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用的化学知识

实用的化学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用的化学知识

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字】化学知识;应用;贡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什么是化学

很多学生学了很多年的化学确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到底什么是化学,他们一谈到化学无非就是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等。其实化学从深沉一点思考无非就是变化二字,化学就是用地球上已有的且数量较多的物质通过各种化学变化产生出地球上数量较少的或者是暂时还没有发现但是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物质。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就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所要满足的条件和一些守恒的原理。我们在拥有了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现这些知识所具有的价值。

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如牛毛,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学的世界。当我们学过酸类物质可以和碳酸化合物发生反应时,我们就不会再为热水壶或者热水器低下的那一层白色的垢物而感到烦恼了,用日常生活中用的醋酸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当我们学过化学之后就不要再为蒸馒头时加入小苏打粉而感到奇怪了,因为小苏打的成分就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时候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馒头膨胀,所以蒸出的馒头又软又甜。还有我们如果散步最好选择是在傍晚的林荫道下而不是在清晨的林荫道下,虽然这被归纳为生物学科的范畴,但是生物学科只有应用化学的知识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这体现了化学为其他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发展。上面所举用的例子只是生活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有时感叹化学中有时候出题太怪,其实这些所谓的“怪题”都是来源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化学也是一种去学习化学知识很好的方法。

三、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提到化学就不得不提它在医学上所起到的贡献。在化学不发达的年代,很多疾病对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灾害。在近代,有机化学迅速的发展为这些珍贵的药物进行批量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有机化学首先是对这些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这些药物所具有的所有的成分,再通过实验来分析这些成分的有效部分和这些有效部分的化学结构。当知道了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后就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生产出具有同等效果的药物,从而大大降低了这些药物的价格使平常的人们也能够用得起这些药品。更重要的是近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疾病通过预测的结果来分析出治疗疾病的药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化学反应来制造出这一些医疗领域从不具有的新的药品。这不得不说是医学领域里面的惊天变化。化学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的疾病。化学为医疗领域做出的这些重大的贡献保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不再害怕一般的疾病。

四、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毫不夸张的可以说化学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想想过去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时代,农民只有通过人畜的粪便和焚烧树木枯草作为肥料,这种耕种方式的收成当然是及其低下的,可以假象一下这种耕种方式如何来养活如今地球上这个数量及其庞大的人类。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药的使用保障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可是现在的人们却对这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产品产生了抵触的心理,他们都向往着那些不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农产品。他们认为化肥的使用改变了土地原有的成分,这些观点是正确又可以理解的。但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为了增加农场品的产量过度的使用这些化学产品,过度的依赖这些化学产品。这些生产化学产品的厂家也不愿意花费钱财提高和更新这些农场品。因为害虫对一种药物产生抗体时农民就使用更多的药物,害虫的抗性就越强从而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些化学产品时应该正确有度的使用,不能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发展眼观。即使这样,化学产品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依旧不可磨灭,只是我们在使用这些化学产品时一定要进行深深的思考。

五、憧憬将来化学为人类带来的变化

人类现在最担心的是能源能的问题,如果将来的石油、天然气等等这些能源都用完了的时候人类又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化学来生产出大量的新能源。我们都憧憬着将来这一天的到来。化学是否能够合成新的材料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合成出一些现在还不能够治疗的疾病的药物。化学是否能够解决现在一些化学产品对现在自然造成的这些问题。这一切我们都积极的憧憬着,我们都应该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扎扎实实的去学习化学已有的知识和大胆的去运用和创新。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所想象的这一切都会变成现实。

上文中谈论的只是化学领域中的冰山一角,化学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让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该好好的去运用这一些知识,在运用中去好好的学习和掌握着这些知识。如果自己对化学有兴趣就勇敢去化学的领域去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史;课堂教学;运用

素质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化学、化学史和化学教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原则。

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史实到底有哪些好处?这是我们必须正面回答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

一、运用化学史实,可培养学生怀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化学史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入了下列事例,近代科学家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化学家雷利、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如果没有对研究中的异常现象产生怀疑,就不可能分别发现氩、溴元素;这些真实生动的事例,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怀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也使他们自觉养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同时,还为学生如何质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运用化学史实,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充分抓住这些心理特点,注意教学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校生虽然表面上讨厌学习,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接受一些新鲜事物。而化学史上关于化学家的趣闻轶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都能创设愉快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运用化学史实,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整个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化学先驱们创造、发明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化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化学家的不断创造,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学的辉煌成就。化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有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有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机、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让学生明白必须保护环境。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化学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上可知,在课堂中穿插化学史的教学,确实大有好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的静态结论,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使学生受到教益。

1.模拟化学家的实验

并不是所有化学家的实验都能被简单地模拟,也不是所有的化学原理都能被学生完全理解。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原理和操作方法较为简单的实验,组织学生按化学家的方法重新演示;对于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可以只做其中一部分,或利用多媒体进行原理模拟。

2.运用多媒体,再现历史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影视素材的运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用电影的片断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

3.组织自由多元的讨论,融合科学与人文

当化学家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被深深打动时,课堂的讨论才会活跃而深入。但是,要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自由而开放的空间,教师更需要精心地准备,敏锐地捕捉讨论的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让化学史走进职教化学课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被化学家在发现和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态度、高尚情怀,以及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所感染。这种感染又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思想品质乃至他的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试问,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A・J・Ihae.近代化学的发展,1964.

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第3篇

一、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指导不明确,学生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1.全面观察

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他们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若教师在实验前给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导,列出观察提纲,就可避免观察的片面性。

2.重点观察

有的实验现象不很明显,有的实验现象稍显即逝,教师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准确捕捉瞬间变化。为此,教师在实验前,务必把观察重点指明。

3.对比观察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比较什么?从中使学生找出两者的差异。

二、指导学生研究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若能及时指导学生研究实验,启发思维,就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研究概括性实验

在进行这类实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实验所显示的共同点,从不同的表象中找出相同的本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有明显作用。

2.指导学生研究推理性实验

在这类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用传统的“灌注”式解释了事,应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推理。

3.指导学生对实验误差的研究

在学生做定量实验时,往往会出现实验结果的较大误差。对实验误差的分析,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便学生能及时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使学生在寻找产生误差原因的过程中增强对实验操作规范化重要性的认识。这样能逐渐养成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4.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中职化学教学;实验教学

一、主题式教学的解读

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教学文本的内涵为主题,在此基础上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就是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实施效果的好坏主要看“主题的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主题的选择和构建中必须充分体现出来。主题选择需要结合既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经验,从而对教学课堂重新开发。

二、中职化学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学习上有挫败感,缺乏学习动力。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境:讲台上教师苦口婆心不停传授知识,讲台下学生心不在焉无所谓地听;教师针对教学重点挖空心思地问,学生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地答。最后,教师和学生相互抱怨。结果是教与学脱节,教学目的没达到。既耽搁了学生的成长,也造成了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误解。

三、主题式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教师和学生是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能动主体,就是教师尝试“探究性地教”和学生摸索“探究性地学”,两者共同探究、共同求知的教学过程。

一直以来,中学化学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对科学知识照本宣科地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懂知识而忽视用知识,重视传统的重复积累知识的模式而忽视创新学习方法的掌握,重视被动灌输性的理解能力而轻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能力。针对以上现象,本文从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营造学习情境的教学方式之一是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好适应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前提。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先设置情境问话:“你们有观察到你母亲带的首饰是用什么做的吗?”学生就有不同的回答:金银、白金、铂金等。

我反问:“那钢铁做的首饰大家见过吗?”

大家面面相觑,有学生说:“我在小摊上见过,也戴过用铁做的耳钉。”于是我追问:“那戴过之后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容易生锈,没有光泽。”

“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课题,不同的金属其化学性质是不同的,金银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光泽度好。”

(二)实验教学,培养探索能力

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实验动手的实践优势,设计出独特的实验情境,在创造好的氛围中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盐类水解”的内容时,先让学生分析NaCl、Na2CO3、NH4Cl、KNO3四种物质的分类,再逐步加入蒸馏水,在这样设计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先让学生猜想上述所有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然后让学生自己上台做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其实,整个教学过程中结论已经无足轻重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这种对于未知知识的主动探究精神值得发扬,如果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另外,还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我曾经布置过一次焰色反应的家庭实验。我先把操作步骤给每个学生,然后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实验,第二天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上交,现在手机功能全面,为防止学生抄袭,我要求学生两个一组,用手机全程记录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在娱乐的心态中完成家庭实验。

(三)把化学复习变成探究的乐园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过知识的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以前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加强所学知识要点的融会贯通,从而开启学生对所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的化学复习课就是不断对知识点的重复,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性思考。

比如,在上“氯气复习课”的时候,我拿出提前写好化学名称和化学方程式的标签,当着学生的面把标签贴在瓶子上,然后向学生提问:

1.标签上的信息告诉我们什么?

2.标签信息以外的信息,我们能想到多少?

这样,学生的大脑被迅速激活,开始踊跃的回答上面的问题:

1.氯气是一种氯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

氯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且溶于水。

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金属直接化合。

氯气可与氢气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就是盐酸。

氯气溶于水形成盐酸和次盐酸,具有漂白作用。

……

在问题1的基础上,我乘胜追击马上展开第2个问题,有了问题1众多答案后,相关知识点的积累已经完成,这样就自然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的形成,问题2的结果自然

出来了:

2.怎么样去闻集气瓶中气体的气味?

氯气还能跟哪些物质反应,产生什么结果?有什么用途?

如何鉴别一种气体是氯气?

人体里是否也存在氯元素?

氯气在大自然中以什么状态存在?

……

学生在积极完成问题2后教师继续引导出问题3:你们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相关的知识点?最后的答案如下:

3.氯气的有关化学式。

氯气与其他物质的相关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其他与氯气相关的问题。

通过主题式的探究复习方法,学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己主动的思考、主动探究学习过的知识点加强了对氯气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身就是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对于中职化学教学中主题式教学方法的积极尝试,学生首先习惯了这种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兴趣提升后能通过自己主动探究解决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跟着提高,于是自主探究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习惯主动去探究化学中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也能轻松融入班集体,在自己的努力和与学生的互动中,逐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达到主题式教学的目的。

主题式教学不仅在中职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天整个中职教育尤其重要,教师只要善于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把“教书育人,育人成才”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遵循主题式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就会不断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方法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顶国.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EB/OL]http:///n782c7.aspx,2008-3-25.

[2]刘华.不侵犯学生的创造空间[J].教育科学研究,2010(4):51.

实用的化学知识范文第5篇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课时少、任务紧、学生基础差且差别大。数学课程因其抽象性,使不少学生觉得概念晦涩难懂,接受上有困难;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课与实际脱节,没什么用,数学课就是套公式计算。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已经成为数学教师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学术人才。对于高职数学教学也是如此,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讲授,更重要的是注重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依据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界对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些基本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际案例更多地改善教学状况,这样的教学改革可称为教学应用化改革。我院根据学院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概念入手实现数学与应用知识的融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背景理解更深刻,应用更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的具体手段与方法

从教材改革入手,革新教学模式,建立高职数学教学资源库(包括数学应用案例手册、教案、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指导书,包括应用子题库的电子题库等)。建立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数学教学体系,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突出应用性,从贴近生活或专业实际角度引入案例。立足用数学方法解释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用”一体,让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

教学资源库中,高职“高等数学”电子题库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同一个班级同学差异化大的问题。题库每道题目按题目类型、难度和所属知识点进行定义。题库从章节和知识点及难度等方面组织题目,可根据学生基础程度选择合适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题库易于实现隐性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题目针对性教学。每章每节每个知识点都可以很方便地调出其中应用案例及思考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案例,从而保证教学改革实施及提高教学效率。

题库按章节检索

题库按知识点考点检索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强有力数学手段,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应用,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改变传统数学学习方式,是培养、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有利于课程改革深化。

四、反思与评价

1.恰当地引入新教学模式能改善教学,但需要有好的教学资源的支持。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在定积分概念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用数学软件开发的教学软件模拟曲边梯形的分割过程、与对应的近似图形面积进行数值动态比较,以及用微课形式讲解一些概念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迎合潮流。在为专业服务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数学课程的完整性,体现数学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思维性、应用性和文化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3.实施过程应该灵活有效,根据具体情况变通调整。如有的学生用电脑不方便,资料包括题库既有电子版的又有纸版的,根据需要会上传到云空间,手机也能方便浏览;不同程度、不同基础、不同背景的学生案例教学方式也会不同。

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和阻力,如应用资料的搜集、电子题库的建立需要花费教师们很多精力;具体实施中学生差异大,部分学生习惯填鸭式教学,不愿意多动脑筋思考等。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问题都在解决,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果,师生们评价很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