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信基础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光纤通信 实验 Opti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006-04
光纤通信系统作为国家级电信网的骨干系统,光纤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因此“光纤通信”课程近年来一直作为我国理工科院校的重点专业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系统设计方法,了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最新发展方向,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1-2]。
由于课程涉及面广以及物理概念繁杂深奥,使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而且,由于光纤通信的设备器件都很昂贵,限制了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实验仅通过简单的光纤实验箱完成,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个器件的输出结果无法观察分析,导致学生对光纤传输系统并没有一个全局的认识。目前,针对“光纤通信”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概念抽象难懂,器件构造原理复杂,不适合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3]。(3)实验设备简单,实验内容涉及面窄。
目前国内研究光纤通信的主流软件包括VPI和OptiSystem。由于VPI软件昂贵,多用于科学研究,用于本科教学不现实。而OptiSystem是一款创新的光通讯系统模拟软件包,它集设计、测试和优化各种类型宽带光网络物理层的虚拟光连接等功能于一身,从长距离通讯系统到LANS和MANS都可使用。OptiSystem具有强大的模拟环境和真实的器件与系统的分级定义。它的性能可以通过附加的用户器件库和完整的界面进行扩展,而成为一系列广泛使用的工具。全面的图形用户界面控制光子器件设计、器件模型和演示,巨大的有源和无源器件库包括实际波长相关的参数[4]。
笔者将OptiSystem引入“光纤通信”教学中,以OptiSystem与课本相结合为主线,以知识构建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选择与专业核心要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用OptiSystem中的光器件理解抽象概念,用课本中的概念去指导实践中器件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光纤通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OptiSystem模拟仿真与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正确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
1 建立基于OptiSystem的概念器件化的教学方法
突出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首次接触该课程时,从了解生动的发展历史入手,接|到一个开阔的视野,对所有相关课程的融会贯通,以突出“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性和完整的系统性,而不是让其产生理论堆积的错觉。所谓“概念器件化”就是将光器件引入基本概念的讲解中,每个光器件都对应着相关参数,而这些参数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设置OptiSystem中相关光器件参数改变系统传输,从而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加形象的认识。
以光纤通信课程中光纤一章为例,此章占全课程的课时最多,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以光纤相关概念为例,课程涉及到光纤及光波导的基础知识,光波导中模式、色散、损耗和偏振等基本概念,以及光纤的类型。这些理论是相当抽象的,传统的教学无非是将一些动画Flash与PPT相结合,观察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路径,而对于光纤的线性与非线性效应还是不能透彻理解。而OptiSystem中光纤的种类很多,引入光纤通信中的一些难懂的概念并对其进行模拟,就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以标准光纤为例,在OptiSystem中标准光纤的参数设定参数如图1所示。
图1(a)为标准光纤的主参数设置,其中主要包括光纤的参考波长,传输长度和衰减系数等。图1(b)中为标准光纤的色散参数相关设置,主要包括群速度色散,三阶色散和色散参数等。当然关于光纤的参数还有其他选项卡可以设置,常用的有偏振模选项卡和非线性选项卡等如图1(b)所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些参数均在“光纤通信”课程中有理论讲解,但是概念非常抽象难懂。如果在OptiSystem中对这些参数进行设置与仿真,通过改变相关参数用频谱仪观察波形变化,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
针对课程,笔者对所有章节所需要的相关光器件进行分类,在讲授相关章节时重点进行介绍。对于第三、四章,主要介绍标准单模光纤与非线性光纤。第五章光发送机主要将LED(发光二极管)与LD(激光器)引入课程。第六章接收机主要引入PIN(光电二极管)与APD(雪崩二极管)。第七章光网络中将引入伪随机序列,信号发生器,波分复用器,光调制器,掺饵光纤放大器,光滤波器,光频谱仪,电频谱仪,误码分析仪等。这些有源与无源光器件的引入有利于后续实验的设计与验证。
2 先虚后实,先模拟后器件的分层次教学实验体系
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认知型、综合型和创新设计型3个层次。另外,由于目前 “光纤通信”课程的实验都是基础实验,由于光器件的昂贵和易损特性,因此这些基础性实验都是通过实验箱完成的。涉及的实验结果都是仅仅通过示波器观察最后的波形,结果形式单一,操作过于简单,而且几个实验的内容过于基础已经满足不了发展迅速的光通信现状,因此,采用低成本、更贴近实验的OptiSystem软件来更深入地学习“光纤通信”课程势在必行。在传统的“光纤通信”课程实验中,由于学生对器件的不了解和操作方法不当,实验箱上很多小器件的都被烧坏。如果在实验前,学生能够先使用Optisystem进行搭建与模拟仿真,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频谱分析仪观察每个光器件的输出结果,这样有利于对结果的分析与对错误结果的调整,也有利于学生在实验箱上的正确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正确认知。此外,笔者还将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实验和扩展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笔者将以一个扩展性实验实例来说明OptiSystem引入教学实验体系的重要性。该实例是复用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实验如图2。里面涉及到光纤通信的若干知识点,包括偏振复用,四波混频,光信号调制与解调等。此系统采用连续激光模块(CW laser)生成系统光载波,其中泵浦光CW1、CW2参数设置分别为:频率为193.24 THz、193.2 THz(,信号光参数设置为,频率为193.05 THz。信号光经过偏振器(Power Splitter)后成为一对正交的偏振光,调制后经偏振合束器(Polarization Combiner)合束后与两个平行的泵浦光经耦合器耦合并送入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进行全光波长变换。
调制部分用伪随机发生序列器(Pseudo Random Bit Sequence Generator)产生速率为2.5 Gbit/s的伪随机比特流,比特序列输入NRZ产生器(NRZ Pulse Generator)调制,经偏振分束器分两路驱动MZ(Mach-Zehnder Modulator)调制器,MZ调制器消光比为30 dB,偏振合束器实现两路MZ输出信号的耦合。
解调部分采用光电探测器(PD,Photo Detector PIN),PD响应度设为1 A/W,暗电流设为10 nA,在经过低通滤波器在接收端观察眼图。
图3(a)和(b)分别表示全光波长变换前后的频谱图,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四波混频效应。图4(a)和(b)分别表示接收端的偏振复用信的眼图。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改变泵浦之间的间距、信号速率、泵浦与信号光之间的间距来观察实验结果,得到最优化的参数。以SOA的注入电流项为例,图5为改变SOA注入电流后,得到偏振复用信号的眼图与误码率曲线。
通过这个扩展性实验,可以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更加直观地掌握各个参数对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弥补实验设备的局限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结语
该文将OptiSystem软件引入光纤通信课堂,提出概念器件化的课程体系与先虚后实,先模拟后器件的分层次教学实验体系,并利用OptiSystem设计了光纤通信实验的一个扩展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各个参数对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弥补实验设备的局限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通过该文提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可以解决光纤通信课程中的概念抽象难懂、器件构造原理复杂、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实验内容涉及面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永清,陈雪,李蔚,等.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6):12-13.
[2] 黄震,毕卫红,张保军,等.光纤通信教学实践与总结[J].教学研究,2011,34(3):58-59.
关键词:信息论与编码 通信原理 课程 内容
一、课程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对数学理论要求较高,最初该课程仅被设置为研究生相关专业的必修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论基本理论及信源、信道编码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许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它是一门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信原理”课程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系统、深入地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内容涵盖信号与随机信号分析、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原理、多路复用原理、同步原理和通信网及交换技术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的基本原理、时/频谱分析及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衡量计算,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使用和研究通信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
河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在本科生的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把这两门课前后衔接起来安排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融合了许多“通信原理”的内容
首先,我们列出200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陈运编写的“信息论与编码”[2]的各章内容。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概论;第2章、信源熵;第3章、信道容量;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第5章、信源编码(5.2连续信源编码);第6章、信道编码(6.2线性分组码;6.3循环码;6.4卷积码);第7章、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
为了比较,下面再列出2001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1]各章的内容,该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通信和信息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审、推荐出版的一本国家级重点教材,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1.4信息及其度量);第2章、随机信号分析;第3章、信道(3.10信道容量的概念);第4章、模拟调制系统;第5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6章、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第7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8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受;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第10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第11章、同步原理;第12章、通信网。
三、“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讲授课时的分配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的内容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从直观上来说,虽然在课程安排的顺序上考虑到了两门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学生对“信息论与编码”掌握得不扎实,另外是因为两个学期间间隔一个暑假,学生会忘记“信息论与编码”中的很多内容,从而给“通信原理”的学习带来困难,所以,在讲述“通信原理”前,对前期课程进行复习是必要的。比如熵的计算,“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整个第2章的内容都是在讲信源熵,重点阐述离散无记忆信源的信息量、熵等概念及计算方法和熵之间的相互关系,再由离散无记忆信源推广到有记忆信源,最后引入到连续信源理论,从而减小对随机过程等知识的依赖。在“通信原理”课程中,只是在第1章第4小节中介绍了离散信源熵这部分内容,讲授时作简单重复性介绍即可,只需半个学时。对于信道容量这部分内容,“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放在第3章讲解,侧重讲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分别从单符号和多符号两方面描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通信原理”课程在第3章的最后一小节中涉及了信道容量的概念,分别讨论了离散信道和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由于在前期课程“信息论与编码”已经提到了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所以重点讲解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也就是著名的香农公式,需用1个学时。“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中第5章讲解的是信源编码的内容,5.2小节是连续信源编码,主要讨论的是脉冲编码调制,即PCM。“通信原理”课程是在第7章的第5小节涉及了PCM,所以只做简单回顾即可。“信息论与编码”中第6章信道编码与“通信原理”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内容基本一致,因为分组码和卷积码是两种基本而又重要的码,不仅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用途,也是学习理解其他编码技术的基础。因此对该课的复习不能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下学过的概念和理论,还要做相当的练习,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按以往的做法,一般采用6学时左右的时间来复习。由于两者在很多概念上是类似的,所以,并行地处理可以做到在概念和观点上两者互相分享,而又能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上。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四、实验环节
实验教学环节中,同样要根据“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这两个课程相互融合的特点,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合理安排。我院对“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没有安排实验,“通信原理”安排的是16学时的实验。其中实验5(抽样定理与PAM通信系统实验)和实验6(PCM脉冲编译码实验)涉及两门课程的重叠部分,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把两个实验安排在一起重点讲解,原来的实验是属于验证性实验,由于经过前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有了理论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内容为PAM实验教学系统与抽样定理的小课题设计,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本文讨论了信息类本科生开设“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本科生学习该两门课程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安排。通过对“信息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两门课程内容讲授的整合,一方面使学习者了解到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具有存在相似性质的课程讲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思路。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整个通信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通信系统和技术的必备理论基础。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近年来发展迅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既是独立学院办学目标又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师如何结合本三学生特点更好地开展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
一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常常要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进行大量繁琐的数学推导,这就让不少理论功底和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望而却步。除此之外,该课程系统性较强,概念抽象,强调对通信系统模块级、系统级的学习,因此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多、乱”。 本文由收集整理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是最早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之一,其母体学校是南京理工大学。在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着母体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材。而独立学院的学生的特点是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与一本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对繁琐的数学推导和分析并不敢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沿用母体学校的一套教学方法是不能够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有必要因材施教,探索真正适合独立学院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改革措施
二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夯实基础、注重应用、实出能力为目的,根据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
首先在保证与母体学校不完全脱离的前提下,结合本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独立学院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此目标下重新修订通信原理教学大纲,将原大纲中内容较深,难度较大的部分删掉,比如同步原理部分;增加确知信号等基础理论部分内容的讲解,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注重实际应用。
2精心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通信原理课程的教材一直选用樊昌信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第六版,该书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涉及的公式推导较多,但对于本三学生而言,注重的是实际应用,过多的理论内容和繁琐的公式推导并不适合。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选择了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第六版)精编本》作为教材。一方面,该教材对《通信原理》第六版的内容进行了调整,简化公式推导,比较适合本三学生。
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只有48学时,因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做到详略得当尤其重要。在内容选取上我们着眼于加强基本概念的讲解;尽可能多地介绍软件实现方法;减少过时的通信技术,增加新兴通信技术原理的介绍,同时穿插3g和lte相关技术;结合实际应用,强化数字通信系统;精简重复内容,比如模拟调制、调频和调相原理相关内容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已经讲过,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只做简单介绍,这样一来可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与时俱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明确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是扎实、够用,而不是宽厚,也不是肤浅;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注重应用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原理、公式推导的思路予以阐述,在增强数学分析严谨性的同时适当简化数学推导;注重所得结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用模型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工程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增加课外练习,加强对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关键词]移动通信服务质量;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
[DOI]10.13939/ki.zgsc.2015.07.090
由于移动通信服务的复杂性,其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我国移动通信服务市场中存在的挑战与竞争所带来的服务营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有关顾客满意理论中服务满意决定因素的不确定性。在服务业中,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顾客所感知的质量。为建立更为完善的校园移动通信服务市场顾客满意度前因模型和服务质量测量量表,本文主要整理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移动通信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
1 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
1.1 移动通信服务的概念
移动通信服务就是移动通信企业的立身之本,可以说移动通信企业本质上就是为了服务而存在的。可以说移动通信服务是移动通信企业利用其网络、设备为用户提供满足顾客某种需求的一些服务及相关附加服务的总和。
1.2 移动通信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及评述
本文对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初步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关系质量、资费因素确定为影响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来进行研究。
1.2.1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产品性能。
Song Seokha(2000)以服务质量和网络质量等两种要素为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衡量因素。他把服务品质分为服务支援性能、服务运营性能、服务可用性能等因素。把网络质量分为资源、设备、可用性能、传播性能等因素。
1.2.2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顾客在接受通信公司的服务时感知到的前后台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效果。PZB(1991)进行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中选取的行业为保险、银行和电话等行业,采用了SERVQUAL量表。研究结果发现在通信公司服务质量五维度中用户感知重要维度的顺序为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有形性。
1.2.3 资费因素
资费因素是指顾客对感知服务定价结构水平的合理有效性。Athanassopoulos(2000)对个体顾客和商业顾客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定义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期望被满足的程度的。研究结果认为,个体顾客满意度受到产品性能、价格、公司形象、便利、创新等因素的影响;而商业顾客满意度受到产品性能、价格、公司形象、创新等四个因素的影响。
1.2.4 关系质量
关系质量定义为对服务人员之前的表现持续满意,同时顾客依赖于服务人员的诚实,并对服务人员的未来表现有信心。对关系质量的构成有些学者认为关系质量是由满意和信任两个维度构成。还有些学者则认为关系质量由信任、满意、承诺三种因素来构成。很多学者认为新认识影响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
2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
2.1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服务质量这一概念可以看作为被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这一概念与顾客满意的概念有相似之处。虽然两个概念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两者是分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关于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2.1.1 顾客满意度是服务质量的前因变量
Oliver认为顾客形成对某一物的第一次态度是以期望为基础,之后则根据消费经验后的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来调整其态度,Oliver认为满意度是态度的前因变量。
2.1.2 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
Cronin and Taylor(1992)指出顾客满意对顾客的购买意图有显著影响;服务质量为顾客满意的前因变量;服务质量对购买意图的影响不如顾客满意度。
Taylor and Bake(1994)指出顾客满意是比服务质量更高一级的概念,认为服务质量会影响顾客满意度。
近年来研究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的学者认为,从整体交易的层次或单次交易的层次来考虑。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服务质量只着重于服务因素,而顾客满意所涉及的范围比服务质量广,它受价格、产品质量、个人因素、情景因素及服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
2.2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不同竞争条件和行业中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是不一致的。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得到高满意的顾客才会产生较强的忠诚,而得到低满意度的顾客对提高忠诚度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完全垄断的行业中,得到低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的顾客都显得很忠诚,但垄断被打破时这种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Oliver(1999)总结了上述不同学者对满意与忠诚的概念关系进行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1)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2)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核心,顾客满意决定顾客忠诚;
(3)顾客忠诚不能理解为顾客满意的核心,仅仅是顾客满意的一部分;
(4)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是总体忠诚概念的元素;
(5)顾客忠诚包括顾客满意的部分因子;
(6)顾客满意是通向顾客忠诚的基础,即顾客忠诚应建立在顾客满意基础之上。
学者们对满意度与忠诚度的相关性研究认为顾客忠诚应建立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之上。同时,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虽然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却不是线性关系。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有积极作用,当顾客的满意度越高,则购买的产品就越多,对公司及其品牌忠诚度就越久。本文认同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顾客满意是通向顾客忠诚的基础。
2.3 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
Cronin & Taylor(1992)的研究时考虑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对消费者行为倾向的影响后结果表明,服务质量对行为的影响小于顾客满意度对行为的影响。Baker等人(2000)对旅游业的研究结果与Cronin & Taylor的研究结果一样,服务质量对行为的影响小于顾客满意度对行为的影响。同时,服务质量通过满意对行为倾向有间接作用。
Anderson & sullivan(l993)通过对瑞典22300名顾客进行了调查后发现顾客满意与重复购买意向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关系,并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或产品的企业应具有更多的满意的顾客,同时这些顾客不会流失。顾客感知质量包括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产品质量,因而可以得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Caruana(2002)提出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的关系模型(如图2所示)。在模型中Caruana对与服务忠诚的定义服务忠诚包括顾客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两个方面。
综上所述,对于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的多维度关系研究主要是建立在Caruana(2002)提出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的关系模型基础上,将服务质量分为PZB(1988)提出的五个维度,服务忠诚分为态度和行为两个维度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作为很多专业课程的前续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电路,并且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进而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高频电子线路作为一门集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概念抽象、内容多、知识结构体系繁杂的特点,是一门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高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1 教学模式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一条主线
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授课过程中应以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单元电路原理及功能应用为主线。首先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后分章节详尽讲解各单元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实现的功能。在讲解各单元电路时,应关注其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对系统指标的影响。最后,在了解各单元功能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再次将其统一为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并对各种系统结构的优缺点进行点评,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和单元功能电路原理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1.2 五个环节
目前,我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整体教学过程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培养、毕业设计五个环节组成。根据每个环节的教学特点、教学方式及学时安排的不同,有目的地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践技能、实验方法、开发系统电路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的技能,进而获得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1.3 两种能力
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考核环节和实验考核环节。整个考核体系要突出对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在课外实践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利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两种能力”的培训和锻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一个系统的设计开发。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本课程从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系统整体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地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各部分功能电路;以通信电路的“功能”为基点,从信号传输与电路实现的角度出发,分析各个通信功能电路,从理论上讲解组成各个通信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功能电路在信息传输系统中的作用,增强对系统各部分内在关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对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想法
2.1 换位思考法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单要考虑如何“教”,也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根据学生如何更好的“学”来设计如何更好的“教”。即教师换位为学生的角色,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所具备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感受和分析学生的“困惑”和“疑难杂症”,考虑讲解的技巧,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攻克知识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在较短时间内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 目标清晰法
在授课时,首先通过介绍相关的实际应用背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目的”,明白“为什么要学”以及“在哪里可以用”等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启发式教学法
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为了宽其心、扣其情、启其智,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用疑问的形式巧妙合理地提出来,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使教师直接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深浅程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
2.4 理论实践结合法
课堂上讲授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课下设计与此配套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把所授课程内容,设计成几个具体的项目,使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既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又锻炼和培养了各种能力,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