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独特的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国防教育 特色
与普通高校不同,独立学院不管是在发展模式、生源,还是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有自身的特色。这就使得独立学院在发展国防教育时,必须考虑学院实际,以学院自身的教育计划为出发点,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具备学院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方法体系。但是,目前不少独立学院在开展国防教育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对学院自身的条件认识不足,导致在开展国防教育时采用错误的方式,又比如在教学中理论课与实际训练课课程安排不科学,影响教学效果,等等。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一个信念,那就是在开展国防教育时独立学院必须重视自身的特殊性,综合自身教育与国防教育的共同要求,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首先结合国防教育对独立学院的特色进行系统分析。
一、了解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规定,我国独立学院招生实行招生计划单列,意思是对于独立学院招生,各省份的招生部门自主统一划定分数线,考生则统一填报志愿,最后按照本科三批次标准择优录取。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学生文化水平总体比较差,但也有一部分高考发挥失利的优秀学生。
一般来看,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的独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通常比一本、二本线低了30到100分,换言之,这些学生通常在高中时成绩比较不算突出,甚至处于中下水平。由于学习成绩不高,他们通常对学习的热情并不高,很多是应付式地完成任务,而且这些学生通常都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面临困难时经常因为畏惧困难而放弃思考,没有进取心。总之,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通常在学习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在招收的学生中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本来在高中成绩优异,平时考试也发挥不错,但在高考中因为种种原因发挥失利,因此进入独立学院。这些学生通常知识水平较高,态度端正,自信心强,进入独立学院虽然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只要在教育工作中给予引导就能恢复平时的水平,并且很可能不断进步。
(二)部分学生文化不突出,但具备一些特长。
独立学院收费通常较高,因此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通常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而经济较好的家庭一般又比较重视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才艺,因此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可能在高中时代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文艺水准却很高,很多都接受过特长教育,如乐器、绘画等。他们中不少经常活跃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文艺活动中,有的是校级文艺骨干,代表学校参赛获得不少荣誉。这些孩子来到大学后,如果能够得到合适的指引,就能够在各种文艺活动和社团中发挥自身特长,发光出彩。
(三)自信不足,但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依然是比较偏向文化教学,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喜欢把目光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就导致了在高中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追捧,成绩差的学生则往往没人关注。在老师的不重视、同学的排挤、家长的压力等多重作用下,一些学生形成了自卑叛逆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被带入了独立学院中。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这些学生学习能力不突出,却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因为他们家境通常比较宽裕,见识比较广,思维比较活跃开阔,而且面对过多种多样的人,从小就锻炼了与人交际的能力,加上从小到大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这些学生面对人群、面对社会不会惊慌紧张,在实际活动中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根据学院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国防教学
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是构成主体,仅处于补充地位,所以国家对其在人才培养上的要求不论是层次上还是类型上都低于普通高校。因此作为补充性的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都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点。虽然国家对其要求相对较低,但在普及高等教育和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独立学院培养出的人才通常都能很快地适应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另外根据前面分析,独立学院招收的生源通常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整体素质不错的学生,只要我们对这些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不仅能帮助其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其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独立学院发展国防教育现状。
当今不少独立学院本身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上存在一些不足和劣势,加之教学方法也不科学,这就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成果和学生的发展,这一方面对独立学院的教育形象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院和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那么要实现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就必须充分运用和整合多种教育手段,找出其中最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方法,如根据实际情况,在加强实践,发挥学生优势的同时,提高理论课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事实证明,这样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最适合于独立学院的特点。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中,能充分并且切实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知识并不多,其中国防教育课程是最为突出的,因为国防教育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又充分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很有利于实现学生兴趣与知识的双增长,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根本要求,而这又恰恰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不论是在教学条件还是学生特点上,独立学院都具备开展国防教育的优势。
(二)有效开展国防教育。
独立学院要科学地开展国防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其办学灵活的优势。独立学院教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教学模式还没定型,具备极高的可塑性和潜力,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充分借助开展国防教育带来的发展机会和实践机会,总结和确定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教育实践之路,从而确立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构建中的后发优势。独立学院之所以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立足并发展,与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分不开。灵活的办学机制使得独立学院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力,在实践中能很快根据变化趋势调整自身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而国防教育的本质也正符合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国防教育以自由教育为特质,可充分促进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实现。因此充分利用国防教育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国防知识的增加和国防思想的深化,有利于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及其社会效益的发挥。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知识基础不扎实,但实践能力强,国防教育恰恰能在带领学生实践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热爱,这就为独立学院教育提供了素材和手段。通过国防教育实践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国防知识的求知欲,使得各种教学资源能够充分整合利用,这样就与独立学院的灵活办学机制完美统一起来,有利于独立学院发挥自身的教育特色和魅力,促进学院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可知,独立学院开展国防教育,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其次要结合独立学院本身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把国防教育同独立学院的教学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独立学院的国防教育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独立学院本身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相琼.关于独立学院国防教育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
[2]赖志成.谈高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J].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2006,(2).
[3]张虹.国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考试周刊,2010,(2).
[4]贺俊起.培养国防精神的途径――国防教育[J].国防的多维结构,2007,(6).
我惊喜地欣赏着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精心制作的个人小档案,每一份小档案无论是从外形的设计还是内容的安排,语言的组织,都是精美、独特的。从每一份小档案中,我读到的是孩子独特的个性,读到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和期望。小档案的展示更吸引了孩子们以及家长,他们互相介绍和了解着彼此,促使我们的主题活动“特别的我”在延伸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次,我不由地想起在中班时的一次不成功的亲子制作活动。那是请家长和孩子利用废旧的塑料物品制作一件小玩具,结果是所带的制作寥寥无几,即使带来了也是缺乏创意,非常粗糙。我不由地问自己,同样的孩子,同样的家长,怎会有如此的差异?于是我打开了两份通知书。
附件:
通知
结合下周的主题“塑料制品”,请家长协助幼儿于下星期一从家中带一样塑料制品到幼儿园,并且利用星期天和孩子一起在家利用塑料材料(各类饮料瓶子、塑料袋等)制作一件塑料玩具。
中(2)班
2006/4/12
通知
贵家长:
为配合主题教育“独特的我”让孩子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示自我。请您和孩子一起制作“我的档案”。《我的档案》里包括1 姓名以及名字的故事;2 一张小照片(大头贴);3 生日;4 我的最爱(喜欢的人、喜欢的玩具、图书、喜欢的食物、喜欢的动物、喜欢的颜色、喜欢的电视节目……);5 我的优点;6 我要改进的地方。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自行添加容。我们将会把孩子的档案进行展示。可以利用卡纸、旧卡片等进行剪贴、画图,立体装饰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相信,每个宝贝都是出色的、独特的,宝贝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的档案也是精美的!独一无二的!
大(2)班
2006/9/8
对比不同时期的两份通知不难发现,第一份缺乏对家长的尊重,教师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家长布置任务,其次,没有细致地向家长说明制作要求和方法;而第二份通知,措辞间流露着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并且明确了制作的目标与内容,让家长理解了档案的内容以及制作的方法。
一、独特风格的学校
这一流派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认为特色学校是形成独特办学风格的学校,该观点自提出开始至今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主要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特色的定位关注学校实际。
认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应在学校自身,如,王承铎认为:“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懈努力,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独特风格。”学校在创建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强调了特色学校的特色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创生而成,阐明了特色的根本在于学校自身。
第二阶段:特色办学风格的细化。
20世纪90年代末,该流派将独特的办学风格逐步细化,将特色学校需要具备的独特风格细化,用描述的方法进行列举。于文安认为:“所谓特色办学,就是在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征。它包括办学模式的特色、课程教学的特色、教育途径的特色、学校管理的特色等。”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办学风格分为办学模式、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以及学校的管理思想等方面,这样更具实践意义,在各级各类学校创建特色的过程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第三阶段:稳定的办学风格并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
近几年,该流派开始强调特色学校的独特风格必须具有稳定性,并且开始与文化相结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郑志生的观点:“特色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先进、科学、独特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独特风貌,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并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人才的学校。”
该流派认为,特色学校应具备独特的办学风格,这种风格应该具备整体性和稳定性,要体现出学校自身的特点,并且与学校文化相结合。这就解释了创建特色学校中可能出现的“局部特色”问题,并且区分了“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不强调整体风格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形成特色就可以称为学校特色。虽然是强调“独特的风格”,但随着特色学校研究的深入,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逐渐趋于完善,这也是这一观点在特色学校研究的整个阶段始终存在的原因。
二、稳定风格的成功学校
与上述“独特风格的学校”流派不同,这一流派强调特色学校一定是成功的学校,强调办学思想以及从实际出发,如邢真认为:“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强调特色学校优秀办学成果的社会属性。其主要的代表观点如何丙华所述:“特色学校的内涵应有三个方面:1.教育教学质量优异的学校;2.特色学校是在教育改革中积极创新、全面优化、获得成功、形成稳定办学风格和模式的学校;3.特色学校是对本地区的教育、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学校。”其观点认为特色学校应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对所在的地区有一定的贡献,注重定位的社会性,将特色学校创建成果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地区,对特色的定位要更加科学,更加宏观。
从各级各类学校创建特色的初衷来看,多数是为了提高办学效果,所以强调“成功”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注意到,如果过分强调优质性,可能会造成在创办的过程中混淆特色学校与优秀学校或者示范学校的区别,而且也使得一些原本教学水平较差的学校认为自己没有创建特色学校的能力。界定“成功”的标准,可以避免将创建特色学校简化为创造特色项目,这绝不是特色学校的实质。
三、独特学校文化的学校
相对于上述两个流派,这一流派出现较晚,其主要观点认为,特色学校的创建结果是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前两个流派的部分观点也涉及学校文化,但没有得到全面的阐释,只是在各自的基础上与文化相结合。
第一阶段:全面性的学校文化。
认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结果是形成独特学校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不单指某一方面。主要代表观点如谢学政所述:“特色学校就是一种集创造性与个性化于一体的学校,不单指某方面,而是学校群体共同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全面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学校文化模式。”强调特色学校文化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综合的,只有形成了这样的学校文化才能称之为特色学校。
第二阶段:明确特色学校文化的具体内容。
近几年,独特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独特的校园文化的所属关系进一步明确,使得学校文化这一说法更具科学性。其主要观点如王彪所述:“特色学校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学校特色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显现,是个性基础上的共性存在,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校园文化以及在人才培养上的科学的教学手段等。”
该观点将学校文化的内容细化,并且强调特色学校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该观点较前几种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明确了两个问题:其一,明确地将“学校文化”与“学校风格”区分开来,将办学风格包含在学校文化之中,表现出将特色学校建设落实在学校文化上的理由。其二,将校园文化也包含在学校文化之中,这样可以避免在创建过程中将“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偷换成“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办学风格只是暂时的,只有上升为本校的文化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持久地将特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一切活动中去。“风格说”主要强调特色学校发展的整体性,而“文化说”则是在“风格说”的基础上提升了这种整体性的层次。
四、个性化的学校
这一流派在特色学校内涵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位置,其主要观点是“特色学校是个性化学校”。
代表观点如原祖舍提到的:“特色学校即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较高于一般学校的文化层次上,形成具有个性的教风、学风和校风,造成对社会文明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的学校。简言之,所谓特色学校就是有个性的学校。”这一观点中并没有说明什么是个性化学校,个性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定个性,这使得研究的实践意义大大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特色学校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学校自身,认为特色学校不仅是个性化学校还要是成功的学校,强调这种个性必须形成传统并有一定的进步性,尤其是要求“个性”要是独特的、优化的以及整体性的,使得“个性化学校”的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得以加强,更具有科学依据。将特色学校定义为个性化学校,有其独到之处,因为个性化就是体现自身特点,按照自身优势发展;但是操作性有所欠缺,容易走向太过强调个性化的极端,使得创建特色学校实际上成了创建个性化学校。
五、小结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特色学校的内涵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先进的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挖掘特色,并形成一种稳定、完整、独特的办学风格。
3.将这种办学风格内化、外显于全体师生的认识与行为中,并体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将这种办学风格上升为一种学校文化并形成传统。
4.在这种学校文化的指导下获得优秀的办学成果,包括提高教学质量、社会认可度以及人才的培养力度。
将特色学校的内涵定位于此主要鉴于以下几个原因。
1.特色学校的“特”应是共性中体现出的个性,所以无论特色学校的“特”如何科学,也不能将学校工作游离于国家的教育方针之外,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
2.特色学校的创建应该是基于学校自身办学风格的一种升华与提炼,所以定位就必须要从自身情况分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主题。
3.特色学校区别于学校特色主要在于特色学校发展的全面性。特色学校的创建不能是局部的,学校可以以工作的某一点为切入点,但形成的办学风格必须是深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这种办学风格应禁得起日常办学工作的反复推敲,最终形成一种学校文化,这样才能外化为全校师生的行为。
表现之一是教学研究无冲突。无论是文章或发言,大都习惯于阐释早已被证实了的正确的结论,不旁及别人的观点,更不敢去否定别人的观点,盛行“求真”,讳言“求伪”。
表现之二是语文教学沉闷。课堂上学生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教师宁愿去上一堂平平淡淡的错漏不多的课,不愿去上一堂有创意的耳目一新的但有可能失败的课。教师如此,学生亦然。自认为没有十分把握,不敢回答问题,宁肯重复别人的发言,也不敢冒一下风险,更不敢力排众议,独树一帜。
如此等等,语文怎能“活化”?不活化则凝固、僵化,停滞不前。因此,需要给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站在一个高起点上,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教学。
活化语文,首先要活化语文教育思想。当前,语文界尤其纠、学语文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现象,并不正常。不少研讨会仍然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的交流,而缺乏教育思想的碰撞。语文教育理论的单薄,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教育哲学的指导;二是缺乏教育实践的检验;三是缺乏教育心理实验的支撑。由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衍生出来的原则、方法、范式,仍然在语文教育园地上悠悠然游荡着;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母语教育理论,虽然见诸报刊,但并未和本土的经验、理论融通,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用;从各地涌现出来的语文教育改革实验,除了少数几个实验外,大多数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进行总结、提炼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仍然存在着理论工作者不深入实际、实际工作者轻视理论的现象。
活化语文,关键是活化思维。小学语文教学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统一过程、统一结论,试图用同一模式去铸造千差万别的儿童,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为此要鼓励儿童独立思考,鼓励发表独立见解。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小学生重复别人的发言,重复教科书上的结论,重复教师的话语,这种思维的惰性将窒息儿童的创造天赋。独特见解源于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有赖于独特的思维方法,因此要让学生学法、悟法,善于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
思维活化了,才有可能创新。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个热门话题,不少教师已作了许多可喜的尝试。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这些“发散”没有以知识、能力作为铺垫,加之目的要求不明确,往往流于“海阔天空,不着边际”的空谈。其实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也可以创新。二是把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割裂开来,有的甚至把创新能力看成是纯技能训练。对小学生而言,更重要的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探索、求异、坚定自信、执着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勤奋热情、坚韧自制、献身事业、服务社会等优良品质。当前研究的重点是要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多元化的思考、自由地表达以及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发创新的激情,开掘创新的潜质,使学生的学习语言和创新思维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活化语文,要求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在学术上不可能定于一尊,在教学中不可能只有一种风格。要求教学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教学个性化。当前,各地推出了许多“教学模式”,其中不乏反映语文教学特点和规律、有指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规范教学行为是有益的。但是,任何具有共性的教学模式,都是深深扎根于教学实践的土壤,在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模式规范教学,但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总是要冲破“模式”,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变式”,从而显示出教学创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鲜明的个性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作风等相互融通,逐渐形成独具特色又较为稳定的教学风貌即教学风格,这,才是我们应予倡导的。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近几年来,各地冒出来许多“法”。有的是合乎学科特点的,体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对于开拓教学视野、活跃教学氛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一些“法”,自诩“最优”,唯我独“灵”。有的抽去了方法中“活的灵魂”,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割裂开来,让老师们“依样画瓢”,反而束缚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及丰富性,要求方法的多样性。可以说最好的方法是适合学科特点、儿童特点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它属于探索未知事物的一种高级思维,是将现实定向与创造想象进行有机结合,也是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揭示,同时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思维成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就要明确的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这对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关于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分析
总的来说,初中学生的思维具有着以下特性:思维结构比较灵活多变,思路存在可及时转换的特点;思维进程具有突发性,思维的某个情境标志会突然降临,表现出非逻辑性的特性;思维方向具有一定的求异性,即表现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感觉;思维效果具有整体性,思维成果可迅速的展开,更新整体上的价值。
(二)培养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致思路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也具有着一定的设计能力。美术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特点等,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要有正确的认识,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我国,对素质教育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一定要从小培养,对美术这门课程来说,创新是其教育的灵魂所在,这就需要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能去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总结经验,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对初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二、如何培养初中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
(一)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创作素材,这样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对他们创作思路的扩展、绘画表现形式的丰富、创造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感性的思维活动在美术中占有着主导地位,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通过感性的素材才能产生的,所以美术教师应该创办各种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给学生接触外景事物的机会,这样便于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从而产生灵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在活动过程中有直观的感受,为他们创新思维提供了资源。
(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正确评价
美术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作品中找到闪光点,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这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生渴望展示自己,渴望被认可。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对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并抓住独特的地方给予学生相应的赞许。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对新颖作品的正确评价会引发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与创意,有创造性的去完成每一个作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灵感是创新的源源不断的源泉,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创新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的今天,美术教育更应该充分发挥它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
美术学习重在独特的创意,创造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如果学生能够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造,这会令他的作品更具有独特魅力。
美术最重要的就是结合情境与当时的灵感进行自由的表达,令创作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真正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艺术个性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加以重视,这对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着重要意义。
(四)通过欣赏名作来拓展思维
美术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搜集一些大师们的名作,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进行欣赏,同时引导他们研究作品的结构与内容,分析作品的独特之处,了解作品中一些比较新颖的创意的运用方法,这会令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设计思维。通过多欣赏名作,就能有更多的领悟,从而不知不觉形成创造性思维。
(五)合作学习
美术需要有创新性的思维,这就需要学生们有广阔的交流。因为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个性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学习的模式,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令他们的接触的更加广阔,对别的同学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借鉴。同时也为学习比较困难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大家能够共同进步。例如在讲解《别具创意的请柬》这一课时,可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创意与看法,有利于学生们创作出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美术离不开灵感与创意,要想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进,所以美术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令学生对美术作品有独特的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结合情境不断涌现出灵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大胆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月琴.初中美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
[2]曹莉.中学美术教学应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