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经济学专业

体育经济学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经济学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经济学专业

体育经济学专业范文第1篇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人才计划”,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主体,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什么是创新人才?概括地说是具有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并能够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但是我国传统学校教育一直以传授知识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支配下,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而新时期,对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贸人才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能创造性地运用其知识和技能。这些新要求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多是单向、平面的,人为地割裂了完整的教学过程。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才能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创新外贸人才。

一、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

1.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各国贸易往来的增多,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均提出更高的要求。前本科院校的国贸专业教学重点,仍主要倾向于经济与贸易相关理论,专业课的教学又主要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方法,对实验课的比重和教学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而且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不能学以致用。而且目前国贸专业的课程结构不是很合理,过于专和窄,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论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前沿性,应用性课程缺本文由收集整理乏实际性和操作性。因此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2.教学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缺乏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在高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落后的教学设备、手段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在国贸专业的实验课环节中,实验室的条件决定了实验课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当中,国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并不像理工科那样备受重视,许多高校存在投入经费不足,不同专业、多个班级共用一个实验室的现象。实验设备缺乏、设施落后,只能以减少实验数量的方式来进行平衡,直接导致实验课的安排名不副实,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国贸专业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目前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主要以电子课程的形式展现,但是并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网上交流互动,对于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和课后的复习情况没有实现远程辅助监控的目的。

3.教学方法单一

作为国贸专业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将启发式教学实施到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时隐时现。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用人单位经常反映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会灵活处理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基于构建现代创新教育模式的构想,本文提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观点。我们所探讨的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以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立体化、全方位地融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为一体,关注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教学设计。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探讨国贸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重点。

1.化课程体系

高校现有的国贸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大致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等四大类进行分类,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为此,依据国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应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延展教育相关课程三大类。每一大类课程都应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基础知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体育、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中外历史研究、文献索引、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等。这一大类是开展国贸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底蕴及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外贸业务的技能,具体课程应包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财政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合作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会计、报关报验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谈判口语、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听力、财经写作、专业实习等。这一大类是国贸专业教育的核心。延展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外贸工作岗位的一般能力和个人素质,具体课程包括: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就业指导、各类专题讲座及报告、专题调研、创新活动比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一大类也是提升国贸专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2.实施立体化课堂讲授

国贸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国际经贸人才,在课堂教学时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要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灌输型授课模式,实施师生互动的立体化课堂讲授模式。课堂讲授时,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实证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如:针对一些实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学生查找资料、提出观点,可以以个人形式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列出参考资料目录。教师授课不局限于书本,将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转贴于

3.立体化实践教学

国贸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紧密结合,就必须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因此,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基础技能专业认知实训:包括英语听说能力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践和国际贸易专业认知实训等;第二,校内模拟实训:包括课堂专业知识同步训练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训。其中课堂专业知识同步训练是在主要专业技能课的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一点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习;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训是创建一个整体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综合训练以获得对外贸业务流程的整体印象;第三,校外实习基地岗位实训,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第四,相关能力实训,包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营销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等,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良好性格和积极心态。

体育经济学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实践教学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之一,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院校都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概况

2004年7月1日新的《贸易法》正式实施,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增加。2006年中国外经贸培训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备案的外贸企业已骤增至18万,5年内国内外贸企业的数量将是目前外贸企业的2倍。外贸主体在迅速壮大,但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存在大量的供给缺口。我国外贸人才主要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目前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距甚远。而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经济类毕业生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按照每家新增企业需要3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

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不愿承担培养和训练毕业生操作技能的的费用,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但是,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问题,选择“越多越好”的占54.1%,认为“只是关键岗位需要”的占43.2%。企业招聘时看中的首先是实践能力,其次分别是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可以看出,企业更看中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应用创新能力。由此看来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很多,从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来看,具体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

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于国际贸易具体、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在具体业务中的岗位要求。

2、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

在1998年以后.我国政府改变以往以计划为主的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断加强宏观市场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通过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发挥来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时间,国内高校也开始重视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各种经济类理论课程进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在总培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各校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自然就向纯经济类课程体系趋同。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集中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和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的特点下,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但在高校评价体制以科研为主,国际贸易实际、业务实践集中体现在商品流通过程而非生产过程等客观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不得不集中精力侧重研究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以提高科研成绩,外贸公司和企业也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所以,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面对无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精通进出口业务操作的教师流向企业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方式过于倾向课堂理论教学。

上述国内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的趋同性,最终形成国内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单一和相近,该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因此,一般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立足社会需求,注重能力培养,构建一个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举措之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科研、生产合作教育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一条成功经验 ,是实现经济、科技、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措施。为加强学校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了产学研领导小组,开始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采取走出校门到企业第一线实践锻炼的方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了共建立了上海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训。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也使企业对学生有准确全面的评价。这样,学校就在学生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在“双向选择”时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举措之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推动高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校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高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主渠道、主途径。

在近两年内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建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验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项目、实验教学教材出版等,组织专家认真研究论证,提出实验教学教改项目的选题指南和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要求,确保实验教学教改项目和教学软件开发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除此之外,我们为了使实践环节教育得到落实,制订了规范周密的实践环节教学总计划与执行计划,增强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的校内模拟实习环节。

举措之三: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师结构

第一,努力提升教师实践业务素质。对于外贸实践阅历缺乏的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适当安排专业教师到条件较好的重点经贸院校去进修培训,也将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3-6个月,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师中实行 A、B角色轮换制,规定各系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鼓励、支持部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去兼职或担任一定的职务;建立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来院讲授专业课。通过这几种途径,迅速提高“双师型”队伍的素质。

第三,积极推行见习导师制。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积极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外贸企业中聘请一些具备熟练业务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作兼职导师。由每个见习导师负责指导10-15名学生,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见习,让学生有机会充分了解真实环境下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

举措之四: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

依托拥有的研究所创建学生实践活动中心,下设就业促进工作室、学科竞赛工作室、创新项目工作室、科研训练工作室、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平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与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造思维。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陈乃芳.特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2]白玲.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3).

体育经济学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技能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存的诸多内、外部问题,早已成为阻碍该种教育形式健康发展的重重障碍。这重重障碍来自该种教育形式内外部的诸多因素。外部的制约因素有:各级各类政府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投入太少;社会大众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低;生源质量差,且数量正出现下滑趋势等。内部的制约因素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办学过程中没有自身特色,普教化倾向严重;管理队伍水平低下;缺乏专职的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等。面对以上问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工作者们前前后后、或多或少都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也有一定收效,但并不明显。本文结合自身从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工作,总结了平时在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的经验和体会,从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进行正确定位、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提升平台两大方面的内容入手进行论述。

一、正确定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进行重新、正确定位,将是该种教育形式摆脱困境,寻求新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发现该种教育形式新价值的一个切入点。

成人职业专业化学历教育是以推动从业人员或准从业人员的职业专业化水平为基本方向,以提高这些人员的职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历教育为基准教育。如此定位,一方面可保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性质,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职业专业化教育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这一定位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区分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成人职业专业化学历教育方向转型过程中,需要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内外的多方面进行大手笔改革。

二、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搭建专业技能提升平台

目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过分强调学历文凭,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除学历文凭以外其它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重视和培养。不管是有条件还是没条件的院校都应从长计议,不管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训实操方面,都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选择和安排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学习内容,设计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促进成人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置“学历+技能”的课程模式。

“学历+技能”的课程模式是指“以提高学生从事某一职业(群)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某一个职业(群)对从业者现在和未来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课程结构范式和运行机制。”现在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普遍都偏向理论教学环节而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现有或将来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除了给学生传授贴进工作实际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尽量为他们安排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的课程和机会。

在提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专业技能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把技能学习与成人学习者的职业相联系,为学员提供锻炼职业技能的机会;其次在技能学习的过程,要从成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职业特点出发,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再次,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成人学习者要勇于创新;最后,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二)提供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平台。

如何处理好既让学生有实训实操的机会,又能让他们处理好工学矛盾,同时也能让教学组织单位弥补现有实训实操场地不够,办学经费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增加等多方面的问题?

鉴于客观存在的多种制约因素,笔者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实训实操提供一种思路,即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提供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该种方式可以较好弥补成教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没有或很少有实训实操的遗憾。

借助网上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是一种软件学习平台,它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专业理论中可操作的技能部分通过三维仿真图形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运用该课件时,使用该课件提供的技术进行各环节之间的实操演练,或是利用课件中提供的各种器材的零件和工具,对产品的某个部件或对整个产品进行拆装,采用当场打分、游戏通关等手段,提高学生掌握某种技能的兴趣,以此达到提升他们专业技能的目的。下面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

1.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的构成。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需要由以下两方面的支撑平台:职教网络平台和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

(1)职教网络平台。

职教网络平台是由职教信息和网络教学两个子平台组成,它是职教课程产品平台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种子平台:职教信息子平台、网络教学子平台。职教信息子平台是一个为用人单位和人才供给单位提供双方供求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中介平台;也是一个对上述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和汇总,为职教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信息的服务平台。网络教学子平台是专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在线实时授课、课程视频点播、在线考试、在线教务、在线辅助互动交流、在线报名和受理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和等级证的集成式网络教学服务平台。

(2)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是进行职教课程的需求调研、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材编写、配套软件研发、配套沙盘制作、提供职教实训室综合方案等的平台。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中的核心部分为网上虚拟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基地。

网上虚拟仿真模拟的实训实操实战基地是职教课程新产品平台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即专业配套软件的研发。该研发需要设计出一个网上虚拟仿真的实训实操实战基地。该基地模拟现实实训、实操的工作环境和场地,对实训实操的设施设备以图片和3d立体仿真图像等形式呈现。通过模拟实训实操的形式,让成教大专生能够尽可能熟悉各种实训、实操器具、器材,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操作中不同工种的主要流程。

2.建构网上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的四种渠道:(1)办学院校向软件开发商购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可以向相关开发商购买。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实训实操软件虽比较容易,但在实际教学中很有可能遇到不方便操作的问题。(2)办学院校自己开发。通过此种渠道获取的平台会更加切合各院校实际,操作会更直接和方便,但该平台由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自己独立开发,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3)办学院校提出对该平台的要求,由软件开发商量身定做。在软件开发商开发平台前,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院校首先对平台的使用提出要求。有了这个要求,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软件时就有了方向性和针对性。当然,通过第3种渠道比第2种渠道付支的费用会高些。(4)办学院校先行购买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平台,然后再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再一次开发。它不仅需要办学院校有购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训实操实战平台的足够资金,还需要办学院校有专门的人力投入到平台的第二次开发中。

3.建构仿真模拟实训实操实战平台时的注意事项。不管采取什么样方式建构的平台,都需要让总平台下属的各支撑平台和更小的子平台既能独立运作,又能做到平台之间的相互支撑和配合,达到各平台建构前的初衷,使教学预想和教学效果尽可能更好的结合。

未来的十多年将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将继续和普通高等教育一起共同努力,为早日实现人力资源强国,为早日振兴中国的经济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学铨,克劳斯·迈泽尔.中德成人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朱涛.高校成人教育亟需转型[c].2009年全国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内部资料,2009.

[3]李国斌,屈兵,杨学祥.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未来发展前瞻[c].成人教育学刊,2009,(2).

[4]李醒东.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趋向[j].成人教育学刊,2009,(6).

[5]马启鹏.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课程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学刊,2009,(6).

体育经济学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22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和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应该以加强实践教学为基本理念和制度规则,并在有关理念和规则框架下,建立合理的教学方案和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计划制定

为了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可以在学校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基础之上,以西方经济为理论基础,以国际贸易原理为核心,以国际经济学为发展来制定教学内容;在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方面,围绕进出口业务这个中心,设置国际贸易实务核心课程,同时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辅助国际贸易实务的衍生课程,如“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另外通过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设制作等环节来加强;由于国际规则及保护手段的变化对微观主体的经贸业务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国贸专业学生还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本国对外经贸相关政策法规,可以通过设置WTO规则与运作、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形势等专业课课程实现。

2课堂教学改革

国际贸易专业其课堂教学不能仅培养只懂理论,不懂应用的学生。但当前的情况是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影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方法落后、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不少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知识空洞,因此学习目标不明确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注重教学内容、方法与技术的调整和创新。

首先,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多数教师会以货物进出口为主线,重点讲授贸易术语和惯例以及进出口实务,而对其他贸易方式、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及WTO规则的影响涉及较少,对押汇与议付的讲解也通常脱离国际惯例,这样的内容设置是不符合当今贸易实践对教学的要求的,应该对课程的内容设置作部分调整。其次,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推行模块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及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另外,应该对所有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和信息教学的知识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模式。

3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实践教学离不开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从事教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构成,大多数教师取得相关学位后直接在高校任教,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各高校也会对教师提出挂职实践的要求,但往往时间短,机会少,落实差。

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各个学校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大对已有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包括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以及鼓励和提供保障条件让教师到国外去进修。二是从校外乃至国外引进先进的教师,使教师队伍复合化和国际化。三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充分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4实训室建设

一般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设有国际贸易模拟实验中心,通过计算机上的模拟仿真环境,学生可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国贸专业的实训软件必须包括一套完整的进出口业务案例,使学生通过模拟环节,体验一笔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在一个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建议此部分学时应不低于28。另外,在加强国贸专业本身的模拟操作软件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国际贸易业务与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等专业的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的“电子信息”资源充分利用。

但目前实验室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学习缺乏激励,彼此之间不存在竞争压力。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室在学习意识、学习动机和学习氛围方面并没有很大变化。很多学生在最初的实验室学习阶段后,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急剧下降。从而使实验室教学的效果往往在开始阶段成效比较显著,但难以持久。

5通过竞赛平台提升国贸专业技能

目前,国内外针对本科学生的有关各种专业技能的竞赛越来越多。大多数专业技能竞赛参加方式简单,受限制因素较少,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机会参与。由于这类的专业技能竞赛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验专业职业技能的实践标准,又能检验和评价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参与到其中。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摆脱其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的缺陷,而且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技能竞赛通常是竞争非常激烈的。

对于国贸专业来说,专业竞赛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目前比较受欢迎和影响较大的有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和POCIB大赛等。但是,不管哪个专业的竞赛,各高校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普遍存在专职指导教师缺乏、技能培训时间有限、职业技能比赛专门教材短缺和竞赛激励资金不均等方面的困难。所以高校要想通过竞赛平台有效提升专业技能要在这些方面突破。

6拓展实习基地

通常高校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出面,校方职能部门负责联系和建立;二是由教师出面,通过教师私人关系以院系的名义负责联系和建立。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多数高校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校外实习基地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不高,进而导致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难以长期持续进行。另外,企业也普遍缺乏与学校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性,而那些有心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所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日益供大于求的毕业生人群。而对于国贸专业来说,有些企业即使具备接纳毕业生实习的能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企业也会因为出于经济效益、商业机密以及生产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而不愿提供实习岗位。所以,当前各高校不能抱着希望企业能无偿地提供实习基地的传统的思想,而是应该在利用企业提供的实习基地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构建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另外,学校还应与企业的沟通,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需求的相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找到高校和企业的利益融合点,双方的合作才会走得更远。

最近几年,在推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教育部已经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对高校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进行引导,教育主管机构也在负责具体落实,这对今后的校企合作式教学提供的良好的宏观环境。高校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行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7毕业设计环节

各高校国贸专业普遍采用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综合成果的一种方式。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某些社会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也能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是当前国贸专业的毕业论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题偏重理论,缺乏实践操作的检验;研究问题单一,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对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清楚,态度不认真积极,抄袭他人文章,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毕业论文并不能作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好标准。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用人单位看中的不是科研方面的能力,而更多的是学生对工作岗位业务流程熟不熟悉,在业务风险上是否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写作交流技巧。所以,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来说,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毕业论文写作逐渐向毕业设计过度。

体育经济学专业范文第5篇

立足于课堂,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用到实处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依靠课堂获取专业知识,计算机教师技能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

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专业实践课教学模式,推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因此,计算机教师应在日常技能教学过程中,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用到实处。在日常备课过程中,要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为学生创设好体验情景,将教学目标融合到体验环节中,使每一堂课都能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效课。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

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应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到企业顶岗锻炼一段时间,熟悉计算机专业社会发展行情,参与企业相关的具体技术工作,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并利用假期选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

充分利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平台,在研究中提升技能教学水平。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会举办的“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两课”评比则是在“五课”教研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

以赛促练,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各级技能大赛考查的内容通常是毕业生走向社会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近两年,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大赛主要有企业网搭建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工业产品设计技术、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五个项目。如网络综合布线项目,要求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1台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1个仿真墙、1台计算机等设备和耗材,合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和编制预算,完成RJ45网络模块和通讯模块的安装与端接、网络跳线制作、铜缆链路安装与端接,PVC线管和线槽安装与施工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并完成编写竣工资料、整理工具和清洁场地等任务。从所举实例项目要求可以看出,大赛内容与企业实际施工要求相吻合,能在大赛中获奖的师生完全具备进企业工作的能力。

因此,必须将比赛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改革,使课程更适应岗位需求。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参与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通过勤练、集训、对抗、交流、实践等,在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项目化教学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将企业标准融合到技能教学,提升技能教学质量。

加大对专业教师的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