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做好贫困户疫情防控工作,自正月初七开始按照要求到岗到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积极参加村里卡点值班,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贫困户家庭场所消毒,为每个贫困人口配发口罩940个、消毒液41瓶、入户宣传疫情防疫知识41次,为6人申报疫情补贴。

2、积极开展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调查摸底,全面摸清贫困户劳动力信息,统计上报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人员信息、2020年水南村共有28户40人贫困户在省内、市内、县内务工,对符合条件的11人申报转移就业交通补助。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清单整理户袋及村档资料、扶贫工作队制定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制定和优化调整2020年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3、根据“泾县2020年农业特色种养到户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积极入户宣传摸排,经贫困户申请村级评议、公示、申报完成9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汇总上报,雨露计划2户、家庭医生签约20户39人,申报B级房屋维修8户、危房改造4户。

4、强化各项整改。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国家和省考核反馈等各类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进落实问题整改。经过认真自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方面梳理出11个问题,制定出11条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整改并将长期坚持;国家和省考核方面梳理出15个问题,制定出15条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整改并将长期坚持。

5、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为更好开展工作做好准备。一年来本人先后参加了全省局气象部门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局组织的扶贫业务培训。8月份参加了县扶贫局组织的全县贫困户受洪涝灾害影响检查、督查,11月赴淮南市参加了全省脱贫攻坚市级交叉互查考核。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非洲猪瘟今年8月传入我国境内后,市扶贫局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局领导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移民乡镇和联系村收集整理最新非洲猪瘟疫情动态及相关信息,及时监控,及时防控。严格应急值班制度,确保防控期间信息畅通。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疫情防控认识

一是加强对移民群众和贫困户从事生猪养殖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二是局全体帮扶干部深入移民乡镇、联系村就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全面禁止泔水喂猪、全面禁止生猪放养、加强日常消毒和监测及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全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当中。三是加强对移民养殖户的关心,及时将移民养殖稳定情况向农业农村局沟通和汇报。四是形式多样宣传。进村入户对养猪户进行宣传,给群众发放宣传单,提高群众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认识。并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微信、政务微博进行多次宣传。

三、严格落实值班值守

做到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指挥体系有效运转,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处理,及时上报。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基层党建工作部署,“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创建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活动开展情况

一是疫情期间保障片区环境秩序。在疫情期间,“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对小区的进出口设立卡点,并安排人员值守。要求辖区内社区居民凭通行证登记进出。对社区内居民进行上门走访调查,要求居民做好居家防疫。

二是创建文明城市,开展“治脏、治乱、治堵”行动。“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定期对**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深入开展片区内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清除违规种菜、绿化带内陈年垃圾、彻底清理楼道乱堆乱放,小区内公共地方乱搭乱建;全面清理片区内“牛皮癬”小广告,对“乱贴乱画、乱挂乱拉”现象进行长效管控;对片区内的楼道、外墙小广告、电梯内牛皮鲜进行清理,对乱打小广告现象进行举报,对乱贴小广告进行联合治理;对沿街铺面占道经营、小区过道堆积杂物、积存废弃物等进行清理,保持街道畅通。

三是开展关怀党员送健康活动。“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联合**社区党委、科协、县卫健委于6月23日上午举办“连心共筑防疫网,关怀党员送健康”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参加党员60余人。党员自带最美花卉一盆参与社区花卉展示,探讨和交流养花经验,以陶冶情操的同时达到提高送花技术的目的,最后分别评出三个等次的奖项,并为评选获得者颁发奖品。

四是开展宣传人口普查宣传活动。11月16日,“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成员单位统计局,在社区开展了宣传人口普查查表登记启动仪式,现场有群众30余人参加。通过宣传,调动群众参加人口普查的积极性,为完成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添砖加瓦。

五是开展公共绿化地及停车场的卫生整治。“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片区共有老林业局宿舍、老人民医院宿舍、宁安小区共计3个小区和一个未硬化的空地。因为空地未硬化建设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垃圾乱丢、乱停车现象严重。一是联合社区要求物业做好定期垃圾清理,保持环境整洁。二是向有关单位及时报告,做好停车坪车子乱停乱放治理工作是树立宣传牌,严禁向未建设空地内乱扔乱倾倒废弃物,提高社区居民思想认识,宣传保持美化亮化工作重要性,提高居民生活品位,爱护清洁卫生的环境。

二、经费保障情况

“心连心”第二联合党支部总拨款数5万元,其中:1.城镇扶贫专项经费2万元。由5个成员单位共同支付,已及时足额给**社区;2.党建专项资金3万元。牵头单位**拨出1万元,团县委、统计局、气象局、工行各拨出0.5万元,已及时足额给**社区。

三、工作成效

1、疫情期间,严格做到每户居民每两天出门采购一次日用品,保障片区秩序,坚决做到居家隔离,打好防疫攻坚战。

2、全面清除违规种菜、绿化带内陈年垃圾、彻底清理楼道乱堆乱放,小区内公共地方乱搭乱建、片区内“牛皮癬”小广告小区过道堆积杂物、积存废弃物等,还社区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3、通过“连心共筑防疫网,关怀党员送健康”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意识,通过评选最美花卉活动,为社区老年人生活增添文娱色彩。

4、开展宣传人口普查宣传活动服务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系列工作,完成好党委政府交派的各项任务。

5、还**社区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公共绿化地及停车场,提高了居民生活品位,倡导爱护清洁卫生的环境。

四、不足和问题

一是党务工作开展的力度还不够,缺乏活力;二是党建活动开展得不够丰富多采,形式单一;三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学习。

五、下一年工作计划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把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作为培训学习的重点

2、继续加强党支部的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找准切入点,把党建和服务社区居民高度融合。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一)农业招商和农业园区建设

上半年共上报农业招商项目22个,确认到位资金28477.5万元,列B组镇街第一名。在建的乐汶设施农业项目,西边钢架19000平方米设施大棚共栽植蓝宝石、阳光玫瑰两个葡萄品种5000余棵;东边16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取暖管道已安装铺设完毕,目前30000多棵西红柿已结果;马埠民福源羊肚菌项目,已经建设完成200个高标准大拱棚,其中160个已种植菌株,长势喜人;北京三润公司高标准设施大棚项目,目前主要是电线杆、果树等清障工作。中铁11建冷链物流项目已经签约,正在选址,中化农业万亩粮食标准化基地等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

(二)“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业龙头企业创建

“三品一标”考核认证12个,分别是:

1、无公害认证5家:正东村富士园大樱桃、苹果,前寨子村大樱桃,郭庄村蓝莓,东赵村罗非鱼;

2、绿色认证1家:北石村沣莹小麦;

3、有机认证6个:安东食品王颜子基地3个,绿源食品北石、红庙基地共2个,冯楼村凤栖苑茶行1个;

4、农业龙头企业创建:泰安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和第三方完成了现场评审和初验,全市共10家,我镇2家,晟旺牧业以及和瑞丰农业科技。

(三)圆满完成了前寨子樱桃销售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

根据主要领导指示精神,自5月6日起至5月31日,先后历时26天,配合武镇长、张主任以及抽调专班人员,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对东三省、湖北等重点疫区人员落实核酸检测、其他省区人员亮码、测量体温、登记、消杀等措施,圆满完成了樱桃销售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

(四)0.5万亩和0.33万亩高标农田建设工作

0.5万亩高标农田建设项目目前新打机井9眼、埋设暗管22800米、新修2条机耕路2360米已完成路基处理;0.33万亩高标农田建设项目目前埋设暗管13500米、40个维修机井已更换水泵18台、两条机耕路正在处理路基。

(五)完成了小麦直补审核上报

依照上级文件要求,严格程序,按照农户自报、村委会组织丈量审核、公示、上报程序,已初步完成了2021年全镇13691户82114.72亩麦田面积的审核工作,已完成第一次镇村两级公示,下步主要是镇级抽样和村级复核,同时完善材料,适时上报市农业局。

(六)2021年小麦政策性保险工作

目前小麦参保户数11344户,参保面积70318.2亩,完成比例85.03%,同时对有机蔬菜和设施农业种植户进行了投保宣传。

(七)完成了小麦统一供种统计、核实和上报

全镇完成小麦统一供种44.26万公斤,涉及小麦种植面积6.3万亩。

(八)粮食生产“十统一”和“托管”服务继续深化提升

在原有“十统一”镇级服务点1个、村级服务点11个的基础上,新发展益发、鲁裕、盛鑫、胜安4个村级点,镇村级服务点达到16个,为我镇粮食生产“十统一”插上了翅膀,先后多次迎接省厅和泰安、肥城各级组织的视察指导和现场观摩。全镇2020年度累计完成“十统一”服务面积25.78万亩,“托管”服务累计完成2.4万亩。

(九)“汶阳田”农高区科技示范持续推进

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夏辉双北合作社武海荣承接玉米大豆带状轮作及套种试验,成功完成优质小麦筛选育种实验,以乐汶设施农业和红庙埠村为龙头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正全面规划、有序建设,“汶阳田”资源优势携手农业科技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情监测

协同市农业执法大队进行了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对有违法疑问的2个农资业户进行了执法检查,安排了5家合作社、10个大户、2个检测室作为迎检点。今年以来采集土样36个,农业污染源定点调查上报12次,采集蔬菜、瓜果农产品农残检测样品85个,做到了农产品安全监管全覆盖。同时,市局分配我镇的60盏杀虫灯已完成规划设计,既要保证病虫防控需要,也要保证迎检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近期开始安装。

(十一)加强了农业科技培训

今年以来年举办“十统一”、“托管”、无人机、植保、水肥一体化、质检等培训班20余次,参加学习达到了2000多人次;遴选科技示范户30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项,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为发展高效农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二)完成了扶贫保户、包村以及党委、政府和市农业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2021年的工作计划

(一)农业招商、农业园区建设和对上争取

农业招商在加快乐汶设施农业、马埠民福源羊肚菌和北京三润设施农业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引进3-5个高效农业项目,全年上报农业招商项目20个以上,确认到位资金3亿元以上。对上争取项目主要有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粮食生产“十统一”和“托管”专项资金等。

(二)“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业龙头企业创建

完成15个“三品”认证,标准化基地认证完成2家以上,泰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创建完成2家以上。

(三)完成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和设施农业政策性保险,确保完成任务。

(四)充分利用1个镇级点和16个村级点,促进我镇粮食生产“十统一”和“托管”服务继续深化提升。

(五)尽快完成0.5万亩和0.33万亩高标农田建设任务,根据市局要求启动2021年高标农田建设工作。

(六)持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情监测

(七)继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八)继续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严格各项惠农补贴发放程序,避免虚报、漏报现象,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认识。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优质肉猪、肉牛、肉羊和奶水牛四大基地,紧紧抓住生猪市场好、国家扶持力度大和群众养猪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狠抓扶持政策落实、科技推广和行政执法,促进了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09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回顾

(一)主要成效

——畜牧生产发展态势强劲,存出栏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预计实现肉类总产23.2万吨,畜牧业产值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0%。生猪存栏216.57万头,肉猪出栏225.38万头、猪肉产量19.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4%;、 7.4%和11.78%。牛存栏60.08万头,牛出栏14.05万头,牛肉产量1.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5%、8.16%和16.57%;羊存栏40.63万只,羊出栏23.86万只、羊肉产量0.54万吨,存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和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62%和12.5%。家禽存栏539.62万只、家禽出栏760万只、禽肉产量1.69万吨,禽蛋产量9727.8吨,同比分别增长5.49%、10.8%、8.3%和2.42%。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

——产业基础得到夯实,发展后劲增强。2009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5家;民营种畜禽场18家,新增12家;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78户;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建设稳步发展,示范村165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11个,养牛小区9个。XX年-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的1310万元,扶持78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拉动社会投资近6000万元;全市72个乡镇883个行政村动物防疫配备了冷藏设备。随着产业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防疫冷链体系初步得到了健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为加快全市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畜禽养殖模式有创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在畜牧部门的协调下,农村信用社通过“找路子、出点子、送票子”支持尹家坝养殖小区以“信用社+养猪协会+农户”养殖模式发展生猪生产取得成功。信贷支持规模养殖新模式得到了省委白恩培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腾冲县推行“正大畜禽一条龙”养殖模式,2009年3户养鸡示范户实现销售收入210万元,纯收达12.3万元。按照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的《关于加强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加快全省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市县(区)畜牧局正在寻求与正大集团更大范围的合作。

——挖掘培育了全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品种,扩大了**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2009年,我市加强了与省农大的技术合作,以市种猪场为载体,以遗传资源保种场项目建设为支撑,扩大了**猪的选育。目前该场已选育纯种**猪408头(能繁母猪386头、公猪22头),共九个家系;已向社会提供纯种**猪216头,优质二元杂母猪1217头。同时加强了奶水牛业基地建设,通过选育扩繁及相关试验研究等工作,“槟榔江水牛”于2009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公告,结束了我国无河流型水牛的历史。目前在腾冲县建立了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个,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2个,100头以上的养殖示范村6个,水牛奶产量2009年有望突破XX吨。通过挖掘培育全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腾冲槟榔江水牛”品种,扩大地方优质猪种“**猪”的选育,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全面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部门服务职能增强。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局积极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五县区的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年底前可全部结束,基本建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技术支持、执法监督三大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全方位搞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1、抓好疫病防控工作,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兽医工作方针,抓好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畜禽强制免疫工作,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据统计,全市春秋防期间累计免疫猪瘟1350.58万头、猪蓝耳病293.5万头、猪牛羊口蹄疫免疫472.15万头只、禽流感599.82万只。平均免疫密度达85.85%、71.86%、78.93%、67.29%。二是认真对基层春秋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督促检查落实保政办发[2009]64号文件精神,层层签了防疫责任状。三是根据市政府对动物疫情测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在五县区建立了周边动物疫情测报网点,适时掌握市外疫情动态,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堵。今年获取重大疫情信息四起,收到了提前防范的明显效果。四是认真组织开展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2009年共完成疫情检测3089份,完成免疫效果检测4144份,完成病原学监测采样送检527份,完成专项病监测采样送检172份。五是配合市人大农环委到五县区对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自去年9月以来,已连续15个月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共3页,当前第1页1

2、抓市场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监管。今年全市共开展畜禽产地检疫149.38万头只羽,检出病畜308头;畜禽屠宰检疫45.67万头只羽,交通运输监督检查生猪5225车次、20.51万头,牛1220车次、1.21万头。二是切实加大饲料、兽药安全使用等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今年,全市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184人次,对32个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厂、82个肉类销售市场、72个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检查,共检查兽药、饲料经营户562户,整顿市场297个次。三是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2009年共完成兽药质量抽检120批,检验120批,合格66批,合格率为55%;完成饲料产品抽样送检80批,检测120批(含德宏州送检40批);对23户养殖大户、重点户使用的饲料进行库房内抽取饲料样品,进行违禁药物抽样送检30批;动物性饲料产品抽检5批;饲料标签抽查109个,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及莱克多巴胺检测200份,圆满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四是及时开展生鲜牛奶生产、鲜奶收购加工、饲料生产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按照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部署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全力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面达到100%,取得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保证了全市生鲜牛奶和奶制品的安全,保障了牛奶市场的平稳供应和奶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五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全市共查处各类畜产品流通经营违法案件52起,罚款123738元。通过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对畜禽贩运户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保障了畜产品交易顺畅流通。

3、抓其它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积极协助省农业厅、省奶协会在腾冲召开“云南奶水牛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我市向大会提供交流论文5篇,展现了中国唯一的河流型水牛资源;协助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在腾冲召开“槟榔江水牛现场审定会议”。6月14日腾冲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初审,7月11日正式通过国家审定。二是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在系统内认真组织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贯彻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是以推进机关“三力”建设为切入点,严格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四项制度”;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四是认真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献爱心活动。今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局党组及时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解囊相助,踊跃捐款,全局系统共筹得救灾款和特殊党费63392元,为灾区的灾后重建尽了一份力。11月份又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及时将2050元善款送到扶贫点的贫困户手中。

4、抓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全市畜牧业发展。一是落实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能繁母猪补贴(按100元/头的标准)已下达各县区,可望在11月底以前兑现结束。二是XX年年完成母猪保险19.55万头,参保率达90%以上,2009年度的母猪保险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中。三是落实生猪良种补贴政策。指导施甸县按照省厅的要求,组织实施了160万元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四是落实了腾冲、昌宁两县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五是落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扶持政策,XX年—2009年度投入1310万元。通过落实兑现中央、省、市等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5、抓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推进了全市畜牧产业化进程。截至11月底共争取到中央、省畜牧兽医专项扶持资金3402.32万元。其中:①省级畜禽商品基地、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项目资金215万元。②2009年施甸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资金300万元;③2009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510万元,目前实施方案已批复;④2009—2009年中央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50万元;⑤中央财政扶持低温冰雪灾害恢复畜牧业生产资金100万元; ⑥省级动物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91万元;⑦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195.32万元;⑧中央省市2009年度能繁母猪补贴1741万元。通过上述畜牧兽医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与国际小母牛组织、正大集团等的合作,有力地推进了畜牧产业化进程。

6、抓好畜牧科技术推广,提高了畜牧科技含量。为规范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的选址、规划、猪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污物处理等建设标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并下发了《**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结合“科技帮扶”工程的实施,采取结对帮扶、驻点指导等形式,重点开展了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奶牛科学饲养、饲草饲料开发利用、牛的冻精改良、猪的人工授精等畜牧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了畜牧科技含量和养殖效益。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引进推广良种猪21545头(其中:良种母猪20925头,良种公猪620头); 开展牛冻精改良30681窝(其中:黄牛改良10527窝、水牛改良19344窝、奶牛810窝);开展生猪改良43.56万窝,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8.3万窝;完成农田种草11.08万亩;推广青贮饲料49.72万吨,氨化饲料11.66万吨;辖区饲料企业生产配合饲料7500吨,推广配合饲料18.52万吨;派出科技人员200名,重点挂钩帮扶30个新建科学养畜示范村,500户养畜专业户,20户龙头企业。共3页,当前第2页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全市畜牧业虽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呈现出一些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畜禽养殖方式总体上落后,畜禽养殖仍是一家一户散养为主,科学饲养水平偏低;二是畜禽品种多乱杂,畜禽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对路,效益差;三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讲还比较薄弱,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四是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加之畜牧养殖用地难解决,以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五是市内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 产品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畜产品仍然以活畜外销为主,畜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