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第1篇

一、高中化学

随着新课改的扩大实施,对高中化学也作了深刻的探讨。高中化学不再像初中那样简单的化学公式,所涵盖的化学知识也不仅仅是几个生活常见的物质,它是对化学的进一步扩展,内容从但蛋白质到航天燃料,从常见元素到稀有金属元素,从简单元素反应到复杂元素反应。对我们每一位高中生来时,化学相当于一个福音。它不像高中物理那样生涩难懂,更不像高中生物那样枯燥无味,它是一门更接近我们生活的学科,将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学习更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本身是一门较为灵活性的学科,我们学生虽然只能接触到高中知识,其中的内容可灵活运用到每一个化学领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学知识在不断的更新。简单说,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就是一个变迁,高中化学推翻了大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向我们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然而,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和思维模式仍旧处于初中阶段。一方面,虽然新课改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然而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仍旧沿袭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教授所有内容足以,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远远满足不了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所谓教学即生活,现代教育教学应当从生活出发,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变得富有生动性、趣味性。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内涵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强调化学课堂教学要以我们学生为核心,立足于生活,提出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强调引导我们高中生更为深刻地关注生活。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学生开启了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思想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下,教师只注重课堂上所要讲解的知识是否全部讲授,我们学生是否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部记下来。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快速提高我们的卷面成绩,脱离了原本应当关注的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我们学生即使在课堂上也能够全面与生活相结合,将重点从课本转到知识与生活中。一方面,将我们的焦点从课本知识到关注生活。教师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生活,与生活密切融合。例如,学习到物质碳酸钙时,积极结合生活中的含碳酸钙的物品,大理石、陶瓷、石灰石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将现下的热点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化学品爆炸事件,简单来说是由于化学品对外界的反应较为敏感,许多化学品必须严格控制放置换环境,否则将出现发光、发热的现象,从而容易引发火灾或是爆炸问题。脱离课堂传统教学而又不脱离原本课本的要点内容,积极探索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唤起我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倡导知识学习更好的认识生活,我们将自主地学习、体验生活。学习是一个自主、主动的活动,而不是被动进行的。只有我们开始投入知识学习,才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吸收知识,但这并不能满足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我们渴望知识,渴望解决我么心中的一切疑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无法用现有知识解决的问题,这时高中化学就像一个福音,科学地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而我们也将在学习化学的道路上更加积极地体验生活。

例如,生活中的苹果在切开之后,苹果表面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这是由于苹果所富含的维生素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是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活教学要考虑到我们学生的这一需求,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一步引导我们积极探索知识,发现问题,顺应日常生活思维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更加深刻地体验我们所处的生活。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性;验证性;探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17-01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实验,而且很多实验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伴随我们人类的发展,人类也离不开化学。我们常吃的盐(NaCl)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盐,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它的。我们过年放的烟花是非常漂亮的,它包含了多种颜色。在没有学到焰色反应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接触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就了解了这是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燃烧时,显示不同的颜色。这些化学实验都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他们能够熟练完成验证性实验,并了解其机理之后,适当给他们开放一些探索性的创新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

1.验证性实验的意义

高中化学是高中科目中实验最多的一门学科,一本简单的教材中就包含了上百个常见的化学实验。例如焰色反应、气体的燃烧、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等,这些对于学生们认识化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焰色反应就是一种辨别金属成分的简单方法。在没有XRD(X射线衍射)仪器的前提下,我们粗略估计一个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就使用这种方法。在燃烧的金属表现出不同的颜色,Na元素是黄色、K元素是紫色、Fe元素是绿色等。但是一般检测K元素的时候,我们都用蓝色的钴玻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Na和K是同一族元素,而且两者都非常活泼,所以他们两者是很难分离的。在我们经常见到的K中会多少掺杂一些Na,所以为了略去Na对K的影响,我们一般使用蓝色的钴玻璃。如果在大自然中,我们遇到了某种不认识的金属,完全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鉴别。当然其中有很多细节,例如要把金属弄成粉末,尽量颗粒小,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较为稀薄,这样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燃烧。置换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考试题目中几乎从来没有落下过。例如铁置换铜元素。将洗净的铁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之后铁丝表面变成了红色,而且溶液的颜色也逐渐变浅。这就是一个置换实验,例如铜置换银,是一样的道理。活泼的金属可以置换相对不活泼的金属元素。我们可以根据置换结果中表面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成分。但是其中也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例如置换出来的金属层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之后就会变黑,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应该把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课下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有重要的帮助[1-3]。

2.创新实验

当学生们对化学实验操作和设计都非常熟练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自己想完成的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金属置换反应之后,金属层往往在空气中会变黑。这个问题学生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因为它的粗糙结构,造成了光的吸收;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杂质造成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给学生们解释,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实验,来验证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们自己拉出清单,把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给老师看,老师在审核之后,给出合理的建议,给他们创造实验的机会。根据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可能性,我们设计几种实验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逐一的排除。例如有的学生说可能是表面被脏东西污染了,那么我们可以把置换反应在一个密闭的装满干净空气的箱内进行,当置换反应完成之后,把金属提拉出来,放到空气环境中观察颜色变化。如果颜色变了,证明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果是颜色不变,那就证明这种说法是成立的。而对于有的学生说的可能是氧化层造成的,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实验。(1)反应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当置换反应完成后将金属放入到真空气氛中。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这种方法的正确性。(2)可以把已经变黑的表面放入到氢气环境中,给予适当的热量,如果颜色变回本色,就证明是发生了置换反应。氢气将表面的氧化物还原成为了金属元素,这也就证明了颜色变化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把金属表面氧化造成的。其实很多实验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们亲手操作。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还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4-5]。

创新性实验就是要学生们亲自动手去操作,独立动脑去设计,顺利完成这样的实验就代表着学生们的科研思维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境界。学生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样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就会变得轻松很多,而且效率却可以非常高。

参考文献:

[1]毕华林.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05,10.

[2]王磊,胡久华.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第一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

[3]范利平.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化学实验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探讨[J].化学教育,2003,07.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20-02

化学是高中学生较为惧怕的一门学科。在对在校高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化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51.6%,化学在被调查的学科中高居榜首。有高达66.7%的学生认为在高一阶段就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多的高中化学学困生?如何才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呢?

一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自身的因素

第一,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准备不足。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高中化学学习在思想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

第二,化学双基不扎实。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无法跨越初中、高中化学学习之间的“鸿沟”而成为学困生。

第三,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进入高中以后,面对繁重的化学学习任务,倍感力不从心。

2.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一,中招政策的影响。由于中考实行的是毕业与升学二合一考试,化学试卷难度不大,再加上化学学科在中考中的权重偏低,客观上造成学生对化学重视不够。

第二,高中课改的先进理念与教学现状矛盾的影响。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高中学校无法按照新课改理念以走班制形式开展选修课教学,学生无一例外要学习全部必修、选修课程,但根据课程规划,高中化学周课时量仅为2课时,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化学学困生人数增加就在所难免。

第三,初、高中化学教材和教学指导思想脱节的影响。首先,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不衔接。其次,初、高中化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不衔接。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三化学教师往往采取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夯实双基。高中的化学教师由于面临课程紧、任务重的压力,往往忽略学生基础,高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当然,造成高中化学学困生增多的外部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大环境、家庭教育,教师的业务素养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重视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要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必须从“心”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重视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无论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上,都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如果学生仍然沿用初中阶段那种单纯以学会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则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因此,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应成为高中师生的共同课题。

3.切实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然过渡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在初、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平稳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衔接教学既不是对初中知识的简单复习,更不是对高中知识的提前学习,关键是要帮助学生突破在初中阶段没有涉猎过,但高中化学又必须突破的能力盲点和知识盲点。

第一,着力突破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上的盲点。(1)全面理解化学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为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达到为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服务的目的。(2)树立基本的化学思想。常见的化学思想包括:分类思想、守恒思想、类比思想、发展思想、平衡思想等。(3)学会运用程序化思想开展化学学习与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模型对化学物质或现象进行研究,是进行有效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中学阶段常见的认知程序包括:一是认识物质的基本程序。按照“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取——保存运输”等来全面认识物质,是中学化学中最基本的思路。在此程序中,存在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与制法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基本程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我们称之为化学用语。因此,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要求掌握前36号元素以及相关主族的其他元素。三是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程序。研究物质结构主要是指从微观层面分析物质是由哪些微粒构成以及微粒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构成物质(晶体)的基本微粒包括原子、离子、分子,而分子、离子是由原子形成的,因此研究物质结构的核心是研究原子结构。四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研究的基本程序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首先是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其次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判断是否具有酸(碱)性氧化物及酸、碱、盐的通性等。五是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程序。化学变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转化过程也包括能量转化过程。六是研究物质制取的基本程序。中学期间研究物质的制取主要指气体的制取,基本程序包括: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检验、尾气处理等,实验开始前,还要注意进行气密性检查,同时兼顾节约资源、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第二,着力突破初高中化学知识结构上的盲点。学生中存在的初高中知识结构上的盲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概念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的概念及分类;氢化物的概念;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物质导电的原因等。

当然,由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同,盲点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的差异。初高中化学衔接,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层次地展开,切忌一步到位。

总之,要想改变高中化学学困生增多的不利局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激趣导学,注重落实,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最终使学生摆脱对化学学习的恐惧,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国富.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0)

[2]李曼青.高中生化学概念学习的“邻近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第4篇

一、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原则

1.贴近生活原则.在新课标中,化学教学的情境创设主要来自于化学实验、生活百科、社会实践、化学史.教师要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增强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导向性原则.学生在化学情境教学的学习中,以学习化学知识为目标,要深刻挖掘情境背后的知识链接,不能停留于情境本身,学会利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探究化学教学情境活动,达到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的水平,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3.认知性原则.据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慢慢转化成内部认知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设计要深入浅出,具有层次性,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或实例素材掌握知识,提高化学素养.

4.持续发展原则.化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困囿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上,要根据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水平,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经努力达到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感知水平,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

1.以生活为切入口.教师要在生活实例中渗透化学知识,创设有关自然现象、化学实验、亲身经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化学知识充分融入生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例如,在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教师可在介绍化学知识前引入雷声,引导学生对打雷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创设情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仔细观察大自然的风景呢?其实大自然中蕴涵诸多奥妙,今天我们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探索其背后的神奇所在.(播放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视频,自然引出下雨天人不要站在树下等生活中的话题)请你们先观察放电一段时间后空气颜色的变化,加水后气体颜色消失,pH呈酸性,猜想生成的酸是什么?“雷雨发庄稼”.知道其中的道理吗?教师创设下雨情境,引入氮气的性质,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产生深入的思考.

2.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讨论.教者不能局限于课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强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话题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时,教师设计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日本核爆炸事件发生后,不良商贩囤积食盐想谋取暴利,导致人们哄抢食盐事件发生,今天老师教你们进行粗盐提纯,让你们足不出户自己制造食盐,大家说好不好?通过日本核爆炸事件引起人们哄抢食盐的社会热点话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关注,从社会热点话题出发,回归到化学知识,增大实际生活和化学知识的联系.

3.创设实验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情境的创设,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有利于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例如,在讲“常见物质的检验”时,开展检验氯离子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入微的观察,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教师创设情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氯离子呢?往含有氯离子的试管里,滴加硝酸银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加入稀硝酸溶液,有无变化?实验运用了什么原理?有无其他离子的干扰?如何彻底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实验方案.

三、对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高中化学;新课程;应用研究

化学新课堂会一扫平时单调、乏味的课堂,使学生更期待化学课程的到来,在课堂上精神焕发,思维活跃。问题情境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思考跟上老师的节奏,加深对化学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灵活的在生活中运用化学。化学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生硬的讲解,学生难免理解会有所偏差,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重要性

化学本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理解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也有许多的困难,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对于这种情况通常会在原有的情况下加上一些学习技巧,用另一种方式来教学生们学习,就是在课堂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技巧和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学习。花最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这种在高中化学课程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策略,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锻炼自己,既将课堂上的知识学好为好成绩做铺垫,又能把所学的用到生活上,完全是一举两得。而且,这种新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产生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被动探究变为主动学习。

二、高中化学课程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举措

1.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实践

无论是学什么课程,老师的作用很大,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带领学生们开启学习之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神奇的化学。比如,老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明白的了解《铁、铜的获取和应用》章节,让大家收集身边与铁、铜有关的物品或者资料,了解他们的用途,然后教师在给大家介绍铁、铜的时候拿出抛光铁片、铜片等物品展示给大家,并提出该如何获取生活中的铁、铜,让大家结合实际生活来思考和想象。老师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更直观的去学习化学,并且运用实际展示和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习,相对没有实践的课堂来说学习的更容易些。

2.实事求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的受众是学生,凡事都是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程度来制定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所以对许多新事物都充满新奇,有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的热情,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想象空间,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例如,在学习《氨气》章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给每个学生分发装满氨气的小试管,将小试管口向下插入水槽,观察现象。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操作小实验来感受化学,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具体详细的讲解,让每个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科学的敏锐性。

3.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化学

学习化学不但只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任何的理论都是需要实验的,“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学习复杂的高中化学时,只凭课本上的理论加上自己的猜想是很难把化学学好的,对一些复杂的章节是很难理解的,所以,要想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少不了借助实验来学习。在高中化学课上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此需要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动手实验起来,通过设置实验来帮助学习和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三、问题情境创设注意事项

1.情境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高中生当然不及老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高,有时候思维不是很灵活也很正常。在教师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高中生现在接触的事物并不多,对许多生活琐事也没有概念,经验不足,如果问题情境内容超出学生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范围那就是无用功了。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现阶段已有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周围所处的环境,有针对性的去引导学生学习。比如,高中化学老师为了让学生更简单的理解氧化的含义,拿一个削完皮的苹果放在教室,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苹果表面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以此来告诉学生什么是氧化。

2.问题情境要逐步递进,条理清晰

在复杂的高中化学上,学生肯定对这些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对知识充分的掌握,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来帮助授课。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教学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在创设问题时调理不清晰思维紊乱,将会让学生对学习更加迷茫。所以,老师在教授高中化学课程时,对每个情境问题都要好好思考后再O置,既不能太简单低估学生的水平,又不能太复杂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时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实验,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开发了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愉快的课堂中学习,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快乐也学到了知识。在学习困难的高中化学时,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内心是满足的,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实验和敢于相信自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