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1.1全能急救护理人员欠缺,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护士服务观念陈旧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缺乏,急诊护理管理人员均来自不同科室人员,均未经过急诊专科的专业学习和专科培训,低年资护士均没有5年临床护理经验,直接上岗,法律知识缺乏,对处理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差,护理经验少,对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不能熟练掌握,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倒班有厌倦、懈怠情绪,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差,不能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急诊患者家属普遍存在急躁、焦虑、言语冲动,甚至失态,而急诊的医护人员对各种各样的疾病又司空见惯,觉得家属过于夸张,产生反感情绪,因此,工作欠积极主动。

1.2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护士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由于急救设备多,进行口头交接,做不到班班亲自开启各抢救设施查看备用状态,执行各项操作时,由于急救时病情危急,各种记录、标识不及时书写,护理文书记录不严密,查对不严格,抢救患者使用抢救仪器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落实不彻底,不能及时巡视留观患者,造成液体外渗、滴空液体等现象,均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

1.3相关科室方面的问题辅助科室如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收费室、药剂科等由于急症患者没有时间性,随时来做检查,中午、夜间或节假日期间找不到人、机器现开机,或是患者未带足费用,相关科室不予检查,都会耽误时间,这些都容易引起纠纷,产生不满情绪。

2管理对策

2.1成立科内质控管理小组,加强安全管理科内成立质控小组,年资高的护士为质控组成员,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告知,每月一次全科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发现问题,分析、整改、反馈、评价,再整改、再评价,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整改体系,运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使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到位,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2]。

2.2提高科内护士整体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重点加强培训年轻护士的严谨慎独精神:根据能级护士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利用每天晨会交班完毕后组织护士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急救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的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急诊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培养每名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临危不乱的应急能力[3],使护理人员在急救时从容应对各种急症,即使急救时间再紧迫,也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护理安全。

2.3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规章制度的培训制度健全,但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管理的因素,要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尤其是对个别护士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查对、交接班制度,与平时工作考核挂钩,激发大家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确保急救设备、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4积极与院领导协调沟通,加强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科的重视医院成立急救小组,遇到大型交通事故和突发意外灾害患者多的情况,急诊医护人员应付不了,由院领导或总值班及时抽调备用人员参加抢救,不耽误任何抢救时机,对没钱无主患者,院总值班可以先签字做检查和入院,辅助科室要制订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夜间节假日须向急诊医护人员说明去向,先做急诊再做平诊,增添新的抢救设备仪器,争取在短时间内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结术语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用药安全;用药管理;对策

1重症医学科用药安全管理的现状

1.1医护人员

(1)药品存放不规范。重症医学科涉及的药物种类众多、药物数量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药品摆放时,常因空间有限而擅自拆除药物外部包装,导致在以往的拿取及存放工作中因不易辨别,与其他药物混淆、拿错,加剧了用药安全问题。部分护理人员因自己的粗心大意,容易将药物放错药盒,长期将不同的药物混放。另外,冷藏的药物未能及时存放进冰箱冷冻保存,导致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2]。(2)药理知识欠缺。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任务量繁多,招收进入的新护士常不能适应该科室的紧张环境,导致心理紧张。在入院考核时,考核制度不够严谨、门槛较低等因素,也导致护理人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药理知识有所欠缺。部分护士对药物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因此在与患者及医生的沟通中也存在着问题。未在配药时使用专用的溶媒、未按照药物说明书严格用药、不能有效遵从医嘱等因素也加剧了用药安全问题的产生,从而引发医患纠纷。(3)核查制度不严谨。是否具有严格的核查制度、严格落实核查制度,是保障安全用药的前提条件。但在临床工作中,真正能做到按时、按次,严格落实核查制度的护理人员较少,常因各种因素未能严格执行,导致少用、多用、错用药物的问题。然而,研究证明,通过严格执行核查制度能够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3]。(4)缺乏严谨的护理意识。医嘱核对不仔细导致医嘱实行出现问题,导致患者延时用药、用错药的现象也有发生,这都与护理人员缺乏严谨的护理意识所造成的。护理工作待遇较低,部分护士受到资金、待遇的影响而敷衍工作,缺乏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原有的奖惩制度强调在护理工作出现差错时给予护理人员惩罚,造成护士因逃避惩罚而隐瞒不报,不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不利于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另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口头医嘱、单人取药等行为都可能带来法律隐患。

1.2仪器因素

重症监护室的治疗过程中,离不开各种精密仪器的运转,而仪器一旦发生故障也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不能过度依赖于仪器的指示,一旦仪器的指示灯出现故障,极易延误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护理人员与精密仪器的高度配合,两者中一旦有一方出现问题,很可能会耽误患者治疗,导致医疗事件的发生。

1.3管理制度

(1)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护理人员大多为女性,产假、病假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不能按时全部到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难免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另外,危重症患者病情较急、病情变化快,日夜颠倒的工作情况经常发生,也导致了护理人员休息不足,在工作时不能保证充沛的精力。(2)组织管理不严格。对药物管理不够重视,组织管理不严格也是引发用药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之一。虽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没有严格的排班制度,在交接班时并不严谨,容易出现意外情况。科室没有专门的药物管理小组,未按时对药物进行检查,也没有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药物使用知识[4]。(3)特殊药物管理不规范毒麻类、精神类药物由于其特殊性,在交接时出现纰漏很可能会诱发重大问题。如在紧急气管插管需用吗啡时,未按照要求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处方药存在漏开等现象。(4)备用药物管理不严谨。由于危重症患者在治疗时较为特殊、治疗时间紧迫,在进行救治时常是先使用再记录,护理人员手忙脚乱之下,记录数据也不准确,领药、用药时会可能会出现数量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在患者死亡或出院时,电脑记录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患者无法正常领药,降低工作效率,也容易引起患者不满。

2干预措施

2.1加强人员培训

(1)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加强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让护理人员从心理上认可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严重性。让护理人员学会用法律意识捍卫自身正当利益,提高自我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各个操作流程,降低可能意外事故的发生率[5]。(2)加强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基础。足够扎实的药物知识理论,是保证护理人员在进行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也是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前提条件。科室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安排讲课,讲授相关药物知识,学习药物的使用及管理知识。由护士长带头总结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管理措施。科室建立“常用药物使用说明书及配伍禁忌”档案,将科室常用药物的使用办法、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情况记录在册,要求护理人员按时学习,并加强认知。将药物知识理论列入季度考核中,考察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奖惩,调动工作积极性。

2.2完善管理制度

(1)设立专门管理小组。成立重症医学科的高风险药物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以高年资护士帮助低年资护士的方式,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能力。根据医院具体的规章制度,制定出适合本科室的、切实可行的药物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有小组负责检查药物的存放及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组内成员应互帮互助,由于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较差,在应对意外情况和保管高风险药物方面尚有缺陷,高年资护士应主动负担起教导责任,帮助低年资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业务能力。(2)加强药物管理。各类备用药物按照每季度检查一次的频率进行登记,过期或临近过期的药物应用醒目颜色的笔标注。抢救类药物应根据各科室需求不同,进行合理的数量调整,并建本登记。交接班时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不能仅仅是口头医嘱,还应将盘点和检查情况记录在册,以方便查备。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在使用毒麻类、精神类等高风险药物时应及时开处方并放入特定区域保存。各类药物根据科室使用数量不同,调整发放数量,做到资源的合理配备,减少浪费。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服药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和药物信息,以确保正确用药,保证患者的健康。

2.3检测设备仪器

定期检查和维修各类仪器,确保仪器的正常运作。护理人员不应完全依赖于仪器,还要加强巡视,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通过添加药物标识、及时补充药物、按时清理维修等措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术前访视;护士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Methods Select January 2009 ~ December 2009, are already line into intensive all-around-doctors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70 cases of the observer group, including 30 cases of rheumatism sex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10 cases, 3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elect in January~ December 2008 were not line into intensive all-around-doctors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for 7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One of 30 cases of rheumatism sex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10 cases, 30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are two sets of patient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postoperative nursing work.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o obser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lew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more patients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Conclusion full-time preoperative supervis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 to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Make the patient can with good state of mind, to face the surgery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words] Intensive Medicine; Preoperative visit; Nurses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手术期护理的实践过程,国际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术前访视作为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一种新生事物,已在中国大陆广泛开展[1]。目前术前访视主要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她们访视的内容也多针对术中护理阶段,远不能满足病人术后相关知识的需求。就全国而言,对术前访视的认识程度不一,实施方法缺乏规范,但对访视者、访视内容、访视时间也有了一定共识[2]。重症医学科作为接收术后病人的主要场所,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实现对病人高质量的护理并促进康复。

为满足病人术后需求,促进其康复,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07 年10 月设置了专职术前访视员,对择期手术后需进入重症医学科的病人进行专职术前访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访视采用术前访视单提问并记录,了解病人情况、介绍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与病人交谈,病人能提问。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为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 和2009 的手术病人。2008 年重症医学科手术病人805 例、2009 年重症医学科手术病人794 例。病人主要病种有风湿性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年龄跨度12 天至88 岁,学历程度高中居多约占61%。2008 年对没有专职术前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80 例,2009 年参考2008 年的问卷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选择包括年龄、病种、病史、身体状况、学历等尽量选与参考对象一致的病人,对术前专职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77 例。最终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筛选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定为70 人。

术前访视的意义:①有研究认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环境,提高疼痛阈值,并能使手术患者的焦虑值明显降低,使疼痛减轻[3],缓解紧张情绪,帮助病人顺利渡过手术难关。②有研究显示,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访视病人对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显著效果。③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可使病人感到被尊敬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以适应手术的需要,安静、顺利地接受手术[4]。④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收集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⑤术前访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激发求知欲。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的是研究专职术前访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3 关键词及定义

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各种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二级医学学科[5]。它通过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危及生命或处于危险的病理生理状态、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的危重病人,及时采取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手段,应用先进的诊断、检测、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危重病人提供全面规范、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生存后的生活质量。是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加的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围手术期的实践过程[6]。

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7]可以分成通科护士、专科护士。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类试验性研究。

2.2 研究对象及标准

根据本科室收治病人的特点和有关疾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制定病人入组标准:行心脏外科手术术后一周内;术后意识清醒,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采用方便取样法,资料收集的特点:①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2008 年未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病人相对集中,2009 年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相对集中。②病人资料的收集在西安市高新医院完成。③医疗模式转型提供了研究的时机,加速了资料收集速度使研究能在两年顺利完成。④2008 年对没有专职术前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80 例,2009 年参考2008 年的问卷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选择包括年龄、病种、病史、身体状况、学历等尽量选择与参考对象一致的病人,对术前专职访视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77 例。最终对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选用70 例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为观察组。选用70 例未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为对照组。

2.3 研究工具及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

2.3.1 抽样方法

研究时间定为两年,分成专职术前访视和未专职术前访视两组进行研究,先进行未专职术前访视调查,根据往年病人数量设计调查80 例。采用方便取样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 年805 例病人、2009 年794 例病人。经过筛选收集2009 年1 月~2009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进行过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70 例为观察组。收集2008 年1 月~2008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未行专职术前访视的病人70 例为对照组。

2.3.2 访视方法

观察组进行专职术前访视,术前一天下午,由专职术前访视员到各病区与管床医生进行交流,了解次日手术后需入住重症医学科的病人情况;仔细阅读病历,详细了解病史、药物过敏史、既往史及各种化验结果,对异常检查结果作重点记录[8];在术前访视记录单上记录病人的一般资料、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然后到病房对病人进行相关内容的访视工作。

2.3.3 专职术前访视内容

①向病人介绍外科重症医学科环境,需要准备的生活用品及入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手续;介绍外科重症医学科的探视制度,记录家属的联系方式,如有问题及时通知家属。②介绍外科重症医学科的医生管床制度,即入住重症医学科之前的原病区医生和重症医学科医生共同负责病人的治疗。③详细介绍术后入住外科重症医学科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导病人予以配合的方法。④观察并询问病人心理需求,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教会病人放松紧张心理的方法,如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深呼吸、数数字、向家属或医护人员倾诉等。⑤根据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手术方式进行个性化的术前访视,回顾性提问病人术前访视的内容,根据相关专业知识或操作指南评估病人的掌握程度,如未掌握,可再次培训直至掌握为止。

2.3.4 评价方法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在参考刘玉琼[9]等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包括病人对重症医学科护士在科室环境介绍、制度介绍、心理疏导和相关知识介绍满意度4 项内容。每项内容按满意、不满意两个等级进行评价。

2.3.5 观察指标

根据入组要求,术后一周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资料。建立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综合数据判断满意度。

2.4 研究步骤

2.4.1 建立编组

标准根据本科室收治病人的特点和有关疾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制定病人入组标准:需要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10~70 岁之间;无复杂心脏病;无多器官合并症;术后意识清醒,能正常沟通和交流。

2.4.2 收集资料

采用方便取样法,收集2009 年1 月~2009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病人70 例为观察组,已行专职术前访视。收集2008 年1 月~2008 年12 月进入重症医学科的病人70 例为对照组,未行专职术前访视。

2.4.3 统计分析

数据列表计算。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表1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访视项目 观察组(n=70) 对照组(n=70) χ² P小于

满意例数 满意率(%) 满意例数 满意率(%)

制度介绍 66 94.29 55 78.57 7.368 0.01

知识介绍 67 95.71 57 81.43 7.056 0.01

心理疏导 66 94.29 54 77.14 8.400 0.01

环境介绍 68 97.14 59 84.29 6.869 0.01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病人对护理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卷详见附录二共20 题,1~5 是环境介绍、6~12 为相关知识、13~17 为心理疏导、18~20 为制度介绍。每题可得一分或不得分,环境介绍5 分得3 分为满意、相关知识7 分得4 分为满意、心理疏导5 分得3 分为满意、制度介绍3 分得2 分为满意。

4 讨论

4.1 专职术前访视的作用

4.1.1 专职术前访视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分析如下:①床头悬挂异常情况提示牌,不仅方便护士观察病情,而且由于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了解全面,护理工作更细致,让病人感到安心。②本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较多,这些病人担心自己不能耐受手术的刺激,往往产生焦虑情绪。刘琳等认为[10],术前对手术病人术前访视,可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对术后病人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申青春的研究表明[11],规范化术前访视可降低择期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马育璇等的研究显示[12],规范化访视内容后,病人担心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缓解。而专职术前访视能不同程度地消除病人的顾虑,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③对于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人,专职术前访视员在访视时往往从病情了解、交班内容、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在其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责任护士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护理在用药、补液方面均给予积极的处理,降低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增强了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④外科重症医学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本科室管理者根据术前访视信息,按病情轻重及病人的要求动态进行排班,安排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管理大手术后的危重病人,而由低年资的护士管理手术后病情相对平稳的病人,从而为病人安全快速地康复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4.2 专职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表明,外科重症医学科建立术前访视制度,为医护人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工作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满足病人的特殊要求,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是我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专职术前访视在临床工作中面临护士素质低和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4.2.1 护士素质低

专职术前访视要由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的护士负责[13]。由于本院护理人员更新较快,低年资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她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

4.2.2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WHO资料显示,中国护士比例,护士与床位比均明显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本院也不例外,床护比约为1:0.3,低于卫生部1:0.6的标准,同时本院护士人员流动性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设置专职术前访视护士必然增加护理工作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探讨。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重症医学科设置术前访视护士,能够大大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了更科学、及时、全面的护理。护士对患者高度负责,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从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对护士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反复的临床实践是达到目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术前访视护士如何能够做到与病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一项艰巨和长远的任务。 附录1:手术病人术前访视单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病区____ 床号_____住院号_ _

日期__________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施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期宣教内容:

( ) 1. 手术室的环境介绍,解除病人因环境陌生而再产生的不安。

( ) 2.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 ) 3. 宣教入手术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病人能自觉配合,做好术前各项准备。确保手术安全性。

( ) 4. 麻醉的配合及术后注意点,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麻醉的实施,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 ) 5. 特殊训练,避免患者因手术殊而不适。

( ) 6. 深呼吸练习,咳嗽、咳痰的宣教,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 ) 7. 戒烟及个人卫生宣教,减少对机体的不利因素。

( ) 8. 排尿练习,减轻术后尿潴留及其引起的伤口疼痛和不适。

( ) 9. 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促进各部功能的恢复。

( )10. 术后合理的饮食调节,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

( )11. 解释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自我调节的方法。

附录2: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尊敬的病友和家属:

为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恳请您填写下列问题,并提出您宝贵意见。谢谢您的协助!请在最适合您的想法之文字下打[√]。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_

_

1、护士是否介绍病房环境,取热水,餐厅? 介绍 未介绍

2、科室医疗设备是否配置合理,使用满意? 满意 不满意

3、护士是否能及时更换床单? 能 不能

4、你对病房的卫生保洁工作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5、护士是否介绍了主管护士和主管医生? 介绍 未介绍

6、护士是否对你的病情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介绍 未介绍

7、护士是否介绍了有关你饮食方面的知识? 介绍 未介绍

8、护士是否介绍了锻炼与休息方面的知识? 介绍 未介绍

9、如果你使用药物,护士是否介绍有关药物的知识? 介绍 未介绍

10、发药时,护士能否指导你按时服药? 能 不能

11、给你做检查/化验的护士能否讲明有关注意事项? 能 不能

12、你手术前后,护士是否交待过有关注意事项? 能 不能

13、护士是否经常与你交谈? 介绍 未介绍

14、当你将遇到的问题告诉护士时,能否及时得到帮助? 能 不能

15、护士能否做到语言文明,微笑服务? 能 不能

16、护士能否做到说话,走路,开关门,操作轻? 能 不能

17、解释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自我调节的方法? 能 不能

18、护士介绍了医院的规章制度? 介绍 未介绍

19、你对重症医学科的管理制度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20、你对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是否理解? 理解 不理解

请留下你的宝贵意见!

问卷共20 题,1~5 是环境介绍、6~12 为相关知识、13~17 为心理疏导、18~20 为制度介绍。每题可得一分或不得分,环境介绍5 分得3 分为满意、相关知识7 分得4 分为满意、心理疏导5分得3 分为满意、制度介绍3 分得2 分为满意。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董晓红.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及发展简述[J].黑龙江医药杂志,2008,31(1):75.

[2] 赵静.术前访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7.

[3] 应瑛.术前访视减轻患者手术日晨间紧张心理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4-5.

[4] 谢倩.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

[5] 钟泽.重症医学科管理和制度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4.

[6] 王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7

[7] 王侠,于兰贞.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7,7

[8] 郑军.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J].中国疗养医学, 2008,17(1):33-34.

[9] 刘玉琼,徐文.住院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8,14(8):988-989.

[10] 刘琳,周青萍.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J].家庭护士,2008.6(11):964.

[11] 申青春.规范化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9):28-29.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ICU护理;安全问题;措施

基于国家对基层卫生医疗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我院通过整合资源于2009年起成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集中收治各类危重患者,经过努力,ICU病房现已具备一定规模,病床数量已达6张,护理人员13人,有力地承担起危重患者救治的重任,为当地民众安康提供了确切的保障。由于ICU病房尚属我院新兴科室,医护人员配备不足,经验欠缺,同时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护理安全问题突出,成了护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1]。这几年我们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根据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防微杜渐;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有护理人员短缺这个问题,ICU病房作为各种危重患者集中治疗点,工作量大,护理技术繁多,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护理人员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调查表明,医护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ICU发展的巨大障碍[2]。作为西部基层医院,人才资源尤其匮乏,我院ICU病房成立时的护理人员基本由其他临床科室抽调组成且严重不足,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有限,难以满足ICU病房日常工作的需要,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护理人员结构欠合理,流动性大,根据统计我院ICU成立3年来,外流护理人员多达12人,缺乏稳定性,难以系统执行相关护理流程,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1.2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医院对新进ICU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了护理安全专门培训,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护理监控不及时,安全考核流于形式,缺乏约束力,导致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现时期患者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提高,一旦违反操作常规,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1.3护理文书件书写不规范: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护理记录繁琐,如果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一些抢救操作、用药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记录不全或漏记,而且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年限较低,缺乏书写经验,对一些专业术语及病情描述不当,进行不必要的删涂改,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则难以形成有效依据。

1.4职业素养缺乏及违反操作规程:ICU护理人员看护的多为危重患者,一旦疏忽,就会酿成差错,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及精神压力,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才不至于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时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若是思想松懈、缺乏责任心及对有关护理操作执行不严格:如有些护理人员违反“三查七对”制度,未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诊疗等,导致检查或给药错误,对一些侵入性操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对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患者未严格消毒隔离措施等,从而埋下了重大的护理安全隐患,另外与患者沟通、交流不良也常常导致纠纷的发生。

2提高ICU护理安全的应对措施

根据上述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安全系数:

2.1提高ICU护理人员配置:我院所在地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囿于环境所限,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为满足正常护理工作的需要,导致原有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生理、心理均需承受较大的负担,据有关研究表明ICU错误的发生和工作负荷过重密切相关。而且由于无法提供优厚待遇吸引高学历人才,我科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多以大专、中专为主,学历层次较低,且多为80、90后,理论水平的差距和工作经验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对危重患者病情的预判、护理操作的质量。我们通过增加护士编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根据岗位特殊性,适当提高薪酬待遇,加强人文关怀,降低工作压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即外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专科学习,同时定期请外院专家前来指导、培训以扩大视野,提高技术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我院ICU护理人员数量虽未能按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规定的患护比例配置,但已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高效的团队,满足了病房运转的需要。

2.2加强风险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及责任心: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的行为。加强医疗安全制度的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岗位职责,奖惩分明,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3-4]。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并就已有或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对安全问题的理解,提高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避免护理纠纷。基层医院ICU护理工作环境特殊,压力大,长期从事ICU护理工作,易导致职业性疲劳。而且我科年轻护士比例大,安全意识相对缺乏,情绪波动较大,抗压能力差,一遇波折极有可能产生退避心理,推卸责任。但是ICU护理是件严谨的工作,需要一如既往的专注和耐心。我们根据年轻人可塑性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和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及责任心。根据工作资历、性格特点及能力合理搭配排班,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好安全评估,严格查对制度,制定好各项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做好防范,以备意外之需。

2.3护患沟通、严格技术操作及规范护理文书:严格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成立了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并对护理文书进行检查,一旦查找到问题即督促进行整改。ICU患者多有焦虑、悲观情绪,护理人员需适时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处理,避免潜在危险因素的暴发。

3小结

基层医院ICU护理安全问题突出,现有环境无法有效改变,但是通过整合护理资源配置、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职业素养及责任心,深入学习及规范技术操作,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基层医院ICU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粱晓曼,童德军,李金凤,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9(21):2489—2490.

[2] 马朋林.西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危重病医学现状与发展—第l3届西太平洋危重病医学会(WPACCM)会议纪要[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9):518--519.

重症医学科护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呼吸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

PA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一种常见致病菌,可引起多种医院感染。随着重症监护室的增多,PA在医院的多重耐药的也不断出现,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3]。作者通过驻马店市中心医院RICU90例多重耐药进行回顾分析,查找相关高危因素,以减少铜绿假单孢菌的多重耐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R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92例,其中多重耐药PA感染患者90例(PA组),非多重耐药PA感染患者102例(NPA组)。PA组均排除细菌定植,对于同一病例多次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只能计一次。病例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2观察指标

采用回顾性分析,记录以下指标: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率、手消毒达标率、免疫抑制剂应用、血清白蛋白。指标均选取患者入RICU后24h内最大变化值。

1.3菌株来源

晨起留深部痰于无菌试管,无菌原则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下呼吸道痰液,即刻送检。痰培养前行常规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及多核细胞>25个/低倍视野,即为合格标本[4]。

1.4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菌株由美国DADE公司生产的MicroScanWalkAway-96自动细菌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同时测定敏感试验。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率、手消毒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血清白蛋白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医院环境中,容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5]。

本研究表明长时间住院,机械通气时间长,患者自身严重基础疾病及身体抵抗力差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多重耐药的高危因素。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加强护理预防管理,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及扩散。重症科内带菌的医务人员可通过手传播给患者。虽然本研究,发现多重耐药PA与非多重耐药PA手消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监测提示患者住院期间多重耐药的传播与医务人员不规范的诊疗及护理密切相关[6]。切断传染源是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的措施。这要求护理人员在接触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做各种医疗操作前后注意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对多重耐药患者应该尽可能单间隔离,明确警示标识。加强对清洁工人消毒感染培训,定期对病房周围环境消毒。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发挥护理感控网络的作用。将RICU、检验科和院内感控办公室结合,发挥各部位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广泛耐药的PA,明确职责,保证病原菌资料得到各部门充分的分析,并根据患者自身条件、环境,采取针对性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认知水平。注意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慎独精神,使护士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通过常规的消毒隔离措施督查、相关知识考核等措施,时刻提高防范多重耐药的感染,将预防和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加强患者自身状况监测。本研究提示两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血清白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PA感染患者平均血清白蛋白低,免疫功能紊乱。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较多的侵入性治疗,容易诱发条件致病菌在呼吸道黏膜繁殖,向周围侵袭和扩散造成感染,一旦菌群失调,则造成内源性感染[7]。

总之,针对本院RICU多重耐药的PA,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对于以上方面重视,发挥医院综合力量,及时有效制定相应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及扩散。

作者:董永军 李海明 甘文云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

参考文献

[1]WalktyA,DecorbyM,NicholK,etal.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ofPseudomonasaeruginosaisolatesobtainedfrompatientsinCanadianintensivecareunitsaspartoftheCanadianNationalIntensiveCareUnitstudy.DiagnMicrobiolInfectDis,2008,61(2):217.

[2]李家泰,李耘,王进,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格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35-1045.

[3]王丽娟.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及感染危险因素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13.

[4]王选锭.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规范化检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9):1007-1008.

[5]王晓红,张晓丽,王勇,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