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科学的核心

社会科学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科学的核心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1篇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尚书》中的“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宏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可见,宽容方能和谐,宽容利人利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逐步凸显,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进和谐因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宽阔的胸襟对待社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实现共赢。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

容人之短。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智,必有其愚。一个人只有多看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处。特别是领导者,更不能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或者只盯着别人的短处,而应对每一个同志多引导、少呵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融洽的关系、团结的氛围。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教育思想品德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45-01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必须要针对新形势下,小学思想品德工作开展的问题,尝试找到科学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必须要通过做好小学生品德教学,为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树立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同时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此为基础探索找到新形势下,做好小学品德教学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新编《思想品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对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同时,教师在活动课的组织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是学生言语的倾听者和学生的对话者,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是不断探索的学习者和课程研究者,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也取决于新的学生观的树立,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用微笑代替严厉与冷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创造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讲故事赛、朗诵比赛、儿童游戏、主题班会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可以组织学生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讨论;“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儿童剧、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活动课又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

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

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从

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活动课就成

了教師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小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

三、活动课设计与实践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教育,向学生传达家乡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家、关心家乡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的根本要义。我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喉舌,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代表我国先进教育课程的发展要求,代表我国先进教育科学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学生、家长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师也不是唯一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唯一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文芳.分析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吉林教育,2014(04). 

[2]郭睿.思想品德课教学调研引发的思考[J].西藏教育,2013(05).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发展; 和谐; 财政; 创新

一、当前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政策体系的价值取向偏曲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投向定位

我国政府经过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由“革命型”转向“经济建设型”,第二次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而反映政府在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财政平衡、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各种宏观调控能力的财政政策体系却落后于经济发展与时代要求,财政政策重心和财政职能时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体系还未能科学、合理、规范地培植起来。

(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缺乏长期效应和科学发展观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转型与利益调整的关键时刻,社会发展与经济运行中各项指标特别是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财政政策运行缺乏稳定性,年度预算收支失衡,预算年度制与政府任期制不一,以及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及资源约束等之间的矛盾。从长远发展来看,目前的财政政策目标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和应对突出事件的短期效应层面,忽视了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的关注度与高度,财政政策目标层次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财政政策选择层面偏窄,不适应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当前的财政政策选择层面随机性、依赖性、单调性较强,内容创新和方法机制创新与实践创新等方面,存在保守滞后现象,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习惯性地多次运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性投资扩张来刺激尚未培固的市场经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和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经济运行特别是近年来股市与楼市的大起大落,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存在较大危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单元、低效,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严重滞后

我国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国债、预算等。目前的财政政策工具运用机制存在僵滞、运转不灵、单元、低效,尤其是在综合运用、及时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缺乏灵活有效性和整体效应性;财政支出结构缺乏有效优化。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地方支出平均38%(西部地区54.4%)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 603.64亿元,占15.42%,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5 955.5亿元,占16.39%,而其中科教支出占7.6%,医疗卫生占2.3%,环境保护占2.9%,农林木占5%。这些数据表明:不规范转移支付比重过高,财政政策安排支出与科教兴国战略要求相差甚远,民生支出、环保支出、“三农”支出等这些国计民生性支出比重偏小。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同时,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严重滞后,资源配置及资金使用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财政风险控制与预警未能及时得到披露与防范,一些地方政府存在较大的财政风险与信用危机。

(五)财政体制改革缓慢

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较多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是一种利益妥协制度。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体制改革仍存在体制;财政资源浪费严重、配置效率低下,财政资源未能完全导向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的优先领域;政府层级之间苦乐不均,县乡财政困难;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界定含糊不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财政上缴比例、权限与审批、资金与项目、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利益博弈等。这些因财政体制改革缓慢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与矛盾,阻碍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效率。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财政政策体系的创新路径选择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财政政策体系出现的阻碍我们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深层次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度调整与完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的财政政策体系,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一)财政政策体系的设计创新

财政政策体系创新应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可能性,财政支出总量的适度性和财政调控经济结构的均衡性。公众财政基本理念就是举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向公众透明。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建立和培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型财政、民主财政、公共服务财政和民生财政,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财政政策体系,必须从制度层面与实务层面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作为财政政策体系的设计定位。

(二)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出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这表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已成为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城乡、区域和贫富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加速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综合运用财政政策。

1.综合权衡财政政策工具,各有侧重,协调运用,灵活取舍,不断提升地方政府财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通过厘清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实现事权与财力匹配;提高中央收入比重和支出责任,适度运用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支出项目,提高一般性支付规模和比例,构建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消除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负面影响。

2.运用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

加快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降低企业税负,扩大增值税覆盖范围;改革完善资源税和物业税,促进节能减排效应;推动出口退税机制的结构性调整,推动进出口结构调整和内外结构均衡;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注重用好政府投资、财政补助、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支付设备使用费、政府租赁等传统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创新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群聚集园区、高新技术生产线、环保节能高效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R&D的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减免城建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转让土地优先使用权和参与开发利用权等直接或间接优惠措施以及风险投资鼓励、政府采购等其他财税政策,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强化财政投资政策,统筹区域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强化财政投资导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增加对农业、交通、能源、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的基础设施投资,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关键环节,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人与环境和谐。

4.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化财政支出,人人共享发展成果

财政资源与财政支出应重点向“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保、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和重大基础设施倾斜,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和谐建设;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挥财政拉动内需的政策功能,积极为消费、投资、出口起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存在较大顺差,这表明:国内储备与国内总供给大于国内投资与国内总需求,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国内流动性过剩和资产市场出现泡沫迹象,内需不足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2%,而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0.8%,是投资的4倍,可见,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程度。目前,必须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首要的政策重点,建立健全财政调节内需的制度基础和机制平台,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吸收流动性、扩大内需、平衡供求、抑制通胀、调整经济结构等作用。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充分发挥财政的配置、分配、调控、稳定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正税清费”和“分类规范”两个原则,不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快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围绕国家战略与宏观政策,以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着力突破完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三农”体系、就业促进体系、公共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科学调整支出结构,适度增加在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力度。

(五)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体系

围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个主题,财政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应着眼于绩效评价的主导理念,即:变短期为长期、变静态为动态、变经济效益为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业绩评价,绩效评价内涵包括定性与定量,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来架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从世界范围看,对于绩效评价,越来越重视财务、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福利(公平)等各方面的综合协调评估,绩效评价内容为5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公平equity、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经济性指建立高效低耗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使其达到确保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也即:效益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财政资源和产出的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即:成本既定条件下的效益最大化;效果性是指基本公共均等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也即:成本(财政资源投入)一定条件下的效益有无或者大小情况,也即:是否实现了基本公共均等化的既定目标,财政预算效果性评价除制度性定量指标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心理性收益、安全感收益、居民满意度、社会秩序改善等这些社会绩效定性指标;公平性原则指的是效果(如服务的数量和货币化的收益)和努力(如货币成本)在社会群体中的不同分配,作为一个衡量性指标,关心的是“接受服务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环保性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规划是否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环保评估质量标准。5E相辅相成,系统、全面、综合地评价财政预算绩效状况。

【参考文献】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 巧设疑问 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17-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结合自己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作一些总结、思考与研究。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在创设的活动中学习,在情境中感受智慧的力量,从而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应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一定的情境、情感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我和伙伴一起玩》这一课时,我展现了击鼓传花、玩游戏牌、玩游戏棒等多种游戏图片,通过边看、边问、边思、边答,师生互动,人人参与,使枯燥、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情境创设活动,通过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对学生极具诱惑性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自主制定了游戏规则,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享受了游戏的快乐,又开动了学生的脑筋,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使创新思维融入娱乐兴趣之中,点燃了创新思维的火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巧设疑问,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可以促进思维的拓展、蔓延,“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设问、质疑、解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善于深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不玩火,防触电》一课,可以先播放乐乐候与火苗的故事,然后提问:你看了有怎样的体会?学生会说,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可能也有学生回答这场火灾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等等。接着可再次设疑:“火灾发生后怎样才能有效地扑灭?”“我们怎样才能预防火灾的发生?”从而引导学生从乐乐候玩火引起的火灾中吸取教训,同时还传授防止火灾、扑灭火灾的知识。如此这般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上,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引发强烈的创新欲望。我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插入课堂,或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使学生对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成长不烦恼》一课,通过永登阳光岛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就能让学生找到解决烦恼的办法,获得装备,顺利登上阳光岛。通过对“和老师说话紧张怎么办”“别人误会了你怎么办?”“和同学闹矛盾了怎么办?”“和同学一起做了好事,但老师没有表扬你,怎么办?”等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相互启发和交流的状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合作交流,拓展想象的空间,张开思维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激发学生灵动的感觉,点亮前行探索的火光。

四、点拨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点拨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导入或点拨引导,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要“活用方法,巧妙点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经验转移和遥远联想对所学内容提出新问题和新结论。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他们需要关爱》一课的教学时,我出示了残疾人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帮助他们,由此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同一张图片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化解疑难问题。当盲人过马路时,马路上车辆很多,这时你该怎么帮助他呢?可以寻求警察叔叔帮助,可以寻求大人帮助等等,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既注意了情感的因素、智能的因素,又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把学校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勇于探索,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自觉性,使学生提升素质和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社会科学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课程教学;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上所提出的,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它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当下我国全体人民都应当学习的战略思想。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未来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全体国民素质水平。因此,必须重视大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传播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对于大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部分的安排,依然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很难从心理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导致很多大学生思想问题出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执行力度不够。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更多的高校将其关注点放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硬性指标之上。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将其作为一项软任务,相应的投入没有到位。另外,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不够到位,一些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只是应付表面。而极少一部分有充分认识的高校,在执行这一工作时,却又畏手畏脚,远远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实现其真正的价值。第二,没有稳定的教育队伍。在大学内,很多的思想政治教师其主修的课程都不是思想政治方面的,这就造成很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专业。再加上一些高校没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提供殷实的薪资保障,而造成教职工队伍在教学时不负责任和队伍流动性很大的问题。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脱离实际。任何一种思想的存在都最终服务于社会实践。如果一味的围绕课堂进行,或者是形而上学的教导,不仅会造成学生无法理解的思想理论,对于他们将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确立,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工作,也必须将这一价值观念植入到大学课堂当中。目前,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思想政治课途径

思想政治课堂是目前各大高校完成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相比较于其他途径,这一种方法更加的直观和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全体国民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的思政课堂理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当然,这一种思想的融合,还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想政治课堂为媒介传播的切入点,具体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对应的内容就是“自由,平等,公正和法制”这四个方面。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我国社会的法制体系。这对于大学生未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时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社会能力。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对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敏锐的嗅觉,同时还要求他们在遇到社会热点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解决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教师可以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怀。真正培养出一批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具有高尚爱国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总而言之,思想政治课堂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重视将这一理念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之间的有效融合,以最大程度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二)通过规范教师言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论是对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都是其重要的模仿对象和榜样。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所以,任何一个教师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传播者。因此,在大学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除了要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应当严于律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自己的课程中,将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潜移默化的方法,不断地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正确认识周边的社会状况。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做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思想指导方案。而这也是帮助教师尽早发现大学生思想误区,为其提供帮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通过高校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也造就了他们追求个性化和求异化的性格特点。这一性格特点的存在使得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最终造成大学生极端思想线性的出现。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大旗,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导航塔。而要想让“离经叛道”的大学生主动接受正确的思想,就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活动进行。

首先,举行体育竞技活动。我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有众多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一定的统计,然后安排一些受欢迎程度比较大众化的体育竞技比赛活动。这种体育性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达到锻炼学生体质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内在的拼搏精神,对于他们今后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可以摆出勇敢无畏姿态,具有很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优秀品格。其次,举办文艺汇演。文艺汇演相比较于体育竞技比赛,能够更大范围的容纳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大学生来讲,除了基本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如果不能够将学生的这些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很可能就会埋下学生被糟粕思想侵蚀的隐患。因此,学校和教师方面应当注意帮助学生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引导学生培养一个业余爱好,这对于帮助他们远离恶俗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帮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中,不仅课余时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且还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观他们生活态度的有效途径。

(四)通过社会实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思想文化的存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不例外。所以,高校在向大学生传播这一思想价值观念时,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如果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免会给他们造成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因此,教师在完成基本的课程教学之外,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他们不自觉的将书本的理论与亲身的实践进行相互的比较,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定向进行重新的考量。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的由理论化人才转向实干型人才。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实践的环节,能够转换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面对社会挑战的信心,对于其今后的社会职业选择也会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大学生成熟演讲能力的具备对于其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大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时可以从容应答,在面对上司时可以语言清晰,在面对下属时可以一针见血。在训练演讲能力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品质性格和自我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有利于其面对社会的挑战,因此可以说成熟的演讲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解决复杂局面的有效手段,更为人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钦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36-138.

[2]颜晓燕,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2):63-65.

[3]向莉.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大学课程教学中传播[J].企业导报,2015(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