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开学教育

小学开学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开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开学教育

小学开学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也很不稳定,那是因为他们还没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他们主要凭借具象思维、感性思维以及简单的逻辑推理等思维方式来观察周围他们觉得好奇的事物,但这种观察方法比较笼统,也不够精确。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培养他们基本的学习技能,引导他们快乐、主动地学习,激发他们的智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同时,这也会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品行发展、个性塑造等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利于加快小学德育教育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小学生要懂礼貌,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也能够直视自己的缺点,要敢于大胆地展示自己,要鼓励他们积极地和同学、教师交流,以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并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可以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动、喜欢集体活动这一特点,开展“六项竞赛”等各种集体性的行为规范的竞赛,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集体”的概念,逐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明白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班级的荣誉也是个人荣誉的一种表现方式,个人要努力为集体争光,要努力为班级的荣誉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损害集体的利益,要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集体荣誉感。这种集体荣誉感的培养是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我们可以在学校建立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事实证明,将大的奋斗目标化为一条一条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接受到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成为少先队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很骄傲的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开展一些简单可行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关于道德的情景和一些具体的范例,以帮助队员更好地理解道德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每得到一枚奖章都会产生莫大的喜悦,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设置一些具体的活动,例如,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三、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借助课堂这一主战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引申,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导行目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建立起多维的课堂交往结构。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样也能满足他们与人交往的欲望,这种自我教育和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应有的德育知识,也能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总而言之,小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即概括水平差,对德育的理解还是比较表面的、肤浅的。因此,教师要设置道德情境,在课堂上把一些课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例如,体育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通过拼搏树立起信心与勇气,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进而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自觉、刻苦、坚持与勇敢的学习精神。

四、循循善诱,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的小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大声批评而感到害怕,这会导致他们不敢或者不愿再和教师进行交流。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和他们多讲道理,多开展以美好的、先进的人和事物为主要内容的说服教育,并通过多表扬、多关心和多呵护来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切不可增添他们的痛苦,要循循善诱,要让他们能够慢慢地接受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五、建立校内、外德育规则,开展德育规范活动

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能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深刻地体会到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例如,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上、下学路上的小摊卖的零食是不卫生的,是对人体的成长有害的,是不能随便买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交流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及时为别人提供帮助,如帮助小朋友和老人过马路等。

六、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在小学德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以活动为主线,开展“家长+学校”模式的活动,把家庭和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师上门家访制度、家长学校对话等制度,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家长会,如组织家长参观校园、和学生一起听课、评论校风和校园管理等“双边”活动,以拉近学校和家长的距离,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密切了,德育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再从外部调节到内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所以,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余志权.小学德育[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许元新.江苏教育[M].江苏教育报刊社出版,2005.

3.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4(01).

4.刘慧.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01).

小学开学教育范文第2篇

1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轮滑教学的作用

1.1有助于小学生生理发展

通过开展小学轮滑运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质更加健康,实现脑部健康发育等。轮滑运动具有一定的强度,小学生如果能够经常参加该项运动,则可以显著改善其心肺功能,促使其四肢与躯干力量等得到显著增强,并实现身体协调性与平衡能力的持续提高。而且不同的轮滑运动的方法,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面,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轮滑运动过程中,要求小学生的平衡协调与肢体反应配合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强,进而能够较好的锻炼小学生以上方面的能力,促使其小脑及大脑发育获得良好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益智性。

1.2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发展

小学生通过参与到轮滑运动中,能够较好的提高胆量、增强自信,并实现注意力与表现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轮滑运动中,小学生为完成动作通常会加快速度,而速度过快时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因而要求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胆量,能够帮助其较好的克服心理恐惧等障碍。同时,在最初学习轮滑运动时,小学生需要他人帮扶才能完成,然而一段时间后可以独自站立并滑行,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克服款呢的信心,对于其体验成功较为有利。此外,轮滑运动的速度相对较快,要求小学生必须要保持注意力专注,以快速做出动作变化和应对突况,一旦注意力分散,有可能导致动作失败或造成运动损伤。同时,在轮滑运动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利用其动作、表情等表达出其情感,要求其必须要具有较好的身体动作表现力,因而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

2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轮滑教学的策略

2.1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体育等实践技能的学习等,均需要教师为其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切实推动小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增强。要求教师在开展轮滑教学时,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运用优秀的榜样人格形象,引导学生参与轮滑运动实践,并充分发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以榜样作为要求自己的标准,及时修正错误认知,引感层面共鸣。教师可以多向学生介绍轮滑领域的体育名人,将其优良的体育精神与良好品质作为激励小学生学习轮滑运动的重要力量。比如,教师可以将著名轮滑少女苏菲浅的故事介绍给小学生,8岁时接触轮滑运动,13岁时已经多次获得轮滑世锦赛、亚锦赛冠军,并且获得2011年入围最佳非奥运运动员奖候选名单,在轮滑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通过为学生树立学习轮滑运动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该项运动的自信心。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和体会,才能较好的领会轮滑运动的技术要领,充分感受轮滑这一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与趣味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将自身作为学生学习轮滑运动的榜样,不仅为学生做好动作示范,而且在教学时可以将自己对轮滑运动的理解和学习过程及经验等分享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以此推动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轮滑运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从学生当中选树学习榜样,以轮滑技术相对较好以及进步相对较大的学生作为榜样,要求其在全班学生面前传授其学习轮滑的经验,促使其他学生可以较好的汲取他人经验,运用于自身对轮滑运动技术的学习,以此促使学生学习轮滑技术效果的不断加强。因此,通过为学生树立名人榜样以及从学生身边树立师生榜样等方式,能够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轮滑运动,不断提升体育轮滑教学的效果,发挥极大的支撑作用。

2.2运用游戏化方式开展轮滑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各类游戏的感兴趣程度相对较高,教师如果应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将轮滑运动与学生所喜爱的游戏相结合,能够极大的丰富教师开展轮滑教学的方式。通过实施游戏化轮滑教学,可以较好的缓解师生的教与学的压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讲解和示范轮滑技术,有助于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更好的学习轮滑技术,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轮滑运动的热情,促使其练习的积极性不断加强,以此保持其学习自信。同时,通过合理采用游戏化方式教学,有助于突破轮滑教学存在的重难点问题,使得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在参与游戏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较为便利的进行经验交流和相互配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以及开展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比如,轮滑基本滑行是学生学习轮滑技术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轮滑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进行基本滑行时,学生是否能够做出规范化的滑行动作,会对其动作优美程度带来直接影响。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基本滑行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参与热情相对较低,导致学生滑行基础较为薄弱。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着力推动基本滑行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具体来说,在要求学生降低重心位置进行滑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横杆,此时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大都不会再觉得基本滑行较为枯燥乏味,而是会在滑行中思考如何纠正自己的动作。通过该种简单的游戏设置,使得学生练习基本滑行的惰性得到了极大的环节,同时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存在的抵触情绪,使得开展轮滑教学的氛围更好。再如,教师可以开展接力过桩游戏,在对游戏规则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游戏当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裁判员与指挥员的角色,促使轮滑教学高效开展。在练习过桩技巧以及滑行方式与接力动作等方面,不同学生个体间均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受此影响,在练习中学生之间相互进行互动交流的动力才能够得到显著加强。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通过采用游戏化的轮滑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并不断提升学习该项运动的技巧与能力。

2.3运用表演方式巩固教学实效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表演欲,在掌握一定的轮滑技术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学生练习正蛇、正剪等技术动作。学生在掌握此类具有观赏性的轮滑技术动作之后,更加容易产生表演的欲望,而学生通过动作展示的过程,可以对其轮滑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巩固。一方面,通过实施轮滑项目表演教学,可以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自信,使得学生在每次练习的过程中,都会挑战自我,每一个成功的学习动作,都需要经历多次的失败,但是只要能够成功,付出再多失败也具有价值。除此之外,学生通过表演过程为他人提供示范,与他人展开动作交流等,有助于实现共同提升。在顺利完成一个技术动作之后,能够给全班其他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也有助于增强其他学生学习轮滑运动的信心,进而带动全班学生轮滑运动水平的提升。比如,在开展轮滑项目教学时,对于掌握轮滑技术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公开对其进行表扬,并准备一些具有激励和教育价值的小礼物,以此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轮滑运动的兴趣与热情。针对还需进一步提升轮滑技术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引导,促使其认识到学习轮滑运动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学习重点,并突破教学面临的难点,要求教师应耐心指导,并就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进行纠正。除此之外,由于轮滑技术的表演性特点非常显著,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多名学生表演同一技术,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轮滑技术动作的理解,提升掌握效果。针对学习轮滑技术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其分享其学习该项运动的感悟与心得,以此不断强化学生个体间的沟通交流。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轮滑技术动作的表演,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轮滑技术的练习,以此促使学生实现自我反思,并着力提升学习该项运动技术的能力。

2.4开展个性化轮滑项目教学

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个体学习体育技能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别。尤其对于轮滑运动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肢体协调性和一定的体育素养。但是,不同学生个体实际学习轮滑技术时,学习水平存在明显差别。开展轮滑教学对于师生共同成长具有显著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和生生间的配合,并且要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密切关注,并结合学生个体实际,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轮滑训练。要实现这一目的,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轮滑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对班级学生学习轮滑运动基本情况的了解,进而能够针对学生个体,更好的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使班级学生个体及班级整体的轮滑运动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更好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比如,在开展轮滑教学时,可以发现一些学生下肢耐力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因而可以重点学习速度轮滑;有的学生上下肢较为协调,反应较为灵敏,并且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因而可以自由的练习轮滑运动;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知道如何进行相互配合,战术思想相对较强,因而可以练习轮滑曲棍球运动。针对身体素质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师可以据此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对轮滑运动的学习,实现轮滑技术水平的共同发展提升。如在最初学习轮滑运动时,如何控制重心是最为紧要的问题。如果重心过高会增加摔跤几率,甚至会出现后仰情况;如果重心过低,则有可能产生坐着滑的情况,导致动作缺乏欣赏性。此外,有的学生转弯动作较差,无法把握转身时机与抬脚高度等。教师在指导学生技术动作时,一方面要注重动作纠偏,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对学生自学与领悟能力培养,促使学生轮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2.5遵循科学规律开展轮滑教学

小学开学教育范文第3篇

当年,我们走进新课程时,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身为教师的我们,既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论证者。教材不是我们的行动纲领,只是行动的载体,而教材背后所承载的那些理念才是真正的纲领。在实施“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是把眼光放在挑剔教材的局限性上,而是把视野打开,我们将会发现,“三生教育”活动的广阔空间和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下面,我就将自己这几年来在学校内有效开展“三生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

有了正确的理念,我们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先对“三生教育”的理念进行认真思考和甄别。我个人建议,作为指导开展“三生教育”活动的教师,您应该先记住:您不仅是老师,更是导师和陪伴者;“三生教育”并不只是让您去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去体验的“;三生教育”最终所期盼的结果决不仅是学生从您这儿学来的,更多的是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中习得的;如果活动永远只局限于课堂上,那肯定是达不到“三生教育”预期的效果;永远不要低估学生。二、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1.选题

结合“三生教育”理念和“三生教育”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主题,将教育活动由课堂引向课外,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的联系,缩小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桥梁。例如,我们结合五年级“三生”教材中生命单元第一部分“我们的成长”开展的两个实践活动“我的家族谱”和“文明清明节”,就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他们自己去观察,去记录,去经历,去思考,最后很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这些效果真不是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达到的。

2.制定活动方案

一份考虑周全,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是活动成功的保证。确立了活动主题后,我会对活动时间、活动场所、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和任务以及安全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预设,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来设计,但教师一定要把关。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设计方案时一定要在活动中为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留足空间,允许学生结合活动主题形成自己的小活动方案,同时,教师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细致的考虑。

3.培训宣传

方案设计好后,一定要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刚开始时,要让学生明白一些必须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教会他们一些必要的方法,比如,开展活动前,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小组,并召开小组会,共同商量如何分工,如何行动;开展活动时,如何利用纸笔、相机、DV等工具留下原始记录;如果需要家长的帮助,也应和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达成共识。多次开展活动后,学生一般就很有参加活动的经验了,但仍然需要把活动内容和任务进行具体的安排。每次活动不能忽视的是安全教育,一定要时常提醒。

4.实施活动

活动的组织实施最好以小组为单位,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与分享。实施过程中,要定期让小组进行汇报,以便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的信息来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同时,注意不要轻易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时候,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整个过程中,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学生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

5.及时总结,提供展示的平台

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体验历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活动的得与失,有的甚至可以形成一份活动报告。最后,我们还应为学生的活动成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比如,班级内或年级内进行一次交流展示会,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活动情况和感受体会,同时师生间、生生间互相给予赞赏与激励,甚至通过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青少年活动,如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基金会等活动,把学生的一些有质量的活动推荐出去参与评奖。这样,学生以后的活动的积极性就会越发高涨。

三、关于活动的另外一些想法

1.实践活动是进行“三生教育”很好的形式,但活动不应过于频繁。因为当前的现实状况下,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容忽视,不要让活动成为学生另外一种形式的负担;活动的周期可以长一些,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思考。

2.就教材而言,现在“三生教育”只在二、三、四、五年级开设了课程,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这四个年级才可以开展“三生教育”活动,在其他年级一样可以开展。

小学开学教育范文第4篇

一、军事体育项目的开发和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新时期下国防教育的要求,总结出如下项目:

除了将以上经改造的军事体育项目纳入我校校本体育课程外,我们还定期开展有军体特色的主题运动会和冬令营、夏令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军氛围。成立各种军事趣味小组,让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得到锻炼,学生在学习中投入了很高的学习热情,肯钻、肯问、肯吃苦,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素质,磨砺了意志,增强了团队意识。

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发和利用军事体育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其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开发和利用军事体育活动的策略

1.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去。

2. 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运动量,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课前适应小运动量,以热身为主,可以选择诸如队列练习等活动。而整堂课运动量较大的课程教学中,又可将较剧烈的活动与体育项目相结合。

3. 用战争和“英雄”题材作为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争当“英雄”让学生的兴趣倍增,大大增加体育教学的效果。如将障碍跑比喻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遇到的困难等。

4. 开发和利用的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发利用军事体育活动应进行适当的控制:遵循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原则,注意不超越课程目标要求;不减缩必要的教学内容;适当控制课时;适当组织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等。

三、开发和利用军事体育资源的注意事项

1. 从实际出发。把便于开展的项目选入教材。突出地方特色,突出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筛选或改编,使其达到既锻炼身体,又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要求。

2. 既要考虑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要做到对学生有专门的教学要求。要坚持有练有赛,才能有效地达到增加比赛激烈程度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小学开学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艺术教育  现状  对策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问题。农村小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艺术教育非常薄弱,艺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视,给农村学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力。农村艺术教育得不到普及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下面就相关文献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进行综述。

        一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1.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

        不少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艺术课可上可不上,随便对待,简单应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艺术课,但形同虚设,随意性较强,经常被主课占用,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艺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造成大多数的农村孩子缺乏艺术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艺术素养低。

        2.专业师资队伍紧缺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艺术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是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农村小学,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为数甚少,很多艺术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对音乐、美术等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有的学校艺术课教学基本上是由非艺术学科老师兼任,由于教师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使得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又怎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正常化?

        3.条件制约,教学设备短缺

        全国政协委员于海曾这样感慨:“我国有5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1.4亿多中小学生,80%以上的学校没有艺术课的专用教室,因为没有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所以根本没有能力添置艺术教育器材。”学校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艺术教学设备简陋、配置不足,有的学校能有电子琴、画夹、颜料等教学用具就不错了,更不用说能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严重阻碍农村艺术教育的开展,更谈不上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二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我认为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效果较好。

        1.转变观念,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学校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定信念,建立起正确对待艺术教育的思想,从思想认识上到位,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教育,爱护艺术人才,形成良好氛围。

   2.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

        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多渠道争取艺术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设备的配备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学校可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制一些适合自身

教学特点的艺术教学用品,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为农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好艺术教育师资,建立相对稳定的、合格的艺术师资队伍。一方面是针对现有艺术教师,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使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远需要;另一方面录用教师时以专业技能为标准,同时兼顾录用人的综合素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深化改革,狠抓艺术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依然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要求开足艺术课程,经常检查督导,保证艺术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应认真钻研《艺术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艺术学科的教学目的,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加强艺术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艺术教研活动,相互交流经验,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

        5.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需要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是有效的途径。学校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相应基础、特长和爱好自愿参加,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定期举行校园艺术节,开展歌唱、舞蹈、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此外,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特长,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高。

        6.利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艺术教育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蕴含的艺术功能,切合当地实际,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考虑学生的本体特性,从他们熟悉的艺术形式入手开展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如:结合当地的风景等进行素描活动。平时可向社会和家长展示艺术教育的成果,宣传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为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农村艺术教育的起点较低,决定了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之路更艰难。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着力特长师资队伍的建设,让农村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优质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线上,让艺术之花开遍农村小学校园。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