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1篇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功与否。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可以从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三个维度进行尝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教育;内化;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接班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的信仰认同和民族的情感认同,关系到大学生未来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素养。大学生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根植于心灵深处,产生归宿感和敬畏感,才能外化于行,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并践履的实践精神,进而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可以通过“对话——体验——生活”的环节来实现,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促进受教育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和精神交往,使受教育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最终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群体共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一、情感契合的叙事对话

知是行之始,“情”“意”是“信”和“行”的中介。“有道德的生活”首先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使其成为“有道德知识的人”,能够影响和指导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有道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的前提,对话不能停留在叙述性的实然层面,更指向了应然层面,让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即生活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现成的直接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间接道德观念的养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头脑里灌满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却不付诸道德实践。第一,情感促进认知的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以大学生的正确认知为首要前提,即大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知识是经验世界的总结,知识要成为每个人的“德性”和“德行”就要通过叙事对话以情感契合碰撞激发出情感共鸣。叙事对话是前提,情感契合是结果,对话蕴含着情感,事理要有情理,情理通过事理得到验证。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是对话式的,是经过反复辩难、比较、修正才形成共识的。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引起学生独立的思考,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出有“道德知识”的人。

马克思多次强调“人的世界”和“现实的人”,只有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和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者才是教育的价值归宿。所以,要努力探求对话的方法来取代灌输。强制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陷入杜威抨击的“直接道德教学”的怪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教育,绝不能单纯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获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成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的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具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而且学生在此种方式下获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也可能是与其外化的行为无关的和零碎的片段知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是统一的,也是有张力的,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是两种世界的教育方式,人的生存具有二重性,人不但要认识自然,也要认识社会,二者统一于人的认识世界,基于此,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是统一的,生活德育不是万能的,知性德育也是必需的。道德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符号,无法在教育中替代道德教育本身,道德知识的道德意蕴才是道德教育的本质表现。第二,情景促进认知的发生。叙事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对话,更要重视情感因素,不但要有体验,还要有启发。

在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知识为中心,干瘪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进行叙事对话,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情感因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过程的内化要依赖于情感因素,所有道德判断都内含鲜明的情感倾向,因此,要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列宁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情感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教育作用的发生一定有情感因素在其中,同时培养有情感的学生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对话和精神交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育所发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情境中的认知活动和体验活动共同生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是单纯地依靠理性认知和实践经验来获得,必然有自我的情感共鸣,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否则难以持之以恒。只有通过这种“心理层面”的心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才能在“思想层面”上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2]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承载着价值观的理论叙事基础上形成良性互动,是以心际沟通与情感交流为基础的精神交往,绝不是一厢情愿。

二、真实情境的个人体验

第一,教育构建的情境是师生共同作用的教育教学环体。教育构建的情境离不开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深度挖掘。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在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技能、制度、人格、理念、设施等基本要素。而针对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是可以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轴心所能辐射出的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信息和经验。狭义的教育资源概念具有包容性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该概念的基本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校通过营造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二是教师通过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三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促成彼此交流和互动,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善于抓住和运用这些教学资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实现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言传,更是身教。在知识爆炸时代,获取知识的手段丰富多样。可以说,在知识性方面,谁都不缺老师,但学生素养的熏陶、理想信念的引领、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人格品性的养成、创造精神的培育,需要人师的心灵感化、文化濡化和深度对话,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师范性的专业引领促进学生成长。大学生在“修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修身”;所有教师不能片面地注重“言传”,更应该强化“身教”。所以,要在教育中实现教育教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所有这一切才构成教育的情景。教育情境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也可以在预设后的教育进行中生成。教育情境预设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育目标,经过精心的挑选设计或者积极主动构建的、针对相应教育内容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具有生动性、情感性、仿真性,它包含教育教学所需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的“事物的环境”,它是经过艺术地、科学地组织和加工注入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文化环境”,它能激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深刻体验,对学生具有更高的认识意义和认识价值。学生在教育中获得知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获得现实世界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来源于经验世界;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进入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世界获得所必须的学习,这部分是精神文化世界的继承。要实现两个世界知识成为学生自我世界的知识的目的,需要构建情境,完成知识由学生的外部世界向学生自我世界的转化,而转化发生的场域就是教育情境。

第二,情感体验是价值观教育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来了解、认知和学习,由于“触景生情”,才有了认同和信奉,如果这个过程缺乏感情,就很难教育和感化学生。进入教育构建的情境世界,对学生而言,除了蕴含的认知意义之外,还具有情感意义,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之中时,犹如身临其境,情感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动力作用,这样学生得到的认知才是理性的认知,才能够再次指导实践活动。教育情境即一种实践活动的建构,在情境的对象世界中获得对象的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一定的情境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因此,要把学生带入体验情境中,使其有能力体验自我和创造自我。教育情境的建构应以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过程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领悟自身存在以及世界的意义。个体的体验不是抽象存在的,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现实和文化沉淀。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通过把握表象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把体验生命的过程建立在新鲜材料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美好理想和价值理念渗透在教学情境之中,促进外部生活世界与学生情感世界的恰当对接,促进教育需要的各种情境与真实的学生生活世界相互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解,更应当强化对价值观的情境体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在活动中养成,就如不下水而学游泳。教育是为人类能够终身领悟世界和自我真谛服务的,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构建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知。

三、知行统一的生活熏陶

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大学生的生活,确保大学生在生活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生活世界。第一,要认知于生活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起源于生活,脱离生活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生成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是教育的目的,生活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接轨,是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于心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首先,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着手。生活诉求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应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生活诉求的一致性,让学生真实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例如,促进大学生有序参与高校民主管理,保证大学生有利益诉求和维护权益的常规渠道。其次,可以从大学生的各类生活着手。

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面临多方面的具体生活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融入班集体建设,也可以融入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再次,可以从大学生的生活话语着手。由于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和“互联网+”的微时代等因素,使得大学生拥有了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如“蓝瘦、香菇”“三生三世体”等独特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也要尝试用类似的话语表达来解读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转向生活化。第二,要服务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而服务于生活,这样扎根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要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或者难点问题紧密关联。例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国家利益问题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和剖析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也会促进大学生外显出行为的自觉,同时又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具体的、实用的。“

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而且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影响人们的生活,激发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内化成为每个人配享幸福的素养,影响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观念和日常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有意义。在生活中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将是一场“持久战”,要想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杜绝虎头蛇尾,避免浮于表面的不良现象,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工作,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上来,落到小事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品格的新时代大学生。“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这就说明了社会生活能够成为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途径,一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方式还不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尚未成熟,尽管有时候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认为形成了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往往与之前所认知的观念相反,在行动上呈现出“半截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成为了行动上的“矮子”;如果只是凭借知识性的考试,或者大学生的主观范围内的原地徘徊,问题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单纯诉诸于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身的客观性,必须要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来综合衡量;二是由社会生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可以使得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与实际行动相比较,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检验结果。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就会变成高居殿堂的空壳理论,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原则,从多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化路径,使大学生生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健康价值判断和合理行为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细致入微和扎扎实实。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李春会.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2篇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路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1.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对世界范围多种思潮、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面对95后大学生开放的思想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2 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领大学校园新风尚,对培养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努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指引作用,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道德规范,贯穿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是与师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基本价值规范,为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文化强调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强调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人为善”等,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所倡导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其蕴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服务于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2]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95后大学生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校园文化建设将面临诸多突出问题。

2.1 受世界范围多元文化思潮冲击,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具有挑战的时代。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但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飞速发展同步,加之多元文化和思潮的侵蚀冲击,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彷徨。这些思想正在逐渐向高校渗透,导致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方面,95后大学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善于接纳新事物,这就容易受各种价值观的左右。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外敌对势力推崇的所谓民主、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低俗思潮在社会上渐渐蔓延,给青年学生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校园中不潜心求学,在盲目攀比,争做所谓的“白富美”、“高富帅”,一门心思的只顾做兼职赚钱,从而忽略学习任务,最终面临学业危机,无法正常毕业。

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有利于青年学生牢固坚守正确的价值观立场,有效抵御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的渗透。

2.2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和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发展。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用定量的标准来衡量,这就会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注重形式的现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有的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仅是贴海报,挂横幅、标语,没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学生社团等特色组织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内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他们的载体作用,有的高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但都侧重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没有将社团独具特色的文化得到宣传和推广,无法调动广大师生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4]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2.3 网络新媒体技术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革,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而今,网络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青年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之一,网络为我们带来积极效用的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思想不够成熟,易受社会上腐朽思想的侵蚀,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传播着一些负能量的消极思想,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抵触,使大学生的“三观”扭曲,这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带来挑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虽然面临众多挑战,但高校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正能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新风尚,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3.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6]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支柱,对高校发展起着深远影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汲取思想精华,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关键,持续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能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2 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好校园新媒体平台,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正面积极宣传,牢牢掌握舆论正确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促进校园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高校形成认真学习、积极宣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新媒体平台强化对校园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宣传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个的鲜活材料,通过正面宣传报道,在校园内弘扬正气,鼓励广大师生立身实干、引领风尚。同时,高校新媒体管理部门“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能力”。[7]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主渠道作用。

3.3 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进认同。高校可以通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促进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营造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突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升国旗、入党等有庄严感的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大学生深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学雷锋活动在校园常态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校园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位大学生来说都犹如阳光和空气一样,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提升整个校园的道德基础,塑造校园时代精神。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欣赏教学;审美评价;审美价值;绘画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39-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改革,高中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与审美观方面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艺术欣赏活动本质上是欣赏的对象与欣赏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本质上的制约,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价与认可标准。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欣赏水平与审美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交流去教会学生客观地去欣赏,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审美评价,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感悟与总结,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进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对于许多高中美术教师来说,欣赏教学尤其是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教学要比实践教学难上许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相关史料的讲述,使得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吸引学生一定的兴趣,故而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但是在讲述现代艺术作品的时候,却缺乏相关资料,再加上现代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很难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衔接,这就导致了学生一时难以跨越现实角度与欣赏角度之间的障碍,影响了欣赏教学的效果。人对于审美感知和审美意识的形成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来形成。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与审美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内在的情感内涵,通过不断地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来达到审美欣赏中的继发性作用,并最终达到欣赏教学的目标。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价值与评价

1.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因为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上的,所以审美价值必然会具有客观性。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由于地域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别,人们有可能会出现差异很大的价值观。对同一作品在实际的欣赏中,不同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当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或朋友时,再愉悦的形式也不会让其感觉到丝毫快乐。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遇到愉快的事情了,即使是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欢乐,畅快淋漓。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很难被一位西方友人接受,而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不管有多少美学知识,也感觉不到棋盘中形式的美丽。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欣赏水平,那么它就能感知和体验大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甚至能够将平常的信息转换成美的体验。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选择欣赏材料,并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选材不好,那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学设计高于学生的鉴赏水平,那么有可能无法展开。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多方查阅资料,还要具体地了解一下学生的欣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课来。

2.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评价的功利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但要引导欣赏关注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还要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社会功利性,这是由人潜意识中对审美判断的利害判断决定的。作为一个具有思想与意识的人,在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自己潜意识内的伦理价值、认知价值以及利害判断的影响,就比如若是将宏大壮观的战斗场面看做艺术的话,尽管其场面宏大而震撼,但是我们却难以接受,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伦理价值与道德判断知识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艺术。

此外,在高中美术教师进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阅历与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美术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素质修养,用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来对待学生对审美的感受与评价,对学生耐心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评价。

3.美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尽管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评价却带有主观上的多样性,二者并不矛盾。因为审美的行为是由审美主体产生的,必然受到审美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审美评价的行为就必然具有主观的成分,而正是这些主观成分造成了审美评价难以统一。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引导学生去进行审美感知和评价,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观,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美术教师如何知道学生进行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4篇

一、儿童绘画的实质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感知理论、情感绘画理论等,站在各自研究的不同角度,分析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是天生就具备的,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儿童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日渐习得。

1.儿童绘画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绘画是儿童不教自为的一种自然发现,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为孩子出示一个绘画主题,他们在创作之前,总是会问老师:画这个可以吗,画那个可以吗?在他们的提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是相同的话题,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也各不相同。

2.儿童绘画是儿童游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儿童把绘画当做他们游戏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因此,当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时,他们就已经想到了如何用手中画笔,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并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

3.儿童绘画是儿童天真、活泼真情的流露。无论是儿童漫无目的的信手涂鸦,还是被之为极具艺术性的佳作。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创作:毫无修饰的、不和比例的人物造型,夸张的人物表情,变形的人物动态、没有调和的原始色彩……无不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美术对儿童是有价值的,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玩耍一样,成为他们成长和自娱自乐的重要实践活动。

那么,我们通过辅导儿童画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将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创作儿童画,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何在?

二、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同时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更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未来的世界开拓者和创造者,必须拥有更为敏锐的美感。因此,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和标准对周围的事物作出思考和价值判断,使他们艺术的心灵不被陈规陋习所束缚,成为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主体。从这一点上来说,美术教育才真正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2.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艺术,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的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利用现有的课程,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并给予肯定,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实践。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

3.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搓弄着泥巴,堆砌着沙堆,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是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52-001

课程改革不仅是课堂教学单方面的事,它应该渗透到我们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出全新教育理念――“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角色也应该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新形式下教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形象、色彩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形式美的内涵,对于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但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程序或方法。这使得学生的兴趣无法持续,要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使之内化为对欣赏活动有意义的基础,则需要引导。

一、为生活而艺术

美术本身除了充满美感和装饰感之外,还在世界众多文化中起另外一个重要的基本作用,它向我们讲述许多关于人类的故事,它会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相信?我们相信什么?美术再也不局限于“为艺术而艺术”这样的原则,成了“为了生活的美和视觉文化”,停留在了一种真实的,以事实基础的美术教育上,艺术作品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扇亮窗、一面明镜。

传统美术是以通过提供某种特定社会功能来加强和灌输文化价值和信仰核心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形式,是作为载运价值和信仰的工具而存在的,现代艺术是奉“创造力”为其价值特点和价值取向中的最高代表的。一方面,保留了对传统技法和形式的重视;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后现代主义那种独一无二的,充满价值的理念,尤其当这种理念深入到艺术形式,深入到视觉艺术现象和他们的哲学基础时,就会更加有力地影响到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甚至影响到艺术教育的观念。通过进行以美术为中心的教与学,帮助学生获得不仅是指学校中的成功,还应该是指在生活中这一更大平台上的成功。

致力于生活艺术的学生,首先理解美术和视觉文化是人与人之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的视觉交流。理解评述同时具有内在和外在的两个方面的价值和含义。理解美术的形式、内涵、用法及其价值,除了具有自身的美学价值以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用途和意义。要致力于美术创作,致力于美术研究和视觉文化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为了找到人们生存的意义、价值和方式。

为生活而艺术的美术教育就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联系,而不只是通过表面化的、形式化的方法来强调意义的建构。

二、重视创新

教学中的创意设计,是对教学中的某些目标,如教学内容、结构、方法、手段等,进行创造性的构思、独具匠心的谋划,艺术性的处理,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创造性,新颖性、趣味性,并较顺利地完成教学的目标,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过程的最优化。

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的美术教学,是迄今最少“应试压力”的科目,美术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天地中有着最为广阔的自由空间,教师更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形象思维力,创新的表现力,多向发展的创造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得以完成。创造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是衡量当今美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所以进行“创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将促进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美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目,结合学习的具体实际,针对具体的教学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意教学设计。

1.改变习惯的用线方式,尝试绘画中的各式线条,培养信心,提高线条表现力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先认识线条形状的千变万化,或长或短,或方或圆,有赳赳武夫般的粗线,也有窈窕淑女般的细线,有刚正不阿的直线,也有哈腰献媚的折线……线条的表现力更是神奇的,或隐或现,或刚毅或柔弱,或舞蹈般的跳跃,或湖水般的宁静,或春水般的畅快,或冰雪般的凝重,但归根结底,线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线条表现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从画线引导,开始就可培养儿童绘画信心。

如何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到他自己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呢?首先要肯定任何一位学生的涂鸦能力,使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而且画得很好,常常带着赞赏的口吻说:“你真棒!”“你能画出这么多线啊。”“哦,这是在跳舞的线。”“这是斜风雨的线。”或者用鼓励的口吻说:“你能画像排队一样齐的线吗?”“你能画像波浪一样的线吗?”……让学生在这种乱画中能促使思维活跃起来,以后就更能理解老师的提示和要求了。

2.创作工作与材料,尝试各种绘画技巧,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直觉能力

几乎任何一种材料都可用于美术目的。有些是传统性的,如铅笔、水彩、蜡笔、橡皮泥、各种纸张等。有些材料是用于别处的,但也可以用于美术用途,如布片、毛线、木头等;第三类是那些通常被认为与艺术毫无关系,却偶尔被用于种种艺术表现形式中,而又有着特别的效果,在美术教学实施中,师生成为同乐共娱的知心朋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充分调动起直觉能力。同时,学生还能从工具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所以对工具和材料的选用,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3.改变课堂整体设计,尝试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扩大创造机遇,提高个人和团体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一般都分课堂传授和作业练习两大块,课堂组织单调,气氛沉闷,难以跳出封闭式的教育圈子,“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的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参与的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