的内部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者共同构成了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活动由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项目组成,是为患者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包括诊断、检查、治疗等,是医院最主要的经营业务。行政、后勤、科研教育、物流等属于辅助活动,不直接创造价值,但为医疗服务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支撑。这一系列的活动用价值表示就是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如图1所示。

2.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法

医院的内部价值链中隐藏着很多成本控制机会,将内部价值链分析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就是要求从价值的角度入手,分析内部价值链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识别非增值活动和无效活动,重构和优化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实现价值链各活动间无缝隙对接,从根本上改善医院的成本结构,挖掘内部成本控制潜力,提高效益。

(1)消除价值链中的无效或非增值活动。所谓无效活动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重复性的或者会导致等待时间增加的活动。非增值活动是指不能增加医疗服务的价值的活动。如“退药”活动既消耗了医院的人力和病人的时间,又没有创造价值,医院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医生和药房之间的沟通,降低处方的失误率,从而清除该活动。当然,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的非增值活动都需要清除。比如咨询、导诊、护士的三查七对、药剂部门的发药复查等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增加价值,但却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营、降低医疗错误的必要活动。

(2)改善价值链中的非增值活动。医院可以改进价值链中的非增值作业,如实行网上预约挂号制,或病人持卡就诊制,通过网络化管理简化门诊就诊流程,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3)整合价值链中的关系密切、性质相似的活动,分解那些复杂的、可进一步细化的活动。如果对各手术室功能进行整合,可以改变一个手术室只进行某些种类手术的现象,解决了手术室的瓶颈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逐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要求公立医院完善便民惠民服务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这些新变化促使公立医院必须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从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而这也是目前我国的医院相对忽视的部分。外部价值链主要包括行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患者价值链四方面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分析

1.公立医院行业价值链成本管理

行业价值链分析是指将公立医院置于医疗卫生行业这一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通过分析包括医院自身在内的从其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价值链,找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从而选择适当的战略降低成本。

行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的平衡与协调。每个医院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医院间可以实行横向联合,建立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机制,获得“1+1〉2”的效益,这样的医院才可以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双向转诊”就是横向整合的一个很好例证。当某公立医院患者流量偏大、床位持续紧张时,可以将那些病情得到控制、处于住院后期治疗的患者转移到床位使用率较低的下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既缓解了自身床位紧张的问题,也盘活了业务量不足医院的资源,更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效率。

2.公立医院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倡导多元化办医,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公立医院要想求得持续发展,必须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找出医院和竞争对手在各自价值链上的成本和价值差异,进行SWOT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指引。当然,在进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时,最好寻找比自己更有成本优势或在成本管理的某一流程上有优势的医院作为分析对象,取长补短,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成本战略。

3.公立医院供应商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并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因此公立医院供应商价值链成本管理变得日益重要。药品、制剂、设备等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和进行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医院的供应商偏多,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医院一般是通过价格谈判,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一个供应商,购销关系通常都是临时或短期合作,采购成本偏高。新形势下,医院可以利用网络广泛收集供应商信息,本着“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的原则,在对物资质量严密监控的前提下,建立公正合理的采购程序和制度,并从经常易的供应商中择优选择一两家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

4.公立医院患者价值链成本管理

患者是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消费者,患者的满意程度是医院外部价值的重要部分。改善患者价值链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患者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患者后续价值链等。由于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价值链与医院的内部价值链是合一的,所以这里只介绍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价值链。

医院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预约等方式,提高患者时间安排的主动性,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时间成本,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另外,医院如果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一周询访服务,增加医院的人文关怀感,必然会获得患者情感上的增值,也维系了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提高长期竞争优势,在战略高度达到医院成本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转变思路,将价值链分析理论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医院内部的价值链构成,还要分析医院所处的包含整个医疗行业、供应商、竞争者和患者在内的外部价值链,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加强横向联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战略的高度加强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取得长远发展。

注释:

①http:///link?url=bePIoxNM_OsJrn5AUVRDcREvd19jyhFqvmSI_Nvy-COofsWgPH8xWSvLnpRISZQF

②《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

参考文献:

[1]时玉梅.价值链分析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5:103-104

[2]余英.价值链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2,30:180-181

[3]周晓桠.SY医院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2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清单定额;计价模式;结算;审核

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我国现有清单计价模式并非与国外清单计价模式完全一样,在现在实施的清单计价模式下,建设方做好结算审核工作,实现建设工程计价模式分析与比较对节约成本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一)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行业壁垒下降,建设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企业及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对外开放建设市场的形势,就必须与国际通行的计价方法相适应,为建设市场主体创造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此背景下,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开始使用,并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算量,彻底放开价格,正确引导企业自主报价、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跳出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计价模式,依靠市场和企业实力通过竞争形成价格。

(二)清单计价模式基本原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理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计算规则(计价范围)提供工程数量,即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二、定额计价模式

(一)定额计价模式概述

定额计价方式是我国使用了几十年的一种计价模式,其基本特征就是价格=定额+费用十文件价格,并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不论是工程招标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均以此为唯一的依据,承!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确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2-.。定额计价是建立在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基础上的价格管理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

(二)定额计价模式基本原理

定额计价是国家通过颁布统一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以及概算、预算定额,来对建筑产品价格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国家以单位合格的建筑安装产品为对象,制定统一的预算和概算定额,计算出每一单元子项的费用后,再综合形成整个工程的价格。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两个: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为统一口径,工程量的计算均按照统一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确定以后,就可以套用相应定额及单位估计表,其工程量乘以各项工程单价,计算出直接费,然后按照规定的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就可以确定出工程预算造价或投标报价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就是量与价相结合,将竞争报价中最活跃的价格因素固定化。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比较分析

(一)计价原理不同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是由市场形成建筑产品价格,而定额计价原理是一种。量价合一。国家控制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做为商品价格的主导者是不适应与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只有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个体因素,提高自身生产力水平,通过竞争使企业获得生存,使产品价格形成,这样才能使建筑业科学的、稳步的向前发展。由此,可以得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原理相比定额计价原理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二)费用组成划分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五大部分组成,而定额计价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四大部分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措施费。间接费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

(三)计价程序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在计价程序上也有所不同。定额计价时分项工程的单价采用的是工料单价法,即只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工程量清单计价分项工程单价一般为综合单价,除了人工、材料、机械费,还要包括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和必要的风险费。采用综合单价便于工程款项支付、工程造价的调整和工程结算,也避免了因为“取费”产生的一些无谓纠纷。综合单价中的管理费、利润及风险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报出的。采用综合单价法计价是一个个别计价,市场竞争的过程。

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方向发展己成大势所趋,过去的定额计价模式由于不能体现出各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所以,定额计价模式被清单计价模式所取代,将成为必然。如今,我国已基本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工程计价。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将采用低价竞冷,在中标完成施工后,往往利用结算文件使其利益最大化,从而超支情况时发生,作为建设方做好结算审核是一种有效的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韦秋杰,攀伟清.节水型建筑建设的讨论与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黄晓兰,韦秋杰.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3,9(9)

[3]陈果,韦秋杰,黄晓兰.清单计价模式下提高甲方造价工作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1(4)

[4]王振强.英国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5]胡瑛.工程计价模式改革与清单投标决策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预决算、教学

一、“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的特点

“园林工程预决算”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区的预算定额3部分内容。

(1)园林工程预决算基本理论的特点

“园林工程预决算”的基本理论包括: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与组成;园林工程建安工程费用的构成等。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具备编制企业定额的基本能力。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特点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设部于2003年颁布的第一部计价规范。内容包括五章和五个附录。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主要表现在:

1.规定性。通过制定统一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达到规范计价行为的目的。这些规则和办法是强制性的,工程建设各方面都应该遵守。主要体现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做到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四统一,并且要用规定的标准格式来表述。在清单编码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码以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9位为全国统一编码,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时应按附录中的相应编码设置,不得变动,后3位是清单项目名称编码,由清单编制人根据设置的清单项目编制。

2.实用性。计价规范附录中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的项目名称表现的是工程实体项目,项目名称明确清晰,工程量计算规则简洁明了,特别还列有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有利于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确定具体项目名称和投标报价。

3.竞争性。一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措施项目,在工程量清单中只列“措施项目”一栏,具体采用什么措施,如模板、脚手架、临时设施、施工排水等详细内容由投标人根据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视具体情况报价。二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没有具体的消耗量,将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工、料、机价格和利润、管理费全面放开,由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确定价格。

(3)地区预算定额的特点

地区预算定额是在遵循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量价合一的表格形式,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参考。但它带有浓厚的地区特性,内容和表格繁多。就《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而言,全册共有14章,2 210余个子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计价表准确计算工程量和合理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用。

二、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要求

在定额计价模式下,能够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定额基础单价和统一的计价程序及费用标准熟练地计算工程造价,即可被认为是合格的工程计价从业者。执业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其计算造价的准确程度。新的计价式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可概括为“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其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有:

(1)工程专业知识背景

对于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因工程量清单只反映了实体工程量,实际施工的内容、方法和工程量必须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现场条件和具体操作等准确把握,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于措施项目,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并未规定具体的做法,计价人员必须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会同施工技术人员,按照经济、可行的原则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不具备工程专业知识的人员显然是无法胜任的。

(2)工程经济和经营管理知识

在新的计价模式下,计价从业人员不再是计算造价的员工,而应成为决策的参与者。技术方案的评价和优化、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以及投标策略的制定都不可能离开计价人员。

(3)编制企业定额的技能

从英、美、香港等实行清单计价较早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咨询机构、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定额,而我国几乎所有的咨询机构和施工企业都未完成甚至尚未开始企业定额的编制,这也是目前我国推行清单计价的十分突出的难点。着手进行资源消耗量和价格变动等数据的积累,完成企业定额的编制是咨询机构、施工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些工作将更多地依赖新生的从业人员。

三、“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职业化教学思路

基于清单计价的特点,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转换为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造价的执业能力,培养学生合理确定和控制造价的技能,即要求学生针对给定的工程条件,在具备对施工方案评价、优化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因素,结合投标策略,确定最为合理的工程造价。

(1)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园林工程预决算”定位为专业课,因此在教学方面应遵循职业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重点掌握工程预算的计价程序和实际工程造价的编制,而不仅仅局限于工程造价的理论和原理的介绍。笔者通过多年对本课程教学所得的经验和体会,建议基本理论和实践教学各占1/2。教学重点从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应用和定额单价的套用与换算转变为施工定额的编制、工程造价的确定影响要素分析以及投标决策。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教学法。

1.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从“园林工程预决算”

课程体系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上考虑,把“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的纵向体系分解为以园林工程造价组成为主干,以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两枝,以园林绿化工程、园路园桥假山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土方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的工程计量和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料单价法与综合单价法为枝叶的有机的、从属的多层次教学。纵向层次结构法可以把某一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有机联系的层次,简要地勾勒出了复杂知识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知识体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有关层次,也便于从各有关层次上认知整体。

2.问题情境教学法。

在定额运用、工程计量、工程计价章节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的问题,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见图1。

图1问题情境教学模型

3.启发式教学法。

首先要奋其志,在课程教学第一堂课时,向学生介绍该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阐明此课程的社会需求,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而后在课堂教学中激其情、发其智、引其疑、启其思、广其知、添其翼、炼其毅、倡其辩、授其法、增其识。

4.范例教学法。

选择教材中的小游园预算编制为范例,通过讨论范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原理、规律及方法,并形成一定的预算编制思路。

5.自学辅导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借助网络课堂的作业练习、测试等进行自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自学习惯。

(2)优化教材

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然后根据现行最新的造价政策,自编讲稿由学生复印作为辅助教材使用。本课程由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区计价表”的内容很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可以把它们当中有代表性的、课程教学中能用的内容摘录下来给学生复印作为手头必备资料,以弥补市场上诸多教材的不足。

(3)改进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确定合理综合单价及措施项目费的能力。考核可仿造工程造价员的考试形式:上午进行基本理论闭卷考试,下午进行工程实例计算开卷考试。课程考核可采用上、下卷各1小时。上卷为基本理论考试、闭卷,下卷为工程造价计算、开卷,工程计价不宜给定标准答案进行评判。学生可以带规范和计价表等计价资料。这样,既可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又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土木工程专业学什么

土木工程主要研究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勘测、设计、建造、保养、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各类工程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或扩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主要工程设施包含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堤坝、矿井等。

主要课程:高层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CAD、材料力学、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造价与计价原理、建筑设备、水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土木工程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就业面广,可以从事甲方、设计、勘察、造价(包含咨询和招投标)、施工、监理、检测等。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以及桥梁等工程设施的学科。

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Abstract:Bill of Quantities method over the traditional fixed pricing method is a new pricing model is a market pricing model,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s by the buyer and seller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n the ba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uction,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method of the contract pric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ill of Quantities is to project cost method of valuation of a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but also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the inevitable conv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计价 特点

Key words: quantity pricing features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特点与重要性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的定额加费率造价管理模式不同,主要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中综合了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其他费用。这种计价方式简单明了,更适合招投标工作,有利于监理工程师进行计算和造价工程师进行结算,加快了结算进度,有利于工程款的拨付和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

2.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给各投标单位提供了平等竟争的条件并优化了劳动力。采用施工图预算来投标报价方式,可所谓“劳命伤财”,得编制一份标底又要编制多份标函,标函编制中要进行繁琐的工程量计算工作,各投标单位存在重复计算工作。再说,由于设计图纸的缺陷,不同投标人的理解不一,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也不同,报价相差甚远,容易产生纠纷,这样的投标竟争也就成了工程量计算水平与定额套用的竞争,不能反映投标企业的真正水平。而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给各投标单位提供了一个平等竟争的条件,由各投标单位量力而行,自主报价。

3.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于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采用工程量报价方式后,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成本、单价等负责,而对工程量的变更或计算错误等不负责任;相应的,对于这部分责任由投资方负责,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对等的一般原则。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项目特征描述中出现的不完整或不准确

《计价规范》中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只列主体项目,围绕该主体项目施工的附属项目内容,主要靠项目特征的描述,随主体项目名称一并反映出来,构成组合并计算综合单价的依据。施工企业据此来确定完成该主体项目所需要的具体的“工程内容”并计价报价。如:市政管网工程管道铺设中的钢管铺设,清单只列主体项目“钢管铺设”,而围绕其主体项目的其他附属工程:垫层、基础、防腐、保温、试验等工程内容,均通过主体项目特征来表达。但限于设计深度和清单编制者对《计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项目特征描述常会出现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如果报价之前发现此类问题,也应及时与招标人澄清。否则发承包双方会因部分清单项目的“工程内容”是否已经(或应该)包含在主体项目的报价之中存在异议,而发生不必要的结算纠纷。

2. 清单漏项

施工企业报价之前,要以设计图纸和《计价规范》为依据,认真核对所有清单项目,看其是否全面反映了拟建工程的全部内容。尽管清单漏项属于招标人责任,以便共同研究补充的办法。否则,投标报价因清单项目不完整而失真,导致工程结算纠纷或经济损失。

3. “综合单价”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