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风险

市场经济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风险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第1篇

按风险所属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又可以将风险具体分为纯粹风险、投机风险、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等,虽然对风险的分类有很多种,但它固定的特性却保持不变,即表现为不确定性、可能性、客观性和损害性等。

一、会计风险概述

对于风险一词,我们已经有了特定的解释,但是,要想制定出防范会计风险产生的策略,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会计风险到底是什么?会计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在工作时,由于错报、漏报等行为而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失误,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包括换算风险和交易风险。会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但如果受到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影响,会使企业正常的工作运行偏离了预计的目标,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不确定性、客观性和损害性三个方面。

(一)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首先,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对于个体风险来说风险是一种偶然发生的随机现象,其发生的概率无法确认和统计;但是对于总体风险来说,风险的发生却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是一种必然现象。

市场经济视角下的企业会计风险会隐藏在企业会计工作当中,表现出一种可能性,这些潜在的风险可能会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从而转换为现实的风险,如财务报表或其他相关会计信息中潜在的风险未被会计人员察觉和发现,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相关的会计人员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此时企业潜在的风险就转换成了真实的风险。

(二)风险具有客观性

第二,风险具有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它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都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它们的发生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

市场经济视角下的企业会计风险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会计信息和资料虽然是由会计人员进行记录和整理的,但如果发生了金融危机,企业的损失也不能记为会计人员的责任,因为金融危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能靠会计人员进行操纵。从总体上来说,风险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因此,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程度。

(三)风险具有损害性

第三,风险具有损害性。在人类的潜意识中认为,损失是因为风险的产生而发生的,风险就代表着损失,即风险有一定的损害性。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从实际来说,发生了风险不一定会带来损失。

市场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披露的相关会计信息起着优化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企业会计信息和资料的失真会影响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企业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会计风险,会计风险可能潜藏在企业财务的某一环节中,会计风险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企业的盈利能力偏低,导致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不佳,最终可能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困境。

形成企业会计风险的原因很多,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筹资规模、资金来源及筹资方式不当,而外部因为包括风险和利率的变动,具体表现为企业制度环境的变化、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道德风险的存在。所以,我国企业应提高财务会计的风险防范意识,将会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从而保证整个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企业制度环境的变化

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些规定和准则,建立健全企业制度有助于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存在于一个产业中,所处产业的波动都可能导致企业制度环境的变化,从而使决策层在进行决策时发生失误,最终导致企业会计风险的产生。

(二)信息的不对称性

所谓信息的不对称性,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产品买卖双方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产品卖方对自己产生和提供的产品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产品卖方只能从卖方提供的信息里拥有信息,买方所拥有的信息一定少于卖方所拥有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其本身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等信息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企业选择提供给投资方和债权人的会计资料信息必然是不对称的,对于投资方来说,企业必然要提供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资料,从而使投资方有继续投资企业的意愿。但如果决策者没有对未来的变化事项有充分的分析和了解,也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会计处理的执行和结果,最终导致会计风险的产生。

(三)道德风险的存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道德在会计工作中也同样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除了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之外,也会产生道德风险,例如欺诈、违约等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会对企业会计风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会导致会计风险增加,具体表现为使企业的信用度降低、财产损失、声誉受损等。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在经济市场的条件下,我们对企业会计风险有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会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给企业的财务带来损失,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还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财务环节运转出现问题,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甚至会让企业濒临破产。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风险,使会计风险控制在一个范围内或者完全消除,就必须对企业会计风险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也就是所谓的风险管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组成的,目标是降低财务风险,减少风险损失。

要想使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更积极有效,就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企业内部会计机制,会计人员要严格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培养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企业会计的绝对责任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保证企业会计风险防范策略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企业会计的绝对责任制。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及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及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企业会计控制系统的运行,主要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运行,为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正常进行,需要建立和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已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企业来说,则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行会计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准核制,认真检查会计各部门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点,并且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建立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对账管理制度,保证财产的安全。

(二)建立动态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

其次,要建立动态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从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的内部必要性来看,建立财务会计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加强财务安全性的需要,从外部必要性来看,面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竞争环境和需求多样化的消费者,建立健全会计风险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建立动态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和简洁性原则,采用及时更新的数据,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用财务指标数据的方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提前告知经营者,并积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

第三,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会计法律的规定,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相关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企业内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一种监督,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降低企业会计风险,就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建立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相互监督功能,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理、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加强培养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

要加强培养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位优秀的员工必备的素质,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实现盈利的最基本条件。职业道德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解释,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行为;而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相关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提高技能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也可以通过自身阅读相关会计书籍,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最终降低企业会计风险。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市场经济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9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金融风险的新特点

金融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金融行业而言,其存在普遍的风险因素,一旦金融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不及时,就会使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从而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通常而言,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较多,如市场环境因素、金融企业自身因素等,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就存在多方面的引发因素,国际市场的资本集团人为进行金融操作,导致泰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以弥补外资流入,同时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速过高,其不良资产出现了极速膨胀,再加上世界性分工不合理,贸易和货币体制的不平衡性,综合各个方面从而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呈现了新的特点,首先,金融危机的破坏深度和广度更大,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性的经济组织,一旦局部出现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就会蔓延到世界,给世界经济造成关联性的破坏。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的经济收入受到削减,房地产业需求量下降迅速,人们的购买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房地产业的大萧条。此外,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体现在股票市场上,金融危机引发股市暴跌,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倒闭,使得股票市场大受冲击,股市市值蒸发迅速。

2 金融管理中识别金融风险的重要性

识别金融风险是控制金融危机的首要工作,通常而言,在最短时间内及时识别风险的存在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调控,从而把金融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不甚完善,强化金融风险的识别避免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有助于对已经存在的金融危机进行后期修复和调整,维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规范金融风险的识别机制有助于规范金融市场,以应市场变化,同时有利于建立规范化的竞争机制,维持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金融风险识别和政策的完善联系密切,反应迅速的识别机制使政策调整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适应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管理需求。

3 金融管理中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策略

3.1 强化金融市场的资产组成评估

资本是金融行业的核心,充足的资本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而资本不充足则会降低对金融风险的应对能力,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不断恶化。在金融市场中,资产组成结构是衡量资本优良与否的关键参数,因此,要强化对资产组成的评估,侧重于对先进、贷款、固定资产、证券等多种形式的资金进行衡量评估,明确资产的组成形式以及大致数量,并以此评估其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以便于做好应对之策。

3.2 优化资本的准入机制

金融创新条件下金融风险管理要增强资本的硬约束力,资本金的硬约束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金融机构出现承担的风险转化超过资本金,当前资本金消耗殆尽之后,必须进行依法的破产和重组;其次是在金融机构发生破产之前,如果金融机构的风险相对于其资本金过大,监管当局有权限制金融机构开展风险较大的业务,以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降低至与资本金相适应的水平;最后是金融机构应该在统一的风险政策下,依风险配置资本,即进行风险资本配置,作好风险预算。

3.3 建立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

治理机构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原动力,良好的治理机构能够为金融风险的控制提供有利支撑,同时风险管理的量化和控制都应当建立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上。当前建立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是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要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就要健全治理结构,从本质上增强对风险的“硬约束”能力,同时,建立独立的董事制度、内部审计制度,逐步形成以风险管理部门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3.4 完善中介服务

金融机构完善中介服务,可以有效掌握市场经济信息,有利于对风险做出正确的识别和度量,有利于提高风险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但也要重视中介服务所带来的风险性,一旦中介服务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反馈信息的错误性、延时性,甚至会诱导金融机构做出错误的市场判断,从而造成经济损失。银行在金融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从银行信贷的风险识别入手,保证银行贷款业务盈利,以保证银行不会出现贷款亏损,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固性。另外,要突出银行在金融市场的把握作用,保证银行有足够的资产存储量来应对风险。

4 结 语

我国的金融行业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金融危机的强大破坏力,要在金融创新的条件下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提高识别和控制能力,维持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菊华.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0(2).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 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 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 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

1.金 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 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 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

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 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 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

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 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 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配套措施

1.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

(1)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当局应变合规性监管为合规性和风险监管并重,在鼓励法人内部风险监控的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水 平。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将金融监管的重心放在构建各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稳健发展的外部环境上 来,更多地运用新的电子及通讯技术进行非现场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率、呆坏账比例等指标实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 险的快速反应能力。

(2)金融创新方式应以原创型为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有的金融创新多为引进吸纳型创新,技术原创型创新不够,致使已 有的创新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在确定面向新世纪的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我们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 国际主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优势,保持金融技术上的高起点。如果总是跟在别国后面亦步亦趋,模仿仿制,就会失去先机、受制 于人,而且失去金融创新产品先期投放市场的巨大效益,造成亏损风险。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 较小,因此比较可行。

2.进一步完善金融创新的环境。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法制与监管状况构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外部环境,金融 创新同法制与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只能在法律和规章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各种要素和条件的分解与组合,创造出新颖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 具、交易种类、服务项目和金融管理方式,决不能把违法违规行为与金融创新混为一谈。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必须服从金融监管,同时金融监管也应有明 确的边界,不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只要商业银行没有违反管理条例和法律条文,其创新活动就要受法律保护。

金融创新在前,而金融创 新的风险管理在后,在此期间有一个时间差,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一是要加大对已经出台法律的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纠。二是对目前尚缺、配套条 件难以一步到位的个别条款,要通过补充条款予以过渡,规定一定时间必须到位,同时要对金融创新之后所涉及的法律条文适时进行修订,以适应金融创新有序发展 的需要。

3.充实监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将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精通金融业务的员工充实到监管岗位上;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出一大 批懂得国际金融、了解金融风险、洞悉金融创新业务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人才;三是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人员对于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监测、风险处置过程中的监 管权力和责任,并改进监管手段、鼓励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以金融监管手段的创新应对金融业务的创新。

4.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随着金融 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融创新具有国际化特征,一国金融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时通常是鞭长莫及,这就要求各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 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出发,加 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对国际性的金融创新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确保金融创新既有效率,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刘志新:试析金融创新的风险表现与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 2003,(S1)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通用的缺口管理、来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并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提出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即:银行通过加强主平均期限管理、衍生工具对冲等资产负债管理思想,从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一、加强主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由于利率变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使银行保持稳定的利差,也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性。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方法,积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调整的主要思路:一是实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如将长期高成本负债配置给高收益资产、短期负债配置给低收益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对应性。二是实现资产负债的利差最大化,如增加高利率资产占比、降低高利率负债占比、灵活运用浮动利率等,扩大资产负债利差。三是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人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以此来分散、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四是严格控制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等非生息资产的过快增长,同时大力压缩银行不良资产的百分比。

二、借鉴国际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思想

(一)缺口管理。缺口解决的是缺口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管理,化解市场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在一定计划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分析,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优化资产与负债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采取较为保守的缺口管理,使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利率敏感性缺口为零。这时利率的波动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同向变动,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化解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但资产与负债在动态过程中难以实现零缺口,银行也可采取积极的缺口管理。

(二)平均期限管理。平均期限管理指银行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现值的加权平均期限。当固定利率资产平均期限不等于固定利率负债平均期限时就产生了风险。在正期限风险时,即固定利率资产的平均期限长于固定利率负债的平均期限,利率上升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这时,银行可通过减少较长期限资产,增加较短期资产,增加较长期限负债,减少较短期限负债等达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同理,在负期限风险时,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小于负债的市场价格上升幅度,银行可通过增加短期借款,减少短期贷款等措施来达到目的。

(三)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难度加大,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利率波动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通常采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来回避利率风险。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商业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再投资风险,那么银行可买人期货合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损失可从期货市场上得到弥补;而利率上升时,银行会获得收益。相反,在负缺口时,卖出利率期货合约对冲风险。利用利率期权合约对冲风险:在正缺口时,银行可购买看涨期权,当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从而抵销正缺口因利率下降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在负缺口,银行可购买看跌期权,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则可从期权合约中获益,并抵销负缺口因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流动性减少。利用利率掉换对冲风险:通过利率掉换,银行可将固定利率变为浮动利率或将浮动利率变为因定利率,使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匹配,降低利率风险。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市场利率波动受国内、国际的诸多因素影响,商业银行难以准确预见利率的走势,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就应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不断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三、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人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人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侧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利索风险的表外业务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在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发行和二级市场上,利用套期保值技术来规避利率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

市场经济风险范文第5篇

随着证监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于2002年12月1日施行,QFII作为一种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制度安排正式进入中国。本文对QFII出台的背景进行了深入,认为QFII对我国资本市场将产生改善效应、引导效应、纠错效应、效应和介入效应。最后,对QFII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QFII 资本市场

金融自由化

风险控制

一、QFII的经济背景: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必然产物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是中国渐进式金融改革或金融自由化战略的一个必然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推行渐进式的金融体制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金融体制在产权结构、市场结构以及金融产业规模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益明显。在金融业的改革逐步推进的同时,我国也在努力推进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我国的业务规模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但是我国对资本市场的开放是相当谨慎的。我国在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未受较大冲击,其主要因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是基本封闭的,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能实现自由兑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国资本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就象有些学者形象地指出的,“我没有输球,因为我没参加比赛”,但是这种幸运并不是永久性的。封闭不是长久之策,中国的金融体系终究要面对世界竞争。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资本账户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我国经济和金融成长的必然趋势。QFII的出现,正是这种要求的产物,是我国走向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和资本账户下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这个目标的一个中间目标,一种渐进策略。

从国内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的话,我们认为,QFII的出台与近年来我国股市的低迷有一定关系。从1999年到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9月之前,这个阶段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市场交易非常活跃,给经济发展注入了不少活力;但在2001年9月之后,我国证券市场逐渐走向低迷,人们对股票市场的消极预期增强,2002年全年的低迷态势更是十分明显,股票投资收益率也有很大下滑。资本市场的低迷态势与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趋势十分不协调。因此,引入QFII,对于激发资本市场活力,遏止资本市场低迷态势是有一定作用的,尽管我们不应将其估计过高。

QFII出台的第三个重要的背景是中国加入WTO。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所作的有关金融业开放的各项承诺近期要逐步兑现,其中包括银行业的开放(最终允许外国银行业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证券业的开放(允许外国证券公司从事中国股票的承销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交易以及基金的发起)以及保险业的开放(最终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开展保险和再保险业务)。QFII的引入,是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步骤,通过引入QFII,我们有选择、有控制、有目的地引入一定规模的外国资本,实现资本市场的部分开放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局部可自由兑换,这是WTO在金融业开放方面的基本要求。中国历来是以开放促改革,在内部改革压力和阻力增大、各方利益主体矛盾难以消弭、改革推行成本加剧的时候,通过对外开放来促进改革,是我们一贯的秘诀。QFII的引入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也必将发挥同样的作用。

二、QFII对资本市场将产生五大效应

可以说,作为我国金融自由化(包括国内金融体系放松管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的自由化)的一个过渡性的步骤,QFII制度对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未来必定是深远的。具体而言,我认为QFII制度会产生以下的效应:

第一是资本市场结构的“改善效应”。我国资本市场中以散户投资为主,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仅仅占10%,这种资本市场结构非常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容量的扩大和市场稳定性的提高。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机构投资者占整个证券市场的股权比例来看,英国约占75%以上,日本是50%左右。引入QFII,可以大大增大机构投资者在整个证券市场中的比重,这不但可以较快地扩大资本市场容量,而且机构投资者的长远投资和理性投资会增加市场的稳健性,减少资本市场的波动性。美国股票的年波动率在20%左右,而我国股票的年波动率在60%以上。机构投资者增多,对减少波动率有好处。

第二是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效应”。QFII都是在全球有影响的、投资实战经验丰富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来到我国之后,其投资倾向必然会对我国的投资者产生相当大的引导作用,从而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从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瑞银华宝和野村证券的投资倾向看,它们的投资选择基本集中于蓝筹股。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境外机构投资者选择的并非一定是大盘股,但肯定都是行业龙头,可见在初期阶段QFII感兴趣的投资方向是蓝筹股。蓝筹股的普遍特性是具有行业代表性、流通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盈利稳定、派息固定。但是蓝筹股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却在资本市场中长期受到冷落,在沪深股市的价值长期被低估,这可能与蓝筹股大多属于传统行业的骨干、盘子大、缺乏想象力有关,而境外机构投资者对蓝筹股的青睐,必将使蓝筹股在股市中的遭遇有所改观。

第三是金融监管中的“纠错效应”。QFII的引入对东道国金融监管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境外投资者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本供应者的预期投资回报,因此从利益驱动的角度来说,境外机构投资者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寻求投资利润的机会。当东道国的政府金融监管、外汇管理机制、证券市场游戏规则、托管银行管理制度等方面出现漏洞的时候,境外机构投资者就有可能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投机性活动,获取投机利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QFII的投机活动虽然有可能带来一定风险,但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纠错”机制。它逼使金融监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和证券市场管理者及时修补“漏洞”,逐步将相关监管制度严密化、监管规则规范化,同时不断提高监管行为的有效性。在QFII的投机性投资活动和监管者的监管行为之间,永远存在着这样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俗语说“水涨船高”,随着QFII纠错功能的实现,我国的资本市场规范性和金融监管水平也必将得到提升。

第四是金融运作和证券投资中的“学习效应”。实际上,一个国家金融业开放的过程,就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向国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学习过程,外国金融机构给东道国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国内投资者从学习国外金融机构的投资理念中,逐渐学会如何判断金融市场的趋势,学会如何从经营业绩、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公司内部机制等方面遴选和甄别不同成长前景的公司,学会如何进行资产组合和资产管理以提高投资回报率,学会如何进行金融创新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投资收益。获得我国QFII资格的都是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它们在资本运作方面具备长期的全面的全球性经验,国内金融机构必将从中汲取宝贵的营养,学习到有价值的投资理念。

第五是公司制度变迁中的“介入效应”。国际经验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从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美国,机构投资者一般通过“关系投资”和“过程投资”两种形式参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关系投资”是指投资者作“耐心股东”,从财务评价和公司治理两方面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获得长期回报。机构投资者积极介入企业管理,参与到企业的财务、人事和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当中。“过程投资”指机构投资者一般不干预企业的管理决策,而是着眼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实施反映股东价值取向的治理活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达到双方福利的同时增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降低了“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根本改变,从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而同时,机构投资者也通过介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改善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从而在弥补监控成本之余获得更多回报。我国引入QFII之后,国外机构投资者必将对所投资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对我国企业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正面效应的显现并不是没有条件的。我们一方面将QFII看作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助推器,另一方面,我们又应该对QFII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估计,尤其是要加强监管力度,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QFII并不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救命稻草”,在引入QFII促进金融业开放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快金融业内部改革的步伐,尤其是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改革,同时为国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和国内民营资本平等参与金融业竞争创造制度条件。三、QFII制度的国际经验与资本市场风险控制

新兴市场中,有许多国家在9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其中包括拉美的巴西等国,东亚的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南亚国家印度等,我国地区也于1990年12月28日公布开放外国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台湾股市。应该说,QFII的引入,对于促进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对于东道国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提升与改变、对于东道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和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与规范化、以及对于东道国金融人才的培育等等,都会产生积极的。

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引入QFII的经验表明,我们千万不要将QFII当作本国资本市场的“救命稻草”。这基于三个理由:第一,在引入QFII初期,由于国内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大量系统性风险,境外机构投资者会持观望犹疑姿态,因此所引入的QFII规模必然是有限的,对其作用不应作过高预期。第二,尽管大部分国家引入QFII之后引起相当规模的外资流入,从而对本国资本市场产生积极效应,但是也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QFII进入初期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作用,QFII介入股票有可能产生不盈反亏的情形。1991年4月QFII正式进入台湾地区股市,但是QFII介入的股票跌幅超过投资者预期,可谓亏损惨重,截止到1993年10月进场外国资金累计亏损36%。但到1994年8月,由于基本面利好的刺激,外资概念的股票才恢复涨势,QFII平均获利率达到42.12%。第三,外国机构投资者的目标与东道国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并非一致,对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对于外国机构投资者,它们所关心的是满足资金来源国投资者的收益回报要求,这种强利益约束和利益驱动导致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即国外机构投资者有可能利用东道国在资本市场监管和游戏规则方面的漏洞和缺陷进行投机性的投资行为,这些行为会对本国资本市场带来比较大的负面作用。

但有些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持一种过分的担忧态度。他们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项目的过早开放,这种观点虽然并非没有道理,但无疑是非常片面的。新兴市场资本项目的开放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次序和路径选择、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行为的规范化改革、自由化过程中的政府监管和宏观经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从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次序和路径选择来讲,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之所以在资本项目自由化之后出现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是因为其激进式的自由化策略导致国内经济政策衔接不力。资本账户自由化必须遵循一定的次序,不能一蹴而就。许多实证表明,不同国家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国内金融自由化、经常账户开放、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不应一概而论。经济学界的共识是,资本项目本身的自由化应该是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先长期证券投资,后短期证券投资;先放开资本流出,后放开资本流入。我国资本市场的自由化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路径。南锥体国家中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但因其采取激进的自由化策略,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难以与金融自由化进程匹配,从而屡次引发金融危机。

从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讲,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弊端,这些弊端是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内在根源之一。东亚金融体制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政府在金融体制中的主导作用;金融体系的产业工具性质;广泛的信贷配给现象;不透明不明确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扭曲的银行——关系。这些特征增加了东亚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有人把东亚金融危机仅仅归结为资本项目的过早开放,这是有失公允和全面的。

从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控制的角度来说,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需要严格的初始条件和国内宏观经济背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对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有重要意义,其中经常账户平衡性、产出增长率及其源泉、投资效率和投资方向、通货膨胀、外债规模及其构成、稳定性、财政平衡状况等,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要素;对这些宏观变量的审慎控制和良好管理,会给金融部门的运作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从而保证在推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尽量降低金融风险。

所以,那种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引发金融危机的观点是不全面的。QFII制度,是一种渐进的有控制的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策略,东道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控制资本流入的规模、投资比例、资本在东道国停留时间等,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等也有严格的要求。QFII制度是与审慎的渐进的金融自由化策略相匹配的。只要东道国掌握好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控制好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同时稳健进行金融机构改革,避免金融动荡是完全可能的。

王曙光:《自由化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证监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12月1日。

封文丽:《QFII:中国证券市场深度开放的制度选择》,载《当代财经》,2003年第二期。

王群:《QFII制与中国证券市场》,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

沈悦、王书伟、吕婧:《初次开放资本账户:国际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载《改革》,200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