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扩大的市场;唐卡市场;反思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2)03—0082—05

一、问题的提出——“市场”之争

“市场”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早期人们通常把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场所定义为市场。随着人们对商品交换形式认知的深化,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概念被逐渐确立起来。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一种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的核心特征,亚当.斯密所言的“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决定了市场的运行。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科斯则认为,市场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促进了重复不断的交易,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与通过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具有相互替代性,而决定采用哪一种手段的原因就是交易成本。

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买者、卖者、商品与货币构成了市场一般形式,市场是以买者和卖者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的社会经济形式。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行为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亚当·斯密假定“在人类的本性中存在一种与他人以物易物和互换物品的倾向”,并假设既然劳动是原始社会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物品就必须依据劳动的成本来交换,就像在一般的经典交换理论中那样,因而将“市场”高度纯化,排除了社会关系结构对经济行为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界兴起的“形式主义”学派及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为斯密的这一观点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将影响经济行为的个体行为和制度视为由理性的、或多或少有些原子化的个体自利追求所引发的东西,因而认为从一开始的部落社会起,经济行为就与社会关系毫无关系。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市场行为的主要形式是经济交换,而经济交换则是相对独立、在制度上尽量脱离社会关系和政治权力的行为。

人类学家则用另一种视角去诠释“市场”,并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了与经济学迥然不同的“市场”观念。人类学家发现在许多初民社会里存在着不同的市场性:在远离西方世界的初民社会中存在的默契交易表明交易是一种社会交往。马林诺斯基在太平洋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中所发现的“库拉圈”交易则是一种当地土著的社会关系交换。这些人类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表明人类的交换行为具有普遍性,而经济交换只是人类交换行为中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权力都是人类可以交换的具体形式之一。因而,较之西方经济学,人类学学术视野中的“市场”从一开始就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

人类学真正对市场研究起到开创性作用的是波兰尼,波兰尼所提出的“嵌入性”概念成为当代经济人类学有关各种市场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波兰尼将人类经济的整合形式主要分为三种:互惠、再分配和交换。波兰尼认为,市场是交换的场所,因而市场制度应该被界定为包含供给群体或需求群体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制度。波兰尼进一步论证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市场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19世纪以前,互惠与再分配依然是人类经济整合形式的主要形式。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自律的市场”导致以交换为主要形式的市场经济替代了互惠与再分配经济,成为人类经济整合的主要形式。

波兰尼及其开创的经济人类学“实质论”学派所提出的“自律的市场”与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概念在本质上是相互契合的。但是波兰尼在解释前资本主义市场时与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古典经济学有着巨大的分歧。波兰尼认为在前工业时代的经济行为(互惠、再分配与交换)深深地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受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前工业时代市场中的经济交换行为不是以个人利益的理性来定义,而是以交易的社会和亲缘义务来定义。只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市场行为变得越来越自主。随着工业社会的确立,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市场行为与其他领域日渐分离,才逐渐形成一个“自律的市场”。

基于“嵌入性”概念的提出,人类学家对世界各地前工业时代的市场展开了广泛地研究。例如费南对巴西的一个地方性市场研究中发现,通过交易双方互惠社会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降低市场中不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市场交易的绩效和水平。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施坚雅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研究。施坚雅在其著作《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认为,中国农村的乡村市场并非仅仅是一个依靠互惠与再分配来维持的封闭的经济共同体,结构性的交换体系已经形成。施坚雅认为中国的农村市场实际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而存在,农民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并不是以村庄为界,而是基层市场区域。中国传统市场区域与社会、文化区域的边界是高度重合的。林南以大邱庄为研究个案,分析了“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在中国农村的运行情况,特别强调了以扩大家庭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重要性,认为以地方网络是建构地方协调的关键,中国农村的地方性市场依赖于以亲友、家庭与社会关系所组成的关系网络而顺利运行。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范文第2篇

(一)土地制度僵化无法满足市场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需求

谭宗宪认为“在规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家庭经济形式,与适量资本和技术结合,便能形成符合中国资源秉赋的、低成本的、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产力和各种新生产方式。”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近完成,城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农村,客观要求灵活变通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按照市场机制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流转,以吸收国内国内的过剩产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实用。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实现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村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成熟,也客观要求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农村目前仍在固守改革初期的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在改革初期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可是,在现阶段它却很难满足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城市过剩产能转移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

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延续着种地打粮兼营副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民的劳动时间常形成农忙和农闲两个时段。虽然我国各地自然条件有别,农民一年中的忙、闲比例不尽相同。但是,显而易见,农闲时节是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一种闲置与浪费。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也为农村劳动力出门务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善生活进城务工,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一直生力军。农民进城务工在促进城市繁荣的同时却导致农村发展的相对停滞,使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更加突出。农民的土地投入、劳动时间不断缩减,使得农村单调的产业结构长期无法改变,甚至出现土地撂荒、举家进城的农村困境。究其原因,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遂导致农民工涌入城市,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的停滞,加剧了农村的衰落。所以,单调的、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成为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基础教育落后导致农业科技水平过低

我国基础教育在投入和办学质量上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城市中小学在师资规模、教学设施、教育理念和办学质量上要远远优于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一些学生基础教育未完成就迫于生计走上打工之路。农村的文盲虽基本消失,但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依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素质低,对新科技、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使用和转化能力就相对较低,使农民很难使用现代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低科技含量的经营模式降低了农民变通经济体制的思想活力,无法生成其改善产业结构、探索多种经营模式的技术能力。当今,科技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农业应该是科技农业。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及立足丰富农业资源基础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与支撑。总之,现代农业必然是科技型、技术性、智力型的新型农业,当今农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是农村教育水平长期落后所导致的。农村僵化的土地制度、单调的产业结构、落后的基础教育和过低的农业科技含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还面临着社会保障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其根源与以上四个因素直接相关,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的发展问题。

二、新型家庭经济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983年赵瑞彰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家庭联产承包制已成为主要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一种将承包经济和自营副业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式——新型的家庭经济在我国农村大地上确立了”上世纪80年初,新型家庭经济的提法就出现了,并在学术思想界围绕建立引起农业生产关系变动的“新型家庭经济”形态展开过激烈辩论。新型家庭经济的内涵与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涵与特点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成步伐的加速和当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平稳推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十六大上,中央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为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新型家庭经济要求当前的农村改革要立足我国农村此时此地的需要,能解决农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才是“新型家庭经济”的本质内涵和根本特点。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破解当前村经济继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就必须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其理由如下:

(一)新型家庭经济可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使农村以为主体的经营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往的土地制度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搞活经济的客观要求,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新型家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为农村接受城市的过剩产能提供了急需的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其他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的工业形式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实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如以家庭入股集体经济发展村办企业,以集体经济入股其他经济实体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型家庭经济允许农民掌握较多的生产资料自和独立的产业经营权,减少了政府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干预。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营个体,农紧密的和市场联系在一起,进而赋予农村经济继续发展的持续动力,极大释放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力。

(二)新型农村家庭经济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体系

新型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制度变通为农民实现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农民能以家庭、和集体为单位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刘茂松曾指出:“家庭经济实体跟企业却很不一样,它不仅不排斥自然经济,而且家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要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前提条件。因为家庭是建立在自然实体基础上的经济实体”。新型家庭经济灵活的经济结构搭配也为农村招商引资、引进工业项目、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与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制度、资源保障。新型家庭经济改变了农村过去以粮食种植为主而兼营副业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新型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能实现农民的提效增收,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进城撂荒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的系统性、结构性困局。另一方面,农村新型家庭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解作用,实现农村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灵活的经济体制与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提品质量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有效结合在日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三、发展新型家庭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家庭经济融合了近年有关农村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变革、调整的各种新思路、新内涵以新的面貌与形式正在成为助推我国农村经济继续的新型动力源泉,因而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广大农民的热情期待和欢迎。但是,新型家庭经济在各地的推广与普及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新型家庭经济是政府服务下的新型农村经营形式。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认真领悟自己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应尽的行政义务。有些地方政府要么放松对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监管,造成其无序发展,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负起科技扶持、政策引导、统筹布局、生态保护和法规宣传的行政责任;要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统制农村经济的计划经济思维,对新型家庭经济管得过严,没有真正赋予农民适当的生产资料自主支配权和生产经营的自。其次,新型家庭经济还是生态型经济。一些地方为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盲目引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带有污染性的过剩产能,造成农村地区土壤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植被破坏的环境危机,对农村的自然人文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最后,新型家庭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有些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没有深刻领会我国的真正内涵,将农民土地以私人财产的形式强行收购,然后以高价转让,或者据为己有从事独立经营,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及对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也违背了国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搞活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初衷。

四、以新型家庭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农村产业结构长期以粮食种植为主兼营副业的现状,发展新型家庭经济应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收发达地区的过剩产能,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第一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高质量的服务业,甚至可以考虑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还要注意把新型农村经济纳入我国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产业结构质量,并反过来提高新型家庭经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杨英法教授认为:“对于土地,传统的做法是先征用国有,然后招拍挂,最后找开发商转卖。这使失地农民、业主觉得补偿标准太低,不公平,也不符合市场原则。”因此,对农村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也要按照市场机制,在价值规律的引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流转。

(二)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扶持引导新型家庭经济发展

当今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的重要内容,新型家庭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必然需要政府转变传统职能以适应其发展。政府在新型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负起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生态保护、加强监管的行政责任,既不要管得过严,也不能让新型家庭经济无序发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新型家庭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持续稳定的政府产品。

(三)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科技含量

新型家庭经济涉及多种产业形势,对农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此外,新型家庭经济涉及的工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就需要农村要有配套的人才培养能力,对农村和农民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能自觉的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吸收并应用到新型家庭经济的自主经营中,从而有效提升新型家庭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只有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强遵纪守法和保护农村生态的自觉性,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建立、健全发展新型家庭经济的配套制度与法规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范文第3篇

1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意识不强,因为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在长期发展形式下,是以推广、服务两方面作为基本条件的,受政府的干预,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竞争力低等多个方面,导致农村的发展地位降低,所以,需要更新服务观念,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如: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科技人才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受创业项目、资金筹集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市场化服务低,无法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如: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因为乡镇农业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基本组织,所以,政府应给予更多支持,但实际上,我国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得不到有效保障,并影响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农业服务体系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因为我国的各级政府执行的财政与人员存在切块管理形式,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存在断层现象,从而降低了我国农业服务体系管理工作与指导工作的有效执行。所以,基于以上的问题,不仅导致我国的农业服务网络职能无法充分发挥,降低管理服务职能的形成,也影响了我国农业与农村的积极发展[1]。

2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大扶持

将法律法规作为基础条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服务体系的有利发展。根据我国提出的相关规划以及具体要求,重视三农问题成为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要加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和宣传,保证在解决农业、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激发农民的发展积极性。同时,综合分析改革发展道路,在实施期间,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促进改革的深化发展。农村与农业的经济形式发展较大变化,所以,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保证在提高基层群众自身素质、知识能力基础上,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农村与农业的规范发展[2]。

2.2 ?D变思想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在农业服务中能够为其提供强大动力。乡镇农业服务体系能够促进改革工作的稳定发展,所以,在实际应用期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并以创新性理念促进农业产业以及农村企业的积极进步,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做好农业的经营工作、推广工作以及服务工作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地位。在需要符合当前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这样不仅能顺应农业的生产发展,还能使其获得更大增值。农业服务工作不能执行单一的运行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需要利用多元化发展机制,实现服务工作的多元化,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3]。

2.3 稳定体系

农业服务体系的稳定发展,建立事业发展机制,加强队伍的完善性。在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发展下,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性,需要为其建立强大的服务队伍,保证乡镇农业体系发展机制形成下,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需要做好组织的协调性,并集中精力发展农村事业。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为其建立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使其人才队伍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力以及服务意识[4]。

2.4 质量评价

做好质量评价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其具体实施期间,首先,要努力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利用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办法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生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规范执行。然后,对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最后,实现农产品认定工作与认证工作的结合发展,并对其综合性发展实施管理。在期间,需要以良好的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还需要转变自身的经营方式,保证在提升产业化生产水平基础上,为农业获得增收,以 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 流通现代化模式 电子商务 区域专业化

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特别是买方市场占市场主导的情况下,如何将商品销售出去,实现商品价值就成为占据市场主动的一个有利条件。建立畅通高效的市场流通渠道是实现资本高效周转、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在农村的广大地区,建立以先进流通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完善的流通体系,以实现流通成本的节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变革过程,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包括三个层次的涵义: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的前提是先进的流通技术的发展和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人才,其过程是降低农村商品流通成本,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由于各地地理位置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的基础本身就存在差距,加上过去二元经济的影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快就可以消除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力的措施去改善这些不足,发展农村的现代化流通。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加快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进程。

一、“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在农村地区流通的商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农产品、生活消费品和农资产品。农产品大部分是从农村流通到城市,而生活消费品和农资产品大多是从城市流向农村。所以,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也不是孤立的,而应当将农村和城市的流通融为一体。在发展农村流通时,可以以农产品、农资产品为主发展农村的现代流通企业,从事专业化的经营,开发新产品、新品牌,与生活消费品的流通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生活消费品的流通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各地超市林立,往往是同一地区多个零售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在农村,连锁超市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有远见的连锁企业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从城市到农村的进军,并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是,在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销售方面就相对发展缓慢,品牌相对较少,连锁经营更是不多。

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产成品。各地农村应当结合自身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开发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产品产业化进程。这样,不但会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还可以给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现在很多农产品还是没有组织的销售,农民往往是将自己生产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挑到城里来卖。有些商贩干脆自己不生产,直接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然后在城镇销售。这样,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而且还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如果能通过乡镇企业进行初步的加工再进行统一销售,就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农产品也有了固定的销路。

再就是农资产品。农资产品的销售与农民的生产息息相关。过去经常有农民购买到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假冒伪劣商品通过不正常的渠道销售给农民,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农资产品渠道不畅,还经常造成“有价无市”的状况,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发展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证,渠道畅通的农资连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农民购买质量过硬,价格实惠的农资产品。也可以依托农村邮政系统,建立广泛的农资连锁店。将农资连锁店开在邮政营业厅内,直接通过邮局向农民销售农资。

所谓的“三位”,指的就是这三方面的商品流通;“一体”不但指整个农村流通是一盘棋。更重要的是不应当把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割裂开,而应当把城市和农村连为一体。通过农村和城市的互通来改善农村的流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所谓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商务在我国城市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特别是B2B、B2C、C2C几种模式发展十分迅速。电子商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在农村地区实现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更具现实意义。农村地区一般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克服农村流通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实现现代化流通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也在加紧电子商务的建设。如河北的“好日子”就是结合农村实际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电子商务平台将实体网络和虚拟网络相结合,集电子商务、连锁终端、自有体系规模配送为一体,服务于农村的新型商业服务体系。其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连锁超市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服务站,以店养站,并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随着农村电信网络建设的加快,更多的农民成为互联网用户,农村电子商务将会发展更快。而且我国涉农网站正呈增长的态势,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网站为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真正使现代科学技术服务生活。

三、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模式

所谓农工贸一体化是将农业生产与工业加工及产成品销售连结起来,以龙头公司为中心带动散户进行农业生产,并帮助农户销售产成品的一种发展模式。目前,农工贸一体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农户+企业

农产和企业相结合就是农户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帮助下,进行农业生产。生产的农产品由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回收、销售。这种形式克服了农业生产分散的缺点,降低了农民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户+中介组织+企业

这种形式是在“农户+企业”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企业专门从事生产活动,如果又要寻找农户来帮助其生产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中介组织的出现就会克服这一矛盾。生产企业负责提供种源、技术,中介组织负责对外联络。这样农户可以通过中介组织寻找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而企业就专门从事产成品的回收和生产加工。从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介组织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的作用非常关键,甚至向前控制生产,向后控制销售。这种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村流通的效率。

(三)农户+基地+企业

这种形式是进一步鼓励农民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企业给予农民一定的扶持,然后,企业负责回收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种植生产基地的产品销售后的利润除去企业扶持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农民

所得。如果农户经营得好,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企业在其中起到了技术指导和负责销售的作用。

农工贸一体化是农产品流通的一种好的思路,但是在农业产业化、农工贸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不能将太大的风险转嫁给农民。如果产品销路通畅,那么企业和农民都可以获得好处,实现双赢;但如果产品销路不畅,企业也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甚至做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而企业一旦倒闭,所有的风险都要由农民自己承担。因此这一模式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作为补充,降低农民群众的经营风险。

四、农村现代化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合作经济组织是劳动群众联合起来、自愿结合、使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的经济形式,其目的就是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以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合作经济组织既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又是劳动群众组合起来的服务性社团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合作经济组织不但可以为农户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还能为农户销售农产品提供信息。另外,如果可能,还可以建立合作社内部的金融系统,为农民生产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一旦遇到经营风险,整个合作社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克服困难,通过建立自己的保障体系,帮助社员分担风险,减少损失。

可以看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协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金融服务,社会保障的作用。

五、区域专业化发展模式

区域专业化是指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按照比较利益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组织生产,使一定区域某产品的区内商晶率比其他产品趋于更高,并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格局。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集中生产某一种或几种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主要用来销售。区域专业化有很多的优势,如可以采用相同的农业生产设备进行集中的耕作和收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容易实行标准化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等。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民工回流;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49-003

一、农村社会风险的具体表现

当前农村因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回流引发的社会风险具体表现为贫困风险和治安风险两种。就贫困风险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

第一,农村社会本身就存在贫困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以最新的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为标准测算,2008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依然还有4007万人。

第二,农村家庭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了很大的比重,失业将使许多农村家庭重新陷入贫困。农村家庭收入由家庭种养获得的实物收入、出卖劳动力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及国家给予的补贴性收入等组成。在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上半前,农村家庭现金收入2528元,而其中工资性收入就占了34.9%。因此,缺少工资性收入,许多农村家庭将有可能重新陷入到贫困当中。

第三,农民工失业概率很大,贫困风险系数将会增加。在2009年初,根据农村问题专家陈锡文的估算,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将失去工作。而从2008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数据来看,也反映了这一情况。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数据显示:

金融危机对劳动力供需产生了明显影响,特别在2008年的第四季度和2009年的第一、二季度,劳动力供需同比相差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显然,农民工外出将面临就业危机,就业危机必然带来失业,在目前农民工总数达到22542万人的基础上,农村社会贫困风险系数将会提高。

第四,农民工工资水平将呈下降的趋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相比,农民工下半年的月工资水平仅为1064元,比上半年减少14.2%。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工业行业,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工业行业就业的农村工月平均减少了209元,减幅达17.0%。

第五,农民增收困难。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增速为近六年来最低。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9.5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增速下降13.4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增速下降14.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速下降8.7个百分点。

就治安风险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农村社会矛盾凸显,纠纷数量增加。一是家庭矛盾爆发。农民工夫妻长期过着两地分居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和语言沟通,感情基础变得脆弱了,再加上失业返乡后生活困难、孩子扶养,老人赡养等问题,心理上容易产生变化,家庭矛盾开始增多。二是邻里纠纷增加。由于返乡后与邻里乡亲接触时间增多,因耕地、宅基地、人际关系、生活作风等引起的磨擦纠纷也会上升。

第二,增加。一是土地流转引发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前,土地流转不规范,当失业返乡后,就会与现承包人或村委会发生矛盾,引发毁损青苗、打架斗殴等事件。二是土地被征用引发的。政府部门在征拆农民工土地、房屋时,补偿标准不符合农民工心理预期,也会造成。三是返乡农民工面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企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时,采取过激行为,也同样会造成的发生。

第三,刑事犯罪案增多。一是个别农民工返乡后,在生活压力与仇富心理的作用下,会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盗窃、抢劫案件将呈上升趋势。二是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上升。在各方面的矛盾与纠纷面前,许多返乡农村工失去了理智,采取了暴力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从而引起了许多刑事案件。

二、农村社会风险成因分析

1.社会结构及转型是产生农村社会风险的基础

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二元社会。社会风险理论认为: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经济形式下的社会都存在着社会风险,只是由于人的生存状态差异而导致的风险本身特征和风险应对方式存在区别。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里,以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经营为主,人们依附于土地,与家庭以外的人们的关系较为松散,相互依存度低,人为而导致的整个社会出现风险的情况比较少。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例如干旱、瘟疫所造成的风险等。而在以工业化生产为主要方式的现代社会里,人对自然强力占有,生产过程泛社会化,人们之间处于一种高度的分化与高度整合的状态,面对不仅仅来自然的风险,也要面对来自社会、经济,甚至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风险,因此现代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是高风险社会。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农村社会也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分化与整合,而且城市经济、社会、生活方式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辐射到农村,农村居民面临的社会风险开始与城市趋同。因此,由经济危机而导致的贫困、治安等风险开始在农村蔓延。

2.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产生农村社会风险的根源

现有的农村社会贫困、治安等风险,是随着农民工回流而出现的。而农民工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二是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也产生了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两种模式。

自从1958年明确了二元户籍管理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制度以后,我国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农村积累了大量的劳动力。后,这种严格的城乡分离的制度开始松动,农村也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伴随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大量农业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开创了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模式。到目前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有8500万人以上;随着对外开放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地区间出现了比较大的收入差距,西部及中部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东部沿海跨地区流动。农民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下,开创了“离土又离乡”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新模式。到金融危机前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到了14041万人的规模。

就本质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规避自身风险的一种趋利避害的自发机制。但是,农民工身在城市,根却在农村,不断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往返流动,构成了农村与城市这两极之间的第三极,增强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不仅自身受到城市经济生活的影响,而且也强化了农村社会风险与城市的趋同。

3.农民工城市生活底层化是产生农村社会风险的动因

牵一发而动全身,分析农村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风险,就不得不去考察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社会生活状态,因为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底层生活的境遇直接推动了农村贫困等风险的产生,而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形成的社会心态又直接影响到他们返乡后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关系到农村的治安等问题。

第一,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陆学艺曾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农民工从职业来看,他们己经脱离了农业劳动者的范畴,进入到了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工商户等职业领域,地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而言,有所提升。所以,越来越多的年青农业劳动者,走出农村,来到城市打工。但是,在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他们依然还是处于最弱势的那一极;从身份来看,尽管他们走出了农村,进入到城市,但他们的身份依然还是农民;从经济收入来看,农民工寻求的职业是许多城市居民所不愿干的职业,比如清洁工人,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建筑工人等,这些职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资很低。因此,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是城市里的弱势阶层。

第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滞后。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社会保障体系也分为了两大部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具有城市职业与农民身份,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其特殊性,但因目前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无法真正享有社会保障。

首先,从城市来看,作为城市正规就业的农民工,国家并没有专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只是各地方依照《劳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条文,参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内容作出了一些地方上的规定,没能做到全国统筹,无法跨地区转移接续。而农民工由于职业流动的特点,不仅单位经常变动,而且,跨地区的流动也时有发生,因此入保意愿不强,表现为:一是农民工参保率低。二是退保的情况普遍。一份调研显示,在农民工集中的广东省,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其次,从农村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目前依然还是家庭保障为主,不仅内容单一,而且水平较低,并且这些基本的保障制度无法实现与城市社保接轨。

第三,农民工社会心态多元化。农民工群体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心态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底层化而趋于多元化。比如:一种是丧失信心、甘于现状的社会心态:有的农民工面对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或者是突出其来的失业潮,摆脱现状的信心逐渐丧失,很多人安于现状、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了到市场或社会中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心态在底层社会发生广泛的代际传递,底层社会成员的子女在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理想、信心和努力都越来越淡化;还有一种是“相对剥夺”的社会心态。有些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市民待遇。在城市里感受到强烈的被排斥感会使他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社会心态,甚至有可能会转变社会仇视。

4.金融危机爆发是产生农村社会风险的诱因

金融危机是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或者终点,在经过一个较短的时间后,经济复苏总会到来,所以金融危机只是一种暂时的经济现象。一般而言,经济爆发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并减少劳动者报酬。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环境的恶化带来农民工失业,减少他们的收入,从而增加农村的社会风险。

三、金融危机下农村社会风险的规避

首先,调整社会结构。一是要调整城乡发展结构,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镇化道路,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要增强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强度,促进城市向农村的工业转移。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二是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要转变转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以减少农村就业人口,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抵御贫困风险、生态风险及疾病风险的能力;二是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针对我国农民工数量多、流动性大、收入水平低的特点,应建立一套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者将农民工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范围,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这样才能以增强他们应对失业、工伤等风险的能力。

再次,增强社会控制力。一是要倡导主流的价值观,提高农民工自身认识,防范社会心态畸变的可能性;二是要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三是要提高基层干部应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分析及其规避》--一个“泰坦尼克定定律”的解释框架.何枫,倪明胜.《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社会风险论》.潘斌.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