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品管圈;病区环境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 为了解决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 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 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 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可信的就医环境, 给员工提供优美舒适工作环境, 本科2013年11月~2014年3月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病区环境管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有21名执业护士, 年龄23~40岁, 其中本科10名, 大专11名, 副主任护师1名, 主管护师1名, 护师6名, 护士13名。

1. 2 方法

1. 2. 1 品管圈组成 由辅导员、圈长、圈员等8人组成, 辅导员负责对品管圈活动进行指导, 圈长负责管理和安排品管圈活动的进度, 圈员参与各个步骤的实施, 轮流负责某一步骤的计划安排。

1. 2. 2 活动安排 按照PDCA的步骤, 即P阶段:主题确定, 活动计划拟定,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对策执行;D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标准化、检讨与改进, 共10个步骤。

1. 2. 3 主题选定 每位圈员根据工作体会, 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 依据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的原因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提高病区环境满意度”。

1. 2. 4 把握现状, 目标设定 为了对本科病区环境的现状进行把握, 设定了病区环境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本科全体员工, 结果对病区环境满意度总体评分为50.13分(总分100分), 确定治疗室、护士站、护士值班室为重点整改区域。

1. 2. 5 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经过要因分析, 通过绘制鱼骨图确定了环境、机器、人、材料、方法五个方向。共统计出18个小要因, 每人对其进行打分, 确定医务人员习惯不良, 物品放置不合理, 监管制度缺乏为改善方向。

1. 2. 6 对策实施 组织科内全体人员参观病区管理先进科室, 感受环境管理成效, 激发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确定了一个日期进行彻底整理, 摒弃“万一有用”的思想, 丢弃无利用价值的物品, 有利用价值而科室不需要的调剂到其他需要的科室, 腾出了更多的可利用空间, 并进行保持。将病区环境分成7个区域, 每个区域设负责人, 每个成员都有包干区。员工间互相督促, 互相提醒。治疗车、抢救车等物品设置地标, 放置在规定地点不乱放。使用电线管理器, 将零散的电线及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捆成一圈, 更整洁有序。本科质控小组每月不定期检查2次, 加强监管。

2 结果

再次进行员工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调查, 总体评分为89.92分。与改进前相比, 明显提高, 病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 讨论

通过品管圈对病区的环境管理, 加强了员工的责任心、自觉性, 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有利于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避免了物品准备不全或时间延长而忙乱的现象。规范的病区环境管理, 创建安全、高效、整洁、舒适的空间, 既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信的就医环境, 也为员工提供了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 增加员工的成就感, 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缓解工作压力[3]。通过品管圈活动, 小组成员能够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各项工作内容, 各种品管手法从不懂到熟练应用, 使小组成员的自身价值得到发挥, 增加了自信心。培养了大家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2(10):2154-2155.

[2] 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1):60-61.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83-03

睡眠障碍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各种精神症状引起不良心理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睡眠颠倒、入睡困难、早醒、中间易醒等临床表现[1]。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目前有15%~3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在本院救治病区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常会由于睡眠障碍而出现紧张、焦虑,在病区吵扰,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等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积极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流浪救治病区的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45±5.65)岁,研究对象均满足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标准。使用ICD-10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兴奋状态15例,缄默状态10例。睡眠障碍形式:入睡困难20例,间断睡眠12例,睡眠过度6例,早醒8例,不眠4例。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用于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量表有7部分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每部分0~3分,0分“没有困难”,3分“非常困难”,累计各部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时间为15~20 min。

1.2.2 发放问卷 实施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发放,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干预前后共发放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护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药物主要有利培酮片(剂量3~6 mg/d)、阿立哌唑片口腔崩解片(剂量10~30 mg/d)、氯氮平、碳酸锂等临床常用药物。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PSQI量表测定[3],按计划实施严格的护理干预。

1.3.1 做好病区环境管理 救治病区属于封闭病区,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区环境介绍以消除患者对病区的陌生感,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生活家庭化的氛围”促进患者情绪尽快稳定[4]。尽量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夜间减少灯光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给患者晚上发药及巡视查房时要做到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减少外界活动对患者睡眠的刺激。尽量将护理治疗放在白天进行,晚上必须进行的护理工作尽量在患者未入睡前进行,以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夜间巡视查房时做好患者的睡眠记录,建立睡眠登记本,以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5],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规律以便能对患者的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 加强沟通,鼓励疏导 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而且焦虑占比例较大[6]。患者的不适主诉要认真倾听,告知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程度及关于这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及时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取得患者理解。鼓励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倾诉对象,尽量消除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焦虑,紧张情绪,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

1.3.3 合理的服药安排 调查显示,流浪精神患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这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有关[8]。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及时向患者解释每种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对他病情恢复的影响,药物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严重失眠的患者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对于调整患者的生物钟及改善睡眠护理非常有利,但必须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9]。对于一些特殊的精神病药物,如碳酸锂,氯氮平等要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免由于患者的不良服药习惯和方式而影响睡眠,对于彻夜不眠的患者应告诉医生,按医嘱予其服用镇静安眠的药物,积极控制病情,消除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失眠。

1.3.4 行为矫正 流浪精神患者是个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本院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均无家属探视,患者最主要的诉求是要求出院回家。这种愿望由于晚上没有人诉说而更加强烈,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①医护人员认真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市的流浪患者救助政策,告诉患者在这里住院,医护人员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你的家属或核实家庭住址,让患者早日出院,增强患者对病区的归属感和对住院治疗的认同感。②矫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态度: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在外面长期露宿,居无定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无法实现,养成了非常不好的睡眠习惯,护士在进行行为矫正时采取刺激控制法,让患者在只有睡意时上床,不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卧床20 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等[10]。告知患者睡觉时要脱掉鞋子、外套上床;夜间查房时给患者盖好被子,纠正患者认为睡眠要有8 h才是正常睡眠的看法。③对于过度睡眠的患者应减少患者日间睡眠时间及次数,鼓励患者多参加病区的康复活动,如下象棋、看报、打乒乓球等。

1.3.5 良好的睡眠技巧 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改变懒惰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睡前小便、漱口、洗脚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兴奋躁动引起失眠的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弯曲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持续10 s,感受双臂的紧张,放松后再来一次。对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失眠的患者,让患者在床上深呼吸,吸气到一定程度再均匀呼出,持续10 s,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动作上,并结合一些传统方法给患者泡足[11],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后30 d测定患者的PSQ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PSQI总得分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往往由于其大多处于严重的精神疲劳状态而存在睡眠障碍[12]。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到47%,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13]报道,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社会支持系统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基本属于“三无”人员,其睡眠质量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除积极的医疗干预外,为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加强对患者睡眠环境的管理和适时的心理干预。

3.1 流浪救治精神患者睡眠情况的特殊性

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流浪救治精神患者在外面习惯了自由流浪的生活,而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医院的管理;②对救助政策的不了解:很多精神患者认为是政府把他们隔离起来了,不给他们自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③病情较复杂,不稳定:由于救治流浪精神患者大部分病情严重,病情的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④对家人的思念:医院对于患者的管理是封闭的,住院精神患者基本上无家人的探视,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这就造成了很多流浪精神患者只能长期待在医院,因此,保证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应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第3篇

1感染的相关因素

1.1产妇方面

1.1.1自身因素

①妇女妊娠晚期及临产后生殖道原有的生理防御机制被破坏,如阴道的自净作用,宫颈黏液栓等。②分娩过程中能量大量消耗、失血,以及产程中产妇的焦虑情绪,产后的大量出汗、体质虚弱,使产妇的抵抗力下降,细菌感染的机会增多。

1.1.2外界因素

①频繁的侵入性操作,如: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导尿等。②分娩助产操作:会阴切开、产钳、剖宫产等。③产后休养方式不得当,如紧闭门窗,忌刷牙洗头,饮食多荤少素,易造成营养失衡,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探视人员过多等均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1.2新生儿方面

新生儿感染往往来自产前、产时和产后。产前多为宫内感染。母体内的肝炎、风疹等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直接进入胎儿体内,这也叫母婴垂直传播:产时感染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了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多为大肠杆菌感染:产后感染多来源于外界环境、医护人员以及家人之手。

2预防措施

2.1加强产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是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指导性工具书。通过学习可增强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拓宽护理学知识面,提高护理质量。

2.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是产科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产科感染中泌尿系统感染居第一位,占53%[1],侧切口感染为10%~17%。因此应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及加强导尿管的护理,对会阴切口要做适当的处理,注意局部清洁消毒,减少出血和血肿形成,消除死腔是关键[2]。做好侧切切口的护理,每日用碘伏消毒液消毒外阴2次,预防感染。

2.3加强母婴同室病区环境管理

严格规范清洁区、污染区的范围,病区陈设统一,保持室内的清洁和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病床湿式清扫,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拖拭1遍,污染的卧具及时更换。据有关资料显示,患者用过的24h床铺上可检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因此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舒适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每月对母婴同室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以保证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工作规范有效。

2.4做好健康宣教,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解除产妇紧张、焦虑心理,提高产妇自信心,鼓励产妇进食高热量饮食,减少产妇体力消耗,改善不良的休养方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后刷牙漱口,及时沐浴更衣,勤换内衣裤,保持外清洁,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利恶露流出和子宫复旧,合理饮食,增强产妇抵抗力。

2.5加强手部清洁,减少交叉感染(外源性感染)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内科;病房;护理管理

1 综合病区内病房的合理规划

1.1 病房合理分配 由于内科系统的分布广泛,涉及内科系统的病种较多,因此,将内科病人按系统化的分布病房,有利于不同护理操作的集中进行,减少护理人员工作的杂乱性,且可以防治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病人在住院的同时可以相互学习及讨论护理计划,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病区环境管理 规范统一的病区治疗室、护士站、库房及物品的合理摆放,在空间上实现人、物、场所上的合理优化组合,减少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因为规划不合理而重复过多的繁杂操作。在每个房间的门口装有明显的标志卡,能引导病人及家属自行返回病房及寻找工作人员。对于各类物品应分门别类、表示明确、一目了然,过目知数的摆放,减少护理人员时间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 责任制管理在综合病区内的运用

明确责任制管理 将护理人员按不同的技术职称、学历及工作能力分为不同的护理小组。将每一不同内科系统疾病设一责任制小组,管理不同疾病的内科病房,由责任制护士带领辅助护士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按时按质完成护理工作。在不同的病房上,设立常有的管床护士,分级管理,对各种不同的护理操作进行深入管理及监控,每日通过护理操作后分析护理的效果,及时根据病情变化更改护理计划,充分发挥责任制护理中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的作用。

3 合理的差错事故管理及隐患对策

3.1 差错事故管理 在新的护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后,医疗系统的一线医务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该条例带来的责任,因此对于医院护理的管理有了更大的挑战。病区护士长在处理护理差错事故的时候应结合科学与现实,鼓励差错事故的上报,对于差错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对护理人员持理解、宽容的态度,通过自身管理的方面分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过分的追究个人的责任,努力找到事故差错发生的原因,做好及时的调配工作,使全科护士从中受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避免差错事故的再次发生【1】。

3.2 护理隐患的对策

3.2.1 由于内科系统主要由药物治疗为主,每日的输液量较大,为了每天能及早的进行输液治疗,日间的输液均由夜班护士进行查对配置,但是,有数据表示,夜班护理人员在早上6点时为最疲倦的状态,由于一夜未眠,在查对液体的时候难免有眼花的状况发生,加之早上有抽血等操作,夜班配置液体的事故风险极高,通过此项分析,设置专有的治疗班早上7点为上班时间,不用参加清晨的大交班,责任制管理白天的输液液体,不仅能防止夜班护士在配药时差错事故的降低,且液体的配置时间也顺延,配伍的有效期也有了保障。

3.2.2 主班在每天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治疗操作准确无误的首要关键,且还负责着整个病区病人的领药的工作,因此,主班必须由两人一起合作担当,每时每刻主班不离开护士站,有效的分配护理操作的下达,防止转抄医嘱时的错误发生,且对来护士站询问的病人做到有问必答的作用,提高了护士的首次护理服务的成功性,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形象。

4 护理队伍的管理

4.1 合理排班 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事情繁多,护理人员的每天面对疾病造成工作压力巨大,不能按时下班疲劳工作等都是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因此,护理管理上管理者在管理时应根据具体工作状况合理排班,深入了解夜班护士的需求,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休息,根据加班情况,及时给予补修,防治护士疲劳上岗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努力满足护士的正常需求,对于有事需临时休息,应合理安排,防治护士在工作时三心二意而导致护理差错。及时和每位护理人员沟通,解决在护理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4.2 加强业务管理及素质教育 对院内及院外的业务讲座、护理查房要求主动参加,鼓励参加各种进修学习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研发探讨新技术的开发。

5 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

使用标准化,强制化的管理,恩威并施,病区护士长根据护理质量考核的标准制定相关的考核计划,在病区内有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病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与每个月护理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然后在每月的病区护理会上进行分析讨论,按责任制分化落实到个人,做好分析报告,及时反馈给护理部,使管理者了解和掌握质量的相关情况,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管理数据【2】。

6 结果

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加上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医院在患者心中的信任度,同时,护理人员在其中也感受到被关怀的感觉,从思想上能扎扎实实的工作,做到真真正正的工作与生活分开,减少了临床上护理人员差错的产生。且不断的拓宽管理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增加了医院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和内科整体护理系统的提高。

参考文献

医院病区环境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为了使烧伤病房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细菌菌落数≤200cfu/m3,降低医院感染可能性。方法:对烧伤病房进行改建。在原有病房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设置了5条专用通道即医护专用通道、病人专用通道、陪客专用通道、探视专用通道、污被服专用通道等。并对病房改建前后,在原有环境管理程序下进行空气监测,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烧伤病房改建后较改建前空气细菌菌落数下降,下降率为68.89%。结论:烧伤病房设置5条环形通道,使空气中细菌菌落数下降,达到国家标准。

【关键词】烧伤病房;改建;空气监测

烧伤病房的空气质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也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国家卫生部(1996-01-20)的医院消毒标准要求,烧伤病房的空气细菌菌落数应≤200cfu/m3[1]。我院烧伤病房在改建前人流量大,包括医务人员、探视人员、病人、陪客等;污染物多,如烧伤病人感染期创面分泌物及被污染的被服、敷料等;烧伤病房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甚至导致烧伤病房的空气质量不能达标,存在医院内感染的隐患。同事们为改变上述现象,向有关领导反映烧伤病房改建方案,于2006年9~12月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总结了一套环境管理经验,现交流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空间大小:选择普通病房三间,面积为4m×5m;治疗室,面积为2m×4m;换药室,面积为4m×5m。

1.1.2 空间清洁度:每日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30min;紫外线灯管功率为30W,在1.0m处的强度>70μW/cm2,紫外线消毒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min;每日每床湿式清扫;地面、桌面、家具、墙壁等每日用优氯净溶液(浓度为500mg/L)擦拭1次。

1.1.3 空气:早上7~8时为非探视时间,每间病房病人数为1~2名,允许1~2名陪客陪伴。在人流、物流相对控制情况下进行空气监测。

1.1.4 普通琼脂培养基:直径为9cm。

1.2 方法

1.2.1 改建方法:在原有病房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设置环绕病房的5条专用通道,分别为医务人员专用通道,供医务人员进出病房专用;陪客专用通道,供陪客进出病房专用;病人专用通道,供病人进出病房专用;探视专用通道,供探视人员进出病房专用,探视时间此通道才允许开放;污被服专用通道,供污被服送出病房专用,严禁污物逆行。

1.2.2 分组:分为二组。同样空间、同样季节,病房改建前的空气培养结果为对照组;改建后的空气培养结果为试验组。

1.2.3 采样

1.2.3.1 采样条件:二组在清洁、通风、消毒等清洁基本方法与清洁程度基本近似的条件下进行采样。

1.2.3.2 采样时间:早上7~8时,选择在消毒处理后与医疗活动之前采样。每半个月进行1次。

1.2.3.3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为1m。

1.2.3.4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

1.2.3.5 采样方法:固定采样人员;固定检验人员;人流、物流均由清洁污染的方向进行。将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无菌治疗巾上置于各采样点处,采样时将平板盖错开,暴露5min,盖好平板盖,包上无菌治疗巾,立即送检。

1.2.4 检测方法:将营养琼脂平板放于温箱中37℃孵化48h,按照观察结果,记录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按下列公式计算1m3空气菌落数。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m3=50000N/AT,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N为平均细菌菌落数。

1.2.5 实验次数(n):病房改建前、后各取24个样本。

1.2.6 排干扰,具备可比性: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季节、人员、地点、方法、物表清洁方法与清洁度等相近似的条件下,进行空气监测。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组病房具有5条专用通道,而对照组则是传统病房布局与设置。

1.2.7 判断标准:烧伤病房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Ⅱ类区域,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致病菌为空气质量合格。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计数资料显著性检验方法,按照空气中细菌菌落数是否达标为依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表1为2006年7月与2007年7月,也就是烧伤病房改建前后相同的月份(时间)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的比较。二组均未检出致病菌。

烧伤病房改建后空气细菌菌落数下降,下降率为68.89%。考虑到不同季节、不同温度等因素对空气中微生物影响,对烧伤病房改建前后每半个月进行1次空气细菌培养,其结果见表2。

3 讨论与分析

3.1 烧伤病房空气监测重要性:空气是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空气中细菌(微生物)含量的监测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设施的优劣与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有直接关系。据报道[2],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一项调查表明,空气中浮游菌落在700~1800cfu/m3就有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因此,空气监测是预防院内感染流行、暴发的主要监控指标之一。也是我国多年来进行医院内感染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烧伤病房病种的特殊性,烧伤病房的空气监测尤其重要。由于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存在,成为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适宜的温度、湿度有利于病原菌在创面上生长繁殖。烧伤病人创面的腐败组织适合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等在内的大量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生长。烧伤感染革兰阴性球菌感染中,以金葡菌、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常见。而病原菌入侵的途径是多渠道的,主要通过创面、肠道、呼吸道等。如果烧伤病房空气质量不合格,空气中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与烧伤病人的创面直接相接触,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病人发生感染。感染是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另外,感染不仅仅使创面加深,愈合时间延长,诱发高代谢、高消耗等,而且是烧伤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始发因素[3]。

3.2 环境改建:我院烧伤病房改建前与普通病房类似,所以医护人员、病人、探视、陪客甚至污染被服等人流、物流均由病区大门进出,人流量大、污染物多,空气质量往往不能够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标准。而空气中浮游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4]。烧伤病人的创面为开放性,失去正常皮肤的屏障作用,对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抵御能力降低。同时,医务人员在室内走动、换被服、操作等均可增加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5]。如果烧伤病房的空气质量达不到标准,使病人难以度过感染关,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对此,我院对烧伤病房环境进行改建,在原有病房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设置5条通道。

3.3 分析:从表1及表2显示实验组得空气细菌菌落数下降。由于污物流向由原来的混合流向变为单一流向,相对控制感染污物中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传播;再加上烧伤病房布局合理及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使人流、物流分区分类分别进行管理。所以,在相等空气消毒措施等条件下,实验组的空气质量优于对照组。同时,由于病区改建后,环境改善,人员相对控制,噪音减小,病人舒适程度及对病区住院环境的满意程度增加。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满意程度增加。

3.4 改建后管理:首先,严格执行进出病房制度。人员一律在指定的区域更换拖鞋、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限一人一套,如有被感染,应立即更换。使用过的口罩、帽子应焚烧处理;隔离衣使用后应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如果未使用应于24h内灭菌处理;拖鞋应每日用优氯净(浓度为500mg/L)浸泡30min。其次,加强健康宣教,对医务人员及病人、陪客、探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教育与培训,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最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及严格执行空气监测制度。定采样人,执行并签全名。每半个月至1个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

3.5 存在问题:首先,病人、陪客、探视人员对烧伤病房管理制度及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缺乏。当医务人员要求他们遵守烧伤病房特殊管理制度(如走专用通道等),他们往往不能够很好的配合,甚至有所抵触,造成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如何很好地协调与解决问题,也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其次,由于经费、时间等限制,对烧伤病房空气监测结果未按照季节的不同进行细菌学分类。因而,不能够更精确地指导空气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的使用。最后,此次研究的样本数少于100次,也是存在问题之一。

烧伤病房改建前后空气质量比较,经χ2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极显著(P

【参考文献】

[1] 贯文,刘卫英,易服贞等.4种烧伤病室空气消毒法比较.护理研究,2001,15(1):8~9.

[2] 松君,邱林怀,陆建国等.空气中细菌学监测对医院设施改善的意义.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5~26.

[3] 盛志勇.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7~130.

[4] 肖兰香,周玲莉.空气层流无菌室不同状态下洁净度的比较.护士进修杂志,2000,15(5):331~332.

[5] 刘胜文.实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20.

[6] 夏贵喜,李扬.产科病房的细菌学监测.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57~58.

[7] 冯怿霞,李志平.我国医院室内空气消毒药物的利弊与发展前景.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14~16.

[8] 王安帼.几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探讨.护士进修杂志,1995,1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