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行业的认识

会计行业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行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行业的认识

会计行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形势 新会计准则 会计从业人员 影响 应对策略

从二六年开始我国财政部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这一变化让我国会计行业的业务操作与国际水平接轨。可是,我国由于传统历史原因,不少会计人员思想守旧,职业判断能力不高。因此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已成为当前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足新准则的必然要求

1.“以责代制”的必然要求

自从我国财政部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后,传统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被彻底摒弃。而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相比,传统的会计制度较为具体,会计从业人员在操作业务时可轻松地在职业范畴做出准确判断。而新会计准则相对会计制度而言,较为抽象,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必要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令会计人员适应当前会计行业发展的需要。

2.内容全面性的必然要求

新会计准则既有基本准则,又有具体准则,而具体准则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和过去相比,这就增加了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难度。新会计准则内容的全面性,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相关法则规定烂熟于心,又能结合具体会计业务作出准确判断。而这些都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3.“公允价值”的必然要求

新会计准则和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相比,存在一个最大的不同点:新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模式上引进了“公允价值”这一模式。这可以说是新会计准则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的环境中,对情况熟悉的当事人据以进行债务偿还和资产交换的金额。从客观上说,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比较容易确定。而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够成熟,因此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就给广大会计人员留下较大的选择空间,从而增加了确定公允价值的难度。因此,这一操作过程就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应对策略

1.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虽然新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但如果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过硬,则完全能应对此种情况。因此,面对新会计准则,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具体可如下操作:第一、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对会计从业人员采取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对于业务能力强、坚持职业操守的会计人员给予奖励,而对于业务素质差且职业道德低劣的会计人员则适时将其调离现任岗位;第二、强化会计人员在业务上的风险意识。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让会计从业人员在业务上形成谨慎小心的习惯,以此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2.形成精准的职业判断观念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客观性的行为,必须以客观事实作为依据。但是这一客观行为又是会计人员来实施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会计的职业判断又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简言之会计人员的主观意识将对会计职业判断形成很大影响。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拥有正确的职业判断观念。可从以下两方面铸就自身的职业判断观念:首先会计人员要认识到客观证据的重要性,在进行判断时不能凭借主观臆断,而应建立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上。尽量让事实说话,让证据说话,用客观性的事实去说明会计业务的性质;其次要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深刻理解其内涵,以便适应新形势下的各项会计工作;最后要形成独立的判断意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唯一的根据是客观性的事实,期问不能受到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

3.掌握精准的操作尺度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精准的操作尺度,以此形成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操作时都是以新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会计法规为根据的。所有业务方面的操作都必须在上述框架下进行,有明文规定的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会计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出客观的判断,以此保证业务操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会计职业角度而言,会计的职业判断是在新准及相关法规的有限范围内形成的,脱离这个范围,或融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则会令会计信息失真,让客观的会计操作变成谋取私利的会计操纵,最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会计行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创新性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金融会计

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的体现,也是高校教育拓宽发展途径的内在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区别,但从根本上都强调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计学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专业知识涵盖的行业极为广泛,基本各行各业都有涉及,需要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而,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此为核心,建立完整的培养模式。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会计是较为特殊的一门课程,无论从理解角度还是从授课方式上,都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就如何在会计学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对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会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金融会计课程教学的要求

以笔者所在的德州学院为例,会计学专业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如下: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会计信息与控制系统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突出的创新精神和现代经济与管理综合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金融会计是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针对金融企业相关业务工作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特殊行业的专门会计,适用于银行系统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金融会计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选修课的性质,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开设。与其他行业企业会计不同之处关键体现在会计主体的角度不一致,此外,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传递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面,均存在特殊性。只有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知R的基础上,才具备学习理解本课程的能力。

金融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业务性和实务性,在会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应满足如下要求:掌握银行业及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业务的专业知识,具备实际操作的基础能力,能够适应金融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能用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思维富有开拓性。

二、金融会计学课程教学现有问题分析

(一)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1.金融会计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对金融会计课程不开设实践课或者形同虚设,不能配备课程配套的实验软件,实践设备短缺,没有办法完成整套仿真的课程实训。由于课程性质是专业选修课,通常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及其他专业必修课,因而并不重视其实践环节,实践课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

2.实践环节客观条件不足。高校会计学专业一般都设有手工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但模拟银行往往难以实现。金融会计课程在仿真经营环境下,可以让学生实际体验并加深理解,工作后才能更好地适应金融企业的要求。另外,许多高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名不副实。虽然有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但可能有一部分属于“合同式”的合作,并没有安排学生到基地去实践锻炼。金融会计实践操作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寻找适合的实习基地难度更高。

这些状况与高校的经费紧张及管理机制均存在必然联系,一系列的原因都导致金融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空缺。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这与会计学专业对于人才培养“应用型”方面的要求,并不相符。

(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授课教师的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具备了授课的基本素质基础上,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金融业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体,银行业务占学习内容的绝大部分。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工作内容强调安全性与保密性,高校教师介入的可能性极低。教师对银行实务的接触有限,致使其对银行会计实务了解很少,掌握银行的业务信息也少。因而,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内容限于书本知识,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导致缺乏实践经验。可见,高校中缺少能将金融会计理论与金融企业的业务融会贯通的教师,无论是从创新还是应用的角度来看,都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三)授课效果不理想

1.金融会计课程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创新性。金融会计课程的授课在高校中已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充信息量。大多数高校在银行会计理论教学中实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多数高校并未实现网络资源在课堂的共享,也没有将课程教学资料传到网上,没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课堂讲授以传统的讲解引导为主,其他方式采用较少,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首先,会计主体的变化导致学生容易将金融企业的业务与其他行业混淆;第二,部分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较差,理解金融会计业务就更加困难;第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教材内容以理论框架为主,案例资料较少。

三、金融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在会计学专业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金融会计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符合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金融企业的业务处理方法,理解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了解与金融企业运营相关的知识,同时能用创新性思维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提升综合素质。金融会计课程的前导课程应当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学,为学习金融会计内容奠定基础。

(二)合理规划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多元化

1.授课内容应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内容全面。首先,应当改变目前只重视商业银行会计,而忽略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会计业务的现状;梳理教学内容,以便学生系统化掌握。例如银行会计业务部分,一方面要区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业务内容,另一方面要解释清楚不同银行机构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而非各自独立;课程内容及时更新,避免与实际金融环境和会计改革环境相脱节,例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各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充情况等;将实务操作引入课程,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2.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图解式教学等。金融会计业务规范性强,程序复杂,学生对有些知识点掌握可能不到位,原因在于学生认为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在课堂上很好地完成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增加案例分析内容,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此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互动式教学是指在理论课堂以外,组织社团活动,由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师生双方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和沟通交流,形成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图解式教学,是指将业务核算所涉及到的各机构及个人之间的关系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同时标注资金的流转方向,直观简洁,图文并茂,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票据业务、系统内资金汇划清算业务、跨系统资金往来业务等内容上,讲解结合图解的方式,更便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多种授课方式同时运用,将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

1.强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在客观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提升金融会计教学软件、硬件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建立金融业务模拟实验室,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软件的机会,了解金融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及相关的会计资料;同时,与其他课程的实践环节相配合,整体上形成任务明确、功能齐全、协调有序的综合性实训体系,以实现会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最大化。

2.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渗透融合。一方面,利用有限的理论课时,用通俗易懂的表_方式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巩固基础;另一方面,夯实课外实训环节,在综合性就业岗位实训中关注金融企业的业务,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配备课程软件,注意与理论知识的衔接,实现实训效果最大化。

3.重视校企合作。如果可以获得高校当地金融部门的支持,实现校企共建,建设仿真模拟实验室,增加实验课的课时,扩充课堂容量,让学生体验仿真工作情境,做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融为一体,形成学习就是工作的氛围。在构建模拟环境的时候,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软件对银行会计各个柜台业务进行全仿真的上机操作,将商业银行的计算器、点钞、凭证填写、审核、盖章与上机操作结合起来,进行商业银行储蓄业务、对公业务的全面的、一条龙式仿真操作,使得课程更加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仅是金融会计课程,也包括其他有实践性要求的课程,“双师型”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既精通理论知识,又熟悉金融企业相关业务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可采取如下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金融企业专家进行培训或担任兼职教授,邀请行业工作人员来校交流探讨;建立与金融企业合作的实习制度,安排任课教师到金融企业熟悉业务,及时掌握新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选择授课教师时,考虑教师的金融企业工作背景;鼓励教师考取金融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与实际接轨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咨询。Z

参考文献:

会计行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知识型企业 人力资源会计

21世纪是新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创造将不再主要依靠物质资料的投入和消耗,而是主要依靠知识。知识型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仅仅局限在其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知识型企业由于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仅靠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资料是无法全面衡量的其盈利能力,迫切需要引入人力资源会计。

1 知识型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1 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将是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型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知识创新,一个知识型企业有没有知识创新能力将成为判断其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成为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对人力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获得关于人力资源全面、有效、相关可靠的信息尤其是关于人力资源价值增减动态方面的信息就至关重要。因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广阔的运用舞台。

1.2 知识型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有利条件

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之所以排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很重要一点是其中很多方法的人为主观估计因素过大,取得的数据缺乏可信度。在知识型企业由于先进信息系统的引入,信息传递的迅速,许多在工业化社会视为不确定的因素,通过高速的信息传递,都变为确定因素。其次,按传统的核算方法,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许多方法工作量巨大,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知识型企业,几乎所有的计算、统计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以往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有巨大工作量的工作可在瞬间完成。第三,由于知识型员工能力内隐化,工作绩效难以考核的特点,传统会计方法不能概括期的价值的全部。必须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甚至非数学化方法予以表达。因此,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一些方法有了用武之地。

1.3 知识型企业必须强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信息不再是会计核算体系的补充内容,不再是旁枝末节,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首先,由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加大,依据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它应成为企业予以核算和监督的重点。这样,必然决定其核算的复杂程度、采用的核算方法较以前有较大改变。在核算意义上,其范围有了层次上的拓宽;其次,同样依上述原因,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必然被纳入管理会计领域,其预测、决策、投资效益分析、考核评价体系将被大大完善,人力资源会计范围将向横向拓宽。

2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

2.1 区别于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由于知识型企业人的智慧和创新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会计所需要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相比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将发生以下几方面的重心转移,即:资产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投资方案效益的评价将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计量重点也将从投入价值计量法转向产出价值计量法。所有这些都要求人力资源会计必须紧紧围绕着知识、智力这个价值中心,反映和描绘知识型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全貌,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2 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前提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团队性与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应该属于该创新集体,但人力资源产权从本质上看仍然属于个人,因为内含于人这个活载体的知识潜力是具有“人身依附”特点的,脱离“人”这个活载体,人力资源将毫无经济价值可言。因此知识产权与人力资源产权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有区别,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必须首先界定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

2.3 反映和核算人力资源权益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中心

传统人力资源会计以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为核算中心,并不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雇佣资本的知识型企业的特征,也并没有将人力资源作为可以再生性的经济资源对待,而是将其等同于一般性的经济资源。为克服这一缺陷,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应该以反映和报告人力资源权益为其核心。人力资源权益之“权”是指人力资源之产权,而人力资源权益之“益”是指人力资源之所得报酬,结合起来就是人力资源之产权所有者可因其知识创新产权而获益,这就触及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实质,因而将人力资源权益而不是其投入成本和产出价值作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知识型企业的典型特征。

3 构建适合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由于人力资源在知识型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型企业推行并完善人力资源会计势在必行。应该在企业对待人力资源的观念上、企业用人机制上和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上体现尊重人才的实质性内容。这就要求知识型企业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改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并将其尽快付诸实施。

3.1 更新企业高层的传统观念,转变管理者的模糊意识

人力资源能否被视为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作为会计资产,计量的工具必须使用货币。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及资本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而对人力资源的计价,员工会误以为对其进行明码标价,将其看成是具有价格的商品,所以很难接受。因此,会计界应该尽快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彻底纠正人们的思想误区,转变管理人员传统的会计模式旧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新观念。知识型企业要把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招聘、使用、培训等成本反映为一项资产,在员工的服务期限内摊销并转化为实际费用。

3.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进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

针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只有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完整地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状况。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计量要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这就需要在会计报告中除了进行定量反映外,还需用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定性分析。在这一方面,一些西方会计界的学者所做的研究值得借鉴。他们采用了很多非货币计量方法,譬如采用机会成本、影子价格、模糊数学模型等。在我国,许多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计量方法,其中颇具代表性和理论价值的有:徐国君的劳动者权益模式、刘仲文的生产者剩余模式中的未来价值法、李世聪的当期实现价值模式中的当期实现价值法以及谭劲松等人的智力资本会计模式中的内在价值法。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在知识型企业中推广。

3.3 更新观念,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更新观念首先要大力推广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学习,使更多的知识型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传统观念。但为了使知识型企业能够摆脱传统的计量模式,更真实地反映知识型企业拥有的资源,仅仅改变观念是不够的,因为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它的计量与核算方法更为复杂、技术性更强。尤其在非货币计量上,要使结果更趋近于科学,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会计理论基础,还要掌握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电脑模拟分析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培育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使他们不但具有获取知识的学习技能,更要使他们具有转化知识的创新技能,并使之运用于实践,从而做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工作。

3.4 国家应完善人力资源会计法规,规范资本市场

对于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产”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确认,对人力“资产”进行核算和披露,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持和规范,使企业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以对该企业的考核更趋近于真实。此外还要规范资本市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一些特殊的信息有越来越多的需要,因而应修改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如规定必须把人力资源信息如实地在对外财务报表中披露等,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企业拥有的资源,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 小结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型企业所有创造财富的要素中最基本、最有效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宝贵的稀缺资源,成为现代企业争夺的焦点。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型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梁清泉,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在我国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2007(10).

会计行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会计人才;理念;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E232.5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是指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能力人才的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依据设计专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按学科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一般称为通用型人才,二是按岗位来设计专业,一般称为岗位技能型人才。

目前我们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不规范,普通高等教育趋同化的倾向日益严重,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

按学科设置专业培养,一般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教育,按岗位设计的专业一般为高等职业教育,它们应该是有区别的,但目前同质化教育趋向非常严重。

一、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每年增加,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选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按照世界通用的说法,15%意味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当达到15%时,就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这种种现实情况下,谁能培养出在劳动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谁就具有优势。

与理、工专业相比,会计专业是一个投资比较少的专业,所以一般学校都开设,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于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满意,对提供的毕业生不满意,认为人才是非常缺乏的,两者相比,形成了严重的产销不对路的矛盾,供应方(学校)和需求方(用人单位)不能针对共同的对象达成共识。

2、人才培养观念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计人才的供给方与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正确的反映应该是:需求方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人才的供给方,供给方把需求方的需求作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通过产学研、校外实习基地等渠道,得到需求方的支持。在不断的循环中,人才培养走向良性循环,这样就不会出现供给与需求的脱节问题。但是,现实是学校和教师要求学生应该厚基础,要有一定的理论,按照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保证人才发展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用人单位更希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越强越好,最好能迅速适应岗位的需要,学生做到知其然就行,而培养方认为学生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由于学时的限制,知其然就要受到限制,故此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满意,形成了用人单位和学校在人才培养观念上的不一致。之所以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按照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忽视了现在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对学生的专业知识重视过重。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过:“21世纪,平均五年更换一次职业。”原因是知识更新迅速,人们更应该重视知识的增量,而不是知识的存量。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不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多少方法,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有了实践经验,理论的再次提升在有学习能力的支撑下,就会容易得多。所以我们现在在人才培养上重要的问题是改变人才培养观念。观念是一切的根基。

3、培养导向单一,仅关注就业

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不应急功近利,只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需要的时候,大家都上,就业不好的时候,专业停招,长此以往,导致的必然是供需双方的恶性循环。一些学校对就业率的重视,往往只停留在就业率的数据上,很少真正去反思隐藏在就业率背后的问题。

学校把学生送出校门,很少有学校能跟踪关注学生进入社会的表现,只有校庆时,才有校友的相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如果学校能跟踪毕业生,通过毕业生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反馈的信息加以总结论证提升,再用于人才培训上,这样我们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就能跟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人才培养上的导向问题。其次,学生自我认识的问题也很重要,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定位,另一方面是学生家长,尤其学生受家长的影响比较大。现在在校生的家长所受的教育都属于精英教育,思想中固有的就业质量是比较高的,而现在的大学生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就业的定位发生变化,学校应该在进行正常教育活动中,向学生引导,精英阶段的就业观以不适用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就业观也会与普及化阶段有所不同,学生应该认清形势,看清自己,避免就业时眼高手低现象的存在,那么,对人才的培养就会从综合素质方面着手,人力资源大国就会真正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4、培养体系的开放性不够

现阶段的在校生,基础上走单一的学校培养之路,培养方式单一化,缺乏开放性。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但实践教学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一般学校实践教学真正走出去的很少,学校校外平台严重不足,有些实习基地有名无实,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较少,甚至没有,无法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会计专业的假期社会实践,虽然强调倡导,但缺少硬性要求、规范,学生提供实践报告,学分就不会受到影响,学生未能真正走入企业。毕业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但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学校对毕业实习的管理也基本是处于失控状态。虽然规定教学目标,但基本达不到要求;虽然有指导教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指导教师很难做到有效指导,只靠提交实习报告给成绩,毕业实习的考核也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与预期毕业实习目标相差甚远。学生与实际没有真正的接触,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未得到真正的锻炼,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补救。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1、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诸要素。学校定位不同,人才培训模式自然不同,所以人才培训没有统一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需要高等教育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即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本科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要素特定的多样化组合方式。在大众化教育条件下,教育者必须认清培养对象的变化,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转变观念,以书传输,灌输式的教学不可能满足现实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2、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有效

课程设置是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课程数量,合理的课程及其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基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都是由教育部门制定的,近些年来,虽然高校一直在不断探索课程体系改革,但在课程设置上突破性很小,高校仍以使用“统编教材”、“规划教材”作为考核点,在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中就有所体现,其结果就是不同的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必然相同,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高校应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设置课程,保证课程数量、结构合理,保证设置课程的内容有效。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现实用人单位的需要,又要考虑满足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要兼顾毕业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应用、提高能力的原则,统筹安排和精心选择课程,减少课程间重复的内容,在极有限课时条件下,构建结构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以此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

3、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要有理论的,又要有实践的;即要有校内的,也要有校外的;既要有基础的,也要有专业的。只有把对学生的培养构成一个多维的体系,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在基础平台上,学生要打好理论学习的基础,为自己后续的发展做准备,保证有后劲;在专业课、实践课的学习上,学生要善于动脑,要借助老师的力量,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观察、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要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为自己从校门向社会迈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会计行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现状 相关问题 实践反思

高职会计专业与本科会计专业教育一样,都处于会计教育中的中间阶段。因为,处于会计教育顶端的是会计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处于高职会计教育与本科会计教育之下的是初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因此,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不仅会影响到会计教育最高阶段的会计专业研究教育,而且也会涉及到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计教育专业的发展。所以说,我们本次的研究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从业者也与高职学校其它科目教师一样,积极地探索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注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如李怡雯发表于2013年《职业技术》的《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一文;张瑞芳和左桂云发表于《经济研究导刊》的论文《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等。这些研究文章都比较关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其次,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关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如张志华发表于2013年《经济研究导刊》的《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等文章。关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不仅事关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转型,而且也事关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研究。会计专业的培养模式转型也好,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也罢,都得以具体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作为基础。所以说研究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是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的研究。

最后,上边所举论文虽然数量有限,但这些论文都是最新发表且在知网上关注度较高,再加之自己长时间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当前对此问题的研究焦点是这样的结论。

二、本次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进行研究必须涉及到哪些问题呢?结合自己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和毕业学生的反馈,参考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我觉得进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实践一定会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进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的实践首先要涉及到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传统的高职会计课程标准对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界定的: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企事业单位,能在经营管理第一线中从事企事业单位出纳、银行柜面服务等会计及其相关岗位的操作性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对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的目的就是跟上这种新的变化形势。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形式的日新月异,对我们转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比较同意下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观点。

厦门远华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杨雄在其论文《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培养模式的探讨》中,把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掌握中小企业会计及计算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可以这样说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目标的转变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势必引起高职课程设置的变化。围绕新形势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具备传统会计专业的系列课程。目的是使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应有的、从事会计工作必有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必备知识基础。

其次,根据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发展需求,设置选修性课程。如果某些毕业生在毕业后想继续考研深造,我们应该结合考研所必须的专业的要求,为其开设相对较深的会计专业课程,为其继续求学做准备;根据某些会计专业毕业生是为了直接就业的需求,我们应该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增加设置更为恰当的实用性课程,以便提高学生在求职中的优势和实际工作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才能满足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

最后,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一定要有实践性课程。无论对准备继续深造的考研学生而言,还是对准备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说,实践能力都是其从事会计工作的可靠保障。因为,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实践及反思

根据多年的高职会计教学实践,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我们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进行了如下的实践并对自己的相关实践进行如下反思: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即,一类直接面对中小企业直接参加会计工作,一类学生面对考研,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的分类,分别阐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

1、面对中小企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型与创新研究

这一部分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他们直接面对的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实践,因此,他们在高职学校里一定要熟练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会计专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熟练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软件的操作能力、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以及做账核算、纳税筹划、会计的内部审计等等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在学生的能力方面,会计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纳税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的开发创新能力。

因此,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了以下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工作。第一,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毕业生直接面对会计工作的需求,我们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是在课程设置中,延长了学生的实践时间。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有专门的实习时间,还有到中小企业参加真实的会计工作时间,即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加起来与其在高职学校学习会计理论的时间几乎相等,即学习与实习所用时间相等。

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出口贸易的现实,在高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加强了与会计专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前者是为其以后的会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后者是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打基础。

根据学生的反馈,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没有耽误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实践中(实习和顶岗)既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激发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2、面对考研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转型与创新研究

虽然都是高职学生,但由于这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与前者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为其设置了选修形式的专业课程。这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考研深造的学生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因为考研需要这一部分高职学生在具有相对熟练的会计实践能力外,还要掌握相对较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因此,学校为其增加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研究等知识内容的强化教学工作。

会计专业的考研不仅涉及到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涉及到英语学科的学习。因此,在会计人才培养转型与创新的研究中,我们还加强了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高职的大部分学生不准备考研,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在未来的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一定是会计从业者不可或缺的语言技能。

总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研究尤为重要,值得我们高职会计专业老师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怡雯.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2013.03