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法律

财务管理法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法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法律

财务管理法律范文第1篇

(一)环境问题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环境问题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包括静态的财务状况,即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也包括动态财务状况,即对现金流动的影响。这必将涉及到资产负债或现金流量表上的许多项目。企业发生的各种环境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体现在支出和收益两个方面:按照环境责任原则要求,环境问题引发的有关支出有环境管理费用支出,环境监测支出、排污支出、无污染替代增支等;另外,企业因积极参与治理污染,也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经济收益,如利用“三废”生产产品享受的对流转税、所得税等税种的减免税收益,从政府取得的补助或价格补贴等。

(二)环境问题影响到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更加关注。对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如能符合绿色要求,企业及其产品就可能更受欢迎,可以扩大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范围和销售数量,增加企业收入,提高盈利水平,达到企业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在环境保护中承担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绿色财务管理产生的背景

当前,生态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由于自然资源定价困难,污染程度补偿量度难以确定,企业的外溢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造成了当前全球关注的生态问题。由于前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得因企业生产造成的生态问题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市场失灵,这就需要在保证政府不失灵的前提下,由政府来干预解决,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问题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所造成的,所以必须要改变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行为首先要加以改变。人类要抛开经济利益,做到观念和行动同步,全员协调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各国都相继进行绿色GDP的计算,这就使得企业的绿色会计和绿色财务管理应运而生。

对企业来说,首先要在管理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实行清洁生产,才会对生态问题有所缓解,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就企业管理而言,财务管理是其核心,所以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势在必行。

三、绿色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要把一般财务活动和绿色财务活动完全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笔者认为,绿色财务管理的内容应该是在传统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因此,其主要内容有:

(一)绿色筹融资

由于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问题,因此就必须有特定的资金对应绿色成本的支出。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中的融资方式有两种,即股票筹资和负债筹资。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中,可以增加绿色股筹资和绿色负债筹资两种方式。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资源环境建设及各投资方案中的特定绿色成本支出。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传统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人类日益关注资源环境问题的今天,企业发行绿色股票、绿色债券(为投资环境建设和绿色成本支出准备的资金),一方面能够解决绿色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绿色股的发行,提高了企业声望,必然带来企业价值升值,从而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当然,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中,筹资过程还要考虑绿色债券、绿色借款的利息,即绿色财务费用的支出,使企业的绿色负债能够到期还本付息,不致影响企业以后绿色资金的筹集。

(二)绿色投资

较之于一般项目投资,绿色投资在项目投资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不仅来自于项目本身的投入和产出,还来自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付出。这些因素贯穿于项目立项、实施及后期的全过程。具体有:1.能否获批准,这是绿色投资的前提;2.因为项目采取环保措施而增加的支出以及如不采取环保措施的罚款等支出;3.项目能否因为进行了绿色投资将得到国家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而减少的成本支出;4.因投资于绿色项目而不能投资于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5.由于采取了环保措施,在项目结束后对废弃物的回收成本和收入。

(三)绿色分配

绿色财务管理在股利分配方面基本继承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在支付股利前须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用来应付绿色资金不足的绿色公益金及要支付的绿色股股利。绿色公益金的提取相当于内部融资,是从内部筹集绿色支出不足部分的资金。提取过程与企业提取公益金相似,比例视企业的情况而定。它不仅要求企业有盈利,而且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余额。提取顺序是在提取公益金之后,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之前。绿色公益金不得挪作他用,只能作为绿色资金不足部分的支出。绿色股股利的支付程序与普通股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如果企业无盈利而且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所余盈余公积金不足以支付股利。在绿色公益金有一定数量余额的情况下,可用绿色公益金支付一定数量的绿色股股利,而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借以维护企业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声望。

四、绿色财务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财务管理中,形成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及全体员工,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兼顾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关联单位、顾客的利益,折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追求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值。

实行绿色财务可以在很多方面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首先,可以科学地明确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围。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所考虑的成本也只是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成本。正是这种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的的成本观和效益观导致了资源环境问题。而在可持续发展观下,企业成本和效益的范畴则是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社会总成本和社会总效益。北京绿色奥运的总目标是实施国际奥委会指定的《奥林匹克21世纪议程》,在以生态建设保障绿色奥运的同时,以绿色奥运促进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其次,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有利于披露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有关的成本和效益信息,便于社会公众了解环境信息。最后,绿色财务管理能够将企业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使企业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公平地计算成本、利益,有利于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五、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务主要措施

(一)建立绿色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1 资本市场上的绿色化倾向和有关各方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要求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必须对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财务影响给予足够的考虑,如国家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效果的项目融资给予优惠,这必将导致资金成本由环境问题产生差异。此外,各种环境法规还会导致短期或长期环境负债的产生。

2 许多项目都可能存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3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大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企业材料物品的存储和使用、固定资产在使用中都可能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财务管理中对企业资金的日常运用和管理也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二)建立绿色化的成本控制系统

1 在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日常控制和考核分析中都要充分考虑相关的环境支出,即成本中包含直接相关的环境支出。对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的产品,不仅从环境角度要做出停止生产的决策,而且也必须能从经济和财务的角度做出淘汰出局的决策。

2 在传统的按照产品类别和部门类别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增加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性的成本控制系统。如能源的使用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环境质量;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将会在此后产生一定的清理成本;包装物的使用也是一个同时蕴涵经济与环境因素的问题。

(三)建立绿色的财务评价体系

绿色财务评价是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建立的全新的财务评价体系,旨在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其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绿色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投资评价、筹资评价和运营评价三个部分。其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可采取等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对企业进行绿色财务评价时,必须考虑到所涉及到的一个核心指标――绿色EVA(经济增加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管理法律范文第2篇

一、理财产品法律性质

在对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界定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焦点,就是委托和信托之间的焦点。银行理财的主要模式就是投资者把资金给银行,然后以银行名义对资产进行管理,投资者对风险进行承担,而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样以来,信托关系理财模式更加有助于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投资者是一种保护,使其权益不被侵犯。

(一)信托关系的特征

1.信托关系更符合理财特征

在信托管理中,银行虽然被委托进行资产管理,但是所有收益和风险都不承担,承担者还是归委托人所有,银行只是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回报。信托关系一旦确立,就不能中断。

2.信托关系对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更加有利

信托关系确定后,对理财产品的法律地位更加明确,使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范围不断扩大,也解决了投资方式限制问题。另外,这种关系也更加有助于稳固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

3.信托关系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是一种保护

信托关系不会因为银行的破产等受到危害,这对投资者的财产是一种保护,使投资者更加主动积极投入到这些业务中来,为银行的多种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信托关系更符合国际化

信托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公平、透明等基础之上的,这些特征与国际上的资产管理基础是一致的,更加有利于走入国际化,与国际模式接轨。

(二)对理财业务法律性质如何进行确定

要想明确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信托法,对银行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宽,对其经营资格进一步明确,银行经许可后,方可进行资产管理。在法律上进一步放宽银行混营业务,对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为这项业务长期稳健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完善一系列的信托法律,使之理财业务进一步扩大。

二、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

(一)存在三大法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承担无形的担保的风险

银行所从事的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收益,更加注重以后的收益,以及对所管理的资产进行安全保值,而这无形之中就承担了担保的压力。当前,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对各个市场和主体的参与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规定,当出现亏损的时候,投资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就需要进行投诉。

2.复杂多变的交易方式隐含着巨大法律风险

当前,理财方式非常的多样,各有各的特征,而各种方式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其中复杂的结构背后就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投资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出现瑕疵,就会引发法律问题。

3.对投资者的补偿制度存在缺陷

尽管投资者把资产交给银行管理,但是其资产还是会存在很大风险。因此,需要对投资者补偿金制度尽快建立起来。当投资者的资产受到危害的时候,补偿制度缺失就会使投资者和银行之间产生巨大的法律问题。

(二)完善对策

第一,银行要对投资者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划分,对分类方法进行完善,对投资者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另外,对理财产品的信息及时披露,尽量使信息通俗,投资者都能够看明白,保证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对其有详细了解。

第二,对产品运作模式进行调整,使风险收益逐步转移到投资者身上来。银行要对现有的体系进行改进,从各方面提高产品净值。对理财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使投资者承受最小的风险。

第三,对重要理财业务要进一步创新,对审查机制进行创新。对理财产品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论证,使其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第四,建立补偿金制度。当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通过建立补偿金制度,投资者的利益就可以用补偿金来补偿,这样投资者就的利益就有了保障。

三、理财业务中的 关联交易和利益冲突

(一)存在问题

在关联交易中,利益冲突最为严重。在我国,还没有制定一套相关的规定关联交易的法律,当发生关联交易的时候,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因此一定要重视这种关联交易。

(二)规范关联交易,对利益冲突管理机制进行构建

第一,对关联信息进行披露。对关联信息进行披露是保证交易公平公正进行的重要手段。对于关联交易要尽可能完善的披露关联信息,使各方都对关联交易进行充分了解和监督,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平、合法和公正。

第二,在关联交易中要依据公允原则进行。银行在进行关联交易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公允、公正、诚实守信。不得随意的降低或者是太高价格,使关联方受益,而损害其他方的利益。要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督,保证关联交易按公允价值进行。

第三,对利益冲突管理机制进行构建。要建立法人和业务防火墙,使银行和其他关联企业进行信息传递,在组织形式上,要尽可能使理财业务独立。还要建立利益冲突管理机制,当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进行调整,把矛盾化解。

四、理财业务跨国法律风险

(一)存在问题

我们不能忽视合规经营的风险。国外对合规经营非常重视,对违规经营的要加大惩罚力度。在国际上,反洗钱和偷税监管不断强化。现在,很多的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控制,进行洗钱等违法业务,作为银行就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去维护银行内部的违法现象。银行要对投资者的信息进行详细了解,降低风险。

(二)对理财业务跨国法律风险做好防范工作

财务管理法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法律关系

近年来,在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特别是理财客户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而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定位和法律关系的模糊,是导致客户与银行之间的权益失衡和冲突的重要原因。所以确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关系的性质,对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而保障银行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认定银行理财业务法律关系性质的必要性

从一般法学意义看,不同法律关系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各方权利义务的安排。而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业务法律性质的含混不清导致了参与理财业务的各方当事人对其权利义务的界定不明。准确认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已是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和基础命题。对于这个核心问题,多年来各方争论不断,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监管部门行政规章的相关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更需慎之又重。然而,监管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较为混乱,中国银监会除在解读相关监管文件时口头认定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委托关系外,在其出台的诸多监管文件中却存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冲突的规定。法律关系的不清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对投资者而言,不能充分认识到一定收益水平所匹配的风险,当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时,经常做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判断。对发行者而言,不能实现有效风险隔离可能导致承担责任过度,或者很难把控业务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对监管者而言,难以准确识别业务性质、潜在风险和可能的波及范围,不能实现风险和发展的平衡,有效掌握审慎监管的底线。因而,全面厘清和准确确认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划分类别,明确不同类型理财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不但有助于有关法律纠纷的规范和解决,有助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健全,而且对监管部门构建和实施恰当的监管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二、银行理财业务所包含的法律关系分析

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基础法律关系,业内专家、学者对此存在诸多分歧,目前市场上对此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是委托关系说;二是信托关系说。

(一)委托关系说。该观点认为,银行理财服务建立在委托法律基础上,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协议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开展资金管理活动。主张委托关系的依据包括:银行理财业务符合委托关系的法律特征;在理财业务中,投资者通过与银行签订理财协议的方式,委托银行为其进行理财服务;投资者为委托人,银行为人,银行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行为产生的后果归属于投资者;银行开展活动的交易对手往往也知道关系的存在。因此,上述行为具备隐名的法律特征,符合隐名的法律要件。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明确表示,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委托关系基础上的金融服务。可见,银监会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关系界定为委托关系。

(二)信托关系说。该观点认为,银行理财业务的本质是信托业务,理财产品即信托产品,其基础法律关系是信托关系,委托人和受益人均为投资者,受托人则是商业银行。目前各大商业银行为规避政策和法律风险,刻意回避使用信托字眼,是借“理财”之名,行“信托”之实。主张信托关系的主要依据包括:

1.在银行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管理者,以银行的名义进行资产管理,这与信托关系中受托人以自身的名义进行管理或处分的做法类似。

2.财产独立是信托财产的主要属性,信托财产应与信托公司固有资产区分开来,委托人、受托人或受益人的债权人均不得对信托财产主张权利。但目前国内尚无法规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是否具备财产独立属性。2005年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风险指引”)要求,理财交易人员与自营业务交易人员应相分离,内部监督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理财交易部门,同时还要求,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应委托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托管理财资金及其所投资的资产。因此,从银监会的监管倾向及业务实质看,理财基础资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出现银行或投资者破产等极端情况时,出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从公平原则考虑,银行与投资者的债权人不能对理财基础资产主张权利,基础资产可认定为理财投资者的财产。

三、界定各类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

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银行理财业务按照有无资产管理活动可分为理财顾问业务和综合理财业务;后者又可分为保证收益产品和非保证收益产品;非保证收益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对理财产品法律性质的界定应当按照这样的划分逐一进行。

(一)顾问型理财服务的法律性质

理财顾问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在这一活动中不涉及客户的资产管理,主要是银行向客户提供便于客户进行投资理财选择和判断的信息,即交易的标的就是银行提供的信息。有学者将理财顾问服务界定为劳务关系,这一界定显然过于宽泛,劳务关系可以涵盖或交叉于居间、行纪、承揽、保管、建筑工程承包等诸多法律关系,其法律关系涉及内容包括提供信息、事务、提供体力与脑力劳动、代购代销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而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主要向客户提供相应的投资信息与规划建议,内容范围比较明确应界定为咨询服务合同关系更妥。

(二)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在这一类型的产品中,本金与固定收益的风险,不由客户承担而是由银行承担。这不符合委托关系的特征,即“人以委托人名义开展活动,所产生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担”;也不符合信托关系的特征,即“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管理信托财产,并将收益交给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以及“信托财产运用的债权债务由财产承受,受托人不承担连带责任”。从银行承担支付本金与固定收益义务这一特征看,保证收益产品更接近储蓄产品,即客户承担将资金交给银行使用而享有取回款项并按照相应期间获得利息的权利,而银行承担相应支付义务而享有在相应期间使用该笔存款的权利。因而,保证收益产品的法律属性应当是借款合同法律关系。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由于其本质上也是银行保证客户本金安全,而风险由银行承担,因而在法律属性上与保证收益产品是一致的,即也属于借款合同法律关系。

财务管理法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针对我军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高,对于我军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意义,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是军队所有经济活动的纽带,而且也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对我军的财务管理的现状以及问题做出详细论述,并对此提出相对个人见解。

一、我国军队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军队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进行着深入的改革,并且在财务管理方面成果显著。其改革措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党政领导的分工责任机制,充分做到集权的合理分配。即存在集中管理的部分,又充分考虑到分工的多样性和具体性。并且,根据军队中兵种和地区的不同以及其内部的一些特殊性,适当的给予其一定的经费令其自由进行支配,使其能够在具体情况下具体处理,做到灵活机动。于此同时,军队的财权和指挥权在针对具体任务的时候,合理的进行结合,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我国军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军队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其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与实际管理需要匹配度不高。从而影响到其实际的功能的有效发挥。其次,相关的财务管理法规也不够健全,至今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财务法律法规。最后,尽管现有的财务管理法规数量较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单向性的部队财务管理法规,对于整体性的部队财务管理法规依然显得较少。

(二)监督不够规范全面

我国当前部队的财务规章制度不够严格的一个间接因素是监督不够规范全面,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造成了财务管理的十分的不严格,而且还有部分对于经费的支出掌控非常的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多头审批和多种渠道开支经费的问题时有发生。对于资金的管理业存在不够严格的现象,有部分单位现金结算起点支付现金,现金的存在有着超限额的现象,而且个人的借贷也比较多,没有按照夜歌的经费指标和“经费供应证”对借贷款进行夜歌的控制。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财务工作人员掌握的财务知识结构显得陈旧落后,在工作中进行的培训力度以及要求显得明显不够,虽然,相关的财务管理课程上的次数不少,但是,大多数的学习过程都是比较形式化,导致军队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偏低,对于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没有一套良好的培训学习计划,也没有明确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相应措施等,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水平层次显得参差不齐,那么对于军队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全面开展存在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经费分配使用上协调不够

尽管实行零基预算,但是条块的分隔显得格外严重,在建设中存在着重复建设现象。在管理内容上显得比较重视现金而忽视了其他物质,部分的强调知识单方面的各自工作的重要性,只是申请经费,财务部门不能调配资产,业务部门各自办理自己的事情,使得投入与效能相互偏离。

三、提升我军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对军队财务工作的领导和教育

全面搞好财务工作要坚定不移的进行将这目标进行落实,从整体的高度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财务保障计划,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另外,还需要将“节约是价值的增值”意识在全军心中进行增强。做好军队节约工作对于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引入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在管理会计中存在的独特预测方法,能够帮助军队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下,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的决定。所以,将预测法全面合理的运用在军队经济活动过程中,可以对经济活动进一步给出全面的反映和监督以及预测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三)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

对于财务管理法体系就需要进行科学和的创新和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于不符合现代需要的财务管理法规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制定专门的部队财经法律,全面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将综合性不对管理法规进行有效的补充,充实部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

(四)完善监督体制,不断促进规范化

在整个经费运行的过程当中全面融入有效的监督体制,充分发挥监督的全面化。在经费使用的整个过程中, 年初对于经费预算需要做好重点监督;年中的时候对于经费的使用流向和调整开支都需要作为重点监督监督对象,年底对于乱花钱现象尤其需要得到更大的监督突击,其中监督重点还需要考虑到领导班子在调整的时候和大项活动筹划时以及工程建设立项时等都需要做好监督检查。要将内部监督全面有效的进行整体规范,将财务法规作为主要依据,对于经费的预算和资金拨付以及财务部门内部的监督秩序都需要严格把关。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核心目标已经从政治领域转向到经济领域,是以实现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因此,军队的一些管理制度和任务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其财务管理制度也是在不断的适应着军队建设的发展需要而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会损害到一些个人和集体的利益,但是,其总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对我国军队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一定会使我国的军队整体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军队。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成为全国人们安居乐业的坚强守护者。

参考文献:

[1]翟彪.加强新形势下军队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

[2]祝蕾.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部队财务工作[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财务管理法律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资金问题是头等大事。要想企业长久发展,就必须确保资金有所保障,谨慎处理企业的财务问题。对于资金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还要考虑其风险、报酬、利息率、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因素。一个企业的运作从资金投入开始,进入资金的循环,最后资金的输出,每一个细节都得考虑周到。资金投放前期,对于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做出决策,在看到预期的回报时,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一般而言,回报越大,风险越大,回报越小,风险越小,不能只顾结果,不计风险。同时还要考虑到资金的利息率、利息等问题,合理地安排资金,达到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目的。企业的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同的项目,而不同的项目又会得到不同的报酬,同时伴随着不同的风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同,需求的程度也不同。资金会从报酬低的项目转移到报酬高的项目,从而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此期间要弄清楚资金的发生时间与发生的方向,什么时候投入,什么时候收回,资金是投放了还是收回了,进而计算出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地使用资金,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如果处理不当,就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如果资金是贷款而来的,还要意识到利息的问题,利息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是资金使用者为从资金所有者手中得到资金暂时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利息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利率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做好对利息的处理问题,了解利率的概念和其决定因素,进而做好财务决策。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一个企业的运营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当资金不足时,企业就得进行资金的筹集。筹集资金的来源、方式不同,则筹集成本也就不同,从而伴随的风险也就不同。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会增加企业的风险,风险小的筹资方式又会有比较高的资金成本。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正确判断风险与资金成本的问题,权衡二者,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放到项目中去,从而产生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其中,投资决策分为短期投资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两种。短期投资主要是指流动资产的投资,如现金、短期有价证券、存货等。短期投资流动性强,收益小,风险也小。所以,当企业对某一具体项目投资时,应考虑报酬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长期投资主要指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也要考虑风险。当企业盈利了,利润怎样分配,这便产生了股票分配决策。在进行股利分配时,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兼顾企业的发展,合理进行分配是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做到的。企业的财务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要把三个内容联系起来,统筹安排,合理调度,进而处理好企业的财务问题。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