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经济概念

世界经济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经济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经济概念

世界经济概念范文第1篇

一、文学传播媒介的静态含义

文学传播媒介在静态呈现上包含符号和物质载体两部分,二者相互区别又实为一体。符号媒介是内容和意义的物化载体,表现为按照一定规则和方式排列起来的语言文字序列;物质媒介是符号的物理载体,表现为书籍、纸张等物质形式。符号媒介用线性排列的方式表现为时间结构,物质媒介以一定的空间体积表现为空间结构,二者统一起来构成文学传播媒介。在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物质媒介之所以成为文学媒介是因为文学符号,一本书被看成是文学书籍还是科学书籍取决于书的内容,只有书中的文字被作为文学话语来解读时,这本书才成为文学媒介。另一方面,符号无法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符号的实现必须依托特定的物质媒介,文学符号只有固化为一定的物质形式才能称得上是文学作品。把文学传播媒介看作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的统一符合文学传播的现实情况,而且只有把符号和物质载体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文学传播整体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规律进行连贯性考察,而不是把文学的物质载体与创作(编码)和接受(解码)割裂开。

从文学媒介演变进程来看,文学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都是人自身能力的体现和延伸。媒介的发展是基于人的需要,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可以满足人不同的感知需要,并且这种满足逐渐走向融合。文学传播媒介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体内到体外化、由单一到融合的过程,每个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在符号和物质载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组合。口语和文字在媒介历史上出现的时间相隔很远,口语传播时期,人自身就是物质媒介,在时间流里和人捆绑在一起的声音是得天独厚的工具。面对面的口语传播是一种“全媒体”的传播,因为语言符号的抽象性需要多方面的补充,所以在口头传播活动中,人除了用语言之外,还通过声调、表情、姿态、动作等来补充和加强语言信息,甚至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容。人将自身变成物质媒介,调动自身所有的器官和表达手段参与到传播活动中,使自身感知能力发挥到传播环境允许的最大可能。但是自身媒介毕竟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所以文字和书面媒介的出现就成为一种补充,语言是听觉的符号,使人类把某种声音和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分离,而文字是视觉的符号,使人类进一步把声音固化,使之和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分离,不用再依附于人的身体器官而传播,从而突破了时空局限。文字是人类发明的第一套体外化传播系统,沃尔特•翁认为:“文字和印刷术需要各自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它们把语词从其自然栖息地迁徙出来,使参与性的语词退居到或明或暗的地位,使之等同于一个符号或一个平面,在文字和印刷术中,真实的口语词是无法存在的。”[3](P41)文字进一步发展了口语的抽象特性,突破主体的生理局限实现体外化异地、异时传播,从而使文学文本脱离人自身成为自足的存在,标志着文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书面文学并不是口语文学的记录,而是完全不同的活动,因为它们的载体或者说媒介发生了变化。从以语音为媒介到以文字为媒介,从以自身为媒介到以各种书籍纸张为媒介,口语传播的互动性、随意性、生动性、明确性都丧失了,但同时文字媒介也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不稳定性、依赖性等不足,文学获得了自足的独立性,脱离创作主体的文本获得了多种阐释可能性。“人类的传播活动只有过渡到写一读阶段,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活动才算开始,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作家、作品和读者,人类才开始借助文字的魔力建构神奇的文学空间,文学交流才与人的日常活动拉开了距离,进入审美的国度”[4]。语言和文字这两种抽象符号媒介具有极强大的生命力,尽管物质媒介在技术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和文字却始终存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说明这两种媒介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原因也许是因为人的抽象能力的需要和体现。保罗•莱文森认为言语和文字都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抽象机制存在的理由。虽然当代媒介越来越走向视觉化、形象化,但是始终无法完全取代语言文字,因为这些媒介都无法满足我们创新思维和抽象能力的要求。到了大众传播时代,各种电子媒介进入文学传播活动,对文学的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时的符号媒介虽然仍以文字为主,也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文学文本的表达方式,物质媒介则走向多元化和交互式,传统的纸质媒介受到冲击,影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主流媒介,新兴的以目标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终端”媒介终端是网络社会的触角和节点,如今正在走向智能化,终端本质上是人类自身的延伸,从收音机、电视、一直到ipad、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经历着不断更新、覆盖的跨越式前进,追求人机合一的体验目标。

二、文学传播媒介的动态结构

当我们把文学传播看作动态的信息传递过程时会发现,文学传播媒介是贯穿始终的能动性活动因素,它在不同的信息传递阶段作为不同形式的中介发挥作用,通过多重媒介化把创作主体、传播主体、接受主体组织成一个交互式的媒介结构。文学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人,人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不同位置和作用决定了不同的主体定位。从文学活动的整体来看,创作主体、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构成人的主体性的不同形式,这三种形式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交叉,在不同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重叠。媒介进入文学传播活动意味着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产生了依托媒介的结构性关系,不同时代出现并使用的媒介塑造着不同的创作与接受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像文学传播媒介并非一个单一、固定的所指而需要从多重层次上去分析阐释一样,文学传播媒介也是多重媒介化的结构过程。

文学创作是人内传播的过程,体现了文学传播媒介结构中的第一重媒介化过程。创作主体以自身为媒介,通过感知、思维器官与自身以及外在世界进行信息传递。在这个人内传播活动中,主体和现实世界之间产生互动交叉关系,现实世界进入主体感知范围,成为主体的对象化存在,进而被主体内化为主观心灵世界,主体必须以自身为物质媒介实现外部世界的主体化,通过感知自身来感知外部世界。这是一个逐渐积淀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外部信息在主体感知和意识作用下,经过主体自身这个媒介的改造和过滤成为主体信息网络中的节点,从而被主体媒介化,所以客体的主体化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媒介化实现的。主体在感知和思考外部世界的同时,也把自身客体化,以顺应外部世界的信息要求,表现在主体的感觉器官不再是纯粹的生理器官,而成为被外界信息所期待的媒介化器官,要依据外部信息系统的要求而做出相应调整,通过适应客体获取信息,比如光影信息,我们要用视觉器官去获取,而气味信息要用嗅觉器官去获取。主体不仅要以自身感知器官为媒介获取外部世界的表层信息,同时还要以自身思维器官为媒介获取外部世界的内在信息,二者共同形成主体的心理现实,所以主体的客体化也是通过主体自身的媒介化实现的,主体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以及情感、抽象思维、潜意识等众多因素参与这个主体自身媒介化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既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也是信息传播的客体,还是信息传播的媒介。

世界经济概念范文第2篇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49-03

本课作为高中经济史的最后一课,我认为它的意义就在于在温故知新,对话当代。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但也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我们已经学过的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跨国公司的出现等,都和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在这其中,它们有些是推手,有些是阻碍。全球化的脚步踌躇过,但没有停止。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内容整合为三个教学环节“史实认知――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温故知新――经济全球化的历程”“问题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增强课程的逻辑性,重塑学生的知识体系最终结束经济史的学习。

本课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大致知道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认识经济全球化是过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势。初步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各国要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应对挑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学会用回顾历史,对话当代的历史思维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关于经济全球化是过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观点。认可和接受全球化的趋势。

我把探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定为本课重难点,原因在于这关系到同学们如何把所学的历史知识用于对话当代。

(一)导入环节

材料1:英国《卫报》近日制作了一份地图,反映美国连锁巨头麦当劳在全球的数量分布。地图显示麦当劳在全球有着数量繁多的连锁店,确切数量是34392家。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身边的经济全球化现象,由此提出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什么?并过渡到“史实认知”环节。

(二)史实认知环节: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材料2:用一幅由70多个国家制造的波音飞机图片解释经济全球化中的两个概念――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在这幅图中,美国生产的飞机壳里装着英国产的发动机,法国生产的座椅下面惦着日本造的底盘。

通过这些观察,向学生提问,造这架飞机时各国间经济活动的如何联系以及资本、技术、劳动力如何流动与配置?

设计意图:用此图揭示经济全球化包含各经济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材料3:

(1)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金融秩序稳定,经济迅速恢复。

(2)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这两则材料,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合作和发展援助越来越多,国际协调机制越来越完善,进一步感知经济全球化概念。

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教师随后根据学生发言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界定概念,明确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指各经济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国际协调机制越来越完善等两方面。

(三)温故知新环节: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材料4:根据“史实认知”环节的材料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横空出世的吗?

带着问题,过渡到“温故知新环节”,开始对全球化历程进行回顾。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已经学过的与全球化有观的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它们与全球化趋势的关系。教师填表总结。

设计意图:此则材料,温故知新,对话当代。将已学知识放在现代全球化的语境中。认识经济全球化是过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四)问题探讨环节:经济全球化的应对

将从两方面来探讨问题,第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第二方面: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一方面,由老师给出全球化下世界经济的相关数据:

材料5:据世界银行网站上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22524.80亿美元,其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6%、这些国家的GDP仅占世界GDP的3.51%。高收入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4.9%,而这些国家的GDP却占世界GDP的80.59%。

从1980年来看,发达国家比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平均高出16倍,2002年这种差距则为22.5倍。

设计意图:从中看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讨论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则过渡到下一方面。

若不能,则把学生较难理解的数据化为统计表和漫画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全球化如何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又如何给全球竞争态势带来影响?

材料6:

设计意图:进一步解释,更加形象直观体现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第二方面,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将分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探讨,层面一:由世界经济组织主导的应对――以世界贸易组织重点讲解;层面二: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以中国为重点讲解。

层面一首先由教师讲述世贸组织关税贸易协定到世贸组织的发展之路,点明其宗旨,以及运行流程。

材料7:《进口许可手续协议》第3条第12条款规定:“在考虑到需要对有经济意义的、一定数量的产品发放许可证的客观需要时……对进口原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进口商应给予特殊考虑。”

《反倾销措施协议》第13条规定:“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给予特殊考虑。如侵犯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应在实施前仔细研究建设性补救措施。”

设计意图:给出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中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设置引导问题,“世贸组织把国家分为几种类型?为什么?”以达到世界贸易组织承认其成员国的发展差异,并努力通过一些优惠措施,来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利益给予足够重视。

在层面二,首先组织学生讨论,自主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讲述中国历时十三载的入世之路。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教材对中国入世以来对世界经济和本国经济的双向推动作用加以总结。以此来证明发展中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是正确应对方法。

以学生为主的讨论法、讲述法可以调动课堂积极性,巩固学习的效果。教师给出经典的史料、图片由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这是历史学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千差万别,如果碰到比较沉闷或是对历史学比较不感兴趣的班级,在老师第一次给出史料时学生归纳不出结论,不要紧,这时提几个台阶性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接近。

如果碰到气氛热烈的班级,可以设置拔高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归纳历史。

世界经济概念范文第3篇

4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首脑在柏林与默克尔总理会面,并联合新闻,指出全球经济再次受挫,新兴市场经济不景气,初级产品价格大跌,金融市场继续动荡,世界各地的地缘政治危机居高不下,呼吁经济大国采取紧急措施,促进全球经济尽快恢复增长活力。

地缘政治一词日渐成为当今世界讨论世界政治经济议题不可避免的术语。何谓地缘政治?通俗地说,就是从地理区位上拉帮结伙,包围竞争对手,挤压其生存空间。在中国很少使用地缘政治一词,因为中国坚守永不称霸,不参加军事同盟,主张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中国深信和世界各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衰俱衰。

过去30年的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融入世界不仅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也为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成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引领一大批国家加入多边贸易体系,充分发挥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促成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供应链迅速发展,为更多的国家提供了机会,分享全球贸易扩张带来的发展机遇。应该指出的是,全球价值链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由工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主导,它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都是天大的利好。但令人费解的是,发达国家有些人却把近十年来发生的两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归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频繁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货币制度存在弊端,需要进行重大变革以适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而中国成为了西方国家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等谰言不胫而走。

在笔者看来,这些危言耸听的蛊惑言辞都是地缘政治推动者刻意编造的,将极大地危害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其实,西方不乏有远见卓识,着眼全球经济大局的学者。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4月22日刊登梅丽登・瓦拉尔署名文章《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不能只靠中国》。他指出,现在人们把这个典故的逻辑颠倒过来,企图暗喻中国在挑起不可避免的战争。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典故说的是,强大的雅典帝国推行帝国主义政策,使正在崛起的斯巴达国感到恐惧,雅典帝国实力的继续增长使得战争不可避免,最后导致雅典帝国的衰亡。瓦拉尔的结论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不能单靠中国,而要双方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多数人误以为“修昔底德陷阱”是经济理论,是任何国家不能回避的经济发展阶段。瓦文解开了这个秘密,它不是个经济理论概念,而是现代人把历史学家讲的历史事实演绎为地缘政治战略概念,用以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借口。

在全球经济不容乐观的情形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应该摒弃地缘政治、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尽早恢复增长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样世界经济才能全面复苏。

世界经济概念范文第4篇

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记者:2003年你们提出了BRICs概念,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根据和目的何在?

威尔逊:我们的动机是给未来数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勾画一个轮廓。在考虑这些问题时,我们发现,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和经济力量向它们的转移,很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因素。我们从以前的研究中选择了4个主要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我们认为这4国在全球政策制定中应当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因为只有通过它们才能理解经济重心如何从发达国家转移。我们发现,上述4国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投资者日益关注的目标。

记者:你们提出的“BRICs”受到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也出现了许多反馈。您如何看这些反馈,人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你们的提法?

威尔逊:我们发现许多人赞同这个概念,BRICs国家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学术界的反应不一,有人认为我们过于乐观,但也有人认为我们的展望过于保守。许多人对于BRICs国家实现我们描述的“梦想”需要具备的条件看法不一,也有人对这一梦想的实现是否对世界有利持不同看法。当然,围绕着这些观点产生了许多不确定性,尽管我们一般倾向于乐观一方的观点,但我们的目的却是要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而不仅仅是提出一种观点。

记者:您对BRICs概念有进一步的发展吗?如何看2004年BRICs国家的经济表现?您是否认为它们现在的情况与你们当年的预期一致?

威尔逊:我们在最近的研究中发展了BRICs概念,我们试图进一步认识BRICs国家的发展对三个市场的影响:对油市、车市和对股市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更详细分析了我们设计的预期对BRICs国家中产阶级的影响、对全球增长前景的影响。这些国家2004年的经济表现相当好,2005年看上去也会更好。实际上,这些国家目前的经济增长比我们当初预期得更快。

发展模式和障碍

记者:您认为这些国家发展模式的优劣何在?

威尔逊:在BRICs中,每个国家都有机会成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大国,但就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每个国家又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国的崛起说明了开放贸易和投资的重要性;俄罗斯的增长证明了资源的重要性,但资源既可以成为优势,也可转变为劣势;巴西的增长更依赖外资流入,这也使它经常受到危机的冲击;印度发达的高等教育、廉价的劳动力、信息技术优势弥补了基础设施落后和经济相对封闭等不足之处。

记者:BRICs国家的未来发展将会面临哪些障碍?您认为它们应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威尔逊:中国近期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金融体系提高资本分配效率,如何应对经济迅速增长带来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印度的困难是如何解决中等教育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同时要保证政策的有力和连续;巴西需要解决境外和公共债务不断增长的问题;俄罗斯制度的稳定和过分依赖资源的增长模式是一个严重问题。

记者:BRICs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能源的主要提供和消费者。您认为它们的发展将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压力吗?它们如何突破能源“瓶颈”?

威尔逊:在最近的一项报告中,我们特别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BRICs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将使全球原油年需求增长比我们过去20年估计的高出2―2.

5个百分点。最大的压力可能来自未来10年,这对BRICs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短期看,可能造成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这一“瓶颈”有两个解决方式,第一是增加能源生产,第二是寻找石油的替代品或在生产和消费中采取节能措施。

与G7共处是可能的

记者:您认为BRICs国家能够与G7共处吗?

威尔逊:BRICs国家与G7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当BRICs国家变得更加重要后,它们会在政治上进行角逐。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BRICs崛起对全世界都有利,它们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G7经济发展主要将取决于各自的政策。G7需要承认BRICs国家正在增长的经济实力、需要更多发言权的要求。BRICs与G7共处是可能的。

记者:在高盛的报告中,你们为何只选择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个国家?难道没有其他国家吗?你们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威尔逊:我们选择的这4个国家是因为它们是最大新兴市场经济体。我们的报告最初也考虑到南非,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国家譬如墨西哥、土耳其、埃及、伊朗和印度尼西亚。即使上述4国尚未充分发展,但它们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已经增加。中国就是一个例子,过去10年中,当人们讨论经济政策时,中国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BRICs国家的政治影响已经并且还将进一步扩大。2月初,4国被邀请参加了伦敦G7会议,这等于G7承认了它们的重要地位。

世界经济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协调,概念,客观条件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概念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在国际分工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为了解决涉及彼此间的国际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问题,保障世界经济以较正常的秩序运行,由各国政府出面,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针对汇率政策、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在有关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协商和调整,或对国际活动采取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二、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客观条件

国际经济协调是一个国家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本质上是国家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战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必然引起矛盾和经济摩擦,世界各国为了缓和这些矛盾和摩擦,普遍采取了国际协调手段。从本质上看,国际经济协调是稳定和平衡国际经济的机制,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动荡和失衡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进一步考察,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结构体系的演化则是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国际经济协调是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必然引起各国之间的支付、兑换、储备资产供应及国际收支调节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客观条件。

三、中国建立国际经济协调体制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3700亿美元,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进出口额206.4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7%,1995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9%,增加3倍以上;2008年,我国进出口额更是超过了2.5万亿。由改革前几乎没有国际直接投资,到现在已发展到5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在海外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有10000家以上,增长速度极为惊人。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投票权比例逐年增大。十几年之间其经济发展速度和区域内合作都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区域内经济合作和相互依存度越来越紧密,区域内的贸易依存度已达70%以上,投资依存度也稳步提高,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总额中,80%来自本区域之内,国际间协调的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脑会议1995年11月19日发表的《大阪宣言》同意实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贸易与投资简便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一整套根本性原则,即全面性、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致性、可比性、非歧视性、透明度、维持现状、同时启动、持续推进及不同时间框架、灵活性与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其人口占世界的41%,经济规模占世界的56%,其中美国、日本和中国是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前三名,贸易占世界的45%。1996年3月,亚欧首届政府会议在泰国举行,拉开了亚欧经济合作的序幕。

四、关于中国构建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国际经济协调的紧迫性

首先,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合作性竞争明显优于非合作性竞争。其二,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相联系与彼此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一切开放国家的经济状况都受到了其他相关国家的制约和影响。第三,近年来我国已经面临大量的国外贸易壁垒,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它们中的有些问题随时可能进一步演变为两国的贸易战。因此,我国面临众多贸易摩擦时,不宜简单地搞经济对抗,而应该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协调的思路和机制去解决问题,以推动自身外贸的健康发展。

(二)从基本经济利益角度分析问题

国际经济协调的有效实施,必须抓准我国与发达国家产生贸易纠纷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作为一种经贸摩擦,它的产生通常都是源于维护自身基本的经济贸易利益,其他考虑则放在第二位。从这个基本角度研究和解决贸易摩擦问题是基石。自1980年代初以来,美国每年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多年来我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顺差国,而现在更是超过日本位于榜首。在这种贸易背景下,一般来说,美国发起各种贸易摩擦的基本动机都在于维护其相关的经济利益。同样地,发达国家在处理其他国际经贸事务中也立足于这个基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孙振宇.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期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