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技能 现状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93-02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国外教育专家一致将职业技能作为教师素养的必备内容,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应具备的基础技能、教学技能、教育技能、科研技能等四项技能的总称。原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把教师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类。笔者认为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包括: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验演示能力、教具制作能力、备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等。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传授某项职业技术、技能或现场管理,即从事与一种职业有关的专门教育,其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既有作为一名教师的一般要求,即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更有其特殊要求,即专业技能,对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的技能。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教师的教师基本技能不容乐观。时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少部分基础课教师因来自师范院校受过系统教师技能训练外,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其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缺失,不少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低。如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授课,像一位电影放映员,教师的示范性、情感性无法彰显。教师的书写(特别是粉笔字书写)水平普遍低。一些教师的口语技能水平也没能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要求,甚至在最起码的语调、音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达不到,经常有学生反映某某教师上课听不到或语速太快。由于漠视课堂教学技能,一些教师即便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控制课堂的难易程度、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其教学效果与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基础课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教学没有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院校,具备较强的教师基本技能,但他们往往缺乏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不能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无法找到基础课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切合点。如“两课”、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有的教师甚至是几个专业同用一个教案。由于高职生的文化课水平较差,学习起点低,因而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教师没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兼职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要求学校的兼职教师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质要求。但在不少学校,实际上这一指标只体现在纸面上,仅仅为了应付检查。一些学校虽然从企业引进了高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虽然有各自领域的足够经验,但没有受过专门的、过硬的教师专业训练,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不能有效地运用教育规律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对兼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无法监测,考核评介失控,一些兼职教师甚至只是起到负责接待学生、带领学生参观的作用。

(四)专业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对课程教学的把握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均为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相关专业、行业的具体实践经验。绝大多数的“双师素质”教师仅表现为“技术职称+职业资格”,具有相关企业相应技术工种专职工作经历、真正在相关企业参加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工作的教师较少。由于对实践接触得少,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理论强于实践,在对课程的讲授中,不可避免地理论阐述多而对实践的介绍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实践。

(五)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由于受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科研”的思想影响,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其最直接的动力一般来自评职称。

二、高职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策略

职业技能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高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多方面着手,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切实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大教师岗前培训的力度,在培训内容上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体可参照《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规定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变化等九项基本技能组织。经过培训,最终目的是要使教师具有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的能力,能按照学习的规律正确分析、评价、设计和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二)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在相应专业领域内的实践经验。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质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具备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其教师大都来源于高等院校,接受过专业的学科教育,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从事专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走上讲台后很少有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机会。而高职教师的教学的理想状态应是“实践(企业实践)―理论(教育理论)―实践(教学实践)”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学校从政策层面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广大老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三)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由于缺乏科学严谨且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状况难以令人满意:注重授课数量,不注重授课质量;课堂教学多为传统式传、传、授;依教材授课而不是依大纲授课;实习实训流于形式,缺乏特色与实效。一句话,就是教师缺乏激情和动力。因此,需要学校建立良性竞争机制,通过开展赛教课、说课比赛等形式,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也可以组织一些单项教学基本技能比赛,如“三字一画”、课件制作等,促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认识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行动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四)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高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和行动者,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并不是说要求他们成为专业理论研究者,而是要求他们善于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性思考和研究,将现代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将教学实践的经验上升转化为教学理论。在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和示范性建设的大环境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学校要从政策和实践层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特别是教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广大教师要以时俱进,走出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本教案”吃一辈子饭的模式,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学习新理念,掌握教学活动的规律、教育和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省,对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面对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师必须深入研究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一方面要提升教学技能,钻研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的技能、教学研究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素质,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积极投身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阅历,只有这样,才能不辱时代和历史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易菲.浅谈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时代教育,2009(8)

[2]张鹏.浅议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角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

[3]徐丹琦,杨林生.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2)

[4]钟明.论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J].读与写杂志,2009(5)

[5]高文.论高职教师专业成长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10)中

[6]石望东.建设职业化的高职教师队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9)

[7]汝秀梅,王淑娟.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技能现状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8]董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0;F230-4

[注:本文系广东省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高职财经教指委〔2013〕2号)、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4〕205号、编号:201401336)“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民办)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总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按每门课程设计的课程内容实训,此实训的特点进是行单项实训教学,一般是将其融合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结合每门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是按课程体系相关内容组织综合模拟实训;第三层次是校外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顶岗实习中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尽管目前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已经落实了以上三个层次,然而实践教学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根据笔者调查,会计类毕业生就业时主要遇到以下问题:一是不了解会计核算程序,到了会计岗位,工作无从下手;缺乏动手能力,连填写凭证、装订凭证、登记账簿等会计基本工作都无法胜任。二是不熟悉财务软件,尽管大部分学生考取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时,都接触过会计算化,然而财务软件种类较多,学生很难适应。三是缺乏分析问题和职业判断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会举一反三。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实践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财务会计工作虽然是属于常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一些财务会计制度,税法、经济法等内容会经常发生变化,会计实训虽然已经模拟了企业财务岗位的结构,但是实训的题目都比较陈旧,实践教材内容不能反映最新情况,学生在校没有学到最新知识,到了企业不能适应岗位。另一方面,有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特别是在单课程的实训中,理论讲解占据了实训课时,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都设置了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课时,但一般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几个案例讲解和练习,院校甚至没有监督实践教学是否执行。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计划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完整的职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师资力量薄弱,难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懂理论、又要懂实践。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教师精通理论却缺乏动手能力,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参加教学工作后,因各项教学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者院校没有安排实践课程教学培训。教师本身缺乏实践技能,更加无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技能。

4、实践的真实环境欠缺,无法锻炼学生职业能力

财务会计工作是动态的,而在校模拟实训内容都是人为预先设定的,并且只能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无法让学生感受企业真实的环境,学生无法体会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联系的重要性,也无法锻炼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校外顶岗实习虽然把学生送到企业中去,但是能提供会计类岗位的企业却很少,极少安排专业性工作或者有专业人员来指导。

二、建立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和实践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新兴的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传统的实践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的航向标,成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所以,建立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1、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的举行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按照R蹈谖坏谋曜祭唇行赛项设计和评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贴近行业岗位标准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如华立职院每年举行的“德永信”杯会计技能大赛,适应珠三角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不断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详见图1)

图1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图

2、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由于教育及信息化相关部门每年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华立职院每年依据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会计信息化竞赛项目、内容及标准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及标准。

3、职业技能竞赛有助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教学观念对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担任与职业技能竞赛有关课程的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竞赛项目、内容、标准,并直接作为竞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这对教师有了职业技能和教学观念改变的要求,势必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技能水平。为了适应实践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指导水平,华立职院与“德永信”企业共同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利用暑假时间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挂职锻炼,更新会计专业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安排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和校内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 “教、学、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开展会计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需要有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包括财经类软件,如网中网财会实训平台一套、用友U8平台、金蝶K/3系统,还有需要功能齐全的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室,如手工会计模M中心、会计信息化实训室、财会实训教学平台实训室等,此外也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目前华立职院已经与“德永信”公司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并与一些知名的财务软件公司、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产学研合作协议,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新模式。

四、结论

综合所述,广泛而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地促进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作用,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提高学院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袁中文.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3.03.15

[2]王静.基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02下期

[3]阳艳美.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03

[作者简介]

1、何玉冰,1982-,女,广东增城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范文第3篇

从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招生就业至今已有7年,毕业生人数为308人。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专业对口的就业率仅为13.9%,共42人。计算机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学生就业难,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难。产生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迟滞,教学内容落后。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加速了计算机技术更新,但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前的,其教材内容和社会上的主流技术不相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像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因学员人数的不确定,学习时间较短,又要突出培训效果,所以他们选择的教材一般都是融入了当前主流的技术和产品,帮助学员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

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教师授课都是通过一只粉笔和一块黑板,既是实践操作课也是通过书中的案例和项目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没有社会项目开发的经历,缺少项目开发的经验。而培训机构的教师,因培训目标要求较高,他们大多都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多数的教师都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

3 教学组织方式不科学。一般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为集体授课形式,强调教育的“以人为本”,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个体能力”的发展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培养。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同事之音的团队合作沟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培训机构的教学组织方式通常是小组协作学习方式进行项目培训的,模拟现实社会中的项目开发环境,通过学员之间的学生的自学、讨论和独立研习,相互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4 实践训练环节薄弱。因学校专业性课程较多,各专业的实验设备投入较少,有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师资不足,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缺失。而且有的学生不了解社会对专业需求,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是来学校混张文凭的,等到毕业时候才发现自己既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没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刚从学校毕业,一跨入社会就失业了。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习计划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于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进入企业也没什么事情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的学生在实习期一个项目都可能没有做完,达不到实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素质。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水平,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强,怎么可能教出高素质水平的学生?目前。大部分的教师缺乏的是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更新滞后、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强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各类专业培训。并提出一定的培训要求和标准,增强培训效果。制定相应的培训激励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培训机制。

(2)建立各种专业的名师工作室。利用空余时间,指导中青年教师,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来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送教师到企业锻炼,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社会能力和适应能力。还可以外聘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弥补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特点。

2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高职计算机学科开设比较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标准和要求,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开设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对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改革,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将课程融入模块化教学中:改变学生的考试体系。

(1)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满足生产岗位实际要求。使课程设置更加实际合理。形成产教研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结合市场需求,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2)改革考试体系,不要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各种能够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测试来评价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选学一些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便于毕业后就业的选择面不会太窄。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范文第4篇

摘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入手,明确了基于职业能力建设的校企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了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职业能力;校企共建

一、基于职业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能力为中心,围绕会计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锻造为根本的教学环节,创造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而这一切离不开高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

1.共建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措施

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互利合作、互利双赢,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长。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学院对接行业、企业,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的重要举措。

2.共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载体

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载体,探索出在校企密切合作的模式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模式设计上的创新,教学形式的丰富与多元化,从而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实现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培养适应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共建实训基地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渠道

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解决了实际工作环境的建立,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调整,但这一切仍需要教师这个主体的实施,才能使实训基地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建了实训基地,我们可以定期选派教师赴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工作。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财务部体验工作环境,亲身进行会计实践操作,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接,成为“双师型”教师,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

利用实训基地,学校可以利用教师雄厚的理论功底,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与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准;为企业开展财务咨询、课题研究、会计制度设计、税务筹划等技术服务,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认识不到位,合作程度不深。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是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面向社会、面向职业教育,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但目前,这种实训基地仅仅限于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第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缺乏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鉴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到实训基地的实训不能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且校方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企业合作热情度不高。校企合作多是校方单方热情,企业承担义务的意识较弱,合作形式偶然性多,校企合作关系难以长期有效维系。

第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缺乏合理规范的管理模式。校企实训基地的建设,涉及到多方,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等单位,各方如何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包括基地在建设资金的投入与使用,人力的配备与管理,设备的配套使用及更新等问题上如何协调几方关系,在实践中缺乏政府主导,行业介入,校企共同参与的规范有效的管理模式。因而,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和长效进行,使之产生高效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在校内外相结合原则上,遵循先进性、仿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进行建设。同时,丰富实训基地的功能,建成融教学、竞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高水平财经类实践基地。其内容如下:

(一)以校企共建实训资源、设备、师资为基础,形成较高实训档次,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体现实训基地的先进性

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校企合作办学,由教师与合作企业财务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和指导书等教学资源,同时建立实训基地网站,作为学校与企业共同的信息平台,学院将教学资源上传,合作企业也可以及时将新技术知识和行业制度上传,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引进与实务工作一致的实训软硬件设备,提升实训效果;建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按照“引聘行业企业专家,培养骨干教师”的原则,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生产和服务流程为导向,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强化学生职业操守、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将企业会计实务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等直接引入,实现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形成与企业工作场所一致的实训室场景,与企业真实业务资料一致的实训教材、采用企业版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体现实训基地的仿真性

为了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并培养学生实际岗位能力,与行业企业共建高仿真实训基地,仿照企业会计工作实际流程、操作规范、工作环境与布局进行系统设计,把课堂变成模拟企业会计部门的办公场所,促使学生完成学习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过渡,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并选择企业中主流使用的财务软件和纳税申报系统作为实训教学软件;以真实企业的业务资料为载体,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和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三)形成以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与技术服务有机结合的实训功能和环境,体现实训基地的开放性

实训基地应包含多种类实训项目,实训功能应全面,不仅可以作为实训教学、学生技能训练的场所,还可以为校内校外学生进行会计各基本技能考核,举办各种会计技能竞赛,并承担社会人员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等技术服务工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最终是发挥学校的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体现校企合作的开放性,成为具有为社会提供多技能职业训练的教育培训基地。

(四)服务对象涉及会计专业学生,同时面向社会学员,体现实训基地的综合性

实训基地在服务对象上具有综合性,以会计专业学生构建职业能力的各项技能训练为基础,开展各项实践教学,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实践活动为线索,创造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同时,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依据,搭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依托实训基地,开展会计人员上岗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人员基本技能培训以及各项会计基本技能的鉴定等多项社会服务。重点在于会计税务知识的更新和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为社会会计人员提供“再学习”和已毕业学生实施“回炉再造”的培训服务。

四、结语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师;会计职业能力;途径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及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个道理在我们都懂。那现在我们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如何呢?如何提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更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一、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知识更新及继续教育

由于个人工作繁重及学校的不重视,有些高职会计教师不重视会计知识的更新,永远都是一本教材上一门课程,照本宣科,谈不上知识更新。即便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职会计人员每年都应参与会计继续教育,由于有的会计教师没有会计证就没资格参加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培训,即使有的教师有资格参加,但由于有的高校不重视也不愿意承担任何培训费用,有些教师也会选择不参加继续教育,这些都会导致会计教师跟不上新会计准则、新财税法规的更新步伐。

(二)普遍缺少会计专业实操能力。

高职会计教师主要来源于会计专业的研究生,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学生读书期间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和锻炼,即使他们踏上教师岗位,很多企业也不愿意接受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会计实践或挂职锻炼,所以高职会计教师普遍缺少会计专业实操能力,对于有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由于不经常进行实践操作,会计实操能力也会慢慢减退。

(三)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较低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人才,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较低,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主要是给学生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及会计实践操作,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增强高职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核算方法等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会计教学的内容能及时更新。我们有的高职会计教师备课、上课就是一本教材,其它的任何参考资料也没有,没有及时获取新知识,补充新内容的习惯,纯粹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知识陈旧、落后,那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会计教师知识的更新,需要教师本身的自我学习,会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会计专业相关新知识、新法规的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会计教育服务。

(二)会计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是具有会计实践经验的,通过与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结对子,建立教学业务上的师徒关系,可以帮助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为会计教师提供实践平台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工作容易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财务机密等,哪怕是学校的合作企业也不太欢迎会计教师挂职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会计教师提供可靠稳定的实践平台。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与企业共同投资建立财务服务公司,进一步为会计教师挂职锻炼提供保障。

(四)加强高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我们许多高职会计教师理论知识更新缓慢,普遍缺少会计实操能力,我们更应该重视高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第一,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具有会计从业证的教师参加每年当地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如果没有会计从业证的教师,要求参加从业证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同时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考试、计算机资格考试,这对增强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二,不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实践。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不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会计实务实践,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服务公司这类单位最好。这些单位涉及会计业务多而广,如果会计教师能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中来,就能积累大量的会计实践经验,这无疑是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好方式。

第三,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最新会计知识。现在网络是传播知识的最快途径,会计法规、会计核算方法等更新较快,为了第一时间补充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会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网络上与其他会计人员讨论、交流、学习、获取会计最新资讯。

第四,学校要高度重视、支持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高职会计教师继续教育很重要,学校应高度重视,建议把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化,学校承担继续教育培训费,在培训期间适当减少会计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条件。

(五)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

作为从事会计教育的教师除了传授会计知识,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提高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第一,学校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的相关课程,会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种真实案例,巧妙将会计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得到一次又一次思想精神上的洗礼,让学生明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的重要性。第二,举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的宣誓仪式。在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再一次给学生上一堂特别的课程。针对即将踏上会计工作岗位的学生,举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的宣誓仪式,让学生永远记住这一刻,也让学生明白从事会计工作的神圣使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为了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从业人才,高职会计教师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不定期参加会计实践工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不能忽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教育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会计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田佳.浅谈高职教育实训教学[J].教育科学,2008,(21)

[2] 孙爱玲.关于大学会计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会计之友.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