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不是历史上的一次性行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度,更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知,个体小生产或私有经济的存在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在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利用外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怎样利用外资,列宁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要通过借款、租让制、与外资(外商)合办企业等形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者。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其中,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对后人的探索乃至今天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到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思考生产关系改革的经济建设的思想轮迹。由于历史的局限,的这些经济建设的思想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对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党的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内的经济类型。它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并且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自经营的经济。

(一)个体劳动方式的存在是基本原因

诚然,个体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是个量的概念,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个质的概念。能够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变化,而是生产力量变到一定程度后,使生产关系所依存的实体形式即劳动方式发生变化,才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所以,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不直接是生产力,但又离不开生产力,直接的决定作用是个体劳动方式。个体劳动方式存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社会化生产还没有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方面,也就是说,不但是某些领域或行业基本上还是非社会化的生产,而且在基本上社会化生产领域或行业中,也还有落后的生产力与其并存;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使个体劳动方式不能存在的程度,个体经营的不少领域已经不完全是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而是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并越来越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由此可见,只要还存在个体劳动方式,尤其是独立型的个体劳动方式,个体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下去。

(二)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根本原因

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指在现阶段劳动力既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也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个人,而是具有部分公有,部分个人所有的性质,在这两种所有中,部分个人所有是主要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力的部分私有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之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是由个人或家庭支出的。劳动力的归属问题,主要应根据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和训练费用由谁支出来决定:如果这个费用是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劳动力就应归个人所有;如果这个费用是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支付的,那么劳动力就具有社会和个人双重所有的属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劳动力的自产费用和训练费用兼有国家支付和家庭支付两种形式,而且家庭支付占绝大部分。因此,劳动力的归属关(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营经济的产生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我国私营经济的产生与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是承认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还呈现为落后性和不均衡性,在客观上,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同时发展,这就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阶段,个体经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发展是私营经济产生的客观条件。个体经营者还不愿意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个体工商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通过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合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农村,可以说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经济条件的动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自由购买。而能否自由地购买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是私营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资本只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私营经济的生产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党的以后,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改革,逐步给予了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进行要素流动的自利。从而推动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

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更符合投资者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和施展个人经营才能的要求,而这正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内在动因。获取个人经济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动因。只要客观条件还没有达到使其不能存在的时候,这一动因制约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就不会消失。特别是在现阶段,劳动还具有很强的谋生手段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个人经济利益在个人经济行为目标中仍然处于基本动因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人们对消费利益的追求必然转化为对财产利益的追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要放宽市场准入、创造良好环境、加以积极扶持,并且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 核心竞争力 低碳 英国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今天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异常激烈,不再像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那样,市场机会遍地都是,企业发展相对容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主旋律。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现今企业唯有打造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争得生存空间。

本文从培育非公有制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视角出发,采用数据分析、文献研究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在低碳环境下非公有制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历程及制约因素

1.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在政策方面,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6):“先富论”等为个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1987~1991):“鼓励发展”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兴起;

第三阶段(1992~1996):“长期共同发展”使个体私营经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阶段(1997~现在):全方位支持推动了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与市场经济同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理论上经历了“利用论”一“补充论”一“重要组成论”等三个阶段;在实践中经历了艰难起步一夹缝中求生存一实践中高速发展等三个阶段。

我国1990年到2007年全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如表1所示。

对表1统计分析可得到图1,可以看出,在1990年至2007年之间,我国私营企业在注册资本、总产值、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这匹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注册资金额这一指标,在不到二十年间,成九百多倍的增长趋势。

同样,对1995年~2007年私营经济、港澳台商和外商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可得到如图2所示趋势图:

由图2可以得出在1995至2007年间,私营个体、港澳台商和外商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均呈现显著增长态势,而私营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态势最猛,呈几何级增长。

2.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般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家族管理气息浓厚、经营方式落后、战略规划短缺、企业文化短缺、劳资矛盾、人员招聘弊端多与培训不足等,具体如图3:

而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的制约因素包括如下:

(1)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并没有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导致企业无法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现阶段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的自主创新只是单纯的模仿,并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打造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自身的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具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队伍无法形成,没有自身的研发中心,技术资源匮乏。

(4)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相应配套政策缺失或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企业自身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又非常有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自然就困难重重。

总之,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障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规范以及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非公有制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调整力度与速度欠缺,需要克服其发展障碍,进行自身改革势在必行。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关系诠释

自主创新能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富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非凡的价值。此外,自主创新要在客户忠诚度与企业的突破性进展之间建立清理的关联,并且涉及广泛地工作范围,例如从核心产品到世界高端产品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更专注于战略目标,并在此情境下,对现有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现实构思的选取、发展及其商业化。

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战略使命,存在于企业层面,表现为企业的生命线。作为战略使命,核心竞争力隐含于广泛地员工之中,因此成为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首先其竞争力需要体现在不少于两个的业务、生产线或者市场销售之中;其次,核心竞争力为获得客户认知能做成重大贡献:再次,核心竞争力难于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获取。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如下: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是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其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要根植于企业的各种业务、技术、管理活动等土壤之中,并且为了相应的目标,需要对企业业务、技术和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地再分配。两者都需要以各种方式,创造性地定义、建立、挖掘、利用企业独特的业务、技术及管理方式。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都需要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并需要保持持续力。在企业自主创新以及获得保持核心竞争力活动中,需要对企业的相关人员、技术、能力、资源、知识、经验等进行战略性整合,并且在整合过程中需要进行协调和信息交换,依据战略来优化企业运营能力,进而增加竞争优势的持久性。

4.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获得竞争优势之间形成极为密切的活动链。企业之中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活动的配合方式,以及相互的优化互补方式。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横跨很多功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之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需要彼此融合,共同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便持续地获得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之间形成畅通灵活的活动链。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得出图4所示关系图。

三、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1.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案例

温州现有打火机企业300多家,年产金属壳打火机5亿只,其中出口占到了总产量的80%,约占全球

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份额的70%,大虎、日丰等知名企业是它们的典型代表。虽然温州打火机占有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但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接受外包订单进行贴牌生产的。但在做外包贴牌生产的同时大虎坚持进行自主研发、发展自有品牌。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每年开发的新产品都在100个以上,其中开发的直冲火头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自主研发的适用于2500米,3000米高原地区使用的打火机成功地进入了墨西哥、哥伦比亚等高原国家的市场。

大虎打火机还参与了世界打火机行业质量标准与产品标准的制定,已经由国际标准的执行者转向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打破了由西方少数跨国公司垄断技术标准的局面。

总结大虎打火机的成功经验如下:

(1)不全部依靠外包订单。大虎打火机的掌门人周大虎始终把外包贴牌生产比例维持在30%,70%的产品打自己的“虎牌”。

(2)大虎打火机与跨国公司结成合作关系提高了技术溢出的吸收效果。大虎打火机通过千中学、制造技术积累、内部R&D等途径将外部技术溢出转化为内部的技术能力。

(3)大虎打火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关系有利于进行合作创新。合作创新的前提是各个企业都拥有一定的特异性知识,通过彼此的交流,使知识由个体层面有效地拓展到网络组织层面。大虎打火机主要采用的是上述提到的第二种自主创新模式,引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

2.英国模式案例

英国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为推动英国尽快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私营机构――碳信托基金会(CarbonTrust),负责联合企业与公共部门,发展低碳技术协助各种组织降低碳排放。碳信托基金会与能源节约基金会(EST)联合推动了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L0w Carbon Citiesprogram,LCCP)。首批3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在LCCP提供的专家和技术支持下制定了全市范围的低碳城市规划。伦敦市也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一系列低碳伦敦的行动计划,特别是2007年颁布的《市长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The Mayor's ClimateChange Action Plan)。

在英国低碳经济模式中,存在三个主体:企业、公共部门、碳信托基金会(CarbonTrust),模型见图5:

低碳经济建设的具体事物必然涉及两个主体:企业和公共部门,要想建设低碳经济,必然两大主体先洞悉低碳理念,采取低碳措施。但是,企业和公共部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彼此的低碳信息、低碳技术和低碳资源不能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共享。英国政府部门采取措施,设置碳信托基金会,协调沟通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各项资源,为低碳经济的目标努力。同时,因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资金有限,不可能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能源技术创新、清洁煤技术(1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上,所以碳信托基金会可以为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应的低碳解决方案。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需要政府重视低碳经济,但是一方面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或多或少会忽视低碳的长远经济效益,将政府的政策置若罔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制造大国,能源消耗大,可相应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非公有制企业资金不雄厚,不可能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科研方面。这时,政府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政府从社会、环境的长远利益出发制定相应政策,限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而企业却按兵不动,按原有模式继续发展。

按照英国低碳经济模式,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设置一个第三方组织,功能类似于英国模式中的碳信托基金会,这个第三方组织可以由科研机构或大学组成(见图6),根据政府的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低碳方案。

四、低碳环境下实现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国外低碳经济的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早于国内,而且国外提出和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根据自身的国情出发,从中进行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使低碳这一概念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公有制企业需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凭借,创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组织结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要进行组织、协调、落实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或者活动。以超强的设备设施为依托,引进丰富的专业科技人员,突破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在企业内部采用试点,创建低碳实践区。在企业内部、至企业之间乃至行业之间利用、推广、传播或者验证相关的低碳技术、设备以及理念,强化科技、技术、知识、人才、政策、环境等资源的综合支持,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低碳经济势头。具体策略如下:

1.更新企业现有观念,将低碳理念纳入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长远规划中

要想达到低碳经济的目标,需要采用如下途径:第一条途径“低消耗一低排放型”。具体指企业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排出的污染物。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停止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我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能源消耗特别是煤的消耗非常可观。

第二条途径“多消耗一低排放型”。要采取这样途径,必须充分利用或者循环利用能源,同时采取低碳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掩埋等。

2.以模仿为辅,以创新为主,树立低碳经济能够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理念

非公有制经济要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取得合适的地位,就需要针对自身的制约因素等,加强技术、理念创新,发展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打造企业的低碳核心竞争力。

企业引入低碳理念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青睐,募集更多的资金,帮助企业发展。低碳理念可以使企业通过对资源的集约利用、对运输仓储的科学规划的合理布局,可以大大压缩物流成本、降低物流的环境风险成本,拓展有限的“第三利润”空间。碳循环理念可以降低企业的原料成本,提升客声服务价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将英国模式应用于在低碳环境下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

上文中的英国模式改进后应用于我国的模型类似于三螺旋结构:1、政府;2、科研、大学;3、企业三者之间进行相应信息的交流,各个机构之间进行双向沟通流动,第三方组织作为一个低碳理念的倡导者,可以对政府制定的低碳政策和规范更好地理解,如:协调企业之间的资源分配和信息共享,鼓励企业在低碳之路上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这种创新模式对政策进行消化理解,为企业提供适用的技术支持,并代替企业进行研发,帮助和监督企业走上低碳经济之路。

4.重点扶助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区域低碳产业链

政府应有计划地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新型科技企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的“三高”企业,最大化区域产业的集群优势。创新型科技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是典型的低碳行业,这其中又以新能源产业、lT业、互联网服务业为代表,是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低碳化的重要渠道。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非公经济组织 人才战略

一、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非公经济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概念。本文将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的统称,主要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等经济组织。

党的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新疆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慢到快、从深受歧视到倍受重视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起步(1979―1988年)、快速扩张(1989―1997年)和综合提升(1998―2007年)三个阶段。

1、从发展规模上看。截至2007年底,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个体工商户达47.7653万户,注册资金108.8亿元,从业人员78.902万人。私营企业注册户达6.8896万户,注册资金1062.211亿元,从业人员78.43万人(见图1和图2)。

2、从经济总量上看。新疆的非公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到2007年,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创造的增加值逐年增加,由2003年的367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800亿元,增加了1.18倍。2003年到2007年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造的增加值占新疆全区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19.5%上升到2007年的23.5%,说明新疆非公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具体数据见图3。

3、从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上看。新疆非公经济的行业分布以能源、矿产、农、牧为主,据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明显高出很多;而从事第二产业的私营企业保持较快增长,但个体工商户户数呈减少趋势。这说明新疆非公经济的生产属于产业链的前端,附加值较低。民营企业第二产业比重的偏低,这也正是新疆民营经济质量低的一个表现。而新疆本地加工业比重太低,也影响到非公经济的整体发展。

4、从非公经济发挥的作用上看。2007年新疆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78.24亿美元,同比增长88.4%,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63.6%。其中,出口73.95亿美元,同比增长99.1%,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4.3%;进口4.29亿美元,占全区进口总值的19.4%。非公有制企业已经高居全区外贸进出口的主导地位。此外,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在税收、财政收入、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6.57万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7966人。

非公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非公经济落后是造成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新疆非公经济从规模、结构、对区域贡献等角度看,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内地相比,无论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看,仍然处于滞后层面。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二、非公经济组织实施人才战略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来的经济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抢占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截至2007年底,新疆非公有制从业人员30085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员9570人,专业技术人员9712人,技能人员10803人。与全区公有经济组织人才相比,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总量仅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五分之一(见图4)。

从学历上看,截至2007年,新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只占0.47%,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37.51%(见图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人才总量较少,缺乏一支规模宏大、勇于创业、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第二,人才素质不高,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比重较大,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高层次人才短缺,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的几支人才队伍中厂长经理、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资本运作人员等几类人才结构很不合理。因此,不论是从绝对值来分析,还是从相对值来比较,新疆非公经济人才的竞争力都很弱,新疆非公经济人才从总量上来看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求。毋庸置疑,金融危机对新疆非公经济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新疆非公经济只有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等工作,转变盈利模式,以人才战略为突破口,夯实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三、非公经济组织实施人才战略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各级政府要破除束缚非公经济人才发展的观念,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环境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二是树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大力开展人才的柔性流动。三是政策引导,构建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为非公经济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当前,非公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我区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正由原始积累阶段向成长阶段迈进,必须加快对这些企业的改造、改制,做大做强企业,加快体制和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步伐,健全内部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吸引力。

3、建立培训机制,增强非公经济发展后劲。一是要有长远的培训规划。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要有系统的人才培训规划。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方式上,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同时还要加大人才的实际锻炼力度,可通过担任学科带头人、负责项目攻关、新产品研发、换岗交流、挂职锻炼、互派兼职等多种措施,对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实践锻炼。三是储备后备人才。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寻求合作,签订委培计划,建立专业针对性强的培养基地,确保有可靠的人才来源。

4、建立激励机制,挖掘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潜力。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留住人才、建设企业文化凝聚人才、建立开放管理机制盘活人才;进行精神激励,建立与共有经济一致的激励平台,探索适合本地区区情的人才发展工程;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奖励,并以制度固定;落实必要的保障措施,保障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合法待遇,解决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后顾之忧。

5、加强人才开发的管理和监督。一是突出重点,进行扶助,对于非公经济组织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以及紧缺人才,可采取政府扶助的办法,建立专项基金。同时,政府要扶优扶强,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以扶持,给广大人才展示出明晰的事业发展前景。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充分发挥人才评价体系的服务功能。三是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建设,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在人才合同、流动、使用、薪酬、保障等方面的行为,切实维护非公经济组织和人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Z].2005.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大力实施知识更新工程 促进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Z].2008.

[3] 新疆自治区统计年鉴[Z].2007.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把握一个规律

把握一个规律,就是要把握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必然会随着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增高而逐渐向次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梯度转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__地区已基本具备成为潜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基地的条件。__地区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730多万人口,劳动力资源异常丰富,富余劳动力在200万人以上,和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降低空间巨大,丰富而低廉的能源供应,对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是一个利好。

二、做好两个结合

一是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结合。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化沉重人口负担为富集生产要素,变纯粹劳务输出为参与生产要素收益分配,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富裕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做强做大我区劳务经济是必由之路。各级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都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农民的创业欲望和创业冲动,自觉做好劳务经济这篇文章。

三、消除三个误区

一是消除否定“三缘”输出的认识误区。所谓“三缘”输出,指的就是血缘、人缘、地缘的劳动力输出方式。从实践上看,“三缘”输出是我区劳动力资源要素向外流动的主要形式,相对政府有组织输出而言,它的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有利于增强和促进劳动力的自主性,降低依赖性。我们应该加以肯定,而不是轻视它、更不能否定它。

二是消除提高组织化程度就是提高政府主导作用的认识误区。提高组织化程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要明确正规组织和非正规组织的作用。我们要深化对非正规组织的理解和提高对非正规组织作用的认识。其次,无论是正规组织还是非正规组织,只要开展活动,就一定要有组织费用。而正规组织的组织费用要远远高于非正规组织的组织费用。

三是要消除将劳务输出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归咎于劳务产业本身的认识误区。随着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加快和规模的增大,农村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是在于我们城乡分割二元板块结构的牢固和相关制度改革和创新的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就只有通过表象反馈回流到输出地,这不是劳务输出本身的过错。

四、明确四个概念

要明确的四个概念是: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劳务产业、劳务经济。四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劳务输出是一个区域流向人概念,是以县为单位对外的劳动力资源的输出,因为县域经济是经济学研空姝一个重要分支。劳动力转移是减少农民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或从事其它产业即为劳动力转移,外延上比劳务输出要宽泛。劳务产业就是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觉将其培育成为构成本地区国民经济的一个行业或部门。劳务经济的含义也是指构成本地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一个行业或部门。

五、突出五个重点

一要突出农民权益的维护。强化对农民工的服务,突出唯权重点,提高唯权的组织化程度是比较可行的路径选择,提高唯权活动的组织化程度重点是提高非正规组织的组织化程度。

二要突出返乡创业环境的培育。返乡创业环境一要从政策和制度角度进行培育,为返乡创业者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二要从商业文化上进行建设和培育,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价值认同的人文环境。

三是要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我区建成劳务输出大区,也要把我区建成职业技术人才输出大区,更要把我区建成劳务经济大区。要达成以上目标,政府必须要加大投入,突出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使我们的职业教育产业化,既能带来收益,又能保证一大批人不失业。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范文第5篇

现行宪法1982年通过后,历经四次修改共通过31条修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多方面。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修正案都与人权有关,因为宪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宪法一切条款的设计从最根本意义上说都是围绕人权而展开的。

一、人权概念

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优劣的重要标准。因此,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从宪法上不同程度的规定了人权的保障问题。但是,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对于人权的具体定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很严重的冲突,但是这并不影响宪法对人权保障的规定。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从权利到人权的过程。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近代意义的宪法,标志性宪法文件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100年后,美国宪法修正案中出现了权利条款,法国出现了《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可见,在宪法产生早期只有权利的概念,没有明显的人权字样。列宁概括了宪法权利时代的特征,他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他是从宪法根本目的来理解宪法的。这一句宪法学者常常引用的话,揭示了宪法的精髓,即宪法的核心是权利。

二、我国人权发展历程

(一)民国时期的人权保障

清朝末年,人权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直至民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说民国时期人权的宪法化开启了保障人权的之门。在这一时期宪法及宪法性文件很多,诸如《》《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这四部宪法及宪法性文件规定人权的内容相对比较具体,当然也有其他宪法性文件也有相应规定。

(二)现行宪法关于人权的规定

如前所述,宪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的实现,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宪法的一切规定都是与人权息息相关的。不仅是每部宪法,包括每一次宪法修正案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规定了人权的细节。在此主要是分析1982年宪法以后的四次宪法修正案中关于人权保障发展的问题。

宪法修正案31个条款中,有15个条款与经济有关,分别是宪法修正案第1、2、5、6、7、8、9、10、14、15、16、20、21、22、23条。有7个条款是关于序言和总纲的修改,分别是3、4、12、13、17、18、19条。有8个条款是关于国家机构的修改,分别是11、25、26、27、28、29、30、31条。还有第24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个兜底条款,是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修改。本文主要分析15个与经济有关的条款,通常将上述15个条款称为宪法修正案的经济人权条款。经济人权条款占了四次修正案中的一半,可以看出经济人权条款是宪法修改最多也是最频繁的部分,这足以说明经济条款在人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就从经济条款这方面入手分析人权保障的发展问题。

三、我国宪法修改中人权发展分析

权利的本质是自由,人权是一种权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权利都是人权。要实现权利,也可以说是要实现权利的自由,当然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自由。也可以理解为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公民可以实现权利并得到保护。宪法修改的15个经济人权条款,其实实质上体现了人权的自由度的扩张。

(一)对土地使用权的修改

土地是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资源,离开它人民不能生活,自然人权也得不到保障。1982年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由于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这样修改后社会经济主体可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活力,提高了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自由度。

另外,宪法修正案还规定了关于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虽然说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财产进行征收或者征用,但是,征收或者征用必须给予补偿,这是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补偿”写入宪法后,为弱小公民私权利对抗强大的国家公权力提供了宪法保护,这样公民财产权受保障的自由度就扩展了。

(二)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提出

生命、自由、财产是最基本的人权,离开这些权利,人权是不完整的。2004年宪法修改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而1982年宪法规定的是保护公民合法收入与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从对财产所有权的宪法保护到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极大地提高了保护的范围。财产权不仅仅限于所有权,还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等各种权利。这样修改无疑扩大了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也使公民的人权和自由度得到极大扩张。

并且宪法修正案在同时也规定了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如上所述,也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对抗国家公权力提供保障。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组成与基础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宪法修正案提供了私营经济存在的法律依据,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地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从指导、引导到鼓励,国家将计划经济改为实行市场经济,等等。总的来说,宪法修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其根本区别在于计划经济是僵化的静态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动态的开放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有更大的自由与权利,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人权保障得以提升,市场会更加充满活力,这是一个社会自由度扩张的过程。

当然,宪法修正案的经济人权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分配方式的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变迁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