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出纳和记账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范文第1篇

一、三段双轨双平台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成

(一)层层递进的“三段”训练第一阶段:核心课程实训本阶段学院会计专业主要开设了“会计职业入门”、“出纳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纳税实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信息化实务”等课程实训。该实训分两个时间段进行。一是随堂实训,与书本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这个阶段好比是加工制造产品的零部件,每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零件。[2]该阶段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实战过程中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会计技能,从而实现了教学与实际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例如:本次任务为填制记账凭证。教师在介绍完记账凭证的种类、内容、填制要求及方法之后,由学生完成公司10至20笔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填制工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二是集中实训,在各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在实践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集中1至2周时间进行实训,这个阶段类似于成品组装阶段,把各个零部件加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3]一般情况下,“会计职业入门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会计信息化实训”等实训为期一周,“财务会计实训”为期两周。该阶段实训主要是对上述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综合理解和掌握,完成从书本理论知识到具体处理实际业务的过渡。例如:以“会计职业入门实训”为例,实训内容一般包括: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账、总分类账,进行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等初级会计操作。该实训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会计操作入门课程。由于集中实训相对随堂实训而言,具有系统性强、业务仿真程度高等特点,因此,该实训是会计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为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上实训除“会计信息化实训”外,均以手工为主,校内实训平台进行。具体时间安排见表1。第二阶段:会计综合实训学院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训安排在第五学期、在学生实习离校前进行,这是会计专业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之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训。主要开设“财务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记账”等实训课程。该阶段一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监控和考核等系列活动。“财务会计综合实训”的具体做法是:(1)熟悉模拟企业概况、模拟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2)将学生按4人一组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小组分别设置出纳、记账、成本、主管等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每一小组代表一个财务部门;(3)按照公司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对模拟企业1个月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每一循环结束后进行轮岗;(4)对模拟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编写财务分析说明书;(5)熟悉会计软件操作说明,将手工的会计核算资料运用软件进行电算化处理,并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对比。该阶段手工、电算化双轨运行,校内实训平台进行。“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具体做法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在沙盘上全面展示企业的营销与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财务中心,涉及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组织、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多个方面内容,将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沙盘上,是一个制造企业的缩影。[4]具体操作是:首先将学生分组,一般分为6个小组,分别代表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每组(企业)为5人,分别代表着CEO、CFO、采购总监、生产总监和营销总监。每个企业连续从事6—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每个企业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产品老化、市场单一化等重大挑战,在挑战中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最后将会以一定的指标综合评价各个小组所模拟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按经营状况的好坏做出评价。该阶段在校内实训平台进行。“记账”的具体做法是:记账是指具有特许资格的中介机构接受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的委托,从事会计记账的行为。该实训模式主要依托学院成立的记账公司或财务咨询公司,以公司承接的各类记账业务为实训材料,通过财务软件记账、网上报税等教学活动,真正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零距离接触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在记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从而了解不同企业在会计方面的区别。同时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这又促使学生在观念上紧跟发展潮流,以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变革的趋势。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学院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开展为期10周的顶岗实习。(二)手工、电算化“双轨”运行1.手工模拟实训。项目一:初始建账工作;项目二: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项目三:期末处理;项目四:对账结账;项目五:编制会计报表;项目六:纳税申报;项目七:整理会计档案。2.电算化模拟实训。项目八:电算化软件操作(金蝶软件)账套启用,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生成。双轨运行可以检查双方的核算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分析是手工记账错误还是凭证输入错误造成的,分别加以更改。(三)校内、校外“双平台”联动1.校内实训基地平台。围绕层层递进的三段训练所设置的实践教学项目,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下:(1)建设仿真职业环境的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1间。该实训室通过仿真财务室的布局,设置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会计岗位,同时配置电脑、打印机以及记账所需的凭证、账簿、报表、印章、装订机等,并安装记账所需的软件,使学生有身临实际会计工作环境的感觉。[5](2)建立ERP沙盘模拟实训室,把真实的企业浓缩于模拟实训室。学院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沙盘演练,将学生置身于企业虚拟的环境里,使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了解到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沙盘模拟可以促使学生在娱乐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成立工商注册的“自办实体厂”———记账公司。通过记账公司,将业务引进校园,教师就成了记账公司的会计,并负责指导小组学生对记账公司承接业务进行真账真做,不仅学生直接受益,教师也同样得到提升,这样可以实现学生、教师、公司、专业四方共赢。(4)引进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借助事务所的业务,开展学生会计综合实训,聘请公司业务骨干为指导教师,由学生在校内实行真账真做,完成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一体化工作,实现企业、学院、学生三方共赢。(5)建立信息化企业岗位体验中心。体验平台是由金蝶软件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平台仿真企业环境,其中包含企业运作的全过程,能满足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方面的实训需求,综合性强,仿真度高。借助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在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或任意一个可以联接互联网终端,以学生身份进行业务操作,体验平台仿真企业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校外实训基地平台。2011年6月学院成立宁波鄞州会计产学研联盟,实现“政、行、校、企”合作。(1)通过鄞州会计产学研联盟,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其中10余家公司与本专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2+1”等形式的岗前综合实训、岗位实践、专业综合能力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2)学院与鄞州正源财经培训学校合作,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前培训和上机模拟考试;与宁波科晟税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初级会计资格考前培训。

二、三段双轨双平台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推进了会计专业的内涵建设学院的师生通过记账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零距离接触会计工作的内容,使学院会计专业的办学能紧密联系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及会计人才的需求,实现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进了会计专业的内涵建设。(二)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该模式的实施,学生校内实训从模拟到实战,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校内通过设置记账公司和引进会计师事务所,把企业真实的业务引入校内,实现了学生在校内实训“真事真做”,改变了长期以来会计模拟实训、会计仿真实训“仿而不真”的状况,会计实践教学真正做到与企业会计岗位零距离对接。同时学院通过与正源财经、宁波科晟校企合作,进行会计从业资格考前培训和初级会计资格考前培训。学生毕业时会计从业通过率100%,初级会计师考试通过率超过50%,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就业能力。(三)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该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学校通过记账公司承接业务,为学生提供真实业务训练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同时也服务了为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进行了记账服务,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学院双赢。(四)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扩大了兼职教师的队伍自记账公司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引进以来,学院部分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实训外,还成了公司的兼职会计、出纳和记账员,专业教师可以与记账公司、会计事务所里的中、高级会计师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培养与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记账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骨干和部门主管被聘为我院的兼职教师,使学院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18,兼职教师每年为专业承担的教学课时达到780课时左右,课时比例达到30.7%。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每年一次的产学研联盟会议,同时还为学生开展系列讲座,校企合作形式多样,深度融合,同时也壮大了行业兼职教师的队伍。

作者:金婉珍 单位:浙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手工会计下的错账更正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需要。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必须区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原理、流程、载体变化,合理采用与电算化环境相适应的错账更正方法既是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也是推动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手工会计 电算化会计 会计信息化 错账更正

入“互联网+”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手工会计逐渐过渡到了电算化会计,会计信息化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意义非凡。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规范会计差错更正方法,是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关系到会计信息化的质量与效率。会计信息化下,虽然各商品化财务软件开发设计时也考虑到了多种控制错误的办法,但只要有人工操作,会计错账就在所难免。各种会计差错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会计核算结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针对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不同环境下会计差错的发生原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对差错更正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会计工作者提供方法指导。

一、手工会计环境下会计错账更正方法

现行的会计错账更正方法一般是基于手工会计而言的。由于手工会计工作是证-账-表“三步曲”工作过程,会计差错按照影响程度划分为三类错账更正方法:划线更正法,“划线”是指在手工账簿的错误记账栏划横线,再更正在栏目上方1/2处,一般适用于手工登账时会计凭证没错,转抄账簿时登记出错。红字冲销法,是用于更正填制会计凭证时多记金额而导致账簿多记的错账。方法是将多记金额填制与原分录相同、金额用红字登记的会计凭证,摘要备注冲销某字某号凭证,称为部分红字冲销法;也可将全部金额用红字冲销作一会计凭证,再填制正确的蓝字金额会计凭证,称为完全红字冲销法。这两种方法填制的凭证都要过入相关账簿,实现更错。补充登记法,是用于更正填制凭证时少记金额或少记业务内容而发生的错账。方法是就少记金额补充填制蓝字凭证且摘要注明订正某字某号凭证,再经审核签字过入相关账簿。后两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后两种方法都是发生在会计凭证上的差错而导致账簿错误,属于证错而账错,而前者是证没错而账错。

二、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错账更正方法

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工作虽发生了软、硬件的变化,但工作目标不变,内容不变,本质仍然是对单位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记量、分析的数据加工处理过程。电算化会计工作循环仍体现手工会计的证-账-表三段式工作过程,只是工作的载体、手段发生了改变而已。针对电算化会计的工作原理,账务处理系统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会计数据库分为未记账的临时凭证数据库和经审核合法的正式账簿数据库。会计差错更正也以是否影响账簿数据库而留下更正痕迹划分为直接的无痕迹修改和间接的有痕迹修改。

(一)直接修改法(无痕迹修改法)。所谓直接修改是指修改直接发生在账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凭证录入上。差错更正后只保存在凭证数据库非账簿数据库,账簿数据库并没留下曾经修改过的线索和痕迹,故也称为“无痕迹”修改法。实际电算化工作中,“无痕迹”修改法常见以下五种情况:

1.凭证尚在录入中。凭证录入是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起点,电算化凭证与手工凭证一样都具有凭证七要素。但由于制单会计业务水平和其他人为因素,录单时仍会发生凭证类别选择、制单日期和附件张数、会计科目、摘要或金额、制单人等错误录入,这时只要凭证未保存,可以在凭证界面直接修改。这一步是电算化错账最主要的发生时间,也是会计信息化下控制错账的关键步骤。所以业界有电算化环境下内控点前置之说。

2.凭证已保存但未审核。电算化会计凭证的处理程序是:制单-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审核-记账。其中审核是各软件中设置的必需流程。对于已保存未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存在错误的,可在总账系统“凭证填制”窗口中直接编辑修改并保存。但此时,不是所有要素都能直接修改,如凭证类别、制单日期(默认总账系统制单日期是序时的,即该张凭证不能超前上张制单日期);如果该记账凭证是来自总账系统之外的子系统自动转账生成的,则必须在外部子系统中直接修改。需注意的是外部子系统凭证列表中的删除操作只相当于总账系统中的作废处理,要彻底删除错误凭证还须在总账填制窗口作“整理”处理。

3.凭证审核后记账前。凭证审核后,不能直接修改和删除。其修改的数据库技术原理必须是先取消审核签字,即将凭证库中“审核”字段的值清空,再对该库其他相关字段的值进行修改。由于凭证审核和凭证录入属于不相容岗位职责,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两岗是不能由同一人兼任的。发现已审核但尚未记账的凭证错误,须先由原审核员在总账系统“凭证”/“凭证审核”功能窗口中取消审核签章;然后制单员调出该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保存,再重新审核。显然这种情况的直接修改并不直接,且要反向操作、经手多人操作,比较麻烦。

4.凭证记账后结账前。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后的凭证一般是不允许删除或修改的,确应修改的,经过批准,可采取反向操作功能,即取消记账、审核后直接修改。由于制度规定的模糊性,加之软件技术上的可行性,现实中许多单位发生了这种错账也习惯性地采用了直接修改的方法。具体方法是账套主管在总账系统“期末”/“对账”窗口中,按“Ctrl+H”快捷键,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然后在“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窗口中,选择“恢复方式”并输入主管口令,系统将恢复为记账前状态;即反记账反审核,修改正确后再重新审核和记账。

5.凭证记账后并结账。记、结账后的错误凭证,要实现直接无痕修改,也要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反向功能,即反结账、反记账与反审核后直接修改。过程是由后往前反向操作,首先在“结账”向导的月份选择窗口,账套主管按“Ctrl+Shift+F6”键取消当月的结账,各账簿记录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然后调出错误凭证按前述3、4种方法反记账、反审核并完成修改,再重新审核、记账和结账。

显然,利用会计软件的反向功能,技术上各种情况下均能实现无痕迹直接修改。反向功能方便了会计人员的事后纠错,有利于清除数据冗余、保证账证相符和数据安全。但笔者认为如不加以约束、任意滥用也会存在如下弊端:一是与现行会计法规要求不一致,违背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关于会计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和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导致财务人员随意更改会计记录,削弱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二是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方便。在会计信息化下,如果财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有痕迹的记录,只靠操作日志简单记录反向功能应用情况,加之缺乏严格周密的内控制度,会计做假、造假和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会变得更加隐蔽,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将受到极大威胁。三是可能导致数据系统错误和财务混乱。在使用跨年度反结账功能时,不同年份会计科目的核算体系可能发生调整;反记账的原理是按记账时留下的“线索”进行逆向处理,记账次数及记账后的后续业务等不可控,软件设计时实际只能保留重要线索;ERP等大中型财务系统功能复杂,数据处理技术难度加倍,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间的实时传递以及自动生成记账凭证,都很难准确全面地恢复到记账、结账前的状态。线索的不完整与部分处理的“不可逆”都将导致系统数据的前后不一致,很可能产生系统数据错误、财务混乱。鉴于此,除上述第3种情况反审核操作是将记账凭证库中“审核”字段的值清空,属同一库中修改外,第4、5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应该严格采用有痕迹的间接修改方法。

(二)间接修改法(有痕迹修改法)。会计信息系统中,通过保留错误凭证和更正凭证去更正账面数据以留下修改痕迹的线索,称为间接修改法或有痕迹修改法。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18条规定:对已审核并记账的错误凭证更正,须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蓝字凭证补充登记法。总之,间接修改法既能区分会计人员的责任,又能留下审计线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具体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1.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如凭证中会计科目无误,只是金额错误――凭证金额少计,则采用补充凭证登记法,按少记金额重填一张蓝字记账凭证;如为金额多记,则采用红字更正法,就多计金额填写一张同科目和方向的红字金额凭证,用以冲销多计金额;补充的凭证正常审核-记账即可。另还要在摘要栏中注明补充某字某号凭证。

2.完全红字冲销法。记账凭证记账后,发现凭证金额多记,会计科目、记账方向或其他事项有误,可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更正。即在总账系统“填制凭证”窗口中,打开“制单”/“冲销凭证”功能,弹出窗口中输入要冲销的错误凭证字号信息,系统将自动生成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完全相同的红字凭证,用以冲销原错误凭证,然后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蓝字记账凭证,再对这两张凭证进行审核并记账,实现对原凭证的冲销和重新更正。须注意的是,此方法的更正原理相同于手工会计下的完全红字冲销法,而不同于部分红字冲销法,因为加上原错误凭证,此方法前后共制单三张凭证,也不同于上述补充登记法下前后只完成两张凭证。

参考文献:

[1]张献奇.会计信息化下错账更正方法刍议[J].财会月刊,2009,(12).

[2]孙艳华.会计电算化的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3).

[3]朱丽,黄进龙.如何应对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错误操作[J].商场现代化,2009,(30).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岗位

会计电算化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开发的特点,结合会计工作的要求,划分电算化会计岗位。

1.会计岗位的划分

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后,会计岗位可分为如下两类。

1.1基本会计岗位

基本会计岗位是指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等工作岗位。

1.2电算化岗位

电算化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岗位。电算化岗位可分为以下几种。

(1)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协调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

(2)系统操作员。负责输入会计数据,启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打印会计数据(包括打印输出账簿、报表),要求具备会计知识及上机操作知识。如果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负责上机操作,系统操作员可由除出纳岗位以外的其他各岗位会计人员兼任。

(3)凭证审核员。负责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以保证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凭证审核员由具有会计师以上职称的财会人员担任较好。

(4)系统维护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采用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需设立此岗位。

(5)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负责存档数据软盘、程序软盘、输出的账表、凭证和各种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以及软盘、数据及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2.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

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2.1系统管理员岗位责任

系统管理员岗位具有以下责任。

(1)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达到合法、安全、可靠、可审性的要求。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修复正常运行。

(2)协调本系统各类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3)负责计算机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检查工作。

(4)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审批手续。

(5)负责对本系统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考评,以及提出任免意见。

(6)完善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核制度。

2.2系统操作员岗位责任

系统操作员岗位具有以下责任。

(1)负责有关子系统的数据输入、数据备份和输出会计数据(包括打印输出账簿、报表)工作。

(2)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3)数据输人操作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交数据审核员复核。

(4)对审核过的凭证及时记账,并打印出有关的账表,交有关人员审核。

(5)每天数据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

(6)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

(7)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2.3凭证审核员岗位责任

凭证审核员岗位具有以下责任。

(1)负责凭证的审核工作,包括对各类代码合法性、摘要规范性和数据正确性的审核。

(2)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给各有关人员更正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输出的账表不予签章确认。

2.4系统维护员岗位责任

系统维护员岗位具有以下责任。

(1)定期检查软件、硬件的运行情况。

(2)负责系统运行中软件、硬件故障的消除工作。

(3)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4)按规定程序实施软件完善性、适应性和正确性维护。

2.5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岗位责任

(1)按会计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行使职权。

(2)负责本系统各类数据软盘、系统软盘及各类账表、凭证、资料的存档保管工作。

(3)做好各类数据、资料、凭证的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出借。

(4)按规定期限,向各类电算化岗位人员催交各种有关的软盘资料和账表、凭证等会计档案资料。

3.会计电算化应用人员知识结构基本要求

3.1系统分析人员

系统分析人员的工作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并通过对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接口界面、业务处理过程、数据流程和数据结构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目标,提出系统的逻辑模型,是下一步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3.2系统设计人员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系统逻辑模型转化成可由计算机实施的具体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设计人员应确定系统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系统结构模块划分及功能、数据库设计等,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数据结构;数据库理论与设计;系统开发技术附算机硬件、系统软件、软件工具等;程序设计及语言应用能力;财会业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预测、模型决算理论与技术。

3.3程序设计人员

编制程序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物理模型为依据,编制程序并进行调试。该阶段主要由程序设计人员来完成,因此对于程序设计人员,要求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及若干门程序语言、计算机使用、操作技能,应熟练掌握;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程序语言;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及其使用;财会业务知识;系统分析设计技术。

3.4系统使用与维护人员

在系统使用与维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系统日常运行工作以及硬件、应用软件的维护,这一阶段涉及的人员主要有:操作员主要负责系统日常运行、录入等工作,应具备材算机硬件基本知识,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计算机键盘操作技术。硬件维护人员负责计算机房、计算机硬件等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3.5系统管理人员

系统管理人员参与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主要负责系统开发项目组织与运行过程管理等工作,以保证系统研制顺利进行以及系统正常运转,他们应具备以下多方面的知识:财会业务知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知识;项目管理及工程预算;管理科学;计算机基本知识;系统开发技术;数据库知识;系统工程知识。

参考文献: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范文第4篇

    一、加强和完善出版公司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出版公司管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会计控制制度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公司各项经济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清楚划分财务及其它相关部门的各项分工,明确责权利,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提高效率,改善出版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确保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最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完整与合法。真实完整和正确无误的会计资料是了解真实情况,做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财务部门通过在业务过程中采取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凭证编号、复核、核对等措施,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相互联系、制约,很大程度上防范了错误和舞弊,保证了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性,而且能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三)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贯彻、落实与执行。公司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加强各环节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财经纪律进行严格的审査,及时发现诸如贪污、盗窃、损失浪费等不法行为,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使出版的各项业务活动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四)有利于保证出版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会计制度并采取控制措施,特别是不相容业务的分离,使授权人与执行人、执行人与记账人、保管、出纳与会计人员、记总账和记明细账得以分开,形成内部相互牵制,从而使资产的收、付、存、用得到严密的控制,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有利于加强出版公司风险控制。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环节,可以有效地加强公司风险控制,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二、当前出版公司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对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出版公司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内部会计控制落后于现实需要,大多数单位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领导和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充分、不完整,轻视财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会计控制制度的基础薄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会计控制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即使建立了控制制度,也只是制定些书面的文件,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会计控制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单位尚未建立或没有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有的单位简单地把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加强会计控制的方法,其职责划分及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狭窄,控制制度执行不力;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控制制度,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收稿日期:2011-02-24行,使得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遇到具体问题时随便处理,使制度流于形式。

(三)会计控制人员缺乏应有的素质。人员素质是决定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人员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控制程序或措施误解、误判,即使控制制度再完善,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就目前出版公司情况看,会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少,缺乏应有的分析判断能力。一方面政治素质不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业务素质低,只满足于日清月结、做凭单、记账等,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辨别能力。

三、加强出版公司会计控制建设的对策

(―)树立和强化会计控制意识。强化会计控制意识建立以社长为首的经济责任制,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财务会计控制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行。出版公司会计控制是一个涉及公司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需要全公司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保证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此外,领导重视才能保证会计控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出版公司领导结合本社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控制制度。

(二)建立健全出版公司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应该全面、系统。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与岗位、经济责任制相结合,遵循机构、职务、钱账、账物分离的原则,做到相互牵制、监督,确保控制成效。出版公司会计控制应涉及所有与业务相关的岗位及人员,并对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同时,应区别轻重主次,选择一些影响面广、作用大的关键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及时提供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并建立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为加强出版公司会计控制,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负责人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拓展,从而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强对会计人员新知识、新业务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这是有效发挥会计控制作用的重要条件。

出纳和记账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学 会计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

在当前的会计环境中,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熟悉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根据相关政策做出科学的选择,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的需要。在我国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基本的观察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同时更加需要具备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力,只有在能力培养上达到要求,才能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对实物认知和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的演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和记忆知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这一内容时,可以将记账凭证按照收付转凭证的经济业务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向学生分发,使学生对三种不同的记账凭证进行观察,并且说出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记账凭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的经济业务所使用的凭证有了详细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记账凭证的填写要求,向学生展示一些已经填好的,但是不符合要求的凭证,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到其中存在的错误,在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总结分析能力的培养

会计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连贯与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而针对这一点,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只注重眼前的所学,却忽略了知识的前后连贯,因此,对于学生总结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讲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由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两种核算方法在针对取得投资时的账务处理是相同的,而不同之处则在于核算的要点有区别。通过这种分析和总结,能够使学生掌握成本法和权益法在投资损益计算时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对于不同阶段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必要的连贯,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表面。所以,应当注重学生总结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

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深入到会计环境中,对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角色体验教学方法,是在会计教学中十分适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悟会计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内组织的岗位模拟实验,比如在存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会计、出纳、库管人员、销售人员等不同的角色,模拟从材料购买、入库、出库、盘点等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过程中,完成对会计实务流程的熟悉和处理,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进行校外实习。通过学校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使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中了解经济活动的具体流程和操作,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对会计业务的处理和操作,不断地增强学生事务操作的能力,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

四、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会计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要求会计人员在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当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中职教学的特点,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中职教学不同于普通的高校教学,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职业判断力的培养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会计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增强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树立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意识

职业判断能力是衡量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使会计人员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需要不断地强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贯穿于会计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因此,会计教学中,教师要在思想上加强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意识,在会计教学中,将职业判断能力的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牢固地树立培养职业判断能力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日后走入工作岗位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加强会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一种职业能力,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够实现对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有效教育。有的教师由于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协调,导致了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出现了脱节,而导致了学生职业判断能力较差。所以说,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对会计业务的处理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基本的会计思想,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基本的判断标准和原则,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了基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专业职业的思想和为此奋斗的信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获取专业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分析方法示范。在不断交流和学习的基础上,使之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职业判断水平。通过职业判断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在逐渐地提高,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观察能力、对比分析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全面型人才,提高学生适应会计工作的能力,因此也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花.浅谈会计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04(11).

[2]李曦涵.会计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探析[J].经济视角,2011(06).

[3]博迪.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4]张宝丽.浅议新时期会计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企业导报,2009(07).

[5]黄怡.对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