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减法变化规律

加减法变化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加减法变化规律

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课程 新旧知识 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恰恰反映在它的严密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上。每一部分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教学重点,显得尤为重要。

统观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每个“知识块”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分为各循环段,各单元,各章节来编排的。如计算教学整数是从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到百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由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到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计算;小数和分数则是由包括初步认识两个循环段组成。从章节上看,整数的加减法由不进位到进位,由不退位到退位;分数则是由同分母加减法到异分母加减法等等。这样,循环段与循环段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既存在纵向联系,又存在横向联系,既有知识系统的标志,也是研究新旧知识的着眼点和切入口。

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教给孩子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以教师只有非常明确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搞好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就需要在两个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做文章,形成了容易解答的一个新知识,这样过渡自然.,学生接受起来才会轻松顺畅。平时教学中,我正是充分考虑这一点,才会以学生原有知识为起跑线,提供冲刺的跑道,让学生在老师的有序指导下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顺利跨越。现就本人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巧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提高课堂效率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抓住纵向联系,深化知识生长点

如学习异分母加减法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计算,在这些计算学习中只要牢牢抓住了“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这一概括性很强的观念,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奠定相关的旧知基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加强横向比较,突出知识连接点

如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了个级的读写法,理解了数位顺序和计数知识,到学习多位数的顺序和读写法就可以水到渠成地以旧引新了。

三、巧用新旧联系,强化概念的衔接点

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讲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可通过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整数简便计算进行引入讲解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四、在新旧知识联接处设问,突破新知的难点

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第2篇

一个教师,只有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创设自觉、主动、更具备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否感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才能积极地去参与,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例:教学分数意义这一节,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屏幕上显示8个大红苹果,请学生思考,这8个苹果能否看作单位“1”?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苹果?

同学们争先回答:把8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1个苹果;也可以把8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苹果;还可以把8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苹果。

接着,屏幕上又显示一堆苹果、一筐苹果、一车苹果。

画面把对单位“1”的理解过程充分地表现出来,使静止在纸上的图形活跃起来,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了。由于彩色画面的多种变换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异常活跃、主动参与的热烈气氛。大家积极讨论,勇于思考,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愉快地观察、思考,同学们更加透彻地理解了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二、做好铺垫,以旧引新

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即前面已学内容是后面要学内容的必要基础,而后面要学的内容又是前面已学内容的引伸、发展和提高。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节时,我先出示一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请同学们计算后讨论算理,并说明同分母加减法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从而强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单位相同,加减的是分数单位的个数。接着,再出示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题,问这两道题能直接把分子相加减吗?为什么?为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铺路搭桥,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了新知,感到掌握新知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旧知识的发展和继续。他们会为自己顺利地掌握了新知识而高兴,对学习产生信心。

三、动手操作,促进创新

思维源于动作。直观动作思维是诸思维的源头与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组织一些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学生去发现建构新知。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直接参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摸一摸,看一看,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加深对表面积等概念的理解。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再通过拼一拼、切一切等直观操作,来帮助学生讨论、解答下面一些问题:

1.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合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又怎样变化?四个、五个呢?学生通过拼一拼,观察分析得出:两个拼合后,减少2个面,三个拼合后减少4个面……

2.用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几块?先让学生想象回答,出现不同答案后,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得出正确答案(至少8块)。

通过拼一拼的操作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想象能力。

在学生挖掘了几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变化规律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一样的长方体,怎样切才能使表面积最大?学生动手比划、操作,很快知道怎样切的方法。通过切一切,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精选练习,及时反馈

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第3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反应迅速,思路简洁;有些学生冥想苦思,艰难作答。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现象――数学气质。不同的反映说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数感。“数感”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既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字、数字系统和运算等所形成的有意义的观念,也指个人根据多年的有关数字与运算的经验所发展出的一整套认知结构或图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合理性作出解释。”它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但又必须受到重视的一个教学观念。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呢,我有如下感悟。

通俗的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系统的数学学习,让他们乐学、好学是教学的关键。从认识数字就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是诱发数感的最佳时机。教学0的认识时,孩子们对0的第一种意义:一个物体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很容易理解。但对另外三种意义:0表示起点;0表示分界限;0在数位中用来占位置便很难理解。如果抽象地介绍这三种意义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所以我采用了游戏、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学0作为起点时,我介绍了用直尺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方法,并让他们实际操作,在操作中体会从0开始,0就是起点。教学0作为分界限时,学生受第一种意义的影响,认为0摄氏度就是没有温度,借机我告诉孩子们冰点温度的相关知识,并让孩子们表演在0摄氏度时人们的动作、神态。最后简单介绍了正5摄氏度和负5摄氏度的区别,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0作为分界限的作用。教学0在数位中用来占位置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数字王国里住着1―9十个数字小人,9是国王,8是国王的大儿子,经常嘲笑0妹妹没用。一天0妹妹伤心地离家出走了,数字8考试得了100分却因为没有0写不出100只得了1分,这是它才知道0是多么重要。孩子们开心地笑了,笑声中他们初步感受到了0用来占位置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操作,有了故事,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了,枯燥的知识有趣了,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有了“数感”(对数字的感情),喜欢上了数字。

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对数字的感情,对数字的大小,奇、偶性等特性的把握是进一步培养数感的需要,这可以在数的组成中逐步训练。以往教学数的组成,我们关注的是8的组成有几组,学生有没有记牢?现在我力求通过学习数的组成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认识数,事实证明我的尝试给予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教学8的组成时我让学生观察最特别的是哪一组,学生很快找到4和4,因为两个数字一样。我又让学生联想还有哪些数也可以像8一样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数。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想到了2、4、6,我让他们观察这些数都有什么特点,他们发现这些数都是双数。我再让学生根据此特点找出更多的像8一样的数,学生联想到了10、12、14、16等等。我板书出了这些数的组成中最特别的那一组证明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此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我还有发现。”他说:“2、4、6、8、10依次增加2,把它们分成两个相同的数是(1、1)(2、2)(3、3)(4、4)(5、5),正好是1、2、3、4、5依次增加1。”我惊讶于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便借机问到:“为什么上面依次增加2,下面会依次增加1呢?”又有孩子答到:“一个数分成了两部分,一边增加1,两边合起来就增加了2。相信,如此精彩的回答,对数字如此高水平的感悟定会让其他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感。可精彩还在继续,又有孩子举手了,他的发现是:2、6、10等是分成了两个相同的单数,而4、8、12等是分成了两个相同的双数,6也可以分成相同的双数,但必须分成3个2。我从惊讶变成了无限的惊喜,正如我们常说的:如果老师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学生就可以在这个空间展翅高飞。我很庆幸给了他们高飞的机会,让他们的数学能力得以展示,数学思维得以发展,数感得以增强。

数的组成之后的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是一年级上册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入学前大多学过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缺少学习的新鲜感,加上计算题本身相对比较单调,教学极易陷入枯燥、呆板,缺少思维性。如教学进位加时,在教学了9加几、8加几的算式之后,学生对进位加的基本计算方法已掌握,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后继教学可能会陷入机械重复之中。为此,我将单元复习中的教学内容提前,让学生对9加几、8加几的算式进行了整理,并引导观察规律,再让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写出7加几到2加几的算式。从观察规律到运用规律,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让单调的计算再现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观察运用规律的同时,学生的数感进一步加强。他们知道运用规律快速记忆加减法表(如:只看加法表的前两竖,按规律背出后面的内容)虽然数学不能靠背出来,但有方法的记忆过程也是感悟数感的过程;知道用联想法进行速算(如:计算7加8有困难可以联想7加7等于14)。结合十几减9的算式中得数依次增加的规律,我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一规律的原因,有学生提到了第一个数依次增加,第二个数不变,但多数孩子仍不能理解。我给孩子们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把第一个数看作妈妈买回来的苹果总数,第二个数看作你吃掉的苹果个数,第三个数看作剩下的苹果个数。妈妈买回来的苹果个数越多,你吃掉9个不变,剩下的就会越多。在实例中学生很快理解了规律产生的原因,并能迁移到第一个数不变,第二个数变大,得数变小等规律的解释中去。有了这一过程,相信学生在以后学习加减法中各部分变化的规律时将十分容易。这是为后继教学做铺垫,是思维训练,也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备良好数感的学生,他会自然地去分解数,发掘和运用最基础的内容,利用运算间的联系以及数概念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估计出问题的合理答案,并且具有能形成对于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的能力。具备蕴藏于数感中的技能的学生,能自信而聪明的运用数学。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方面的训练,我仅从一年级学生认识数意义、组成及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上简谈了我的看法。我想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创造性运用教材、使用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对数学的感知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尊重;认知结构;学习规律;情感需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更自然、更有效、更主动,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更具生命力.

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习

更自然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即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时,忽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学生. 我们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材、考虑教法,这样才能尊重学生.

1. 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的基础. 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时,我设计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住宿问题进行导入:

国庆长假我校有5个女教师出去旅游,晚上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 你觉得该怎样安排呢?住2个3人间,可以吗?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如果是8个人呢?该怎么安排呢?用表格记录下来. [3人间/间\&\&\&\&\&\&\&\&\&2人间/间\&\&\&\&\&\&\&\&\&]

如果有23个人去住宿呢?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安排?小组合作,探讨住宿方法,并记录上表.

上述环节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安排人数较少时的住宿,又很自然地创设了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人数较多时如何安排住宿,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把满足题意的安排方法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 这样做,既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和兴趣.

2. 尊重知识的结构化

数学知识的教学往往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在相关内容教学之后,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厘清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之间寻找最紧密的联系,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

例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虽然教学内容不同,但这三个内容的教学都遵循同一条算理: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因此,教学“整数加减法”时,可通过小棒图让学生理解:个位上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十位上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只有相同数位对齐了,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 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通过文具商店购物的情境图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时,不能末尾对齐,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学生掌握了整数与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后,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就能更好地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习

更有效

学生获得知识与形成技能的方法有所不同. 知识靠理解和接受才能获得,技能则要通过体验与实践才能形成,但获得知识与形成技能都需要学生的“感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的过程,从而促进数学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进而切实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1. 灵活选择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探究、发展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选择多种学习方式,既要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更应重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时,可先复习旧知,让学生归纳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共同特点:都是把新图形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图形,再根据转化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相等关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我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提出问题(圆的面积怎么计算?)提出猜想(是否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验证猜想(操作体验)归纳方法实际应用. 这一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获取新知的一般方法:运用转化策略把新知转化为旧知来解决. 这种转化策略的运用,为学生后继探究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指明了研究方向.

2. 有效组织学习活动

首先,关注问题的设计.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好的问题能激发思维、引导思维. 如果问题设计不到位,不仅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很难促进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时,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引导学生理解平行概念的问题. 在要求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之后,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学生分类引出平行线之后,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揭示平行线的概念之后,又引导学生以生活实例丰富对平行线的认识:“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教师能较好地设计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其次,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新课标实施了十多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堂的变化,教师们都在自觉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 但在这看似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热情不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并不均衡,往往是小组内几个活跃分子在交流,其他学生旁听. 在小组交流汇报时,往往是少数学生作代表,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结果. 而教师也往往更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小组学习的过程则被忽略了,因此,教师应努力还课堂于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参与交流展示,让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

第三,关注学生的反思活动. 反思能让学生在体验活动后进行总结与提炼,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知识间的沟通联系.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时,在回顾本课知识之后,出示了介绍笛卡儿由蜘蛛织网而创造出数对的过程的资料,并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说数对的产生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在数学史中的价值有了进一步感受和体验.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习

更主动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主动,否则,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认为学习是一种繁重的任务.

1. 优化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 ”因此,我们要围绕以人为本来开展教学,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宽松、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满足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研究,鼓励其质疑问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可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两只小兔子正在举行一场激烈的自行车比赛,小白兔骑的自行车的车轮是圆形,小灰兔骑的车轮是长方形,它们同时从家出发去小木屋. 猜一猜,最后哪辆自行车先到达终点?学生都猜想是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先到达终点,教师接着引导:“为什么圆形车轮先到达终点?”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热情.

3. 适当设置认知冲突

设置认知冲突容易使学生产生实现新的平衡的内在需求,萌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心理需求.

加减法变化规律范文第5篇

一、重视口算技能的训练

1.“重过程”与“重结果”相结合

口算看起来很简单,但学生在口算时也存在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需要教师细心察觉、悉心指导。例如:口算中常常有学生用笔算计算程序代替口算程序,他们宁愿在头脑中打草稿,也不肯运用口算技巧计算。这种运用遗觉象进行的“想象中的笔算”,虽也能得到正确结果,但较呆板、机械,随着知识面的拓宽、计算难度的增加,遗觉象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模糊,计算错误也有增无减。这种“想象中的笔算”无形中成了提高学生口算技能的障碍。口算训练中,这种阻碍学生形成口算技能的现象还有很多。如何克服呢?我认为,那就要在训练时,既重视口算的结果,又重视口算的思维过程。或是让学生说说结果是怎样得到的,或是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口算时外显的行为表现,并作出评价、指导。如:一年级学生口算10以内的加法时,因受年龄、认知特点等的限制,必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辅助,但学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一个一个地数数,先数到第一个加数,再接下去数,直到把第二个数数完为止;有在第一个加数上按下去数;有在第二个加数上接下去数;有在小数上接下去数;有在大数上接下去数等不同表现,教师要根据表现作出评价,“在大数上数这种方法最好。”

2.“强记”与“巧记”相结合

口算内容中常常有一些结果与计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度密切相关。对于这些内容,一方面我们可利用小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的特点进行强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巧妙记忆。例如:1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师先指导学生编制10以内加法表(如下表),接着让学生横看加法表,竖看加法表,寻找规律,巧记熟记结果。

3.全面练与针对练相结合

学生口算时产生的错误往往带有共性、规律性。例如:苏州市实验小学的王之华老师研究10以内表内加减法口算的错误,发现错误的分布有以下特点:(1)减法错题略多于加法错题;(2)小

数加大数的错题多于大数加小数的错题;(3)差比减数小的错题

多于差比减数大的错题;(4)含数字6、7、8、9的加法或减法错题

多于含数字1、2、3、4、5的加法或减法错题;(5)存在错误“高发

区”。因此,我们在进行口算训练时,要做到全面练与针对练相结合,对学生易错、常错的要多练。如:口算分数加减法中,像“3-1”这类题学生易错,要经常练。

4.听算与视算相结合

从口算信息的渠道可以把口算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类。视算能使学生视觉反应灵敏,听算能培养学生短时记忆能力以及认真听课的习惯。两者对提高口算的技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算训练时我们要把这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合力。一般较复杂的口算和以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计算沉着、冷静等品质为目标的口算常选用视算;较简单的口算和以培养认真听讲和提高反应灵敏度和记忆能力为目标的常选用听算。

二、重视口算基本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口算习惯,对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度、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口算能力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1.审题习惯的培养

很多同行对课堂计算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许多错误是因为学生的感知粗略、审题不够精细引起的。如:学生把6和0,4和9数字看错,把“+”号看成“÷”号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一是口算训练时严格要求,抓实抓细,要求看清每个数字、每个符号;学生口算错误了要让学生说口算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督促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二是经常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三是故意设计易混淆、貌似质异的易错误的口算练习进行训练,强化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巧算的习惯

巧算的习惯是指学生口算时要自觉利用数目特征和运算关系,应用运算定律或性质自觉进行简算、速算。如:在口算乘数是25、125等数的乘法时,学生要能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巧算习惯的培养,一是要加强运算关系、运算定律或性质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二是口算训练时要变换形式,扩展思维。

如教完乘法分配律后,可进行下面几个层次的口算(口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定律进行巧算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观察下面,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3+( )×2=( )×(3+2)

(2)填数使等号两边相等

(38+25)×4=( )×( )+( )×( )

7×43+7×57=7×( + )

(3)口算

8×47+8×53=99×87+87=

165×14+35×14=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