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第1篇

《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自我鉴定意见

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组

《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是2001年立项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2003年立项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根据课题组成员近五年的精心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研究性学习及其基本规律,探索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借的经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教研室、教科所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校长教师组成的实验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课题实验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将实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通过课题实验拉动新课改,通过新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二是理论研究与科学决策相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以科学决策促使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化,推动课改进程。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实验,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在各学段的目标、管理模式、操作方法、评价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从学科、生活、大自然、社会四条途径中引发、发现、挖掘、寻找课题等做法,对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第2篇

为应对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环节划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资料收集、方案选择、计算分析、报告整理、答辩6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态度和能力两项指标,态度指标分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能力指标则针对不同环节包含不同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客观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以期为课程设计量化考核提供系统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专业尤甚。近年来,国家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度加深。曾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应遵循一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效果与理念的统一,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通常情况下,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导,而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达五六十人,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加之如今大学生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较大,对学习认识不足,因而不愿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对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更是敷衍了事。相对于毕业设计,部分高校仍缺乏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机制,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设计成果。此外,考核更倾向于结果考核,对过程考核不足且较为主观。西安工业大学张冬敏[1]也指出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要求不明确,课程管理组织工作混乱,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许多学者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管理方法,如融通企业用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考核[2],给予过程考核权重或分值[3],多方面考核[4-6]等,但所建立的体系仍有过于主观之嫌,抑或评价主体考虑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设定良好的约束机制,既约束指导教师的主观评价程度,又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体系,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以此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原则

全过程管理是指课程设计从任务下达到检验合格为止,对影响设计质量、进度、效果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价与控制。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又可细分为选题、资料整理和方案确定三个阶段,实施阶段可细分为计算分析、报告书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以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综合考核和约束特性,实现各阶段客观、全面评价,达到全要素均衡管理;再以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作和信息管理为此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考核体系的构建

遵从以上原则,体系构建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考虑个性因素,同时顾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主观作用,控制个性因素在过程管理中的不良影响,设置态度考核项目;二是考虑专业和行业需求,由管理方设定合理目标,将课程设计全过程划分为6个考核环节,依次确定考核内容,即能力考核。

1.态度指标

态度考核来自三个方面,依次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形式,可进行组间讨论、资料共享、纠错查改等活动,同时辅以教师监督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小组形式有利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没有固定设计场所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组长评价作为克服教师主观评价的约束,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和组长评价的补充,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约束,并且平衡前二者的不全面之缺陷。态度评价总分值可用于水平对比和纵向对比,水平对比即组内成员间态度优劣对比,或组间成员态度优劣对比;纵向对比指个人态度在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优劣变化,或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态度变化。

2.能力指标

能力指标针对个体在课程掌握程度、应用、创新、独立思考及要点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内容反映。选题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多有方向性,如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则具有典型的核特色。为此,依据课程设计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和函调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或工程硕士,了解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需求。选题可由教师分配,也可由学生自拟,满足部分学生兴趣倾向的同时对教师的工程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为教师分配则评分相等,对自定方向的则通过审核给予较优的评价。此外,确定选题时需要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可拟定为某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等。资料整理环节对学生的态度依赖较大。能够满足工程类课程设计的资料往往除必备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还需要参阅较多的工程案例。其中标准规范则随技术完善逐步更新,因此资料文献必须体现足够的时效性。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还建议学生有现场参观资料搜集的过程,以求资料更加完备准确。资料整理除搜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可用或关键知识点。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中对用电设备的选取,都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体现其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方案选择考核学生根据资料选择适合自己所做设计的最优方案的能力。一项工程可用多种材料、多种组合方式或多种间距等参数得到,但“最优”应与工程设计原则相一致,即安全、适用和经济。此原则也可作为方案选择环节的优劣判别依据,体现为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即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性(既指力学或其他内部构造要求最优又指经济最优)。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各杆件间距、搭设方式、荷载取值的选择等。计算分析环节是将方案实施的过程,包含多课程知识、绘图软件的运用、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综合能力。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由规范条文等判断,困难程度项考核则平衡不同选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以求公平客观。例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必须符合构件简化要求,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构件强度、变形等。设计书编写向来是除计算分析之外最为易错之阶段。各高校对课程设计应有统一模板,其中详细规定字体、大小等要求。其次,设计与论文又有着不同的格式,抑或有专用报告格式,应据此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排。此外,设计完整性也是考核重点,如工程设计则指向全部构件、部位等的计算,缺一不可。课程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独立完成本科设计的真实性和知识点理解程度。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分组展开,每组人数由教师根据选题类别自行划分。每位学生均有相应问题,并设置自由问答,答辩优劣由回答的正确性和流畅程度决定。

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项目管理有9大知识领域,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7]。本文构建的管理模式要素为时间、质量、效果以及组织形式,已包含了整合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实现以上要素采用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来实现。

(1)目标管理。

细化为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师把握总目标,即明确通过该课程设计应培养的学生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各小组长的目标管理,为小组长切实保证本组成员的全部参与及在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控制进度。组员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环节任务,及有效参与小组讨论。

(2)动态管理。

根据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进展快的小组尽快进入下一阶段,进展慢的小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并重点督促拖慢进度的人员。再如,遇到进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解决,可由教师组织共同讨论,并及时困难解决办法。

(3)过程控制。

从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开始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均需有效控制。包括选题的导向、组长的人员指派、各环节时间分配及控制(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4天,各环节时间分配参考如下:选题1天、资料搜集2天、方案确定1天、计算分析6天、设计书编写3天、答辩1天)、质量检查及监督,在环节结束之时及时进行评价。

(4)信息管理。

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学中心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及应用。在每个环节结束之时个人填报自我评价,依次填报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填报能力评价分值。此报表可由学生名册改进而来,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型。

作者:杨蓉 郑平卫 叶勇军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李玉长,魏常勇.课程设计中学生考核方案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79-80.

[4]封孝辉.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2(46):2-3.

[5]姜海燕,梁敬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中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45-52.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计算机程序设计

课程建设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因此,搞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正是以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指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

二、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一流的教学内容”是指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和利用团队的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时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三、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一流的教材”是指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流的教学方法”是指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生动而丰富的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方法的“导演”,又是教学方法的“演员”。能否运用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应教学对象要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课程建设要求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定式,建立起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主导纸质教材和其它多种形式介质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

五、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

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条件的保证等。

通过课程的建设,要形成一批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精品课程,使其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代表着本课程、学科的前沿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应带动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与建设,另一方面是要带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目前已建设了四个省级精品课程,十几个院精品课程,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参与了精品课程建设,如:一个《计算机技术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ACSESS》等多门院精品课程建设。但是要注意到精品课程建设只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一种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搞好每门课的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先进性”是课程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在具体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进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会学生怎样寻找信息、怎样延伸阅读、怎样分析归纳和怎样找出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了解课程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如我们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精品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布置既有针对性,又能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导向性为一体的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作业题,能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又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效果。

(2)先进的课程体系

高校精品课程的课程体系必须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相适应,课程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突出显示多样化、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

精品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其课程体系建设要整体考虑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深刻理解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在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应关注大学课程的综合化、系列化、实践化等主流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又要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层面上构建课程的内容和框架。

(3)先进的网络平台

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同时,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信息技术的依托,又推动着高校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教师建设精品课程还是学生使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都必须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的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如我们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精品课程所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在建设中我们认为,第一,精品课程首先是为学生而建。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一系列常规的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另外还要针对学习者,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来进行建设,不仅仅是内容和素材的堆积,应包括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基本工具,满足不同要求的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还应有学习交流讨论的平台等等。第二,精品课程是为各个高校的教师建。建设的内容要让同行教师接受和认可,课程的基本素材,内容的基本单元,以及丰富多彩的参考资料等等,一方面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要便于教师利用资源再次开发,以形成适合与于教师自己教授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将方便教师的使用和利用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三,为相关的技术人员建。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他们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和最新的应用成果。因此,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最新的知识考虑到课程的建设中。

(4)先进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在我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全部增加了综合性或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近几年,我校学生参与教师科教研开发的人数在大幅度的增加。

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类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2]冯聚和,李运刚,艾立群,《以建设精品课程为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3]刘海生,付正飞.《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机械管理开发, 2008,10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第4篇

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需求结构不合理

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每项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最终都要服务于农业,要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在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总量虽多,但结构上却存在偏向于杂交水稻、抗虫棉等局部,在其他农业领域科技成果产出相对少很多;同时,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真正的应用与实践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的适用性较差,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导致的。在需求方面,由于农民的总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导致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的风险成本也不利于农民真正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问题

在我国,农业的科研管理的主体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体制有2个比较突出的弊端。首先,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其成果管理主体与测评主体是政府,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易出现所研究的农业科技成果投放到市场上时效益不佳,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其次,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主体,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一般以农科院校为主,这就易产生很多高校或者研究所,在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时是为了科研在搞科研,所研究的成果在最初可能其实际的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都存在效率低下或不切合农业生产实际的状况。

1.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制度问题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部分地区的基层农业人员退出了事业编制,很多具有较高学历和业务水平的人员离开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事其他工作,再加上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繁重,但总体平均的薪资水平却很低,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才引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农村的顺利推广。此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机构过于单一,缺乏。另外,事业单位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也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一直低迷不振。

2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2.1建立科学的供给体系

供给与需求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才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供给,所以解决需求是首先要提到的,想要提升或者更加明确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应先做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这样才能使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明显。其次,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优胜劣汰,将农业科技的研究转向能够提供更加实用的农业科技为主,转变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的思想,形成农业科技供给的针对化与合理化。

2.2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层用户,其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对自身是否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失败的原因是农民本身不愿接受新成果、新技术,而并不是成果本身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完善农民培养教育体系,在充分了解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科学的培训体系,开展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农民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会让他们自身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提升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服务的坚实力量。

2.3健全相关鼓励性的政策制度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

一、国际商务英语的界定

关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术界定,众说纷纭,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Jones,Alexander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只是在商务背景下使用的英语,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语言;Pickett认为,国际商务英语位于特定商务技术语言和普通大众语言的交界地带,是一种工作语言;Bargiele-Chiapini,Nicherson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一种职业话语,是人们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结果,语言和商务活动之间具有密切相连的关系。我国学者程世禄、张国扬把商务英语与旅游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行业英语归类到职业英语范畴;王兴孙教授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变体,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张佐成、王彦则认为,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人为达到各自的商务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御用策略,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体系。从以上的有关言论中可以得知:商务英语不是独立的语言,是与国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工具。

二、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国际商务英语学科作为新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交叉性和专业复合性决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跨学科的工作任务。在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时,除了遵循通识的课程设置理论和ESP理论之外,还应该结合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众所周知,学生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和岗位客体的需求,二是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国际商务英语教育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学科,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变得更加宽广,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无疑都对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如,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美概况、初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知识导读、商务信函写作、国际营销写作、欧洲文化等课程。另外,在专业设置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设计专业必修课,如,第二外语、商务翻译、商务口译、经济学原理(英)、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跨文化交际导论(英)和国际金融等课程。要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人低年级英语语言技能课的教学中,在语言学习时,同时传授国际商务专业词汇、术语及国际商务英语表达方式的内容。例如,在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国际商务能力时,我们可以用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物流等模块内容来训练,语言训练贯穿于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获得商务知识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立足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将道德素质教育融入日常英语和商务英语知识的教学中。

2 以“学科本位”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导向

“学科本位”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整个学科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传授知识是课程体系的中心和重点,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科目,并且以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架全部内容。“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学习者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其目标是使学生最终掌握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该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国际商务英语以培养学生国际商务能力为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和复合型的特点,在课程设计时,我们还需要强调目标岗位能力的培养,要以能力本位为导向,设计和培养具体的专业能力。国际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广泛,许多内容是跨学科的,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培养出实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学生获得目标市场和岗位所需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课程内容的建构要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情感体验与能力相结合,学科系统化知识和职业实践相结合。 3 吸收国外经验和教训

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历史不长,从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来看,还存在着内容过时,与培养目标相脱离的现象。专业书中有不少实例还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内容,且内容覆盖也不够宽广,许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如国际结算、国际物流、商务口译、企业管理、国际营销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我们还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英语国家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汲取先进的课程设置理念、方法和内容。同时,把握我国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积极主动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陈出新,开发适合我们国家适用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4 与时俱进,适应变化

目前,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将国际商务英语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效度不尽如人意。从历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大会的论文文集和散见于其他学术刊物的商务英语论文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翻译等方面的,只有极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商务英语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国际商务英语作为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需要注意课程的前瞻性。由于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和国际商务的情况千变万化,随之带来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国际商务英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惰性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反映时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与时俱进。另外,设置国际商务英语课程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在国际商务英语蓬勃发展的今天,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内容不失为一个可操作和现实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鲍文,国际商务英语学科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1),

[2]张佐成,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08.

[3]江春。丁崇文,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探讨[J],对外贸易大学学报。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