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实验; 儿童情绪能力; 心理调节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72-001

在国内,《“做中学”内容标准》中提出了在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并将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正确的估价自己。二、调节自己的情感。三、激励自己。四、欣赏不同人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和感情。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是一种社会。这就需要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对这些情感所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做出适应性的行为反应。

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而科学实验活动则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每一位儿童将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动手进行操作和实验,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科学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情境进行教学,那么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将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以培养。

一、创设氛围,引导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不易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一般也只能在课内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学会善于利用课内外的时间,通过游戏、谈心、座谈等形式,为不同的孩子提供相应的指导,比如对性格比较急,特别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提供环境进行换位思考,从而认识到对组内的其他同学要多一些理解、鼓励和宽容,这样组内性格偏内向些的学生将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合作的欲望自然也就变得更强了,合作的气氛就会更好了,课堂便更加生机勃勃了。同时,也要有意识地给被动、偏内向的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如:展示他们的记录,指导他们做长期的观察、探究活动等。在活动中及时肯定、表扬,以激发他们交往的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为他们成功地学习创造心理条件。当然教师自己也要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合作有困难的小组中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动态指导,及时调控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教师仍然要以组织者、指导者、监控者的身份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决不能在一旁观望或等待。要动态地关注学得怎么样了,需要什么帮助,能及时地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将合作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交流合作过程中,教师随时关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并对组内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建议性格外向的学生遇事、想问题都先想想,再放放,还要帮帮,培养理性思维,减少因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同时,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多说、多做,即便是做错了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做好、做对了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做,不仅是对被评价成员的肯定和鼓励,也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新型分工,落实责任

教师在做组内分工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类型落实组内分工的任务。同时,引导性格偏外向的学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组内性格偏内向的同学,使其成为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辞的责任。在组内形成一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的合作意识,使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努力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四、加强交流,成就合作

每次的合作学习,生生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生生间的交流包括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因此,组织互动式交流,扩大合作面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组织交流时,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汇报,让各种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共同参与到交流中,最重要的是让性格偏内向的学生也能轻易地找到与其交流的对象。由于外向型学生的反应迅速、精力旺盛,一般能较为迅速地完成本组的合作任务中的探究环节,另一方面内向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反应是相对慢的,但同时却是观察入微,而且一旦学会就很难忘记的。这种气质差异使生生间、组组间容易产生差别,还有可能影响到全班的教学效率。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只要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完成合作任务了,就可以成为自由重组的“讲师团”离开原来的小组,去跨组宣讲、帮扶,从而达到激励各小组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这样让学生们离开位子,扬个人气质所长,跨组帮助其他小组的同学,并冠冕为“小讲师”称号。这样一来,不管是行为敏捷、反应力强的学生, 还是内敛细腻的学生,都能自然形成了新的、自由的合作学习小组,成为“讲师团”的重要角色。这样被动的、内倾的学生也有了表现的机会,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被教授的对象,能以 轻松的心态去完成新型的合作任务。试验得知,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新型的小组合作形式。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科学;划界;认定

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在哲学界讨论已久,但是由于化解角度和划界出发点的不同所以争论一直存在。其实,社会科学的划界不限于科学与形上学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是“在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系统与一切其他陈述(不论宗教性的,形而上学性的或干脆是伪科学的)之间划一条线的问题(就尽可能做到而言)。”关于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时代。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把科学与形上学、宗教及其他非科学、伪科学的意识形态区分开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 社会科学划界的研究概述

(一)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起步

二十世纪,社会科学也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哲学的母体中被逐渐的分化了出来。本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从经济学的发展开始的。随着社会科学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已经具备了只有自然科学才具有的形式化、定量化研究的特征,其中,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在1947年,萨缪尔逊在其著作《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明确论证了“经济学只有通过把文字表述变为数学命题才能取得实际进展”的观点。在1971年2月份,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卡尔・多伊奇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社会科学从1900年到1965年的六十二项成就的研究报告,该份报告表明,“二十世纪早期的社会科学成就全是理论性或定性的,而社会科学随后的成就就主要是数学方面和统计方法方面的革新或是由定量方法推导出的理论革新了。他们认为:“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三分之二,占1930年以来重大进展的六分之五,完全非定量的文献――认识新的模式但没有任何明确的定量问题的含义――在整个时期中是稀少的,而自1930年以来特别稀少”。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一书中就曾指出,社会科学的定量化是一九四零年后社会科学获得新成就新威望和新影响的理由之一。

(二)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发展

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再是一些观念或不可描述的词汇,社会科学的研究命题演变成了可以用经验模型和可检验公式的形式加以阐述的科学命题,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可以反复研究和论证的成熟科学。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会科学的课题都要进化到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了才算是成熟科学,就像自然科学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的一样。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既然允许量子力学物理诠释问题时存在定性解释的部分,就应当允许社会科学的个别科目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无法被量化的内容。只是这部分内容不应当是社会科学的研究主流。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都应当建立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而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也只有在这会科学真正的成熟起来之后才有取得关键性的进展。

(三)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进步

在以普里高津为代表的耗散结构理论下,只要系统的行为具有足够的随机性,无论系统是自然科学系统还是社会科学系统,其历史发展进程就不具有可逆性。一方面说明社会科学具备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证明不可逆转的特性并非人类社会才具有的特殊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可见不可逆转性相对,但劳动与生产中的重复和社会科学的不可逆性本身不具有可比性。换言之,是否描述了重复现象并不是划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从不可逆的研究出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键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建立起严密的环环紧扣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就是这样一个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该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在研究该规律的基础上完整的阐述和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这门学说所欠缺的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研究将这个学说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像自然学说中也难以避免的因为大量随机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研究结果的偏差一样,社会科学可以对过去发生的事件作出全面、准确的阐述和论证并在论证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准确的预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件单一的历史事件。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对历史发展的结果作出某种程度的预测或估计。

二、 社会科学的认定

(一)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标准

当某一项研究成果需要被认定为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即需要对科学研究的属性进行社会科学的划界时),应该将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分开考虑。应当用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去检验该研究的包括价值事实陈述在内的事实陈述部分。具体地说,对该科学研究成果的事实陈述部分应当包括:核对事实、检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程序的合理性、检查该理论前提的事实和理论依据与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比较研究的事实结论与其他背景知识的相关关系等内容。可见社会科学的研究划界应当是一个严谨的、严密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不仅应当设立严格的标准,也需要严格的遵守着这一标准去划界。

(二)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检验

在肯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前提下,对有价值的需要准确判断的社会科学成果划界的检验有以下两个方法:

其一,对措施性、建议性的事实陈述作进一步的可行性论证。换言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着负责的积极的促成但是不盲目冒进的科学态度,对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实施条件、实施背景、技术条件等等一系列与建议或者提出的措施息息相关的实际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检验。

其二,对研究的意义、重要性等略带主观色彩的评价的价值事实陈述的验证,应当根据提出意义和重要性时社会的一般价值标准去评价和检验。如果对研究的评议者仅仅是出自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去评议和检验,那么这样的检验结论是不应当也不可以作为对研究成果的最终判定结果的,而且这样的评议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也不应当影响已根据科学划界标准检验过的社会科学成果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著.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D].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55页.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陈姿屹(1981-),女,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科员,硕士,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E-mail) 。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研究质量。为此,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鼓励高质量成果产出,进而引导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文中以《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定性和定量评价、分类评价为评价原则,以创新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为评价标准,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评价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57-05

21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各类研究成果数量增速迅猛。与此同时,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也不能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经费问题,更多的是研究质量的问题。在2006年6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简称《质量意见》)中突出强调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以此鼓励高质量成果产出,进而引导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客观地评价哲学社科研究成果,对当下中国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乃至学术生态的演进,具有“指示器”和“风向标”的意义[1]。 2011年1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简称《评价意见》)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为:(1)注重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质量评价导向有待进一步强化;(2)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3)科学合理、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4)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评价方法亟待根

本扭转。 《评价意见》中强调要“切实强化评价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把握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创新和质量导向贯穿于科研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因此,围绕质量标准进一步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文中以教育部出台的两个意见为指导思想,对社科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一、 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

哲学社科研究成果是人类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自身、社会及自然的理性思考,其研究成果多是以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判断和评价形式而存在,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因此,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原则应充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研究成果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一)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根据《评价意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复杂性,准确把握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合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国内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表现形式分别为引文分析法和同行专家评价法。

引文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把学术成果发表和出版的等次、被转载和引用的频度、获奖情况、社会反应等作为成果质量的重要指标。引文分析法“易于操作和实施,作为成果评价的一种初级形态和补充手段,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曾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但该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不利于社会科学学术的发展:其一,强调研究成果的量化指标,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灵活性和多元性特点不相符;其二,某些社科成果在短时间内难以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该类成果的引用率自然很低,但并不能说明其学术价值就低[2]。

同行专家评价由同一个学科领域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性质上的非量化的价值评价。其特点是“基于研究成果本身的内容,尤其从创新性、原创性、科学性、系统性等维度进行把握判断,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学术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3]。同行专家评价在中国还是一项很不成熟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法,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而易于形式化。首先,评价的主观因素。同行评价更多是依据个人的经验,同行评价专家的视野、偏好、能力等主观因素对定性评价的实际效果有着潜在的制约作用。其次,评价的保守因素。具有创新性的前沿性研究往往具有打破传统学术思维的特征,很可能得不到局限于常规思维的评价专家的理解和认同。第三,以学科为基础的同行界定。以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为基础产生的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在评价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非共识”现象,导致不公正对待。

《质量意见》中指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改变简单以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因此,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科研究成果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在面对复杂评论对象和评价问题时,给予综合的考察和评估。 

(二)分类评价

不同类型的研究活动和不同形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不能笼统用某种评价标准去评价不同的研究成果。《质量意见》中指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继承积累与自主创新的统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具体学科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切合实际的评价尺度,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成果形式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按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基础研究主要以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证据等原创性的成果为目标,其效应是隐性的、间接的。应用研究则是基础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是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产生具有

切实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基础研究应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研究成果要在思想理论上有所创新,传承文明上有所贡献,学科建设上有所推动,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应用对策研究应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成果要在提升国民素质上有所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上的支持,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不同的研究成果,应根据其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

二、建立促进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质量意见》和《评价意见》中均强调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切实推进理论与实际结合,把是否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使用新资料、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形成新对策等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指导思想,笔者在查阅诸多文献之后,总结了以下几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评价标准。

(一)创新性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质量意见》中亦指出,创新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程度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因此,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首要原则是要考虑其创新性,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

创新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方面有创新;(2)开拓材料范围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扩大认识对象的范围;(3)修正前人错误的或不完全正确、不全面的认识;(4)提出科学发展阶段同步的新见解;(5)技术手段、研究方法有创新;(6)革新著述方式[2]。无论是对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或积累,还是对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创新主要体现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视角等方面,因此,在对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评价时,首先要考虑其基本的创新性[4] 。

(二)科学性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具有自身的研究特点和规律,其学科特性注重基础知识传承、资料积累。这使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项目周期、成果产出皆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其评价标准必须具备科学性,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个体性的特点,如音乐、美术、体育和新闻学等,因此,应根据其研究规律,制定出具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的科学评价方法。

(三)社会性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有自身的社会现实意义。“只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成果才能被人们理解、接收、掌握、应用,才能有生命力。”[5]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其在学术领域的价值,而且更应强调社会科学成果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注入社会视野元素,在更宽广的领域“将社会科学发展目标与国家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对国家亟需研究和解决的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6]。

三、 建立基于质量标准的哲学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反映出成果的真实价值。武汉理工大学李志平认为,社科成果就好比产品,引文分析法和同行专家评议法只是从生产者角度对产品价值分别进行技术层面和主观层面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以近似看作是整个生产领域的学术价值”,然而,“从客观上讲,社科成果的价值是体现在需求方面和社会使用后的价值增加”[7] 。基于这一观点,李志平提出了社科成果四维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巧妙地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并融入社会价值评价,使得评价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如前所述,高校社科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根据其研究性质的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有差别。基于之前总结的研究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结合社科成果四维评价方法,文中按照对社科成果分类评价的基本要求,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框架。

(一) 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首要任务是探索人类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成果耗时耗力多,对学科发展贡献和价值较大,创新性、科学性是最主要的价值体现。”[8]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该框架图由4个维度组成:同行评议、引文分析、货币价值和效益价值。同行评议和引文分析维度是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价值评价。同行评议维度基本上沿用同行评议法的思想,根据基础研究成果的性质,把成果是否具有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创新性要素,是否体现哲学社科学科特色作为评价的标准内容。引文分析所体现的价值是从定量的角度,通过引文深度、引文广度和创新学科三部分衡量成果的价值。“引文深度是指本学科的引文次数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引文广度是指非本学科的引文次数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然后将创立新学科的价值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7]

货币价值和效益价值维度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需求价值。货币价值来自学校、政府等定向性很强的货币资助,虽然投入的货币金额和社科成果的产出并无很明显的因果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既然一方可以出这么多的货币,货币数量至少可以反映社科成果的价值”[7]。基础研究成果往往极具理论性,对高校学科体系和科学理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而,其货币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自主科研和政府财政经费资助上。效益价值是社科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益,基础研究成果的效益价值主要表现在学生新增收益和学校新增收益等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 应用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生产切实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为目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模型框架如图2所示。

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维度与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相同,也是由同行评议、引文分析、货币价值和效益价值组成。不同之处在于,同行评价的内容包括政府采纳、社会反响、技术专利、措施方法等实际应用型要素。应用研究成果的价值一般通过成果转化并服务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来体现,其效益价值表现为政府新增收益、企业新增收益、其他新增收益等,其货币价值也主要来自政府拨付、企事业资助和社会团体赞助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四维综合评价模型体现了定性与定量评议相结合的思想,并将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社会性。根据分类评价的原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按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别分别建立评价模型,强调了不同类别的研究成果应侧重的评价要素,分类评价更加符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分类实施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7-119.

[2]沈壮海,等.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3):12-15.

[3] 王婷,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现状与趋势[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37.

[4] 李存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问题与反思[J].学术界,2004(3):154-167.

[5] 张书晔,等.论学术腐败治理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完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9-114.

[6] 崔旭,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3):34-41.

[7] 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1):89-91.

[8] 邓曼.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框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0):165-166.

Built an evaluation frame f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produc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quality perspective

CHEN Zi-yi

(Office of Social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它通过科学实验、数学及系统演化等方法去寻求自然规律,这些方法决定了自然科学的可还原性特征。这种可验证性决定了自然科学在同一问题上只能有唯一答案,这就是自然科学持之以恒追求的真理。

但这个真理性科学建立在未经科学证实的假设基础上,当前自然科学对这些自然规律为什么存在及其为什么这样存在难以回答,对这些问题的搁置显现了自然科学的无力感与学科缺陷。

自然科学编辑的首要职责和任务是甄别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的前提、方法、程序、结果等的创新性。“首创性、理论性和实验性这三项准则,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首创性体现论文的信息价值,理论性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实验性则体现论文的可靠性。以这三项准则为基础,建立科技编辑的审稿思维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审稿水平,确保审稿质量。”

其次就是判断这些科学成果的合理性,选择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成果刊发,使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成为人类共享的成果。那么,哪些自然科学的成果有利于国计民生?哪些成果能增进人类的福祉?这就涉及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的价值追求。

如果说针对同一问题,自然科学的答案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话,那么社会科学针对同一问题的答案则是多元的。社会科学广泛地牵涉“应然”、“愿望”等诸多心理动机问题,心理动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实践者的思想动机。由于能动的人具有自组织、自创造和自发展的能力,个别人物的随机性、模糊经常成为导火索,发展成为改变时代和历史的大事件,研究者很难从偶然因素中推断事件的必然性,这给社会科学进行客观的判断带来了挑战。

同时,社会科学研究者对社会事件(事务)的认知和评价也要受自身主观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因经济利益形成的微妙关系而导致的“主题先行”等情感(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阶级情感)因素的介入,致使其难以站在中立、客观、理性的立场上观察和研究问题,所研究的社会科学及结论也容易沦为其所偏向的民族情感与阶级利益的片面科学或结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还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许多社会科学的结论在较小空间或较短时间内难以得到验证,也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难度。

社会科学编辑首先需要具有与自然科学编辑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中“是”的实然问题(亦即“客观是什么”问题)同样的判断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

其次,社会科学编辑应关注社会生活及科学所涉及的社会“应然”的走向问题(亦即社会“应该是什么”问题)。由于社会科学无法进行实证和重复检验,所以社会科学的“应然性”判断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方向“最大值”的选择问题。何谓“应然”?如何判定“应然”?何谓人类实践方向的“最大值”?当美国国会每年人权报告评价中国的人权,当伦敦《金融时报》评论中国养老制度是劫贫济富,而我国针锋相对地回击时,社会科学及其学术期刊编辑们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呢?这就把人类科学进一步深化到人文科学领域。

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理解的深浅及其做“人”的实践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各种制度设计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社会科学很多分歧问题的合理解释与最终解决。

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人的基因所决定的,“是一个人”就决定了其享有天赋的人权。人权的抽象体现就是他享有独立自主的天赋人格,尽管人格此时是抽象的,但由于“人既是高贵的东西同时又是完全低微的东西。他包含着无限的东西和完全有限的东西的统一、一定界限和完全无界限的统一”。它决定了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决定了每一个有人格的人必须始终恪守“人”性的边界并努力向着普遍本质的人回归,这也是人类道德追求的动力,约束内在的任性和,追求普遍性的人。“人格”的内涵使每个人成为人变成人的一种权利、动力乃至道德命令。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01-02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 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 Bauti 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戈文鲁.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