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辨识管控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范文第1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有关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作为提我院本质安全水平基础性、系统性工作重点攻坚,围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怎么做、做什么”问题,层层动员部署,层层培训发动,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和业务培训会议,积极探索构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方法路子,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我们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全员培训,进行了风险辨识,形成了风险清单,绘制了风险分级图,制作了岗位风险告知栏,发放岗位风险告知卡。在风险管控方面,原来坚持的比较好的有如下两项工作

1、风险较大的作业(比如电工、医疗废物清运工等)必须编制作业组织方案,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并制定规程,定期召开全体科室人员参加的讨论会,讨论风险因素,并制防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全体工作人员。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全院各科室、各部门人员都要参加班前会,对科室、部门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要通报、排查,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二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三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医院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把隐患排查治理与生产管

理相结合,与各科室、各部门的日常工作相融合,在运行过程中,各科室、部门开展的各类检查、巡检等活动都是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形成一种自主的、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日检:科室领导、安全员和保卫人员每天巡查。

周检:医院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月检:医院领导带队,每月在全医院范围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谁检查出来的隐患,就由谁下发整改通知、督促落实,完成后进行验收,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三)责任制落实情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原则,明确了医院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入、科室、部门第一责任人、班组及职工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要求,并将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医院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分工负责、分级负责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项工作进展不平衡。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运行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习惯,进展的比较好;风险分级管控主要在关键任务、关键工作、风险软大的工作方面进行了控制,其他方面进展缓慢。

   2、风险管理的培训不足,职工的风险意识软差、风险辨识能力不足。部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对潜在的风险经常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他们对工作中的风险认识不足,辨识风险能力较差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源,更谈不上有效开展风险辨识

3、风险辨识、管控的工作没有形成习惯。现在是风险辨识出来了,分级管控的措施有了,形成文件了,挂到墙上了,岗位风险告知卡发到职工手上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职工自动忽略了,还是老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深入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盯住关键少数,抓风险预控、抓隐患排查治理,压实各层级安全责任,营造依法决策、照章管理和按规操作、遵章守纪的氛图,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安全重点工作。

1、要以安全绩效考核为手段,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压实各级的责任。

2、要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广大职工参与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的工作中来,确保安全风险确定的专业性、合规性,确保隐患排查的群众性、实效性,提开本质安全水平。

3、要加强管理人员、班組长和骨千的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要播下种子,培养风险预控的习惯,让他们在职工中发挥表率、引领、示范作用。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风险管理

1深刻解读,从研究背景找寻关键驱动

一是战略优先,内因外力驱使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中国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依法治企、深化改革等社会趋势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战略发展,电网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及新挑战。业务外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策略,实施业务外包,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自己的弱势,从而形成并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向着业务更精、更专方向发展。二是前瞻预防,系统设计风险的先期预防管理。安全可靠运行是电网行业的首要要求。电网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在业务外包的策划及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退出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业务外包风险。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行业内外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既科学先进又成熟成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机制,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未病”状态,对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成功推进具有领航效应。三是问题解决,配套完善切实可行的体系机制。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整合外部优质资源,规避所有风险,仍然存在许多风险需要辨识、评估及控制。业务外包是促进企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催化剂,因此需要企业在开展业务外包的同时,不能以包代管,必须结合业务特性,梳理、分析电网行业业务外包风险,并建立配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机制,为电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及业务外包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切中肯綮,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提供方法理论

为了全面管理业务外包的风险,本文从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法律及行业文献、标杆企业成功案例和企业实际等方面,结合精益管理工具FMEA等,经过大量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萃取风险管理成熟成功的方法论及最佳实践,引导并规范公司相关风险管理模式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向外包单位延伸。第一,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双双纳入其中,它是一个多向的重复性过程,任何组件的失效都能够且确实对其他组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组成,并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成为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第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电网行业内外的政策相继出台,对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指明方向。第三,针对业务外包开展成功的标杆企业,包括通信、电力、石油、化工及电子和汽车制造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掌握风险管理方法理论及政策制度在企业的实践运用情况,为实际运用奠定基础。第四,通过综合调研、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在不同组织层面、不同职能及不同试点单位,充分了解电网行业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现状,总结归纳好的方面予以推广,明确界定需要改进的方面予以防范。整合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相关法规及行业文件、标杆企业最佳实践及全方位调研等理论依据构建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机制模型。

3操作落地,整合理论实践形成操作流程

为使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得以操作落地,整合COSO风险管理框架、《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等相关体系及政策等,制定了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管理目标。开展业务外包风险管理要努力实现战略目标、合规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减灾目标的落实。第一,应确保将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在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不能仅为解决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企业长远规划。第二,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规范加强风险管控是业务外包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第三,确保企业与承包单位之间就风险管控的措施得到真实、可靠及有效的落实,及时了解承包单位的意见和需求,并把企业的各个政策对承包单位进行公开、透明地宣传,消除沟通不畅带来的不良因素。第四,确保企业业务外包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有效执行,确保外包风险管理机制进入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累积、改进和提升的良性循环,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性。第五,确保企业建立针对业务外包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等遭受重大损失。二是开展风险评估。明确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目标后,企业应对收集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外包业务管理措施及其重要流程等进行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第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是否有风险,有哪些风险,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并识别与电网行业业务外包紧密相关的风险。第二,开展风险分析工作,是根据外包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主次,以有的放矢地制定外包风险管理措施。基于电网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成功实践,采用失效模式分析(FMEA)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它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风险防控方法,目的在于识别及评估一个业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如何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的发生,并找出改善措施。计算方法为:风险度(RPN)=严重程度(SEV)×发生频数(OCC)×探测度(DET)。第三,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是根据风险分析得出的风险度值(RPN),评价该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等,SEV大于等于8或RPN大于等于280的风险项目是高风险,RPN大于等于120且小于280的风险项目是中风险,RPN小于120的风险项目是低风险。三是采取风险控制。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业务外包工作目标,确定合适的业务外包风险的总体策略及具体措施,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等的配置。第一,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业务外包的工作特性,分别采取规避(终止)、减少(控制)、分担(转移)、接受(保持)四个策略(如表1所示)。第二,实施风险管控方案。企业应根据业务外包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并对每一项高风险及中风险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包括风险管控的具体目标、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所需条件和手段、风险事件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人财物的资源配置等。风险控制应满足合规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个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方案,并配以相应的程序和政策。四是实施监督改进。企业应以业务外包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为重点,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验,要根据风险管理手册中的风险应对策略进行评估,对跨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控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整改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及时报送企业高层或分管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内审部门应至少每年一次,对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外包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及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评价。

4结语

随着电网企业内部依法治企和电力体制改革等趋势发展,外部业务外包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深化,业务外包将逐步成为电网企业的常用经营策略,同时业务外包也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管控各业务单元、各阶段及各环节的各类风险,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的全过程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支持电网行业实现业务发展的集约化、体系化、法制化及精益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S].2010.

[3][英]保罗•霍普金(PaulHopkin).风险管理:理解、评估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M].第2版.蔡荣右,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4]白世贞,国彦平,陈化飞.服务外包业务管理流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李媛,王津培.企业业务外包风险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2).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管理

1电力建设项目中风险管理

1.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指的是电力工程开展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建设和后期的维护。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发生这些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提前预警,针对风险的不同类型及发生风险的不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实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其他类型的风险管控是不一样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复杂程度上要比其他项目的风险管理更加困难。这是由于:①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不确定的,而这些风险可能会出现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因此,对其进行全面掌控比较困难;②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不同于其它项目,它对风险管控的质量和要求都很多,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专业的风险分析能力与实际的风险管理处理能力,同时这些人员要对电力行业非常熟悉,才能有效的对风险进行管控。

1.2电力建设项目中风险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全国人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用电需求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程市场的建设已经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建设市场的主体已经建立完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2016年我国发电量为59111亿kWh,同比增长达到4.5%,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将为80000亿kWh,装机容量也将由2016年16.4亿kWh增加到2020年的近20亿kWh。由此可见,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建设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而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自身正在的规模大、周期长、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企业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责任意识上抓起,建立健全项目风险的管理体系,以减少由于项目风险存在漏洞而引起的工程延期、成本增多以及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等情况,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风险因素分析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施工、调试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本文从项目自身风险和参与方的风险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2]。

2.1项目自身的风险

(1)工期风险。虽然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从工期上来看,总的来说是基本能够达到工期目标要求,但是也有少数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拖期而导致整个工期延期的情况也很常见,这当中的主要原因一般是,业主对于预付款、进度款等款项支付的不及时、图纸变更、设备设施到位不及时、工程质量不合格等等,导致整个工期不能按时竣工。(2)质量风险。这种情况一般是由设计错误、原材料、半成品等质量不合格、设备维修不到位以及施工方案等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的,导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不能通过。(3)安全风险。主要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如暴雪、洪水、山体滑坡等不可抗力引起的,以及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等。(4)成本风险。主要是利率上调、原材料上涨、追加投资以及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等的赔偿,以及财务费用的增加等等。(5)人身安全风险。主要是指人员在高危作业或设备巡视、检修、施工等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疏忽、主观违章或没有按工作流程与堆积要求实施作业等,造成人身伤害的可能性。

2.2各参与方的风险

(1)建设单位风险。主要是由于业主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按照合同要求及时进行付款,不能按期将甲供件送到现场,不能提供相关施工许可证明等等情况。(2)施工单位风险。主要是施工单位管理落后,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合同及图纸理解不透,现场管理混乱等;另外,还有设备材料供应商等,不能按期交货也很常见,这些都是风险的主要因素。(3)设计单位风险。主要是指设计单位人力不足、人员素质能力问题,使得施工图纸设计不符合业主要求、设计方案不合理、不能按时交付图纸等等。(4)调试和监理单位风险。调试企业人员调试水平、能力、不合理的调试方案等原因都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同时,监理人员素质、技能水平以及管理能力、不能准确下达命令、对工程管理不到位等也会形成很大的风险。

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控措施

3.1风险责任意识管控措施

无论是采用技术手段,还是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避免风险,这些手段都只是使风险得到转移、分散,而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风险。不从根本上管控风险,那么风险早晚会发生,风险承担的不是业主就是承包端。因此,要想从源头上真正的管控风险,就必须要树立牢固的风险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无论是业主、承包商还是施工单位都要认识到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有专人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3.2风险教育管控措施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必须定期进行风险教育、风险知识培训,让员工对风险识别、风险防范有足够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质量。风险识别上,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结合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进分析,列出项目风险清单,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对工期、质量、安全将产生严重影响的风险。风险防范上,注重风险案例、风险信息资料与实际管理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项目风险清单,将其作为手册供管理者参考,及时规避风险。

3.3设备质量风险管控措施

在设备质量风险管控上,应该从设备设施的招标、设计、采购等环节入手,控制设备设施的供货质量,杜绝由于设备设施质量不合格而引起不必要的质量、安全事故。另外,在设备质量风险管控过程中,还要逐渐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设备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禁越过质量红线,在施工阶段、安装以及调试阶段也要对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杜绝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最后,对于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要适度地运用到电力工程建设工程中,解决由于气候变化而对输电线路产生影响,不能保证运行稳定等问题,保证电力企业电力设备的平稳、安全、有效运行。

3.4人员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人员安全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头等大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安全风险管控,要以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的特点,如工序交接、各专业之间配合等,对作业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都要进行风险识别分析,专业技术人员要针对不同作业任务、不同操作过程以及不同作业环境进行梳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等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从各环节入手来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来保证人员安全[3]。

3.5建立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电力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通常为综合性预案,一般都包括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以及具体操作程序,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应急资源的需求等,尽可能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应急人员的实际救援能力。

3.6大型施工作业方案

针对大型复杂的作业项目,应提前确定大型施工器械摆放位置的合理性,施工流程与现场实际的一致性,备品备件准备的充足性,组织人员编制大型施工作业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学习,达到人人明确工程任务、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及危险点等,实现施工方案的全面优化,施工作业人员对方案的全面了解,现场作业流程的无缝衔接。

4结语

电力工程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难度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风险也是正常的。但这意思并不是说,可以对风险不管不顾、任其自由发展,而是要从根本上找到风险点,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并从原因入手去找出避免风险发生的措施,从而为电力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促进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建浩.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电子制作,2014,3.

[2]刘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体系构建[J].财务管理,2015,2.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施工管理

一、地铁隧道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

1、明挖法。明挖法是从地面由上而下深挖,从地面上一直挖到地下的标高为止,然后从基层标高的位置由下而上进行彻筑施工,完成地铁隧道的主体施工,保证地铁隧道的结构强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2、暗挖法。暗挖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盾构法、浅埋暗挖法等。

(1)盾构法。盾构法是以盾构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法已经成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是一种在离地表很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方法。在明挖法、盾构法不适应的条件下,浅埋暗挖法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二、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

1、地表沉降。施工引起的沉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开挖进尺长度和初期支护的施工速度。开挖进尺长则临空面大,产生沉降和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大;开挖后初期支护施工完成的时间长,则开挖面无支护的时间长,产生的沉降就越大。

为减小和防止地面沉降。在盾构掘进中,要尽快的脱出盾构后的衬砌背面的环形建筑,空隙中充填足量的浆液材料。

2、盾构机掘进偏移

地铁隧道地层岩面起伏较大,断面内出现风化或洞体填充物的处理与周边岩面差异较大,在此情况下,刀盘工作条件恶化,受力不均,掘进速度不均,姿态不易控制,易出现盾构机头下垂、机头向上的过量蛇形、偏离轴线等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盾构机推进时,派专人检查、监测盾构机推进情况,主要检查管片隆起情况,盾构机前休下部与导台的结合情况以及盾构机底回填料是否饱满,同时监测人员与盾构操控手要紧密配合,使盾构沿导台中心推进。

3、防水施工过程。初支未补平即进行防水板铺设。防水板保护不到位。纵向中埋式止水带未居中埋设,二衬端部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与纵向中埋式止水带未有效连接。环向止水带不居中,防水板搭接缝与二衬环向施工缝错开距离小于1m。

4、二衬渗漏。纵向水平施工缝浮浆、杂物未消除。边墙二衬钢筋预埋偏位,钢筋套筒连接头处于“同一连接区段”;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不足且无强度检测报告;二衬钢筋排距不满足设计要求;二衬边墙钢筋违规采用焊接。

三、地铁隧道施工过程管理

1、地铁隧道工程管理的核心是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在对隧道施工过程做出正确的评价之后,对于偏差大于规定标准的状态参数必须进行调整,作出最优控制策略,进而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运用控制和调节的机制,保证决策方案的有效实施。

2、加强技术文件分析与探讨,完善地铁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作为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与关键。现代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加强对技术文件的分析与探讨,结合地质勘探报告明确地铁施工难点与质量控制要点。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确保地铁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

地铁隧道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加大了地铁施工技术的难度,严重地影响着地铁隧道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是地铁隧道工程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且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工作量大。

1、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基本内部。地铁隧道工程项目是一个投资比较大、工期比较长、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因而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较多风险因素。为使各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有必要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实施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规划、风险分析和风险监控,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对项目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主动系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及监控,达到降低项目风险,妥善处理风险事故不利后果的目的。

2、地铁隧道工程的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进行风险分析时要首先进行的重要工作,但多被人忽视,因此防碍了对问题作长远、全面的考虑。当进行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时,能引起风险的因素很多,后果严重程度各异,遗漏主要因素是不对的,但每个因素都考虑也会使问题复杂化,风险辨识就是要合理地缩小这种不确定性。

五、地铁隧道信息化管理

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地铁工程施工的监控、有助于对施工现场各项参数与地质情况的监测。以信息化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优化支护参数、监测地表移动变形等问题,进而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监测工作的开展,促进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动态化控制促使建设各方高度关注客观条件的变化,是及时优化设计、施工方案的有效手段。但应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在工程量调整中必须采用配套的合同管理模式,才能避免违背招标要约和合同原则的问题;二是在隧道的勘察设计中,必须加深前期地质工作,确保初始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以减小动态调整的幅度。对于隧道的进度控制,应该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摸清影响进度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以便有针对地采取措施,提高进度控制力度。

六、地铁隧道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强化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质量意识的强化对地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制度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施工技术简单、施工企业经验丰富造成的质量意识薄弱问题,地铁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意识的强化。通过全员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意识的树立,为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1、完善管理网络,把质量、安全职责落到实处

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和安全生产风险。建立人、财、物等资源向优秀经营管理者集聚的机制,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成立项目评审机构,剔除营利水平低、施工管理难度大、质量和安全生产风险高、工程款支付能力差的施工企业。

2、强化现场管理,实行动态监控

要进行质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统一思想、有序布置,排查反思、检查督办,才能很到良好的效果。专项检查中检查出来的隐患,能现场整改的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落实专人整改。专项整治及隐患排查期间,实现现场动态管理。

3、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积极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教育以内部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及时组织项目经理、安全员参加考核培训。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安全员、生产骨干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及安全员职责和工作任务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培训学习,在思想上认识到从“要你安全,变我要安全”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4、加强质量安全队伍自身建设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

风险辨识管控方案范文第5篇

推进属地化建设是降低海外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是海外经营风险防范的当务之急。

文 张磊

全面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

构建分级管理、高效运行的风险管控组织体系。2010年初,为强化对海外风险的监控,构建“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风险管理格局,中土集团了《海外风险预警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了海外风险防范的组织架构,初步形成海外风险管控的三道防线。第 道防线:海外风险防范领导小组,负责对海外重大风险预警的相关应对措施进行集体决策。第二道防线:海外风险监控办公室,负责对海外风险预警信息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对海外经营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综合监控。第三道防线:各海外经营机构。办法中明确规定各海外经营机构是预警层面的基本单元,是预警信息的第一报告单位,其行政领导是海外风险防范的第责任人。

2011年,中土集团《关于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相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风险管控体系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集团总部设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海外风险监控办公室的基础上,改组设立风险内控管理办公室,负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及日常工作。各海外事业部设置风险管控专职岗位,由专人负责收集汇总海外市场、海外项目风险信息,分析并撰写海外市场风险管理报告。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运行,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面防范、重点控制”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夯实持续监控、定期检查的风险管控规章制度。2011年,相继了《重大风险事件分析报告制度》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方案》,明确要求各海外事业部谨慎选择海外经营的国家和地区,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不进入外交部、商务部等明令警示的海外市场和行业领域,不进入不能形成有效监控的海外市场,不进入在一定时期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海外市场。

对于经识别认定的重大风险,由风险内控办公室牵头,组织海外经营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具体的风险管控方案,并细化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总法律顾问、企业法律事务中心要参与重大经济活动谈判工作,提出规避法律风险的建议措施。

2013年,中土集团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该文件强化了总部各部门、各经营单位各类风险相关信息收报力度,包括风险信息、风险管理动态和风险案例分析,境外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要定期扫描、备份重要文档资料,并适时带回国内交由主管事业部保存、备案。

在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中土集团每年组织一次对重点海外市场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专项检查,对重点市场的重大、重要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调整和改进建议。

推进多层次、无缝隙的风险管控报告机制。一是各海外经营单位定期(每季度)对所管辖市场的宏观系统性风险与微观经营性风险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报送的内容须包括风险预警信息、风险案例、风险管理工作动态等内容。

二是风险内控办公室定期(每半年)召开一次海外风险预警信息专题会议,分析海外经营各类风险的潜在因素,研究海外经营各类风险预警的应对措施。

三是对于重大风险事件,在风险爆发的24小时内,海外项目负责人将第一时间向驻外机构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在重大风险事件处置完毕后,各经营单位按要求向总部风险内控办公室提交专项报告。

四是对于紧急风险事故,各单位需按照相关规定,启动风险预警并按程序提交上报。突况报告可以采用口头报告、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

五是对于海外特定市场不便于评估的特定风险,海外经营单位可聘请专业风险测评机构运用定量化的测评方法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完善海外风险管控的远程信息平台。自2012年成立信息化管理部以来,中土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风险信息系统的建设以集团公司总部办公自动化平台为依托,逐步满足集团公司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尤其是对于海外经营单位,将各海外市场.海外项目的风险预警指标纳入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平台,可通过信息集成的方式实现海外风险信息的高效综合管理。

另外,中土集团搭建了内控与风险管理。。群、微信群等,做到国内国外各层级风险信息的随时沟通和资料共享,较好地避免了国内外时差和通讯联系不便等不利因素。

相关体会

全面风险制度建设是防范海外经营风险的根本举措。根据多年国际工程管理的经验,海外经营的市场风险,要依靠健全风险预警、风险防控的各项管理程序来防范。特别是作为总承包商,要通过对企业在各海外市场经营得失的分析,逐步形成各市场海外经营风险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开发的海外市场,要对其进行全方位情报分析和风险分析,谨慎考察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等,最终形成该市场是否是一个值得进入的“好市场”的科学评价。

加强前期商务运作能力是预防海外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从事海外经营的企业要建立相对完善的项目信息收集、筛选系统,与各目标市场驻外使馆、所在国政府、当地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够按照项目信息的来源、项目资金渠道、项目商务条件、技术标准等不同层次进行逐级筛选,以保证项目立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项目投标阶段,总部职能部门要对不同海外市场、不同规模的海外项目进行分级管理,灵活采取多种报价策略,有效平衡合理报价与报价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确保报出有竞争力的价格。

选择联合体方式承揽国际工程可以有效化解海外经营风险。当下的国际工程市场,如果一个总承包项目,其所在国经营环境复杂、项目实施难度大、项目规模超过单一承包商的承建能力或需要承包商为项目融资时,为规避或分散风险,承包商往往会与其他工程公司、金融机构等组建成联合体,共同承揽实施该项目。

实践证明,联合体方式承揽国际大型工程项目,由于联合体内各成员所处的环境不同,具有不同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能够促使大型项目的潜在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和降低。如与当地公司合作,可以部分规避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外汇风险、治安风险等;与国际知名大企业合作,可以部分规避或转移商务风险、技术风险等;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可以部分规避或转移金融风险等。

海外项目风险防范需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国际工程的风险管理,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制订风险防范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对海外大型项目的合同管理,各海外经营机构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合同要件研究,结合海外市场实际状况,组织技术、商务、财务、法律、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逐条、逐款的仔细审核,识别对外合同中的潜在风险,并抓住源头,防患于未然。承包商要尽可能争取对自身有利的合同条款,企业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中心要参与重大经济活动谈判工作,并提出规避风险的法律意见。

推进属地化建设是降低海外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从事海外经营的企业要有计划地实施多种形式的属地化建设,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在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向当地公司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