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律服务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中职教育专业的一种,中职社区法律服务专业在近几年发展进程中,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若要在中职院校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要对市场进行系统调研的前提下,对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予以加强,将学生造就成为能力强、质量高以及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社区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在法律服务专业中,专业能力是运用所学法律法规服务于法律,并对法律纠纷进行解决的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诉讼业务能力和诉讼业务能力。专业能力可以说是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的核心,这种能力是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与知识转化成服务与措施的过程。就学生而言,能力更重要,所以,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2.基本技能
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统称基本技能。其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及软件的应用
学生使用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资源是获取信息、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捷径。另外,在目前乃至今后,涉及计算机及网络的法律问题会有很多,诸如网络犯罪等。学生只有具备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类实际问题。学生要想适应所担任的工作,必须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法律语言表达能力和司法文书写作能力。这是法律服务专业的学生首要的基本功。学生毕业后在基层岗位上提供法律服务时,要与受助对象交流思想,了解案情,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法律常识。如果他的语言贫乏生涩,那么法律服务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所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逻辑思维能力是法律服务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
只要严格根据逻辑思维定律,学生才有可能科学而正确地处理问题。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则他在表达法律问题时就会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而如果一个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他在写作表达与语言表达方面就会有清晰的条理性,而且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层次分明地表达出来。
3.创新能力
要想对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发创新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与素质,才会得心应手地处理复杂多变的律法问题。
二、培养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与途径
1.对理论教学制度进行变革,变“以知识为本位”为“以能力为本位”
在设置课程方面,必须要将实用原则突出来,对法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重组课程结构,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法律教学机制,确保专业课和公共同课能够有适当的比例,而且还要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同等重要,防止厚此薄彼现象的出现。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保证以够用、必需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删除偏难偏深、陈旧过时及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将实用而又最新颖的技术增加进去。可以多加些讲座与选修课,教师一定要在理论课教学中加入一些案例,并结合案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在案例中寓说于理,这样不仅能够突出理论课应用性,而且还能增加理论内容通俗易
懂性。
法律服务专业教学方法上,倡导案例式、讨论式以及启发式教学,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提高其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变“以教师为主导”为“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
从根本上说,中职教育必须突出视角教学,重点强调以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在对法律服务实践教学予以强化上,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建立与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教师应该将学生实习活动贯穿整个中职教育过程,因此,必须重视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目前很多中职院校法律服务专业实习基地基本上都是简单的模拟法庭、法律服务视听资料室、法律服务所等。必须购置相关对法律服务学习有帮助的音像资料,能够让学生适时展览法律文书,确保学生能够熟悉文书制作要求与格式。
(2)坚持走校所、校企和校区合作的教育发展道路
从根本上完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校方还要主动与社区、律师事务所、法院、企业等达成学生实习建议,保证学生可以有稳定的实习单位,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若将商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则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是教育的根本和中心。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将法律服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放在教育之首,只有这样,法律教育培养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才能为我国社会提供更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一、英语介入旅游人才培养的契机
(一)国家外语能力发展需求
2017年2月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指出:国家语言能力是指国家处理内外事务的语言能力,其中包含国家外语能力。虽然外语是外国的语言文字,但外语能力却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语言能力。当今时代,外语能力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事务的战略资源。就我国而言,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都离不开外语能力支撑。
国家外语能力不仅体现在国际事务中,也体现在国内日常生活中。现在,我国一些大型城市已成为国际化都市。例如,北京、上海有韩国人聚居区,广州有非洲人的习惯活动区等。对来华人员进行服务是“国内外事”,需要医疗、安保、通讯、经贸、学校等方面的外语人才,其背后也体现着国家的外语能力。语言智能,是信息化时代国力的重要表现。笔者认为我们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在语言智能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主动权甚至领跑权。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更好更快的黄金期
国家旅游局2016年12月发出的旅游业投资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从开放之初入境旅游“一花独放”,到90年代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双轮驱动”,发展到如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全球最大的客源输出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35年来,中国旅游业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增长了数十倍、上百倍,旅游从单一的接待型事业发展成大众化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幅提升。未来20年乃至35年,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更好更快的黄金期。
(三)服务厦门区域经济
《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到: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聚焦发展电子信息、旅游文化产业(包括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健康产业等)、现代物流等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海洋高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十余条千亿产业链(群),增强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和集聚辐射功能,为全市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发挥英语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一)外语教育改革动向
在推进外语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大学外语专业要加大复合语种教育,特别要重视“外语+专业”的改革,由“学外语”向“用外语学”转变。应重视公共外语教育,认识到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直接关系各项国际事务及活动的相关人才培养,关系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二)更新外语学习观念
不能把外语与母语对立起来,当代公民应具备双语或多语能力;不能把外语教育只看作外语能力的训练,它同时是在培养公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不能把外语教学只看作课堂内、校园内的教学活动,更要看到校园外的外语生活,看到国家处理内外事务的外语需求;不能把外语教育看作对少数人的教育,而应将其看作当代社会的公民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为基础,强调英语学习产出效果,尤其是对应岗位英语能力,反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整合教学模块,围绕英语听说、实用写作和快速阅读等实际使用能力,按照学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组织课程建设。
(三)贯彻英语关键词教学
笔者在多次旅游专业课程的交流听课中发现:除了任教如《旅游英语口语》这种英语相关课程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旅游专业类课程时明显忽略了外语的国际交流职能,即使教材中出现了相关的旅游英语术语也不能引起教师的充分关注,学生自然也就只知中文内容不知英语表述,浪费了大好时机。
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贯彻英语关键词的教学方法是底线也是特色。当前高校师资基本都是研究生以上人才,具有充分的英语素养,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突显英语的国际交流功能是充要条件。当然关键词的提炼除了现有的术语外,要求教师吃透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提纲挈领的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内容框架,能简要表述自己观点,同时减少英语学习的压力,却保有了英语交流能力,这也正是现代旅游专业人才的特色素养。
三、以几个旅游专业方向为抓手,渗透“因能施教”的英语水平考核
(一)英语能力培养基本思路
我校的旅游R凳巧柚糜谕夤语与旅游学院的,共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动车乘务五个专业培养方向。鉴于高职院校生源录取的末端性,整体大学英语教学安排以“听说领先,强化读写”的理念组织。教学设置中抓住大一新生刚入学的契机,以情景主题口语教学为驱动,强化口语听力教学,改变学生读写为主的传统英语学习模式;合理控制阅读教学课时,明确阅读及应用型写作教学目标,强化读写译的技能引导和训练;贯彻“因能施教”,辅导学生参加稍高于自己英语实际水平的相应水平等级考试,提升综合语言水平。
(二)具体课程建设改革
为了提高全校《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质量,鼓励高职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对全校学生基础英语成绩的综合考评和横向对比,大学英语教研室制定了第二学期所有开设《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班级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统考成绩替代大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期末该课程考试成绩的评定办法。具体执行办法为:期末总评成绩 = 平时成绩占比6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互动、期中项目考核)+B级统考成绩占比40%。
(三)设计特色英语能力的小项目考核
我校旅游专业类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随着国际邮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作为中国内地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港口之一,对国际邮轮乘务人员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高级酒店、高端餐饮、高级会所和国际邮轮等行业从事相应的工作。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推行英语教学模块改革,以智能化学习和听力自主学习作为主要依托,从五个项目层面依次设置:听说项目(强化口语),基础读写项目,专业读写项目,高阶英语项目和拓展英语项目(延伸项目)。改变原有课堂授课模式,课堂教学从教师“主体”转换为教师“主导”,强调学生演练学习和技能训练,英语学习回归语言技能项目训练。
突显听说项目和拓展项目。听说项目进行针对性教学材料整合、大班口语教学探索、口语课堂演练模式实验及运用智能化音频影像技术。拓展英语项目为延伸项目,结合旅游专业大类的英语特点,组织英语文化类项目和专业英语微课,保证英语学习不断线,拓展英语能力。
推进课外自主学习和智能化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建立听说自主学习模式,改革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模式,结合大规模网络测试做多次小型听说测试评估,结合比例纳入总评成绩核算。结合智能化手段,结合迎合学生特点的新技术手段融入教学,通过微格影像视频鼓励口语学习,通过基于网络批改系统的写作教学,通过口语APP、 听力APP和网络学习门户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网络测试手段来引导新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现将财政部(93)财农税字第59号《关于“三资”企业建旅游服务等设施应征收耕地占用税的批复》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部关于“三资”企业建旅游、服务等设施应征收耕地占用税的批复〔(93)财农税字第59号〕江苏省财政厅:
你厅苏财农税(93)8号《关于“三资”企业兴建高尔夫球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如何征收耕地占用税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根据耕地占用税现行政策规定,对“三资”企业兴建旅游、服务等设施,包括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旅游车、船公司、饭店(宾馆、酒店、旅店)、度假村、游乐场、球场、俱乐部、游泳池、浴池、餐馆、歌舞厅、理发美容店、照相馆等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占用耕地,应照章征收耕地占用税。请做好征收工作,保证税款及时入库。
国外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传统业务方面已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一些新领域的业务发展迅猛,其中法律服务业务占有很大比重,如普华水道国际会计公司在西班牙成立了律师事务所,并与当地两家领先的律师事务所合并,正在筹划建设全球法律服务网络,计划5年内建立拥有10亿美元、3000名律师的全球第五大律师事务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只有20年历史,截止1998年全国共604家会计师事务所,很多事务所规模小,其他专业人才缺乏,普遍没有系统开展法律服务业务,我国不久将加入世贸组织,正在起动中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必将成为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法律服务业务是很有前景的。
一、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的性质及特点
1、专业性和综合性。受国家对跨行业经营的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法律服务业务,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自身专业范围内。综合性与专业性并不矛盾,专业性指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针对自身专业方面的问题开展法律服务业务;但具体到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又要求注册会计师综合运用相关法律及方法。
专业性表现为:一是结合传统业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内部管理制度的合法性进行评价。二是开展自己专业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或培训。三是结合专业理论和实践,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为企业设计合法的内部管理制度。综合性表现为:一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综合应用相关的法律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二是按整改方案并结合客户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整改。
2、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注册会计师资格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具备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工作经验,这就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业务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法律业务也如此。客户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业务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性表现为: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注册会计师传统业务的技术。二是要求其精通相关法律,并能熟练运用。可操作性表现为: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其工作人员容易操作。二是客户采纳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后,能很自如地进行整改和执行。
3、咨询性和服务性。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业务很多是咨询服务业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开展专门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业务。(2)客户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常常向会计师事务所咨询。(3)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经办业务时,常常出于为客户服务的目的而指出其违法行为。(4)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还能发展到为公共事业服务。如日本注册会计师担任各省、厅的审计委员会、地方公共团体的审计委员会等。我国政府应借鉴日本的经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立的社会组织,为国家的立法提出建议,在执法和司法中提供法律服务;政府可大胆利用注册会计师参与某些政府审计,如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及其他专项审计,或接受法律方面的咨询。
4、强制性和自愿性。强制性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如审计、评估等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并在报告中对其合法性发表意见。自愿性表现为: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专业组织,出于职业道德以及为与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关系等原因,自愿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客户服务。二是客户在某些专项法律咨询业务中具有委托的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接受委托的自愿性。
5、效益性和社会性。效益性表现为: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专项法律服务委托时,要衡量其风险、业务量和效益。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一般业务时,额外进行的法律服务,要考虑时间性和效益性。社会性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为树立良好形象,常参与社会的一些法律援助活动,这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范围的界定和发展方向的定位
从广义上看,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分为综合法律服务和专项法律服务。从狭义上看,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就是专项法律服务。要界定清楚其法律服务业务的范围和发展方向定位,应处理好法律服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并要认清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1、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是其咨询服务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是随着其咨询服务业务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五大国际会计公司看,其法律服务业务迅速增长是由其咨询服务业务带动的。如德勤会计公司1998财政年度业务收入90亿美元,其中,咨询收入达32.4亿美元。随着咨询业的发展,德勤也开始大举进军律师业。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业务包括:管理咨询服务、税务咨询服务、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法律业务咨询服务等。会计师事务所要发展法律服务业务,必须发展全面的咨询服务业务,这样才能培养出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知识的人才,并能获得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的实践信息。另一方面,开展法律服务业务也促使其咨询服务业务的发展。
2、发展法律服务业务应结合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定位。几乎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开展法律服务业务,但具体开展何种类型的法律服务业务应分析各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结构、资产规模等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小所只能开展一些日常小型法律服务业务或结合其他业务开展综合性的法律服务;大所聚集了各种类型人才,既可以开展小所进行的业务,也能开展诸如经济案件证据鉴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法律咨询服务,上市公司经营战略、改造战略等法律咨询服务,接受政府委托的一些大型法律服务活动等。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时小所也有知识全面的人才或聘请社会专业人士参与。
3、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法律服务业务应分阶段进行。从全国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法律服务业务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应以高起点发展,并规划好各阶段的发展蓝图,实现高起点、分阶段发展。从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执业水平不高,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如资产、客户、内部管理、经验积累、市场前景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后,定位自己近期、中期、远期的法律服务范围和方向。
4、正确处理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从以上论述看到,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最终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市场状况和前景。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其他业务时,应关注委托方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并为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积累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若对一个单位既提供法律服务,又开展其他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相互参照各种业务的信息,并相互映证。
5、正确认识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业务的关系。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看,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在多数国家都有行业竞争禁止的规定。国际律师协会已号召各国立法机构阻止会计公司向其所审计的公司提供其他服务;二者传统主业也是不同的。尽管很多国际会计公司已经与律师合作开展业务,但各自的业务还是径渭分明的。一些国际会计公司也通过其法律服务公司直接提供一些律师事务所执业范围内的法律业务,这些法律服务公司已具备了律师事务所的很多特征,或者就是独资或合资的律师事务所,其提供的这些法律服务已不是完全意义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的。
当前二者法律服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律师事务所开展的一些主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还不予获准经办,如律师事务所能直接参与法律诉讼程序,经办刑事、行政、民事等各领域的业务;而注册会计师只能提供其业务范围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尽管当前二者法律服务在很多方面还不能统一,但笔者认为:二者的法律服务是相互联系的,从长远看,二者在法律服务的很多领域将出现统一的趋势与更多的合作。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会计师为律师事务所提供经济案件证据鉴定;律师派出精通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律师担任会计师事务所常年法律顾问;相互获取对方占有的客户资料;相互聘请对方工作人员参与自己的工作;签订协议,进行某些业务领域的长期合作;合资创办法律服务公司或律师事务所。笔者认为,二者均是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尽管二者所坚持的执业原则不尽相同,但只要两个行业的自律性管理、执业水平和国家法制高度发达时,可以选择执业水平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相互出资持股,但相互出资组建的事务所必须有一方绝对控股,并按控股方业务性质进行注册,只能按所注册业务性质和范围开展业务和纳入一个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律师协会)管理,否则将出现两个行业之间的混乱。从长期发展来看二者甚至可以共享客户资源和利润分成。
三、发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业务的对策
1、转换机制,改变观念。全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后,这对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提出挑战,要求有更大的发展,要不断开拓市场。从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看,法律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潜力巨大的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应以此为契机,勇于转换自身机制,抢占这方面更大的市场。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注册会计师就是审计,我们应放眼世界与未来,转变传统观念,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开拓业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必须健全、完善社区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重要保证。
【关键词】社区 法律服务 普法机制 法制宣传
一、法律服务体系概念的提出
法律服务是社会专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有偿法律服务与公益法律服务两种模式。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体系就是由上述各种形式组合而成,针对不同社会需求提供各类服务的有机整体。
法律服务是国家法律制度社会化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国家法律保障调节功能的重要途径。法律服务是一个应用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广义的法律服务指所有具有法定资格的主体向特定服务对象或社会公众提供法律事务帮助的活动。目前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基层法律服务、“12348”法律服务专线以及司法鉴定都属于广义的法律服务的范畴。建立法律服务体系是包括成员、设施、项目、投入体制、运行机制、质量监管体系、服务意识等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
二、新余社区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保障不力
目前,法律服务进社区并没有完全得到各级领导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使我们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部分地区的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过于形式化;法律服务缺乏系统保障,尤其是对资金的保障,导致办公条件差,严重影响法律服务工作的开展;再者新余市的特殊市情,由于地方小,人口少,故法律服务工作者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有效需求;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基层基本上是由司法所承担,这在根本上造成了供需双方比例的严重失调,而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了自身的生存,也不可能把工作重心长期放在社区。
(二)社区居民法律意识不强
新余市现有的法律服务资源尚未走进社区民居的家庭。如不少社区的居民,通过事前的法律服务,防范矛盾纠纷发生的意识比较淡薄;部分居民尚未摆脱传统观念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只信权力不信法律,只认领导不认法制的现象。有了矛盾纠纷往往是找熟人疏通关系,或是到政府上访,甚至聚众闹事,对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存在认识误区。这就出现了现有法律服务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状况。再加上社区法律服务制度本身不大健全,宣传力度也不足,导致社区居民对此项工作不了解,缺少工作源。
(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新余市在职和离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员并不是很多,导致专职法律服务工作者非常少。而兼职法律服务工作者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对于法律服务工作缺乏积极性,也很难保障法律服务的质量。另外,新余是一个小城市;并且也只有新余学院这一所公办院校,所以法律专业的师生更是不多。因而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大力提高法律服务者的积极性,将人才进行优化组合。
三、构建社区法律服务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通过法律服务工作向社区延伸,更好地发挥法律服务功能、法制宣传教育功能、法律参谋助手功能、维护社区稳定功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可以使广大居民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维权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促进社区的依法治理,为社区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改进司法行政工作,整合各项职能、便民利民的客观要求。重视法律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切实提高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社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
依托法律本身具有的预测、指引、教育功能。通过改变居民的传统观念,树立新型观念,从而改变居民日常生活行为,提高文明素质,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和谐,协助建立和谐社区;可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帮助。法律服务进社区,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便利的获得法律咨询、帮助,正确的处理外来务工人员之间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如房屋租赁关系、劳务关系、劳动关系等,防范社会不稳定因素,创建和谐社区;有助于居委会工作人员正确行使职权,实行民主管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居委会自身建设的完善,必将有助于社区创建平安小区、法制村庄、规范小区。
四、构建新余社区法律服务体系的策略
“法律服务进社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它在服务人民群众、普法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健全、完善社区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加强领导,构建合理的管理机构
根据新余市各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社区法律服务管理机构,分别设立区一级的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因开展社区法律服务活动所引起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街道一级的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具体解决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遇到的各种问题;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具体负责实施普法工作,包括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等。
同时,政府要对法律服务业的开发多给予财政上的支持,给予培训、教育等专项财政补贴。对社区居民进行法治思想教育,需要有强有力的财政支撑,所需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新余市目前的法律服务业还是一个“幼稚”产业,要制定鼓励法律服务消费的政策,推动社会法律服务消费,激发社会潜在的法律服务需求,对法律服务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产业保护。
(二)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普法机制
各级法律服务机构的工作要面向社区、面向群众,并把服务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资源整合、协调并举、运作有序,把律师队伍、公证员队伍、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法律援助队伍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有机地组织起来,共同促进社区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在服务内容上,体现优势服务,相互配合,发挥专业特长,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服务需求。
建立人员分工与配合制度,各级法律服务机构要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要进行分工合作,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广大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的有效机制,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确保事情有人抓,工作有人做。辖区内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都要定向负责或联系一个街道社区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工作要积极向街道社区延伸,关注社区贫困、弱势群体;要利用有利时机,在街道社区积极发展法律志愿者队伍。
(三)整合资源,采用专、兼职的做法
注重挖掘和利用社区法律服务人才资源。用公益服务的宗旨和精神号召和动员社区内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在职和离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员和高校法律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发挥他们就近、人员情况熟悉的特点,随时解决社区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用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同时,注重建立社区法律服务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吸收社区法律服务人才充实到人才库中,统一调度、安排人才库人员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积极与高校法律人才资源开展合作。高校法学院系的教师理论知识深厚,不少还具有律师执业资格。法律院系的本科高年级学生、法学硕士及法律硕士都是法律知识功底扎实并有志于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青年,并且其中有些甚至已经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具备开展法律服务的基本资格。司法行政机关可通过共建实习基地、招募志愿者、与高校设立的公益法律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开展合作。
(四)拓展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法制宣传
社区法制宣传成了社区和谐的“剂”。居民在参与社区事务中增进友情,各社区普遍推行向居民公开征求有关社区发展重大事项的设想和建议,让更多的居民关心小区,了解社区,提高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